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伴随移动的运动时,利用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来识别移动路径、位置的便携终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远程位置等实时地识别马拉松跑者的动作、位置的辅助导航系统。

根据专利文献1,马拉松跑者佩戴便携终端。便携终端接收从测位用卫星发送的电波,对电波进行处理而取得位置信息。便携终端向手机基站发送位置信息。从多个马拉松跑者发送的位置信息被传送到服务器。在服务器中,组合地图信息和位置信息,生成包含表示各马拉松跑者所在的场所的点的合成地图。马拉松竞技的相关人员、加油的人从便携终端访问服务器来阅览合成地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8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099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了一个类别的运动。便携终端以固定的通信间隔发送位置信息。有时如铁人三项那样连续进行多个类别的运动。在移动速度慢的游泳中,以较短的移动距离发送位置信息。在移动速度快的自行车中,以长的移动距离发送位置信息。这样,在进行移动速度不同的运动类别时,发送位置信息的期间的移动距离不同。因此,期望即使在移动速度改变时也能够以适当的距离间隔发送位置信息的便携终端。

发明内容

便携终端具备:位置信息取得部,其接收从测位用卫星发送的电波,对所述电波进行处理来取得位置信息;移动速度检测部,其利用从所述测位用卫星发送的所述电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移动速度;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与基站进行所述位置信息的通信;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移动速度决定所述通信部进行通信的通信间隔,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移动速度慢时所述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所述通信间隔,所述通信部以所述控制部决定的所述通信间隔进行通信。

便携终端具备:位置信息取得部,其接收从测位用卫星发送的电波,对所述电波进行处理来取得位置信息;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与基站进行所述位置信息的通信;输入部,其输入运动类别;存储部,其存储表示所述运动类别与所述通信部进行通信的通信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运动类别和所述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来决定所述通信间隔,所述通信部以所述控制部决定的所述通信间隔进行通信。

一种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便携终端具备:位置信息取得部,其接收从测位用卫星发送的电波,对所述电波进行处理来取得位置信息;移动速度检测部,其利用从所述测位用卫星发送的所述电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移动速度;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与基站进行所述位置信息的通信;以及控制部,其决定所述通信部进行通信的通信间隔,在所述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中,所述位置信息取得部以规定的间隔取得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移动速度检测部检测所述移动速度,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移动速度慢时使所述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所述通信间隔,所述通信部以所述控制部决定的所述通信间隔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位置显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便携终端的电气结构的电气控制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计测数据的图。

图4是通信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速度判定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的图。

图11为用于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运动类别数据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标号说明

2:便携终端;3:测位用卫星;4:作为基站的第1基站;9:控制部;12:作为存储部的存储器;13:位置信息取得部;14:移动速度检测部;15:作为输入部的通信部;16:作为移动速度检测部的速度转换部;17:陀螺仪传感器;18:作为输入部的输入装置;25:加速度传感器;29:移动速度判定表;33: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附图对使用了便携终端的位置显示系统、便携终端、以及控制便携终端的便携终端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例进行说明。位置显示系统是显示便携终端的位置的系统。在铁人三项竞技等竞技中显示竞技者的当前位置的系统是位置显示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铁人三项竞技的例子进行说明。铁人三项竞技的竞技项目有游泳、自行车、跑步。游泳为游泳竞技,自行车为自行车竞技,跑步为马拉松竞技。另外,竞技项目也称为运动项目。

如图1所示,在位置显示系统1中使用多个便携终端2。各便携终端2分别被各竞技者佩戴。便携终端2接收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接收间隔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每隔1秒接收电波。便携终端2使用该电波来检测当前位置以及移动速度。

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中包含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与GPS卫星信号重叠地输送GPS卫星的轨道信息(星历、年历)等导航消息。便携终端2根据导航消息检测当前位置。

便携终端2利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的载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移动速度。测位用卫星3发出非常稳定的固定波长且固定频率的电波。伴随着便携终端2的移动,便携终端2接收的载波的频率连续地变化。根据该频率的变化,便携终端2计算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该检测方法的水平速度精度约为0.1km/h。

