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1:27


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用于汽车当中,作为汽车的主要电源,它的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向所用电设备供电,并同时向储电池充电。目前,发电机的转子一般都由发电机的皮带轮带动转动,皮带轮通过传送带连接发动机或其他机械结构。

而皮带轮及皮带传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热量的积累不能及时散出,长此以往容易影响皮带轮及皮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出现打滑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散热效果理想并且使用寿命长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包括:

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上形成有皮带槽;

芯轴,在皮带轮本体上同轴套设有芯轴芯轴中部形成有安装轴孔;

单向轴承,在芯轴与皮带轮本体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选用滚针单向轴承;

前垫片,皮带轮本体的一侧端口出形成有限位沿,在限位沿上设置有前垫片;

后弹簧垫片,在皮带轮本体的另一侧端口内设置有缓冲槽,在缓冲槽上设置有后弹簧垫片;

循环冷却盘,在皮带轮本体及芯轴靠限位沿的一侧端面均上设置有循环冷却盘;

内循环冷却流道,在皮带轮本体内及芯轴内均形成有与循环冷却盘连通的呈环状蛇形的循环冷却流道。

在本技术方案中,芯轴与发电机的转子轴连接,通过设置循环冷却流道,往循环冷却流道内灌入一定量的冷却介质如冷却油等,在皮带轮的旋转下,通过离心力促使对循环冷却流道内的冷却介质出现一定的推动力,从而使得冷却介质出现流动,通过冷却介质的流动带出皮带轮及芯轴中的部分热量,后通过循环冷却盘散出,从而对芯轴及皮带轮本体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皮带轮及皮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打滑的情况出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辅助透气组件,在安装轴孔中部且向芯轴外壁延伸形成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在散热槽上设置有辅助透气组件;

外冷却槽,在芯轴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冷却槽,且外冷却槽从芯轴的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

其中辅助透气组件包括:

外接触块,散热槽包括设置在芯轴侧端面上的安置槽,接触块设置在安置槽上;

内拉伸杆,散热槽还包括位于安置槽内侧的内安置孔,内拉伸杆设置在内安置孔内;

内定位筒,散热槽包括与芯轴的安装轴孔连通的内定位槽,且内定位槽与内安置孔连通,并在内定位槽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套筒,且内拉伸杆延伸入定位套筒内,且与定位套筒滑动配合;内定位筒与内定位槽可通过敢接固定;

内浮动弹簧,内拉伸杆位于内定位筒的一端内形成有支撑盘,在内定位筒内设置有内浮动弹簧,且内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定位筒远离安装轴孔的一侧及内支撑盘相抵;

其中在内定位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孔,且内拉伸杆上形成若干贯穿的散热孔,并在支撑盘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通气孔;在外接触块的中部形成散热弧形槽,且在外接触块的外端设置有若干向散热弧形槽延伸的承接孔,同时散热孔与散热弧形槽连通,且散热弧形槽的两侧从外接触块的内端延伸出。

在本技术方案中,辅助透气组件的设置能帮助芯轴内即发电机转子轴的热量的带出,外冷却槽能便于芯轴的透气散热的效果;其中外接触块用及内拉伸杆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外接触块能在芯轴及发动机不工作时安置孔,而设置的定位套筒能起到限位及支撑内拉伸杆的作用;同时设置内浮动弹簧能对内拉伸杆起到移动的弹性支撑的作用,当芯轴内部的温度升高,从而促使散热槽内的温度升高导致散热槽内的空气出现膨胀,进而推动外接触块向安置槽外移动,同时使得散热弧形槽与散热槽连通,从而便于芯轴内部及发电机转子轴上的热量通过散热槽后经过弧形冷却槽及承接孔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辅助透气组件还包括:

内平衡弹簧,在内定位槽上设置有内平衡弹簧,且内平衡弹簧套设在内拉伸杆上,且内平衡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定位筒及外接触块相抵;内平衡弹簧为热敏弹簧,当温度升高内平衡弹簧的整体长度变长;

