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片电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容器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也大量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生产中,电容器的生产加工工艺也随之不断提升。

封端工艺作为电容器生产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对于电容器的生产效率、产品性能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封端工艺通常需要封端机来完成。

现有技术中,封端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流程:

(1)准备载料盘、固定贴纸和未封端的贴片电容,然后将固定贴纸粘贴在载料盘的任意一面,通过人工方式将未封端的贴片电容铺撒在载料盘的另一面,以使贴片电容植入于载料盘的料孔,同时使贴片电容的任意一端部与固定贴纸相互粘贴;

(2)将步骤(1)的载料盘放到封端机内部进行印银,以实现贴片电容中未与固定贴纸相互粘贴的端部的封端;

(3)将步骤(2)的载料盘从封端机卸下并烘干,再将另一张固定贴纸粘贴在载料盘的另一面,使其与贴片电容中已完成封端操作的端部相互粘贴,并将与贴片电容中未进行封端操作的端部相互粘贴的固定贴纸撕下,使贴片电容中未进行封端操作的端部裸露;

(4)步骤(3)的载料盘放到封端机内部进行印银,以实现贴片电容中未进行封端操作的端部的封端;

(5)将步骤(4)的载料盘从封端机卸下并烘干,再将固定贴纸撕下,得到两端端部均已进行封端操作的贴片电容。

现有封端机一般仅能实现封端工艺中的印银步骤(特指印银步骤中的浸浆过程),而印银步骤前后的步骤均需人工介入甚至完成,极大地降低了贴片电容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实现了贴片电容印银过程的全自动处理,有利于使贴片电容的印银步骤更加顺畅和高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包括加浆装置、浸浆装置、消泡装置、烘干装置和印银转运装置,所述浸浆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和所述烘干装置沿所述印银机构的下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印银转运装置用于实现载料盘在所述浸浆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和所述烘干装置之间的转运;所述浸浆装置用于对贴片电容的端部进行浸浆,所述消泡装置用于对浸浆后的贴片电容进行消泡,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消泡后的贴片电容进行烘干;

所述加浆装置靠近所述浸浆装置设置,且所述加浆装置用于向所述浸浆装置添加银浆。

优选的,所述浸浆装置包括浸浆机架、刮刀、浆槽和浸浆头;所述刮刀安装于所述浸浆机架的底部,且所述刮刀可相对于所述浸浆机架上下移动;所述浆槽设置于所述刮刀的下方,且所述浆槽可沿所述浸浆机架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浸浆头安装于所述刮刀的前端,且所述浸浆头可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所述浆槽和所述消泡装置均位于所述浸浆头的水平移动范围内;所述浸浆头的底部设置有浸浆吸盘,所述浸浆吸盘用于吸附载料盘;

所述浸浆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所述浸浆吸盘、位移底盘、安装盘和驱动丝杆,所述安装盘、所述位移底盘和所述浸浆吸盘均可相对于所述浆槽上下移动,且所述安装盘、所述位移底盘和所述浸浆吸盘的上下移动相对静止;所述驱动丝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盘的相连,所述驱动丝杆用于驱动所述安装盘、所述位移底盘和所述浸浆吸盘的上下移动;所述位移底盘和所述浸浆吸盘均可相对于所述安装盘左右移动,且所述位移底盘和所述浸浆吸盘的左右移动相对静止。

优选的,所述浸浆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安装于所述浸浆机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刮刀的后端,所述刮板的底部与所述浆槽的槽底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包括加浆机架、密封罩、升降座和出浆管;所述密封罩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的上部,且所述密封罩的顶部与所述加浆机架的顶板的底部相连;所述升降座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的下部,且所述升降座可相对于所述密封罩上下移动,当所述升降座向上移动并与所述密封罩相抵时,所述密封罩和所述升降座共同围成密封腔;

所述顶板开设有加压孔和出浆口,且所述加压孔和所述出浆口均与所述密封腔相互连通;所述加压孔用于与加压设备相连,所述出浆管设置于所述密封罩的内部,且所述出浆管的顶端与所述出浆口相互连通;

