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推拉床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推拉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推拉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具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结构,而是希望家具能够具有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形态,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传统家具大多是刚性固定结构,如床架,其体积固定,无法调整大小,偏大的床架不易于收纳存放,偏小的床架又无法满足多人使用的需求。

为使床架能够可灵活拓展,现有技术中也有不少抽屉式的推拉床结构,通常是通过滑动抽拉的方式延伸拓展出一床体,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1220284812.X的抽拉床,或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2120999349.6的一种可变换双人床的单人床,其均是在主体床架的底部通过活动抽拉的方式延伸出一抽拉床架,以使床体加宽。但是,上述的推拉床架,可活动延伸出的床架在拉出后,主体床架与抽拉床架之间存在高低差,在作为双人床使用时,由于床面中部存在一阶梯高度,床面的平整度受影响,影响舒适性,且无法放置上双人床床垫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床,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使用需求将床体拓展为大床使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推拉床,包括一主床架以及一可从主床架底部活动推拉出的副床架,副床架包括在一底部支架上连接一上床框,底部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可切换高度的支撑杆,支撑杆在支撑上床框时切换为支撑高度,支撑杆在副床架收起时切换为收折高度并位于主床架下方,上床框在底部支架从主床架底部向外滑移出后向上抬升并架置在底部支架上方,上床框的前侧边或两侧边支撑在支撑杆上,上床框的后侧边上还凸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片支撑在主床架的外侧边上,上床框与主床架形成高度相同的支撑面。

进一步,支撑杆的收折高度低于支撑高度,支撑杆的上端形成一段可向上翻立后支撑或向下翻折的支撑段,支撑杆在支撑段向上翻折立起时形成支撑高度,在支撑段向下翻折后形成收折高度。

进一步,支撑杆包括在一支撑脚上方活动连接支撑段,支撑段通过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在支撑脚的上端,支撑段在连接部向上翻起后支撑在支撑脚上端,支撑段的前侧边或外侧边上向上延伸有挡止上床框前侧边或两侧边的挡片。

进一步,支撑脚的高度低于主床架的外侧边的高度,连接部中纵向设置有一条孔,支撑脚的上端中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穿孔,一枢接轴穿过两穿孔及条孔,支撑脚中不设穿孔的两相对侧面中,其中一侧面形成挡面,另一侧面形成可供连接部翻折出的缺口面,且连接部中朝向的挡面的侧边中形成弧形倒角。

进一步,上床框的后侧边上凸设有至少两个支撑片,其中两支撑片分别位于上床框后侧边的两侧。

进一步,底部支架包括两侧杆,上床框的两侧边与底部支架的侧杆之间分别枢接有一呈倾斜的连接杆,两连接杆对称设置,支撑杆位于侧杆的前端。

进一步,各侧杆分别滑接配合在主床架底部的两侧边上,主床架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底部支架的两侧杆向外延伸形成一可在滑槽中滑移的滑接部。

进一步,滑槽形成开口朝下的条槽,滑接部包括在侧杆的后端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段,连接段上设有一可限位在条槽中滑移的滑移片,滑槽的前端设有挡止滑移片继续前移的挡止部。

进一步,底部支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滑轮,底部支架包括两侧杆的前端部之间设有一横杆,侧杆或横杆上设有滑轮。

进一步,主床架包括外侧边与内侧边的所在床杆之间连接有多个床梁杆,副床架的上床框包括前侧边、后侧边及两侧边的所在床杆围合形成床框,前侧边与后侧边所在床杆之间设有多个床梁杆,且副床架的长度和宽度小于主床架的长度和宽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推拉床可具有以下优点:

1、副床架通过推拉出后直接架置定位,且副床架与主床架形成高度相同的支撑面,克服了主体床架与抽拉床架之间存在高低差,在作为双人床使用时不舒适的缺点;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床,也免去了副床架需要与主床架形成交叉设置的方式,或者需要单独设置抬升结构以克服副床架产生的高低差,本发明的副床架可直接形成延展的床面,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2、床架整体结构简单,在拉出副床架使用时,可利用能方便切换高度的支撑杆,将支撑杆切换为支撑高度状态,上床框可支撑在支撑杆上,同时上床框的内端直接抵靠支撑于主床架上即可,将副床架收纳至床底时,下放上床框,将支撑杆切换为收折高度以顺利收于主床架的床底即可,满足了副床架支撑的同时,解决了收纳过程会存在障碍的问题。

