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8:38


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用连接器,该同轴电缆用连接器具备具有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具有外部导体容纳部的外部导体用端子、以及具有外部导体支承部的罩部件。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被容纳在外部导体用端子的外部导体容纳部内,外部导体容纳部被容纳在罩部件的外部导体支承部内。通过对外部导体支承部进行压接,外部导体、外部导体用端子以及罩部件能够导通地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20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结构仅利用由外部导体支承部的压接力引起的摩擦阻力来固定安装外部导体、外部导体用端子以及罩部件。因此,同轴电缆在被拉拽时有可能相对于外部导体用端子以及罩部件在轴线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

本公开的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基于压接的固定安装性能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具备:具有屏蔽层的屏蔽电线;和具有与所述屏蔽层连接的外导体的屏蔽端子,

所述外导体通过将第一壳和第二壳组合来构成,所述第一壳具有与所述屏蔽层的外周接触的电线连接部,所述第二壳具有铆接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外周的压接部,

在所述电线连接部形成有钩挂于所述屏蔽层的外周面的钩挂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基于压接的固定安装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后上方观察到的构成实施例1的连接构造的屏蔽端子和屏蔽电线的立体图。

图2是屏蔽端子和屏蔽电线的侧剖视图。

图3是从斜后上方观察到的拆下第二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后下方观察到的拆下第二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从斜后下方观察到的对第一壳进行弯曲加工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屏蔽端子与屏蔽电线的连接构造构成为,

(1)具备:具有屏蔽层的屏蔽电线;和具有与所述屏蔽层连接的外导体的屏蔽端子,所述外导体通过将第一壳和第二壳组合来构成,所述第一壳具有与所述屏蔽层的外周接触的电线连接部,所述第二壳具有铆接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外周的压接部,在所述电线连接部形成有钩挂于所述屏蔽层的外周面的钩挂部。根据本公开的结构,通过钩挂部钩挂于屏蔽层的外周面,防止屏蔽电线与外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实现基于压接的固定安装性能的可靠性提高。

(2)优选为,所述钩挂部是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贯通孔的开口缘。根据该结构,屏蔽层的外周部进入到贯通孔内,屏蔽层被贯通孔的开口缘的钩挂部钩挂。在钩挂部的形成工序中,不需要切起等弯曲加工,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3)优选为,多个所述电线连接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该结构,各电线连接部与其他电线连接部相独立地沿径向位移而被按压于屏蔽层的外周面,因此能够使钩挂部深深地咬入到屏蔽层。

(4)优选为,所述压接部具有从基板部沿周向呈悬臂状地伸出的铆接部,在所述铆接部的伸出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嵌合孔嵌合的嵌合突起。根据该结构,通过铆接部的嵌合突起与电线连接部的嵌合孔的卡止作用,能够防止第一壳与第二壳相对位移。

(5)在(4)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嵌合突起咬入到所述屏蔽层。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压接部与屏蔽层的相对位移。

(6)优选为,所述压接部具有从基板部沿周向呈悬臂状地伸出的铆接部,所述压接部以变形量最大的方式铆接于所述铆接部的外周缘部,所述钩挂部配置于由所述铆接部的外周缘部按压的区域。根据该结构,能够使钩挂部有效地咬入到屏蔽层。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对将本公开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指由权利要求示出且包含与权利要求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图4中的X轴的正方向定义为前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1、图3~图6中的Y轴的正方向定义为右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图6中的Z轴的正方向定义为上方。

本实施例1的连接构造具备屏蔽端子10和屏蔽电线60。屏蔽端子10和屏蔽电线60通过压接而能够导通地连接,构成屏蔽导电电路。如图1、图2所示,在从侧方观察屏蔽端子10和屏蔽电线60的侧视中,屏蔽端子10呈弯折成L字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屏蔽端子10通过将弯折成L字形的内导体11、包围内导体11的电介质12、以及包围内导体11和电介质12的外导体20组装来构成。电介质12的内部空间的下表面能够由盖部13开闭。内导体11在盖部13打开的状态下被收纳于电介质12的内部。

