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物印染中,纤维连续上浆染色的过程主要包括纤维通过铺纤机输出较厚的纤维层,然后纤维层进入液槽进行染色,在液槽内经过导向辊将纤维层压薄为纤维毯,接着纤维毯进入轧车,实现连续扎染。

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729829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纺织物印染用的轧染机,包括染液池、机架、放卷辊组、第一导布辊、第一毛刷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和挤压辊组,纺织物依次穿过染液池内的放卷辊组、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的下方,绕过第三导布辊后,绕过第一导布辊,然后从挤压辊组之间穿出,然后再进行轧车压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挤压辊组挤压的情况下,纤维毯左右两边的厚度会朝向远离中间位置的方向逐渐变薄,使得带液率不同,容易出现染花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不易出现染花的情况,有助于保证染色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位于液槽和轧车之间,所述机架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与纤维毯底壁的边沿抵接的顶起组,纤维毯位于两组所述顶起组之间,两组所述顶起组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毯挤压后的宽度,所述机架设置有压合组,所述压合组与顶起组一一对应,所述压合组位于对应顶起组靠近轧车的一侧,所述压合组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压轴辊,所述压轴辊转动设置,两个所述压轴辊用于将纤维毯顶起的对应边沿向内叠压,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压轴辊转动的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顶起组包括顶起柱,所述顶起柱的侧壁用于与纤维毯底壁的边沿抵接。

优选的,所述压轴辊的长度大于纤维毯挤压后的宽度与两组顶起柱间距之差的一半。

优选的,两组所述顶起柱滑动设置在机架内,所述顶起柱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驱使两组顶起柱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内的螺杆、螺纹套设在螺杆上的螺纹套筒和设置在机架内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顶起柱的滑动方向,所述螺杆与顶起柱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套筒远离螺杆的一端设置在对应的顶起柱上,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使螺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内滑动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顶起柱的滑动方向,所述滑移块与压轴辊一一对应,所述压轴辊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块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对应的滑移块上,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驱使滑移块滑动的滑移件。

优选的,所述滑移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移块的滑动方向,所述滑移块设置在对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内滑动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所述支板与顶起柱一一对应,所述顶起柱设置在对应支板上,所述螺纹套筒远离螺杆的一端与对应支板连接,所述支板上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转动设置有上抵接轮,所述上抵接轮与纤维毯上表面的折叠处抵接。

优选的,所述支板上转动设置有下抵接轮,所述下抵接轮与上抵接轮对应,所述下抵接轮与纤维毯下表面的折叠处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抵接轮的边沿为弧面,弧面朝向远离中心的方向外凸,所述下抵接轮的边沿为弧面,弧面朝向靠近中心的方向内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从液槽中输出的纤维毯进入机架内后,在两组顶起组的抵接作用下,纤维毯的左右两边会向上翻折被顶起,接着纤维毯逐渐向内叠压进入对应一侧压合组的两个压轴辊之间,两个压轴辊将纤维毯顶起翻折的边沿向内叠压在一起,从而使纤维毯边缘重叠,有助于使厚度均匀、带液均匀,然后纤维毯进入轧车进行压扎,不易出现染花的现象,有助于保证染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机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机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顶起组;201、顶起柱;3、压合组;31、压轴辊;4、调节件;41、螺杆;42、螺纹套筒;43、第一电机;5、滑移块;6、电动推杆;7、支板;8、吊杆;9、上抵接轮;10、下抵接轮;11、第一导向辊;12、第二导向辊;13、第三导向辊;14、第四导向辊;15、第五导向辊;16、第六导向辊;17、第七导向辊;18、第八导向辊;19、第一传送带;20、第二传送带;21、伸缩杆;22、步进电机;23、固定杆;24、导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参照图1,连续上浆的叠边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安装在液槽和轧车之间,机架1的纵截面为矩形框,液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导向辊11、第二导向辊12、第三导向辊13、第四导向辊14、第五导向辊15、第六导向辊16、第七导向辊17和第八导向辊18,第一导向辊11和第二导向辊12上下依次排列在液槽的进口,第三导向辊13和第四导向辊14上下依次排列在液槽的出口,第一导向辊11与第三导向辊13齐平,第二导向辊12和第四导向辊14齐平,第五导向辊15和第六导向辊16沿水平方向从左往右依次排列,第五导向辊15和第六导向辊16位于第二导向辊12下方且位于第二导向辊12与第四导向辊14之间,第七导向辊17和第八导向辊18位于第五导向辊15下方,且第五导向辊15和第六导向辊16位于第七导向辊17和第八导向辊18之间,第七导向辊17位于液槽靠近进口的一侧。

