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骨外固定装置及伤口感染处理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骨外固定装置及伤口感染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骨外固定装置及伤口感染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骨外固定装置通常用于对骨折进行复位,骨外固定装置通常包括固定架及骨针,骨针穿入患者皮肤,再穿入骨头,从骨头的另一侧穿出,骨针穿设于骨折处的骨头的两侧进行固定,在骨针穿入皮肤时,会引起钉道口感染,需要对于钉道口的伤口进行灭菌。

现有的对于钉道口伤口感染的处理方式为通过人工定期地对于伤口进行护理和敷料更换,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骨外固定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及骨针,所述固定架能够套设于待固定部位,所述骨针设于所述固定架,并能够穿设所述待固定部位,且所述骨针与所述待固定部位的连接处记为伤口;所述骨外固定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至少一组灭菌组件,所述灭菌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并靠近所述伤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灭菌组件通信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灭菌组件对所述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对于伤口的自动处理,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灭菌组件包括杀菌部件及监测部件,所述杀菌部件和所述监测部件设于所述骨针的同一端,所述监测部件能够实时监控所述伤口的感染情况,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伤口的感染情况以控制所述杀菌部件。

如此设置,能够实时地监控伤口的感染情况,及时准确地对于伤口进行处理,避免因监测不到位而延误对于伤口的护理时机,从而延长治疗周期和增加发生骨髓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部件与所述待固定部位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监测部件与所述待固定部位之间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杀菌部件及监测部件都不直接接触到伤口,从而保护伤口免受摩擦,避免引发感染。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部件为紫外线灯;所述监测部件为摄像头或红外感应探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内壁上开设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所述骨针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灭菌组件。

如此设置,使得每个伤口都能配备一组灭菌组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于每处伤口都进行护理及监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并通过导线与所述灭菌组件通信连接,且所述导线埋设于所述导线槽内。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结构紧凑、整齐,防止导线凌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以及操作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灭菌组件通信连接,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灭菌组件。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操作部控制灭菌组件,同时能够设置灭菌组件的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连接模块,所述灭菌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连接模块能够与外部智能设备连接,以控制所述灭菌组件。

如此设置,外部智能设备能够将灭菌组件采集到的感染情况数据呈现出来,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实时监测伤口,不必起身查看伤口,而且能够通过外部智能设备控制灭菌组件,同时能够设置灭菌组件的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存储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灭菌组件通信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存储模块能够将所述灭菌组件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存储并传递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能够向所述控制模块传递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感染处理方法,用于处理上述的骨外固定装置引起的伤口感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灭菌组件采集伤口的感染情况,并将相应的感染情况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感染情况数据,并将感染情况数据与标准的伤口数据比较,且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若是,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灭菌组件开启灭菌功能,并对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若否,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灭菌组件定时监控并采集感染情况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器及灭菌组件,并将灭菌组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灭菌组件对于伤口进行灭菌护理,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骨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掉控制器的半个骨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伤口感染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骨外固定装置;10、固定架;11、第一骨架;111、第一容置槽;12、第二骨架;121、第二容置槽;13、通孔;14、凹槽;15、导线槽;20、骨针;30、灭菌组件;31、杀菌部件;32、监测部件;40、控制器;41、壳体;42、控制模块;43、处理模块;44、存储模块;45、接口;46、操作部;461、按钮;47、连接模块;4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骨外固定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外固定装置100,在临床上通常用于对待固定部位进行固定,用于治疗胫骨、肱骨或者前臂骨的骨折。

可以理解,骨外固定装置100对于骨折处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能够促进骨折端更早地愈合和稳定。部分患者在骨折之后,由于身体原因或者由于骨折处皮肤软组织以及开放性污染的程度原因,没有办法立刻手术治疗,也没有办法进行内固定物治疗,所以只能使用骨外固定装置100治疗。骨外固定装置100由于不跨过骨折的断端,远离骨折部分,所以对于组织的安全相对更好,不会因为断端产生污染而导致骨折后感染,甚至可以避免骨髓炎形成。本发明的骨外固定装置100不仅能够用于人体,还可用于动物体或模体等。

具体地,骨外固定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0及骨针20,骨针20设于固定架10,固定架10能够套设于待固定部位外,骨针20穿设于待固定部位,用于对待固定部位进行支撑。

优选地,固定架1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13,多个通孔13沿着固定架10的侧壁的周向均匀地设置,以减轻固定架10的整体重量,从而给患者减轻负担。

固定架10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4,骨针20的两端分别插入凹槽14内进行固定。

固定架10上开设有导线槽15,导线槽15用于导线48的埋设,从而使得骨外固定装置100结构紧凑、整齐,避免导线48凌乱。

固定架10的两端开口设置,以便患者的腿部或手臂等部位穿过。

请参阅图3及图4,图3为第一骨架1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骨架12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架10包括第一骨架11及第二骨架12,第一骨架11及第二骨架12相互对称设置,方便生产。

