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车辆用净化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8:04


车辆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及生成(再生)而调节室内的湿度等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结构。在上述的车辆用净化装置中,提出了各种通过吸附材料交替地反复进行吸附及再生而能够将室内维持成舒适的湿度的技术的方案。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161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吸附分离装置的结构,其具备:填充有吸附材料的吸附部;与吸附部的入口连接,供处理气体及加热气体流入的入口侧流路;与吸附部的出口连接,将处理完气体及加热气体排出的出口侧流路;及夹装在入口侧流路及出口侧流路与吸附部之间的旋转切换阀。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通过使切换阀旋转来切换向各吸附材料进入的气体,因此能够连续地进行气体成分的吸附和再生。而且,由于通过2个切换阀进行切换,因此结构极其简单,能够减少空间、重量及成本。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通过各切换阀时,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可能会流入吸附侧的吸附空气。而且,在另行设置用于抑制再生空气及吸附空气的混合的机构的情况下,装置整体可能会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抑制了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向吸附侧的吸附空气的流入的车辆用净化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净化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除湿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除湿装置2),其将流入的空气向第一内部流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内部流路17)分配,并具有对流入到所述第一内部流路内的所述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的第一吸附材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吸附材料12)及对流入到所述第二内部流路内的所述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的第二吸附材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吸附材料13);通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通道3),其具有将从所述第一内部流路及所述第二内部流路中的一方排出的净化空气向车室内引导的车内侧通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内侧通道31)以及将从所述第一内部流路及所述第二内部流路中的另一方排出的再生空气向车室外引导的车外侧通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外侧通道32);及分流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分流装置4),其设置在所述除湿装置与所述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吸附材料及所述第二吸附材料能够交替地吸附及再生,所述分流装置具备:旋转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体40),其绕轴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轴线C)旋转,并对应于旋转而切换使所述第一内部流路与所述车内侧通道连通并使所述第二内部流路与所述车外侧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所述第一内部流路与所述车外侧通道连通并使所述第二内部流路与所述车内侧通道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轴线沿着从所述除湿装置向所述通道流入的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及连结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结体41),其将所述旋转体与所述除湿装置连结。

另外,第二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部朝向所述轴线突出的第一突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突出部34),所述连结体具有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外周部朝向所述轴线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突出部48),所述旋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

另外,第三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具有沿所述轴线的轴向而朝向所述通道侧及所述连结体侧中的至少一方延伸出的延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延出部44),所述延出部沿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前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端部34a、48a)延伸出。

另外,第四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体具有在从所述轴线的轴向观察下配置于所述第一内部流路与所述第二内部流路之间的隔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隔壁47)。

另外,第五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驱动所述旋转体的驱动马达(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马达39),所述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车内侧通道与所述车外侧通道之间且配置在所述通道的外侧。

另外,第六方案记载的发明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由具有环状及扇状中的任一方的形状的一张板构件构成,形成为能够沿所述旋转体的周向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旋转体能够切换通过第一吸附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第一状态和通过第二吸附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吸附材料进行吸附的期间,第二吸附材料被再生。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吸附材料进行吸附的期间,第一吸附材料被再生。这样,第一吸附材料及第二吸附材料能够交替地吸附及再生,因此通过旋转体旋转而切换,能够连续地对空气进行净化(除湿)。而且,旋转体经由连结体与除湿装置连结,因此通过设置连结体,在旋转体的旋转时能够抑制吸附侧的吸附空气(净化空气)与再生侧的再生空气的混合。由此,能够抑制再生空气向净化空气流入而向车室内排出引起的乘客的舒适性的下降及窗雾的产生。

