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及持续血糖监测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6:40


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及持续血糖监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及持续血糖监测器。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活性物质敏感并将感知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其中,葡萄糖传感器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生物传感器。CGM(连续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连续地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将CGM产品的壳体放置在皮肤上,然后按压触发按钮,此时壳体内部的穿刺针和传感器引脚向皮肤运动并刺破人体皮肤,通过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液产生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转化为血糖数值提供给使用者。

现有CGM产品的触发结构一般为设置于壳体侧壁的按钮结构,使用时,用户需要用手握持壳体,然后向内挤压按下按钮,完成触发操作。但是,这种触发操作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用户在按压按钮时,需要使内部止挡结构与穿刺针组件错位,而穿刺针组件在推送件的作用下处于蓄能状态,因此对止挡结构形成较大的挤压力,这就导致用户需要使用较大的力对按钮进行按压,而用户大多为单手操作,因此往往施力较困难,存在触发不到位的情况。

此外,用户握持壳体时,手指的抓握施力方向与触发按钮的方向一致,因此极容易出现误触发情况,导致用户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触发植入动作,导致植入失败。

不仅如此,按钮大多通过向内摆动形变的方式实现按压,而此过程中,用户无法明显地观察到按钮的状态,同时触发过程中也无法获得触感上的反馈,因此用户以及医护人员无法对植入过程进行较好的判断,使用体验欠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及持续血糖监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及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助针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植入装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具有连接端和操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铰接以使所述触发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所述触发件还具有抵顶部,当所述触发件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助针位置运动时,所述抵顶部能够推动所述助针组件,以使所述助针组件由第一远端位置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

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外壳的顶端相连,当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助针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扣合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所述触发件的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助针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60°。

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所述抵顶部具有定位柱,所述操作端绕所述连接端转动时,所述定位柱能够在所述定位滑道内滑动。

所述定位滑道横向延伸以具有初始端和触发端,所述定位滑道内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能够与所述定位柱止挡配合,以将所述定位柱限制在所述初始端。

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助针组件的表面配合形成所述定位滑道,所述定位筋设有避让缺口,以使所述定位柱能够自所述避让缺口进入所述定位滑道内。

所述助针组件包括相连的传动件和助针单元。

所述传动件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二者之一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导向滑槽,二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

所述传动件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助针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以使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助针单元卡接固定。

所述助针组件包括推送件及设置于所述推送件内部的穿刺件,所述穿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推送件运动以具有第二近端位置和第二远端位置,所述推送件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穿刺件限位于所述第二近端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外壳组件设置有解锁结构,当所述推送件移动至所述开口处时,所述解锁结构能够解除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以使所述穿刺件移动至所述第二远端位置。

所述推送件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内具有导向通道,所述穿刺件置于所述导向通道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的抵接翼,所述抵接翼具有朝向所述导向通道内部凸出的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穿刺件止挡限位,以限制所述穿刺件向所述第二远端位置运动。

所述穿刺件具有配合平面,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配合平面抵接配合。

所述解锁结构包括解锁凸筋,所述解锁凸筋能够抵顶所述抵接翼以使所述止挡凸起移动并与所述穿刺件脱离。

所述外壳组件设置有滑道,所述抵接翼位于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运动,所述解锁凸筋位于所述滑道的一端。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器,包括上述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助针组件朝向所述开口一端的皮肤固定座,所述皮肤固定座包括基座、传感器和传感器电子单元,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基座沿自身周向设置有第一卡接筋位,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筋位,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安装位,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具有与所述安装位形状适配的定位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触发件的连接端与外壳铰接,使得触发件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实现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的切换,即触发件通过转动实现对植入装置的触发。相较于按压按钮的方式而言,借助铰接轴进行传动,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并且操作端与连接端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力臂长度较长,使得用户操作触发触发件时更加轻松省力。

此外,触发件与外壳铰接连接,能够使触发件获得更加显著的视觉效果,用户在握持外壳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手指避让触发件,从而降低握持植入装置时误触触发件导致误触发的概率。