优选地,第一骨架11靠近第二骨架12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11,第二骨架12靠近第一骨架11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21,第一骨架11的侧面与第二骨架12的侧面相互贴合设置,以使得第一容置槽111与第二容置槽121合围成凹槽14。如此设置,在安装时能够先将骨针20的一半装入第一容置槽111内,再将第二骨架12贴设至第一骨架11上,将骨针20的另一半装入第二容置槽121内,方便骨针20的安装。

导线槽15开设于第一骨架11及/或第二骨架12上,第一容置槽111与第一骨架11上的导线槽15连通,第二容置槽121与第二骨架12的上的导线槽15连通,便于导线48与灭菌组件30连接。

骨针20至少为两根,两根骨针20分别设于待固定部位的两侧,从而对于待固定部位形成有效的支撑固定,而不对断骨处产生影响。为了适应骨针20的个数,凹槽14的个数至少为四个。医务人员根据患者伤处的长度设计两根骨针20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制作固定架10时设计凹槽14之间的距离。

骨针20在穿设于待固定部位时,骨针20穿入及穿出待固定部位的位置会形成伤口,即,形成钉道口感染。而现有的对于钉道感染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人工定期地对伤口进行护理和敷料更换,增加了人工成本。

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器40及至少一组灭菌组件30,实现对于伤口的自动处理,从而降低人工成本。灭菌组件30安装于固定架10并靠近伤口设置,控制器40与灭菌组件30通信连接,控制器40能够控制灭菌组件30对于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请参阅图2,图2为去掉控制器40的半个骨外固定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灭菌组件30设于凹槽14内,且每个凹槽14内至少设置一组灭菌组件30,使得每个伤口处均能自动地进行灭菌护理。

每组灭菌组件30均包括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杀菌部件31和监测部件32位于骨针20的同一端,即,一个骨针20的一端同时设置至少一个杀菌部件31和一个监测部件32,也就是说,一个伤口至少同时配备一个杀菌部件31和至少一个监测部件32。杀菌部件31和监测部件32分别和控制器40通信连接,监测部件32能够实时监控伤口的感染情况,控制器40根据监测部件32监测到的信息,判断伤口的感染情况,从而控制杀菌部件31,实现对于伤口的自动处理,并且,通过监测部件32对于伤口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杀菌。可以理解,现有的对于伤口何时进行护理的判断方法为通过医务人员的肉眼判断,无法对于伤口进行实时监测,存在患者伤口感染严重后才被发现的可能,导致治疗伤口感染的时机延误,延长治疗周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增加发生骨髓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杀菌部件31和监测部件32分别通过导线48与控制器40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杀菌部件31和监测部件32还可通过无线的方式和控制器40通信连接。

杀菌部件31与待固定部位之间间隔设置,监测部件32与待监测部位之间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现有的对于伤口的处理方式为采用灭菌药物,例如酒精、碘伏等进行擦拭或杀菌敷料,频繁地接触伤口使得伤口被敷料频繁地摩擦,会引起伤口的无菌性炎症。而本发明的杀菌部件31为非接触式杀菌,同时监测部件32也不接触待固定部位,不会摩擦伤口,能够避免引起伤口的无菌性炎症。

优选地,一个凹槽14内设置多个杀菌部件31和多个监测部件32,多个杀菌部件31之间朝向伤口的角度不同,多个监测部件32之间朝向伤口的角度不同,从而能够尽可能多地采集到伤口的信息,并多角度地对于伤口进行护理,加强处理效果。

杀菌部件31为紫外线灯,监测部件32为摄像头或红外感应探头。可以理解,紫外线灯能够对于伤口进行照射杀菌,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杀菌,而且不直接接触伤口。当然,杀菌部件31不仅仅限于紫外线灯,监测部件32也不仅限于摄像头和红外感应探头,在其他实施例中,杀菌部件31还可为辐射杀菌,例如,射线、红外杀菌等,监测部件32还可为光电探测器等。

请参阅图5,图5为控制器40的结构示意图。控制器40包括壳体41、控制模块42及处理模块43,控制模块42与处理模块43均设于壳体41内并通信连接,控制模块42分别与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通过导线48连接,控制模块42用于向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发送控制指令,处理模块43用于数据的计算及处理。

