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分开时取出制件。模具在注塑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液压阀的阀体也是利用模具注塑得到的。

但是,现有的液压阀模具由于缺少卸料机构,因此在注塑完毕后,模具不易从模腔内取出,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篇公告号为CN215199561U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块、上模块,所述下模块的中部开设有铸造腔和密封槽,所述下模块的外侧开设有定位孔”,该专利通过在内模的底部安装有垫板,垫板与铸造腔的内腔底部贴合安装,且垫板的上部通过连接杆和螺母安装在内模的内部,随着内模进行铸造,随后铸造完成后随着上模块和内模一起由铸造腔的内部取出。虽然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具不易取出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

在初始浇铸时,由于进液管的底端距离垫板的顶部距离较远,因此当铸液自上而下冲击在垫板的顶部时,铸液会产生溅射,而随着铸液的溅射,铸液与铸造腔内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铸造腔内的空气很容易进入到铸液中,此外,在初始浇铸时,由于铸造腔内的温度较低,刚进入的铸液容易冷却,从而导致进入到铸液中的空气不易排出,并随着铸液的冷却被包含在最终的阀体模具中形成气孔,进而影响阀体模具的质量。

因此,发明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型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圆筒形的内模,所述内模外侧与型腔之间设有浇铸组件,所述内模的底部设有与型腔直径相匹配的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垂直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上,且套管的底部与垫板的底部连通,所述垫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插接在内模的底部;

所述套管内滑动贯穿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径等于套管的外径,且固定套的内部高度等于套管顶部到上模具顶部的距离,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边缘位置环形分布有齿牙,且齿牙与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浇铸组件包括压环,所述压环的宽度等于内模外侧到型腔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压环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多个浇铸管,且浇铸管的底部与压环的底部连通,所述浇铸管的顶部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上,多个所述浇铸管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环,且浇铸管的顶端与连接环的顶部连通,所述压环的顶部另外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压环的底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顶部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上,所述连接环的顶部设有环形的浇铸槽,所述浇铸槽的底部贯穿插接有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一一插接在多个浇铸管中,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有提升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顶部,且螺杆的直径小于固定杆的直径,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外侧环形设置有多个拉杆,所述拉杆靠近活动套的一端向上倾斜,且拉杆向上倾斜的一端与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态,且拉杆呈水平状的一端与连接环的内侧靠近,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拉杆的底部,且限位环与拉杆的底部区域重合,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拉杆数量相匹配的L形卡块,多个所述L形卡块关于螺杆旋转对称,且L形卡块水平段的底部到限位环顶部的距离大于拉杆底端水平部分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的内侧设有多个弹性片,多个所述弹性片呈环形分布,且弹性片的顶部与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的底端向远离套管的方向倾斜,且弹性片底端靠近内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振动球,所述内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条形凸起,且条形凸起能够与振动球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密封环相匹配的密封槽,且密封环转动安装在密封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滚珠,且滚珠的底部与密封槽的底部槽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内壁中开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呈螺旋形,所述冷却通道的顶端和底端开口处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压环相匹配,且凹槽的深度小于压环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垫板放入到型腔内,接着将上模具扣在下模具的顶部,随后将固定套拧在固定杆上,从而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锁紧;

步骤二:将活动套拧到螺杆的底端位置,并将活动套上的拉杆与L形卡块卡接在一起;

步骤三:将浇铸槽与浇铸管进行连接,并向浇铸槽内注入铸液;

步骤四:待浇铸槽内的铸液不再下降时,启动电机,使其通过齿轮带动上模具转动,从而使连接环在活动套和螺杆的配合作用下拉动浇铸管匀速上升;

步骤五:在浇铸管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向浇铸槽内补充铸液,直至活动套上升至最高点;

步骤六:向冷却通道内注入冷却水,从而能加速模具的冷却;

步骤七:待模具冷却后,依次取下浇铸槽、活动套以及固定套,随后取下上模具,此时模具和垫板均位于型腔内,最后拉动套管,即可将垫板连同模具一起从型腔内取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有浇铸组件,当铸液通过浇铸槽进入到浇铸管内时,随着电机的启动,电机能够带动多个浇铸管围绕着固定杆转动,从而使多个浇铸管能够均匀的进行浇铸,并且在浇铸过程中,由于浇铸管的底部与型腔内铸液的液面较近,从而避免了铸液进入型腔时产生飞溅,进而降低了空气进入铸液的可能,并且压环能够始终压在型腔内铸液的顶部,从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空气进入到铸液内,进而提高后续模具的浇铸质量;