不仅如此,在触发件转动的过程中,用户和医护人员能够实时看到触发件的状态,从而获知内部助针组件的植入状态,便于对植入过程进行精准把控,提高使用体验。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触发件与外壳的顶端相连,当触发件位于助针位置时,触发件扣合于外壳的上表面。触发件位于外壳顶端,用户需朝向下方按压操作端,使触发件转动完成触发,因此触发件的运动方向与用户握持外壳的施力方向不一致,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握持外壳时,误触触发件的概率。此外,触发完成后,触发件扣合外壳的上表面,一方面节省了整体体积,方便后续集中处理,另一方面还给予用户明显的提示,可通过观察触发件的位置状态获知该CGM产品的使用状态,当触发件保持在助针位置时,则表示该植入装置已完成使用,不可再次使用。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助针组件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抵顶部具有定位柱,操作端绕连接端转动时,定位柱能够在定位滑道内滑动。定位滑道能够对定位柱进行限位,将其运动限定在定位滑道内部,当触发件绕铰接轴转动时,定位柱不仅对助针组件形成朝向开口的推顶力,使助针组件运动,而且还沿定位滑道横向滑动,使触发件的运动更加可靠,使其进能够沿预设的路径进行运动,并且使用户的操作手感更加稳定。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位滑道横向延伸以具有初始端和触发端,定位滑道内还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能够与定位柱止挡配合,以将定位柱限制在初始端。限位筋将定位柱限制在初始端,并与定位柱止挡配合,因此用户在按压触发件时,不会轻易触发触发件转动,而是需要施加较大的力,使定位柱越过限位筋,才能够在定位滑道内滑动,以此适当地增加了触发件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触发件的防误触效果。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助针组件包括推送件及设置于推送件内部的穿刺件,穿刺件能够相对于推送件运动以具有第二近端位置和第二远端位置,推送件设置有用于将穿刺件限位于第二近端位置的限位结构,外壳组件设置有解锁结构,当推送件移动至开口处时,解锁结构能够解除限位结构的限位,以使穿刺件移动至远端。在用户触发进行植入操作时,推送件和穿刺件同步运动,一同从第一远端位置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此时穿刺件穿破患者皮肤,将皮肤固定座内部的传感器触针植入患者皮下。限位结构对穿刺件进行限位,使其与推送件保持同步运动,当植入完成后,穿刺件位于第一近端位置,此时穿刺件受到解锁结构的触发,从而解除限位结构的限制,使得穿刺件能够相对于推送件运动。此时推送件仍停留在第一近端位置,而穿刺件则独自回缩至第二远端位置,完成退针操作。解锁结构位于第一近端位置,且位于穿刺件的运动路径上,因此当推送件携带穿刺件一同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时,解锁结构能够自动实现对穿刺件的触发解锁,无需用户额外进行退针操作,一步操作自动完成植入和退针步骤的连续进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监测器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2为图1中监测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传动件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推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触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皮肤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传感器电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穿刺件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壳;11过口;12导向凸起;13铰接座;

2助针组件;21传动件;211定位滑道;212定位筋;213限位筋;214避让缺口;215导向滑槽;216初始端;217触发端;218第一卡接部;22推送件;221导向部;2211导向通道;2212抵接翼;2213止挡凸起;2214加强筋;2215导向筋位;222第二卡接部;223第一卡接结构;2231导向面;23穿刺件;231针体;232针座;2321配合平面;2322导向槽;

3触发件;31抵顶部;311定位柱;32连接端;321铰接臂;322铰接轴;33操作端;

4触发罩;41接触部;42滑道;43解锁凸筋;44第二卡接结构;45配合滑槽;

5皮肤固定座;51基座;511安装位;512第一卡接筋位;52传感器;53传感器电子单元;531第二卡接筋位;532定位结构;

6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及置于外壳组件内的助针组件2,外壳组件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端设有开口,植入装置还包括触发件3,触发件3具有连接端32和操作端33,连接端32与外壳1铰接以使触发件3具有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触发件3还具有抵顶部31,当触发件3由初始位置向助针位置运动时,抵顶部31能够推动助针组件2,以使助针组件2由第一远端位置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远端位置为助针组件2的初始位置,在使用时,将外壳1的开口紧贴患者皮肤,当用户触发触发件3后,助针组件2进行植入动作,即朝向开口运动至穿刺针刺破患者的皮肤的位置,此时助针组件2到达第一近端位置。

