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屏的转轴装置及设置有所述转轴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目前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方案包括内折叠以及外折叠,折叠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相关技术中的折叠屏一般均采用铰链机构支撑,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铰链结构包括的元件较多,结构复杂,且所述铰链结构的宽度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多,不利于小型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装置、设置有所述转轴装置的折叠壳体,以及设有所述折叠壳体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轴装置,其包括支撑机构、第一转动组件及从动组件,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部支撑件;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座及设于所述定位座相对两侧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地连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二转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所述从动组件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座相对两侧的两个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滑动地连接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所述侧部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地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两个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侧部支撑件滑动使两个所述从动件相互靠拢,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折叠;当两个所述连接件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两个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侧部支撑件滑动使两个所述从动件相互远离,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展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转轴装置、两个框体及柔性屏,所述转轴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框体之间,两个所述框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装置相对两侧的转动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转轴装置的两个侧部支撑件支撑于所述柔性屏的背面;当两个所述框体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两个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侧部支撑件滑动而相互靠拢,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折叠使所述柔性屏折叠;当两个所述框体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两个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定位座转动并相对于侧部支撑件滑动而相互远离,以使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相互展开使柔性屏展开。

本发明的转轴装置通过支撑机构、第一转动组件及从动组件就能实现折叠或展平,相较现有技术中通过铰链机构支撑柔性屏,本申请的转轴装置的结构简单,元件较小,制造成本较低;其次,本申请转轴装置的整体宽度较窄,从而减小转轴装置占用壳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壳体及柔性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折叠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折叠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第一转动组件和从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第一转动组件和从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12-图15是图7中的转轴装置不同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转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完全弯折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2是图18中的转轴装置不同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23是图21中的转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的转轴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其中一剖视图;

图26是图24中的转轴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其中一剖视图;

图2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1是图30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的转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折叠壳体20及设置于折叠壳体20上的柔性屏30。柔性屏30可为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柔性触摸显示屏等各种具备相应功能的柔性部件,或者为固定贴合有柔性支撑板的柔性部件,如贴合有柔性钢板的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等。柔性屏30随折叠壳体20折叠或展平。折叠壳体20包括两个框体21及连接于两个框体21之间的转轴装置22,两个框体21能随转轴装置22折叠或展平。柔性屏30包括对应转轴装置22的可折叠区域31,以及连接于可折叠区域3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叠区域33。柔性屏30的两个非折叠区域33可分别固定在两个框体21的正面,可折叠区域31贴合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能随转轴装置22折叠或展平。转轴装置22包括支撑机构23、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从动组件26连接于第一转动组件25。支撑机构23包括设于第一转动组件25正面相对两侧的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两个侧部支撑件233能相互折叠或展平。第一转动组件25包括定位座251及设于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转动机构253,两个侧部支撑件233设于定位座251相对的两侧,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分别连接于两个转动机构253。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以便于柔性屏30贴合于定位座251和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转动机构253包括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二转动件255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也就是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错位不重合。从动组件26包括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两个转轴2625及两个从动件262,从动件262通过转轴2625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每一从动件262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滑动地连接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具体地,每一从动件262的一端与定位座251转动连接,从动件262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滑动连接;侧部支撑件233与对应的连接件256之间转动地连接,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能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2转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2转动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或相互展开。具体地,当两个框体21相互折叠使得两个连接件256相互靠拢时,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相对于定位座251和连接件256转动,两个从动件262的一端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且从动件262相对的另一端相对于对侧部支撑件233滑动而使两个从动件233相互靠拢,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以带动柔性屏30相互折叠;当两个连接件256相互远离时,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相对于定位座251和连接件256转动,两个从动件262的一端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且从动件262相对的另一端相对于侧部支撑件233滑动使两个从动件262相互远离,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以带动柔性屏30相互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3还包括设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之间的中部支撑件,当支撑机构2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和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共面,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贴合于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和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当支撑机构23呈折叠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和中部支撑件的正面围成横截面呈水滴形或U形的空间。