参照图1,第一导向辊11、第三导向辊13、第四导向辊14、第六导向辊16、第五导向辊15和第二导向辊12通过第一传送带19依次传动连接;第二导向辊12、第五导向辊15、第六导向辊16、第四导向辊14、第八导向辊18和第七导向辊17通过第二传送带20依次传动连接,铺纤机输出的纤维层从第一导向辊11和第二导向辊12之间进入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之间,然后经过第一传送带19和第二传送带20的输送进行染色,最后从第三导向辊13和第四导向辊14之间输出液槽进入机架1内,纤维层通过第一导向辊11和第二导向辊12的挤压、第三导向辊13和第四导向辊14的挤压形成纤维毯,纤维毯左右两边的厚度会朝向远离中间位置的方向逐渐减薄。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内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与纤维毯底壁的边沿抵接的顶起组2,两组顶起组2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顶起组2包括顶起柱201,顶起柱201为圆柱体,顶起柱201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顶起柱201的材质可以为sus304、316L、PP、PE、PPR、PEET、PEFT等,顶起柱201的侧壁用于与纤维毯底壁的边沿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顶起组2可以为半柱形体、锥型体、半锥型体、圆形和半圆形等,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

参照图2,机架1内设置有支板7,支板7与顶起组2一一对应,支板7的纵截面为U形,且开口朝向纤维毯设置,顶起柱201设置在对应支板7靠近纤维毯的一侧,顶起柱201可以固定在支板7上,也可以转动设置在支板7上,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纤维毯位于两侧顶起柱201之间,两侧顶起组2之间的间距小于纤维毯挤压后的宽度,顶起柱201的上表面高于纤维毯的上表面,顶起柱201的下表面低于纤维毯的下表面,纤维毯位于顶起柱201的中部。

参照图2和图3,机架1内设置有压合组3,压合组3位于顶起组2靠近轧车的一侧,压合组3与顶起组2一一对应,压合组3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压轴辊31,压轴辊31转动设置,压轴辊3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两个压轴辊31用于将纤维毯顶起的对应边沿向内叠压,压轴辊31的长度大于纤维毯挤压后的宽度与两组顶起柱201间距之差的一半,使得压轴辊31能够对纤维毯边沿的顶起部分进行叠压;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压轴辊31转动的驱动件。

从液槽中输出的纤维毯进入机架1内后,在两侧顶起柱201的作用下,纤维毯的左右两边会向上翻折被顶起,接着逐渐向内叠压进入对应一侧压合组3的两个压轴辊31之间,两个压轴辊31将纤维毯顶起翻折的边沿向内叠压在一起,从而使纤维毯边缘重叠,有助于使纤维毯厚度均匀、带液均匀,接着纤维毯再进入轧车,从而使得纤维毯不易出现染花的现象,增加合格率,有助于保证染色质量,尽量避免造成浪费。

参照图2和图4,为便于驱使压轴辊31转动,机架1内设置有滑移块5,滑移块5与压轴辊31一一对应,滑移块5位于对应压轴辊31靠近机架1内壁的一侧,压轴辊31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块5上,驱动件设置在滑移块5上,驱动件包括嵌设在滑移块5内的步进电机22,压轴辊31与对应步进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可以替换为伺服电机。

参照图2和图4,两侧的支板7相对滑动设置在机架1内,使得两组顶起柱201相对滑动在机架1内,支板7和顶起柱20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支板7与机架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支板7的滑动方向,伸缩杆21的设置有助于为支板7的滑动进行导向,机架1内设置有用于驱使两组顶起柱20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件4。

参照图2和图4,为便于驱使两个支板7带动顶起柱201相互靠近或远离,调节件4包括螺杆41、螺纹套筒42和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固定安装在机架1内壁上,螺杆41转动设置在机架1内,螺杆4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支板7的滑动方向,螺杆41与支板7一一对应,第一电机43与螺杆41一一对应,螺杆41与对应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螺杆41位于对应支板7远离纤维毯的一侧,螺纹套筒42螺纹套设在螺杆41上,螺纹套筒42远离螺杆41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板7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杆41、螺纹套筒42和第一电机43可替换为设置在机架1内的气缸,支板7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当需要调节顶起柱201的水平位置时,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驱使螺杆41转动,螺杆41驱使螺纹套筒42带动支板7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起柱201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的方向移动,有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纤维毯被顶起的部分,即调整纤维毯边沿重叠的宽度。

