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6:37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属于机油冷却器领域。

背景技术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

目前的机油冷却器在冷却机油时冷却强度不高,冷却速度慢,箱体容易生锈,需要定期对机油冷却器内部进行清理,然而机油冷却器内部部件常通过螺栓或焊接的形式连接固定,不方便拆卸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包括箱体与盖体,所述箱体与所述盖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箱体两侧分别连通有冷却液引入管与冷却液引出管,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机油管道,所述机油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一与法兰二两者与机油引入管与机油引出管两者连接贯通,所述机油引入管与所述机油引出管两者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机油管道通过若干个安装板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安装板内部设有与所述机油管道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板内的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进出孔,所述内腔内部设有驱动组件与联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内腔内底部的电机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两侧的导杆,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内腔的内底部,所述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导杆上套设有梯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块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以及两个与所述导杆相配合的导杆孔,所述梯形块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滑块一,所述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滑块一相配合的滑槽一。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滑动连接在所述内腔中部的移动块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进出孔内的斜面限位柱,所述斜面限位柱的底部与所述移动块顶部挤压在一起,所述斜面限位柱上固定有与所述进出孔相配合的密封垫,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梯形块的斜边挤压在一起,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斜面限位柱相配合的U形件,所述U形件的顶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密封垫相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内中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部设有弹簧与滑块二,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二远离所述梯形块一侧,所述滑块二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盖板,所述盖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箱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引入管位于所述机油引出管的上方,所述机油引入管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出管的上方,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不锈钢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从而在机油管道放置在若干个安装板上后,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通过螺纹孔的作用在加上导杆对梯形块的旋转限位,进而使得梯形块可以上升移动,随着梯形块的上升,梯形块的斜面会逐渐挤压移动块,使得移动块可以横向移动,进而使得两个移动块可以同时向箱体的两侧移动,且,移动块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滑块二挤压弹簧,随着移动块的横向移动,移动块的侧边斜面逐渐与斜面限位柱的底端接触在一起,随着移动块带动侧边斜面的移动,同时,U形件逐渐与斜面限位柱的接触,接着,斜面限位柱会逐渐上升,进而使得斜面限位柱逐渐伸出至安装板外侧,使得两侧的斜面限位柱可以对机油管道的限位,此时,箱体与机油管道的已经完成连接限位,即可将机油管道固定在箱体内部。

通过U形件的设计,在限位机构对机油管道进行限位时,移动块的移动会同步带动U形件向斜面限位柱方向移动,进而在移动块通过斜面推动斜面限位柱上升时,U形件也在同步向斜面限位柱方向水平移动,进而在斜面限位柱带动密封垫上升至进出孔,通过密封垫对进出孔进行封堵时,U形件也同步移动至密封垫的下方,通过Y形件上的若干个凸块挤压密封垫,进而挤压密封垫,使得密封垫与进出孔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放置后续进入到箱体内部的冷却液进入到安装板内部,造成腐蚀破坏。

通过梯形块两侧的斜面设计,从而可以使得梯形块的竖向移动可以推动移动块横向移动,实现两种方向运动的配合。

通过滑块一、滑槽一以及导杆与导杆孔的设计,从而可以对梯形块进行旋转限位,使得电机带动丝杆与螺纹孔的螺纹作用下,梯形块可以竖向移动。

通过弹簧的设计,从而可以在梯形块下降时,移动块没了梯形块的挤压限制,进而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移动块同时向箱体的内中部移动,进而实现移动块的复位移动,同步解除斜面限位柱的挤压限位,使得斜面限位柱也可以复位移动。

通过法兰一与法兰二的设计,从而可以在需要对机油管道进行清理时,可以将机油管道从机油引入管与机油引出管脱离,进而方便将机油管道从箱体取下,进而使得机油管道的清理维护工作与机油引入管与机油引出管两者与箱体的连接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斜面限位柱与U形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盖体;3、冷却液引入管;4、冷却液引出管;5、机油引入管;6、机油引出管;7、机油管道;8、安装板;9、电机;10、丝杆;11、梯形块;12、滑块一;13、导杆;14、滑槽二;15、滑块二;16、移动块;17、U形件;18、斜面限位柱;19、密封垫;20、凸块;21、通孔;22、法兰一;23、法兰二;24、安装座;25、盖板;26、紧固螺栓;27、滑槽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 1-6与包括箱体1与盖体2,所述箱体1与所述盖体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箱体1两侧分别连通有冷却液引入管3与冷却液引出管4,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机油管道7,所述机油管道7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一22与法兰二23两者与机油引入管5与机油引出管6两者连接贯通,所述机油引入管5与所述机油引出管6两者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机油管道7通过若干个安装板8连接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安装板8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安装板8内部设有与所述机油管道7相配合的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从而在机油管道7放置在若干个安装板8上后,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丝杆10旋转,丝杆10通过螺纹孔的作用在加上导杆13对梯形块11的旋转限位,进而使得梯形块11可以上升移动,随着梯形块11的上升,梯形块11的斜面会逐渐挤压移动块16,使得移动块16可以横向移动,进而使得两个移动块16可以同时向箱体1的两侧移动,且,移动块16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滑块二15挤压弹簧,随着移动块16的横向移动,移动块16的侧边斜面逐渐与斜面限位柱18的底端接触在一起,随着移动块16带动侧边斜面的移动,同时,U形件17逐渐与斜面限位柱18的接触,接着,斜面限位柱18会逐渐上升,进而使得斜面限位柱18逐渐伸出至安装板8外侧,使得两侧的斜面限位柱18可以对机油管道7的限位,此时,箱体1与机油管道7的已经完成连接限位,即可将机油管道7固定在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测温计与报警器。