各便携终端2将包含位置信息的数据发送到作为基站的第1基站4。便携终端2与第1基站4的通信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LTE通信是通信运营商提供的蜂窝系统的LPWA(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率广域)标准之一。LTE通信利用设置于全国的第1基站4的频率的一部分来覆盖宽广的区域。第1基站4也称为LTE基站。

包含位置信息的数据从第1基站4发送到系统服务器5。包含位置信息的数据经由系统服务器5被发送到应用服务器6。应用服务器6对地图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行合成,输出合成地图数据。在合成地图数据中,在地图上配置竞技者的位置的标记。

竞技相关人员操作智能手机7来访问应用服务器6。智能手机7与第2基站8进行无线通信,经由第2基站8访问应用服务器6。智能手机7取得合成地图数据,在智能手机7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合成地图数据。竞技相关人员观察合成地图数据来识别各竞技者的位置。

如图2所示,便携终端2具备进行运算处理、控制的控制部9。而且,控制部9具备作为处理器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 11(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作为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部的存储器12。位置信息取得部13、移动速度检测部14、作为输入部的通信部15、作为移动速度检测部的速度转换部16、陀螺仪传感器17、作为输入部的输入装置18以及显示装置19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1以及数据总线22与控制部9的CPU 11电连接。

位置信息取得部13和移动速度检测部14具有卫星天线23,与卫星天线23电连接。卫星天线23是位置信息取得部13的一部分,且是移动速度检测部14的一部分。卫星天线23接收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位置信息取得部13对电波进行处理而取得位置信息。

移动速度检测部14利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移动速度。利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的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是第2移动速度。

通信部15与通信天线24电连接。通信部15通过无线通信与第1基站4进行位置信息的通信。此外,通信部15通过无线通信而与第1基站4或第2基站8进行通信,从而输入竞技的运动类别。

速度转换部16具备加速度传感器25,与加速度传感器25电连接。加速度传感器25检测便携终端2的加速度。速度转换部16将加速度传感器25输出的加速度信号转换为表示速度变化的速度数据。速度转换部16将表示便携终端2的速度变化的速度数据发送到CPU11。将加速度传感器25检测的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设为第1移动速度。

陀螺仪传感器17检测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的变化。陀螺仪传感器17将表示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的变化的角速度数据发送到CPU 11。

输入装置18由按钮、触摸板、触摸面板等构成。竞技者操作输入装置18来输入运动类别。输入装置18用于便携终端2的设定、信息的输入。

显示装置19由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构成。显示装置19显示各种信息。此外,显示装置19也促使运动类别的输入。

存储器12是包含RAM、ROM等这样的半导体存储器的概念。存储器12存储记述了便携终端2的动作的控制过程的程序26。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表示移动速度检测部14和速度转换部16检测出的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数据27。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与通信间隔对应的移动间隔设定值28。通信间隔是通信部15向第1基站4发送位置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间隔设定值28为竞技者进行移动的距离间隔的设定值。另外,竞技者的移动距离与便携终端2的移动距离相同。

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表示移动速度的判定值与通信间隔的关系的移动速度判定表29。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表示竞技者的移动速度及陀螺传感器17检测的角速度与竞技者所实施的运动类别之间的关系的运动类别判定数据31。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竞技者在竞技大会等中实施的运动类别的数据即运动类别数据32。

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表示运动类别与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通信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在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中还存储有表示运动类别与通信间隔的上限值的对应关系的数据。此外,存储器12还存储测位时刻、位置、分段计时(split time)、距离、节奏、步频、跑步时的步幅、游泳时的划频等计测数据34。此外,存储器12还具备作为用于CPU 11的工作区域、临时文件等而发挥功能的存储区域、其他各种存储区域。

CPU 11按照存储在存储器12内的程序26,进行便携终端2检测当前位置的控制、与第1基站4进行通信的处理。作为具体的功能实现部,CPU 11具有通信间隔设定部35。通信间隔设定部35设定通信部15与第1基站4进行通信的时间间隔的初始值。时间间隔的初始值也可以由竞技者通过输入装置18输入。在应用服务器6存储有时间间隔的初始值时,通信部15也可以访问应用服务器6来设定时间间隔的初始值。