电子设备100的两个框体21分别连接于转轴装置22的两个连接件256,框体21通过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以使得两个侧部支撑件233随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2实现折叠或展开,柔性屏30随支撑机构23折叠或展平,可折叠区域31可以弯折形成U形或水滴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区域31能弯折成水滴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指与柔性屏30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柔性屏30的出光面朝向背离的面。电子设备1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的“连接”是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情况,比如A和B连接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三个元件C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连接还包括一体化连接和非一体化连接两种情况,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一体形成并连接,非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非一体化形成并连接。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转轴装置22包括支撑机构23、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第一转动组件25的第一转动件254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二转动件255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从动件262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滑动地连接于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在两个框体21折叠而相互靠近或展平而相互远离过程中,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助动件264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助动件264的转动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或相互展开,从而实现柔性屏30的折叠或展平。首先,由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间隔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即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错位,也就是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不重合,且助动件264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助动件264相对的另一端与侧部支撑件233滑动地连接,使得转轴装置22的各个元件连接紧凑,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较小,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占用折叠壳体20的内部空间,不仅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且有利于小型化发展;其次,相较现有技术中通过铰链机构支撑柔性屏,本申请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高,整机强度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包括一个第一转动组件25及一个从动组件26;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设置于支撑机构23的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装置22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转动组件25及两个从动组件26,两个第一转动组件25分别与两个从动组件26构成两个整体结构,两个整体结构分别间隔地设置于支撑机构23背面;优选地,两个所述整体结构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23背面相对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装置22也可以只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转动组件25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从动组件26,每一第一转动组件25与其中一从动组件26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也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转动组件25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从动组件26构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整体结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所述整体结构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23的背面且沿支撑机构2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如图7所示,定位座251同侧的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远离定位座251。也就是,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且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较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连接件256及定位座251的连接更紧凑。第一转动轴心线C1平行于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及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连接件256包括连接板2560,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连接板2560的正面,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远离连接板2560。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第二方向平行间隔,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连接件256及定位座251的连接更紧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转动装置22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平行于转动装置22的厚度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转轴装置22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框体21,其中一框体21相对于另一框体21折叠或展平时,能带动对应的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折叠或展平,转动机构253和从动件262的转动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滑动,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折叠成水滴状或者展开成水平状,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随可折叠区域31折叠成水滴状或展开成水平状。

如图2-图4所示,框体21包括正面211、背面213、相对的两侧面214及两端面215,转轴装置22连接于两个框体21相邻的两个端面215之间,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贴附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柔性屏30的非折叠区域33连接于框体21的正面211。每一框体21朝向转轴装置22的端面215设有收容槽216,收容槽216穿通框体21的正面211,收容槽216相对的两端延伸至框体21相对的两侧面214。转轴装置22相对的两侧分别容置于两个框体21的收容槽216中,且每一连接件256与对应的框体21固定连接。框体21的背面213设有若干收容空间(图中未示),收容空间用于安装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器件。

请一并参阅图5-图8,侧部支撑件233为矩形板状,侧部支撑件233远离定位座251的一侧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圆弧槽2334与第一圆弧轨2562的配合连接。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与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设于侧部支撑件233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一圆弧轨2562设于连接件256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包括矩形的侧部支撑板2330,连接件256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支撑板2330。侧部支撑板2330包括正面2331及背朝正面2331的背面2332,侧部支撑件233设有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上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连接件256设有能滑动地容置于第一圆弧槽2334中的第一圆弧轨2562,连接件256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沿第一圆弧槽2334相对转动。具体地,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远离定位座251的一侧凸设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为弧形块,第一圆弧槽2334开设于导滑块2333的侧面;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第一圆弧槽2334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第一圆弧槽2334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具体地,第一圆弧槽2334的中部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的至少一端部设有导滑块2333,导滑块2333面朝连接件256的侧面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连接件256面朝导滑块2333的端面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第一圆弧轨2562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面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面分别凸设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对应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面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的轴心线共线;连接件256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56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的轴心线共线,侧部支撑件233设有分别对应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的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转动地容置于两个以上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

在一些实施例,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设有两个导滑块2333,两个导滑块2333相背离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弧槽2334,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圆弧槽2334的一端贯穿导滑块2333背离侧部支撑板2330的表面,第一圆弧槽2334向远离背面2332的一侧弯曲;连接件256设有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的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一圆弧槽2334中。

从动件262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导滑槽与导滑轨的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槽设于侧部支撑件233和从动件262中的一者,所述导滑轨设于从动件262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上设有导滑槽2336,从动件262上设有导滑轨2621,导滑轨2621可滑动地穿设于导滑槽2336。具体地,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设有导滑部2335,导滑槽2336设于导滑部2335,导滑槽2336倾斜延伸,且导滑槽2336相对的两端分别贯穿导滑部2335面朝定位座251的表面和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侧部支撑件233在随转动机构253的折叠或展平过程中,导滑轨2621滑动地穿设于导滑槽2336。