参照图4,滑移块5滑动设置在机架1内,滑移块5的纵截面为圆形,滑移块5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顶起柱201的移动方向,机架1设置有用于驱使滑移块5滑动的滑移件。

参照图1和图4,为便于驱使滑移块5带动压轴辊31移动,滑移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移块5的滑动方向,滑移块5固定在对应电动推杆6的活塞杆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动推杆6可替换为气缸、电缸等。

当需要调节压轴辊31位置时,启动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驱使滑移块5带动压轴辊31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中心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根据顶起柱201的位置使压轴辊31与需要叠压的位置对准,进而方便根据需要对所需边距的边缘进行叠压。

参照图4,机架1顶壁和底壁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位于两侧的压合组3之间,固定杆23靠近纤维毯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支撑杆24,导向支撑杆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压轴辊31的转动轴线,位于纤维毯上方的两个压轴辊31分别活动套设在纤维毯上方的导向支撑杆24的两端,位于纤维毯下方的两个压轴辊31分别活动套设在纤维毯下方的导向支撑杆24的两端,压轴辊31与导向支撑杆24之间能够发生相对滑动也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导向支撑杆24对压轴辊31具有支撑导向作用,有助于减小步进电机22的负载。

参照图4,支板7上固定有吊杆8,吊杆8位于顶起柱201靠近压轴辊31的一侧,吊杆8朝向纤维毯的方向弯曲为弧形,吊杆8靠近纤维毯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上抵接轮9,上抵接轮9倾斜设置,上抵接轮9靠近支板7的一侧向下倾斜,上抵接轮9的下边沿与纤维毯的上表面齐平,上抵接轮9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上抵接轮9与纤维毯上表面的折叠处抵接。

参照图4,支板7上转动设置有下抵接轮10,下抵接轮10位于上抵接轮9下方,且下抵接轮10与上抵接轮9对应,下抵接轮10倾斜设置,下抵接轮10靠近上抵接轮9的一侧向上倾斜,下抵接轮10的上边沿与纤维毯的下表面齐平,下抵接轮1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纤维毯的传送方向,下抵接轮10与纤维毯下表面的折叠处抵接。其中,上抵接轮9的边沿为弧面,弧面朝向远离上抵接轮9中心的方向外凸,下抵接轮10的边沿为弧面,弧面朝向靠近下抵接轮10中心的方向内凹。

纤维毯经过上抵接轮9和下抵接轮10之间时,能够在对应位置出现折痕,从而便于后续进入压轴辊31之间进行叠压,有助于提高叠压的准确性,不易偏斜;上抵接轮9的外凸弧面与下抵接轮10的内凹弧面相互配合,便于折痕的形成,上抵接轮9和下抵接轮10转动设置有助于减小对纤维毯的摩擦阻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液槽中输出的纤维毯进入机架1内后,在两侧顶起柱201的作用下,纤维毯的左右两边向上翻折被顶起,接着纤维毯翻折位置经过上抵接轮9与下抵接轮10之间,在上抵接轮9的外凸弧面与下抵接轮10的内凹弧面相互配合下,能够在对应位置出现折痕,然后纤维毯逐渐向内叠压进入对应一侧压合组3的两个压轴辊31之间,两个压轴辊31将纤维毯翻折的边沿向内叠压在一起,从而使纤维毯边缘重叠,有助于使纤维毯厚度均匀、带液均匀,纤维毯不易出现染花的现象,保证染色质量,尽量避免造成浪费。

当需要调节纤维毯边沿的叠压宽度时,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驱使螺杆41转动,螺杆41驱使螺纹套筒42带动支板7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起柱201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的方向移动,同时启动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驱使滑移块5带动压轴辊31朝向靠近或远离纤维毯中心的方向移动,能够根据顶起柱201的位置使压轴辊31与需要叠压的位置对准,从而有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纤维毯的叠压宽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预上浆功能的浆纱装置及上浆方法
  • 一种叠片工艺及叠片装置
  • 一种用于叠片机的分料装置和叠片机
  • 一种输送带箱体叠放装置及叠放方法
  • 一种碳纤维连续上浆装置和上浆方法
  • 一种碳纤维连续上浆装置和上浆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