2、本发明通过设有弹性片,当上模具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时,多个弹性片也能够在上模具的带动下一起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当弹性片底部的振动球与内模上的条形凸起接触时,振动球能够敲击条形凸起,从而使内模产生振动,而随着内模的振动,内模能够对型腔内的铸液进行振动,从而使残留在铸液中的空气能够被振出,进而提高模具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除浇铸槽以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上模具、内模以及浇铸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上模具、内模、浇铸组件以及垫板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垫板、套管以及定位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浇铸槽以及连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内模;4、浇铸组件;41、压环;42、浇铸管;43、连接环;44、排气管;45、浇铸槽;46、连接管;5、垫板;6、套管;7、定位杆;8、固定杆;9、固定套;10、转环;11、电机;12、齿轮;13、提升组件;131、螺杆;132、活动套;133、拉杆;134、限位环;135、L形卡块;14、弹性片;15、振动球;16、条形凸起;17、密封环;18、冷却通道;19、出水管;20、进水管;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至图9所示的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型腔,下模具1的顶部设有上模具2,上模具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圆筒形的内模3,内模3外侧与型腔之间设有浇铸组件4,内模3的底部设有与型腔直径相匹配的垫板5,垫板5的顶部中心位置垂直连接有套管6,套管6的顶端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2上,且套管6的底部与垫板5的底部连通,垫板5的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7,定位杆7滑动贯穿插接在内模3的底部;

套管6内滑动贯穿插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垂直固定连接,固定杆8靠近顶端的位置螺纹套接有固定套9,固定套9的内径等于套管6的外径,且固定套9的内部高度等于套管6顶部到上模具2顶部的距离,固定套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环10,下模具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轴上套接有齿轮12,上模具2的底部边缘位置环形分布有齿牙,且齿牙与齿轮12啮合;

浇铸组件4包括压环41,压环41的宽度等于内模3外侧到型腔内壁之间的距离,压环41的顶部垂直连接有多个浇铸管42,且浇铸管42的底部与压环41的底部连通,浇铸管42的顶部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2上,多个浇铸管4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环43,且浇铸管42的顶端与连接环43的顶部连通,压环41的顶部另外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排气管44,排气管44的底端与压环41的底部连通,排气管44的顶部滑动贯穿插接在上模具2上,连接环43的顶部设有环形的浇铸槽45,浇铸槽45的底部贯穿插接有多个连接管46,多个连接管46一一插接在多个浇铸管42中,连接环43的内侧设有提升组件13;

提升组件13包括螺杆131,螺杆131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杆8的顶部,且螺杆131的直径小于固定杆8的直径,螺杆131上螺纹套接有活动套132,活动套132的外侧环形设置有多个拉杆133,拉杆133靠近活动套132的一端向上倾斜,且拉杆133向上倾斜的一端与活动套132固定连接,拉杆133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态,且拉杆133呈水平状的一端与连接环43的内侧靠近,连接环4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4,限位环134位于拉杆133的底部,且限位环134与拉杆133的底部区域重合,限位环1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拉杆133数量相匹配的L形卡块135,多个L形卡块135关于螺杆131旋转对称,且L形卡块135水平段的底部到限位环134顶部的距离大于拉杆133底端水平部分的厚度;

浇铸模具前,先将套管6套接在固定杆8上,并使垫板5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贴合,接着将上模具2扣合到下模具1上,此时上模具2能够与下模具1保持贴紧,而压环41则能够位于内模3外侧与型腔之间,并且压环41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贴合,接着将固定套9拧在固定杆8上,从而使套管6能够被固定套9压紧,而上模具2则能够被转环10所压紧,接着将活动套132拧到螺杆131的底端位置,并将活动套132上的多个拉杆133与多个L形卡块135一一卡接在一起,最后将浇铸槽45底部的多个连接管46一一插入到多个浇铸管42中,从而实现浇铸槽45与浇铸管42的连接操作;

浇铸时,将铸液加入到浇铸槽45内,使铸液能够通过连接管46进入到浇铸管42中,由于初始状态下压环41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保持贴紧,因此铸液能够停留在浇铸管42内,当浇铸槽45内的铸液不再下降时,启动电机11,使其通过齿轮12带动上模具2转动,而随着上模具2的转动,上模具2能够带动多个浇铸管42、连接环43以及压环41围绕着固定杆8转动,而内模3则能够在垫板5顶部定位杆7的限制下保持静止,与此同时,随着连接环43的转动,连接环43上的L形卡块135能够通过对应的拉杆133推动活动套132转动,而随着活动套132的转动,活动套132能够沿着螺杆131逐渐向上移动,从而拉动浇铸管42和压环41一起向上移动,而当压环41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内壁分离时,位于浇铸管42内的铸液能够流入到压环41底部的空间内,而型腔内的空气则能够通过排气管44排出,由于浇铸管42的底部与型腔的底部较近,从而避免了铸液进入型腔时产生飞溅,进而降低了空气进入铸液的可能;

