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栓紧固工艺,一般在流水线上进行操作,为通过人工使用气动螺丝刀进行。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动作复杂效率低,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同时,人工操作会因人的差异易,而出现对产品品控不一,时常出现外观损伤等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设于机台上的装置,

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紧固装置,设于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安装板、驱动机构、驱动马达、传动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马达设于安装板上,所述传动机构、定位机构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端与传动机构可滑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批量螺栓紧固作业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相互配合能够使紧固装置在水平方向中进行移动。紧固装置中,通过驱动机构使传动机构、定位机构靠近工件,且驱动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对定位机构上的螺栓进行工作。本设备进行的批量化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螺栓紧固作业的效率;采用自动化实现定位,能够有效提高螺栓紧固作业的精度。本设备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套、螺栓批头、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上,所述传动轴套可旋转地设于第一滑块上,所述传动轴套的上端与驱动马达的驱动件可滑动连接,所述螺栓批头的上端嵌套在所述传动轴套的下端,所述螺栓批头的下端嵌套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

由此,传动机构中,螺栓批头通过传动轴套接受驱动马达的动力,从而螺栓批头与螺栓结合进行作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二滑块,所述驱动件设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上且位于第一滑块的上方,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第一滑块通过第一限位杆活动连接。

由此,驱动机构中,驱动件通过驱动第二滑块移动,从而驱动第一滑块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还包括浮高位移感应器,所述浮高位移感应器设于第一滑块上,所述浮高位移感应器的感应端与第二滑块相抵。

由此,利用浮高位移感应器相抵的方式,传动推力,能够实现力传动之余还能感应螺栓紧固的扭矩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滑块、第二限位杆、限位块以及顶块,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上且位于第二滑块的下方,所述第三滑块、第二滑块通过第一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顶块设于第三滑块上,所述限位块以及顶块可分离相抵。

由此,限位机构中,通过限位机构对批头进行限位,从而使批头稳定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四滑块、定位套、两定位夹爪,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定位套设于第四滑块上,所述两定位夹爪可活动地设于定位套的两侧。

由此,定位机构能够与工件对位定位,从而精准进行螺丝紧固作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上设有进料导管。

由此,螺栓通过进料导管进入定位套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避让缓冲器,所述避让缓冲器设于安装板上,所述避让缓冲器的驱动端与第三滑块相抵。

由此,避让缓冲器使地套管始终贴合工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台上设有产品定位柱,所述产品定位柱固定设置或可拆设设置。

由此,产品定位柱能够进行自由拆卸、自由组合,从而对工件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为直线电机。

由此,直线电机能够有效控制紧固装置的作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中的紧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紧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紧固装置的A-A方向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另一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另一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机台、101-产品定位柱、200-第一驱动装置、300-第二驱动装置、400-紧固装置、410-安装板、411-第一滑轨、412-第二滑轨、420-驱动机构、421-驱动件、422-第二滑块、423-浮高位移感应器、424-第一限位杆、430-驱动马达、440-传动机构、441-传动轴套、442-螺栓批头、443-第一滑块、450-限位机构、451-第三滑块、452-第二限位杆、453-限位块、454-顶块、460-定位机构、461-第四滑块、462-定位套、463-定位夹爪、470-避让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化螺栓紧固设备,为一种能够实现批量螺栓紧固作业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包括机台100、第一驱动装置200、第二驱动装置300以及紧固装置400。第一驱动装置200设于机台100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00可滑动的设于机台100的端面上,第二驱动装置300与第一驱动装置200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0的驱动方向、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00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紧固装置400设于第二驱动装置300的驱动端。

结合图2-4,所述紧固装置400包括安装板410、驱动机构420、驱动马达430、传动机构440、限位机构450、定位机构460。所述驱动机构420、驱动马达430设于安装板410上,安装板410上设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滑轨411、第二滑轨412;所述传动机构440、定位机构460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410的第一滑轨411上,传动机构440、定位机构460上下分布,驱动机构420、驱动马达430位于传动机构440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420的驱动端与传动机构440连接,所述驱动马达430的驱动端与传动机构440可滑动连接,驱动机构420的驱动端与传动机构440相抵,所述传动机构440的工作端嵌入定位机构460中。

本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200、第二驱动装置300相互配合能够使紧固装置400在水平方向中进行移动。紧固装置400中,通过驱动机构420使传动机构440、定位机构460靠近工件,且驱动马达430通过传动机构440对定位机构460上的螺栓进行工作。本设备进行的批量化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螺栓紧固作业的效率;采用自动化实现定位,能够有效提高螺栓紧固作业的精度。本设备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

结合图2、4-5,所述传动机构440包括传动轴套441、螺栓批头442、第一滑块443,所述第一滑块443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410的第一滑轨411上,所述传动轴套441可旋转地设于第一滑块443上,所述传动轴套441的上端与驱动马达430的驱动件421可滑动连接,所述螺栓批头442的上端嵌套在所述传动轴套441的下端,所述螺栓批头442的下端嵌套在所述定位机构460的上。传动机构440中,螺栓批头442通过传动轴套441接受驱动马达430的动力,从而螺栓批头442与螺栓结合进行作业。

结合图2、4-5,所述驱动机构420包括驱动件421、第二滑块422、浮高位移感应器423,所述驱动件421设于安装板410上,所述第二滑块422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410的第一滑轨411上且位于第一滑块443的上方,所述驱动件421的驱动端与第二滑块422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22、第一滑块443通过第一限位杆424活动连接。所述浮高位移感应器423设于第一滑块443上,所述浮高位移感应器423的感应端与第二滑块422相抵。驱动机构420中,驱动件421通过驱动第二滑块422移动,从而驱动第一滑块443移动。利用浮高位移感应器423相抵的方式,传动推力,能够实现力传动之余还能感应螺栓紧固的扭矩力。

结合图2、4、6,所述限位机构450包括第三滑块451、第二限位杆452、限位块453以及顶块454,所述第三滑块451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410的第一滑轨411上,且第三滑块451位于第二滑块422的下方,所述第三滑块451、第二滑块422通过第一限位杆424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453固定在安装板410上,所述顶块454设于第三滑块451上,所述限位块453以及顶块454可分离相抵。限位机构450中,通过限位机构450对批头进行限位,从而使批头稳定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结合图2、4、6,所述定位机构460包括第四滑块461、定位套462、两定位夹爪463,所述第四滑块461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410的第二滑轨412上,所述定位套462设于第四滑块461上,所述两定位夹爪463可活动地设于定位套462的两侧。所述定位套462上设有进料导管,螺栓通过进料导管进入定位套462内。定位机构460能够与工件对位定位,从而精准进行螺丝紧固作业。

结合图2,所述紧固装置400还包括避让缓冲器470,所述避让缓冲器470设于安装板410上,所述避让缓冲器470的驱动端与第三滑块451相抵。避让缓冲器470使地套管始终贴合工件。

结合图1,所述机台100上设有产品定位柱101,所述产品定位柱101固定设置或可拆设设置。产品定位柱101能够进行自由拆卸、自由组合,从而对工件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0、第二驱动装置300均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能够有效控制紧固装置400的作业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72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