其中在外接触块靠安置槽的一侧形成有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与散热弧形槽连通,且内拉伸杆与螺纹连接孔固定连接;

散热槽还包括设置在内安置孔与安置槽之间的承接沉槽,且承接沉槽的截面面积小于安置槽;安置槽的深度大于接触块的厚度,外接触块在内平衡弹簧与内浮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在低于安置槽外端面同时与安置槽底部相抵的状态,散热弧形槽的两侧被安置槽的底部封堵;且外冷却槽与从安置槽中部穿过。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热敏弹簧的设置在芯轴内部稳定上升时使得内平衡弹簧带动外接触块移动,从而便于热量的散出,散出的热量在通过外冷却槽排出皮带轮本体;而设置的承接沉槽能有利与安置槽对散热弧形槽两侧的封闭及打开,从而提高外接触块的响应速度。而设置的螺纹连接孔能便于内拉伸杆的安转与固定,同时内拉伸杆上的散热孔的设置能更有利于芯轴整体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冷却槽包括:

宽槽部,端槽部从芯轴的两侧端面分别向安置槽的方向延伸;

窄槽部,窄槽部从安置槽的两侧向芯轴的端面沿伸;

其中窄槽部与宽槽部对应设置,且宽槽部与窄槽部连接,宽槽部的截面面积大于窄槽部的截面面积;且宽槽部的横截面面积从芯轴的端面向宽槽部的方向面积递降并呈向宽槽部中部缩减,且深度保持不变;窄槽部的横截面面积从安置槽向宽槽部方向面积递增并呈向远离窄槽部中部扩张,且深度保持不变;且宽槽部的深度与窄槽部的深度相等。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芯轴及发电机转子轴上产生的热量通过安置槽排至芯轴的外壁,而芯轴外壁套设有单向轴承,通过设置的外冷却槽能增大芯轴与单向轴承之间的间隙,从而更有利于热量的热出,从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而外冷却槽包括窄槽部与宽槽部,使得外冷却槽形成从安置槽向两侧呈截面面积的状态,热量形成的热气从逐渐变宽的通道中排出能更有利于热量的扩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外冷却槽还包括:

中间连接槽,中间连接槽设置在外接触块的中部,并向外接触块的两端延伸;而中间连接槽的中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两侧的横截面面积,且中间连接槽的横截面面积从中间连接槽的中部向两侧递增并呈向远离中间连接槽中部扩张,深度保持不变,且中间连接槽的深度等于宽槽部的深度;

其中承接孔设置在中间连接槽上,中间连接槽两侧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窄槽部靠安置槽一侧的横截面面积,当外接触块向远离安置槽方向移动使得外接触块的外端面与芯轴的端面平齐,中间连接槽会与窄槽部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中间连接槽的设置能使得外接触块与外冷却槽更好的衔接,有利于热量的流动排出,从而提高芯轴的通风散热效果;而中间连接槽的深度等于宽槽部的深度进而能降低热空气流动的阻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内循环冷却流道包括:

冷却流入通道,若干冷却流入通道分别从皮带轮本体及芯轴的一侧端面延伸入,不贯穿皮带轮本体及芯轴,且皮带轮本体及芯轴上的冷却流入槽位于同一侧;

冷却流出通道,若干冷却流出通道分别从皮带轮本体及芯轴的一侧端面延伸入,不贯穿皮带轮本体及芯轴,且与冷却流入通道位移同一侧,并与冷却流入通道交替分布;

冷却循环通道,在皮带轮本体及芯轴本体内、且远离冷却流入通道延伸入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冷却循环通道呈U形,用于连接相邻的冷却流入通道与冷却流出通道;

其中通过同一个冷却循环通道连接的冷却流入通道于冷却流出通道形成一个冷却通道组,循环冷却盘分别设置在皮带轮本体及芯轴供冷却流入通道延伸入的端面上,循环冷却盘上形成有若干外循环槽,每个外循环槽均将一个冷却通道组上的冷却流入通道与另一个冷却通道组的冷却流出通道连接;且冷却流入通道及冷却流出通道可以均呈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端面向皮带轮本体及芯轴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也可设置为冷却流入通道呈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端面向皮带轮本体及芯轴的轴心方向倾斜设置,冷却流出通道呈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端面向远离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使同一个冷却通道组上的冷却流入通道与冷却循环通道的正投影成交叉关系。

