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与接触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与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与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接触器,其包括上下依序扣合装配的塑料盖板、塑料基座与外壳主体,塑料盖板与塑料基座之间形成活动腔室,塑料基座与外壳主体之间形成容纳腔室,密封性差,且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之间被塑料基座所分隔,推动块位于活动腔室内,塑料盖板或塑料基座朝向活动腔室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框格槽,推动块上安装有动簧片,框格槽内固定安装有与动簧片对应配合的静簧片,且静簧片远离动簧片的一侧抵靠固定在框格槽的侧壁上,动簧片活动限位在框格槽内,塑料刮屑多易卡涩且不利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与接触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包括外壳与接触组件,外壳包括依序密封连接的绝缘件、可伐框片与外壳主体,绝缘件、可伐框片与外壳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有密封腔室,接触组件活动设置在密封腔室内,接触组件包括推动块、至少一个动触件与静触件,动触件固定安装在推动块上,部分或全部静触件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动触件与静触件对应配合。

优选地,绝缘件为陶瓷罩,陶瓷罩的外部密封连接有增强壳体,可伐框片包括一体成型的框片与可伐板,框片的内部开设有让位口,可伐板对应设置在让位口的外围上侧,框片密封焊接固定在增强壳体与外壳主体之间,可伐板的顶端与绝缘件的底端密封焊接固定。

优选地,动触件包括固定插装在推动块上的动簧片,静触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静簧片分别具有悬空设置的动接触部、静接触部,使得动簧片的动接触部与静簧片的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

优选地,接触机构为转换型接触机构,静簧片包括第一静簧片与第二静簧片,第一静簧片贯穿设置在绝缘件内,第二静簧片通过钎焊方式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上,动簧片位于第一静簧片与第二静簧片之间,动接触部包括第一动接触部与第二动接触部,第一动接触部与第二动接触部分别位于动簧片相背的两侧,第一静簧片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一静接触部,第二静簧片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二静接触部,第一动接触部与第一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第二动接触部与第二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

优选地,第一动接触部、第二动接触部分别偏置设置在动簧片相背的两侧,且第一动接触部、第二动接触部的偏置方向相反。

优选地,动簧片的插装方向为前后方向,动簧片的拍合方向为左右方向,同垂直于前后、左右方向的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一动接触部、第二动接触部,第一动接触部朝上偏置设置在动簧片的左侧,第二动接触部朝下偏置设置在动簧片的右侧。

优选地,密封腔室对应在绝缘件内的部分为活动腔室,接触组件活动设置在密封腔室内,可伐框片的内部开设有让位口,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的静触件为L形静触件,L形静触件通过让位口穿设至活动腔室内与动触件对应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与推动块传动连接的磁路组件,密封腔室对应在外壳主体内的部分为容纳腔室,磁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室内,让位口的大小与活动腔室的大小对应,使得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之间通过让位口充分连通。

优选地,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上下连通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密封腔室。

优选地,还包括转动设置的推动杠杆与活动铰链,磁路组件包括推动轴,推动轴与推动块之间通过推动杠杆传动连接,推动块远离推动杠杆的一侧通过活动铰链转动支撑连接在磁路组件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板与支撑柱,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磁路组件的顶部,且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外壳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磁路组件的底部与外壳主体的内底壁固定焊接,从而实现磁路组件与外壳主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铰链支架,活动铰链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推动块与铰链支架上。

优选地,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架,线圈架开设有装配孔,线圈架外安装有轭铁,推动轴贯穿设置在装配孔内,位于装配孔内且对应在推动轴的外部套设有静铁芯、弹性件、动铁芯,弹性件位于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动铁芯与推动轴固定连接,接触组件与磁路组件上下并排设置,动铁芯的运动方向与动触件、静触件的拍合方向互相平行,动铁芯的运动方向与推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支撑柱为多个,支撑板、支撑柱都是不锈钢结构,支撑板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轭铁的顶部,多个支撑柱连接在支撑板的四周与外壳主体的内底壁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密封型接触机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绝缘件、可伐框片与外壳主体依序密封焊接固定,使得接触器的密封性更好,进而保证在长期贮存或使用过程中,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也不会降低接触器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且将部分或全部静触件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从而能够减小绝缘件的体积,以及减小接触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2)绝缘件、可伐框片分别为陶瓷、金属材质结构件,因此更耐高温也更加有利于散热,不易烧蚀;