所述升降座包括升降板、称重计和安装座;所述升降板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的下部,且所述升降板可相对于所述密封罩上下移动;所述称重计安装于所述升降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称重计的顶部,且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银浆罐。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的两侧;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相连,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的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消泡装置包括消泡机架、消泡座、真空盖和真空泵;所述消泡座架设于所述消泡机架的前端,所述真空盖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消泡机架的顶部,且所述消泡座位于所述真空盖的移动范围的下方,所述真空盖可相对于所述消泡座上下移动;所述消泡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载料盘的消泡腔,所述真空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消泡腔;

所述真空盖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嘴,且所述真空盖的板面开设有真空口;所述真空吸嘴的吸气端位于所述真空吸嘴的底部,所述真空吸嘴的连接端与所述真空口相互连通,且所述真空泵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口相互连通;

所述消泡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消泡机架的底部,且所述过滤器连接于所述真空口和所述真空泵之间,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杂质。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箱、烘干输送组件、过滤箱和循环风机;所述烘干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和所述过滤箱之间,所述烘干输送组件用于输送载料盘;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管,且所述加热箱用于向所述烘干输送组件输送烘干气体;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箱用于收集并过滤烘干气体;

所述加热箱开设有烘干出口和循环气体入口,所述过滤箱开设有过滤入口和过滤出口;所述烘干出口和所述过滤入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烘干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烘干出口和所述过滤入口之间;所述过滤出口、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循环气体入口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所述过滤箱收集并过滤后的烘干气体通入所述加热箱。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还开设有冷却气体入口;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开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大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冷却气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通气阀、所述过滤箱、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加热箱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将经过所述通气阀进入所述烘干装置的冷却气体,与所述过滤箱收集并过滤后的烘干气体混合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加热箱。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还开设有散热出口;

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开设有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与大气相互连通,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散热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排气阀用于排走所述加热箱内部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烘干输送组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水平输送带、环形输送架和第二水平输送带;所述第一水平输送带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的输送路径均为水平直线,所述环形输送架的输送路径为圆;且所述环形输送架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和所述过滤箱之间,所述第一水平输送带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分别突出设置于所述加热箱的两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为使贴片电容的印银步骤更加顺畅和高效,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的印银机构,包括用于对贴片电容的端部进行浸浆的浸浆装置、用于对浸浆后的贴片电容进行消泡的消泡装置、用于对消泡后的贴片电容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以及用于使载料盘在上述各装置中进行转运的印银转运装置(图中未显示);另外,还在浸浆装置附近设置有用于及时补充银浆的加浆装置,使得印银步骤中的加浆、浸浆、消泡、烘干和转运过程均由相应的功能性装置代替,真正实现了贴片电容印银过程的全自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浸浆装置和消泡装置的第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浸浆装置的第二视角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浆槽和浸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加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加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消泡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消泡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烘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中烘干装置的烘干原理图。

其中:加浆装置41、加浆机架411、顶板4111、导向杆4112、底板4113、密封罩412、加压孔4121、出浆口4122、升降座413、升降板4131、称重计4132、安装座4133、银浆罐414、驱动气缸415、液位传感器416、泄压阀417、调压阀418、压力计419;

浸浆装置42、浸浆机架421、刮刀422、浆槽423、浸浆头424、浸浆吸盘4241、位移底盘4242、安装盘4243、驱动丝杆4244、装夹气缸4245、限位杆4246、刮板425、进浆管426、上料输送带427;

消泡装置43、消泡机架431、消泡座432、真空盖433、真空口4331、过滤器434、支撑块435、支撑部4351、限位部4352、斜面43521、滑动组件436、滑动支架4361、盖合气缸4362、盖合导杆4363、前止块437、后止块438;

烘干装置44、加热箱441、烘干出口4411、循环气体入口4412、散热出口4413、烘干输送组件442、第一水平输送带4421、环形输送架4422、第二水平输送带4423、过滤箱443、过滤入口4431、过滤出口4432、冷却气体入口4433、循环风机444、通气阀445、第一接口4451、第二接口4452、第三接口4453、排气阀446、隔热罩447、回收风机448;

载料盘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贴片电容的印银机构,包括加浆装置41、浸浆装置42、消泡装置43、烘干装置44和印银转运装置,所述浸浆装置42、所述消泡装置43和所述烘干装置44沿所述印银机构的下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印银转运装置用于实现载料盘7在所述浸浆装置42、所述消泡装置43和所述烘干装置44之间的转运;所述浸浆装置42用于对贴片电容的端部进行浸浆,所述消泡装置43用于对浸浆后的贴片电容进行消泡,所述烘干装置44用于对消泡后的贴片电容进行烘干;