此外,随着多个浇铸管42的转动,多个浇铸管42内的铸液能够均匀的填满内模3外侧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模具在浇铸过程中也较为均匀,随着浇铸的继续,需要不断的向浇铸槽45内补充铸液,直至活动套132移动至螺杆131顶端位置,此时浇铸完毕,而在整个浇铸过程中,压环41能够始终压在型腔内铸液的顶部,从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空气进入到铸液内,进而提高后续模具的浇铸质量;

当模具浇铸完毕后,待模具冷却后,依次取下浇铸槽45、活动套132以及固定套9,接着取下上模具2,此时模具和垫板5均位于型腔内,最后拉动套管6,即可将垫板5连同模具一起从型腔内取出。

如图4至图6所示,内模3的内侧设有多个弹性片14,多个弹性片14呈环形分布,且弹性片14的顶部与上模具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性片14的底端向远离套管6的方向倾斜,且弹性片14底端靠近内模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振动球15,内模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条形凸起16,且条形凸起16能够与振动球15接触;

通过设有弹性片14,当上模具2在电机11的带动下转动时,多个弹性片14也能够在上模具2的带动下一起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当弹性片14底部的振动球15与内模3上的条形凸起16接触时,振动球15能够敲击条形凸起16,从而使内模3产生振动,而随着内模3的振动,内模3能够对型腔内的铸液进行振动,从而使残留在铸液中的空气能够被振出,进而提高模具的成品质量。

如图4和图6所示,上模具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7,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与密封环17相匹配的密封槽,且密封环17转动安装在密封槽中,密封环17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滚珠,且滚珠的底部与密封槽的底部槽壁贴合;

通过设有密封环17,当上模具2与下模具1扣合在一起时,密封环17能够配合密封槽提高上模具2与下模具1之间的气密性,而在上模具2转动的过程中,密封环17底部的滚珠能够贴着密封槽的底部内壁滚动,从而减小密封环17与密封槽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上模具2能够在电机11的带动下更加平稳的转动。

如图4所示,下模具1的内壁中开设有冷却通道18,冷却通道18呈螺旋形,冷却通道18的顶端和底端开口处分别连接有出水管19和进水管20;

通过设有冷却通道18,当模具浇铸完毕后,能够通过进水管20向冷却通道18内注入冷却水,从而加速模具的冷却,提高模具的成型效率。

如图6所示,上模具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21,凹槽21与压环41相匹配,且凹槽21的深度小于压环41的厚度;

通过设有凹槽21,当压环41随着活动套132的上升而逐渐进入到凹槽21内时,压环41的外侧壁能够与型腔的内壁保持贴紧的同时,压环41还能够挡在上模具2与下模具1的接缝处,从而能提高下模具1与上模具2之间的气密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垫板5放入到型腔内,接着将上模具2扣在下模具1的顶部,随后将固定套9拧在固定杆8上,从而对上模具2和下模具1进行锁紧;

步骤二:将活动套132拧到螺杆131的底端位置,并将活动套132上的拉杆133与L形卡块135卡接在一起;

步骤三:将浇铸槽45与浇铸管42进行连接,并向浇铸槽45内注入铸液;

步骤四:待浇铸槽45内的铸液不再下降时,启动电机11,使其通过齿轮12带动上模具2转动,从而使连接环43在活动套132和螺杆131的配合作用下拉动浇铸管42匀速上升;

步骤五:在浇铸管42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向浇铸槽45内补充铸液,直至活动套132上升至最高点;

步骤六:向冷却通道18内注入冷却水,从而能加速模具的冷却;

步骤七:待模具冷却后,依次取下浇铸槽45、活动套132以及固定套9,随后取下上模具2,此时模具和垫板5均位于型腔内,最后拉动套管6,即可将垫板5连同模具一起从型腔内取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加工液压阀体类零件沟通孔系的专用工装及方法
  • 一种车灯导光条生产模具的加工方法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液压阀阀体生产用模具
  • 一种液压阀阀体生产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