(3)接触组件的推动块、动触件与静触件均设置在密封腔室内,使得动触件的活动范围较大,活动空间开阔,减少动、静触件在进行激励拍合动作时与绝缘件或外壳发生摩擦干涉的情况,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碎屑、毛边等异物,降低了接触器出现接触不良的风险;

(4)通过将动接触部偏置设置在动簧片上,使得动簧片与静簧片在拍合接触时,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发生扭转搓动以将其二者表面的异物清除,实现自清洁过程,防止堆积在动、静接触部的周围,降低触点不良粘接风险;

(5)通过在可伐框片的内部开设有让位口,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之间通过让位口充分连通,更加有利于散热断弧,且使得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发生扭转搓动产生的异物或者触点烧蚀产生的氧化物能够通过活动腔室下落至容纳腔室内,防止对活动腔室内的接触组件的运动造成干涉以及降低出现触点短接等风险,保证接触组件动作的稳定性;

(6)动簧片的动接触部与静簧片的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使得动、静簧片在进行激励拍合动作时,静簧片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弹性形变,使动、静簧片拍合接触时彼此均有充分的弹性形变的空间,拍合时刚性不会过大,同时使得动簧片在回弹时摆动幅度相对较小,从而降低对动、静簧片造成损伤;

(7)推动块通过推动杠杆、活动铰链悬空支撑在磁路组件的一侧的活动腔室内,使得推动块上的动触件也是悬空设置在活动腔室内,再配合悬空设置在活动腔室内的静触件,使得每组动、静触件均在相对开阔的活动腔室内进行拍合动作,而不需要在每组动、静触件外对应设置塑料框格限位,从而减少接触组件运动干涉产生的塑料刮屑;

(8)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各部件的组装更加稳定,满足航空领域等使用环境的高可靠性与高稳定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器去掉外壳后的立体图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器去掉外壳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D-D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静触件与可伐框片的装配示意图(视角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静触件与可伐框片的装配示意图(视角二);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静触件与可伐框片的装配示意图(视角三);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静触件与可伐框片的装配示意图(视角四);

图12是图11中E-E处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伐框片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伐框片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1增强壳体,2外壳主体,3可伐框片,31框片,32可伐板,33让位口,34引出孔,4绝缘件,5推动块,6动簧片,61第一动接触部,62第二动接触部,7第一静簧片,71第一静接触部,8第二静簧片,81第二静接触部,9陶瓷环,10推动杠杆,11活动铰链,12支撑板,13支撑柱,14铰链支架,15U形端子,16线圈架,17装配孔,18推动轴,19线圈,20轭铁,21导磁筒,22静铁芯,23弹性件,24动铁芯,25静引出端,26过渡铜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方便描述,定义如图2与3中箭头方向所示为上下、左右、前后方向。