另外,CPU 11还具有移动速度运算部36。移动速度运算部36从移动速度检测部14输入第2移动速度。进而,移动速度运算部36从速度转换部16输入第1移动速度。在移动速度检测部14无法从测位用卫星3进行正常的通信时,移动速度运算部36采用第1移动速度。当加速度传感器25无法进行正常的速度检测时,移动速度运算部36采用第2移动速度。在第1移动速度和第2移动速度均正常时,移动速度运算部36采用根据到此为止的速度数据进行推测而认为更准确的移动速度。这样,移动速度运算部36基于第1移动速度和第2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方来决定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的接收状态差时,也能够通过加速度传感器25检测第1移动速度。在从测位用卫星3发送的电波的接收状态良好时,能够检测第2移动速度。通过组合第1移动速度和第2移动速度,移动速度运算部36能够高精度地识别位置。

此外,CPU 11还具有通信间隔决定部37。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基于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来决定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通信间隔。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以在移动速度慢时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以在移动速度快时通信间隔变短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通信部15以通信间隔决定部37决定的通信间隔进行通信。通信间隔设定部35进行通信间隔的初始设定。通信间隔决定部37参照便携终端2的速度来变更通信间隔。

根据该结构,以在移动速度慢时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以在移动速度快时通信间隔变短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便携终端2在通信间隔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过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相乘来计算。因此,即使移动速度改变,在通信间隔的时间内便携终端2移动的距离也难以改变。其结果,在移动速度变化时也能够以适当距离的间隔发送位置信息。

控制部9的移动速度运算部36也可以基于在规定期间检测出的移动速度的多个值的统计值来决定移动速度。而且,通信间隔决定部37也可以使用基于统计值决定的移动速度来决定通信间隔。

检测移动速度的规定期间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为10秒钟。由于每秒检测移动速度,所以使用10个移动速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在移动速度的统计处理中也可以使用平均值、最频值、中央值、最大值。

根据该结构,通过统计处理来决定通信间隔。因此,能够减小移动速度的检测误差。

此外,CPU 11还具有通信间隔运算部38。通信间隔运算部38将存储于存储器12的移动间隔设定值28除以移动速度来运算出运算结果。通信间隔决定部37将运算结果决定为通信间隔。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每次移动了移动间隔设定值28所示的距离时发送位置信息。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掌握携带便携终端2的竞技者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容易地进行救助、支援、搜索等应对。

此外,CPU 11还具有运动项目检测部39。运动项目检测部39从速度转换部16输入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运动项目检测部39从陀螺仪传感器17输入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运动项目检测部39将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及角速度与运动类别判定数据31进行比较,从而对竞技者正在进行的竞技项目进行检测。

此外,CPU 11还具有输入控制部40。输入控制部40控制输入装置18。此外,输入控制部40向通信部15输出指示信号,从应用服务器6输入在竞技中进行的运动种类。此外,CPU11还具有显示控制部41。显示控制部41控制使显示装置19显示的内容。此外,CPU 11还具有综合控制部42。综合控制部42控制各功能实现部实施的顺序。

如图3所示,计测数据34中包含各种数据。测位时刻表示检测到发送的位置的时刻。分割计时表示从规定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距离表示从规定的位置起移动的距离。节奏表示移动速度。步频表示行走时的每1分钟的脚的接地次数。步幅表示每1步的距离。游泳时的划频表示在1分钟内旋转手臂的次数。取得各项目中带有“有”标记的项目的数据。

接着,对上述便携终端2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在图4的流程图中,并行地进行步骤S1、步骤S2以及步骤S3。步骤S1相当于速度检测步骤。移动速度检测部14检测作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的第2移动速度。并且,加速度传感器25和速度转换部16也可以检测作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的第1移动速度。移动速度运算部36根据第1移动速度以及第2移动速度来决定移动速度。接着,转移到步骤S4。

步骤S2是位置信息取得步骤。该步骤是位置信息取得部13以规定的间隔取得位置信息的步骤。规定的间隔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1秒钟。接着,转移到步骤S4。