在本技术方案中,同一个冷却通道组中的冷却流入道与冷却流出通道通过冷却循环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当冷却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发生流动,使得冷却介质可从冷却流入道向冷却流出通道流动或从冷却流出通道向冷却流入通道流动,同时通过循环冷却盘上外循环槽连接相邻的冷却通道组,使得内循环冷却流道形成一个闭环的流动通道,从而起到循环冷却的效果。而倾斜设置的冷却流入通道及冷却流出通道可以更有利于在离心力下冷却介质的流动。其中芯轴内的内循环冷却流道绕开安置槽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

冷却流入通道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端面向冷却循环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一流入部,第一流入部的截面宽度从端面向内递减;

第一流出部,第一流出部的截面宽度从第一流入部向冷却循环通道递减,且第一流出部连接第一流入部的一侧截面宽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一流入部末端的宽度;

冷却流出通道从冷却循环通道向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二流入部,第二流入部的截面宽度从冷却循环通道向远离冷却循环通道方向递减;

第二流出部,第二流出部的截面宽度从第二流入部向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端面方向递减,且第二流出部连接第二流入部的一侧截面宽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流入部末端的宽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冷却流入通道包括第一流入部和第一流出部,且第一流入部与第一流出部的截面面积呈递减,使得冷却介质无论从第一流入部流向第一流出部或从第一流出部流向第一流入部,后会进过通道逐渐变窄的阶段,从而对冷却介质起到一定的流动加速的效果;而冷却流出通道包括第二流入部和第二流出部,且第二流入部与第二流出部的截面面积呈递减,使得冷却介质无论从第二流入部流向第二流出部或从第二流出部流向第二流入部,后会进过通道逐渐变窄的阶段,从而对冷却介质起到一定的流动加速的效果;而后冷却通道组中的冷却介质无论是从冷却流入通道或冷却流出通道流出,都会通过外循环槽流至相邻的冷却通道组,从而达到良好的循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循环冷却盘包括:

外盘体,外盘体呈环形且横截面面积小于所固定位置的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的横截面面积;

内冷却沿,内冷却沿设置在外盘体与其配合皮带轮本体或芯轴端面的一侧上,且在带轮本体及芯轴上均形成有与其配合的内冷却沿相适配的连接凹槽;

其中,外循环槽从内冷却沿所在的端面相外盘体内延伸,并在外盘体上设置有一个与外循环槽连通的注入口,注入口上设置有封堵螺钉。

在本技术方案中,外盘体的设置能便于循环冷却盘的安装与固定;而内冷却沿与连接凹槽的配合能提高循环冷却盘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注入口的设置能便于冷却介质的灌入及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循环冷却盘还包括:

外散热冷却筋,在外盘体向远离内冷却沿的一次上形成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散热冷却筋,且外散热冷却筋呈倾斜的S型,且外散热冷却筋的高度从靠冷却盘中心向外递增;

外导热涂层,在外散热冷却筋及其在的带轮本体或芯轴端面上均涂覆有外导热涂层;

内导热承接层,内导热承接层设置在外循环槽内且覆盖外循环槽内壁;并在外导热承接层上形成有若干向外盘体内延伸的承接筋;

内导热涂层,在内导热承接层外侧涂覆有内导热涂层;

其中外循环槽的底部呈多端弧面结构,包括呈从冷却流出通道方向起向外冷却槽外凸的导流部,及连接倒流部的并向冷却流入通道内凹的引流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外散热冷却筋的设置能提高循环冷却盘对外散热及换热的效果,且呈的S型能正大冷却筋的面积面积,从而增大散热面;而外散热冷却筋的高度从靠冷却盘中心向外递增能进一步便于空气及热量的流动散出;外导热涂层的设置能提高外循环冷却盘整体的散热效果;内导热承接层由铜合金或银合金制成,通过内导热承接层的设置能更好的起到导热传热的作用,并在内导热涂层的配合下进一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能更好得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换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通过注入口向外循环槽及内循环冷却流道内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注入量为外循环槽及内循环冷却流道最大容量的95-97%。而外循环槽总得的容量等于或接近于内循环冷却流道的容量;