参阅图1-1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型接触机构,具体用于接触器等开关装置,包括外壳与接触组件,外壳包括依序密封连接的绝缘件4、可伐框片3与外壳主体2,绝缘件4、可伐框片3与外壳主体2之间围合形成有密封腔室,接触组件活动设置在密封腔室内,接触组件包括推动块5、至少一个动触件与静触件,动触件固定安装在推动块5上,部分或全部静触件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3,动触件与静触件对应配合。其中,绝缘件4为陶瓷罩,陶瓷罩的外部密封连接有增强壳体1,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可伐框片3包括一体成型的框片31与可伐板32,框片31的内部开设有让位口33,可伐板32对应设置在让位口33的外围上侧,框片31密封焊接固定在增强壳体1与外壳主体2之间,可伐板32的顶端与绝缘件4的底端密封焊接固定。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强壳体1与框片31之间通过塑封胶密封连接,框片31与外壳主体2之间采用缝合焊接方式密封固定,可伐板32的顶端与绝缘件4的底端密封焊接固定,该设置使得框片31与可伐板32之间不需要再进行焊接,减少了焊接次数,减少了焊接应力和变形的问题,而可伐板32与外壳主体2采用缝合焊接,其是沿着可伐板32与外壳主体2相对的两块板面之间的缝隙处进行焊接,相比于传统的穿透焊接方式,缝合焊接一方面对焊接功率要求更低,焊接应力相对更小,变形量也更小,对产品机械参数影响也要更小,同时对零件精度要求不高,零件加工难度较小,提高了产品密封性及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绝缘件4、可伐框片3分别为陶瓷、金属材质结构件,因此更耐高温也更加有利于散热,不易烧蚀,且整个接触机构没有引入塑料件,接触组件的推动块5、动触件与静触件均设置在密封腔室内,使得动触件的活动范围较大,活动空间开阔,减少动、静触件在进行激励拍合动作时与绝缘件或外壳发生摩擦干涉的情况,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碎屑、毛边等异物,降低了接触器出现接触不良的风险;另外,动、静接触部烧蚀产生的氧化物也不会堆积在动静接触部的周围,避免造成动、静接触部不良粘接;另外的,通过绝缘件4、可伐框片3与外壳主体2依序密封焊接固定,使得接触器的密封性更好,进而保证在长期贮存或使用过程中,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也不会降低接触器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且将部分或全部静触件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3,从而能够减小绝缘件4的体积,以及减小接触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施例中,动触件包括固定插装在推动块5上的动簧片6,静触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6、静簧片分别具有悬空设置的动接触部、静接触部,使得动簧片6的动接触部与静簧片的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其中,悬空拍合接触是指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均悬空设置,其周围没有任何阻挡或抵靠部件,从而使得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在拍合接触产生弹性形变时能够充分进行回弹,不受其周围部件的阻挡干涉,具体的,接触机构为转换型接触机构,静簧片包括第一静簧片7与第二静簧片8,第一静簧片7贯穿设置在绝缘件4内,第二静簧片8通过钎焊方式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3上,动簧片6位于第一静簧片7与第二静簧片8之间,动接触部包括第一动接触部61与第二动接触部62,第一动接触部61与第二动接触部62分别位于动簧片6相背的两侧,第一静簧片7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一静接触部71,第二静簧片8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二静接触部81,第一动接触部61与第一静接触部71对应悬空拍合接触,第二动接触部62与第二静接触部81对应悬空拍合接触,该设置使得动、静簧片在进行激励拍合动作时,静簧片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弹性形变,使动、静簧片拍合接触时彼此均有充分的弹性形变的空间,拍合时刚性不会过大,同时使得动簧片6在回弹时摆动幅度相对较小,从而降低对动、静簧片造成损伤;其中,第一动接触部61与第一静接触部71属于常闭接触部,第二动接触部62与第二静接触部81为常开接触部,第二静簧片8通过依靠外壳主体2作为支撑,稳定性更高,第一静接触部71、第二静接触部81分别位于动触件的左上方与右下方,方便推动块5在进行左右运动时,带动动触件上的第一动接触部61、第二动接触部62分别与第一静接触部71、第二静接触部81进行悬空拍合接触。由于可伐框片3是焊接在外壳主体2和陶瓷罩之间,且第二静簧片8通过陶瓷高温钎焊方式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3上,相比于现有的将可伐框片3焊在轭铁20与绝缘件4之间的方案,本方案使得第二静簧片8的焊接更加稳定可靠,定位精准,且使得第二静簧片8依靠外壳主体2做支撑,既增加了可伐框片3的强度,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静簧片8的装配稳定性,保证动、静簧片在进行激励拍合动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且使得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各部件的组装更加稳定,满足航空领域等使用环境的高可靠性与高稳定性的要求。