本申请触发件的连接端32与外壳1铰接,使得触发件3能够相对于外壳1转动实现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的切换,即触发件3通过转动实现对植入装置的触发。相较于按压按钮的方式而言,借助铰接轴进行传动,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并且操作端33与连接端32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力臂长度较长,使得用户操作触发触发件3时更加轻松省力。

此外,触发件3与外壳1铰接连接,能够使触发件3获得更加显著的视觉效果,用户在握持外壳1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手指避让触发件3,从而降低握持植入装置时误触触发件3导致误触发的概率。

不仅如此,在触发件3转动的过程中,用户和医护人员能够实时看到触发件3的状态,从而获知内部助针组件2的植入状态,便于对植入过程进行精准把控,提高使用体验。

如图3、图4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触发件3的连接端32设置有铰接臂321,外壳1设置有铰接座13,铰接臂321的侧壁凸出形成铰接轴322,铰接轴322伸入铰接座13的孔中,完成铰接。当然,铰接轴也可以固定于铰接座13,并且在铰接臂321对应设置孔洞,以供铰接轴穿过。又如,铰接臂321和铰接座13均设置有开孔,铰接轴为独立结构,将铰接轴穿过铰接臂321和铰接座13的开孔实现铰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触发件3触发助针组件2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实施例中,外壳组件设置有用于限位助针组件2的限位部,以将助针组件2限位于第一远端位置处,当用户操作触发件3时,触发件3推动助针组件2,使其脱离与限位部的配合,自动朝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完成植入动作。例如,可在外壳组件内设置弹簧等结构,为助针组件2提供朝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的推力。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助针组件2为手动植入的结构,即用户在操作触发件3时,需要一直对触发件3进行按压,使触发件3持续对助针组件2形成推顶力,进而不断推动助针组件2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该植入过程需要用户一直对触发件3进行按压,并且触发件3对助针组件2的推力大小、以及助针组件2的运动速度,完全由用户控制。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触发件3与外壳1的顶端相连,当触发件3位于助针位置时,触发件3扣合于外壳1的上表面。

触发件3位于外壳1顶端,用户需朝向下方按压操作端33,使触发件3转动完成触发,因此触发件3的运动方向与用户握持外壳1的施力方向不一致(用户手指对外壳1的握力方向沿外壳1的径向向内,而按压触发件3的施力方向沿外壳1的轴向),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握持外壳1时,误触触发件3的概率。此外,触发完成后,触发件3扣合外壳1的上表面,一方面节省了整体体积,方便后续集中处理,另一方面还给予用户明显的提示,可通过观察触发件3的位置状态获知该CGM产品的使用状态,当触发件3保持在助针位置时,则表示该植入装置已完成使用,不可再次使用。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接端32与外壳1的顶壁铰接,操作端33位于外壳1的一侧,从而进一步增加力臂,使用户操作更加省力。同时操作端33和连接端32之间设置抵顶部31,用于对助针组件2进行推动。

如图4所示,外壳1的顶壁设有过口11,抵顶部31自过口11伸入外壳1内部与助针组件2配合,当触发件3处于助针位置时,触发件3将过口11盖合。

优选的,触发件3的初始位置与助针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60°。

触发件3的转动运动转化为对助针组件2沿外壳1轴向的推动力,触发件3只需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使助针组件2完成植入动作,与此同时用户更加方便操作,只需单手操作即可完成对触发件3的按压。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图5所示,助针组件2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211,抵顶部31具有定位柱311,操作端33绕连接端32转动时,定位柱311能够在定位滑道211内滑动。

定位滑道211能够对定位柱311进行限位,将其运动限定在定位滑道211内部,当触发件3绕铰接轴转动时,定位柱311不仅对助针组件2形成朝向开口的推顶力,使助针组件2运动,而且还沿定位滑道211横向滑动,使触发件3的运动更加可靠,使其进能够沿预设的路径进行运动,并且使用户的操作手感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定位滑道211横向延伸以具有初始端216和触发端217,定位滑道211内还设置有限位筋213,限位筋213能够与定位柱311止挡配合,以将定位柱311限制在初始端216。