由于分流装置具有连结体,因此无论除湿装置的形状、吸附材料的布局如何,经由连结体都能够将旋转体与除湿装置可靠地连结。由此,能够将从除湿装置流入连结体的空气可靠地向旋转体引导。而且,能够使连结体成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车辆用净化装置整体不会大型化而能够通过连结体向旋转体引导空气。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抑制了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向吸附侧的吸附空气(净化空气)的流入的车辆用净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旋转体配置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突出至比旋转体的外周部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由此,在旋转体的外周部与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弯折多次。由此,与沿轴向形成间隙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空气从旋转体的外周部与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的间隙泄漏。因此,能够抑制再生空气从旋转体的外周部与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的间隙向净化空气侧的流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旋转体具有延出部,因此通过延出部、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能够使旋转体的外周部的间隙成为迷宫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旋转体的外周部的间隙流入。由此,能够成为进一步抑制了再生空气从旋转体的外周部的间隙向净化空气侧的流入的高性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连结体具有配置在第一内部流路与第二内部流路之间的隔壁。由此,隔壁能够将从除湿装置的第一内部流路及第二内部流路向连结体内流入的空气以分离的状态向旋转体引导。由此,能够抑制吸附侧的吸附空气与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在连结体内的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驱动马达设置在车内侧通道与车外侧通道之间。由此,能够有效利用车内侧通道与车外侧通道之间的死区。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用净化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记载的车辆用净化装置,旋转体由一张板构件构成,形成为能够沿周向转动。由此,能够使旋转体成为简单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分流装置小型化,并降低车辆用净化装置的制造花费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通道及分流装置的从除湿装置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3的VI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第一状态下的旋转体的状态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状态下的旋转体的状态的车辆用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净化装置(车辆用净化装置)

2除湿装置

3通道

4分流装置

12第一吸附材料

13第二吸附材料

16第一内部流路

17第二内部流路

31车内侧通道

32车外侧通道

34第一突出部

34a前端部

39驱动马达

40旋转体

41连结体

44延出部

47隔壁

48第二突出部

48a前端部

C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车辆用净化装置)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净化装置1(以下,简称为净化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1的从侧方观察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净化装置1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净化装置1是对车辆的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除去车室内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净化对象物质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技术方案中的水分)。

净化装置1具备除湿装置2、通道3、分流装置4。

(除湿装置)

除湿装置2具有吸附部5和吸入部6。

吸附部5具备壳体11、第一吸附材料12、第二吸附材料13、加热装置14a、14b(参照图4)。

壳体11形成为矩形筒状。如图4所示,在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沿空气的流通方向的分隔壁15。分隔壁15将壳体11的内部分割成2个空间。分割的2个空间中的一方成为第一内部流路16。分割的2个空间中的另一方成为第二内部流路17。

第一吸附材料12配置于第一内部流路16。第一吸附材料12对流入到第一内部流路16内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具体而言,第一吸附材料12的结构例如为在基材载持或浸渍有至少能够吸附二氧化碳及水分的合成沸石等吸附体。作为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体,例如,可以使用活性炭或沸石、氧化硅(硅)、原钛酸钡、多孔质铈氧化物、多胺、碳酸钾、胺溶液、酰胺酰亚胺溶液、醇溶液、醚溶液、酮溶液、碳酸盐溶液、内酯溶液、碳化氢溶液等。由此,第一吸附材料能够除去车室内的空气中的臭味。作为能够吸附水蒸气的吸附体,例如,可以使用活性炭沸石或硅胶等。由此,第一吸附材料12能够对车室内进行除去。

第二吸附材料13配置于第二内部流路17。第二吸附材料13对流入到第二内部流路17内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第二吸附材料13由与第一吸附材料12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能够反复发挥对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的吸附作用和通过加热使净化对象物质脱离而能够再次吸附的再生作用。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交替地进行吸附及再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并不局限于合成沸石。而且,吸附材料可以由2个种类的成分,即,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成分和能够吸附水蒸气(水分)的成分构成。而且,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固体。

加热装置14a、14b配置在壳体11的内部。加热装置14a、14b分别设置于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17。各加热装置14a、14b在空气的流通方向上,设置于比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靠上游侧的位置。加热装置14a、14b任一方选择性地被加热。加热装置14a、14b在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的再生时,对向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导入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即,在各吸附材料12、13的再生时,由对应的各加热装置14a、14b加温后的空气被分别导入向各吸附材料12、13。