步骤S3是发送间隔决定步骤。在该步骤中,移动速度运算部36基于在规定期间检测出的移动速度的多个值的统计值来决定移动速度。接着,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以在移动速度慢时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以在移动速度快时通信间隔变短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接着,转移到步骤S4。

步骤S4是通信判定步骤。该步骤是判定是否是进行通信的定时的步骤。控制部9的综合控制部42判定通信部15与第1基站4通信后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通信间隔的设定值。在通信部15与第1基站4通信后的经过时间未超过通信间隔的设定值时,综合控制部42判定为不进行通信。然后,转移到步骤S1、步骤S2以及步骤S3。在通信部15与第1基站4通信后的经过时间超过通信间隔的设定值时,综合控制部42判定为进行通信。然后,转移到步骤S5。

步骤S5是通信步骤。在该步骤中,是通信部15经由第1基站4以及系统服务器5与应用服务器6进行通信,发送包含位置信息的计测数据34的步骤。在步骤S4以及步骤S5中,通信部15以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决定的通信间隔进行通信。接着,转移到步骤S6。

步骤S6是结束判定步骤。该步骤是综合控制部42判定是否结束按每个通信间隔的设定值进行的计测数据34的通信的步骤的步骤。当竞技者未从输入装置18输入结束的指示时,综合控制部42进行不结束上述步骤的判定。接着,转移到步骤S1、步骤S2以及步骤S3。当竞技者从输入装置18输入结束的指示时,综合控制部42进行结束上述步骤的判定。然后,结束步骤S1~步骤S6的控制。

图5对应于步骤S3的发送间隔决定步骤。图5的横轴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纵轴表示通信间隔。第1速度通信间隔关系线50表示在移动间隔设定值28为200m时通信间隔运算部38运算的通信间隔。在将移动速度设为X km/h、将通信间隔设为Y秒时,第1速度通信间隔关系线50示出式Y=200×3.6/X。“3.6”是转换单位的系数。当竞技项目为游泳时,竞技者的平均速度为约5km/h。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5km/h时,通信间隔运算部38将200m除以5km/h而计算出144秒。然后,通信间隔决定部37将移动间隔设定值28决定为144秒。

当竞技项目为跑步时,竞技者的平均速度为约15km/h。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15km/h时,通信间隔运算部38将200m除以15km/h而计算出48秒。然后,通信间隔决定部37将移动间隔设定值28决定为48秒。

当竞技项目为自行车时,竞技者的平均速度为约40km/h。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40km/h时,通信间隔运算部38将200m除以40km/h而计算出18秒。然后,通信间隔决定部37将移动间隔设定值28决定为18秒。

图6是与步骤S4的通信判定步骤以及步骤S5的通信步骤对应的图。图6的横轴表示经过时间。纵轴表示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的移动距离。第1速度线43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5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1速度线43表示竞技项目为游泳的状态。圆形标记表示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点。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5km/h时,每隔144秒进行通信。便携终端2和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200m。

第2速度线44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15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2速度线44为竞技项目为跑步的状态。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15km/h时,每隔48秒进行通信。便携终端2和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200m。

第3速度线45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40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3速度线45为竞技项目为自行车的状态。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40km/h时,每隔18秒进行通信。便携终端2和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200m。这样,各个竞技项目中便携终端2及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均为200m。在游泳、跑步、自行车的各竞技中,每当竞技者移动200m时,通信部15进行通信。

图12表示比较例中的经过时间与便携终端2的移动距离的关系。各竞技项目的通信间隔均为30秒。在第1速度线43所示的游泳时,每隔44m进行通信。在第2速度线44所示的跑步时,每隔133m进行通信。在第3速度线45所示的自行车时,每隔356m进行通信。这样,针对每个竞技项目,在通信间隔的期间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移动的移动距离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以在移动速度慢时通信间隔变长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以在移动速度快时通信间隔变短的方式决定通信间隔。便携终端2在通信间隔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过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相乘来计算。因此,即使移动速度改变,在通信间隔的时间内便携终端2移动的距离也难以改变。其结果,在移动速度变化时也能够以适当距离的间隔发送位置信息。