如图2~图4所示,外导体20通过将由金属性板材构成的第一壳21和与第一壳21分体的由金属性板材构成的第二壳22组装来构成。在将内导体11和电介质12组装于外导体20之前的状态下,第一壳21成形为图7所示的形状。与第一壳21的形状相关的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方向基于如图2~图4所示地组合有内导体11和电介质12的状态进行说明。

第一壳21是单一零部件,具有使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圆筒部23和与圆筒部23的下端部相连的圆弧部24。圆弧部24从圆筒部23的下端处的前侧的大致半周区域呈同轴状地向下方伸出。呈板状且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伸出部25从圆筒部23的下端缘处的后端侧区域向后方伸出。

第一壳21具有方形包围部26。方形包围部26由上述的伸出部25、基板部27以及左右一对侧板部28构成。基板部27使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从圆弧部24的下端缘处的前端部的弯曲部29向后方伸出。左右两侧板部28使板厚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从基板部27的左右两侧缘向上方呈壁状地伸出。侧板部28以隔开间隙排列的方式配置于圆弧部24的后端缘的后方。伸出部25位于基板部27的上方。

第一壳21具有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以及左右一对侧面侧电线连接部32。这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呈板状,并从方形包围部26的后端向后方呈悬臂状地伸出。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由平板构成,以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与伸出部25的后端相连。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由弯曲成圆弧状的曲面板构成,以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于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的下方,并与基板部27的后端相连。一对左右两侧面侧电线连接部32由弯曲成圆弧状的曲面板构成,以板厚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与侧板部28的后端相连。

上述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配置为相互隔开前后方向的狭缝34,并在以前后方向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呈筒状地配置。在由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包围的空间内收纳下述的屏蔽电线60的屏蔽层63。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以相互非接触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能够与其他电线连接部30、31、32相独立地分别沿径向(向相对于屏蔽电线60的外周面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

在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方形的贯通孔35。形成于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的所有贯通孔3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同一位置。形成于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多个贯通孔35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形成有一个贯通孔35。在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形成有在左右方向(周向)上隔开间隔的一对贯通孔35。在左右两侧面侧电线连接部3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周向)上隔开间隔的一对贯通孔35。

上述贯通孔35均以从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外表面向内表面贯通的方式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窗孔状。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内表面是与屏蔽电线60的外周面对置的面。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内表面中的贯通孔35的开口缘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直角的边缘状,是作为钩挂部36(参照图5)发挥功能的部位。贯通孔35的开口缘的所有边具有作为钩挂部36的功能。

在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形成有呈方形地开口的嵌合孔37。嵌合孔37以从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的外表面向内表面贯通的方式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窗孔状。嵌合孔37配置于比贯通孔35靠后方的位置。嵌合孔37的开口面积比一个贯通孔35的开口面积大。

如图4所示,第二壳22是具有遮蔽部40和压接部44的单一零部件。遮蔽部40具有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上表面板部41和从上表面板部41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侧面板部42。遮蔽部40具有封堵第一壳21的方形包围部26中的间隙的功能。

压接部44具有线筒部45和绝缘筒部46。线筒部45具备从上表面板部41的后端向后方伸出的板状前侧基部47、以及从板状前侧基部47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前侧铆接部48。绝缘筒部46具备从板状前侧基部47的后端向后方伸出的板状后侧基部49、以及从板状后侧基部49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后侧铆接部50。在左右两前侧铆接部48的伸出端缘分别形成有嵌合突起51。在左侧的后侧铆接部50的伸出端缘形成有定位突部52,在右侧的后侧铆接部50的伸出端缘形成有定位凹部53。

如图5、图6所示,屏蔽电线60由同轴电缆构成,该同轴电缆具有:芯线61;呈同心状地包围芯线61的圆筒形的绝缘包覆部62;覆盖绝缘包覆部62的外周面的屏蔽层63;以及包围屏蔽层63的圆筒形的护套64。在屏蔽电线60的前端,芯线61的前端部从绝缘包覆部62的前端面向前方突出。在比绝缘包覆部62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护套64被剥离而屏蔽层63露出。屏蔽层63的露出部分包围绝缘包覆部62的外周面。屏蔽层63的露出部的前端位于比绝缘包覆部62的前端稍靠后方的位置。屏蔽层63由编织线、金属箔等构成,具有挠性或塑性。