优选地,导滑部2335为凸设于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靠近定位座251一侧的导滑块,导滑槽2336设于所述导滑块,导滑槽2336从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向远离侧部支撑板2330和定位座251的另一侧倾斜延伸。也就是导滑槽2336靠近定位座251的一端较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更靠近侧部支撑板2330。导滑轨2621为滑动地穿设于导滑槽2336的导滑杆,侧部支撑件233在随转动机构253的折叠或展平过程中,所述导滑杆在导滑槽2336内滑动。

如图8所示,导滑部2335包括面朝定位座251的第一端面及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导滑槽2336相对的两端分别穿过导滑部2335以形成第一开口2336a和第二开口2336b,第一开口2336a相较于第二开口2336b靠近定位座251,第二开口2336b相较于第一开口2336a更远离侧部支撑板2330。导滑槽2336在导滑部2335上倾斜延伸,且导滑槽2336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导滑部2335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以分别形成第一开口2336a及第二开口2336b,第一开口2336a靠近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第二开口2336b远离侧部支撑板2330的背面2332。优选地,导滑部2335的第一端面与侧部支撑板2330朝向定位座251的侧面共面。

请一并参阅图7-图10,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通过第二圆弧槽2511与第二圆弧轨2541的配合连接,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二圆弧槽2511设于定位座251和第一转动件254中的一者,第二圆弧轨2541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中的另一者。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共线,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与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槽2511,每一第一转动件254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二圆弧槽2511的第二圆弧轨2541,以使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沿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弧槽也可以设于第一转动件254上,所述第二圆弧轨也可以设于定位座251上,所述第二圆弧轨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圆弧槽。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远离连接件256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圆弧槽,定位座251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圆弧槽的第二圆弧轨。

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通过第三圆弧槽2512与第三圆弧轨2552的配合连接,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三圆弧槽2512设于定位座251和第二转动件255中的一者,第三圆弧轨2552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中的另一者。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共线,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远离第二圆弧槽2511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圆弧槽2512,每一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对应第三圆弧槽2512的第三圆弧轨2552,以使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沿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圆弧槽2512也可以设于第二转动件255上,第三圆弧轨2552也可以设于定位座251上,第三圆弧轨2552滑动地容置于第三圆弧槽2512。具体地,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设有第三圆弧槽,定位座251设有对应所述第三圆弧槽的第三圆弧轨,所述第三圆弧轨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三圆弧槽中。

如图7-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51包括能相互扣合的第一座体2510及第二座体2516,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远离连接件256的一端被夹持于第一座体2510与第二座体2516之间,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均能相对于第一座体2510和第二座体2516转动。第一座体2510呈矩形块,第一座体2510包括面朝第二座体2516的正面2514,在正面2514的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槽2511,在正面2514远离第二圆弧槽2511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圆弧槽2152。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二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512的轴心线可以平行或共线,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一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152的轴心线平行间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510同侧的第一圆弧槽2511的轴心线与第三圆弧槽2152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座体2510于每一第二圆弧槽2511远离另一第二圆弧槽2511的一侧设有第一避位槽2513,第一避位槽2513用于避位第一转动件254。第一座体2510于每一第三圆弧槽2512远离另一第三圆弧槽2512的一侧设有第一避位槽2513,第一避位槽2513用于避位第二转动件255。第一座体2510靠近第三圆弧槽2512的端面上设有间隔的两个连接孔2515。第一座体2510的正面2514远离第二圆弧槽2511的一端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用于定位第二座体2516至第一座体2510上。

第二座体2516呈矩形块,第二座体2516包括面朝第一座体2510的背面及背离所述背面的正面,第二座体2516的背面的一端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凸面2517,第二座体2516的背面相对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圆弧凸面2518,第二座体2516同侧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凸面2518的轴心线可以平行或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座体2516同侧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的轴心线与第二圆弧凸面2518的轴心线平行。第二座体2516于每一第一圆弧凸面2517相对的两侧及每一第二圆弧凸面251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避位槽2519,第二避位槽2519用于避位第二圆弧轨2541及第三圆弧轨2552。当第一座体2510与第二座体2516相互扣合时,两个第一圆弧凸面2517分别正对第二圆弧槽2511,两个第二圆弧凸面2518分别正对第三圆弧槽2512。