所述加浆装置41靠近所述浸浆装置42设置,且所述加浆装置41用于向所述浸浆装置42添加银浆。

现有封端机一般仅能实现封端工艺中的印银步骤(特指印银步骤中的浸浆过程),而印银步骤前后的步骤均需人工介入甚至完成,极大地降低了贴片电容的生产效率。因此,为使贴片电容的印银步骤更加顺畅和高效,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的印银机构,如图1-12所示,包括用于对贴片电容的端部进行浸浆的浸浆装置42、用于对浸浆后的贴片电容进行消泡的消泡装置43、用于对消泡后的贴片电容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44以及用于使载料盘7在上述各装置中进行转运的印银转运装置(图中未显示);另外,还在浸浆装置42附近设置有用于及时补充银浆的加浆装置41,使得印银步骤中的加浆、浸浆、消泡、烘干和转运过程均由相应的功能性装置代替,真正实现了贴片电容印银过程的全自动处理。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浸浆装置42包括浸浆机架421、刮刀422、浆槽423和浸浆头424;所述刮刀422安装于所述浸浆机架421的底部,且所述刮刀422可相对于所述浸浆机架421上下移动;所述浆槽423设置于所述刮刀422的下方,且所述浆槽423可沿所述浸浆机架421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浸浆头424安装于所述刮刀422的前端,且所述浸浆头424可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所述浆槽423和所述消泡装置43均位于所述浸浆头424的水平移动范围内;所述浸浆头424的底部设置有浸浆吸盘4241,所述浸浆吸盘4241用于吸附载料盘7;

所述浸浆头42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所述浸浆吸盘4241、位移底盘4242、安装盘4243和驱动丝杆4244,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均可相对于所述浆槽423上下移动,且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的上下移动相对静止;所述驱动丝杆4244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盘4243的相连,所述驱动丝杆4244用于驱动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的上下移动;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均可相对于所述安装盘4243左右移动,且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的左右移动相对静止。

公告号为CN1099040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端子元器件封端机,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封端组件、设于底座下并用于驱动封端组件的第一驱动组件,在封端组件下方的底座上设置有载台,载台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载台上依次固设有滚轴、与滚轴连接的滚轴驱动组件、刮刀,以及用于固定多端子元器件的多端子元器件固定组件,载台沿垂直方向与支架滑移连接,封端组件的底部设有沟槽桨盘,滚轴与浆料盒连通。工作时,先由滚轴滚动粘附浆料,再通过滚轴将浆料滚刷于封端组件底部的沟槽浆盘上,然后通过刮刀将沟槽浆盘上浆料刮平,再滑动多端子元器件固定组件至沟槽浆盘正下方,驱动封端组件下压,从而对多端子元器件上端面进行银浆涂封。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现有的封端机在对贴片电容进行浸浆时,一般仅驱动贴片电容向浆槽下压即完成其端部的封端。但由于封端用的银浆较稠,若封端时仅将贴片电容向浆槽下压,容易使浸浆后的贴片电容端部形成不规则的封层形状,从而对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浸浆后的贴片电容端部形成不规则的封层形状,确保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浸浆装置42,包括用于刮平银浆的刮刀422,用于放置银浆的浆槽423和用于移动载料盘7的浸浆头424。具体地,本方案中浸浆装置42的浸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银浆添加至浆槽423,通过刮刀422的上下移动与浆槽423的前后移动配合,令浆槽423形成表面平整的所需厚度银浆层,再通过浸浆头424吸附并移动载料盘7,完成贴片电容的浸浆过程。

进一步地,本方案的浸浆头42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浸浆吸盘4241、位移底盘4242和安装盘4243,且安装盘4243、位移底盘4242和浸浆吸盘4241可相对于浆槽423同步地上下移动,位移底盘4242和浸浆吸盘4241可相对于安装盘4243同步地左右移动。当浸浆头424对载料盘7进行浸浆时,首先令浆槽423移动至浸浆头424的移动范围的下方,然后将载料盘7移动至浆槽423上方后向下移动设定的距离,并使贴片电容的端部浸没于银浆内部;紧接着,在浸没过程中,令浆槽423进行小幅度的前后移动,同时令位移底盘4242和浸浆吸盘4241进行小幅度的左右移动,通过上述移动的相互配合,能使得贴片电容端部可以相对于银浆层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打圈”动作,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银浆在贴片电容端部的涂覆均匀性,另一方面,当贴片电容向上移动并离开银浆层时,其端部也可避免形成不不规则的封层形状,从而确保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

