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型隔震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4:14


一种新型隔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是威胁人类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以及减少财产的损失,近几年国家对地震多发区以及抗震等级较高地区新建的工民建项目,强制要求或者建议采用减隔震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建筑物的四周会产生隔震沟,因此,需要对隔震沟进行封堵。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简单的钢板单侧固定的方式对隔震沟进行封堵,但是,这种封堵方式可靠性低,当日常温度变化或者地震发生导致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两侧的结构装饰面层发生破坏,影响外观形象以及使用效果,严重时还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隔震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隔震装置,包括中心位移钢箱;中心位移钢箱的两端顶部分别连接有变形补偿部件;中心位移钢箱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控位底盘;控位底盘与中心位移钢箱的底部相贴合并可沿中心位移钢箱的底部滑移;一对控位底盘之间设有可伸缩的限位承重梁;中心位移钢箱通过自动复位装置与限位承重梁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隔震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变形补偿部件搭设在位于隔震沟两端的建筑物的装饰面层上,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变形补偿部件会相对于装饰面层发生滑移或自身产生变形,从而保护了两侧建筑物,不会对两侧建筑物的装饰面层造成破坏;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小幅度变化时,控位底盘在中心位移钢箱的底部小幅度滑移;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大时,限位承重梁被拉伸从而保障对中心位移钢箱的托举;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小时,限位承重梁被压缩,中心位移钢箱被抬升,当隔震沟宽度恢复之后,在自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中心位移钢箱自动复位,不影响继续使用。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限位承重梁包括对称设置于自动复位装置两侧的一对伸缩梁;伸缩梁包括内芯以及中空的外杆;内芯的一端置于外杆内;内芯伸出外杆的部分套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芯和外杆上。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连接中心位移钢箱以及限位承重梁的连接杆;连接杆伸出至限位承重梁下方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承重梁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连接杆端部的限位部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位底盘靠近限位承重梁的一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开槽;限位承重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万向球;万向球置于开槽内。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位底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器,用以调节控位底盘的高度。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高度调节器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以及调节板;底板上安装有带有内螺纹的调节底座;调节板上安装有带外螺纹的调节杆;调节杆螺入调节底座,通过改变调节杆螺入调节底座的长度来实现对调节板和底板之间距离的调节。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心位移钢箱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上端开口的卡接部;卡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变形补偿部件靠近卡接部的一端设有卡勾;卡勾卡接在卡槽内。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限位承重梁上套设有辅助支撑中心位移钢箱的弹性支撑块,有利于为中心位移钢箱提供更好的支撑。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心位移钢箱的两端呈弧形设置,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小时,两端设置成弧形更有利于中心位移钢箱向上移动。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变形补偿部件呈板状,其上表面设有防滑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可靠性高,在使用时只需将变形补偿部件搭设在位于隔震沟两端的建筑物的装饰面层上,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变形补偿部件会相对于结构装饰面层发生滑移或自身产生变形,从而保护了两侧建筑物,不会对两侧建筑物的装饰面层造成破坏;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小时,中心位移钢箱上移,通过设置自动复位装置,当隔震沟的宽度恢复时,中心位移钢箱自动复位,不影响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的伸缩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的高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局部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在隔震沟宽度大幅度变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在隔震沟宽度大幅度变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建筑物主体;2、装饰体;3、装饰面层;4、中心位移钢箱;5、变形补偿部件;6、控位底盘;7、自动复位装置;8、高度调节器;9、伸缩梁;10、连接板;11、内芯;12、外杆;13、伸缩弹簧;14、弹簧固定板;15、连接杆;16、复位弹簧;17、限位部;18、连接块;19、万向球;20、底板;21、调节板;22、调节底座;23、调节杆;24、卡勾;25、弹性支撑块;26、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隔震装置,设置在隔震沟上方,用于对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隔震沟进行封堵,建筑物包括位于下部的建筑物主体1以及位于上部的装饰体2,装饰体2的表面为装饰面层3。该新型隔震装置包括中心位移钢箱4,中心位移钢箱4的两端顶部各连接有一块变形补偿部件5,该变形补偿部件5搭设在装饰面层3上,中心位移钢箱4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控位底盘6,控位底盘6设置在建筑物主体1上,其中一端的侧面紧靠装饰体2的侧面,另外一端的上表面与中心位移钢箱4的底部相贴合并且可以沿中心位移钢箱4的底部左右滑移,在初始状态下,中心位移钢箱4的侧面和控位底盘6靠近装饰体2一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即变形补偿部件5、控位底盘6以及中心位移钢箱4的侧面形成一空腔,使得当隔震沟的宽度小幅度变小时,控位底盘6相对于中心位移钢箱4向内侧小幅度滑移,而中心位移钢箱4不至于上移。一对控位底盘6之间设有限位承重梁,限位承重梁为可伸缩的,限位承重梁通过自动复位装置7与中心位移钢箱4的底端中部相连。