在外盘体上设置有两圈固定孔,且两圈固定孔位于内冷却沿的两侧;并在内冷却沿连接外盘体的连接处上形成有下凹槽,在下凹槽上设置有密封环;

其中密封环的截面呈L型,并在密封环上形成有带密封斜面的密封凸块,并在连接凹槽上形成有密封凸块配合的斜面密封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冷却介质注入量为外循环槽及内循环冷却流道最大容量的95-97%,从而使得外循环槽及内循环冷却流道中留出一定的间隙,能更有利于冷却介质的流动;而外循环槽总得的容量等于或接近于内循环冷却流道的容量能更有利于冷却介质的降温;通过设置的密封环与连接凹槽上的斜面密封部配合保证了循环冷却盘与皮带轮本体或芯轴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辅助透气组件能更好得带出芯轴及发动机转子轴上的热量;

2.通过设置内循环冷却流道对芯轴及皮带轮本体的内部进行散热;

3.通过设置循环冷却盘对内循环冷却流道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散热,从而保证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冷却流入通道与冷却流出通道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冷却流入通道与冷却流出通道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示意图;图中标记表示为:1-皮带轮本体、2-芯轴、3-单向轴承、4-前垫片、5-后弹簧垫片、8-外接触块、9-安置槽、10-内拉伸杆、11-内安置孔、12-内定位筒、13-内浮动弹簧、14-内支撑盘、15-散热孔、16-散热弧形槽、18-承接孔、19-内平衡弹簧、20-承接沉槽、21-宽槽部、22-窄槽部、23-中间连接槽、24-冷却流入通道、24a-第一流入部、24b-第一流出部、24c-第一连接部、25-冷却流出通道、25a-第二流入部、25b-第二流出部、25c-第二连接部、26-冷循环通道、27-外循环槽、28-外盘体、29-内冷却沿、30-连接凹槽、31-注入口、32-外散热冷却筋、34-内导热承接层、35-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包括:

皮带轮本体1,皮带轮本体1上形成有皮带槽;

芯轴2,在皮带轮本体1上同轴套设有芯轴2芯轴2中部形成有安装轴孔;

单向轴承3,在芯轴2与皮带轮本体1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3,单向轴承3选用滚针单向轴承3;

前垫片4,皮带轮本体1的一侧端口出形成有限位沿,在限位沿上设置有前垫片4;

后弹簧垫片5,在皮带轮本体1的另一侧端口内设置有缓冲槽,在缓冲槽上设置有后弹簧垫片5;

循环冷却盘,在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靠限位沿的一侧端面均上设置有循环冷却盘;

内循环冷却流道,在皮带轮本体1内及芯轴2内均形成有与循环冷却盘连通的呈环状蛇形的循环冷却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芯轴2与发电机的转子轴连接,通过设置循环冷却流道,往循环冷却流道内灌入一定量的冷却介质如冷却油等,在皮带轮的旋转下,通过离心力促使对循环冷却流道内的冷却介质出现一定的推动力,从而使得冷却介质出现流动,通过冷却介质的流动带出皮带轮及芯轴2中的部分热量,后通过循环冷却盘散出,从而对芯轴2及皮带轮本体1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皮带轮及皮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打滑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还包括:

辅助透气组件,在安装轴孔中部且向芯轴2外壁延伸形成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在散热槽上设置有辅助透气组件;

外冷却槽,在芯轴2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冷却槽,且外冷却槽从芯轴2的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

其中辅助透气组件包括:

外接触块8,散热槽包括设置在芯轴2侧端面上的安置槽9,接触块设置在安置槽9上;