优选的,所述浸浆头424还包括装夹气缸4245,所述装夹气缸4245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盘4243的边缘,所述装夹气缸4245的连接端与所述浸浆吸盘4241相连,所述浸浆吸盘4241通过所述装夹气缸4245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位移底盘4242的底部。

进一步地,本方案还在浸浆头424中增设了用于安装浸浆吸盘4241的装夹气缸4245,从而实现浸浆吸盘4241在维护、维修时的快速更换。相比起现有技术中利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的方式,本方案通过装夹的方式进行夹紧安装,更有利于提升浸浆吸盘4241的拆装速度。

优选的,所述浸浆头424还包括限位杆4246,所述限位杆4246突出安装于所述安装盘4243的顶部,所述限位杆4246用于限制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的上下移动范围。

更进一步地,本方案还在浸浆头424中增设了用于限制安装盘4243、位移底盘4242和浸浆吸盘4241的上下移动范围的限位杆4246,当限位杆4246与浸浆装置42中的其他结构(图中未显示)相抵时,可以防止安装盘4243、位移底盘4242和浸浆吸盘4241的继续移动,从而能有效提升浸浆头424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杆4246的长度可根据浸浆装置42中其他未显示结构的安装位置和体积等进行调节,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的,所述浸浆头424还包括升降传感器,所述升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升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安装盘4243、所述位移底盘4242和所述浸浆吸盘4241的上下移动距离。

另外,由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对贴片电容的端部封层长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为提升浸浆装置42的封端精度,本方案还在浸浆头424设置于用于检测其上下移动距离的升降传感器(图中未显示),以便于提升贴片电容封端过程中的可控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浸浆装置42还包括刮板425,所述刮板425安装于所述浸浆机架42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刮刀422的后端,所述刮板425的底部与所述浆槽423的槽底相互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浸浆装置42还包括与浆槽423的槽底相互接触的刮板425。当进行第二次浸浆过程时,本方案可先利用刮板425将第一次浸浆后的银浆堆积于浆槽423的后端,然后再通过刮刀422按照第二次浸浆的厚度需求,将堆积后的银浆同时进行平铺和定厚,从而能有效加快浸浆过程的银浆准备速度。若仅通过刮刀422进行第二次浸浆过程的银浆准备过程,则需要浆槽423和刮刀422反复移动多次才能形成所需厚度的银浆层,极大地降低了浸浆装置42的浸浆速度。

优选的,所述刮板425可相对于所述浸浆机架421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更优方式,本方案还将刮板425设置成上下移动的方式,当不需要刮板425进行银浆堆积时,则将刮板425向上移动,使得其不与浆槽423的槽底接触,从而能有效降低刮板425的磨损率。

优选的,所述刮刀422的底面形状为V型,所述刮板425的底面为平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更优方式,本方案将刮刀422的底面形状设计为V型,更有利于刮刀422对银浆进行平铺和定厚;同时将刮板425的底面设计为平面,更有利于实现银浆的堆积。

优选的,所述浸浆装置42还包括进浆管426,所述进浆管426设置于所述刮板425和所述刮刀422之间,且所述进浆管426与所述加浆装置41的出浆口4122相互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通过进浆管426与加浆装置41的出浆口4122相互连通,以实现银浆的及时补充。另外,由于本方案中的进浆管426设置于刮板425和刮刀422之间,可以在银浆堆积时,通过进浆管426将补充的银浆添加至堆积的银浆中,以防止银浆在浆槽423中添加不均匀,从而影响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

优选的,所述浸浆装置42还包括上料输送带427,所述上料输送带427、所述浆槽423和所述消泡装置43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上料输送带427、所述浆槽423和所述消泡装置43均位于所述浸浆头424的水平移动范围内,所述上料输送带427用于输送载料盘7。

