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呼吸面罩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呼吸面罩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6月26日、申请号为201880054271.1(国际申请号PCT/IB2018/054685)、发明名称为“呼吸面罩系统”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背景

技术领域

本披露内容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向患者输送呼吸治疗的呼吸面罩系统。更具体地,本披露内容涉及呼吸面罩系统的各种部件。

相关技术描述

呼吸面罩用于向患有多种呼吸道疾病或病症中的任一种疾病或病症的人的气道提供呼吸治疗。此类治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和无创通气(NIV)治疗。

CPAP治疗可以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其是患者的气道在睡眠期间间歇性萎陷、从而在一段时间内阻止患者呼吸的病症。呼吸停止、或呼吸暂停导致患者觉醒。重复和频繁的呼吸暂停可能导致患者很少能够睡整觉,因而很少能够从夜间睡眠中恢复精力。

CPAP治疗涉及到经由呼吸面罩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持续正气压供应。持续正压充当患者气道内的夹板,它将气道固定在开放位置,使得患者的呼吸和睡眠不被中断。

呼吸面罩典型地包括患者接口和头戴具,其中患者接口被配置用于经由密封件或垫层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持续正气压供应,该密封件或垫层在患者的鼻子和/或嘴巴中或周围形成气密的密封。呼吸面罩有多种样式可供选择,包括全面罩、鼻部面罩、直接的口鼻部面罩,这些面罩与鼻部和/或嘴巴一起形成气密的密封。密封件或垫层由头戴具保持在患者面部的适当位置。为了维持气密的密封,头戴具应当为患者接口提供支撑,使得它在使用期间相对于患者面部保持在稳定的位置。这种呼吸面罩也可以用于输送NIV和其他治疗,包括与鼻部高流量结合的NIV。

间接鼻部接口或鼻部面罩的密封件接触上唇部、鼻部两侧的面部、以及鼻梁,并且基本上将鼻部围住。此类鼻部接口经常利用头戴具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鼻部面罩组件通常包括用于连接到头戴具的T形件框架,该头戴具包括一对上侧绑带和下侧绑带,下侧绑带通常基本上水平地延伸跨过使用者头部的侧面。上部绑带在使用者耳朵的上方延伸并且在使用者的前额区域连接到T形件框架的上部,并且下部绑带在使用者耳朵的下方延伸并且在鼻部接口处或朝向鼻部接口、或从鼻部接口本身连接到T形件框架的下部。尽管这种头戴具往往将鼻部接口相对稳定地固定到使用者,但是在使用中它可能比较碍事或让人感觉不适。已知单侧绑带式头戴具体积较小,但在使用期间,在将鼻部接口固定成密封接合状态时也往往不那么稳定。

在其中已经对专利说明书、其他外部文献或其他信息来源进行参考的本说明书中,这总体上是出于提供论述本发明特征的背景的目的。除非另外明确声明,否则对这些外部文件的参考不应被解释为承认这些文件、或这些信息来源在任何辖区内是现有技术或形成了本领域公共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的系统和装置具有新颖方面,其中没有单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或仅靠任何单个方面来负责其令人期望的性质。在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概述一些有利的特征。然而,即使在此没有通过示例明确地描述,特征的另外组合也将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头戴具包括弹性部分、非弹性部分和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弹性部分延伸时提供抵抗所述非弹性部分的移动的力。支撑梁联接到所述非弹性部分并且沿着所述头戴具的一部分延伸。所述支撑梁沿着其纵向范围是弯曲的。

所述支撑梁的第一部分可以连接到所述非弹性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配置成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第二部分可以连接到所述头戴具的顶部绑带和/或后绑带,所述第二部分被配置成沿着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延伸。可以存在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沿着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延伸。所述过渡部分可以从所述第二部分向下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从所述过渡部分朝向要连接到所述头戴具的面罩延伸。另外,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位置连接到所述顶部绑带和/或后绑带。

在一种形式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间隔开20mm至60mm、优选地30mm至50mm、优选地约40mm,并且所述支撑梁的宽度可以沿着其纵向范围基本上恒定。优选地,所述宽度为1mm至15mm、优选地小于10mm、优选地小于7mm、优选地小于5mm、优选地为约3mm。所述支撑梁的厚度沿着其纵向范围可以基本上恒定,而所述厚度可以为0.5mm至1mm、优选地为约0.8mm。

在一种形式中,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光环型绑带,所述光环型绑带提供所述头戴具的顶部绑带和后绑带。所述弹性部分和所述支撑梁可以包括所述头戴具的侧绑带。

在另一个示例中,存在一种鼻部面罩接口组件,所述鼻部面罩接口组件包括:密封外壳;柔性鼻部密封件,所述柔性鼻部密封件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所述密封外壳以限定面罩腔体,所述鼻部密封件在接触面部侧与外侧之间延伸。所述鼻部密封件可以包括鼻下支撑件,所述鼻下支撑件固定地连接到所述鼻部密封件中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面罩腔体内延伸且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取向成与所述使用者的鼻部下方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还可以存在面罩框架,所述面罩框架能够与所述密封外壳可移除地附接;以及用于头戴具的轭,所述轭能够与所述面罩框架可移除地附接。

所述面罩框架可以包括用于可移除地附接导管的卡圈,其中所述面罩框架的所述卡圈包括多个偏流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面罩框架可以包括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面罩框架的前壁中纵向延伸跨过所述面罩框架;以及两个悬伸部分,所述两个悬伸部分从所述壁向前延伸以便形成所述凹陷区域的上边界,所述两个悬伸部分被间隙彼此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轭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中。

所述鼻部面罩接口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可调节头戴具,所述可调节头戴具从所述轭延伸。所述可调节头戴具可以包括头部接合部分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具有可调节的长度并且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轭将所述头部接合部分联接到所述面罩框架。所述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被配置用于提供回缩力;非弹性细丝,所述非弹性细丝与所述弹性部分相比是相对无弹性的;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弹性部分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提供抵抗所述非弹性细丝的移动的力;以及芯部,所述芯部被设置在所述弹性部分内并且联接到所述非弹性细丝。

在一种形式中,所述弹性部分可以包括弹性编带。所述芯部可以比所述非弹性细丝相对更具刚性。优选地,所述芯部是弯曲的,从而与所述弹性部分形成弯曲的侧绑带,所述弯曲的侧绑带从所述轭延伸到在使用者耳朵上方的位置处的所述头部接合部分。所述密封外壳和所述柔性鼻部密封件可以通过包覆模制部分连接。所述密封外壳包括通道,所述通道变得被所述包覆模制部分的包覆模制材料占据,从而使所述密封外壳永久地附接到所述密封件。

在一些另外的示例中,一种呼吸面罩系统包括面罩框架和轭。所述面罩框架包括:入口卡圈,所述口卡圈限定孔口并且被配置成在使用中联接到气体导管;出口卡圈,所述出口卡圈限定出口孔口;气体通路,所述气体通路在所述入口孔口与所述出口孔口之间穿过所述面罩框架形成;壁,所述壁被设置在所述入口卡圈与所述出口卡圈之间;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在所述壁的前表面中纵向延伸跨过所述面罩框架;以及两个悬伸部分,所述两个悬伸部分从所述壁向前延伸以便形成所述凹陷区域的上边界,所述两个悬伸部分被间隙彼此间隔开。所述轭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中。

所述轭可以包括从所述轭的上表面和后表面向上和向后突出的轭定位特征。所述轭定位特征被配置成当所述轭和所述面罩框架联接在一起时设置在两个悬伸部分之间的间隙中。当轭和面罩框架联接在一起时,轭定位特征的上表面可以与悬伸部分的上表面形成连续表面。轭定位特征可以是弯曲的。

所述面罩框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突出部,所述至少两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从凹陷区域的下壁延伸到凹陷区域中,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从所述悬伸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延伸到凹陷区域中,并且所述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凹陷部,所述至少两个凹陷部中的至少一者被设置在轭的上表面中,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凹陷部中的至少一者被设置在轭的下表面中。至少两个突出部中的每一者被配置成当轭和面罩框架联接在一起时被设置在对应的凹陷部中。

所述面罩框架可以包括从凹陷区域的下壁延伸的两个突出部以及从每个悬伸部分延伸的突出部,并且轭可以包括在轭的上表面中的两个凹陷部以及设置在轭的下表面中的两个凹陷部。轭的上表面中的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轭的下表面中的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从悬伸部分延伸的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从凹陷区域的下壁延伸的突出部之间的距离。悬伸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从凹陷区域的下壁延伸的突出部之间的距离。

悬伸部分可以从壁向上延伸。悬伸部分可以具有凹形内表面。凹陷区域的下壁可以沿着凹陷区域的纵向轴线面向上凸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凹入。在凹陷区域的前后方向或深度方向上,下壁可以面向上凹入。凹陷区域可以具有沿着凹陷区域的纵向轴线面向前凸出的表面以及在悬伸部分与凹陷区域的下壁之间延伸的平面。凹陷区域的高度可以大于凹陷区域的深度。

在一些示例中,被配置成联接到呼吸面罩系统的面罩框架的轭包括:轭前部,所述轭前部从第一侧向端部延伸到第二侧向端部;轭后部,所述轭后部从第一侧向端部延伸到第二侧向端部,轭前部和轭后部联接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内部腔体;以及细丝分隔件,所述细丝分隔件被设置在腔体中并且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所述第一线路径被配置用于接纳自动调节头戴具机构的第一细丝,所述第二线路径被配置用于接纳自动调节头戴具机构的第二细丝,第一线路径至少部分地由细丝分隔件的前部和轭前部限定,并且第二线路径至少部分地由细线分隔件的后部和轭后部限定。

轭前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轭后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并且当轭前部和轭后部联接在一起时,至少一个突出部可以接纳在至少一个凹陷部中。

轭可以包括:第一锁,所述第一锁被设置在腔体中邻近或靠近第一侧向端部并且作用于第一细丝上;以及第二锁,所述第二锁被设置在腔体中邻近或靠近第二侧向端部并且作用于第二细丝上。第一锁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垫圈外壳中,第二锁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垫圈外壳中,并且第一垫圈外壳和第二垫圈外壳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取向。轭可以进一步包括联接到轭前部和轭后部的第一侧向端部上的第一端盖以及联接到轭前部和轭后部的第二侧向端部上的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包括被配置用于接纳第一细丝的孔口,并且第二端盖包括被配置用于接纳第二细丝的孔口。轭后部可以包括靠近每个侧向端部的突出部,每个端盖可以包括凹陷部,并且当端盖联接到轭后部时,突出部可以被接纳在凹陷部中。

细丝分隔件可以是与轭前部和轭后部分开的部件。第一线路径可以相对于轭的纵向轴线以一定角度从轭的右上部分延伸。随着第一线路径从右上部分延伸,第一线路径可以加宽。第二线路径可以相对于轭的纵向轴线以一定角度从轭的左上部分延伸。随着第二线路径从左上部分延伸,第二线路径可以加宽。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可以横向延伸超过轭前部和轭后部的第一侧向端部和第二侧向端部。

在一些示例中,被配置成联接到呼吸面罩系统的面罩框架的轭包括:轭前部,所述轭前部从第一侧向端部延伸到第二侧向端部;轭后部,所述轭后部从第一侧向端部延伸到第二侧向端部,轭前部和轭后部联接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内部腔体;第一线路径,所述第一线路径被配置用于接纳自动调节头戴具机构的第一细丝;以及第二线路径,所述第二线路径被配置用于接纳自动调节头戴具机构的第二细丝。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位于轭前部与轭后部之间,使得第一线路径在第二线路径的前面。

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可以由壁分开。壁可以形成在轭前部或轭后部中。轭可以包括被设置在轭前部与轭后部之间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限定将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分开的壁。分隔件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线路径和第二线路径。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可调节头戴具包括头部接合部分和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被配置用于将头部接合部分联接到呼吸面罩。调节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一细长构件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二细长构件、约束机构、以及回缩装置。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被配置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改变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来调节调节机构的长度。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提供抵抗减小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的阻力。回缩装置被配置用于向第一细长构件施加回缩力,该回缩力增加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细长构件是内部构件,第二细长构件是外部构件,并且第一细长构件在第二细长构件内伸缩地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细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外轨道,并且第二细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内轨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细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内轨道,并且第二细长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外轨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回缩装置包括一部分的弹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部分的弹性材料联接到无弹性细丝,该无弹性细丝延伸穿过约束机构并且联接到第一细长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回缩装置包括包围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的弹性管。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可调节头戴具包括头部接合部分和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被配置用于将头部接合部分联接到呼吸面罩。调节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一细长构件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二细长构件、约束机构、以及偏置元件。第一细长构件和第二细长构件被配置用于使得能够通过改变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来调节调节机构的长度。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提供抵抗减小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的阻力。偏置元件被配置用于向第一细长构件施加回缩力,该回缩力增加第一细长构件与第二细长构件之间的重叠量。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可调节头戴具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弹性部分、非弹性部分、约束机构、以及支撑梁。与弹性部分相比,非弹性部分是相对无弹性的,并且具有与弹性部分的纵向轴线对齐的纵向轴线。弹性部分被配置用于在弹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向非弹性部分提供回缩力。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弹性部分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提供抵抗所述非弹性部分的移动的力。所述支撑梁联接到所述非弹性部分并且沿着所述头戴具的一部分延伸。支撑梁在垂直于支撑梁的长度的方向上比在垂直于非弹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非弹性部分表现出更大的抗屈曲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在使用中,抗屈曲强度在上下方向上大于在内外方向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分包括管,并且支撑梁被设置在管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梁包括相互接合的轨道。在一些示例中,支撑梁包括伸缩式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在一些示例中,弹性部分包括弹性编带,并且支撑梁包括被设置在弹性编带内的主体。在一些示例中,当弹性编带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非弹性部分从主体延伸并且在弹性编带内部分地延伸。在一些示例中,主体是渐缩的。在一些示例中,主体的联接到非弹性部分的端部比主体的相反端部更窄。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可调节头戴具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回缩力的弹性部分、非弹性细丝、约束机构、以及芯部。非弹性细丝与所述弹性部分相比是相对无弹性的。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弹性部分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提供抵抗所述非弹性细丝的移动的力。芯部被设置在所述弹性部分内并且联接到所述非弹性细丝。芯部被配置用于在弹性部分的回缩力下限制非弹性细丝的屈曲。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部分包括弹性编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部比所述非弹性细丝相对更具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部是渐缩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芯部的联接到非弹性细丝的端部比芯部的相反端部更窄。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可调节头戴具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弹性部分、非弹性部件、以及约束机构。弹性部分被配置用于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提供回缩力。非弹性部件与所述弹性部分相比是相对无弹性的。非弹性部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更宽。约束机构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弹性部分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提供抵抗所述非弹性部件的移动的力。

在一些示例中,当弹性部分在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时,第二部分基本上包含在弹性部分内,并且当弹性部分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时,第一部分部分地移动到弹性部分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部分接合到第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通过包覆模制而接合到第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单一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是细丝,并且第二部分是主体。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系统、部件以及组装和制造方法的示例,其中相似数字自始至终指代相似或类似元件。尽管以下披露若干实施例、示例以及图示,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延伸到具体披露的实施例、示例以及图示之外,并且可以包括本发明的其他用途及其不同修改和等效物。本文呈现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不旨在仅仅因为术语是与本发明的某些特定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使用而以任何限制或约束方式来解释。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若干新颖特征,并且没有单一特征单独地能获得其期望属性或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所必不可少的。

某些术语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仅仅是用于参考的目的,并且因此不旨在进行限制。例如,比如“上方”和“下方”等术语是指附图中参考的方向。

比如“顶部”、“底部”、“上部”、“下部”、“前部”、“背面”、“左”、“右”、“后部”和“侧面”等术语描述部件或元件的部分在一致但任意参考系内的取向和/或位置,该参考系通过参考描述讨论中的部件或元件的文本和相关联附图而变清楚。此外,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单独的部件。这种术语可以包括以上确切地提及的词语、其派生词以及类似意义的词语。

附图说明

图1是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2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头戴具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前视图。

图5是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后视图。

图6是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侧视图。

图7是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光环型绑带与侧绑带之间的接头的详细视图。

图8是光环型绑带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该光环型绑带包括有助于在光环型绑带与侧绑带之间形成接头的突破式突出部。