接下来,对屏蔽端子10的组装顺序和屏蔽端子10与屏蔽电线60的连接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将内导体11的后端部固定安装于屏蔽电线60的芯线61的前端部。内导体11的后端部和屏蔽电线60的前端部以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排列成一条直线状。接着,在第一壳21呈图7所示的形状的状态下,将电介质12从第一壳21的下方收纳于圆筒部23内以及圆弧部24内。接着,在打开了盖部13的状态下,将内导体11的前端部收纳于电介质12内,在收纳内导体11后,关闭盖部13。

内导体11与芯线61的连接部分被收纳于电介质12的后端部内,成为绝缘包覆部62的前端面与电介质12的后端面接近地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关系、或者在前后方向上抵接的状态。电介质12的后端部从圆弧部24的后表面侧的开口向后方突出。电介质12的后端部的上表面由伸出部25覆盖,屏蔽层63的上表面部由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覆盖。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0的后端位于比护套64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

之后,使基板部27以弯曲部29为支点向上后方转动90°,与电介质12的后端部下表面重叠。通过该转动,左右两侧板部28以覆盖电介质12的后端部的左右两外侧面的方式位移,由伸出部25、基板部27以及两侧板部28构成方形包围部26。方形包围部26包围电介质12的后端部以及内导体11与芯线61的连接部分。

通过基板部27的转动,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和左右两侧面侧电线连接部32位于覆盖屏蔽层63的下表面部和左右两侧面部的位置。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的后端和侧面侧电线连接部32的后端位于比护套64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屏蔽层63成为由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从上下左右方向包围的状态。在四个电线连接部之间的狭缝34中,屏蔽层63向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外周面侧露出。

接着,将第二壳22从上方组装于第一壳21以及屏蔽电线60。在组装时,相对于方形包围部26以从上方覆盖的方式组装遮蔽部40,并且相对于第一壳21的后端部以及护套64的前端部以从上方覆盖的方式组装压接部44。遮蔽部40遮挡伸出部25的左右两侧缘与左右两侧板部28的上端缘之间的间隙。由此,电介质12的后端部遍及整周被屏蔽。压接部44中的线筒部45覆盖屏蔽层63以及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绝缘筒部46覆盖护套64的前端部。

从该状态起,通过以使线筒部45和绝缘筒部46缩径的方式进行铆接,将压接部44压接于屏蔽电线60。在压接的状态下,线筒部45按压四个电线连接部30、31、32而使其相独立地向径向内侧位移,并紧贴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由此,屏蔽层63与外导体20能够导通地连接。绝缘筒部46铆接于护套64的外周面。由此,屏蔽端子10和屏蔽电线60保持为能够导通地固定安装的状态。

线筒部45的前端部比其他部位更强力地按压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前端部并将其强力地按压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电线连接部30、31、32中的由线筒部45强力地铆接的前端部是形成有贯通孔35的部位。因此,通过将电线连接部30、31、32强力地按压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屏蔽层63的一部分一边变形一边进入到贯通孔35内。屏蔽层63中的进入到贯通孔35内的部分被强力地按压于贯通孔35的开口缘的边缘状的钩挂部36,因此在屏蔽层63与钩挂部36之间产生前后方向以及周向上的钩挂。当屏蔽层63相对于外导体20例如被向后方强力地拉拽时,屏蔽层63中的进入到贯通孔35的部位被钩挂部36按压,成为钩挂部36咬入到屏蔽层63的外周面的状态。通过这样的钩挂、咬入,防止屏蔽层63与电线连接部30、31、32之间的位置偏移(前后方向以及周向上的相对位移)。也就是说,通过钩挂部36的钩挂作用,提高压接部44的固定安装力,从而提高将屏蔽端子10和屏蔽电线60保持为连接状态的功能的可靠性。

另外,如图2、图6所示,线筒部45的嵌合突起51嵌合于嵌合孔37内,贯通屏蔽层63而咬入到绝缘包覆部62内。通过嵌合突起51与嵌合孔37的嵌合,限制线筒部45与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之间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通过嵌合突起51咬入到绝缘包覆部62,限制外导体20与屏蔽电线60之间的前后方向(轴线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周向)上的相对位移。由此,可靠地固定安装外导体20和屏蔽电线60。