 3、当需要拓展为大床使用时,只需要将副床架从主床架的底部推拉出来后架置定位即可,收纳副床架时直接将上床框向下收靠后推入主床架底部即可,手动操作简单快捷,一气呵成,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副床架收起);

图2为本发明中副床架推拉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发明中副床架推拉出,上床框抬起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至图8为本发明中副床架的上床框架置定位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A为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A为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至图14为本发明中副床架收起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9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A为图10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A为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A为图12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为图13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支撑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主床架的底部中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7、图18为本发明中底部支架中侧杆的滑接部与滑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推拉床,包括一主床架1以及一可从主床架底部活动推拉出的副床架2,副床架2包括在一底部支架21上连接一上床框22。本实施例中,主床架1可在包括外侧边11与内侧边12的所在床杆之间连接有多个床梁杆13,形成一个方形床框,床框的四个边角还可设置有床脚14,床脚14位于外侧边11的两端。副床架2的上床框22包括前侧边221、后侧边222及两侧边223的所在床杆围合形成床框,且前侧边221与后侧边222之间设有多个床梁杆224。本实例中,底部支架21包括有两侧杆211,两侧杆211的前端部之间还可设有一横杆212。为便于上床框22的展收,可在上床框22的两侧边223与底部支架的侧杆211之间分别枢接有一呈倾斜的连接杆23,通过连接杆23,可带动上床框22抬升位于底部支架21的上方或者向下收靠在底部支架21上。两连接杆23对称设置,两连接杆23之间可连接有至少一加强杆231,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根加强杆231,可加强两连接杆23的支撑稳定作用。同时,令底部支架21的各侧杆211分别通过滑接配合在主床架1底部的两侧边,副床架2的长度和宽度小于主床架1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可令底部支架21连同上床框22从主床架1底部向外滑移出。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中,在底部支架21上设有至少两个可切换高度的支撑杆24,令支撑杆24可在支撑上床框21时向上切换为支撑高度,支撑杆24在副床架2要收起时可向下切换为收折高度并位于主床架1下方,从而配合副床架2的整体收纳。当要增加上床框22使用时,上床框22可在底部支架21从主床架1底部向外滑移出后向上抬升并架置在底部支架21上方,且上床框22的前侧边221或两侧边223可恰好支撑在处于支撑高度的支撑杆24上,本实施例中是令上床框22中的侧边223支撑在支撑杆24上,支撑杆24位于侧杆211的前端,支撑杆24可作为上床框22的前支撑脚。同时,上床框22抬升架置后,上床框22的后侧边222恰可抵靠在主床架1的外侧边11的外侧,令上床框22的后侧边222上还凸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片25可支撑在主床架1的外侧边11上,通过支撑片25,可将上床框22的内侧支撑定位在主床架上,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床框22的后侧边22上凸设有两个支撑片25,两支撑片25分别位于上床框22后侧边222的两侧,当然在后侧边222上也可以设置多个支撑片25,以使上床框的后侧边实现更稳固支撑。如图8所示,上床框22的前侧通过支撑杆24进行支撑,后侧通过支撑片25的支撑架置,可使副床架2的上床框22与主床架1形成高度相同的支撑面,从而拓展主床架,床面可从单人床变为双人床进行使用。