如图7-图10所示,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2501与第一连接孔2503的配合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轴2501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一连接孔2503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连接件256中的另一者。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2502与第二连接孔2504的配合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轴2502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连接件256中的一者,第二连接孔2504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连接件256中的另一者。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包括第二圆弧轨2541、连接部2542及连接于第二圆弧轨2541与连接部2542之间的支撑部2543,第二圆弧轨2541用于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连接部2542用于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二圆弧轨2541为圆弧形块,所述圆弧形块的背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座体2510的第二圆弧槽2511的内表面,所述圆弧形块的正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座体2516的第一圆弧凸面2517。连接部2542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一端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方向设有轴孔2544,第一连接轴2501穿设于轴孔2544,第一连接轴2501相对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2542,第一连接轴2501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543为弧形条,支撑部2543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一端部及连接部2542的一端部。优选地,连接部2542背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侧面形成圆弧面,有利于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连接件256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2501与第一转动件254一体成型,使得加工方便,且能减小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2501也可以设于连接件256上,第一连接孔2503设于第一转动件254,第一连接轴250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的第一连接孔2503。第一连接轴2501可以与连接件256一体成型。

第二转动件255包括第三圆弧轨2552、连接部2553及连接于第三圆弧轨2552与连接部2553之间的支撑部2555,第三圆弧轨2552用于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连接部2553用于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第三圆弧轨2552为圆弧形块,所述圆弧形块的背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座体2510的第三圆弧槽2512的内表面,所述圆弧形块的正面用于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座体2516的第二圆弧凸面2518。连接部2553远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一端沿平行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方向设有轴孔2554,第二连接轴2502穿设于轴孔2554,且第二连接轴2502相对的两端延伸出连接部2553;第二连接轴2502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三圆弧轨2552的轴心线。优选地,连接部2553背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侧面形成圆弧面,有利于第二转动件254相对于连接件256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2502与第二转动件255一体成型,使得加工方便,且能减小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2502也可以设于连接件256上,第二连接孔2504设于第二转动件255,第二连接轴250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42的第二连接孔2504。第二连接轴2502可以与连接件256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251上的第二圆弧槽2511与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二圆弧轨2541可以互换;如:可以在第二圆弧轨2541上设有圆弧槽,在定位座251设有对应所述圆弧槽的圆弧轨,所述圆弧轨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圆弧槽中,所述圆弧槽的轴心线、所述圆弧轨的轴心线,以及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251上的第三圆弧槽2512与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三圆弧轨2552可以互换;如:可以在第三圆弧轨2552上设有圆弧槽,在定位座251设有对应所述圆弧槽的圆弧轨,所述圆弧轨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圆弧槽中,所述圆弧槽的轴心线、所述圆弧轨的轴心线,以及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共线。

如图7-图10所示,连接件256呈条状,连接板2560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圆弧轨2562,第一圆弧轨2562可转动地容置于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连接板2560面朝侧部支撑件233的表面(即正面)凸设有相互间隔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及相互间隔的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之间,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本实施例中,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是凸设于连接板2560正面上的第一凸耳,第一连接孔2503设于所述第一凸耳远离所述连接板2560的一端;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是凸设于连接板2560正面上的第二凸耳,第二连接孔2504设于所述第二凸耳。连接板2560于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用于避位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以防止第二转动件255无法相对于连接件256转动。

如图7及图8所示,从动件262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导滑槽2336与导滑轨2621的配合滑动连接。具体地,从动件262还包括转动部2622,导滑轨2621连接于转动部2622,转动部2622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转动部262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的过程中,导滑轨2621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导滑槽2336。从动件262与定位座251之间通过转轴与连接孔的配合转动地连接,所述转轴设于从动件262和定位座251中的一者,所述连接孔设于从动件262和定位座251中的另一者,所述转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本实施例中,转动部2622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的方向开设连接孔2623,定位座251的一端面设有转轴2625,转轴2625可转动地插设于连接孔2623;具体地,转动部2622为转动筒,所述连接孔2623沿其轴向穿通所述转动筒相对的两端面,转轴2625的一端插接于定位座251的连接孔2515。