吸入部6连结于吸附部5的加热装置14a、14b侧的端部。吸入部6吸入车室内的空气,并向吸附部5引导空气。如图3所示,吸入部6具有导入管21、空气导入风扇22、吸入口23。

导入管21与吸附部5连结。在导入管21的上游侧的端部安装有空气导入风扇22。空气导入风扇22将车室内的空气向导入管21内导入。在空气导入风扇22安装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3。如图4所示,导入管21具有分支壁24、切换阀25,分支壁24使经由吸入口23从空气导入风扇22导入的空气分支。

分支壁24与吸附部5的分隔壁15连续地形成。由分支壁24分隔的一方的空间与第一内部流路16连通。由分支壁24分隔的另一方的空间与第二内部流路17连通。因此,由分支壁24分配的车室内的空气向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17流入。

切换阀25配置在比分支壁24靠空气的流通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切换阀25切换向导入管21流入的空气的导入。切换阀25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的促动器(均未图示),被操作到任意的转动位置。由此,切换阀25调整从导入管21向各内部流路16、17分配的空气量的比率。

需要说明的是,导入管21可以具有冷温供给装置(未图示),该冷温供给装置具有例如通过通电而表背的一方被加热且表背的另一方被冷却的珀耳帖元件、在珀耳帖元件的表背安装的吸散热片(heat sink)等。这种情况下,冷温供给装置在由分支壁24分隔的2个空间内,配置在比加热装置14a、14b靠上游侧的位置。

(通道duct)

如图1及图3所示,通道3设置于比除湿装置2靠空气的流通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从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排出的空气向通道3流入。通道3是将从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排出的空气向车室内或车外排出的排出管。通道3经由详情后述的分流装置4与除湿装置2连结。通道3具有通道主体30、车内侧通道31、车外侧通道32。

图5是实施方式的通道3及分流装置4的从除湿装置2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3的IV部放大图。

如图1及图5所示,通道主体30经由分流装置4与除湿装置2连结。通道主体30形成为向除湿装置2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通道主体30具有中央壁33、第一突出部34、连结部35。

中央壁33与通道主体30一体形成。中央壁33设置于通道主体30的内部。中央壁33从通道主体30的底部36朝向除湿装置2侧突出。中央壁33沿吸附部5的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17的排列方向延伸。换言之,中央壁33以与设置于除湿装置2的壳体11的分隔壁15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中央壁33在从吸附部5的沿空气的流通方向的方向观察下,在与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17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通道主体30的内部的空间分割成两部分。

如图6所示,第一突出部34设置于通道主体30中的除湿装置2侧的端部。第一突出部34与通道主体30一体形成。第一突出部34从通道主体30的内周部朝向通道主体30的径向的内侧突出。第一突出部34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形成。

如图5所示,连结部35从中央壁3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通道主体30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呈放射状地延伸。连结部35的外径侧的端部连结于第一突出部34。连结部35沿周向设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

如图1所示,车内侧通道31与通道主体30一体形成。车内侧通道31使通过第一吸附材料12或第二吸附材料13净化后的空气(技术方案中的净化空气)回到车室内。车内侧通道31从通道主体30的底部36朝向除湿装置2的相反侧突出。车内侧通道31形成为圆筒状。车内侧通道31与通过中央壁33分割的通道主体30的内部空间的一方连通。

车外侧通道32与通道主体30一体形成。车外侧通道32将从第一吸附材料12或第二吸附材料13排出的包含净化对象物质在内的空气(技术方案中的再生空气)向车外排出。车外侧通道32从通道主体30的底部36朝向除湿装置2的相反侧突出。车外侧通道32形成为圆筒状。车外侧通道32与通过中央壁33分割的通道主体30的内部空间的另一方连通。

(分流装置)