优选的,所述浸浆装置42还包括浆料检测器,所述浆料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刮板425和所述刮刀422之间,且所述浆料检测器电联接于所述加浆装置41;所述浆料检测器的检测端对准所述浆槽423的槽底,所述浆料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浆槽423的内部是否有足够的银浆。

另外,本方案还在浸浆装置42中增设了用于检测浆槽423的内部是否有足够的银浆的浆料检测器(图中未显示),以便于实现银浆的及时补充。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浆料检测器可以为获得浆槽423的内部是否有足够的银浆的任意传感器,如称重计、距离检测器等,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加浆装置41包括加浆机架411、密封罩412、升降座413和出浆管;所述密封罩412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上部,且所述密封罩412的顶部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顶板4111的底部相连;所述升降座413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下部,且所述升降座413可相对于所述密封罩412上下移动,当所述升降座413向上移动并与所述密封罩412相抵时,所述密封罩412和所述升降座413共同围成密封腔;

所述顶板4111开设有加压孔4121和出浆口4122,且所述加压孔4121和所述出浆口4122均与所述密封腔相互连通;所述加压孔4121用于与加压设备相连,所述出浆管设置于所述密封罩412的内部,且所述出浆管的顶端与所述出浆口4122相互连通;

所述升降座413包括升降板4131、称重计4132和安装座4133;所述升降板4131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下部,且所述升降板4131可相对于所述密封罩412上下移动;所述称重计4132安装于所述升降板4131的顶部,所述安装座4133安装于所述称重计4132的顶部,且所述安装座4133用于安装银浆罐414。

在现有贴片电容的印银步骤中,随着每块贴片电容的端部沾上银浆,浆槽上的浆料会随之减少,每间隔一个时间段后都需要人工进行及时添加。在以往的生产中,当需要往封端机的浆槽添加浆料时,都需要先将封端机暂停,打开安全门,才能将浆料进行添加,极大地降低了贴片电容的封端效率;另外,由于现有的人工加浆方式难以精确控制银浆的添加量,因此还会影响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

因此,为了提升银浆的加浆精度,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加浆装置41,包括加浆机架411、密封罩412、升降座413和出浆管,且升降座413可相对于密封罩412上下移动,使得密封罩412和升降座413可共同围成用于加压出浆的密封腔。具体地,本方案的加浆装置41的加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用于容纳银浆的银浆罐414(如市售的罐装银浆)放置于安装座4133;然后令升降座413向上移动并与密封罩412相抵围成密封腔;利用外设的加压设备(图中未显示)通过加压孔4121往密封腔的内部加压,令银浆罐414内的浆料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出浆管(图中未显示)从出浆口4122流出密封腔;将加浆装置41的出浆口4122通过管路引至浆槽上方,即可完成银浆的补充。

为了准确地掌握银浆的补充量,本方案还在升降座413中增设了用于检测银浆减少量的称重计4132,通过银浆的减少量表征浆槽中银浆的补充量,以进一步提升银浆的加浆精度,保证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检测银浆在银浆罐内的液面高度,来获得浆槽中银浆补充量的检测方式,但由于用于贴片电容封端的银浆浆料较稠,其银浆表面的高度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因此,相比起现有的液面高度检测方式,本方案通过称重来获得浆槽中银浆补充量的检测方式更为有效和准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加浆装置41还包括驱动气缸415,所述驱动气缸415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驱动气缸415分别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两侧;所述驱动气缸415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4131相连,所述驱动气缸415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4131的上下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加浆装置41通过设置于加浆机架411的两侧的驱动气缸415来共同驱动升降板4131的上下移动,有利于保证升降座413的平稳升降,避免升降动作的不稳定而导致浆料的外溅。

优选的,所述加浆机架411包括所述顶板4111、导向杆4112和底板4113,所述导向杆4112至少设置有四条,四条所述导向杆4112均安装于所述顶板4111和所述底板4113之间,且所述导向杆4112均匀分布于所述加浆机架411的边缘;