内拉伸杆10,散热槽还包括位于安置槽9内侧的内安置孔11,内拉伸杆10设置在内安置孔11内;

内定位筒12,散热槽包括与芯轴2的安装轴孔连通的内定位槽,且内定位槽与内安置孔11连通,并在内定位槽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套筒,且内拉伸杆10延伸入定位套筒内,且与定位套筒滑动配合;

内浮动弹簧13,内拉伸杆10位于内定位筒12的一端内形成有支撑盘,在内定位筒12内设置有内浮动弹簧13,且内浮动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内定位筒12远离安装轴孔的一侧及内支撑盘14相抵;

其中在内定位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孔,且内拉伸杆10上形成若干贯穿的散热孔15,并在支撑盘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通气孔;在外接触块8的中部形成散热弧形槽16,且在外接触块8的外端设置有若干向散热弧形槽16延伸的承接孔18,同时散热孔15与散热弧形槽16连通,且散热弧形槽16的两侧从外接触块8的内端延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透气组件的设置能帮助芯轴2内即发电机转子轴的热量的带出,外冷却槽能便于芯轴2的透气散热的效果;其中外接触块8用及内拉伸杆10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外接触块8能在芯轴2及发动机不工作时安置孔,而设置的定位套筒能起到限位及支撑内拉伸杆10的作用;同时设置内浮动弹簧13能对内拉伸杆10起到移动的弹性支撑的作用,当芯轴2内部的温度升高,从而促使散热槽内的温度升高导致散热槽内的空气出现膨胀,进而推动外接触块8向安置槽9外移动,同时使得散热弧形槽16与散热槽连通,从而便于芯轴2内部及发电机转子轴上的热量通过散热槽后经过弧形冷却槽及承接孔18排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辅助透气组件还包括:

内平衡弹簧19,在内定位槽上设置有内平衡弹簧19,且内平衡弹簧19套设在内拉伸杆10上,且内平衡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内定位筒12及外接触块8相抵;内平衡弹簧19为热敏弹簧,当温度升高内平衡弹簧19的整体长度变长;

其中在外接触块8靠定位槽的一侧形成有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与散热弧形槽16连通,且内拉伸杆10与螺纹连接孔固定连接;

散热槽还包括设置在内安置孔11与安置槽9之间的承接沉槽20,且承接沉槽20的截面面积小于安置槽9;安置槽9的深度大于接触块的厚度,外接触块8在内平衡弹簧19与内浮动弹簧13的作用下保持在低于安置槽9外端面同时与安置槽9底部相抵的状态,散热弧形槽16的两侧被安置槽9的底部封堵;且外冷却槽与从安置槽9中部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热敏弹簧的设置在芯轴2内部稳定上升时使得内平衡弹簧19带动外接触块8移动,从而便于热量的散出,散出的热量在通过外冷却槽排出皮带轮本体1;而设置的承接沉槽20能有利与安置槽9对散热弧形槽16两侧的封闭及打开,从而提高外接触块8的响应速度。而设置的螺纹连接孔能便于内拉伸杆10的安转与固定,同时内拉伸杆10上的散热孔15的设置能更有利于芯轴2整体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外冷却槽包括:

宽槽部21,端槽部从芯轴2的两侧端面分别向安置槽9的方向延伸;

窄槽部22,窄槽部22从安置槽9的两侧向芯轴2的端面沿伸;

其中窄槽部22与宽槽部21对应设置,且宽槽部21与窄槽部22连接,宽槽部21的截面面积大于窄槽部22的截面面积;且宽槽部21的横截面面积从芯轴2的端面向宽槽部21的方向面积递降并呈向宽槽部21中部缩减,且深度保持不变;窄槽部22的横截面面积从安置槽9向宽槽部21方向面积递增并呈向远离窄槽部22中部扩张,且深度保持不变;且宽槽部21的深度与窄槽部22的深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芯轴2及发电机转子轴上产生的热量通过安置槽9排至芯轴2的外壁,而芯轴2外壁套设有单向轴承3,通过设置的外冷却槽能增大芯轴2与单向轴承3之间的间隙,从而更有利于热量的热出,从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而外冷却槽包括窄槽部22与宽槽部21,使得外冷却槽形成从安置槽9向两侧呈截面面积的状态,热量形成的热气从逐渐变宽的通道中排出能更有利于热量的扩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外冷却槽还包括:

中间连接槽23,中间连接槽23设置在外接触块8的中部,并向外接触块8的两端延伸;而中间连接槽23的中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两侧的横截面面积,且中间连接槽23的横截面面积从中间连接槽23的中部向两侧递增并呈向远离中间连接槽23中部扩张,深度保持不变,且中间连接槽23的深度等于宽槽部21的深度;

其中承接孔18设置在中间连接槽23上,中间连接槽23两侧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窄槽部22靠安置槽9一侧的横截面面积,当外接触块8向远离安置槽9方向移动使得外接触块8的外端面与芯轴2的端面平齐,中间连接槽23会与窄槽部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槽23的设置能使得外接触块8与外冷却槽更好的衔接,有利于热量的流动排出,从而提高芯轴2的通风散热效果;而中间连接槽23的深度等于宽槽部21的深度进而能降低热空气流动的阻力。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内循环冷却流道包括:

冷却流入通道24,若干冷却流入通道24分别从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的一侧端面延伸入,不贯穿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且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上的冷却流入槽位于同一侧;

冷却流出通道25,若干冷却流出通道25分别从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的一侧端面延伸入,不贯穿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且与冷却流入通道24位移同一侧,并与冷却流入通道24交替分布;

冷却循环通道,在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本体内、且远离冷却流入通道24延伸入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冷却循环通道呈U形,用于连接相邻的冷却流入通道24与冷却流出通道25;

其中通过同一个冷却循环通道连接的冷却流入通道24于冷却流出通道25形成一个冷却通道组,循环冷却盘分别设置在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供冷却流入通道24延伸入的端面上,循环冷却盘上形成有若干外循环槽27,每个外循环槽27均将一个冷却通道组上的冷却流入通道24与另一个冷却通道组的冷却流出通道25连接;如图6所示冷却流入通道24及冷却流出通道25可以均呈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端面向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如图7所示也可设置为冷却流入通道24呈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端面向皮带轮本体1及芯轴2的轴心方向倾斜设置,冷却流出通道25呈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端面向远离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使同一个冷却通道组上的冷却流入通道24与冷却循环通道的正投影成交叉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冷却通道组中的冷却流入道与冷却流出通道25通过冷却循环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当冷却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发生流动,使得冷却介质可从冷却流入道向冷却流出通道25流动或从冷却流出通道25向冷却流入通道24流动,同时通过循环冷却盘上外循环槽27连接相邻的冷却通道组,使得内循环冷却流道形成一个闭环的流动通道,从而起到循环冷却的效果。而倾斜设置的冷却流入通道24及冷却流出通道25可以更有利于在离心力下冷却介质的流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其特征在于,

冷却流入通道24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端面向冷却循环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一流入部24a,第一流入部24a的截面宽度从端面向内递减;

第一流出部24b,第一流出部24b的截面宽度从第一流入部24a向冷却循环通道递减,且第一流出部24b连接第一流入部24a的一侧截面宽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一流入部24a末端的宽度,而第一流入部24a与第一流出部24b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24c进行连接;

冷却流出通道25从冷却循环通道向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二流入部25a,第二流入部25a的截面宽度从冷却循环通道向远离冷却循环通道方向递减;