其中,参阅图12所示,陶瓷高温钎焊方式具体如下:通过在可伐框片3开设有引出孔34,静引出端25间隙配合在引出孔34中,然后将陶瓷环9配置在可伐框片3的上面,陶瓷环9套在静引出端25外,陶瓷环9的上端与静引出端25相固定,在陶瓷环9的下端与可伐框片3的上面之间还设有由铜或铜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过渡铜环26;过渡铜环26套在静引出端25外,过渡铜环26的上端与陶瓷环9的下端之间采用钎焊相固定,过渡铜环26的下端与可伐框片3之间采用钎焊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接触部61、第二动接触部62分别偏置设置在动簧片6相背的两侧,且第一动接触部61、第二动接触部62的偏置方向相反,具体的,动簧片6的插装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动簧片6的拍合方向与左右方向平行,第一动接触部61、第二动接触部62,第一动接触部61朝上偏置设置在动簧片6的左侧,第二动接触部62朝下偏置设置在动簧片6的右侧,该设置使得动簧片6与静簧片在拍合接触时,会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一定的扭转,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发生粘接,且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扭转搓动能够将其二者表面的异物清除,实现自清洁过程。

当然的,接触机构还可以是其他装配方式的转换型接触机构,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即可,如:静簧片包括第一静簧片与第二静簧片,第一静簧片贯穿设置在绝缘件内,第二静簧片通过钎焊方式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上,动簧片包括第一动簧片与第二动簧片,第一动簧片位于两个第一静簧片之间,第二动簧片位于两个第二静簧片之间;第一动簧片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动接触部,第二动簧片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动接触部,第一静簧片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一静接触部,第二静簧片上的静接触部为第二静接触部,第一动接触部与第一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第二动接触部与第二静接触部对应悬空拍合接触。对应的,两个第一动接触部分别朝上偏置设置在第一动簧片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动接触部分别朝下偏置设置在第二动簧片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密封腔室对应在绝缘件4内的部分为活动腔室,接触组件活动设置在密封腔室内,可伐框片3的内部开设有让位口33,固定安装在可伐框片3的静触件为L形静触件,L形静触件通过让位口33穿设至活动腔室内与动触件对应配合,从而适应可伐框片3的结构,充分利用外壳的内部空间,且可减小陶瓷罩的体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推动块5传动连接的磁路组件,密封腔室对应在外壳主体2内的部分为容纳腔室,磁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室内,让位口33的大小与活动腔室的大小对应,使得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之间通过让位口33充分连通,更加有利于散热断弧,且使得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发生扭转搓动产生的异物或者触点烧蚀产生的氧化物能够通过活动腔室下落至容纳腔室内,防止对活动腔室内的接触组件的运动造成干涉以及降低出现触点短接等风险,保证接触组件动作的稳定性;具体的,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上下连通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密封腔室,相比于传统的将活动腔室与容纳腔室分隔设置呈横截面大小相同的腔室结构,该设置无需将所有的静触件都安装在绝缘件4上,而是分别安装在绝缘件4与可伐框片3上,在使得静触件的排布更加紧凑,空间利用更加合理,同时保证产品的密封封装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设置的推动杠杆10与活动铰链11,磁路组件包括推动轴18,推动轴18与推动块5之间通过推动杠杆10传动连接,推动块5远离推动杠杆10的一侧通过活动铰链11转动支撑连接在磁路组件的一侧,即推动块5、活动铰链11、磁路组件与推动杠杆10形成铰链四杆结构,推动块5通过推动杠杆10、活动铰链11悬空支撑在磁路组件的一侧的活动腔室内,使得推动块5上的动触件也是悬空设置在活动腔室内,再配合悬空设置在活动腔室内的静触件,使得每组动、静触件均在相对开阔的活动腔室内进行拍合动作,而不需要在每组动、静触件外对应设置塑料框格限位,从而减少接触组件运动干涉产生的塑料刮屑,通过推动轴18带动推动杠杆10转动,进而带动接触部分来回移动以控制电路的通断切换,且推动杠杆10通过接触部分与传动件传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板12与支撑柱13,支撑板12固定安装在磁路组件的顶部,且支撑板12通过支撑柱13与外壳主体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磁路组件的底部与外壳主体2的内底壁固定焊接,从而实现磁路组件与外壳主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磁路组件在外壳主体2内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磁路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上固定设置有铰链支架14与U形端子15,活动铰链11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推动块5与铰链支架14上,推动杠杆10贯穿且转动设置在U形端子15内,推动杠杆10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推动块5与推动轴18上。铰链支架14能够增大支撑板12与推动块5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推动块5运动时与支撑板12发生干涉的风险,U形端子15用于对推动杠杆10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推动块5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前后晃动偏移。