所述升降板4131安装于所述导向杆4112,且所述升降板4131可沿所述导向杆4112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本方案的加浆机架411包括依次相连的顶板4111、四条导向杆4112和底板4113,且升降板4131安装于导向杆4112,在驱动气缸415的驱动下,使得升降板4131可沿导向杆4112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升降座413的升降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41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16,所述液位传感器416安装于所述顶板4111的顶部,且所述液位传感器416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密封罩412的内部并对准银浆罐414的内部,所述液位传感器416用于检测银浆罐414内银浆的液面高度。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银浆的加浆精度,本方案还在加浆装置41中增设了用于银浆罐414内银浆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416,将其与称重计4132进行配合使用,通过两个检测指标综合获得银浆的减少量,从而更有利于提升银浆补充量的检测有效性和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41还包括泄压阀417,所述泄压阀417安装于所述顶板4111的顶部,且所述泄压阀417与所述密封罩412的内部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银浆罐414的更换,本方案还在加浆装置41中增设了泄压阀417。当银浆罐414内的银浆添加完毕时,可通过泄压阀417使密封腔内外的气压平衡,从而便于打开密封腔更换银浆罐414。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41还包括调压阀418,所述调压阀418安装于所述加浆机架411,且所述调压阀418的入口与加压设备相连,所述调压阀418的出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加压孔4121相连,所述调压阀418用于调节所述密封腔的气压。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方案还在加浆装置41中增设了用于调节密封腔内气压大小的调压阀418,通过调压阀418的调节可有效控制银浆的出浆速度和出浆量,从而达到控制出浆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加浆装置41还包括压力计419,所述压力计419安装于所述顶板4111的顶部,且所述压力计419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密封罩412的内部,所述压力计419用于检测所述密封腔的气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本方案还在顶板4111的顶部设置了用于检测密封腔内气压的压力计419,以便提升技术人员对封端过程的可控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消泡装置43包括消泡机架431、消泡座432、真空盖433和真空泵;所述消泡座432架设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前端,所述真空盖433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顶部,且所述消泡座432位于所述真空盖433的移动范围的下方,所述真空盖433可相对于所述消泡座432上下移动;所述消泡座43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载料盘7的消泡腔,所述真空盖433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消泡腔;

所述真空盖433的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嘴,且所述真空盖433的板面开设有真空口4331;所述真空吸嘴的吸气端位于所述真空吸嘴的底部,所述真空吸嘴的连接端与所述真空口4331相互连通,且所述真空泵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口4331相互连通;

所述消泡装置43还包括过滤器434,所述过滤器434设置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底部,且所述过滤器434连接于所述真空口4331和所述真空泵之间,所述过滤器434用于过滤杂质。

现有的贴片电容的封端内大多存在小气泡,这是现有的封端技术难以避免的缺点,上述小气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进而影响电路的运行情况,更进一步影响了电子产品的质量。市面上也有出现用于消除封端产品中未干封端内小气泡的除泡机,但现有除泡机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缺乏针对除泡机中关键部件之一的真空泵的保护结构,因此极大地缩短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避免其封端层内部存在小气泡,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其端部浸浆后的贴片电容进行真空消泡的消泡装置43,包括用于安装载料盘7(其料孔内容纳有待消泡的贴片电容)的消泡座432、用于盖合消泡座432并形成消泡腔的真空盖433和用于通过真空盖433令消泡腔形成负压环境达到真空消泡目的的真空泵(图中未显示)。具体地,本方案的消泡装置43的消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料孔内容纳有待消泡贴片电容的载料盘7放置于消泡座432的内部;然后将真空盖433水平移动至消泡座432的上方并向下移动盖合消泡座432,使真空盖433和消泡座432共同围成密封的消泡腔;紧接着,启动真空泵,使真空泵通过真空吸嘴抽走消泡腔内的空气并形成负压后,令未干封端里的小气泡从封端浆料内逸出,达到了消除小气泡的目的。

另外,真空泵在使用时需要抽走消泡腔内的空气以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而由于消泡腔需要经常与生产环境连通而实现载料盘7的消泡,因此其内部不可避免地会积聚灰尘等杂质,若上述杂质经过真空吸嘴(图中未显示)吸入真空泵的内部,会造成真空泵的损坏。因此,为了降低真空泵的损坏率,进而延长消泡装置43的使用寿命,本方案还在消泡装置43中增设了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434,以对真空泵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消泡装置43还包括支撑块435,所述支撑块435设置于所述消泡座432的内部,且所述支撑块435用于支撑载料盘7。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消泡装置43的消泡效果,本方案还在消泡座432的内部设置了用于支撑载料盘7的支撑块435,使得载料盘7的底面与消泡腔之间存在抽气间隙,更有利于抽走消泡腔内的空气以形成负压环境。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435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4351和限位部4352,所述限位部4352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撑部4351的外侧;所述支撑部4351的表面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与载料盘7的底面相抵。