图9示出了用于形成光环型绑带与侧绑带之间的接头的包覆模制工具的一部分。

图10示出了定位在图9的包覆模制工具中的图8的光环型绑带和突破式突出部。

图11示出了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侧绑带的编带芯部。

图12示出了联接到端盖的侧绑带。

图13示出了侧绑带的一端的详细视图。

图14示出了定位在图9的包覆模制工具中的光环型绑带和侧绑带。

图15示出了在包覆模制以形成光环绑带与侧绑带之间的接头之后定位在包覆模制工具中的光环型绑带和侧绑带。

图16是图3的头戴具组件的轭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6的轭的前视图。

图18是图16的轭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6的轭的顶视图。

图20是图16的轭的底视图。

图21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框架的前视图。

图22是图21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1的框架的后视图。

图24是图21的框架的后透视图。

图25是图21的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26是图21的框架的侧视截面图。

图27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示出了轭与框架的连接。

图28是图16的轭的分解图。

图28B示出了延伸穿过轭的垫圈外壳的细丝的示例。

图28C、图28D和图28E示出了延伸穿过被设置在垫圈外壳内的锁紧垫圈的示例的细丝的截面图,其中以虚线示出垫圈的锁紧位置。

图29是图16的轭的细丝分隔件插入件的前视图。

图30是图29的细丝分隔件插入件的后视图。

图31是图16的轭的轭背部的前视图。

图32是图31的轭背部的后视图。

图33是图16的轭的轭前部的前视图。

图34是图33的轭前部的后视图。

图35是图16的轭的端盖的透视图。

图36是图35的端盖的截面图。

图37是图16的轭的截面图。

图38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导管的透视图。

图39是图38的导管的转环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0是图39的转环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1是图39的转环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42是图38的导管的导管框架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3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密封组件的透视图,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具有两个密封夹具部分的密封夹具。

图44是图43的密封组件的分解图。

图45是图43的密封组件的侧视截面图。

图46是图1的面罩组件的侧视截面图,展示了联接到面罩组件的头戴具、框架和导管的图43的密封组件。

图47是图43的密封件的前视图。

图48是图47的密封件的后视图。

图49是图47的密封件的侧视图。

图50是图47的密封件的顶视图。

图51是图47的密封件的侧视截面图。

图52是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具有纹理化表面的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53是图52的面罩组件的局部前视图。

图54是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具有纹理化表面的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55是图54的面罩组件的局部前视图。

图56是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具有纹理化表面的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57示出了图56的头戴具组件的后部部分的内表面。

图58示出了具有颜色变化的头戴具组件的一部分。

图59是框架和轭的替代方案的前透视图。

图60是图59的框架和轭的后透视图。

图61是图59的框架和轭的侧视截面图。

图62是替代性框架和轭的前透视图。

图63是图62的框架和轭的分解图。

图64是图62的框架和轭的侧视截面图。

图65示出了图62的轭与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细视图。

图66是替代性框架和轭的前透视图。

图67是图66的框架和轭的分解图。

图68是图66的框架和轭的顶视图。

图69是图66的框架和轭的侧视截面图。

图70是图66的框架和轭的详细分解图。

图71是替代性框架和轭的前透视图。

图72是图71的框架和轭的后透视图。

图73是图71的框架和轭的侧视截面图。

图74是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75A是用于自动调节头戴具的调节机构的示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侧视图;

图75B是图75A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纵向截面图;

图75C是图75A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76A是图75A的调节机构的横截面图;

图76B是图75A的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77A是示出图75A的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77B是示出图75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的示意图;

图77C是示出图75A的调节机构在回缩期间的示意图;

图78A是调节机构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78B是图78A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78C是图78A的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透视图;

图78D是图78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的透视图;

图79A是示出图78A的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79B是示出图78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的示意图;

图79C是示出图78A的调节机构在回缩期间的示意图;

图80A是调节机构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0B是图80A的调节机构的横截面;

图80C是图80A的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透视图;

图80D是图80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的透视图;

图81A是示出图80A的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81B是示出图80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的示意图;

图81C是示出图80A的调节机构在回缩期间的示意图;

图82A示出了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82B示出了图82A的调节机构包括在回缩期间扭结的细丝;

图83A示出了调节机构处于中间位置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83B示出了图83A的调节机构在伸长期间处于最大长度;

图83C示出了图83A的调节机构在回缩期间;

图84A是图83A的调节机构的编带芯部的示例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84B是图84A的编带芯部的侧视图;

图85A是在制造期间的编带芯部的示例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85B是图85A的在制造期间的编带芯部的侧视图;

图86A是编带芯部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6B是图86A的编带芯部的顶视图;并且

图87示出了调节机构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88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侧(或佩戴者侧)观察的前视图;

图89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观察的后视图;

图90是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顶视图;

图91是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下侧图;

图92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观察的第一后部下侧透视图;

图93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观察的第二后部上部透视图;

图94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侧观察的第一上部透视图;

图95是从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侧观察的第二下侧透视图;

图96是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侧正视图;

图97是第一实施例的鼻部密封件的穿过图13的中心线A-A的截面图;

图98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前视图或接触面部侧视图;

图99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后视图;

图100是从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观察的下侧透视图;

图101是从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观察的上部透视图;

图102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侧正视图;

图103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顶视图;

图104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下侧视图;

图105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穿过图103的线AB的截面图;

图106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穿过图98的线AC的透视截面图;

图107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穿过图98的线AC的截面图;

图108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穿过图98的线AG的截面图;

图109是图107的区域AD的近距离视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的一部分的角度尺寸轮廓;

图110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下支撑件的后部近距离视图,该鼻下支撑件被配置用于中小尺寸的密封配置,并且该图特别地示出了鼻下支撑件的中央部分的曲率半径;

图111是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下支撑件的后部近距离视图,该鼻下支撑件被配置用于中大尺寸的密封配置,并且该图特别地示出了鼻下支撑件的中央部分的曲率半径;

图112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另一种形式的鼻下支撑件的后部近距离视图,该鼻下支撑件具有改进的替代性近似方形的形状;

图113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的中央区域的近距离上部透视图,并且特别地标识了用于中小尺寸的密封配置的鼻下支撑件的一部分的宽度尺寸;

图114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的中央区域的近距离上部透视图,并且特别地标识了用于中大尺寸的密封配置的鼻下支撑件的一部分的宽度尺寸;

图115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的中央连接部分的一部分的近距离截面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用于中小尺寸的密封配置的中央连接部分的角度尺寸;

图116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的中央连接部分的一部分的近距离截面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用于中大尺寸的密封配置的中央连接部分的角度尺寸;

图11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梁区域的近距离上部视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用于中小尺寸的密封配置的接触表面的谷区域;

图118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鼻部面罩接口的鼻部密封件的鼻梁区域的近距离上部视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用于中大尺寸的密封配置的接触表面的谷区域;

图119示出了面罩组件的透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120示出了来自图119的密封件和框架组件的更详细视图;

图121示出了面罩组件的侧正视图,该面罩组件包括图119的头戴具组件、密封组件、以及框架组件;

图122示出了头戴具组件的更详细侧正视图;

图123示出了在头戴具组件的侧绑带内的弯曲的连接构件的侧正视图;

图124A示出了具有平直侧绑带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124B示出了具有弯曲侧绑带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125A示出了选型指导装置的后透视图;

图125B示出了选型指导装置的前透视图;

图125C示出了选型指导装置的图片透视图;

图126A示出了密封模块和面罩框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6B示出了密封模块和面罩框架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127示出了在组装在密封模块中之前的模制密封部件的透视图;

图128A示出了密封模块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并且

图128B示出了组装的密封模块的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系统、部件以及组装和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其中相似附图标记自始至终指代相似或类似元件。尽管以下披露了若干实施例、示例和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延伸到具体披露的实施例、示例和图示之外,并且可以包括本发明的其他用途及其明显的修改和等效物。本文呈现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不旨在仅仅因为术语是与本发明的某些特定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使用而以任何限制或约束方式来解释。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若干新颖特征,并且没有单一特征单独地能获得其期望属性或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所必不可少的。

本披露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向患者输送呼吸治疗的呼吸面罩系统或面罩组件100。例如,图1和图2展示了面罩组件100的示例实施例,该面罩组件包括比如密封和框架组件的面罩接口102以及头戴具组件200。面罩接口102包括在使用中围绕使用者的鼻部和/或嘴巴和/或在使用者的鼻孔内部密封的密封件或垫层104、以及支撑密封件104并将密封件104联接到头戴具200和/或气体输送导管110的框架106。在使用中,密封件104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框架106。头戴具200在使用中将面罩接口102支撑在使用者的面部上的适当位置。

在展示的示例中,密封件104是鼻部面罩,特别地是在使用中密封在患者的鼻孔内的枕罩。在展示的布置中,密封件104包括密封在患者/使用者的鼻部的下表面上的辅助鼻部下方或鼻下密封部分。密封件104被配置用于在患者/使用者的鼻部下方、沿着面部的侧向于鼻部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着使用者的上嘴唇形成辅助密封。

头戴具200包括:光环型部分或光环型绑带204(图3),其被配置用于在使用中缠绕在使用者的头部的后部和顶部上;一对前绑带或侧绑带208,它们各自被配置用于在使用中沿着使用者的脸颊中的一个延伸;以及轭或收集器202。每个前绑带208的第一端部附接到光环型绑带204。在展示的示例中,每个前绑带208在接头207处和/或经由该接头附接到光环型绑带204。每个前绑带208的第二相反端部从轭202的一端部延伸和/或联接到该轭的一端部。轭202联接(例如,可移除地联接)到框架106以便比如以本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方式将头戴具200联接到面罩接口102。

头戴具200可以是可自动调节的和/或可以结合一个或多个方向锁,这些方向锁允许头戴具在相对小的阻力量下减小长度并且在更大的阻力量下来抵抗头戴具的长度增大。优选地,方向锁被配置用于至少抵抗由面罩组件100产生的吹离力,并且在一些配置中,还可以抵抗一定量的软管拉力。在一些配置中,可以克服方向锁的锁定力以允许头戴具伸长,以便戴上/脱下接口组件。在一些形式中,轭202可以形成在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中使用的细丝的收集器。细丝可以在侧臂208内延伸。侧臂208或其部分可以形成或包括自动头戴具调节机构的编织元件,并且细丝可以在编织元件内延伸。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或其他适合的偏置布置)并且将其配置用于向头戴具200施加回缩力,该回缩力倾向于减小头戴具200的周长或者减小头戴具200的一部分(比如编织元件)的长度。在一些配置中,弹性元件被结合在编织元件中。轭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方向锁,每个方向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锁构件。每个锁构件通常可以是垫圈的形式,并且在本文中称为“锁紧垫圈”或“垫圈”。也就是说,锁紧垫圈可以是限定了供细丝穿过的孔口的相对平坦的构件。锁紧垫圈可以被配置用于在头戴具伸长期间与细丝摩擦接合,但是在头戴具的回缩期间允许摩擦小或相对无摩擦的移动。方向锁或垫圈机构可以结合到轭/收集器202的端部中,并且轭/收集器202的主体可以是基本上中空的,以将细丝接纳在主体内。头戴具或其任何部分可以根据申请人的下列专利申请公布中所披露的任一个实施例来配置:美国公布号2016/0082217、2015年9月1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4/856,193以及PCT公布号WO2016/043603,这些申请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如图3所示,光环型绑带204包括顶部部分205和后部部分206。顶部部分205与后部部分206之间的边界线203可以延伸穿过接头207,例如,大体上平行于或沿着侧绑带208的纵向轴线,如图所示。在展示的布置中,顶部部分205在使用中在使用者头部的顶部上延伸。后部部分206在使用中跨过使用者头部的后部延伸。顶部部分205和后部部分206一体形成并且形成连续的(环形)绑带。侧绑带208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方并沿着使用者的脸颊延伸到轭202。侧绑带208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眼睛下方经过。在展示的实施例中,侧绑带208永久地连接到光环型绑带204。

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的宽度朝向头戴具200的中心线201(当从头戴具200的前部观察时,如图4所示,或从后部观察时)增加,如图4所示。因此,沿着或平行于中心线201延伸的后部部分206的宽度Wr(换句话说,当头戴具200在使用中被设置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时,接触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的后部部分206的最远端或最向后的点)是后部部分206的最大宽度,并且大于与接头207相邻的后部部分206的宽度。朝向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的较大宽度可以有利地使光环型绑带204与使用者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以便在使用中帮助将头戴具200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并且与较窄的绑带相比提供提高的舒适度。朝向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的较大宽度还可以或替代地提供在戴上/脱下口罩组件100时更容易和/或更直观地便于使用者抓握的抓握位置。通过添加附加材料层以提供触觉反馈,可以进一步改善此抓握位置的功能和美观性。

每个侧绑带208可以包括如图11所示的编带芯部210。编带芯部210的第一端部联接到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的细丝220之一。编带芯部210的第二相反端部包括被定位和设计用于辅助将侧绑带208定位在本文更详细地描述的包覆模制工具300中的定位特征212。编带芯部210的包括定位特征212的第二端部联接到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光环型绑带204。编带芯部210可以包括靠近第二端部和/或定位特征212的加宽区域214,如图所示。加宽区域214可以提供用于将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的编织元件216连接到编带芯部210的位置。

编带芯部210可以用作侧绑带208的支撑梁。编带芯部210可以是柔性的,但是比细丝220相对更具刚性,这是由于例如编带芯部210由比细丝220相对更硬或更具刚性的材料制成或者包括相对更硬或更具刚性的材料和/或编带芯部210和细丝220的相对尺寸(例如,编带芯部210可以比细丝220更厚,这与细丝220相比可以为编带芯部210提供更大的刚性)。与单独的细丝220相比,编带芯部210通过向调节机构的调节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附加结构而有利地增加调节机构的稳定性。例如,编带芯部210为编织元件216提供结构和支撑,并且改进编织元件216经由轭202将施加到面罩接口102的负载传递到头戴具200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面罩在使用者的面部上的稳定性。减少细丝的屈曲可以帮助减小或最小化调节机构的激活长度。关于编带芯部210的其他细节可以在申请人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525,643中找到,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如图12和图13所示,展示的编织元件216的形状是管状的并且包围编带芯部210(不包括定位特征212)。编织元件216也可以包围细丝220的一部分。编织元件216连接到(例如,永久地连接到)编带芯部210。在展示的实施例中,编织元件216的第一端部在加宽区域214处连接到编带芯部210。编织元件216不连接到编带芯部210或细丝220的其余部分,使得编织元件216可以拉伸并且因此相对于编带芯部210和细丝220的其余部分平移。如图12所示,编织元件216的与在加宽区域214处连接到编带芯部210的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连接到(例如,包覆模制到)轭202的端盖250上。

在展示的示例中,图7所示的光环型绑带204与侧绑带208之间的接头207可以由将侧绑带208永久地连接到光环型绑带204的包覆模制部分形成或者包括该包覆模制部分。光环型绑带204可以经由内部模制过程形成,其示例在申请人的PCT公布号2016/043603中描述,该公布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内部模制”包括通过将熔融塑料施加到纺织物外壳中,而形成作为塑料芯的部件、和作为一体结构的纺织物外壳。绑带或任何其他已经“内部模制”的部件都是通过将熔融塑料施加到纺织物外壳中而形成的部件。如图8所示,在内部模制过程期间形成突破式突出部260,以在光环型绑带204的顶部部分205和后部部分206之间的边界线203处或邻近该边界线从光环型绑带204延伸。“突破式模制”在申请人的PCT公布号WO2017/158476中描述,该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突破式模制是如上所述内部模制的变型形式。突破式模制过程包括将熔融塑料引入到纺织物外壳中,然后将熔融塑料推过纺织物外壳的一部分。通过突破式模制过程形成的部件包括与纺织物外壳一体形成的整体塑料芯,并且该整体塑料芯具有延伸穿过纺织物外壳的一部分。每个突破式突出部260包括定位特征262,该定位特征被定位和设计成用于辅助将光环型绑带204定位在包覆模制工具300中。

如图9所示,包覆模制工具300包括两个定位特征302、304。第一定位特征302与光环型绑带204的定位特征262接合、互锁或相互作用,如图10和图14所示。第二定位特征304与侧绑带208的编带芯部210的定位特征212接合、互锁或相互作用,如图14所示。在光环型绑带204和侧绑带208适当地定位在包覆模制工具300中的情况下,突破式突出部260和侧绑带208的编带芯部210的包括定位特征212的端部部分被包覆模制以便形成接头207,如图15所示。接头207的包覆模制材料可以覆盖编织元件216的连接到编带芯部210的加宽部分214的部分,如图所示,以便将编织元件216进一步固定到编带芯部210。替代性地,接头207的包覆模制材料可以是编织元件216到编带芯部210的唯一或主要连接。包覆模制形成光环型绑带204与侧绑带208之间的永久连接,使得两者不可分离。如图6至图7和图15所示,包覆模制接头207是非对称的。接头207的下边缘(即,接头207的朝向和面向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定位的边缘)可以弯曲或呈波状外形,如图所示,以便帮助引导使用者将接头207放置在使用者的耳朵上方。在展示的实施例中,接头207的下边缘比接头的相反上边缘长。下边缘的曲率半径大于上边缘的曲率半径。接头207的沿着或邻近光环型绑带204延伸的边缘沿着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延伸得比其沿着顶部部分205延伸得更远。