参阅图 3-6,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板8内的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进出孔,所述内腔内部设有驱动组件与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内腔内底部的电机9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9两侧的导杆13,所述导杆13固定在所述内腔的内底部,所述电机9的顶部输出端设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与所述导杆13上套设有梯形块11,所述梯形块11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丝杆10相配合的螺纹孔以及两个与所述导杆13相配合的导杆孔,所述梯形块11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滑块一12,所述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滑块一12相配合的滑槽一27;通过驱动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带动梯形块11做升降运动,梯形块11通过升降运动带动移动块16横向移动,进而使得达到带动联动组件同步运动。

参阅图 3-5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滑动连接在所述内腔中部的移动块16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进出孔内的斜面限位柱18,所述斜面限位柱18的底部与所述移动块16顶部挤压在一起,所述斜面限位柱18上固定有与所述进出孔相配合的密封垫19,所述移动块16的两侧均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梯形块11的斜边挤压在一起,所述移动块16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斜面限位柱18相配合的U形件17,所述U形件17的顶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密封垫19相配合的凸块20;通过联动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联动组件上的两个移动块16与斜面限位柱18两者可以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斜面限位柱18可以同步上升与下降,进而完成对机油管道7的限位固定。

参阅图 3-5,所述内腔的内中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二14,所述滑槽二14内部设有弹簧与滑块二15,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二15远离所述梯形块11一侧,所述滑块二15与所述移动块16连接固定,所述箱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通孔21,所述箱体1顶部一侧设有安装座24,所述安装座24上铰接有与所述通孔21相配合的盖板25,所述盖板25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26与所述箱体1连接固定,所述冷却液引入管3位于所述机油引出管6的上方,所述机油引入管5位于所述冷却液引出管4的上方,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有不锈钢层;通过弹簧的设计,从而可以在梯形块11下降时,移动块16没了梯形块11的挤压限制,进而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移动块16同时向箱体1的内中部移动,进而实现移动块16的复位移动,同步解除斜面限位柱18的挤压限位,使得斜面限位柱18也可以复位移动。

在使用时,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引入管3中输入箱体1的内部,等待箱体1中充满冷却液后,通过紧固螺栓26将盖板25与箱体1连接固定,完成对箱体1的密封;

冷却液充满箱体1并从冷却液引出管4中流出,同时箱体1内部的不锈钢层起到隔开冷却液与箱体1的作用,减缓箱体1的生锈;

当需要快速加冷机油时,将机油从机油引入管5引入至机油管道7内部,通过曲线设计的机油管道7,使得机油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冷却速度,冷却后的机油会通过机油引出管6输送至箱体1外侧;

当需要对箱体1内部进行检修与清理或者对机油管道7进行维护时,此时,只需通过冷却液引出管4将箱体1内部的冷却液排出,然后,将盖体2拆除,打开箱体1,即可对箱体1内部进行维护,当需要对机油管道7进行维护时,此时,需要将法兰一22与法兰二23拆下,即可将机油管道7与机油引入管5以及机油引出管6两者的连接点解除,然后,通过控制开关启动若干个电机9(马达),电机9带动丝杆10旋转,丝杆10通过螺纹孔的作用在加上导杆13对梯形块11的旋转限位,进而使得梯形块11可以下降移动,随着梯形块11的下降,移动块16没了梯形块11的挤压限制,进而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移动块16同时向箱体1的内中部移动,随着移动块16的横向移动,U形件17与斜面限位柱18脱离,接着,斜面限位柱18的底端逐渐与移动块16的侧边斜面接触在一起,随着移动块16带动侧边斜面的移动,斜面限位柱18逐渐下降,进而使得斜面限位柱18逐渐收纳至安装板8内部,使得斜面限位柱18解除对机油管道7的限位,此时,已经接触了箱体1与机油管道7的连接,即可将机油管道7取下,进行清理维护。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集成模块
  • 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集成模块
技术分类

0612011621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