如图2所示,分流装置4配置在除湿装置2与通道3之间。分流装置4具有旋转体40、连结体41、驱动马达39。

旋转体40绕轴线C旋转,轴线C沿着从除湿装置2向通道3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沿旋转体40的轴线C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与轴线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轴线C的方向称为周向。

如图5所示,旋转体40形成为以轴线C为中心的圆板状。旋转体40具有轴插通孔42、贯通孔43、延出部44(参照图6)。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体40的形状可以为扇状。

轴插通孔42设置在与轴线C同轴上。轴插通孔42将旋转体40沿轴向贯通。详情后述的驱动马达39的旋转轴45插入于轴插通孔42。旋转轴45及旋转体40一体旋转。

贯通孔43设置在比轴插通孔42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贯通孔43将旋转体40沿轴向贯通。贯通孔43具有隔着轴线C而对称配置的第一贯通孔43a及第二贯通孔43b。第一贯通孔43a及第二贯通孔43b在从轴向观察下,形成为以轴线C为中心并与中心所成的角度成为90°的扇形形状。第一贯通孔43a及第二贯通孔43b在从轴向观察下,绕轴而相位错开180°。在各贯通孔43中,在与周向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杆46。加强杆46沿径向延伸。加强杆46将旋转体40的径向的中心部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杆46可以省略。

如图6所示,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位于比通道3的第一突出部34的前端部34a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设置于比第一突出部34靠轴向的除湿装置2侧的位置。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与通道3的第一突出部34在轴向上重叠。

延出部44从旋转体40朝向轴向的通道3侧延伸出。延出部44沿第一突出部34的前端部34a延伸出。延出部44位于比第一突出部34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延出部44的前端部44a与第一突出部34的朝向通道3侧的面34b对齐。延出部44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形成。

这样形成的旋转体40根据旋转而切换成空气在规定的流通路径中流通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旋转体40使第一内部流路16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并使第二内部流路17与车外侧通道32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旋转体40使第一内部流路16与车外侧通道32连通,并使第二内部流路17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

返回图2,连结体41相对于旋转体40而配置于除湿装置2侧。连结体41将旋转体40与除湿装置2连结。连结体41形成为以轴线C为中心的框状。连结体41的轴向上的除湿装置2侧的端部形成为与壳体11同等大小的矩形框状。连结体41的轴向上的除湿装置2侧的端部通过未图示的夹子或螺钉等构件而与壳体11连结。连结体41的轴向上的通道3侧的端部形成为与通道主体30的外径同等大小的圆形框状。连结体41的轴向上的通道3侧的端部通过未图示的夹子或螺钉等构件而与通道主体30连结。

连结体41具有隔壁47和第二突出部48(参照图6)。

如图5所示,隔壁47在从轴向观察下配置于第一内部流路16与第二内部流路17之间。隔壁47与吸附部5的分隔壁15连续形成。隔壁47将连结体41的内部分割成2个空间。通过隔壁47分割的一方的空间与第一内部流路16连通。通过隔壁47分割的另一方的空间与第二内部流路17连通。

如图6所示,第二突出部48从连结体41的轴向上的通道3侧的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第二突出部48与连结体41一体形成。第二突出部48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形成。第二突出部48设置在比旋转体40靠轴向的除湿装置2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48的前端部48a位于比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由此,旋转体40配置在第一突出部34与第二突出部48之间。第一突出部34、第二突出部48、旋转体40的延出部44、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的间隙S在与径向正交的剖视观察下成为迷宫形状。

驱动马达39配置在车内侧通道31与车外侧通道32之间且配置在通道3的外侧。驱动马达39固定于通道主体30的底部36。驱动马达39使旋转体40旋转。驱动马达39例如是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角度停止的步进电动机。驱动马达39的旋转轴45将形成于通道主体30的通道贯通孔37贯通而延伸至旋转体40。旋转轴45的旋转体40侧的端部插入于旋转体40的轴插通孔42。由此,旋转轴45将驱动马达39的旋转力向旋转体40传递。