轭202在使用中联接到(例如,可移除地联接到)框架106。在展示的示例中,轭202具有弯曲或面向前的凸形轮廓。如图16至图20所示,轭202包括轭定位特征254。轭定位特征254被设计成用于与框架106的对应特征对准,以便帮助引导和/或指示轭202在使用中与框架106的正确对准。轭定位特征254与框架106的对应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或替代性地通过抵抗轭202与框架106之间的相对侧向力来帮助将轭202固定到框架106。在展示的示例中,轭定位特征254沿着轭202的上后表面或边缘延伸。轭202可以包括连接凹陷部256,这些连接凹陷部与框架106上的对应的轭连接突出部160(在图21至图25中示出)对准并相互作用,以便将轭202可移除地连接到框架106。在展示的示例中,轭202包括四个连接凹陷部256:两个在轭202的顶表面或上表面中,并且两个在轭202的底表面或下表面中。在展示的示例中,轭202的上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之间的距离大于轭202的下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之间的距离。

如图17和图18所示,轭202的底表面具有弯曲的轮廓,使得底表面的中心部分是凹形的。换句话说,轭202在轭202的中心或中间部分具有高度减小的区域258,使得轭202在轭202的中线处的高度(从顶表面到底表面测量)小于轭202的在轭202的侧向端部处(即,在端盖250处和/或邻近端盖)的高度。轭202的非对称高度可以帮助指示轭202的用于连接到框架106的正确取向和/或提供美观性外观。高度减小的区域258还可以容纳框架106,特别是框架106的连接到气体输送导管110的一部分。如图19至图20所示,轭202的厚度(从前表面到后表面测量)在轭202的长度上(从一个侧向端部到另一侧向端部测量)基本上均匀或恒定,使得靠近侧向端部的厚度T1等于或近似等于沿着轭202的中线的厚度T2。

如图21至图26所示,框架106包括主体134和从主体延伸的突出或径向结构135。突出结构135可以是凸缘、裙部或壁(例如环绕壁)的形式,其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周向地包围框架主体。突出结构135具有前表面112和后表面114。框架包括入口卡圈108和出口卡圈140。入口卡圈和出口卡圈至少部分地限定框架主体。入口卡圈108从前表面112突出,并且出口卡圈140从后表面114突出。因此,壁135相对于入口卡圈108和/或出口卡圈140大体上或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入口卡圈108限定入口孔口109,并且出口卡圈140限定出口孔口142。在使用中,导管110联接到入口卡圈108,并且密封件104联接到出口卡圈140。入口卡圈和出口卡圈呈流体连通的管的形式。由导管110经由入口孔口109供应到框架106的气体从入口卡圈108传递到出口卡圈140而穿过框架106,并且经由出口孔口142输送到密封件104,以便输送给使用者。入口卡圈和出口卡圈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入口卡圈和出口卡圈沿着彼此成角度地设置的相应纵向轴线延伸。框架主体因此设置有弯曲管配置。前表面112包括在横向方向上跨过前表面112延伸的凹陷区域154。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凹陷区域154接纳轭202。在展示的实施例中,凹陷区域154被定位在入口卡圈108的上方。因此,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轭202在入口卡圈108上方接触框架106。

在展示的示例中,框架106包括形成为壁135的部分的两个夹具或悬伸部分156,其从凹陷区域154向上延伸并且然后向前弯曲以悬伸在凹陷区域154之上。悬伸部分156形成接纳轭202的凹陷区域154的上边界。为了将轭202联接到框架106,可以将轭202水平地(即,在前后方向上)夹在或卡在凹陷区域154中。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从框架106移除轭202,可以在轭202的底部边缘的引导下将轭滚动或枢转离开凹陷区域154。替代性地,轭202可以在轭202的一个侧向端部的引导下枢转或拉动离开凹陷区域154。在展示的形式中,悬伸部分156由间隙158分开。当轭202被接纳在凹陷区域154中时,轭定位特征254被接纳在间隙158中,如图27所示。在一些配置中,轭定位特征254被紧密地接纳在间隙158中。这有助于使轭202与框架106正确对准和/或可以有助于将轭202联接到框架106。如图所示,轭定位特征254和悬伸部分156的大小和形状被设定成使得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轭定位特征254沿着轭定位特征254和悬伸部分156的上表面和/或后表面和/或前表面与悬伸部分156齐平。由于轭定位特征254定位在间隙158中,悬伸部分156可以帮助抑制或限制轭202与框架106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

每个悬伸部分156包括从悬伸部分156的向前弯曲部分的下表面朝向凹陷区域154突出的轭连接突出部160。框架106包括从凹陷区域154的下壁或下边界延伸到凹陷区域154中的两个附加的轭连接突出部160。当轭202被接纳在凹陷区域154中时,框架106的轭连接突出部160被接纳在轭202的连接凹陷部256中。在展示的示例中,从悬伸部分156延伸的轭连接突出部160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凹陷区域154的下壁延伸的轭连接突出部160之间的距离。从悬伸部分156延伸的轭连接突出部160与从凹陷部154的下壁延伸的轭连接突出部160的间隔分别对应于轭202的顶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与轭202的底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之间的间隔。悬伸部分156的轭连接突出部160被接纳在轭202的顶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中,并且沿着凹陷区域154的下壁或下边界定位的轭连接突出部160被接纳在轭202的底表面中的连接凹陷部256中。轭连接突出部160与连接凹陷部256的接合允许轭202与框架106之间的可移除连接。在其他示例中,框架(例如,悬伸部分156和凹陷区域154的下壁)可以包括连接凹陷部,并且轭202可以包括连接突出部。

在展示的形式中,入口卡圈108从前表面112以向下的角度延伸而不是直接或垂直地向外延伸。这种配置使导管110稍微指向下(当使用者的头部处于直立位置时)而不是直接指向外部,这可以帮助减少来自框架106上的导管110的可能的软管拖曳力。由于向下的角度允许导管110在使用中略微离开患者的视线,因此这种配置还可以或替代地为患者提供较少的侵入感。入口卡圈108包括突出部116,该突出部保持和/或允许导管110连接到入口卡圈108。在展示的示例中,突出部116从入口卡圈108的内表面、靠近或邻近入口卡圈108的边缘(即,远离壁135定位的边缘)向内突出。突出部116可以围绕内表面的整个圆周周向地延伸,或者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部段中仅部分地围绕内表面的圆周延伸。导管110可以经由或借助于突出部116而联接(例如不可逆地或永久地联接)到入口卡圈108。入口卡圈108可以包括多个偏置通风孔118。在展示的示例中,多个偏置通风孔118围绕入口卡圈108的圆周布置,但是不围绕入口卡圈108的整个圆周延伸。偏置通风孔118可以不围绕入口卡圈108延伸,或者可以在入口卡圈的底部省略。这种布置可以帮助防止或抑制通过偏置通风孔118的流量被引向使用者;由于入口卡圈108和因此导管110的向下角度,这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引起不适。

出口卡圈140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特征144,比如凹陷部,其帮助将密封件104(或本文所述的密封夹具)连接到出口卡圈140并进行固位。密封件104或密封夹具可以经由连接特征144和/或干涉配合而联接到出口卡圈140。当密封件104或密封夹具被推到出口卡圈140上时,壁135充当用于密封件104或密封夹具的止动件,并且例如通过提供触觉和/或视觉提示来向使用者指示密封件104或密封夹具已完全联接到框架106。

如本文所述,轭202将头戴具200联接到框架106,并且可以用作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的细丝220的收集器或外壳。如图28至图37所示,轭202包括轭前部230、轭背部232、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两个垫圈外壳270、以及两个端盖250(在轭202的每个侧向端部处一个)。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可以具有大体C形截面,其中轭前部230是面向后凹入的并且轭背部232是面向前凹入,例如如图37所示,以便在联接时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在展示的示例中,轭背部232的侧向端部包括端盖插入件238或由端盖插入件形成。每个端盖插入件238包括从端盖插入件238的后表面突出的端盖连接突出部239,如图32所示。在展示的示例中,轭后部232包括轭定位特征254和连接凹陷部256,如图31至图32所示。

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可以例如经由干涉配合或卡扣配合而联接在一起。在展示的示例中,轭前部230包括从轭前部230的上壁的内表面向下突出的突出部234以及从轭前部230的下壁的内表面向上突出的突出部234,如图34所示。突出部234可以沿着轭前部230的一部分或整个长度延伸。轭背部232包括在轭背部232的上壁的外表面中的凹陷部236以及在轭背部232的下壁的外表面中的凹陷部236,如图37所示。同样如图37所示,当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联接在一起时,轭前部230的突出部234被接纳在轭背部232的凹陷部236中,以便将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固定在一起。

每个垫圈外壳270容纳一个或多个垫圈272,如图28B、图28C、图28D和图28E所示,这些垫圈充当用于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的锁定机构的一部分。细丝220延伸穿过垫圈272,如图所示。垫圈272可以是相同的(图28D和图28E)或不同的(图28C)。当垫圈272处于实线所示的位置,其中垫圈孔口的轴线与细丝220的纵向轴线对齐或更紧密地对准时,细丝220能够在相对小的阻力量下在图28C、图28D或图28E中的从右到左的方向上或者在倾向于减小相关联头戴具的周长或头戴具的一部分的长度的方向上移动穿过垫圈272的孔口。这可以称为垫圈272或方向锁的释放或解锁位置。响应于细丝220在相反方向上(在图28C、图28D或图28E中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上或者在倾向于增大相关联头戴具的周长或头戴具的一部分的长度的方向上)的移动,垫圈272与细丝220一起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或朝向该位置移动,其中由于垫圈272与细丝220之间的摩擦接触,移动阻力与释放位置相比相对较大。这可以称为垫圈272或方向锁的锁定位置。优选地,对于给定的治疗,在考虑到头戴具的整体布置(例如,采用的方向锁的数量)的情况下,对处于锁定位置的细丝220的移动的阻力足以抵抗由加压气体在接口内产生的吹离力。也可以采用展示的方向锁的其他变型或其他类型的方向锁。在PCT公布号WO2017/158544和美国公布号2016/0082217中示出并描述了这种锁定机构的示例,这些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端盖250可以帮助将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固定在一起、将侧绑带208联接到轭202和/或为细丝220提供进入轭202的入口。如图35至图36所示,每个端盖250的后壁的内表面包括连接凹陷部252。当端盖250联接到端盖插入件238上时,连接凹陷部252接纳端盖连接突出部239,以便帮助将端盖250固定到端盖插入件238。每个端盖250的后壁的内侧边缘(即,当端盖250联接到轭前部230和/或轭背部232时,端盖250的相对于端盖250的其余部分定位在内侧的边缘)可以包括凹陷的前缘253,以帮助将端盖250引导到适当位置,使得连接凹陷部252接纳端盖插入件238的端盖连接突出部239。在展示的实施例中,凹陷的前缘253沿着端盖250的后壁的内侧边缘与内表面之间的拐角定位。每个端盖250的侧向端部或壁(即,当端盖250联接到轭202时,端盖250的形成轭202的侧向端部的端部或壁)包括孔口280,如图36所示。每个孔口280接纳细丝220中的一者,以便允许细丝220从侧绑带208穿过端盖250并进入轭202中。

为了组装轭202,将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和两个垫圈外壳270设置在轭背部232中,并且将轭前部230联接到轭背部232。每个端盖250可以联接到端盖插入件238中的一者。当轭前部230和轭背部232联接在一起时,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和两个垫圈外壳270被设置并固定在轭前部230与轭背部232之间。

来自每个侧绑带208的细丝220延伸到轭202中,使得存在两条细丝220穿过轭202。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将轭202的内部隔开,以便为两条细丝220形成单独的线路径。如图29至图30所示,第一线路径282至少部分地由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的前部和轭前部230限定,并且第二线路径284至少部分地由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的背部和轭背部232限定。因此,一条细丝220驻留在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前面的第一线路径282中,并且另一条细丝220驻留在细丝分隔件插入件240后面的第二线路径284中。第一细丝220穿过端盖250中的第一者和垫圈外壳270中的第一者中的垫圈而进入第一线路径282中。第二细丝220穿过端盖250中的第二者和垫圈外壳270中的第二者中的垫圈而进入第二线路径284中。

如图29至图39所示,第一线路径282和第二线路径284在细丝220进入线路径的端部处具有更大的高度或宽度。这可以有利地帮助防止或抑制在细丝220离开垫圈外壳270之后立即或不久在细丝220中形成突然弯曲,从而可以帮助垫圈与细丝220正确地接合。这也可以或替代地帮助防止或抑制细丝220在细丝220和头戴具回缩期间被卡在轭202的内部几何结构上。

分开的线路径防止或抑制两条细丝220之间的干扰。因为线路径282、284是在前后方向上分开的,所以垫圈外壳270和容纳在其中的垫圈都可以在相同方向上取向,如图28所示。使垫圈外壳270和垫圈在相同方向上取向有利地有助于提供两个侧绑带208的操作之间的一致性。如果线路径没有在前后方向上分开并且两个垫圈外壳270都在相同方向上取向,则两个细丝220可能彼此干涉并导致例如弯曲、卡住和/或缠结,这可能会抑制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机构的平滑操作。使垫圈外壳270和垫圈彼此相对地取向(例如,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倒置)可以允许线路径在上下方向上分开,这可能导致侧绑带208和/或方向锁之间的不均匀的操作和/或磨损。

图38至图42示出了可以联接到框架106的导管110的示例实施例。导管框架连接器190联接(例如,包覆模制)到导管110的第一端部,如图42所示。导管框架连接器190将导管110联接(例如,永久地联接)到框架106。导管框架连接器190可以经由干涉配合而联接到框架106。转环连接器192联接(例如,包覆模制)到导管110的第二相反端部。转环连接器192将导管110联接到转环194,该转环允许可旋转和可移除地连接到CPAP软管或其他气体供应管。在展示的示例中,转环连接器192包括扩大的环191和从扩大的环191向远侧(远离导管110)延伸的突出部193。转环194联接到突出部193。转环194可以通过将转环194推到突出部193上直到转环194邻接扩大的环191为止来联接到转环连接器192。

转环194可以至少部分地将CPAP软管或其他气体供应管与框架106和密封件104脱离。如图40所示,转环194可以与转环连接器192和导管110分离,以将框架106和密封件104与CPAP软管或气体供应管拆离。转环194可以包括抓握部196,例如扇形突出部,以向使用者提供关于握住转环196的位置的改进的抓握和/或触觉反馈,以将转环196与转环连接器192和导管110分开。转环194可以相对于转环连接器192枢转,这可以帮助将CPAP软管或气体供应管上的力与导管110分离。

如图43至图51所示,面罩接口102可以包括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104以及密封夹具组件或密封夹具122。在展示的布置中,密封夹具122包括一对密封夹具构件122a、122b。密封组件附接到框架106的出口卡圈140。密封件104包括由密封件104的基部部分121围成的进气口开口120,如图51所示。密封件104可以由可拉伸的弹性材料形成,比如例如弹性体、硅树脂或橡胶,其可以在张力下拉伸但是在去除张力之后将基本上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密封夹具122可以提供允许或帮助将密封件104联接到框架106的刚性部件。替代性地,密封件104的基部部分121可以被配置成围绕框架106的出口卡圈140拉伸,使得基部部分121的内表面(或另一适合的密封结构)基本上包围并抵靠出口卡圈140的外表面密封。夹具还可以由被配置成在出口卡圈上方拉伸的弹性体(优选地比密封件更具刚性)形成。

如本文所述,出口卡圈140的外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特征144,比如凹陷部。密封夹具1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的连接特征124,比如如图43和图45所示的对应的突出部,其帮助经由密封夹具122将密封件104联接并固定到出口卡圈140。当将密封件104和/或密封夹具122推到出口卡圈140上时,对应的连接特征144、124可以彼此接合,以帮助抑制密封件和/或密封夹具122从出口卡圈140拉下和/或相对于出口卡圈140旋转。出口卡圈140和密封件104和/或密封夹具122可以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这可以帮助防止或抑制密封件104和密封夹具122在出口卡圈140上或相对于出口卡圈旋转。