限位筋213将定位柱311限制在初始端216,并与定位柱311止挡配合,因此用户在按压触发件3时,不会轻易触发触发件3转动,而是需要施加较大的力,使定位柱311越过限位筋213,才能够在定位滑道211内滑动,以此适当地增加了触发件3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触发件3的防误触效果。

优选的,如图3、图5所示,定位柱311为圆柱形结构,限位筋213的表面也设有过渡弧面,以使定位柱311越过限位筋213时更加顺畅,减小定位柱311运动时的卡涩感,提高操作手感。

以图2、图5为例,定位滑道211的左端为初始端216,右端为触发端217,当触发件3的操作端33向下转动时,在定位滑道211的限制下,抵顶部31的端部,也就是定位柱311会向右侧滑动,当触发件3转动至助针位置时,定位柱311运动至触发端217。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助针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筋212,定位筋212与助针组件2的表面配合形成定位滑道211,定位筋212设有避让缺口214,以使定位柱311能够自避让缺口214进入定位滑道211内。

优选的,定位筋212与助针组件2是不可拆卸的结构,避让缺口214的设置方便定位柱311的装配,降低定位柱311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5所示,定位筋212为两个且位于定位柱311的两侧,进而在定位柱311的两侧各形成一个定位滑道211,定位柱311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滑道211配合,从而提高了对定位柱311的引导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5至图7所示,助针组件2包括相连的传动件21和助针单元,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对于传动件21和助针单元的装配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传动件21具有第一卡接部218,助针单元具有与第一卡接部218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22,以使传动件21与助针单元卡接固定。当然,传动件21和助针单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连,如磁吸固定,螺钉连接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传动件21和助针单元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以简化助针组件2的结构,省去装配的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如图7所示,助针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通道,每个通道的通道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2,传动件21对应第二卡接部222设置第一卡接部218,从而使得传动件21和助针单元在多个位置形成卡接,提高连接强度,保证二者同轴,避免倾斜。

优选的,如图4、图5、图6所示,传动件21的外壁和外壳1的内壁二者之一设置有朝向开口延伸的导向滑槽215,二者之另一设置有与导向滑槽215配合的导向凸起12。

导向滑槽215与导向凸起12配合,对传动件21以及助针单元形成限位,使其只能够沿外壳1的轴向运动,提高助针组件2运动可靠性。

如图4、图5所示,导向凸起12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导向滑槽215设置于传动件21的外壁,二者插接配合。当然,也可以将导向凸起12设置于传动件21的外壁,相对应的,导向滑槽215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如图5所示,导向滑槽215设置有多个且沿传动件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导向凸起12与导向滑槽215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助针组件2包括推送件22及设置于推送件22内部的穿刺件23,穿刺件23能够相对于推送件22运动以具有第二近端位置和第二远端位置,推送件22设置有用于将穿刺件23限位于第二近端位置的限位结构,外壳组件设置有解锁结构,当推送件22移动至开口处时,解锁结构能够解除限位结构的限位,以使穿刺件23移动至第二远端位置。

在用户触发进行植入操作时,推送件22和穿刺件23同步运动,一同从第一远端位置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此时穿刺件23穿破患者皮肤,将皮肤固定座5内部的传感器触针植入患者皮下。限位结构对穿刺件23进行限位,使其与推送件22保持同步运动,当植入完成后,穿刺件23位于第一近端位置,此时限位结构受到解锁结构的触发,从而解除限位结构的限制,使得穿刺件23能够相对于推送件22运动。此时推送件22仍停留在第一近端位置,而穿刺件23则独自回缩至第二远端位置,完成退针操作。

解锁结构位于第一近端位置,且位于穿刺件23的运动路径上,因此当推送件22携带穿刺件23一同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时,解锁结构能够自动实现对穿刺件23的触发解锁,无需用户额外进行退针操作,一步操作自动完成植入和退针步骤的连续进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助针单元还包括拉簧6,拉簧6的一端固定于穿刺件23,以为穿刺件23提供退针运动所需要的动力,当解锁结构将限位结构解锁时,穿刺件23在拉簧6的拉动下向第二远端位置运动,完成退针。