与比较例相比,能够降低通信频度。因此,能够降低内置于便携终端2的电池的消耗电力。其结果,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信间隔的决定方法不同。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表示与便携终端2及竞技者的移动速度对应的通信间隔的移动速度判定表29被存储在存储器12中。换言之,存储器12存储表示移动速度的判定值与通信间隔的关系的移动速度判定表29。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对便携终端2及竞技者的移动速度与移动速度的判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通信间隔。

图8表示移动速度判定表29中的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关系。横轴表示移动速度。纵轴表示通信间隔。第2速度通信间隔关系线46表示移动速度判定表29所示的移动速度与通信间隔的关系。移动速度为0~7.5km/h的范围适用于竞技项目为游泳时。此时,通信间隔为13秒,比其他竞技短。在该移动速度的范围内,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约20m。

移动速度为7.5~17km/h的范围适用于竞技项目为跑步时。此时,通信间隔为60秒。在该移动速度的范围内,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约258m。移动速度为17km/h以上的范围适用于竞技项目为自行车时。此时,通信间隔为25秒。在该移动速度的范围内,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约300m。

图9是与步骤S4的通信判定步骤以及步骤S5的通信步骤对应的图。图9的横轴表示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经过时间。纵轴表示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的移动距离。第4速度线47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5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4速度线47适用于竞技项目为游泳时。圆形标记表示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点。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7.5km/h以下时,每隔13秒进行通信。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20m。当竞技者在游泳的竞技中发生了麻烦时,向救生员求助。此时,能够在误差20m的范围内找到竞技者的位置。

第5速度线48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7.5km/h以上且小于17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5速度线48适用于竞技项目为跑步时。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7.5km/h以上且小于17km/h时,每隔60秒进行通信。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约15km/h时,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约258m。

第6速度线49表示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超过17km/h时的经过时间与移动距离的关系。第6速度线49适用于竞技项目为自行车时。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超过17km/h时,每隔25秒进行通信。在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为约40km/h时,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约300m。这样,在竞技项目为跑步以及自行车时,便携终端2以及竞技者在通信间隔的期间移动的移动距离为258~300m。

根据该结构,能够设定与携带便携终端2的人的状态符合的适当的通信间隔。通过设定与竞技项目对应的移动速度判定表29,能够设定适当的通信间隔。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信间隔的决定方法不同。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控制部9的运动项目检测部39从速度转换部16输入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运动项目检测部39从陀螺仪传感器17输入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

竞技者将便携终端2佩戴在手臂上。在游泳时,竞技者大幅移动手臂,因此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大幅变化。竞技者的移动速度比跑步以及自行车时慢。在跑步时,竞技者使手臂在规定的角度的范围内运动,因此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的变化比游泳小。在自行车时,竞技者几乎不移动手臂,因此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的变化比跑步小。这样,根据竞技项目,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具有特征。因此,运动项目检测部39能够根据便携终端2的角速度以及移动速度而估计竞技项目。进而,在专利文献2中介绍了详细的事例。

控制部9的运动项目检测部39根据便携终端2的移动速度以及角速度而对竞技者正在进行的运动类别进行判定。

如图10所示,在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中示出运动类别与通信间隔的对应关系。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被存储在存储器12中。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基于运动类别和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来决定通信间隔。

根据该结构,速度转换部16、加速度传感器25、陀螺传感器17以及控制部9的运动项目检测部39对运动类别进行判定。因此,即使在携带便携终端2的人变更运动类别时,也能够不进行运动类别的输入等操作,而以与运动的内容符合的适当的通信间隔进行位置信息的通信。

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信间隔的决定方法不同,设定通信间隔的上限值。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由竞技者向输入装置18输入运动类别。例如,在显示装置19上显示游泳、自行车、跑步的字符,竞技者操作按钮来选择游泳、自行车、跑步中的任意方。如图10所示,在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中示出运动类别与通信间隔的上限值的对应关系。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将通信间隔决定为通信间隔的上限值以下。例如,游泳的通信间隔的上限值被设定为20秒。当竞技者在竞技项目中选择了游泳时,通信部15以20秒以下的通信间隔实施计测数据34的通信。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信间隔为上限值以下,因此能够使携带便携终端2的人的位置精度成为与竞技者的移动速度相乘的通信间隔的上限值的运算值以下。其结果,能够容易地进行救助、支援、搜索等应对。