如图44所示,在展示的示例中,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104、内夹具部分或构件122a、以及外夹具部分或构件122b。内夹具构件122a和外夹具构件122b可以形成限定形成进气口120的开口的卡圈或环。进气口120可以是与框架106的出口卡圈140基本上相同的形状(例如,非圆形)和尺寸。内夹具构件122a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基本上包围并密封出口卡圈140的外表面密封的内表面。内夹具构件122a可以被设置在密封件104的内部腔体内,例如围绕基部部分121的内部。外夹具构件122b可以定位在密封件的外表面上,例如围绕基部部分121的外部。当内夹具构件122a和外夹具构件122b例如经由干涉配合连接123彼此连接时,密封件104(例如,基部部分121)因此夹紧在内夹具构件122a与外夹具构件122b之间,如图45所示。密封件104可以包括对准特征126,以帮助夹具122在密封件104上正确对准和定位。如图51所示,对准特征126可以沿着基部部分121的内部定位。

如上所述,在展示的示例中,密封件104是在使用中在患者的鼻孔内部密封的枕罩,并且包括密封在患者/使用者的鼻部的下表面上的辅助鼻部下方或鼻下部分。密封件104被配置用于在患者/使用者的鼻部下方、沿着面部的侧向于鼻部延伸的一部分以及沿着使用者的上嘴唇形成气密密封。密封件104包括基本上密封在患者/使用者的鼻孔内部的突出部或鼻枕。密封件104的其余部分膨胀并且围绕使用者的鼻部适形,以帮助正确地定位或安置密封件104、支撑密封件104和/或在移动期间鼻枕与使用者的鼻孔之间的密封件泄漏时充当辅助密封件。可以在申请人的PCT公布WO 2017/160166中找到关于本文所述和/或可以在本文所述的面罩组件中使用的密封件的附加信息,该公布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如本文所述,头戴具200可以是可自动调节的。为了戴上/脱下面罩组件100,使用者可以将光环型绑带204拉离轭202、框架106和密封件104或相对于它们拉动。这拉伸了侧绑带208的编织元件216,并且导致细丝220(其经由编带芯部210和接头207相对于光环型绑带204固定)在轭202内并且相对于轭滑动,以便增大头戴具200的总长度或大小。当面罩组件100定位在使用者的头部和面部上时,使用者释放光环型绑带204,以允许头戴具200的总长度或大小减小或回缩来自动调整或使其自身的大小适合使用者的头部。为了帮助鼓励和引导使用者抓握并拉动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而不是侧绑带208以戴上面罩组件100,光环型绑带204可以包括纹理化内表面290,如图52和图53所示。在这个示例中,纹理化内表面290围绕整个光环型绑带204延伸。图54和图55展示了变型,其中纹理化内表面290仅覆盖光环型绑带20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在这个示例中,纹理化内表面290仅被设置在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的一部分上。在这个示例中,在光环型绑带204的纹理化部分290与非纹理化部分之间存在相对尖锐的边界。图56和图57展示了另一变型,其中纹理化内表面290仅覆盖光环型绑带20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例如如图所示的光环型绑带204的后部部分206的一部分。然而,在这个示例中,纹理化表面290部分具有淡出的边缘。换句话说,纹理化表面290或图案缓慢地或逐渐地淡出并融合到非纹理化部分中,使得纹理化表面290部分不具有尖锐的限定边缘或清晰的过渡点。无论在光环型绑带204的整个内表面周围延伸还是仅在其一部分周围延伸,纹理化表面290都可以包括凹坑(如图所示)、肋、十字、螺旋和/或其他设计或纹理中的一者或多者。

光环型绑带204的顶部部分205和后部部分206可以是不同的颜色,例如如图58所示。侧绑带208可以是与后部部分206相同的颜色。使侧绑带208和后部部分206具有相同颜色可以帮助向使用者强调头戴具200的正确取向,因为相同颜色的侧绑带208和后部部分206形成从轭202围绕使用者头部的后部的环。在一些示例中,顶部部分205和后部部分206可以交织、一件式地针织和/或以其他方式被配置成使得两种颜色淡出或融合到彼此中,如图所示。

图59至图61示出了轭202和框架106的变型。如上所述,展示的轭202包括轭定位特征254。框架106包括由间隙分开的两个悬伸部分156。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框架定位特征254被设置在悬伸部分156之间的间隙中。框架定位特征254和悬伸部分156的大小和形状被设定成使得轭定位特征254沿着轭定位特征254和悬伸部分156的上表面和后表面与悬伸部分156齐平。在这个示例中,轭定位特征254比图27的示例的轭定位特征254相对更大或更长,并且悬伸部分156比图27的示例的悬伸部分156相对更小或更短。

图62至图65示出了轭202和框架106的另一变型。在这个示例中,轭202包括中央部分354和两个侧向部分356,从中央部分354的每个侧向端部延伸出一个侧向部分。侧向部分356具有比中央部分354更大的厚度和高度。每个侧向部分356在侧向部分356的内侧端或表面中、在侧向部分356的相对于中央部分354的后侧或背侧上包括凹陷部358,如图63所示。框架106包括两个侧向突出部155:从接纳轭202的凹陷区域154的每个侧向端部或边缘向外或横向延伸出一个侧向突出部。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侧向突出部155被接纳在轭202的侧向部分356中的凹陷部358中,如图64至图65所示,以将轭202固定到框架106。

图66至图70示出了轭202和框架106的另一变型。在这个示例中,框架106包括两个侧向突出部155,类似于图62至图65的示例。轭202包括两个凹陷部或孔口368。在展示的示例中,每个凹陷部或孔口368在从轭的后表面突出的环366中形成或者由该环形成,如图67所示。当轭202联接到框架106时,侧向突出部155被接纳在轭202的凹陷部368中,如图66和图68至图69所示,以将轭202固定到框架106。

图71至图73示出了轭202和框架106的另一变型。在这个示例中,框架106包括从框架106向前延伸的两个上悬伸部分157和两个下悬伸部分159。上悬伸部分157是面向下凹入,并且下悬伸部分159是面向上凹入。轭202被接纳在上悬伸部分157与下悬伸部分159之间的区域中。轭202与上悬伸部分157和下悬伸部分159之间的干涉配合将轭202保持在适当位置。轭202和/或框架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特征(例如,轭定位特征254)以帮助使轭202相对于框架106正确地居中。

图74展示了用于向患者输送呼吸治疗的呼吸面罩系统或面罩组件2100的另一示例。该系统的任何特征都可以用上面或下面描述的特征替代或替换,以产生可能未明确展示的新组合。

面罩系统可以包括面罩接口,比如密封和框架组件2102,以及头戴具组件2200。面罩接口2102和头戴具组件2200可以包括连接系统,以将头戴具2200附接到面罩接口2102。各种形式的连接系统可以用于将头戴具2200附接到面罩接口2102。面罩接口2102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头戴具一起使用。头戴具2200可以与各种面罩接口一起使用。

面罩接口或密封件和框架组件2102可以包括:密封件2104,其用于在患者的嘴巴和/或鼻部周围和/或下方密封;以及框架2106,其用于支撑密封件2104并且将密封件2104附接到头戴具2200。框架2106可以包括进气口,该进气口被配置成附接到气体导管2110,以便经由面罩接口2102将气体输送到患者。

呼吸面罩系统的头戴具2200在使用中将面罩接口2102保持到患者的面部。头戴具2200通常附接到面罩接口2102,并且包裹在患者头部的后部周围,以使面罩接口2102抵靠患者的面部密封。

在一些示例中,头戴具组件2200包括被配置成附接到面罩接口2102的轭或收集器2202。在一些示例中,面罩接口2102包括凹陷区域,当轭2202和面罩接口2102附接在一起时,该凹陷区域在其中接纳轭2202的至少一部分。

轭2202可以附接到头戴具2200的绑带。在图74所示的示例中,头戴具2200包括绑带组件,该绑带组件包括:被配置成包裹在患者头部后面的后绑带2204、被配置成包裹在患者头部顶部上的上部绑带2206、以及被配置成在使用期间沿患者着的面颊延伸的一对前绑带2208。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前绑带2208通过后部连接器2205附接到头戴具组件2200的后绑带2204,例如,附接到后绑带2204的自由端部2207或联接到自由端部2207的连接器。每根前绑带2208都可以包括自由端部,连接器可以附接到该自由端部。每个连接器都可以与位于轭2202上的互补绑带连接器接合。前绑带2208与轭220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任何适合的连接形式,比如卡扣配合式连接、螺丝和螺纹型连接、或钩状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轭2202包括在轭2202的每个侧向端部处的端盖2203。每个端盖2203都可以充当连接器,并且可以联接到前绑带2208中的一者,如图74所示。

在一些示例中,头戴具可以是可自动调节的和/或可以结合一个或多个方向锁,这些方向锁允许头戴具在相对小的阻力量下来减小长度并且抵抗头戴具的长度增大。在一些配置中,可以克服方向锁的锁定力以允许头戴具延长,以便戴上和脱下接口组件。在一些示例中,轭2202形成在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中使用的细丝的收集器。

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如图74所示,每个前绑带2208包括可以是无弹性的细丝2300,该细丝在由比如弹性编带的弹性覆盖物2302内延伸和/或被其覆盖。如图所示,细丝2300的纵向轴线可以与弹性编带的纵向轴线对齐(例如,与该纵向轴线平行或同轴)。弹性编带可以充当回缩装置或偏置元件以使头戴具回缩或者使头戴具在被拉伸或增大长度之后减小长度。代替弹性编带或除此之外,可以使用其他回缩装置或偏置元件,例如弹性细丝或其他构件、任何适合类型的弹簧、弹回机构或者任何其他适合的偏置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元件。在一些示例中,端盖2203被包覆模制到弹性编带2302的端部上。轭2202或头戴具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约束机构或方向锁,其中每一个可以包括垫圈机构2312(例如,如图75A所示),该垫圈机构可以被配置成在头戴具的伸长期间与细丝2300摩擦接合,但是在头戴具的回缩期间允许相对无摩擦的移动。垫圈机构可以结合到轭/收集器2202的端部中,例如端盖2203或轭/收集器2202的与端盖2203相邻或附近的部分。轭/收集器2202的主体可以是基本上中空的,以将细丝2300接纳在主体内。在一些示例中,轭2202包括上线轨道和下线轨道2201,如图83A所示,以容纳在轭2202内从头戴具的每一侧延伸的细丝2300。

每个垫圈机构2312可以包括圆柱形轴2314和从该轴延伸的臂2316(如图75A所示)。圆柱形轴2314是与可以容纳垫圈机构2312的垫圈外壳2310基本上相同的宽度,并且臂2316更窄。在展示的布置中,臂2316包括第一区段2316a和第二区段2316b,其中第一区段2316a从圆柱形轴2314径向或垂直延伸,并且第二区段2316b与第一区段2316a的端部成钝角延伸。臂2316的第二区段2316b包括被配置用于接纳细丝2300的居中定位的孔口。向细丝2300施加张力致使垫圈2312向后和/或向前在锁定位置和/或打开位置之间枢转。例如,图77B、图79B和图81B示出了处于锁定配置的方向锁,其中力在朝向图的左侧的方向上被施加到细丝2300。在该配置中向细丝2300施加的力致使垫圈2312枢转,使得细丝2300穿过方向锁的路径是非线性的或曲折的,并且细丝的移动受到约束。图77C、图79C和图81C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方向锁,其中力在朝向图的右侧的方向上被施加到细丝2300。在该配置中,垫圈2312枢转,使得细丝2300的路径为大致直线。这为细丝2300提供了平滑路径,以便基本上自由地被牵拉穿过方向锁。头戴具或其任何部分可以根据申请人的下列专利申请公布中所披露的任一个实施例来配置:美国公布号2016/0082217、2015年9月1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4/856,193以及PCT公布号WO2016/043603,这些申请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披露内容的框架2106和/或头戴具2200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支撑梁,其有助于稳定头戴具2200与面罩接口2102和/或框架2106之间的接头或连接,这进而可以帮助在使用中稳定面罩对患者的面部的密封。

例如,图75A至图77C展示了示例,其中呈细长相互接合构件或臂的形式的支撑梁为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系统提供结构和支撑,这可以帮助抵抗密封件2104相对于使用者的面部旋转。在展示的示例中,相互接合构件或臂包括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延伸或回缩以改变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的整体组件的长度(并且因此,改变相关联头戴具的长度)。外轨道2410和内轨道2420彼此互锁,如图76A至图76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内轨道2420和/或外轨道2410是半刚性的。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可以结合到面罩接口2102的框架或侧臂2105中,例如框架2106、轭2202和/或框架2106和/或轭2202的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脸颊上延伸的延伸部。在展示的示例中,外轨道2410从侧臂2105延伸和/或联接到侧臂。在展示的示例中,内轨道2420从头戴具2200(例如,后绑带2204)延伸和/或联接到头戴具。在其他示例中,内轨道2420可以从侧臂2105延伸和/或联接到侧臂上,并且外轨道2410可以例如在后绑带2204处从头戴具2200延伸和/或联接到头戴具。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可以包括在头戴具2200的前绑带2208中、充当前绑带的部分或全部、或者代替前绑带。头戴具2200包括两组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在使用中,使用者的面部的每一侧上各一组。

如图76A所示,内轨道2420包括两个细长突出部2424,这些突出部从细长基部2422垂直或基本上垂直地突出。突出部2424彼此间隔开。外轨道2410包括两个细长突出部2414,这些突出部从细长基部2412垂直或基本上垂直地突出。外轨道2410的突出部2414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宽于或大于内轨道2420的突出部2424的间隔。内轨道2420的突出部2424被定位在外轨道2410的突出部2414的内侧或之间。在展示的示例中,外轨道2410和内轨道2420在每个突出部2414、2424的与基部2412、2422相反的端部处包括凸缘2416、2426。内轨道2420的凸缘2426向外突出,并且外轨道2410的凸缘2416向内突出。如图76A所示,外轨道2410的凸缘2416与内轨道2420的凸缘2426接合或接触。凸缘2416、2426的接合或接触形成固位特征,该固位特征帮助将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紧固在一起。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在使用中可以相对于彼此滑动(例如,沿长度方向、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和/或沿平行于基部2412、2422的纵向轴线延伸的轴线)。

可以容纳约束机构或垫圈机构2312的垫圈外壳2310可以联接到内轨道2420或外轨道2410。在展示的示例中,垫圈外壳2310固定到每个内轨道2420的端部(即,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面部的每一侧上一个)。在展示的示例中,自动调节机构包括无弹性细丝2300和弹回弹性件2304。细丝2300的一个端部2301可以固定或紧固到内轨道2420或外轨道2410或者相对于内轨道和外轨道固定或紧固。无弹性细丝2300的相反端部可以通过例如压合连接器或梭动件2306而连结到弹回弹性件2304,如图75B所示。无弹性细丝2300的纵向轴线可以与弹回弹性件2304的纵向轴线对齐(例如,与该纵向轴线平行或同轴)。无弹性细丝2300、弹回弹性件2304和/或梭动件230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在外壳或管2308内和/或在其内滑动。管2308为细丝2300和弹回弹性件2304在该管内滑动提供了摩擦小或摩擦相对小的外壳。管2308帮助保护细丝2300和弹回弹性件2304免受外力的干扰,例如与枕部接触,这可能降低自动调节机构的功能。

图77A至图77C展示了包括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的头戴具2200在使用中的操作。如图77A所示,在中间位置,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完全重叠或最大程度地重叠,并且头戴具处于其最小大小或长度。通过将面罩接口2102远离头戴具2200拉动从而施加伸长力,可以将头戴具2200拉伸或拉长,以便例如戴上和/或脱下。随着面罩接口2102被远离头戴具2200拉动,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相对于彼此滑动,从而减少内轨道2420与外轨道2410之间的重叠并且增加头戴具2200的长度。当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远离彼此滑动时,细丝2300被拉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垫圈2312接合以提供伸长阻力,并且弹回弹性件2304被拉伸并处于张力下,如图77B所示。当释放伸长力时,头戴具2200自动回缩,如图77C所示。弹回弹性件2304的内力使弹回弹性件2304弹回和/或回缩。由弹回弹性件2304提供的回缩力将细丝2300穿过垫圈外壳2310拉回(在与伸长期间相反的方向上),从而释放垫圈2312以减小或最小化对细丝2300移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的阻力。当穿过垫圈外壳2310将细丝2300拉回时,将外轨道2410和内轨道2420朝向彼此拉回,从而减小头戴具2200的长度。