请进一步参考图2,优选的,限位承重梁包括对称设置于自动复位装置7两侧的一对伸缩梁9以及连接一对伸缩梁9的连接板10,每根伸缩梁9包括内芯11以及中空的外杆12,内芯11的一端置于外杆12内,内芯11伸出外杆12的部分套设有伸缩弹簧13,内芯11和外杆12上分别设有弹簧固定板14,伸缩弹簧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内芯11和外杆12上的弹簧固定板14上,两根外杆12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板10固定连接。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伸缩弹簧13会被相应地拉伸或压缩,从而伸缩梁9的长度发生变化,当隔震沟的宽度恢复时,伸缩弹簧13复位。

请进一步参考图3,优选的,自动复位装置7包括连接中心位移钢箱4以及限位承重梁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在中心位移钢箱4的底部,另一端贯穿一对连接板10并伸出至限位承重梁的下方,连接杆15位于限位承重梁下方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位于下方的连接板10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连接杆15底端的限位部17相连接,限位部17包括螺母以及固定于螺母上的限位弯板。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变小时,两侧的控位底盘6向中心滑移,中心位移钢箱4上升,同时带动连接杆15上移,复位弹簧16被压缩,当隔震沟的宽度恢复时,复位弹簧16复位,中心位移钢箱4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复位,不会影响装置的继续使用。

优选的,控位底盘6靠近限位承重梁的一端设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侧面上设有开槽,限位承重梁的内杆靠近连接块18的一端设有万向球19,万向球19置于开槽内并可在开槽内转动,开槽的开口尺寸小于万向球19的直径,使得万向球19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开槽内滚出。在初始状态下,限位承重梁与隔震沟走向沿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安装,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限位承重梁不仅自身的长度发生变化,同时还会在万向球19的作用下做相应的旋转运动,以进行相应的调节。

请进一步参考图4,优选的,控位底盘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器8,用以根据装饰体2的高度调节控位底盘6的高度,高度调节器8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20以及调节板21,底板20上安装有带内螺纹的调节底座22,调节板21上安装有带外螺纹的调节杆23,调节杆23与调节板21的上下相对位置固定,调节杆23可相对于调节板21旋转,调节杆23螺接于调节底座22内,通过改变调节杆23螺入调节底座22的长度来实现对调节板21和底板20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控位底盘6高度的调节。

请进一步参考图5,优选的,中心位移钢箱4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上端开口的卡接部26,卡接部26的开口端两侧的侧壁高度不一致,靠近装饰体2一侧的侧壁较低,其内侧设有卡槽,变形补偿部件5靠近卡接部26的一端设有卡勾24,卡勾24卡接在卡槽内,变形补偿部件5的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纳槽,卡接部26开口端较高的一侧壁插入所述容纳槽内。

优选的,伸缩梁9的外杆12上套设有辅助支撑中心位移钢箱4的弹性支撑块25,比如橡胶块,有利于为中心位移钢箱4提供更好的支撑。

优选的,中心位移钢箱4的两端呈弧形设置,整个中心位移钢箱4呈盆状,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小时,两端设置成弧形更有利于中心位移钢箱4向上移动。

优选的,变形补偿部件5呈板状,其上表面设有防滑条,既防滑又美观。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变形补偿部件5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换装成能够起到补偿微小变形的其他结构的装置,例如建筑变形缝装置,只要选配合理并且不与其他的部件产生运动干涉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隔震装置可靠性高,在使用时,只需将变形补偿部件5搭设在位于隔震沟两端的建筑物的装饰面层3上,当隔震沟的宽度发生变化时,变形补偿部件5会相对于结构装饰面层3发生滑移或自身产生变形,从而保护了两侧建筑物,不会对两侧建筑物的装饰面层3造成破坏;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大时,如图6所示,限位承重梁被拉伸同时自身产生旋转以适应隔震沟宽度的变化,从而保障了其对中心位移钢箱4的托举;当隔震沟的宽度大幅度变小时,如图7所示,限位承重梁被压缩同时自身产生旋转,中心位移钢箱4被抬升,当隔震沟宽度恢复之后,在自动复位装置7的作用下,中心位移钢箱4自动复位,不影响装置的继续使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变压器隔震装置的安装底座及带有隔震装置的变压器
  • 一种新型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97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