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增压泵安装结构及净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9:13


增压泵安装结构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泵安装结构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流量净水器制水需要的压力比较大,通常在滤芯前设有较大流量的增压泵,用于对水流增压从而可以通过滤芯。净水器的增压泵在工作时,存在电机高速转动,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增压泵安装结构,旨在解决如何降低净水设备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增压泵安装结构包括:

壳体;

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和吸音腔,所述安装腔用以供增压泵安装,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和吸音腔的过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凸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抵接于所述隔板,以使所述隔板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吸音腔。

优选地,所述定位筋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滑槽,所述隔板与所述滑槽可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侧边朝背离所述安装腔的方向凸设有密封边,所述密封边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密封边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隔板邻近所述壳体内壁的板面凸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呈条形设置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加强筋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吸音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端敞口,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壳体敞口的端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端盖的减震件,所述减震件用以抵接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增压泵。

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减震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的减震环垫,所述减震环垫用以套设于所述增压泵。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增压泵以及一种增压泵安装结构,增压泵安装结构包括:壳体;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和吸音腔,所述安装腔用以供增压泵安装,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和吸音腔的过孔;其中,所述增压泵安装于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的安装腔。

本发明增压泵安装结构通过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和吸音腔,安装腔用以供增压泵安装,从而增压泵运行产生的噪音可通过过孔传递至吸音腔,并被吸音腔有效消除,以降低传递至壳体外的噪音,从而降低净水设备的整体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增压泵安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增压泵安装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隔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端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增压泵与端盖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压泵安装结构,该增压泵安装结构可应用于对净水设备中的增压泵60进行降噪处理的场合,也可应用于其它动力源减震系统,如电机等。下面结合净水器中的增压泵60,对本增压泵安装结构做以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增压泵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0;隔板20,所述隔板20设于所述壳体10内,以将所述壳体10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11和吸音腔,所述安装腔11用以供增压泵60安装,所述隔板20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11和吸音腔的过孔21;其中,所述增压泵60安装于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的安装腔11。

在本实施例中,净水设备的外壳内通常设置有供增压泵60安装的壳体10,增压泵60可以竖直地或水平地安装在净水设备内,壳体10可以是设置在净水器内的安装板,也可以是净水设备外壳的一部分。隔板20可邻近壳体10的一侧壁设置,以使安装腔11的容积大于吸音腔的容积,从而使壳体10的体积更加合理,以减少净水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隔板20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制。过孔21用以供增压泵60产生的噪音从安装腔11进入吸音腔,以使噪音在吸音腔内被有效消除。吸音腔呈封闭腔体设置,具体封闭结构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在吸音腔的周侧设置密封件。过孔2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隔板20的板面分布,以提高消音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增压泵60具有不同的噪音频率,根据该噪音频率可对吸音腔的相关参数进行针对设计,如吸音腔的宽度、隔板20的厚度、过孔21的分布律、过孔21的尺寸及过孔21的间距等,以使吸音腔具有与该增压泵60的噪音频率对应的共振频率,从而有效消除增压泵60产生的噪音。举例而言,根据不同的吸音腔宽度,共振公式为:

其中,f0为吸音腔宽度小于50cm时,吸音腔对应特定增压泵60噪音频率的共振频率;f1为吸音腔宽度大于50cm时,吸音腔对应特定增压泵60噪音频率的共振频率;c为声速,p为穿孔率,t为隔板20厚度,d为孔径,D为吸音腔宽度。

根据上述共振消声公式,在加工隔板20之前,先用检测装置检测所需安装增压泵60的噪音频率,获取对应的共振频率,根据该共振频率及安装环境对隔板20进行加工,由此,可对增压泵60进行针对性吸音设置,以提高降噪效果。

本发明增压泵安装结构通过隔板20将壳体10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11和吸音腔,安装腔11用以供增压泵60安装,从而增压泵60运行产生的噪音可通过过孔21传递至吸音腔,并被吸音腔有效消除,以降低传递至壳体10外的噪音,从而降低净水设备的整体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0的内壁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所述第一侧壁12凸设有定位筋121,所述定位筋121抵接于所述隔板20,以使所述隔板20与第二侧壁13之间形成所述吸音腔。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筋121可凸设于第一侧壁12上邻近第二侧壁13的部位,以有效限制隔板20与第二侧壁13的间距,从而使吸音腔的宽度更加合理。定位筋121对隔板20形成有效定位,使隔板20在壳体10内相对固定,以提高隔板20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定位筋121沿所述隔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二侧壁13围合形成滑槽,所述隔板20与所述滑槽可滑动配合。隔板20的长度方向即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邻接边的长度方向,定位筋121呈条形设置,以增加与隔板20的配合面积,提高隔板20的安装稳定性。滑槽一端敞口,隔板20可从该敞口沿滑槽滑动,以使隔板20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20的侧边朝背离所述安装腔11的方向凸设有密封边22,所述密封边22沿所述隔板20的周向延伸,所述密封边22抵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板可由隔板20的侧边朝向第二侧壁13翻折形成,密封边22抵接于第二侧壁13,以使噪音从过孔21进入吸音腔后无法向外传递,并在吸音腔内被有效消除。吸音腔内可设置多孔的吸音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20邻近所述壳体10内壁的板面凸设有加强筋23。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3凸设于隔板20朝向第二侧壁13的一面,用以提高隔板20的整体刚度,避免隔板20被增压泵60挤压损坏或变形。加强筋23的数量和形状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增强隔板20的结构刚度即可。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筋23呈条形设置并抵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且所述加强筋23开设有通孔231。加强筋23可沿隔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加强筋23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隔板20的长度方向,以进一步提高隔板20的整体刚度。加强筋23抵接于第二侧壁13,从而隔板20在受增压泵60挤压时,加强筋23可有效防止隔板20变形。加强筋23开设有通孔231,以使吸音腔内部畅通,保证吸音效果。通孔231可贯通加强筋23的侧边,且通孔231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加强筋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隔板20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吸音腔。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四个侧壁,隔板20的数量可为两个,并分别与壳体10的其中两相对侧壁之间形成两吸音腔,由此可从不同方向实现对增压泵60的吸音功能,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0的一端敞口,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壳体10敞口的端盖30,以及连接于所述端盖30的减震件40,所述减震件40用以抵接于所述安装腔11内的增压泵60。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40可为弹性件,如弹簧,增压泵60可从壳体10的敞口进入安装腔11,端盖30盖合于壳体10的敞口后,减震件40抵接于增压泵60的端部,以从轴向上缓冲增压泵60的振动,减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所述端盖30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31,所述减震件40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定位槽31。减震件40与定位槽31固定配合,以防止在受增压泵60的振动作用偏离与增压泵60的抵接为,提高了对增压泵60减震降噪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增压泵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11内,且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11的腔壁抵接的减震环垫50,所述减震环垫50用以套设于所述增压泵60。在本实施例中,减震环垫5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两端敞口并套设于增压泵60的周壁,另一个一端敞口并套设于增压泵60的端部,由此,可避免增压泵60与壳体10的内壁或隔板20直接接触,以减少增压泵60震动的传递,进一步提高减震降噪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增压泵60和增压泵安装结构,该增压泵安装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净水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增压泵60安装于增压泵安装结构的安装腔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增压泵安装结构及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的增压泵监控方法及净水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94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