第二流出部25b,第二流出部25b的截面宽度从第二流入部25a向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端面方向递减,且第二流出部25b连接第二流入部25a的一侧截面宽度大于与其连接的第二流入部25a末端的宽度;而第二流入部25a与第二流出部25b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25c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入通道24包括第一流入部24a和第一流出部24b,且第一流入部24a与第一流出部24b的截面面积呈递减,使得冷却介质无论从第一流入部24a流向第一流出部24b或从第一流出部24b流向第一流入部24a,后会进过通道逐渐变窄的阶段,从而对冷却介质起到一定的流动加速的效果;而冷却流出通道25包括第二流入部25a和第二流出部25b,且第二流入部25a与第二流出部25b的截面面积呈递减,使得冷却介质无论从第二流入部25a流向第二流出部25b或从第二流出部25b流向第二流入部25a,后会进过通道逐渐变窄的阶段,从而对冷却介质起到一定的流动加速的效果;而后冷却通道组中的冷却介质无论是从冷却流入通道24或冷却流出通道25流出,都会通过外循环槽27流至相邻的冷却通道组,从而达到良好的循环效果。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循环冷却盘包括:

外盘体28,外盘体28呈环形且横截面面积小于所固定位置的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的横截面面积;

内冷却沿29,内冷却沿29设置在外盘体28与其配合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端面的一侧上,且在带轮本体及芯轴2上均形成有与其配合的内冷却沿29相适配的连接凹槽30;

其中,外循环槽27从内冷却沿29所在的端面相外盘体28内延伸,并在外盘体28上设置有一个与外循环槽27连通的注入口31,注入口31上设置有封堵螺钉。

在本实施例中,外盘体28的设置能便于循环冷却盘的安装与固定;而内冷却沿29与连接凹槽30的配合能提高循环冷却盘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注入口31的设置能便于冷却介质的灌入及更换。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循环冷却盘还包括:

外散热冷却筋32,在外盘体28向远离内冷却沿29的一次上形成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散热冷却筋32,且外散热冷却筋32呈倾斜的S型,且外散热冷却筋32的高度从靠冷却盘中心向外递增;

外导热涂层,在外散热冷却筋32及其在的带轮本体或芯轴2端面上均涂覆有外导热涂层;

内导热承接层34,内导热承接层34设置在外循环槽27内且覆盖外循环槽27内壁;并在外导热承接层上形成有若干向外盘体28内延伸的承接筋;

内导热涂层,在内承接层外侧涂覆有内导热涂层;

其中外循环槽27的底部呈多端弧面结构,包括呈从冷却流出通道25方向起向外冷却槽外凸的导流部,及连接倒流部的并向冷却流入通道24内凹的引流部。

在本实施例中,外散热冷却筋32的设置能提高循环冷却盘对外散热及换热的效果,且呈的S型能正大冷却筋的面积面积,从而增大散热面;而外散热冷却筋32的高度从靠冷却盘中心向外递增能起到叶轮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空气及热量的流动散出效果;外导热涂层的设置能提高外循环冷却盘整体的散热效果;内导热承接层34由铜合金或银合金制成,通过内导热承接层34的设置能更好的起到导热传热的作用,并在内导热涂层的配合下进一步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能更好得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换热。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扭力的发电机单向皮带轮,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通过注入口31向外循环槽27及内循环冷却流道内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注入量为外循环槽27及内循环冷却流道最大容量的95-97%。而外循环槽27总得的容量等于或接近于内循环冷却流道的容量;

在外盘体28上设置有两圈固定孔,且两圈固定孔位于内冷却沿29的两侧;并在内冷却沿29连接外盘体28的连接处上形成有下凹槽,在下凹槽上设置有密封环35;

其中密封环35的截面呈L型,并在密封环35上形成有带密封斜面的密封凸块,并在连接凹槽30上形成有密封凸块配合的斜面密封部。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注入量为外循环槽27及内循环冷却流道最大容量的95-97%,从而使得外循环槽27及内循环冷却流道中留出一定的间隙,能更有利于冷却介质的流动;而外循环槽27总得的容量等于或接近于内循环冷却流道的容量能更有利于冷却介质的降温;通过设置的密封环35与连接凹槽30上的斜面密封部配合保证了循环冷却盘与皮带轮本体1或芯轴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发电机皮带轮自动拧紧机构
  • 大扭矩汽车发电机单向离合皮带轮
  • 一种单向轴承组及使用该轴承组的车辆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技术分类

0612011615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