本实施方式对于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推送件22具有导向部221,导向部221内具有导向通道2211,穿刺件23置于导向通道2211内,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部221的抵接翼2212,抵接翼2212具有朝向导向通道2211内部凸出的止挡凸起2213,止挡凸起2213与穿刺件23止挡限位,以限制穿刺件23向第二远端位置运动。

如图7所示,导向部221的设置有导向通道2211外部延伸的抵接翼2212,抵接翼2212内部具有止挡凸起2213,止挡凸起2213与穿刺件23止挡,形成对穿刺件23的限位。

如图7所述,抵接翼2212的一端与推送件22固定,另一端自由,以使抵接翼2212能够在挤压下发生形变,使自由的一端绕固定的一端摆动,使抵接翼2212以形变的方式切换对穿刺件23的限位状态。同样的,止挡凸起2213设置于自由的一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跟随抵接翼2212一同运动。

此外,如图7所示,抵接翼2212还设置有加强筋2214,以提高抵接翼2212的强度,防止抵接翼2212受到挤压时发生较大的形变而断裂。

进一步地,如图12、图14所示,穿刺件23具有配合平面2321,止挡凸起2213与配合平面2321抵接配合。

止挡凸起2213与配合平面2321止挡,增大了二者的接触面积,使止挡凸起2213对穿刺件23的止挡更加平稳且稳固,提高稳定性,防止穿刺件23被误触发。

优选的,如图12至图14所示,穿刺件23包括针体231和针座232,针座232作为针体231的载体,配合平面2321设置于针座232。

进一步地,如图7、图14所示,导向通道2211的内壁还设置有导向筋位2215,针座232的外壁对应设置有导向槽2322,二者配合形成对穿刺件23的限位,使穿刺件23进能够沿外壳1轴向运动。并且防止穿刺件23在退针过程中自身发生偏转。当然,导向筋位2215也可以设置在针座232,导向槽2322设置在导向通道2211内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8所示,解锁结构包括解锁凸筋43,解锁凸筋43能够抵顶抵接翼2212以使止挡凸起2213移动并与穿刺件23脱离。

当推送件22和穿刺件23一同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时,解锁凸筋43挤压抵接翼2212,使得抵接翼2212向导向通道2211外侧形变而张开,其内侧的止挡凸起2213同步向外张开,从而失去对穿刺件23的止挡,此时穿刺件23则能够在拉簧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完成退针。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外壳组件设置有滑道42,抵接翼2212位于滑道42内并沿滑道42运动,解锁凸筋43位于滑道42的一端。

滑道42与抵接翼2212配合能够进一步起到对助针组件2的运动导向作用,同时解锁凸筋43位于滑道42的一端,能够确保解锁结构对抵接翼2212的有效触发,降低因装配误差导致解锁结构失效的概率,提高二者配合可靠性。

优选的,如图7、图8所示,抵接翼221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导向通道2211的两侧,滑道42也对应为两个,且分布在导向部221的两侧,以使两侧的抵接翼2212均位于滑道42内,并沿滑道42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8所示,外壳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触发罩4,触发罩4设置于助针组件2朝向开口的一端,触发罩4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部41,助针组件2能够与触发罩4同步朝向开口运动,且在接触部41受到止挡时相对于触发罩4运动。解锁结构设置于触发罩4。

触发罩4能够作为植入装置的防误触部件,实现助针组件2的防误触,并且可在误触发之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助针组件2复位,而不会影响下一次的植入操作。当用户没有将触发罩4的接触部41贴紧皮肤时,触发罩4没有受到止挡,因此当用户按压触发件3时,助针组件2和触发罩4一同朝向开口运动,此时虽然助针组件2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但是并无法触发其内部的穿刺件23的退针动作,因此不会导致植入装置的报废,用户可通过将助针组件2推回至第一远端位置,使其复位,并不会对植入装置下次的使用造成影响,因此为植入装置被误触发后,提供了挽回的措施,在植入装置以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触发植入之前,给予用户更多次试错的机会,进而避免了因一次误操作导致整个产品报废的问题,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使用体验。

