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屋面围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金属板材作为建筑的外表面已经很常见,尤其是铝板应用最为广泛,但耐候钢板作为建筑屋面层在国内还是很少见。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建筑师为了追求钢板的自然锈蚀变化效果就开始将未处理耐候钢板直接运用于外墙、顶棚、甚至屋面。钢板在大气环境中,表层逐渐氧化变色,雨水的流淌在钢板表面甚至在与钢板相接的墙体上留下了锈蚀的印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效果。

但是一般结构钢(普通碳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较差,导致其长时间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较短。

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能是一般结构钢的3~4倍,即使在裸装使用条件下,其耐腐蚀性寿命也可达30年以上。耐候钢使用简单方便,可涂装,也可不加保护层裸露使用,这简化了生产工序。由于免除了现有酸洗、热浸镀锌等工序,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同时不使用涂料可以杜绝VOC(有机挥发物)的挥发,更加有利于回收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大有裨益。耐候钢表面涂覆保护漆时,漆面的寿命可达到普通碳钢的两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屋面檩条、压型板、防护层、耐候板龙骨和耐候板,所述屋面檩条通过檩托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屋面檩条按设计间距平行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层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汽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隔汽层与压型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保温层包括至少两层岩棉板。

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压型板和屋面檩条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穿过防护层后与耐候板龙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耐候板龙骨连接的U形顶托,所述U形顶托的底端通过支撑管设有八字形连接件,所述八字形连接件与呈梯形波纹状的压型板对应,通过螺钉将八字形连接件、压型板以及屋面檩条进行连接;靠近支撑件设置的防水层向上翻起至U形顶托的底部,翻起的防水层与支撑管的侧面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耐候板通过多个板单元拼接形成;

多个板单元包括:第一板单元、以及与屋面顶部围护上形成的天沟处对应的第二板单元,所述第二板单元上设有接收孔。

优选的是,第一板单元通过拼接件与耐候板龙骨连接,所述第二板单元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板单元之间拆卸连接;

拼接件包括:L形安装板,第一板单元的端部折弯后形成与L形安装板对应的折弯部,折弯部与L形安装板的侧板通过螺栓连接,L形安装板的底板通过自攻螺钉与耐候板龙骨连接。

优选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的拼接处形成的凹缝填充密封胶;

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分别通过拼接件与耐候板龙骨连接完成后,形成凹缝,凹缝通过密封胶进行填充,密封胶填充后其表面与第一板单元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优选的是,天沟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口,排水管道设置在主体结构与屋面的侧面围护之间,且向下延伸至外部;

天沟内设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箱,两个第一排水箱之间设有槽体,槽体内设有第二排水箱,第二排水箱上方设有沉积机构,两个第一排水箱的侧面与沉积机构的顶面之间形成排水槽,第一排水箱的顶面向靠近排水槽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排水箱的侧壁上方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进水孔组,所述第一排水箱的侧壁下方设有与第二排水箱连通的排水孔;第一排水箱的底部和第二排水箱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排水口连通。

优选的是,沉积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槽体内的沉积板,沉积板的下方两侧设有与槽体侧壁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与沉积板的底面连接,沉积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第二排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沉积板的底部设有驱动杆,驱动杆穿过第二排水箱设置,且其底端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封堵块;第二排水箱的底面与天沟之间设有供封堵块活动的空间区域;

槽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端与沉积板的顶面抵接,限位板与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限位板一侧设有与凹槽抵接的限位块;

进水孔组包括:由下向上尺寸依次增大的多排进水孔,位于最下方的进水孔的最底端不高于沉积板的顶面设置;

沉积板的顶面为向进水孔一侧倾斜的斜面,斜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积槽,相邻的两个沉积槽之间形成凸起,沉积槽和凸起使斜面形成波纹状的斜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耐候板由耐候钢制成,作为屋面围护系统的最外面层,能够满足于建筑师对屋面外观“钢板的自然锈蚀变化效果”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屋面围护结构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耐候钢板屋面简化了制作工艺,免除了现有酸洗、热浸镀锌等工序,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并且需要在耐候板表面涂覆保护漆时,漆面的寿命也可达到普通碳钢的两倍。

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支撑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支撑件处防水层安装以及拼接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天沟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第一板单元与拼接件安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图6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雨水流向防护装置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沉积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沉积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限位板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中沉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是介于普通钢和不锈钢之间的低合金钢系列,耐候钢由普碳钢添加少量铜、镍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耐候性为普碳钢的2~8倍,涂装性为普碳钢的1.5~10倍。同时,它具有耐锈,使构件抗腐蚀延寿、减薄降耗,省工节能等特点。

目前,耐候钢主要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塔架、光伏、高速工程等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的钢结构。用于制造集装箱、铁道车辆、石油井架、海港建筑、采油平台及化工石油设备中含硫化氢腐蚀介质的容器等结构件。

本发明是将耐候钢板应用到建筑屋面围护上,以降低了屋面围护的生产制作成本,并且提升屋面围护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候钢板建筑屋面围护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屋面檩条1、压型板2、防护层3、耐候板龙骨4和耐候板5,所述屋面檩条1通过檩托与主体结构15连接,所述屋面檩条1按设计间距平行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整个耐候钢板屋面围护系统需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逐层对屋面檩条1、压型板2、防护层3、耐候板龙骨4和耐候板5进行施工,屋面檩条1一般采用镀锌冷弯成型的C型钢或Z型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时随结构通过檩托与主体结构15安装就位,屋面檩条1安装需位置准确、布置均匀,按照设计的间距进行布置,保证屋面围护系统的稳定性;