图78A至图79C展示了自动头戴具调节机构的另一示例实施例,该自动头戴具调节机构包括呈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的形式的支撑梁以及无弹性细丝2300。头戴具可以包括两个这种调节机构: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面部的每一侧上一个。在展示的示例中,外轨道2410从框架2106延伸、联接到框架和/或相对靠近框架定位,并且内轨道2420从头戴具或垫圈外壳2310延伸、联接到头戴具或垫圈外壳和/或相对靠近头戴具或垫圈外壳定位。在其他示例中,内轨道2420从框架2106延伸、联接到框架和/或相对靠近框架定位,并且外轨道2410从头戴具或垫圈外壳2310延伸、联接到头戴具或垫圈外壳和/或相对靠近头戴具或垫圈外壳定位。图78A至图79C的实施例还包括包围内轨道2420、外轨道2410和垫圈外壳2310的弹性管2324。弹性管2324可以由例如比如针织或编织材料的织物、硅树脂或TPE(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或者包括这些材料。在展示的示例中,弹性管2324的第一端部固定到外轨道2410,并且弹性管2324的另一端部固定到垫圈外壳2310或另一头戴具部件。在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颠倒的示例中,弹性管2324的第一端部固定到内轨道2420。细丝2300的一个端部可以固定或紧固到内轨道2420或外轨道2410或者相对于内轨道和外轨道固定或紧固。无弹性细丝2300的相反端部形成或包括端部止动件2303。无弹性细丝2300的纵向轴线可以与弹性管2324的纵向轴线对齐(例如,与该纵向轴线平行或同轴)。

图78C和图79A展示了头戴具的中间位置,其中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完全重叠或最大程度地重叠,并且头戴具处于其最小大小或长度。当将头戴具2200拉伸或伸长,例如以便戴上和/或脱下,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沿着平行于内轨道2420和外轨道2410的纵向轴线延伸的轴线远离彼此滑动,使得它们之间的重叠减小,细丝2300被拉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垫圈2312与细丝接合以提供伸长阻力,并且抗伸长的弹性管2324被拉伸并处于张力下,如图78D和图79B所示。端部止动件2303对允许弹性管2324拉伸的量提供止动或限制。当头戴具在伸长期间已达到其最大长度时,垫圈外壳2310接触端部止动件2303,并且端部止动件2303防止、抑制或减小垫圈外壳2310和细丝2300相对于彼此进一步移动或行进的可能性。当释放伸长力时,头戴具2200自动回缩到装配位置或朝向装配位置回缩,如图79C所示,该装配位置可以是平衡装配位置,其可以匹配或基本上匹配使用者头部的周长。平衡装配位置可以是头戴具的保持力与由治疗引起的力(例如吹离力)和/或试图伸长头戴具的其他力(例如软管拉力)平衡所在的头戴具的位置或长度(大小)。弹性管2324的内力使弹性管2324弹回和/或回缩。由弹性管2324提供的回缩力将外轨道2410朝向垫圈外壳2310推回和/或穿过垫圈外壳2310和垫圈2312将细丝2300推回(在与伸长期间相反的方向上),从而释放垫圈2312以减小或最小化对细丝2300移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的阻力。

图80A至图81C展示了包括伸缩构件的自动头戴具调节机构的示例实施例。头戴具可以包括两个这种调节机构: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头部的每一侧上一个。如图所示,调节机构包括外部构件2430、内部构件2432、无弹性细丝2300、垫圈外壳2310、以及弹性管2438。内部构件2432被设置在外部构件2430内,并且内部构件2432和外部构件2430可以相对于彼此滑动。伸缩式内部构件2432和外部构件2430可以充当支撑梁。弹性管2438包围内部构件2432、外部构件2430和垫圈外壳2310。在展示的示例中,外部构件2430联接到垫圈外壳2310,弹性管2438的第一端部固定到内部构件2432,并且弹性管2438的另一端部固定到垫圈外壳2310或另一头戴具部件。在其他示例中,内部构件2432可以联接到垫圈外壳2310,并且弹性管2438的第一端部可以固定到外部构件2430。弹性管2438可以由例如比如针织或编织材料的织物、硅树脂或TPE(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或者包括这些材料。细丝2300的一个端部可以固定或紧固到内部构件2432或外部构件2430或者相对于内部构件或外部构件固定或紧固。无弹性细丝2300的相反端部形成或包括端部止动件2303。细丝2300的纵向轴线可以与弹性管2438的纵向轴线对齐(例如,与该纵向轴线平行或同轴)。

在图80C和图81A所示的中间位置,内部构件2432和外部构件2430完全重叠或最大程度地重叠,并且头戴具处于其最小大小或长度。当将头戴具2200拉伸或伸长,例如为了戴上和/或脱下,内部构件2432和外部构件2430相对于彼此滑动,使得它们之间的重叠减小,细丝2300被拉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垫圈2312与细丝接合以提供伸长阻力,并且抗伸长的弹性管2438被拉伸并处于张力下,如图80D和图81B所示。端部止动件2303可以为内部构件2432和外部构件2430相对于彼此的滑动和/或弹性管2438被允许拉伸的量提供止动或限制。当头戴具在伸长期间已达到其最大长度时,垫圈外壳2310接触端部止动件2303,并且端部止动件2303防止、抑制或减小垫圈外壳2310和细丝2300相对于彼此进一步移动或行进的可能性。当释放伸长力时,头戴具2200自动回缩,如图81C所示。弹性管2438的内力使弹性管2438弹回和/或回缩。由弹性管2438提供的回缩力将外部构件2430和内部构件2432朝向彼此推回,使得外部构件2430与内部构件2432之间的重叠增加和/或穿过垫圈外壳2310将细丝2300推回(在与伸长期间相反的方向上),从而释放垫圈以减小或最小化对细丝2300移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的阻力。

在一些情况下,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机构中的细丝在回缩期间可以屈曲或弯曲。这可能防止、抑制或减小调节机构和/或头戴具平滑地回缩到较小大小以配合使用者的可能性,从而可能损害面罩接口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密封,和/或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如果使细丝弯曲或屈曲所需的力小于由垫圈机构施加到细丝的阻力,则细丝可能屈曲。然后在细丝进入垫圈外壳和垫圈之前,细丝可能屈曲或弯曲。例如,图82A至图82B展示了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机构的示例,该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机构包括设置在弹性编带2302内并且在其内延伸的非弹性细丝2300。编带2302的一个端部联接到轭2202的端部,并且编带2302的另一端部联接到头戴具的后绑带2204。图82B示出了屈曲的细丝2300。在编带2302具有增加的中间或最小长度以提供更大范围的大小调节的实施例中,细丝可能弯曲或屈曲的问题可能加剧。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些示例中,可自动调节的头戴具机构包括呈编带芯部2440形式的支撑梁,该编带芯部被容纳在编带2302内并且在其内滑动,如图83A至图83C所示。细丝2300可以例如通过包覆模制而永久地接合到编带芯部2440。编带芯部2440可以与塑料头戴具或头戴具部件一体形成和/或例如通过如上所述的内部模制而永久地接合到头戴具绑带,例如后绑带2204。内部模制过程和内部模制产品的示例在PCT公布号WO 2016/043603和美国公布号2016/0074614中描述,这些公布通过援引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模制的头戴具绑带包括具有集成塑料芯的织物管。在这些实施例中,编带芯部可以包括塑料芯超出织物层的延伸部。也就是说,编带芯部包括没有集成织物层的塑料。编带芯部2440可以是柔性的,但是比细丝2300相对更具刚性,这是由于例如编带芯部2440由比细丝2300相对更硬或更具刚性的材料制成或者包括相对更硬或更具刚性的材料和/或编带芯部2440和细丝2300的相对尺寸(例如,编带芯部2440可以比细丝2300更厚,这与细丝2300相比可以为编带芯部2440提供更大的刚性)。弹性编带2302可以具有最小长度X1,该最小长度基本上等于编带芯部2440的长度。与单独的细丝2300相比,编带芯部2440通过向调节机构的调节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附加结构而有利地增加调节机构的稳定性。例如,编带芯部2440为编带2302提供结构和支撑,并且改进编带2302经由轭2202将施加到面罩接口2102的负载传递到头戴具2200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面罩在使用者的面部上的稳定性。减少细丝的屈曲可以帮助减小或最小化调节机构的激活长度。在展示的示例中,垫圈外壳2310被包括在使用中联接到面罩接口的轭2202中,并且细丝2300穿过垫圈外壳2310而延伸到轭2202内的线轨道2201中。头戴具可以包括两个这种调节机构:在使用中在使用者的头部的每一侧上一个。

在中间位置,例如如图83A所示,编带芯部2440邻接端盖2203(例如,如图所示)或垫圈外壳2310(例如,通过延伸穿过端盖2203,如图87所示以及本文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在不包括轭202的示例中和/或在如图75A至图81C所示的示例中)。当将头戴具2200拉伸或伸长,例如为了戴上和/或脱下,弹性编带2302被拉伸,编带芯部2440和无弹性细丝2300在弹性编带2302内滑动,细丝2300被拉动穿过垫圈外壳2310,并且垫圈接合以提供伸长阻力,如图83B所示。弹性编带2302具有最大延伸长度X2。当弹性编带2302被拉伸时,弹性编带2302由编带芯部2440部分地支撑,并且弹性编带2302的长度仅由细丝2300支撑。当弹性编带2302被拉伸到其最大或最完全程度并且处于其最大长度时,未由编带芯部2440支撑的弹性编带2302的长度Y等于X

图84A至图84B展示了编带芯部2440的示例实施例。细丝2300可以例如通过包覆模制而永久地接合到编带芯部2440的自由端部2442。编带芯部2440的固定端部2444可以例如通过包覆模制或内部模制而永久地接合到头戴具绑带,例如后绑带2204。编带芯部2440的在固定端2444处、邻近该固定端或者在其附近的部分可以包括几何形状2448,该几何形状被设计成有助于提高编带芯部2440与头戴具绑带之间的机械连接的强度。几何形状2448可以包括肋状边缘和/或孔口,如图所示。可以使用任何其他适当的几何形状。孔口可以帮助在头戴具绑带的包覆模制材料与编织芯部440之间形成机械结合。

在展示的示例中,编带芯部2440是弯曲的,这可以允许编带芯部2440在使用中遵循使用者的头部的曲率。编带芯部2440的曲率还可以或替代性地在不使用时和/或在戴上和脱下期间帮助保持头戴具2200打开(例如,使得头戴具2200可以保持或维持环状结构或形状),这可以帮助改善将头戴具2200装配到使用者的易用性。编带芯部2440可以帮助防止、抑制或减少头戴具绑带或编带与其自身和/或头戴具的其他部分扭曲或缠结的可能性。编带芯部2440的曲率可以帮助在正确的方向上将细丝2300引导到垫圈外壳2310中,这可以帮助减少或最小化细丝2300中的扭结,扭结可能妨碍调节机构有效地起作用。

当编带2302完全延伸时,编带芯部2440具有比编带2302的宽度窄或小的宽度W,如图83B所示。宽度的这种差异可以帮助减少或防止编带芯部2440与编带2302之间的摩擦限制编带2302的延伸。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W大于编带芯部2440的厚度T。与宽度W相比,较小的厚度T允许编带芯部2440在厚度T和/或曲率的方向上挠曲,这可以允许头戴具更容易地适应使用者头部的形状。与厚度T相比,增加的宽度W有助于在使用中相对于使用者在上下方向上为面罩接口2102提供稳定性。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可以朝向自由端部2442渐缩(即,使得自由端部2442比编带芯部2440的更靠近固定端部2444的部分更窄)。渐缩的宽度可以帮助防止、抑制或减小当头戴具的大小回缩时自由端部2442钩住或缠在弹性编带2302的内部上的可能性。渐缩的宽度可以允许力沿着编带芯部2440的长度均匀分布。渐缩的宽度可以使自由端部2442比固定端部2444更柔性,这可以减小自由端部2442与细丝2300之间的柔性的差异。如果编带芯部2440反而比细丝2300明显更具刚性,则可以在细丝2300与编带芯部2440之间的接头处或附近形成铰接点。因此,由于约束机构施加的力,细丝2300更有可能在铰接点处弯曲或扭结,这可能降低调节机构的功能。在一些示例中,编带芯部2440包括凹口2450,即,厚度减小的区域,如图85A所示。凹口2450可以定位在自由端部2442附近,或者比固定端部2444相对更靠近自由端部2442。凹口2450可以在细丝2300附近提供增加的柔性,这可以帮助将细丝2300引导到垫圈外壳2310中。凹口2450可以帮助防止、抑制或减小编带芯部2440与细丝2300之间的接头成为铰接点的可能性,在铰接点处,细丝2300由于刚性的突然改变而弯曲或扭结。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编带芯部2440可以在单个注射成型过程射出中形成,例如如图85A和图85B所示,这可以提高制造的容易性和效率。

图86A至图86B展示了编带芯部2440的另一示例实施例。与图84A至图84B的示例相比,图86A至图86B的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W朝向自由端2442渐缩增加。渐缩可以帮助施加到细丝2300的负载沿着编带芯部2440的长度更均匀地分布。编带芯部2440的在固定端2444处、邻近该固定端或者在其附近的部分可以包括几何形状2448,该几何形状被设计成有助于提高编带芯部2440与头戴具绑带之间的机械连接的强度。几何形状2448可以帮助改善与包覆模制工具的对准。在展示的示例中,几何形状2448包括端部部分A,该端部部分被包覆模制在头戴具绑带(例如内部模制的头戴具绑带)的端部内。端部部分A可以包括孔口2452,该孔口形成编带芯部2440与头戴具绑带之间的机械接头的一部分。在展示的示例中,端部部分A是矩形的,但是部分A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状和/或可以包括切口、脊部和/或其他特征,以向与头戴具绑带一起形成的包覆模制接头提供强度。编带芯部2440的部分B可以帮助使编带芯部2440在包覆模制工具内对准。如图所示,部分B可以与端部部分A相邻。部分B可以包括孔口2454,该孔口接纳包覆模制工具的突出部,以防止、抑制或减少编带芯部2440在材料注入包覆模制工具中时移动的可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端部部分A和编带芯部2440的其余部分C(例如,从部分B延伸到自由端部2442的部分)的厚度T1和T3相比,部分B具有增加的厚度T2,如图86B所示。增加的厚度T2可以有利地允许编带芯部2440的外表面与包覆模制工具内的模腔的内表面邻接,这可以帮助改善编带芯部2440在工具内的对准和定位。

在一些示例中,当编带2302完全延伸时,编带芯部2440可以具有比编带2302的宽度宽或大的宽度W。当编带2302延伸并且宽度减小到与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相同的宽度时,这可以允许编带芯部2440和编带2302为调节机构提供软止动,以最小化或防止调节机构的进一步延伸,并且因此减小头戴具大小。当编带2302延伸而使得其宽度匹配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时,编带芯部2440与编带2302之间的摩擦限制了编带2302的进一步延伸。该软止动可以防止、抑制或减小细丝2300被拉动而不与垫圈接触的可能性,不接触可能会防止、抑制或减小调节机构正常工作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编带芯部2440的厚度可以大于编带芯部2440的宽度。这种布置可以在使用中在使用者头部的径向方向上提供更大的刚性,和/或有助于减少面罩在使用者面部上的侧到侧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在头戴具处于中间(最小长度)位置时,编带芯部2440可以延伸到端盖2203或轭2202的端部中,例如,如图87所示。这种布置可以增加编带芯部2440与轭2202之间的接合,从而可以帮助改善面罩的稳定性。当不使用时,这种布置还可以或替代性地帮助防止、抑制或减小编带2302扭曲和/或轭2202和/或接口2102相对于头戴具2200翻转的可能性。自由端部2442延伸到端盖2203或轭2202中的距离越大,当头戴具装配到使用者身上时编带芯部2440就越可能与轭2202接合。

参考图88至图97,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鼻部面罩接口3100的又一示例的鼻部密封部件3102。鼻部密封件3102是柔性且柔软的,并且可以由硅树脂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形成。

参考图88中所示的鼻部密封件3102的接触面部侧或佩戴者侧,通常用(3120)指示的接触表面被配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鼻部密封,包括跨过使用者的鼻梁进行密封。在这个示例中,接触表面3120外接鼻部,并且围绕使用者的鼻部密封。在这个实施例中,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部分包括通常用3121指示的上唇部区域,该上唇部区域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面部的上唇部区域,比如在朱红色边界上方和鼻孔下方的位置处接触。接触表面3120还包括在密封件3102的底部处的上唇部区域3121与对应于密封件3102的顶部处的鼻梁区域或位于该鼻梁区域近侧的区域3125之间延伸的左右面颊或侧面区域3123。接触表面3120的面颊区域3123被配置成在鼻部的两侧接触使用者的内侧面颊表面和/或使用者的侧面鼻部表面。接触表面3120的鼻梁区域3125被配置成在鼻部之上延伸,并且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梁区域并且连接两个面颊区域3123。接触表面3120的整体形状和配置被配置成围绕鼻部密封地贴合使用者面部的轮廓,并且在经由头戴具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时以及在鼻部面罩接口接收气体流动时密封地接合在使用者的鼻部周围。鼻部密封件3102可以被认为是充气型的,因为在压力下,该密封件将接触面部表面3120推向使用者的面部并且变形以基本上抵靠使用者的面部轮廓密封,包括上唇部、内侧面颊、侧面鼻部和鼻梁中的一者或多者。