(净化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说明上述的净化装置1的动作。

图7是表示第一状态下的旋转体40的状态的净化装置1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状态下的旋转体40的状态的净化装置1的主视图。图7及图8都是从轴向的通道3侧观察的主视图。

首先,说明第一内部流路16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的第一状态下的净化装置1的动作。

当除湿装置2的空气导入风扇22驱动时,车室内的空气由吸入部6吸入而向吸附部5流入。具体而言,车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23向导入管21流入之后,由分支壁24以规定的比率分配而分别向第一内部流路16或第二内部流路17流入。

在第一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内部流路16的第一吸附材料12通过吸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而排出净化空气。另一方面,在第一状态下,配置于第二内部流路17的第二吸附材料13通过使附着于第二吸附材料13的净化对象物质脱离而排出包含有净化对象物质的再生空气。此时,在第二内部流路17的上游侧设置的加热装置14b被驱动,加热后的空气向第二内部流路17内流入。由此,加热后的空气流通第二吸附材料13,使第二吸附材料13的净化对象物质脱离。

如图7所示,在第一状态下,驱动马达39使旋转体40以规定的角度停止,使得旋转体40能够使第一内部流路16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并使第二内部流路17与车外侧通道32连通。具体而言,此时,旋转体40的第一贯通孔43a在从轴向观察下位于下面两个区域重叠的部分,其中一个区域是比壳体11的分隔壁15靠第一内部流路16侧的区域,另一个区域是比通道3的中央壁33靠车内侧通道31侧的区域。由此,流通第一内部流路16而被净化后的净化空气通过连结体41及旋转体40的第一贯通孔43a而从车内侧通道31向车室内排出。

另一方面,此时,旋转体40的第二贯通孔43b在从轴向观察下位于下面两个区域重叠的部分,其中一个区域是比壳体11的分隔壁15靠第二内部流路17侧的区域,另一个区域是比通道3的中央壁33靠车外侧通道32侧的区域。由此,流通第二内部流路17而被再生的再生空气通过连结体41及旋转体40的第二贯通孔43b而从车外侧通道32向车外排出。

接下来,说明第二内部流路17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的第二状态下的净化装置1的动作。

在上述的第一状态下,存在第一吸附材料12对净化对象物质的吸附量超过规定的值而第一吸附材料12饱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驱动马达39通过旋转体40的旋转而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图8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39通过使旋转体40旋转约90°而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吸附材料13在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之前完成再生,成为能够吸附净化对象物质的状态。

在第二状态下,配置于第二内部流路17的第二吸附材料13通过吸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而排出净化空气。而且,在第二状态下,配置于第一内部流路16的第一吸附材料12通过使附着于第一吸附材料12的净化对象物质脱离而排出包含有净化对象物质的再生空气。此时,在第一内部流路16的上游侧设置的加热装置14a被驱动,加热后的空气向第一内部流路16内流入。由此,加热后的空气流通第一吸附材料12,使第一吸附材料12的净化对象物质脱离。

如图8所示,在第二状态下,驱动马达39使旋转体40以规定的角度停止,使得旋转体40能够使第一内部流路16与车外侧通道32连通并使第二内部流路17与车内侧通道31连通。具体而言,此时,旋转体40的第一贯通孔43a在从轴向观察下位于下面两个区域重叠的部分,其中一个区域是比壳体11的分隔壁15靠第二内部流路17侧的区域,另一个区域是比通道3的中央壁33靠车内侧通道31侧的区域。由此,流通第二内部流路17而被净化后的净化空气通过连结体41及旋转体40的第一贯通孔43a而从车内侧通道31向车室内排出。

另一方面,此时,旋转体40的第二贯通孔43b在从轴向观察下位于下面两个区域重叠的部分,其中一个区域是比壳体11的分隔壁15靠第一内部流路16侧的区域,另一个区域是比通道3的中央壁33靠车外侧通道32侧的区域。由此,流通第一内部流路16而被再生的再生空气通过连结体41及旋转体40的第二贯通孔43b而从车外侧通道32向车外排出。