第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信间隔的决定方法不同。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由竞技者向输入装置18输入运动类别。如图10所示,在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中示出运动类别与通信间隔的对应关系。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基于运动类别和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来决定通信间隔。通信部15以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决定的通信间隔进行通信。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适合于运动类别的通信间隔对位置信息进行通信。

第6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运动类别的输入方法不同。此外,对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部15经由第1基站4以及系统服务器5与应用服务器6进行通信。通信部15从应用服务器6输入运动类别数据32。

如图11所示,运动类别数据32中包含竞技者开始的开始地点51。除此之外,运动类别数据32中还包括竞技者达到终点的终点地点52。此外,运动类别数据32中还包含从开始地点51到终点地点52的路线53。

此外,运动类别数据32中还包括竞技者进行游泳的游泳区间54、骑自行车的自行车区间55、进行跑步的跑步区间56。除此之外,运动类别数据32中还包括游泳区间54与自行车区间55之间的第1过渡区域57、自行车区间55与跑步区间56之间的第2过渡区域58。竞技者按照开始地点51、游泳区间54、第1过渡区域57、自行车区间55、第2过渡区域58、跑步区间56、终点地点52的顺序进行移动。

运动类别数据32中包含沿着路线53的各场所的纬度以及经度的信息。控制部9的运动项目检测部39根据位置信息取得部13所检测出的当前位置的信息以及运动类别数据32,对与当前竞技者所处的场所对应的竞技项目和接下来预定实施的竞技项目进行识别。

运动项目检测部39识别出在开始地点51处接下来竞技者所进行的竞技项目为游泳的情况。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从运动项目检测部39输入竞技项目的信息。通信间隔决定部37参照图10所示的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将通信间隔设定为13秒。在游泳区间54中,通信间隔维持为13秒。

运动项目检测部39识别出在第1过渡区域57中接下来竞技者所进行的竞技项目为自行车的情况。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从运动项目检测部39输入竞技项目的信息。通信间隔决定部37参照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将通信间隔设定为25秒。在自行车区间55中,通信间隔维持为25秒。

运动项目检测部39识别出在第2过渡区域58中接下来竞技者所进行的竞技项目为跑步的情况。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从运动项目检测部39输入竞技项目的信息。通信间隔决定部37参照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将通信间隔设定为60秒。在跑步区间56中,通信间隔维持为60秒。

运动项目检测部39识别出在终点地点52处竞技已结束的情况。通信间隔决定部37从运动项目检测部39输入竞技项目的信息。通信间隔决定部37进行在规定期间进行了通信之后结束通信的决定。该“规定期间”的值能够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30秒。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2中,位置信息取得部13取得位置信息。通信部15通过与第1基站4通信来获取位置信息。通信部15输入运动类别。存储器12存储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控制部9的通信间隔决定部37基于运动类别和运动类别通信间隔对应表33来决定通信间隔。通信部15以通信间隔决定部37决定的通信间隔进行通信。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适合于运动类别的通信间隔进行位置信息的通信。

第7实施方式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根据运动类别数据32而对竞技项目进行了判别。此外,竞技者也可以对按钮等输入装置18进行操作来指定竞技项目。此时,也能够以适合于运动类别的通信间隔进行位置信息的通信。

第8实施方式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至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在铁人三项竞技中使用了便携终端2。此外,也可以在马拉松竞技、越野跑中使用便携终端2。此外,也可以在个人训练中的跑步、自行车、游泳中使用便携终端2。此外,便携终端2也可以用于徒步等伴随移动的运动。

第9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通信部15也可以进行基于蓝牙(注册商标)的通信。例如,也可以在竞技大会的参加手续等中使用基于蓝牙(注册商标)的通信。

相关技术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和设备
  • 便携式激励运动设备控制方法及其设备、终端和服务器
  • 便携式电子设备估价方法、回收方法、终端、云端及系统
  • 便携式终端、便携式终端控制方法和便携式终端控制程序
  • 便携终端输入系统,便携终端,控制单元,及便携终端输入程序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