鼻部密封件3102的接触表面3120终止于内周边边缘3122,当密封件3102组装到密封外壳3104时,该内周边边缘限定进入面罩腔体的鼻部接纳开口。

参考图96和图97,鼻部密封件3102基本上由接触面部的表面部分3120和侧壁部分3126限定,该侧壁部分从接触表面3120围绕密封件的周边向后延伸、并且在密封件的外部侧或外侧终止于通常用3127指示的连接边缘处,该连接边缘联接到或能够连接到密封外壳3104的开口3140。如前所述,在这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3102能够可释放地连接到密封外壳,并且侧壁3126的终止边缘包括周边通道3128,该周边通道被配置成与设置在密封外壳3104的开口3140处的互补周边脊部或延伸部接合。如先前所讨论的,在替代性实施例中,柔性鼻部密封件3102可以永久地或半永久地连接或联接到密封外壳3104,比如经由包覆模制、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在进一步的替代性示例中,接口可以设置有半刚性或刚性的夹具部件,该夹具部件的形状被确定成对应于鼻部密封件的外部侧或外侧上的连接边缘3127。在此类示例中,密封件的连接边缘3127可以包覆模制到或以其他方式永久地连接到刚性夹具部件,以便在该密封件的外侧处提供刚性的边缘或部分。该刚性夹具部件可以被配置成与互补的基部或外壳部件接合或以其他方式连接,从而将鼻部密封件联接到基部或外壳。

如图97所示,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表面3120形成凸缘,该凸缘从鼻部密封件的侧壁3126部分向内卷曲或延伸。在这个实施例中,侧壁3126的终止边缘3127处或朝向该终止边缘的区域可以是相对于侧壁的其余部分和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部分增厚的区域,以便容纳连接通道3128或以其他方式在鼻部密封件的整体形状外侧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如所讨论的,鼻部密封件3102由柔性且柔软的材料形成,使得鼻部密封件3102相对于刚性外壳3104是柔性的。举例来说,密封件3102可以由硅树脂材料或类似材料形成。

鼻部密封件3102包括鼻下支撑件3124(或鼻部悬带),当鼻部密封件3102组装到密封外壳3104时,该鼻下支撑件至少在该密封件的侧面之间和面罩腔体3106内延伸或侧向跨过鼻部密封件悬挂。鼻下支撑件3124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抵消在如先前所讨论的佩戴和使用鼻部面罩时产生的任何抬升合力。

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在鼻部密封件的相对的左侧和右侧之间至少侧向延伸跨过该鼻部密封件。如图所示,鼻下支撑件设置在或位于鼻部密封件开口3106的后面或后方。鼻下支撑件3124固定地连接到鼻部密封件,原因是它不能够移除。在一种形式中,鼻下支撑件3124一体地模制在鼻部密封件内。在替代性形式中,应当认识到,鼻部密封件3102的鼻下支撑件零件或部分可以单独形成,并且然后固定地联接在鼻部密封件内(比如经由粘合剂或焊接等),或者该鼻下支撑件零件或部分可以连接到密封外壳。

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配置3124包括伸长的主要侧向部分或带3129,该主要侧向部分或带延伸跨过鼻部密封件并在该鼻部密封件内延伸,比如悬挂在该密封件的相对侧之间。参考图89、图92和图97,鼻下支撑件的主要侧向部分3129在至少与接触表面3120的周边开口边缘3122隔离开或偏移开的位置处连接到鼻部密封件或从该鼻部密封件延伸,但在这个示例中还完全从接触表面3120分离或偏移开,使得侧向部分3129不会抑制或减弱接触表面3120在面颊区域和/或侧向鼻部区域3123中与使用者面部的密封接合或可变形性。在这个示例中,主要侧向部分3129从鼻部密封件在接触表面3120后方的相对侧壁3126部分的内表面上的位置3131延伸或连接在这些位置处。在这个示例中,连接位置3131对应于或包括侧壁3126的终止边缘3127,但这并不是必需的。

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3124进一步包括中央延伸部分3132,该中央延伸部分从主要侧向部分3129在中央延伸,并且联接或连接到接触表面3120的位于上唇部区域3121中的开口边缘3122或者联接或连接在该开口边缘处。在替代性示例中,中央延伸部分3132可以替代性地连接到接触表面3120的位于密封件的开口边缘3122下方的上唇部区域3121的下部,或者替代性地可以在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与接触表面3121偏移开或隔离开的位置处连接,比如连接到鼻部密封件的位于接触表面3120后方的侧壁3126的下部。

包括主要侧向部分3129和中央延伸部分3132的鼻下支撑件3124提供了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被配置和/或取向成用于在使用中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该配置中,主要侧向部分3129的主要接触表面被配置成与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接合,该至少一部分可以例如包括小柱的顶端和鼻翼边沿朝向鼻部顶端的多个部分。中央延伸部分3132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小柱区域,或者小柱的位于鼻部的鼻尖与基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但优选地,小柱的大部分从该基部延伸。鼻下支撑件的最终接触表面积取决于使用者鼻部的形状和大小。鼻下支撑件的配置被设计成用于接触鼻下表面的最大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而基本上不阻碍使用者的鼻孔,其中鼻孔倾向于与中央延伸部分3132的两侧上的开放空间3134对准。根据使用者鼻部的大小和形状,鼻下支撑件3124通常被配置用于最好完全避免使用者的鼻孔被阻碍,但最坏的是仅部分地阻碍一个或两个鼻孔。

如图所示,鼻下支撑件3124的接触表面通常相对于鼻部密封件取向和配置,以便接合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3124的多个部分是鼻部密封件的在模制该密封件期间形成的一体薄纤维网或条带。例如,鼻下支撑件的横向于其接触表面的厚度明显小于接触表面在鼻下支撑件上的任何位置处的对应宽度。在一种配置中,鼻下支撑件部分的厚度可以基本上类似于鼻部密封件在该密封件的接触表面3120的区域中的厚度。

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3124的主要侧向部分3129的宽度可以沿着其在鼻部密封件的相对侧之间的长度而变化。在这个示例中,主要侧向部分3129的宽度W1可以从鼻部密封件的中心朝向每一侧逐渐增大。在这个示例中,随着鼻下支撑件3124的中央延伸部分3132从主要侧向部分3129延伸到接触表面3120,该中央延伸部分的宽度W2在宽度W2上逐渐增大。在替代性示例中,应当认识到,主要侧向部分或中央延伸部分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宽度沿着其长度可以是一致的,或者沿着其长度可以具有替代性的宽度轮廓。

参考图97,中央密封轴线BB被限定为在接触表面3120处于松弛状态(例如,未使用)时的中心处的外部最上面的接触点与最下面的接触点之间切向延伸。如图97所示,鼻下支撑件3124在该鼻下支撑件的中央区域中的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由与中央区域中的鼻下支撑件部分的接触表面重合地延伸的轴线CC指示)相对于密封轴线BB成角度θ延伸,使得鼻下支撑件的接触表面不与密封轴线BB平行或对准。在这个示例中,鼻下支撑件3124的中央区域中的接触表面从密封轴线BB偏移某个角度取向,该角度在约30度至约9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45度至约75度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为约60度。鼻下支撑件在中央区域中的至少主要鼻部接触部分或表面的这种角取向被配置成当使用者的鼻部处于鼻部密封件内时基本上与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一般或典型的角取向对准。

如上文所解释的,鼻下支撑件3124固定地连接到鼻部密封件3102、或者在其他方面是该鼻部密封件的一体部件。附图描绘了处于静止状态(即未使用)的鼻部密封件及其鼻下支撑件3124。类似于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3120,鼻下支撑件3124也被配置成柔软且柔性或柔韧的,使得当鼻部面罩接口在使用中固定到使用者的面部或以其他方式佩戴时,该鼻下支撑件的形状和位置可以符合对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悬带状效果。典型地,鼻下支撑件在任何方向上都是不可拉伸的,但在替代性示例中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拉伸。

参考图98至图118,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鼻部面罩接口3200的鼻部密封件320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鼻部密封件3202是柔性且柔软的,可以由硅树脂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形成。

参考图98中所示的鼻部密封件3202的接触面部侧或佩戴者侧,接触表面通常用3220指示,并且被配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鼻部进行密封,包括跨过使用者的鼻梁密封。在这个示例中,接触表面3220外接鼻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围绕使用者鼻部的该部分密封。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3220包括通常用3221指示的上唇部区域,该上唇部区域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面部的上唇部区域,比如在朱红色边界上方和鼻孔下方的位置处接触。接触表面3220还包括在密封件的底部处的上唇部区域3221与对应于鼻部密封件3202的顶部处的鼻梁区域或位于该鼻梁区域近侧的上部区域3225之间延伸的左右面颊或侧面区域3223。接触表面3220的面颊区域3223被配置成在鼻部的两侧接触使用者的内侧面颊表面和/或使用者的侧面鼻部表面。接触表面3220的鼻梁区域3225被配置成在鼻部之上延伸,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梁区域并且连接到两个面颊区域3223。如稍后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在这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3202具有比常规的鼻部面罩更低的轮廓高度尺寸,使得接触表面的鼻梁区域3225被配置成在鼻梁的中部区域中接触使用者的鼻梁,在鼻梁上接触的位置位于使用者鼻部的下部顶端与鼻梁在使用者双眼之间的上部末端之间。在这个示例中,接触表面3220的鼻梁区域3225被配置成在鼻梁的位于使用者眼睛下方的区域中接触使用者的鼻梁。在一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的鼻梁区域3225被配置成在鼻孔与鼻梁中心之间限定的区域中接触使用者的鼻梁。在一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的鼻梁区域3225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鼻部的下半部分。

参考图103,在这个示例中,接触表面3220的鼻梁区域3225包括中央的谷区域或部分(用3245所指示),该谷区域或部分相对于接触表面的其余部分凹陷。谷区域3245被配置成与使用者的鼻梁接合,并且其形状被确定成基本上贴合使用者的鼻梁。

接触表面3220的整体形状和配置被布置成用于围绕鼻部密封地贴合使用者面部的轮廓,并且在经由头戴具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时以及在鼻部面罩接口接收气体流动时密封地接合在使用者的鼻部周围。在这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可以被认为是充气型的,因为在压力下,该密封件将接触面部表面3220推向使用者的面部并且变形以基本上抵靠使用者的面部轮廓密封,包括上唇部、内侧面颊、侧面鼻部和鼻梁中的一者或多者。

鼻部密封件3202的接触表面3220终止于内周边边缘3222,该内周边边缘限定进入面罩腔体的鼻部接纳开口或鼻部孔口3206。当鼻部密封件3202组装或连接到密封外壳3204时,限定或形成了面罩腔体。参考图99,示出了鼻部密封件的与图98的接触面部侧相反的外侧。鼻部密封件3202的外侧连接到密封外壳3204。在这个示例中,鼻部密封件3202的外侧终止于连接边缘3227处,该连接边缘限定了用于接纳密封外壳3204或与该密封外壳连接的外侧或外壳孔口3228。

参考图102,鼻部密封件3202的外侧处的连接边缘3227与单个平面不重合或在单个平面中延伸。参考图99和图102,鼻部密封件外侧的连接边缘3227包括上边缘3227A、下边缘3227B、以及在上边缘3227A与下边缘3227B之间延伸的侧向侧边缘3227C、3227D。上边缘3227A从侧面侧向边缘3227C和3227D向后突出。下边缘3227B的至少中央部分也可以从侧向边缘3227向后突出。上部连接边缘3227A的至少中央部分向后突出超过侧向边缘3227C、3227D和下边缘3227B这两者。如图104所示,上边缘3227A向外突出或凸出到鼻部密封件中心处的顶点。

形成在鼻部密封件3202的接触面部侧上的鼻部孔口3206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或半三角形,以匹配人鼻部的自然几何形状。在鼻部密封件3202的外侧上的外壳孔口3228的形状为大致矩形或半矩形。

参考图98和图99,可以看到鼻下支撑件3224,该鼻下支撑件通常是凹形或U形的,具有到鼻部密封件3202或在该鼻部密封件内的三个连接点或附接点。如图所示,鼻下支撑件3224像悬带或吊带那样悬挂在位于鼻部密封件3202内的相对的上部侧向位置或表面处的两个上部连接点3231之间。特别地,上部侧向连接3231位于鼻部密封件3202的内侧表面上,鼻部孔口3206的中央顶点区域的每一侧上有一个。鼻下支撑件3224的侧向连接3231以竖直取向配置或布置,使得该鼻下支撑件3224的内表面或接触表面在侧向连接点3231处或朝向这些侧向连接点基本上面向彼此或彼此相对。特别地,鼻下支撑件3224的侧向接触表面可以在侧向连接点3231处或朝向这些侧向连接点基本上彼此平行。鼻下支撑件3224进一步包括在鼻部密封件的中心底部处或朝向该中心底部的第三连接。底部中心连接点3232联接到鼻部密封件的限定鼻部孔口3206的接触表面3220的边缘3222的中心底部区域或在该中心底部区域处联接。稍后将进一步详细解释鼻下支撑件3224及其连接。

参考图102至图104,鼻部密封件3202基本上由接触面部的表面部分3220(图98中示出)和侧壁部分3226(图102中示出)限定,该侧壁部分从接触表面围绕密封件的周边向后延伸、并且在密封件的外部侧或外侧终止于连接边缘3227处,该连接边缘联接或连接到密封外壳3204。鼻部密封件3202可以包括厚度变化的轮廓或区域,这些轮廓或区域从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侧上的鼻部孔口边缘3222延伸到鼻部密封件外侧的连接边缘3227。

鼻部密封件3202至少包括第一前部区域(通常用3233指示)和第二后部区域3234,其中第一前部区域从鼻部孔口边缘3222延伸到位于侧壁部分3226上的中间周边边界3235,第二后部区域则从中间周边过渡边界3235延伸到密封件外侧上的连接边缘3227。

前部区域3233包括接触表面3220,以及鼻部密封件的侧壁部分3226的与接触表面3220相邻的至少一部分。后部区域3234包括侧壁部分3226的其余部分,这些其余部分从过渡边界3235延伸回到连接边缘3227。

参考图107,鼻部密封件的包括接触表面的前部区域3233相对于鼻部密封件的后部区域3234平均更薄或厚度减小。鼻部密封件进一步包括在前部区域3233内的附加的第三厚度区域3236。特别地,前部区域3233过渡为与鼻部孔口边缘3222相邻的较薄边缘区域3236。边缘区域3236比前部区域3233的其余部分薄。边缘区域3236是前部区域3233的次要部分。

所描述的厚度轮廓为鼻部密封件3202提供了稳定性,并且增强了与使用者鼻部的密封接合。特别地,较厚的后部区域3234为整个鼻部密封件形状提供了稳定性,而包括接触表面3220的厚度减小的前部区域3233则促使鼻部密封件与使用者的鼻部贴合。另外,围绕鼻部孔口边缘3222的周边的边缘区域3236是接触表面3220的最薄部分,用于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密封贴合性。应当认识到,后部区域3234、前部区域3233和边缘区域3236的厚度在相应区域内可以是一致的,或者可以在这些区域内具有变化的厚度。例如,后部区域3234的厚度从接触边缘3227到中间过渡边界3235逐渐减小。前部区域3233在大多数部分和次要的变薄边缘部分3236中具有基本上一致的厚度,且该边缘部分3236具有相对于前部区域的大部分减小的一致厚度。前部区域3233的大多数部分逐渐过渡到较薄的边缘区域3236,如图107中的主体过渡区3237所示。如图107所示,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表面3220形成凸缘,该凸缘从鼻部密封件的侧壁部分3226向内卷曲或延伸,该凸缘包括变薄的边缘部分3236。

鼻部密封件3202的鼻下支撑件3224为鼻部悬带或吊带的形式,该鼻部悬带或吊带至少延伸跨过面罩腔体内的鼻部密封件的中央部分或侧向跨过该中央部分悬挂。鼻下支撑件3224被配置成接触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抵消在如先前所讨论的佩戴和使用鼻部面罩时由加压气体流动所产生的任何抬升合力。