从动件262还包括连接于转动部2622与导滑轨2621之间连接部2624,导滑轨2621通过连接部2624连接于转动部2622。具体地,连接部2624设于转动部2622的外周壁,导滑轨2621连接于连接部2624背离转动部2622的一端,且导滑轨2621自连接部2624向远离转动部2622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导滑轨2621为连接于连接部2624背离转动部2622一端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向远离转动部2622一侧倾斜延伸。具体地,连接部2624是沿转动部2622的径向延伸的凸块,导滑轨2621自所述凸块背离转动部2622的端部向远离转动部2622及对应的侧部支撑板2330的一侧倾斜延伸,即导滑轨2621远离连接部2624的一端相较于靠近连接部2624的另一端更远离所述侧部支撑板2330。

如图7-图9所示,转轴装置22还包括背盖28,定位座251连接于背盖28。具体地,背盖28为条形框,背盖28具有收容槽280,定位座251容置于收容槽280中并固定连接于背盖28。优选地,背盖28于收容槽280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部(图中未示),定位座251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定位座251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接、卡接或胶接等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5-图15,组装转轴装置22时,将两个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的端部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件256的一对第一连接部2564之间,使两个第一连接轴2501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部2542的轴孔2544及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503,以使两个第一连接件254分别转动地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56;将两个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远离第三圆弧轨2552的端部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件256的一对第二连接部2565之间,使两个第二连接轴2502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部2553的轴孔2554及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504,以使两个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56。将两个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分别容置于第一座体2510的两个第二圆弧槽2511中,将两个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分别容置于第一座体2510的两个第三圆弧槽2512中,再将第二座体2516覆盖于第一座体2510上,使第二座体2516的两个第一圆弧凸面2517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二圆弧轨2541的正面及两个第二圆弧凸面2518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三圆弧轨2552的正面,以使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

将两个转轴2625分别插入定位座2510的两个连接孔2515中,将两个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分别套设于两个转轴2625上,即两个转轴2625分别插入两个转动部2622的连接孔2623中;将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分别置于第一转动组件25正面相对两侧,使两个从动件262的导滑轨2621分别可滑动地插入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导滑槽2336,并将两个连接件256的第一圆弧轨2562分别可滑动地容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

将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放置于背盖28中,且使定位座251连接于背盖28。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第一圆弧轨2562可转动地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导滑轨2621滑动地插设于导滑槽2336中;此时,从动件262的连接部2624靠近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且导滑部2335抵顶连接部2624,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展开而反折。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折叠状态时,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同围成水滴形空间,第一圆弧轨2562可转动地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导滑轨2621滑动地插设于导滑槽2336中,且从动件262的连接部2624远离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

如图7及图16所示,当转轴装置22呈展平状态时,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之间的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之间的第二间距L2。第一间距L1是沿着展平方向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转动轴心线C3之间的间距,第二间距L2是沿着展平方向第二转动轴心线C2与转动轴心线C4之间的间距。具体地,第一转动轴心线C1是第一连接轴2501的轴心线,第二转动轴心线C2是第二连接轴2502的轴心线,第一转动件254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是虚轴的轴心线,第二转动件255与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是虚轴的轴心线;第一转动轴心线C1、第二转动轴心线C2、转动轴心线C3及转动轴心线C4相互平行,转动轴心线C3和转动轴心线C4相较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及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靠近柔性屏,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转动轴心线C3之间的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与转动轴心线C4之间的第二间距L2,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较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更靠近柔性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3与第二转动件255和定位座251之间的转动轴心线C4也可以共线。

当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转动机构253及从动件262的转动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滑动,以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折叠或相互展开。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定位座251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以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并滑动;从动件262随侧部支撑件23沿对应的转轴2625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连接件256的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和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分别转动地连接于定位座251,且第一转动件254的连接部2542及第二转动件255的连接部2553分别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56,以实现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相互折叠或相互展开。

如图18-图22,将转轴装置22由展平状态进行弯折时,将其中一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向另一连接件256弯折,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在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中转动,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在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中转动,及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活动,侧部支撑件233带动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使得从动件262的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且从动件262的连接部2624逐渐远离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使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2相对于转动而相互靠拢,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

如图17至图22所示,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折叠过程中,导滑轨2621的转动部262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同时,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使连接部2624逐渐远离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同时,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互靠拢,使得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互靠拢及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的空间。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两个连接件256朝相向方向一同转动,两个第一转动件254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而相互靠拢,两个第二转动件255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对应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而相互靠拢,以及两个从动件262;围绕对应的转轴2625转动而相互靠拢;同时,两个连接件256同步带动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从动件262的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