进一步地,本方案的支撑块435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4351和限位部4352,以使支撑部4351的表面对载料盘7起到支撑作用,限位部4352对载料盘7起到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4352的内侧壁设置有斜面43521,所述斜面43521由所述限位部4352的外侧顶部向所述限位部4352的内侧底部倾斜。

更进一步地,限位部4352的内侧壁设置有斜面43521,有利于载料盘7在消泡腔内的取放。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435至少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撑块435围绕所述消泡座432的内部边缘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消泡装置43还包括滑动组件436,所述滑动组件436可前后移动地架设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顶部,且所述真空盖433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436的底部;

所述滑动组件436包括滑动支架4361和盖合气缸4362,所述盖合气缸4362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盖合气缸4362分别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4361的两侧;所述盖合气缸436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滑动支架4361后与所述真空盖433相连,所述盖合气缸4362用于驱动所述真空盖433的上下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真空盖433通过滑动组件436实现其相对于消泡座432的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具体地,滑动组件436包括滑动支架4361和盖合气缸4362,真空盖433通过滑动支架4361可相对于消泡座432前后移动,另外通过盖合气缸4362可相对于消泡座432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436还包括盖合导杆4363,所述盖合导杆4363的顶端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支架4361,所述盖合导杆4363的顶端穿过所述滑动支架4361,且所述盖合导杆4363的底端与所述真空盖433相连。

进一步地,本方案的滑动组件436还增设有盖合导杆4363,有利于提升真空盖433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盖合导杆4363至少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盖合导杆4363均匀分布于所述滑动支架4361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消泡装置43还包括前止块437和后止块438,所述前止块437和所述后止块438均突出设置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顶部,且所述前止块437位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前端,所述后止块438位于所述消泡机架431的后端;

所述前止块437用于与所述滑动支架4361的前侧壁相抵,所述后止块438用于与所述滑动支架4361的后侧壁相抵。

此外,本方案的消泡装置43还在消泡机架431的顶部设置有前止块437和后止块438,上述两止块共同作用,对滑动支架4361的移动行程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实现真空盖433的快速定位。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烘干装置44包括加热箱441、烘干输送组件442、过滤箱443和循环风机444;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设置于所述加热箱441和所述过滤箱443之间,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用于输送载料盘7;所述加热箱441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管,且所述加热箱441用于向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输送烘干气体;所述过滤箱443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箱443用于收集并过滤烘干气体;

所述加热箱441开设有烘干出口4411和循环气体入口4412,所述过滤箱443开设有过滤入口4431和过滤出口4432;所述烘干出口4411和所述过滤入口4431相对设置,且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位于所述烘干出口4411和所述过滤入口4431之间;所述过滤出口4432、所述循环风机444和所述循环气体入口4412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风机444用于将所述过滤箱443收集并过滤后的烘干气体通入所述加热箱441。

现有技术中,贴片电容封端过程中的烘干手段一般是自然烘干;或者是利用热风机进行烘干。自然烘干的烘干手段虽然能节省成本,但其烘干效率十分低下;利用热风机进行烘干的烘干手段虽然能有效改善烘干效率低下的现象,但热风机吹出后的热风一般直接排至贴片电容的制备车间或大环境中,一方面导致热风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浪费能源,另一方面会影响制备车间的环境温度,造成技术人员的不适。

因此,为了令烘干气体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烘干气体循环利用的烘干装置44,包括用于提供烘干气体的加热箱441、用于输送载料盘7(其料孔中容纳有待烘干的贴片电容)的烘干输送组件442、用于过滤烘干气体的过滤箱443和实现烘干气体在烘干装置44内循环的循环风机444。

具体地,本方案一种烘干装置44的烘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容纳有待烘干贴片电容的载料盘7放置于烘干输送组件442,再通过烘干输送组件442令载料盘7在加热箱441和过滤箱443之间进行输送;开启循环风机444和电热管,令烘干装置44内的空气进行流动,同时使进入加热箱441的空气被电热管(图中未显示)进行加热,加热后得到的烘干气体从烘干出口4411排出加热箱411后输送至烘干输送组件42,对位于烘干输送组件42的待烘干贴片电容进行烘干;然后,排出的烘干气体通过过滤入口4431进入过滤箱443,并通过过滤网(图中未显示)进行杂质的过滤,再依次经过过滤出口4432、循环风机444和循环气体入口4412再次回到加热管441进行循环利用。