鼻下支撑件3224被完全限定或包封在鼻部密封件的外壳层之内,即,它不突出或延伸超过鼻部密封件外侧上的连接到密封外壳或鼻部孔口3206的接触表面边缘3222的连接边缘3227。然而,应当认识到,在替代性示例中,鼻下支撑件32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突出超过由连接边缘3227限定的外壳孔口。

鼻下支撑件3224在鼻部密封件的左侧和右侧之间侧向跨过鼻部密封件3202的中央区域悬挂。如图所示,鼻下支撑件在鼻部密封件的接触面部侧上设置在或位于鼻部孔口或开口3206的后面或后方。鼻下支撑件3224固定地连接到鼻部密封件,原因是它在这个实施例中不能够移除。在一种形式中,鼻下支撑件一体地模制在鼻部密封件内。在替代性形式中,鼻部密封件的鼻下支撑件零件或部分可以单独形成,然后经由粘合剂或焊接等固定地联接在鼻部密封件内,或者该鼻下支撑件零件或部分可以连接到密封外壳。

鼻下支撑件配置3224包括伸长的主要侧向部分或带3229,该主要侧向部分或带侧向延伸跨过鼻部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鼻部密封件内侧向延伸。参考图98至图99以及图105至图107和图108,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在每个相对端部处悬挂或连接到位于鼻部密封件的上部内部表面上的相应上部连接点3231,这些连接点在密封件的相对于鼻部孔口3206的顶点区域的相反两侧上。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远侧端部经由相应的加强部分或区域(例如为肋3241的形式)连接到鼻部密封件的内表面。肋3241从鼻部密封件内表面内的上部侧向位置以基本上竖直的取向延伸,并且在连接位置3231处延伸到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相应远侧端部中或连接到该相应远侧端部。肋3241与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一体地模制。还应当认识到,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端部处的肋3241可以被认为是鼻下支撑件和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一部分。换句话讲,加强部分或区域3241可以被认为是主要侧向部分的延伸部分,或者被简单地认为是主要侧向部分的端部部分。替代性地,加强部分或区域可以被认为是与主要侧向部分的端部连接或一体形成的单独部件或形成物。在任一种解释下,加强部分或肋3241的功能和效果都保持基本上相同。

参考图106,肋3241在其周边边缘的一部分处联接到鼻部密封件的内表面的一个区域或从该区域延伸,该区域包括后部区域3234和前部区域3233这两者的一部分。肋延伸跨过后部区域3234的一部分和前部区域3233的包括接触表面在内的大多数部分,但不包括与鼻部孔口相邻的变薄的边缘区域3236。然而,应当认识到,在替代性示例中,肋3241也可以从变薄的边缘区域3236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或接触该至少一部分,或延伸到该至少一部分中。鼻下支撑件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在每个相应的肋3241的一部分处连接到该肋,该部分与鼻部密封件壁的较厚的后部区域3234一起延伸或与之重合。肋3241为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提供在鼻部密封件内的牢固连接,并且还通过增大鼻部密封件的在鼻部任一侧与患者接触的该面积或区域中的刚性来向该鼻部密封件提供结构支撑的双重功能。特别地,肋3241与接触表面3220(参见图103)的与该接触表面3220的鼻梁区域相关联的上部谷区域3245的侧面相接,或者这些肋位于该上部谷区域的任一侧。特别地,肋或面板3241防止鼻部密封件在过度的压缩力下塌陷,同时还允许鼻下支撑件与鼻部密封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牢固连接。

在一些形式中,这些肋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以便在面罩被过度绷紧时向使用者提供反馈。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肋的屈曲可以被配置成使鼻下支撑件变形或改变该鼻下支撑件的形状,以挤压使用者的鼻部,和/或致使接触表面的与肋相邻或相关联的多个部分在鼻部密封件的压缩增大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头戴具绷紧)越来越紧地压到鼻部的侧面中。换句话说,肋的屈曲最初提供了与接口的增加/改善的密封,并且使该部分中的泄漏最小化,但是当头戴具被拉紧超过其预定极限时,屈曲的肋提供了进一步的挤压,从而提供了指示头戴具过紧的反馈。

参见图106,在肋3241的前部部分3242a与后部部分3242b之间设置或形成凹陷区域或区3243,其中该后部部分连接到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该凹陷区域3243在每个肋3241中形成屈曲区或轴线3242。屈曲轴线3242从厚度区域过渡边界3235朝着凹陷区域3243的顶点在这两者之间延伸。

在一些配置中,当鼻部密封件由使用者佩戴时,如果鼻部密封件在其深度尺寸上被压缩,则屈曲轴线3242使肋3241能够朝向使用中的鼻部密封件的其相关联侧向壁的其相邻内表面向外屈曲。肋的这种屈曲允许肋3241的前部区域3242a朝向使用者的鼻部向内弯曲或压缩,以增强在使用中产生的密封,而且还可以将鼻下支撑件抬升到使用者的鼻下表面中。

在其他配置中,当鼻部密封件由使用者佩戴时,如果鼻部密封件在其深度尺寸上被压缩,则屈曲轴线3242使肋3241能够在使用中朝向彼此向内屈曲。肋的这种向内屈曲致使鼻下支撑件3224至少在侧向宽度方向上绷紧或靠紧,这用于致使鼻下支撑件挤压在使用者鼻部的表面上或绷紧到使用者鼻部的表面上。换句话讲,肋的向内屈曲致使鼻下支撑件的主要侧向部分的侧向区域的接触表面朝向彼此移动,从而有效地使鼻下支撑件的U形变窄或绷紧,以便挤压使用者的鼻部。

凹陷区域3243也可以是肋3241的这样的区域或区:该区域或区相对于肋的其他部分具有减小的深度(即,肋的自由周边边缘与肋的连接到密封件内表面的边缘的距离)或表面积。

参考图99,鼻下支撑件的上部连接位置3231位于鼻部密封件的侧向末端或侧面的边界中。特别地,竖直连接肋3241和连接点3231在它们的相应侧面上相对于鼻部密封件的外部侧向宽度偏移。连接位置3231之间的距离通常等于或小于图98和图99中用3242A所指示的鼻部孔口的最外侧宽度。特别地,鼻下支撑件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连接点3231位于与在鼻部密封件的背景下的鼻部孔口3206宽度相同的区内。连接肋3241在接触表面3220的上部侧向面颊区域3223中的一个位置从该接触表面延伸,该位置与使用者的面颊和/或相对于其鼻梁的外鼻部表面或侧向鼻部表面接合。

参考图108,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被布置成用于在大致位于鼻部密封件的整个深度轮廓的中间或中心的深度处侧向延伸跨过鼻部密封件3202,该深度轮廓的尺寸从接触表面3220延伸到鼻部密封件外侧上的连接边缘3227的最外侧部分。然而,在替代性形式中,主要侧向部分可以被布置成用于在其他深度处(无论是更接近、还是更远离接触表面)侧向延伸跨过鼻部密封件,而且还可以具有延伸或突出超过鼻部密封件的外侧连接边缘3227或主要壳层的多个部分。

除了两个上部侧向连接3231之外,鼻下支撑件3224还包括到鼻部密封件的第三连接。鼻下支撑件连接到鼻部密封件的中央下部部分或底部部分(如3232所指示)。鼻下支撑件3224的下部中央连接为中央延伸部或连接部分3232的形式,该中央延伸部或连接部分从主要侧向部分3229在中央延伸,并且联接或连接到接触表面3220的位于该鼻部密封件的上唇部区域3221中的鼻部孔口边缘3222或者联接或连接在该鼻部孔口边缘处。中央连接部分3232具有大致为沙漏形的宽度轮廓。特别地,中央连接部分3232的在鼻部孔口边缘3222和与主要侧向带3229的对接部这两者处的宽度尺寸大于该中央连接部分3232在中部或中间区域中的宽度尺寸。例如,中央连接部分3232是伸长部分,该伸长部分从第一端部3232A延伸到第二端部3232B,其中该第一端与接触表面3220的鼻部孔口边缘3222联接或一体形成,该第二端部与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带3229联接或一体形成(参见图99、图100和图105)。中央连接部分3232的宽度尺寸从其端部3232A、3232B中的每一者朝向宽度减小的中央或中部区域逐渐减小,以提供大致为沙漏形的宽度尺寸轮廓。

参考图106和图107,鼻下支撑件的中央连接部分3232包括在横向于连接部分3232的接触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变化的轮廓。中央连接部分3232的厚度在从它在主要侧向部分3229处的第二端部3232B到它在鼻部孔口边缘3222处的第一端部3232A的宽度上逐渐变小或减小。例如,中央连接部分3232在第二端部3232B处的厚度与主要侧向部分或带3229在该区域中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一致,并且该厚度从第二端部3232B或连接部分3232的中部区域中的某个点处逐渐变小或减小到在鼻部孔口边缘3222处的第一端部3232A处的减小的厚度。第一端部3232A处的减小的厚度与接触表面的鼻部孔口边缘3222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一致。例如,中央连接部分3232在其第一端部3232A处的厚度可以基本上等于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3220的变薄边缘区域3236的厚度。

特别参考图98至图99和图105,鼻下支撑件3224被配置成具有跨过鼻下支撑件的位于上部侧向连接3231之间的侧向宽度的弯曲轮廓。在一些形式中,该曲率轮廓可以跨鼻下支撑件的侧向宽度变化,但是替代性地,该曲率轮廓可以具有一致的曲率。如图所示,该曲率轮廓发生变化。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接触表面在中部或中央区域3235中相对于在延伸到上部侧向连接3231的其余的侧向区域或外部区域3236中的更平坦的弯曲轮廓具有更陡的弯曲轮廓。例如,在用3235所指示的中央区域中,主要侧向部分3229设置有第一曲率半径,该第一曲率半径在中央区域3235中基本上一致。在中央区域3235的任一侧上的其余侧向区域3236的曲率半径可以是恒定的或变化的,但是通常具有比中央区域3235的第一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使得它通常具有更平坦的曲率。主要侧向部分3229跨其整个侧向宽度是或包括弯曲的接触表面轮廓,而没有任何平坦区域。

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接触表面的宽度可以沿其在鼻部密封件的相对侧之间的长度而变化。主要侧向部分3229包括在中央区域3235中用3238所指示的基本上一致的宽度,该宽度然后在外部侧向区域3236中朝向连接点3231逐渐增大。

参考图107,中央密封轴线AG被限定为在鼻部密封件处于松弛状态(例如,未使用)时在接触表面3220的中央区域的最外侧上接触点与下接触点之间切向延伸。如图107所示,鼻下支撑件在中央区域中的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轴线AH指示,该轴线以相对于密封轴线AG限定或用3239指示的角度延伸,使得鼻下支撑件的接触表面不与密封轴线AG平行或对齐。鼻下支撑件3224的中央区域中的接触表面从密封轴线AG偏移某个角度取向,该角度在约40°至约8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45°至约75°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地在约50°至约70°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地在约55°至约65°的范围内。如图所示,中央连接部分3232的至少一部分也具有对应或对准的角度偏移。

如上文所解释的,鼻下支撑件3224固定地连接到鼻部密封件3202、或者说是该鼻部密封件的一体部件。附图描绘了处于静止状态(即未使用)的鼻部密封件3202及其鼻下支撑件3224。类似于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3220,鼻下支撑件3224也被配置成柔软且柔性或柔韧的,使得当鼻部面罩接口固定到使用者的面部或以其他方式佩戴时,该鼻下支撑件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按悬带或吊带那样的方式贴合到使用者鼻部的鼻下表面。鼻下支撑件在任何方向上都是不可拉伸的,但是在替代性形式中,它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拉伸。

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或带通常为U形,跨鼻下支撑件的侧向宽度具有一定的曲率。在替代性形式中,鼻下支撑件可以具有平坦的区段或部分,或者在形状上通常可以更加类似于矩形或近似方形。例如,参考图112,用3224A所指示的鼻下支撑件可以具有基本上平坦的中央水平部分3229A,以及从该中央水平部分3229A的相应端部向上延伸的两个基本上竖直或直立的部分3229B,这两个基本上竖直或直立的部分各自在连接点3229C处与前一个示例一样直接地或经由肋连接到鼻部密封件的每个上部侧向侧面上的内表面。

鼻部密封件3202的总高度与总侧向宽度的比率在约1:1至约1:1.4的范围内,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约1:1.2。鼻部密封件的总高度、总侧向宽度与总深度的比率在约1:1:0.6至约1:1.4:1的范围内,并且在该示例中为约1:1.2:0.8。

举例来说,将描述一种鼻部密封件配置的多个方面的主要尺寸,以提供尺度感。参考图98,由接触表面边缘3222限定的鼻部孔口的高度(在中央区域中用242B指示)在约8mm至约43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23mm,并且鼻部孔口的最外侧宽度(用242A指示)在约24mm至约49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34mm。鼻部密封件的总高度(如3242D所指示)在约22mm至约72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47mm,并且该鼻部密封件的总宽度(如3242C所指示)在约47mm至约87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57mm。中央连接部分3232在宽度减小的中部区域中的宽度(如242E所指示)在约2mm至约15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3mm。参考图103,鼻部密封件的总深度(如3243A所指示)在约29mm至约49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39mm。鼻部密封件在侧向接触表面与外壳孔口的侧向边缘之间的深度(如3243B所指示)在约21mm至约36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31mm。鼻部密封件在接触表面3220的中央鼻梁谷3245与对应的中央外壳孔口边缘3227之间的深度在约18mm至约33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28mm。鼻部密封件在该鼻部密封件的外侧处的连接边缘3227的两个外部侧向点之间的侧向宽度在约40mm至约50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49mm。参考图105,鼻部密封件在鼻部孔口3206的底部边缘3222与鼻部密封件3202的底部表面之间的高度在约5mm至约20mm的范围内。

参考图109,鼻下支撑件3224的主要侧向部分3229在横向于主要侧向部分的接触表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如用3244A所指示)在约0.2mm至约3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1.1mm。从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中心延伸的中央连接部分3232以相似的厚度开始,并且然后如图所示随着它连接到接触表面3220的鼻部孔口边缘3222而过渡到较薄的厚度。在该示例实施例中,接触表面的边缘区域3236中的厚度为约0.2mm。

可以改变鼻部密封件的各个方面的尺寸,以提供给鼻部大小不同的患者。鼻部密封件和接口可以按许多不同的尺寸提供,比如小、中、大,或者更大数量的尺寸类别。鼻部密封件可以按两种尺寸提供,比如中小尺寸和中大尺寸。举例来说,将参考图110至图118,以举例的方式提供中小鼻部密封件相比于中大鼻部密封件的尺寸方面的信息。参考图110和图111,鼻下支撑件的主要侧向带3229的中央区域3235的曲率半径R在约8mm至约18mm的范围内,优选地对于中小鼻部密封件为约12.5mm,并且对于中大尺寸的鼻部密封件,中央区域3235较长并且包括基本上一致的为约14mm的较大曲率半径。参考图113和图114,中央连接部分3232在中部薄区域中的宽度,对于中小尺寸配置为约2.9mm,并且对于大中尺寸配置为约4.12mm。参考图115和图116,在主要侧向部分3229的中央区域的轴线AH与密封件切向轴线AG之间的角度偏移(用3239所指示),对于中小尺寸配置为约64°,并且对于中大尺寸配置为约58°。参考图117和图118,鼻部密封件的接触表面的鼻梁区域包括如前所述的凹陷的谷部分3245。在这个示例中,对于中小尺寸配置和中大尺寸配置这两者来说,谷区域3245的深度(如3245B所指示)都为约7mm。谷区域的宽度(如3245A所指示)对于中小尺寸配置在约7mm至约17mm的范围内、优选地为约13.8mm,并且对于大中尺寸配置为约14.1mm。

如上所述,鼻部密封件通常在尺寸上被确定成和/或被配置成以便在从外侧观察时(如图99所示)以及从前侧或接触面部侧观察时(如图98所示)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

图119至图128描述了从上述先前示例改编的呼吸面罩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然而,来自先前示例的特征可以与本实施例组合成新的组合,或者实际上,在如已经描述的过去示例之间可以存在组合。

图119展示了表征用于向患者输送呼吸治疗的面罩组件4100的概述。该组件包括面罩接口4102,比如密封模块4104和框架组件4106,以及头戴具组件4200。在使用中,密封件或垫层4123在使用中围绕使用者的鼻部和/或嘴巴密封或者在使用者的鼻孔内部密封。框架4106支撑密封模块4104,并且将密封件4123有效地联接到头戴具4200和/或气体输送导管4110。密封模块4104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轭4202可移除地联接到框架4106。该密封件具有鼻下悬带,并且具有与参考图88至图118所示和所述的密封件类似的形式。