将转轴装置22由弯曲状态进行展平时,将其中一连接件256相对于定位座251朝远离另一连接件256展开,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在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中转动,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在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中转动,及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移动,侧部支撑件233带动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使得从动件262上的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且从动件262的连接部2624逐渐靠近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使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2相对于转动而相互展开,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呈展平状。

如图7及图23所示,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展平过程中,导滑轨2621的转动部262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同时,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使连接部2624逐渐靠近导滑槽2336的第一开口2336a。同时,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相互靠拢,使得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相互远离及定位座251相对两侧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相互远离,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顺利展平,使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两个连接件256朝相互远离的方向一同转动,两个第一转动件254通过第二圆弧轨2541与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而相互远离,两个第二转动件255通过第三圆弧轨2552与对应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而相互远离,以及两个从动件262围绕对应的转轴2625转动而相互远离;同时,两个连接件256同步带动两个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从动件262上的导滑轨2621在对应的侧部支撑件233的导滑槽2336中滑动;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远离,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与定位座251的正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件262上的导滑轨2621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导滑槽2336可以互换,也就是导滑槽2336可以设于从动件262上,导滑轨2621可以固定于侧部支撑件233,导滑轨2621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导滑槽2336。具体地,在从动件262面朝导滑部2335的侧面设有导滑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导滑部2335设有能滑动地插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导滑轨,在转轴装置22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所述导滑轨在所述导滑槽滑动。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将安装完成的转轴装置22置于两个框体21之间,将背盖28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分别容置于两个框体21的收容槽216中,并将两个连接件256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框体21。此时,两个框体21的正面211、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及定位座251的正面2311共面。柔性屏30的背面连接于两个框体21的正面211及转轴装置22的正面;具体地,可折叠区域31贴合于转轴装置22的正面,两个非折叠区域33分别贴合于两个框体21的正面。当柔性屏30处在展平状态时,定位座251的正面与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齐平;由于侧部支撑件233的正面2331与定位座251的正面共面,因此,柔性屏30在展平时不会受到段差处的冲击,柔性屏30不会出现彩点、亮点等不良问题,保证柔性屏30的可靠性,同时,也提升柔性屏30的触摸手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另外,从动件262与侧部支撑件256之间通过导滑槽2336与导滑轨2621配合连接,从动件262与定位座251之间转动连接,且侧部支撑件233与连接件256之间通过第一圆弧轨2562与第一圆弧槽2334配合连接,因此,能使转轴装置22中各元件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降低占用壳体2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请一并参阅图11-图23,弯折电子设备100时,对电子设备100的两个框体21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施加折叠的力,使连接于两个框体21的转动机构253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通过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件262实现转轴装置22的折叠,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弯折。具体地,如对其中一框体21施加折叠的力,所述其中一框体21带动对应的第一转动件254、第二转动件255及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向靠近柔性屏30的一侧转动,具体地,第一转动件254的第二圆弧轨2541与定位座251的第二圆弧槽2511相对转动,第二转动件255的第三圆弧轨2552与定位座251的第三圆弧槽2512相对转动,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且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使相对两侧的转动机构253相对转动而相互靠拢,且两个从动件262相对于转动而相互靠拢,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靠拢,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围成横截面成水滴状;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弯折,直至柔性屏30的两个非折叠区域33的正面相互贴合,可折叠区域31弯折成水滴状,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缝折叠。

在弯折电子设备100的过程中,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弯折围成水滴形,减少弯折后的可折叠区域31的占空比,从而能减小电子设备100的整体厚度。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叠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两个框体21施加折叠的力,两个框体21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机构253向靠近柔性屏30的一侧转动,且带动两个从动件262向靠近柔性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转轴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折叠。

当需要展平电子设备100时,向外拉开其中一框体21,使连接于两个框体21上的两个转动机构25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具体地,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中一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所述其中一框体21带动对应的第一转动件254相对于定位座251向远离柔性屏30的一侧转动,所述其中一框体21带动对应的第二转动件255相对于定位座251向远离柔性屏30的一侧转动,及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56带动侧部支撑件233相对于定位座251移动,以使侧部支撑件233带动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且从动件262上的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同时,连接件256带动第一圆弧轨2562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圆弧槽2334中,以使相对两侧的从动件262相对于转动而相互展开,以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相互展开,直至两个侧部支撑件233与定位座251呈展平状,柔性屏30的可折叠区域31随转轴装置22展开,直至柔性屏30展平。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叠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两个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两个框体21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机构253及两个从动件262相对于向远离柔性屏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转轴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开。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转轴装置22通过第一转动组件25及从动组件26实现折叠或展开,由于第一转动件254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C1与第二转动件255与连接件256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C2平行错位,从动件262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倾斜的导滑槽2336与导滑轨2621配合连接,因此,能使转轴装置22中各元件间的连接更紧凑,从而减小转轴装置22的整体宽度,降低占用壳体2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主板或电池等其他元件的布局;其次,转轴装置22的结构牢固,提升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24-图26,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转动装置22a的导滑件262与导滑部2335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当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导滑件26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于导滑部2335,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屏30;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折叠状态时,导滑件262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于导滑部2335,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屏30。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导滑件262和导滑部2335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导滑件262和导滑部2335中的另一者。