当用户正确使用时,需要将外壳1的开口抵接在皮肤表面,此时触发罩4的接触部41紧贴皮肤,触发罩4因受到皮肤的止挡而无法朝向开口运动。此时用户按压触发件3时,助针组件2能够相对于触发罩4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而触发罩4则保持在原位置。助针组件2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后,触发罩4上的解锁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将穿刺件23解锁,此时穿刺件23自动完成退针运动。

优选的,如图8所示,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滑条,触发罩4的外壁设置有配合滑槽45,二者配合形成对触发罩4的运动限位,使其仅能够沿外壳1轴向运动,且不会发生转动。当然也可以在外壳1设置配合滑槽45,在触发罩4外壁设置导向滑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如图7、图8所示,推送件22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223,触发罩4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44,二者卡接固定,并且当触发罩4受到止挡时,第二卡接结构44能够与第一卡接结构223发生滑脱,使二者脱离配合,使推送件22和触发罩4能够相对运动。

更进一步的,第一卡接结构223和第二卡接结构44中的一个具有卡接槽,另一个位于卡接槽内,卡接槽的槽壁设有导向面2231,以使二者能够沿导向面2231滑脱。

进一步地,如图2、图8所示,触发罩4的底端向外翻折形成外翻边,外翻边的下端面构成接触部41,增大了接触部4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用户触感,提高使用舒适感。

如图1、图9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器,包括上述植入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助针组件2朝向开口一端的皮肤固定座5,皮肤固定座5包括基座51、传感器52和传感器电子单元53,传感器52固定于基座51,传感器电子单元53与基座51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2、图9所示,传感器52的触针伸出至皮肤固定座5外部,穿刺件23贯穿皮肤固定座5,并使传感器52的触针容置在穿刺件23内部。

皮肤固定座5的一侧设置有黏结片,当其与患者皮肤接触时,能够粘黏在患者皮肤表面,从而在植入完成后,其内部传感器52触针伸入患者皮下,而皮肤固定座5则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

本申请的监测器在使用时,用户触发进行植入操作时,助针组件2和皮肤固定座5同步运动,一同从第一远端位置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此时穿刺件23穿破患者皮肤,将传感器52触针植入患者皮下。

当植入完成后,解锁结构解除限位结构的限制,使得穿刺件23独自回缩至第二远端位置,完成退针操作。最后,用户将外壳组件取下,皮肤固定座5留在患者皮肤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传感器电子单元53和基座51的装配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的一种:

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电子单元53与基座51在出厂前为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以使传感器电子单元53和传感器52能够分步安装至基座51,从而能够实现分步灭菌,例如,先将传感器52固定至基座51,对传感器52进行辐射灭菌后,再将传感器电子单元53安装至基座51,对其进行气体灭菌,从而避免交叉灭菌对传感器52和传感器电子单元53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在植入装置出厂时,传感器电子单元53和基座51已完成固定,此时用户植入完成后,无需再手动安装传感器电子单元53,节省用户操作步骤,提高使用体验。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电子单元53与基座51在出厂时为可拆卸的结构,因此当皮肤固定座5固定在助针组件2上时,其上面不含有传感器电子单元53,在用户植入完成后,需要手动将传感器电子单元53安装至基座51,此时皮肤固定座5才能够实现血糖监测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0、图11所示,基座51沿自身周向设置有第一卡接筋位512,传感器电子单元53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筋位531,基座51具有用于安装传感器52的安装位511,传感器电子单元53具有与安装位511形状适配的定位结构532。

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使得装配更加简单方便,便于装拆。当然,基座51和传感器电子单元53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如螺纹固定、磁吸固定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在传感器电子单元53上对应安装位511的形状设置定位结构532,对传感器电子单元53的安装起到安装定位作用。具体的,如图10、图11所示,安装位511具有朝向上方凸出的定位环,传感器电子单元53对应设置有定位槽,以构成定位结构532,二者插接定位,以降低传感器电子单元53的定位难度,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用于植入式和非植入式生物传感器或装置的体内通信方法
  • 一种生物监测传感器植入装置及持续血糖监测器
  • 一种持续血糖监测器植入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8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