轭4202与框架4106之间的进一步支撑/连接到密封件4104的连接特征类似于单独或以各种组合方式结合任何先前示例所讨论的特征。此外,头戴具4200优选地包括以上至少参考图11至图15、图28以及图74至图83概述的调节特征。如前所述,头戴具的侧绑带可以采用弹性部分(比如弹性编带4302)来充当回缩装置或偏置元件,以使头戴具回缩或者使头戴具在与无弹性细丝4300和如上文所述的垫圈配置结合拉伸之后减小长度。夹具布置4122(图128A和图128B)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方式(例如,参考先前示例所述)将密封模块4104可移除地连接到框架4106。

与先前示例的区别在于,在侧绑带4302的编带内使用弯曲支撑梁或连接构件4444,以将引导头戴具上的力,并且使绑带远离患者的眼睛移动。举例来说,弯曲支撑梁4444代替如图11所示的平直支撑梁210。该支撑梁或支撑梁用作编带的芯部,该编带是头戴具的调节机构的弹性部分。

当编带用作弹性部分时,细丝是在其中延伸的非弹性部分。垫圈配置或等效配置用作约束机构。弯曲支撑梁或支撑梁联接到非弹性部分并且沿着头戴具的一部分延伸。如所提及的,支撑梁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其纵向范围是弯曲的。支撑梁和弹性部分布置优选地形成头戴具的侧绑带。然而,可以设想光环部分提供可调节配置的其他配置,比如位于头戴具的侧绑带与后光环型绑带之间的交汇处的约束机构。

参考图120,示出了头戴具的密封模块4104、框架4106、轭4202以及侧绑带4302部分的放大透视图。轭4202的端盖4250是特别可见的,类似于图12和28所示的布置,例如其中垫圈外壳270位于轭4202的每个远端处,并且接纳与头戴具的调节相关联的细丝4220(图122)。上文参考先前示例详细描述了这种机构。

还参考先前示例详细描述了轭4202,该轭可移除地连接到面罩框架4106,从而使得头戴具部件4250能够与面罩框架4106和密封模块4104分离。密封模块4104也可经由密封夹具布置从面罩框架4106的另一侧拆卸,其替代方案先前已在上文描述。

这两个可移除的连接方面允许将组件分解为三个主要组件,例如面罩框架4106、密封模块4104和头戴具4200。在面罩框架4106上在导管连接附近可以看到偏置通风孔4445。

图121和图122展示了面罩和头戴具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图122示出了在编织的侧绑带4102上方的弯曲支撑梁4444的叠加图(指示其在侧绑带4102内的位置)。支撑梁通过头戴具的包覆模制的连接部分4207而接合到头戴具绑带,该过程先前已通过参考图8至图15进行了描述。

同样如前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和方向锁被配置用于至少抵抗由面罩组件在使用中产生的吹离力,并且在一些配置中,还可以抵抗一定量的软管拉力。

图122示出了连接构件4444在侧绑带4302内的大致位置。在使用中,支撑梁4444被定位在绑带内部作为编带的芯部,并且经由包覆模制在一个端部4447处连接到头戴具绑带。端部4447处的小孔4446有助于将弯曲支撑梁定位在模具组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梁的下端部4458通过包覆模制连接到头戴具调节细丝4220。

支撑梁4444的下端部用作第一部分4458,该第一部分被配置成沿着第一轴线4501延伸并且连接到非弹性部分,例如细丝4220。然而,头戴具连接端部4447用作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被配置成沿着第二轴线4502延伸并且连接到顶部绑带和/或后绑带。优选地,第二轴线4502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4501。

支撑梁4444包括沿着第一部分4458与第二部分4447之间的弯曲部延伸的过渡部分4459。过渡部分4459在位于使用者的头部上的适当位置时从第二部分4447向下延伸。第一部分4458优选地从过渡部分朝向面罩延伸。

如图122最佳所示,第二部分4447在使用者耳朵的位置上方连接到头戴具4200。优选地,第二部分4447连接到光环型绑带,该光环型绑带提供顶部绑带和后绑带。

支撑梁在使用时抵靠使用者的面部轮廓是略微横向柔性的,但是在如绘制的平面中纵向地保持其弯曲形状,使得在使用中在头戴具与密封件之间可靠地引导力,同时还维持侧绑带远离使用者的眼睛。换句话说,支撑梁在垂直于支撑梁的长度的方向上比在垂直于非弹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非弹性部分表现出更大的抗屈曲强度。

支撑梁4444的特征可以在于大约40mm的整体高度,例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相应轴线之间的距离,其中水平长度为大约75mm。弯曲的支撑梁4444具有大约3mm的高度和大约0.8mm的厚度。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使用中,该弯曲从其后连接端部4447通过过渡4459朝向第一部分4458平滑地转化,在该第一部分处基本上水平。如所提及的,第一部分4458和第二部分4447的轴线基本上平行,但是可以根据力分布来设想替代性配置,比如跟随过渡部分4459的轴线或向后弯曲的第二部分。

图124A和图124B示出了平直支撑梁(例如,图11所示类型的支撑梁)与本实施例的弯曲支撑梁4444相比的比较。由图124B的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具力矢量的改变用于稳定患者接口,同时还将吹离力与头戴具的保持力对准。

如参考先前示例所描述的,考虑支撑梁的内部弯曲和后续形状使得能够将具有不同吹离力矢量的密封件与如参考先前示例描述的头戴具一起使用。例如,与其他密封配置(例如,如图126至图128所示)相比,图43所参考的密封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吹离力矢量以及不同的稳定性问题。修改侧绑带和/或支撑梁形状允许将常见的头戴具类型与多种密封配置一起使用。

尽管上文已经概述了当前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支撑梁可以具有一定范围的可能尺寸;例如高度差在20mm至60mm之间、水平长度在50mm至100mm之间、高度在1mm至15mm之间、和/或厚度在0.5mm至1mm之间。优选地,支撑梁的宽度沿着其长度(例如至少在过渡部分4459处)是基本上恒定的。优选地,支撑梁的厚度沿着其长度(例如至少在过渡部分4459处)是基本上恒定的。

与图124A相比,图124B的弯曲侧绑带提供了角度变化,该变化影响适合于特定鼻部密封件的头戴具的力矢量,该特定鼻部密封件依赖于鼻下悬带/吊带来获得密封件在使用者面部上的很大一部分的竖直支撑,比如图88至图118所示的密封件。然而,可以结合本文描述的任何示例来实现和配置弯曲构件和/或弯曲侧绑带配置。

图125A至图125C展示了使用者选型指导件。选型指导件是外围设备,使用者或顾问可以使用它来向特定人员指示最合适的密封模块大小的建议,即,帮助选择由前面的图88所示类型的合适的密封模块。这种使用者接口(即,与患者的面部接触的密封部件)具有两个不同的测量点以便进行大小选择,即密封件的幅度(宽度)以及吊带(悬带)角度,这可以形成关于选择最佳密封模块的更复杂决策。如图所示的选型指导件能够同时测量这两个方面,并且简化了决策过程。

在使用中,将硅树脂防护罩形式的上唇部接触部分4448抵靠使用者的上唇部放置。防护罩4448从基部部分4449突出,该基部部分优选地应维持在与使用者的面部垂直的取向上。第一(幅度)测量面板4450从基部部分4449垂直地延伸,然而,它坐落在柔性保持件4451中,该柔性保持件用作铰链以在幅度测量面板4450接触使用者的鼻子时使其倒下和枢转,如图125C所示。

通过覆盖蚀刻在面板4450的表面上的测量标记4452来确定使用者鼻部的幅度。推荐的测量是在使用者的鼻部覆盖面板4450时仍可见的标记。同时,可以通过用作量角器或者更一般地可以称为“角度读取器”的侧面板4453来获得移位的幅度测量面板4450的枢转角度。该角度偏移测量可以帮助使用者或顾问选择密封件的特定悬带特性,例如高或低悬带,同时根据幅度测量标记4452来确定密封件的总体宽度。

因此,选型指导装置可以说是由可移位的直立面部接触面板组成,该面板铰接地连接到距使用者的面部预定距离的基部部分。当与使用者的鼻部接触时,直立面板可从直立位置成角度地移位。优选地通过在垂直于可移位面板的边缘布置的第二固定的直立壁上的标记来测量角位移。此外,优选地,可以将可移位面板上的标记(例如,宽度标记)与使用者的鼻部对准,以便确定尺寸的特定特征。鼻部宽度尺寸可以分成与密封模块的大小相对应的小、中和大类别。优选地,选型装置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制成,特别是使得透过量角器壁可见幅度测量面板的位移。

图126A和图126B展示了具有接口夹具4122a(例如,在结构上类似于图45)和面罩框架4106的密封模块的剖视图。该实施例详细描述了呈由密封件4123组成的三件式结构形式的密封模块4104,其中内部夹具刚性构件4122a和外部夹具刚性构件4122b例如经由干涉配合连接而彼此连接,其中密封件4123的环形凸缘4123a夹紧在它们之间。将内部夹具和外部夹具连接在一起是一次操作,从而产生完整的密封模块4104。与密封件4123的柔软材料相比,夹具的两个构件都是相对刚性的材料。构件4122a和4122b可以具有与密封件不同的密度或硬度。夹具构件具有辅助益处,包括美学上的改进以及增加的支撑。

图127展示了密封件4123模制中间体,其中在模制期间悬带部分4129位于密封件的外侧上。模制中间体是最终形成为类似于例如图88和图89的密封结构的中间产物。在模制中间体中,悬带通过其中央延伸部分连接到密封件的边缘,其中悬带臂保持不连接。

为了将模制中间件形成为密封结构,可以将悬带臂4129从其边缘与中央延伸部分4132连接的位置拉过开口。随后通过比如包覆模制、粘合剂、纽扣、夹具、磁体、焊接或其他化学和/或机械过程的适当手段将悬带臂连接到适当位置,例如在密封件的内表面和/或密封件4123的内部特征上。通过在密封主体的外部形成悬带4129,所得到的结构允许多个连接点,并且因此,悬带的角度可以从可用角度的范围中选择,同时仅需要一个工具。图127示出了悬带臂上的可能的连接点4455,当将其拉过密封开口时,该连接点可以定位在多个位置4456中的一个中。换句话说,可以针对特定大小的密封件定制悬带特性,比如鼻部支撑件的角度。

来自图127的密封件4123可以包覆模制在密封外壳上,而无需附加的制造步骤。通过在外部模制悬带,能够通过使密封件(例如硅树脂的)足够变形以使芯部滑出主开口来移除工具芯部。在将悬带模制就位的替代性情境下,工具芯部的移除很复杂,这使得将密封件直接包覆模制到密封外壳上不可行。

图128A和图128B提供了根据实施例的三件式密封模块组件的细节。该组件包括密封件4104、密封外壳4122和包覆模制的连接件4454。该实施例提供了包覆模制的几何形状,以借助于机械粘附将密封垫层4123结合到刚性基板(即,外壳4122)。特别地,如图128A所示,具有多个开口的通道4457将以图128B的最终形式位于包覆模制的连接件4454的下方。通道4457将变得被包覆模制材料占据,从而导致密封外壳4122永久地附接到密封件4123。

由于密封件的独特几何形状需要内部悬带,即,可能难以使用传统的包覆模制方法将密封件直接模制到密封外壳上,因为对于从工具上移除密封件/外壳来说悬带/吊带呈现出困难。通过在多阶段过程中形成密封组件,可以减轻或消除复杂性。本质上,密封件和密封外壳是分开模制的,然后将密封件和密封外壳放置在包覆模制的工具中并锁定在适当位置,接着随后将单独的包覆模制材料注入到密封件与密封外壳之间的腔体中,从而将两个部件永久地接合在一起。

虽然已经在某些实施例和示例的背景下描述了本披露内容,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披露内容在具体披露的示例之外延伸到其他替代示例和/或用途以及其明显的变更和等效物。此外,虽然已经详细地展示并描述了几种变化,但处于本披露的内容范围内的其他变更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还考虑到可以对这些实施例的特定特征和方面作出不同的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些组合或子组合仍属于本披露内容的范围内。例如,以上结合一个示例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本文描述的不同示例,并且该组合仍然落入本披露内容的范围内。应理解的是,所披露的实内容施例的各个特征和方面可以彼此组合或取代,以形成本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化的模式。因此,意图是本披露内容的范围不应被上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限制。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或除非明显不兼容,否则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除了本文描述的其必要特征之外,还可以包括来自本文披露的本发明的每个其他实施例的在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结合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征、材料、特性或组应被理解为适用于在本部分或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描述的任何其他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相容。在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披露的所有特征和/或如此披露的任何方法或过程的所有步骤可以以任何组合进行组合,除了其中至少一些这样的特征和/或步骤是互斥的组合以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任何前述实施例的细节。本保护范围扩展到在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披露的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新颖的特征或其任何新颖的组合,或扩展到如此披露的任何方法或过程的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新颖的步骤或其任何新颖的组合。

此外,在本披露内容中在单独的实现方式的背景下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现方式中组合地实施。与此相反,在单一实现方式的背景下描述的不同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现方式中分开地或以任何适合的子组合来实施。此外,尽管某些特征在上文可能被描述为以某些组合起作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所要求保护的组合中去除该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并且该组合可以作为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被要求保护。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等应在包含性的意义上解释,而不是在排他性或穷举的意义上,也就是说,在“包含但不限于”的意义上解释。本文所使用的条件语言,例如尤其是“能够(can)”、“可以(could)”、“可能(might)”、“可(may)”、“例如(e.g.)”等,除非另外明确声明或在使用的背景下以其他方式进行理解,否则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例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特征、元件和/或状态。因此,此类条件性语言一般不旨在暗示那个特征、元素和/或状态以任何方式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需要的或那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无论有或没有用户输入或提示都必然包括用于决定任何特定实施例中是否包括或将执行这些特征、要素和/或步骤的逻辑。

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项目。对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的列举应当被理解为似乎术语“约”或“大致”位于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或其他特性之前。术语“约”或“大致”意味着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无需是精确的,而是根据需要可以是近似的和/或更大或更小,从而反映可接受容差、换算因数、四舍五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对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以及其他特性的列举还应当被理解为似乎术语“基本上”位于数量、尺寸、大小、公式、参数、形状或其他特性之前。术语“基本上”意味着无需精确地达到所列举的特性、参数或值,但在不妨碍该特性旨在提供的效果的量内,可以出现偏差或变动,包括例如容差、测量误差、测量准确度限制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

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按范围格式表达或呈现。应当理解,这种范围格式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使用,并且因此应当灵活地被解释为不仅包括如该范围的限值所明确列举的数值,而且还被解释为包括该范围内所涵盖的所有单独数值或子范围,就好像每个数值和子范围都被明确列举一样。作为说明,数值范围“1至5”应当被理解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的值约1至约5,而且应当被理解为还包括所指示范围内的单独值和子范围。因此,包括在该数值范围内的是比如2、3和4等单独值,以及比如“1至3”、“2至4”和“3至5”等子范围。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例如,“大于1”),并且不管是否描述了该范围或该特性的广度都应当适用。

为了方便,可以在共同列表中呈现多个项目。然而,这些列表应当被解释为似乎列表的每个成员都独立地被识别为单独且唯一的成员一样。因此,在没有相反指示的情况下,此类列表的单独成员不应仅仅基于它们存在与同一组中而被解释为同一列表中的任何其他成员的实际等效物。此外,在术语“和”和“或”与项目列表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它们应当被广义地解释,因为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项目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所列出项目结合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术语“替代性地”指的是选择两个或更多个替代方案中的一者,并且不意图只将选择限于这些列出的替代方案或每次只限于所列出的替代方案中的一者。

对本说明书中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并且不应当认为是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现有技术形成世界上任何国家中所涉及领域中公共常识的一部分。

其中在上述描述中,已经参考整体或具有已知的其等效物的部件,这些整体如同单独提出一样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还可以广义地说成在于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单独地或共同地提及或指示的部分、元件和特征,以及两个或更多个所述部件、元件或特征的任何或所有组合。

应当注意的是,对本文中所描述的目前优选实施例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不会使其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此类的改变和修改。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定位各种部件。因此预期此类变化和修改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并非所有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都是实践本发明所必需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旨在仅由以下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相关技术
  • 排气降声装置、呼吸面罩的配件、呼吸面罩的组件、呼吸面罩和呼吸支持设备
  • 一种呼吸面罩头带、呼吸面罩头带组件及呼吸面罩
技术分类

0612011648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