本实施例中,导滑件262还包括第一定位部2627及第二定位部2628,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导滑件262通过第一定位部2627定位于导滑部2335,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折叠状态时,导滑件262通过第二定位部2628定位于导滑部2335。具体地,第一定位部2627设于导滑轨2621靠近转动部2622的一端,第二定位部2628设于导滑轨2621远离转动部2622的一端;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第一定位部2627抵顶导滑部2335面朝定位座251的表面,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展开而反折;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折叠状态时,第二定位部2628抵顶导滑部2335背朝定位座251的表面,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弯折。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2627是凸设于导滑轨2621的外周面靠近连接部2624处的第一凸块,第二定位部2628是凸设于导滑轨2621的外周面远离连接部2624一端的第二凸块。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抵顶导滑部2335面朝定位座251的表面,当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抵顶导滑部2335背朝定位座251的表面。

在转动装置22由展平状态进行折叠的过程中,两个导滑件262的转动部2622分别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靠近,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使第一定位部2627逐渐远离导滑部2335,同时第二定位部2628逐渐靠近导滑部2335,直至第二定位部2628抵顶导滑部2335背离定位座251的表面;在转动装置22由弯曲状态进行展平的过程中,两个导滑件262的转动部2622分别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而相互远分离,导滑轨2621在导滑槽2336中滑动,使第一定位部2627逐渐靠近导滑部2335,同时第二定位部2628逐渐远离导滑部2335,直至第一定位部2627抵顶导滑部2335面朝定位座251的表面。

请参阅图27,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b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转动装置22b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于两个从动件262之间的齿轮组合265,两个从动件262通过齿轮组合265实现同步转动。具体地,齿轮组合265包括设置于从动件262上的第一齿轮(图中未示)及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652,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轮2652啮合。本实施例中,每一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齿轮,两个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之间设有两个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652,每一第二齿轮2652与对应的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当其中一从动件262相对于定位座251转动时,所述其中一从动件262上的第一齿轮转动并通过两个第二齿轮2652带动另一从动件262上的第一齿轮转动,使两个从动件262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从动件262的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使得两个转动机构253相对于定位座251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b还包括联动机构,因此,转轴装置22b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两个从动件262、两个第一转动件254及两个第二转动件255实现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平,从而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实现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从动件262之间的齿轮组合265可以省略,一对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上的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一对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能实现同步转动,从而能进一步减小转轴装置22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之间的齿轮组合包括相互啮合的多个第二齿轮2652,其中两个第二齿轮2652分别啮合于一对从动件262的转动部2622上的第一齿轮;一对从动件262通过齿轮组合能实现同步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b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b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b的柔性屏。在弯折或展平所述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两个从动件262、两个第一转动件254及两个第二转动件255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平,从而带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实现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方便电子设备的折叠或展平,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例中,在转动装置22a的基础上增加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于两个从动件262之间的齿轮组合265,两个从动件262通过齿轮组合265实现同步转动。具体地,齿轮组合265包括设置于转动部262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齿轮(图中未示)及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652,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轮2652啮合。