本实施例中,活动铰链11包括轴套与两个相对的不锈钢连杆,不锈钢连杆的上下两端开设有轴孔,通过轴套与轴孔贯穿配合以将两个不锈钢连杆同步转动连接在推动块5与铰链支架14之间的前后两侧,两个连杆前后相对形成单节铰链结构,该结构设置使得推动块5运动时前后两侧的同步性更好,稳定性更高,防止活动铰链11在前后方向发生倾斜偏移,从而使得推动块5在移动过程中的前后限位效果更佳。

当然的,在其他情况下,活动铰链11也可以是多个,或者每个活动铰链11是只有一个不锈钢连杆形成的单节铰链结构,或者每个活动铰链11可以具有四个不锈钢连杆,四个不锈钢连杆形成双节铰链结构,但双节铰链结构只有一节为可转动形式,另一节为固定形式,或者不锈钢连杆可以为多段拼接的结构,上述情况的替换方案都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架16,线圈架16开设有装配孔17,线圈架16外安装有线圈19与轭铁20,推动轴18贯穿设置在装配孔17内,装配孔17内安装有导磁筒21,位于装配孔17内且对应在推动轴18的外部套设有静铁芯22、弹性件23、动铁芯24,弹性件23为弹簧,弹簧位于静铁芯22与动铁芯24之间,动铁芯24与推动轴18固定连接,动铁芯24位于导磁筒21内,接触组件与磁路组件上下并排设置,动铁芯24的运动方向与动触件、静触件的拍合方向互相平行,动铁芯24的运动方向与推动块5的移动方向相反,保证磁路组件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及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3为多个,支撑板12、支撑柱13都是不锈钢结构,支撑板12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轭铁20的顶部,多个支撑柱13连接在支撑板12的四周与外壳主体2的内底壁之间,进一步提高支撑板12、接触组件与磁路组件在外壳内的装配或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连杆、支撑板12、支撑柱13都是不锈钢结构件,能够避免出现铁质结构件氧化生锈产生铁屑或者因推动卡运动与塑料结构件摩擦产生塑料碎屑、毛边的情况,从而不会造成接触器的接触不良,保证接触器工作的稳定可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型接触机构,该接触器的技术方案,还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推动块5远离推动杠杆10的一侧通过活动铰链11转动支撑连接在磁路组件的上方一侧,使得推动块5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与活动腔室的内壁之间不存在滑动或滚动摩擦接触,从而降低推动块5的磨损程度,且减小了推动块5的移动摩擦阻力,不需要更大的线圈19就可以实现驱动,降低了功耗,且活动铰链11与推动块5之间的接触面较小,且活动铰链11为不锈钢材质,避免了移动过程中出现塑料屑,造成产品不导通现象,防止塑料屑造成推动块5左右移动过程出现卡顿、不动作、电气参数异常等现象,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

(2)推动块5的装配以及动作过程更加稳定可靠,使得推动杠杆10在左右摆动时,推动块5的左侧与右侧能够同步朝大致相同的方向移动,降低了推动块5的左右两侧的倾斜度,使得推动块5的最高或最低点不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保证产品能够长期稳定正常工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维护成本,且使得推动块5左右移动的阻力较小,平衡性、稳定性更佳,推动块5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缓、顺滑,进一步降低了线圈19的驱动功率,从而降低功耗;

(3)防止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的接触面发生偏斜,从而提高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拍合接触的精准度,保证动接触部与静接触部的接触稳定,且降低了接触电阻,发热量更低,避免温升过大而影响产品性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8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