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吸附材料13饱和的情况下,通过驱动马达39再次使旋转体40旋转,由此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这样,切换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而使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交替地吸附及再生。由此,能够继续对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除湿)。

另外,驱动马达39、加热装置14a、14b、空气导入风扇22连接于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部伴随着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对驱动马达39的旋转角度;使哪个加热装置14a、14b驱动的判断;及空气导入风扇22的输出等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切换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时机,例如可以计测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成为了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切换。而且,可以另行设置例如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输出结果进行切换。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上述的净化装置1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1,旋转体40能够切换通过第一吸附材料12吸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的第一状态与通过第二吸附材料13吸附空气中的净化对象物质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吸附材料12进行吸附的期间,第二吸附材料13被再生。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吸附材料13进行吸附的期间,第一吸附材料12被再生。这样,第一吸附材料12及第二吸附材料13能够交替地吸附及再生,因此通过旋转体40旋转而切换,能够连续地对空气进行净化(除湿)。而且,旋转体40经由连结体41与除湿装置2连结,因此通过设置连结体41,在旋转体40的旋转时能够抑制吸附侧的吸附空气(净化空气)与再生侧的再生空气的混合。由此,能够抑制再生空气向净化空气流入而向车室内排出引起的乘客的舒适性的下降及窗雾的产生。

由于分流装置4具有连结体41,因此无论除湿装置2的形状、吸附材料的布局如何,都能够经由连结体41将旋转体40与除湿装置2可靠地连结。由此,能够将从除湿装置2流入连结体41的空气可靠地向旋转体40引导。而且,能够使连结体41成为简单的结构,因此净化装置1整体不会大型化,能够通过连结体41向旋转体40引导空气。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抑制了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向吸附侧的吸附空气(净化空气)的流入的净化装置1。

旋转体40配置在第一突出部34与第二突出部48之间,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突出至比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靠径向的内侧的位置。由此,在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与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之间形成的间隙S弯折多次。由此,与沿轴向形成间隙S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空气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与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的间隙S泄漏。因此,能够抑制再生空气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与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的间隙S向净化空气侧流入。

旋转体40具有延出部44,因此通过延出部44、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能够使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的间隙S成为迷宫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的间隙S流入。由此,能够成为进一步抑制了再生空气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的间隙S向净化空气侧流入的高性能的净化装置1。

连结体41具有配置在第一内部流路16与第二内部流路17之间的隔壁47。由此,隔壁47能够将从除湿装置2的第一内部流路16及第二内部流路17向连结体41内流入的空气以分离的状态向旋转体40引导。由此,能够抑制吸附侧的净化空气与再生侧的再生空气在连结体41内的混合。

驱动马达39设置在车内侧通道31与车外侧通道32之间。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车内侧通道31与车外侧通道32之间的死区。由此,能够实现净化装置1的小型化。

旋转体40由一张板构件构成,形成为能够沿周向转动。由此,能够使旋转体40成为简单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分流装置4小型化,并降低净化装置1的制造花费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旋转体40的延出部44可以设置于轴向的连结体41侧。即,延出部44可以沿连结体41的第二突出部48的前端部延伸出。而且,延出部44可以沿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的各前端部而设置于轴向的两侧。

另外,延出部44可以省略。但是,通过延出部44、第一突出部34及第二突出部48而使间隙S成为复杂的迷宫形状,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旋转体40的外周部40a泄漏,在这一点上,设有延出部44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具有优越性。

贯通孔4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状。

净化装置1可以在住宅用或设施用等、车辆用以外的用途中使用。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周知的构成要素,而且,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相关技术
  • 气体净化装置及应用该气体净化装置的车辆空气净化系统
  • 气体净化装置及应用该气体净化装置的车辆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24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