请参阅图28及图29,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c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c的第一转动件25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一转动件254处凸设限位块2337,限位块2337开设弧形的第一限位槽2338,第一限位槽2338贯穿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一限位槽2338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一转动件254面朝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2540,第一限位部2540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一限位槽2338中。具体地,连接部2542的一侧面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处设有连接孔,第一限位部2540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542的一侧面远离第二圆弧轨2541处凸设连接筒,第一限位部2540连接于所述连接筒的内腔;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2540为插接固定于所述连接筒的内腔中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圆弧轨2541的轴心线。第一限位部25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542,第一限位部2540的另一端用于滑动并转动地穿设于侧部支撑件233的第一限位槽23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540也可以与第一转动件254一体成型。转轴装置22c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540沿第一限位槽2338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一限位槽2338为弧形槽,第一限位槽2338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8a及第二限位段2338b,第一限位段2338a较第二限位段2338b更靠近定位座251,所述第一限位轴设于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8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屏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8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屏30。在转轴装置22c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第一限位部2540在第一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540从第二限位段2338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8a;在转动装置22c的展平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一限位部2540在第一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540从第一限位段2338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8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一限位部2540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第一限位槽2338可以互换,具体地,在第一转动件254面朝限位块2337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限位块2337上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的第一限位轴,在转轴装置22c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轴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滑动并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c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c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c的柔性屏30。

请参阅图30及图31,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d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转轴装置22d的第二转动件255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二转动件255处凸设限位块2337,限位块2337开设弧形的第二限位槽2339,第二限位槽2339贯穿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二限位槽2339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二转动件255面朝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部2550,第二限位部2550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二限位槽2339中。转轴装置22d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2550沿第二限位槽2339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二限位槽2339为弧形槽,第二限位槽2339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9a及第二限位段2339b,第一限位段2339a较第二限位段2339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二限位部2550是穿设于第二限位槽2339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设于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9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屏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9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屏30。在转轴装置22d的弯折过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第二限位部2550在第二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二限位部2550从第二限位段2339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9a;在转动装置22b的展平过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二限位部2550在第二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二限位部2550从第一限位段2339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9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二限位部2550与侧部支撑件233上的第二限位槽2339可以互换,具体地,在第二转动件255面朝限位块2337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槽,在侧部支撑件233的限位块2337上设有能活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的第二限位轴,在转轴装置22b弯折或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限位轴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滑动并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d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d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d的柔性屏30。

请一并参阅图32及图33,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e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装置22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轴装置22e的第一转动件254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一转动件254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且所述转轴装置22e的第二转动件255与侧部支撑件233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第二转动件255和侧部支撑件233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3的背面2332对应第一转动件254及第二转动件255处分别凸设限位块2337,在对应第一转动件254的限位块2337上开设弧形的第一限位槽2338,第一限位槽2338贯穿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一限位槽2338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在对应第二转动件255的限位块2337上开设弧形的第二限位槽2339,第二限位槽2339贯穿限位块2337相对的两侧面,第二限位槽2339向靠近定位座251的一侧弯曲延伸。第一转动件254面朝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2540,第一限位部2540能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一限位槽2338中;第二转动件255面朝限位块2337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部2550,第二限位部2550能滑动并转动地插设于第二限位槽2339中。所述转轴装置22e在折叠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540沿第一限位槽2338滑动并转动,同时,第二限位部2550沿第二限位槽2339滑动并转动。

优选地,第一限位槽2338及第二限位槽2339均为弧形槽,第一限位槽2338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8a及第二限位段2338b,第一限位段2338a较第二限位段2338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二限位槽2339包括位于其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段2339a及第二限位段2339b,第一限位段2339a较第二限位段2339b更靠近定位座251。第一限位部2540是穿设于第一限位槽2338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设于第一转动件254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轴心线C1;第二限位部2550是穿设于第二限位槽2339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255远离定位座251的一端,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心线C2。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限位轴的轴心线,所述第一限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54与所述定位座之间的转动轴心线。

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8b及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二限位段2339b,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反折而损坏柔性屏30;在两个侧部支撑件233呈完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8a及所述第二限位轴定位于第一限位段2339a,以防止侧部支撑件233进一步折叠而损坏柔性屏30。在所述转轴装置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第一限位部2540在第一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540从第二限位段2338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8a,同时,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二限位部2550在第二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二限位部2550从第二限位段2339b移动至第一限位段2339a;在所述转动装置的展平过程中,第一转动件254上的第一限位部2540在第一限位槽2338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一限位部2540从第一限位段2338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8b,同时,第二转动件255上的第二限位部2550在第二限位槽2339中滑动并转动,且第二限位部2550从第一限位段2339a移动至第二限位段2339b。

本申请还提供设有转轴装置22e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于转轴装置22e相对两侧的连接件256的两个框体及覆盖于框体和转轴装置22e的柔性屏30。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 可弯曲电子设备、可弯曲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电子设备显示屏驱动芯片驱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转轴装置以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电子设备
  • 转轴装置及包含此转轴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49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