本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电路的连接构造具备具有屏蔽层63的屏蔽电线60和具有与屏蔽层63连接的外导体20的屏蔽端子10。外导体20通过组装第一壳21和第二壳22来构成。第一壳21具有与屏蔽层63的外周接触的电线连接部30、31、32。第二壳22具有铆接于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外周的压接部44。在电线连接部30、31、32形成有钩挂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的钩挂部36。通过钩挂部36钩挂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防止屏蔽电线60与外导体20之间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实现基于压接的固定安装性能的可靠性提高。

钩挂部36是从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贯通孔35的开口缘。屏蔽层63的外周部进入到贯通孔35内,屏蔽层63钩挂于贯通孔35的开口缘的钩挂部36。另外,在钩挂部36的形成工序中,不需要切起等弯曲加工,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电线连接部是在周向上相连的一个筒部的情况下,电线连接部的径向上的变形量不充分,或者变形量在周向上的各部位不均匀,无法将钩挂部强力地按压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作为其对策,多个电线连接部30、31、32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该结构,各电线连接部30、31、32能够与其他电线连接部30、31、32相独立地沿径向位移。也就是说,不会因其他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存在而限制各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径向上的位移量。由此,能够将各电线连接部30、31、32的钩挂部36强力地按压于屏蔽层63的外周面,使之深深地钩挂于屏蔽层63。

压接部44具有从基板部27沿周向呈悬臂状地伸出的前侧铆接部48,在前侧铆接部48的伸出端部形成有与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的嵌合孔37嵌合的嵌合突起51。根据该结构,通过前侧铆接部48的嵌合突起51与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31的嵌合孔37的卡止作用,能够防止第一壳21与第二壳22相对位移。由于嵌合突起51咬入到屏蔽层63,所以能够防止压接部44与屏蔽层63的相对位移。

压接部44具有从基板部27沿周向呈悬臂状地伸出的前侧铆接部48,压接部44以变形量最大的方式铆接于前侧铆接部48的外周缘部中的前端部。钩挂部36配置于由前侧铆接部48的前端部按压的区域、即电线连接部30、31、32的前端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钩挂部36有效地钩挂于屏蔽层63。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通过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本发明期望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更,还包含下述实施方式。

钩挂部也可以通过切起或敲出等形成。

电线连接部也可以是在周向上无间断地相连的一个筒形的部位。

电线连接部也可以不具有嵌合孔。

也可以采用不使嵌合突部咬入到屏蔽层的方式。

钩挂部可以配置于与前侧铆接部的后缘部、侧缘部对应的区域,也可以配置于从前侧铆接部的外周缘部偏离的区域、即与前侧铆接部的中央部对应的区域。

附图标记说明

10…屏蔽端子

11…内导体

12…电介质

13…盖部

20…外导体

21…第一壳

22…第二壳

23…圆筒部

24…圆弧部

25…伸出部

26…方形包围部

27…基板部

28…侧板部

29…弯曲部

30…上表面侧电线连接部(电线连接部)

31…下表面侧电线连接部(电线连接部)

32…侧面侧电线连接部(电线连接部)

34…狭缝

35…贯通孔

36…钩挂部

37…嵌合孔

40…遮蔽部

41…上表面板部

42…侧面板部

44…压接部

45…线筒部

46…绝缘筒部

47…板状前侧基部

48…前侧铆接部(铆接部)

49…板状后侧基部

50…后侧铆接部

51…嵌合突起

52…定位突部

53…定位凹部

60…屏蔽电线

61…芯线

62…绝缘包覆部

63…屏蔽层

64…护套

相关技术
  • 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结构、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端子
  • 用于形成屏蔽电气端子的方法和由所述方法形成的电气端子
  • 电线的连接构造以及辅助端子
  • 屏蔽件、屏蔽体组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 屏蔽构造体、具有屏蔽构造体的连接器装配体和连接器构造体、外壳装配体、以及电动压缩机
  • 屏蔽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屏蔽电线连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8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