对于支撑杆24,支撑杆的收折高度低于支撑高度,本实施例中,令支撑杆24的上端形成一段可向上翻立后支撑或向下翻折的支撑段241,支撑杆24在支撑段241向上翻折立起时形成支撑高度,在支撑段241向下翻折后形成收折高度,支撑杆24在支撑段241向下翻折后的收折高度低于主床架1的外侧边11的高度,支撑杆24在支撑段241向下翻折后可顺利推入主床架1的下方,如图14及图1所示。结合图3A、图8A、图12A、图13A及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4包括在一支撑脚240上方活动连接一支撑段241,支撑段241通过一连接部242可转动连接在支撑脚240的上端,支撑段241可在连接部242向上翻起后支撑在支撑脚240上端(如图8A所示),在支撑段241的前侧边或外侧边上可向上延伸有挡止上床框22前侧边221或两侧边223的挡片。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4在底部支架21的侧杆211前端用以支撑上床框22的侧边223,在支撑段241的外侧边上向上延伸有挡片2411,通过挡片2411,可对上床框22的两侧边223形成挡止,避免产生滑移或晃动,使上床框22支撑时更稳固。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40的高度低于主床架1的外侧边11的高度,连接部242中纵向设置有一条孔2421,支撑脚240的上端中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穿孔2401,一枢接轴243穿过两穿孔2401及条孔2421,将连接部242枢接在支撑脚240上端。再于支撑脚240中不设有穿孔2401的两相对侧面中,其中一侧面形成挡面2402,另一侧面形成可供连接部翻折出的缺口面2403,使连接部242只能单向翻折,且连接部242中朝向的挡面2402的侧边中可形成弧形倒角,方便连接部242进行转动。支撑杆24中,通过可翻折立起的支撑段241设置,支撑段241可在副床架推拉出来时翻折立起,作为上床框22外侧的支撑,此时切换为支撑高度;在需要将副床架2收起时,在上床框22向下收时,将支撑段241向下翻折,在收折后降低支撑杆24的高度,此时切换为收折高度,方便副床架2的收纳。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实现支撑杆24可切换高度的结构,支撑脚240与支撑段241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实现将支撑段241能支撑于支撑脚240上的同时也可以在收折时收起以降低高度即可,比如支撑段与支撑脚之间也可以是伸缩套管的方式或者其他活动连接的方式等,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为使副床架2相对主床架1的推拉更顺畅,在主床架1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结合图2及图16至图18所示,可在主床架1两侧面的两床脚14之间设有一侧连接杆15,侧连接杆15上设有滑槽16,底部支架21的两侧杆211向外延伸形成一可在滑槽16中滑移的滑接部。本实施例中,滑槽16可通过在侧连接杆15的内侧面上设置一开口朝下的U型条,滑槽16形成开口朝下的条槽,同时,滑接部可包括在侧杆211的后端处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段213,连接段213上设有一可限位在条槽中滑移的滑移片214,滑移片214可通过在连接段213的外侧形成一开口朝上的U型片,U型片的其中一侧板插入到滑槽16中可进行相对移动。连接段213内侧的侧杆211可从主床架1的底部拉伸出,在滑槽16的前端还可设有挡止滑移片214继续前移的挡止部161,防止侧杆211被过度拉伸出主床架的床底。为便于底部支架21的推拉,底部支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滑轮26,滑轮26可设置在侧杆211或横杆212上,本实施例中在横杆212的两侧设有滑轮26,在侧杆211的后端或者连接段213的底部设置滑轮26。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推拉床在使用时,结合图1至图14所示,主床架1可以是单人床,在作为单人床使用时,副床架2收靠在主床架1的底部,如图1所示。当需要拓展床架为双人床或者大床时,结合图2至图8所示,可先利用底部支架21的侧杆211与主床架1底部设有的滑槽16之间形成的滑接关系,先将副床架2整体从主床架1的底部推拉出来,然后将副床架2的上床框22在连接杆23的带动作用下,使上床框22抬升位于底部支架21的上方,同时,支撑杆24上活动连接支撑段241可向上翻折立起,上床框22的侧边223可支撑在支撑段241上,而上床框22中内侧设有的支撑片25恰可支撑在主床架1的外侧边11上,上床框22的前侧通过支撑杆24进行支撑,后侧通过支撑片25的支撑架置,可使副床架2的上床框22与主床架1形成高度相同的支撑面,从而拓展主床架,床面可从单人床变为双人床进行使用。反之,当需要将副床架2收起时,结合图9至图14所示,将上床框22的外端从支撑杆24上方向上并向外抬起后,支撑片25脱离主床架1的外侧边11,再将上床框22向下移动至收靠在底部支架21上方,然后将支撑杆24中的支撑段241向下翻折以降低高度(支撑段241在上床框22抬起时向上翻立在支撑脚240上形成支撑,支撑段241在上床框22向下收起后向下翻折),最后将副床架2整体顺利向内推至主床架1底部即可,如图1所示,即完成副床架2的收纳。本发明的推拉床,包括主床架和可活动推拉的副床架,床架整体结构简单,可根据使用需求将床体拓展为大床使用,操作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相关技术
  • 一种房车抽拉床排骨条卡套固定用铝型杆
  • 一种房车抽拉床排骨条卡套
  • 一种用于版辊堵头自动加工的卧式拉床
  • 一种干衣机推弹水盒用推弹组件及干衣机推弹水盒
  • 一种立式拉床的推料装置
  • 一种立式自动拉床推料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586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