控制器40还包括存储模块44及接口45,存储模块44设于壳体41内,接口45的一端延伸至壳体41外,存储模块44分别与接口45及处理模块43通信连接,接口45分别与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通信连接,控制模块42通过接口45与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通信连接。存储模块44用于存储监测部件32采集到的信息,并传递给处理模块43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44、接口45、控制模块42及处理模块43均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模块44、接口45、控制模块42及处理模块43还可为分体设置并用导线48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40包括操作部46,操作部46设于壳体41上并与控制模块42通信连接,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46控制杀菌部件31。操作部46上设置多个按钮461,通过不同的按钮461控制杀菌部件31的不同参数,例如,控制紫外线灯的启闭、照射时间及照射强度等。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器40还包括连接模块47,连接模块47分别与存储模块44及控制模块42通信连接,连接模块47能够与外部智能设备连接,以控制灭菌组件30。外部智能设备可为智能手机或电脑等,存储模块44通过连接模块47将采集到的伤口的信息传递给外部智能设备,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外部智能设备实时监控伤口的感染情况,并能够实时监测伤口的图像,对于外部智能设备进行操作,外部智能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通过连接模块47传递给杀菌部件31,对于杀菌部件31进行控制。患者无需起身去查看伤口的情况,通过外部智能设备即可控制杀菌部件31,并设置杀菌部件31的参数,例如,设置监控部件的采集数据的频率,设置杀菌部件31的灭菌时长及灭菌强度等。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47通过无线方式与外部智能设备连接,例如共享网络、蓝牙等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模块47还可通过USB等有线的方式与外部智能设备连接。

骨外固定装置100还包括供电组件(图未示),供电组件与控制器40电性连接,供电组件可为直流电或交流电。由于供电组件和控制器40体积较大,在骨外固定装置100使用时,将供电组件及控制器40设于固定架10外侧或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

请参见图6,图6为伤口感染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伤口感染处理方法,用于处于上述的骨外固定装置100引起的伤口感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灭菌组件30采集伤口的感染情况,并将相应的感染情况数据传输给控制器40;

S2控制器40接收感染情况数据,并将感染情况数据与标准的伤口数据比较,且判断是否需要对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S3若是,则控制器40控制所述灭菌组件30开启灭菌功能,并对伤口进行灭菌护理;

S4若否,则控制器40控制灭菌组件30定时监控并采集感染情况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1中,灭菌组件30中的监测部件32定时地采集伤口的感染情况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监测部件32每1分钟采集一次伤口的感染情况数据,感染情况数据可为伤口处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有分泌物等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采集间隔,例如,每0.5分钟采集一次,每2分钟采集一次,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定。

在步骤S2中,标准的伤口数据为预存的伤口数据,可为皮肤的温度、颜色等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4后,该伤口感染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重复步骤S1-S4;

若S5的步骤超过N次,则控制器40发出报警。

在这里,在步骤S5中,N可为3、4或5不等,具体次数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整。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杀菌部件31为紫外线灯,监测部件32为红外感应探测器,感染情况数据为温度数据T。

红外感应探测器定时地采集伤口周围的皮肤表面的温度数据T,将温度数据T传递给存储模块44进行存储;存储模块44将数据传输给处理模块43进行处理,处理模块43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T与标准的温度数据T

在一次灭菌完成后,若伤口的温度仍较高,则继续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灭菌,若连续打开N次,则发出报警,提示患者联系医务人员检查。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杀菌部件31为紫外线灯,监测部件32为摄像头,感染情况数据为颜色数据。

摄像头定时地拍摄伤口周围的图像,并将图像传递给存储模块44进行存储,存储模块44将图像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43进行处理,处理模块43提取图像数据中的颜色数据,并与标准的颜色数据进行对比,若采集的颜色数据红于标准的颜色数据,则表示该处伤口处于红肿发炎状态。以RGB为例,若采集到图像中的某处伤口的颜色中的G值与标准的颜色数据中的G

在一次灭菌完成后,若伤口的颜色仍较红,则继续打开紫外线灯灭菌,若连续打开N次,则发出报警,提示患者联系医务人员检查。

在工作过程中,将骨针20穿入待固定部位,同时将第一骨架11套设于待固定部位的一侧,并将骨针20的两端卡入第一容置槽111内,再将第二骨架12设于待固定部位的另一侧,且贴合于第一骨架11,并将骨针20的两端卡入第二容置槽121内,实现骨针20的固定。由于骨针20穿出穿入的部位会产生伤口,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位于凹槽14内,并朝向伤口设置,当监测部件32将采集到的伤口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判断伤口是否需要护理,若需要护理,则控制杀菌部件31开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并且,杀菌部件31及监测部件32分别与伤口间隔设置,能够减少对于伤口的摩擦,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另外,监测部件32能够实时地监测伤口,能够及时并准确地对于伤口进行护理,避免延误伤口的护理时机,延长治疗周期。同时,控制器40还包括操作部46,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操作部46控制杀菌部件31,并能够通过操作部46设置杀菌部件31的参数,或者,控制器40可连接外部智能设备,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直接通过外部智能设备监控伤口的情况,患者不必起身查看,而且,能够通过外部智能设备控制杀菌部件31,并设置杀菌部件31的参数,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骨外固定装置及伤口感染处理方法
  • 伞骨外主骨之固定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7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