本方案在烘干装置44中增设了过滤箱443和循环风机444,分别实现了烘干气体的回收和利用,使烘干气体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电热资源的浪费;另外,烘干装置44产生的烘干气体在装置内得到循环使用,也能极大地改善贴片电容的车间环境。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443还开设有冷却气体入口4433;

所述烘干装置44还包括通气阀445,所述通气阀445开设有第一接口4451和第二接口4452;所述第一接口4451与大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接口4452与所述冷却气体入口4433通过管道相连,所述通气阀445、所述过滤箱443、所述循环风机444和所述加热箱441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风机444用于将经过所述通气阀445进入所述烘干装置44的冷却气体,与所述过滤箱443收集并过滤后的烘干气体混合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加热箱441。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温度过高的烘干气体影响贴片电容的封端质量,本方案还在烘干装置44中增设了通气阀445,令温度较低的大气作为冷却气体通过通气阀445进入过滤箱443的出气端与过滤后的烘干气体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加热箱441,从而实现烘干气体的降温过程。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加热箱441还开设有散热出口4413;

所述烘干装置44还包括排气阀446,所述排气阀446开设有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与大气相互连通,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散热出口4413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排气阀446用于排走所述加热箱441内部的气体。

另外,当烘干装置44烘干完毕后或需停机维护时,烘干装置44内的剩余烘干气体可通过排气阀446排出,避免热量积聚在烘干装置44内部,从而造成结构损坏,降低烘干装置44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44还包括隔热罩447,所述隔热罩447设置于所述加热箱441和所述过滤箱443之间,且所述隔热罩447罩设于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的顶部,所述隔热罩447用于防止烘干气体散失。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烘干装置4的烘干效率,本方案还在烘干输送组件442的顶部增设有用于防止烘干气体散失的隔热罩447,以保证烘干气体集中在烘干输送组件442周围,使烘干气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优选的,所述通气阀445还开设有第三接口4453;

所述烘干装置44还包括回收风机448,所述回收风机448设置于所述加热箱441和所述过滤箱443之间,且所述回收风机448位于所述隔热罩447的顶部;

所述回收风机448开设有回收入口和回收出口,所述回收入口对准所述隔热罩447,所述回收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4453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回收风机448用于排走所述隔热罩447外部的气体。

虽然在加热箱441和过滤箱443之间设置了隔热罩447以防止烘干气体的散失,但却难以避免地仍然存在漏热情况,因此,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本方案还在烘干装置44中增设了回收风机448作为漏热保护,以进一步提升烘干装置44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烘干输送组件442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水平输送带4421、环形输送架4422和第二水平输送带4423;所述第一水平输送带4421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4423的输送路径均为水平直线,所述环形输送架4422的输送路径为圆;且所述环形输送架4422设置于所述加热箱441和所述过滤箱443之间,所述第一水平输送带4421和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4423分别突出设置于所述加热箱441的两侧。

为了进一步提升贴片电容的烘干效率,本方案还对烘干装置44中的烘干输送组件442进行了结构优化。具体地,将加热箱441和过滤箱443之间的输送段设计成环形的输送路径,使得加热箱441和过滤箱443之间能一次性容纳更多的载料盘7,以达到提升贴片电容烘干效率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环形输送架4422的上半部设置于所述烘干出口4411和所述过滤入口4431之间,且所述烘干出口4411所在的区域、所述环形输送架4422的上半部和所述过滤入口4431所在的区域的形状相互对应。

更进一步地,本方案还令烘干出口4411所在的区域、环形输送架4422的上半部和过滤入口4431所在的区域的形状相互对应,令烘干出口441和过滤入口4431对环形输送架4422的上半部进行全面覆盖,确保进入加热箱441和过滤箱443之间的贴片电容均能受到烘干气体的烘干作用。同时,三者的形状相互对应,也便于载料盘7在第一水平输送带4421、环形输送架4422和第二水平输送带4423之间的顺畅移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