主体结构15即为房屋的结构,各个部件之间均可采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固定;

耐候板5由耐候钢制成,作为屋面围护系统的最外面层,能够满足于建筑师对屋面外观“钢板的自然锈蚀变化效果”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屋面围护结构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耐候钢板屋面简化了制作工艺,免除了现有酸洗、热浸镀锌等工序,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并且需要在耐候板5表面涂覆保护漆时,漆面的寿命也可达到普通碳钢的两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3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汽层310、保温层320和防水层330,所述隔汽层310与压型板2连接;

所述保温层320包括至少两层岩棉板32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隔汽层310采用无纺布隔汽层,为了防止室内水蒸汽渗入至保温层320,保温层320采用两层70mm厚的岩棉板321错边分层布置,起到保温作用,隔汽层310铺设在压型板2上,两层岩棉板321铺设在隔汽层310上,然后岩棉板321采用自攻螺钉与压型板2进行固定,防水层330采用TPO卷材防水,达到对房屋主体有效防水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的一端与压型板2和屋面檩条1连接,所述支撑件6的另一端穿过防护层3后与耐候板龙骨4连接;

所述支撑件6包括:与所述耐候板龙骨4连接的U形顶托610,所述U形顶托610的底端通过支撑管620设有八字形连接件630,所述八字形连接件630与呈梯形波纹状的压型板2对应,通过螺钉将八字形连接件630、压型板2以及屋面檩条1进行连接;

靠近支撑件6设置的防水层330向上翻起至U形顶托610的底部,翻起的防水层330与支撑管620的侧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依次安装完屋面檩条1和压型板2后,进行支撑件6的安装,在安装时,需要提前在安装好的压型板2表面放线定位,确保支撑件6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保证耐候板龙骨4的安装位置,支撑件6采用自攻螺钉与压型板2和屋面檩条1连接,避免现场焊接和压型板2开洞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

U形顶托610、支撑管620以及八字形连接件630之间通过组拼焊接而成;

在安装防水层330时,需要在支撑件6位置处设置防水包裹,同时对缝隙位置利用结构胶进行密封处理,在支撑件6位置处设置的防水包裹采用铝箍和自攻螺钉,将支撑件6位置处的防水层330向上翻起,使得翻起后的防水层330顶端至U形顶托610的底部,然后通过铝箍将翻起的防水层330锁紧,采用自攻螺钉将铝箍、防水层330以及支撑管620进行固定,然后再利用结构胶对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保证防水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型板2和屋面檩条1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其中,自攻螺钉沿着屋面檩条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自攻螺钉的数量以及间距通过下述方法进行确定:

步骤1、依据屋面檩条1的长度初步确定自攻螺钉的数量以及间距,建立两者的关系式:

L=(x

其中,L为屋面檩条1的有效安装长度,x

步骤2、对初步确定的自攻螺钉的数量以及间距采用下述公式进行优化:

y

判断初步确定的x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屋面围护的顶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压型板2和屋面檩条1之间的连接承受剪力作用,为了使得压型板2能够向屋面檩条1更好的传递顶部的载荷,以使得屋面檩条1与压型板2等受力部件能够分担载荷;

L为屋面檩条1的有效安装长度为两个最外端自攻螺钉之间的距离;

由于自攻螺钉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增加时,载荷从压型板2传递至屋面檩条1上的效果随之增加,但是当自攻螺钉数量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载荷的传递效果就会下降,因此引入了自攻螺钉个数有关的剪力传递影响参数,用以确定自攻螺钉的数量,而在固定数量的自攻螺钉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其间距有关的剪力传递影响参数,也就是间距越大,则压型板2和屋面檩条1之间的载荷传递效果越好,所以为了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设置一个影响判断参数,并设置对应的标准,以确定设计的自攻螺钉数量和间距是否满足上述条件,进而使得屋面围护的受力效果最优,防止长时间使用发生变形而出现结构损坏、漏水等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候板5通过多个板单元拼接形成;

多个板单元包括:第一板单元510、以及与屋面顶部围护上形成的天沟7处对应的第二板单元520,所述第二板单元520上设有接收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建筑屋面围护系统采用内排水,天沟7由不锈钢制成,其通过方管龙骨与主体结构15进行安装,防水层330包裹天沟7并延伸至女儿墙(女儿墙是一个建筑专业术语,又名压檐墙,是屋面与外墙衔接处理的一种方式,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处理的一种措施,可防止人员掉落,也可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外侧,确保屋面内侧防水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位于天沟7顶部的第二板单元520需要结合天沟7的宽度确定尺寸,且其上设有接收孔,接收孔采用冲孔成型,根据屋面的排水量确定接收孔的大小和密度,确保天沟7能够收集屋面雨水;

第二板单元520在安装时,镶嵌在拼接安装后的第一板单元510预留的空隙位置,与第一板单元510为可拆卸连接,便于随时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单元510通过拼接件8与耐候板龙骨4连接,所述第二板单元520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板单元510之间拆卸连接;

所述拼接件8包括:L形安装板810,第一板单元510的端部折弯后形成与L形安装板810对应的折弯部511,折弯部511与L形安装板810的侧板通过螺栓10连接,L形安装板810的底板通过自攻螺钉11与耐候板龙骨4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一板单元510通过拼接件8进行拼接,同时通过拼接件8与耐候板龙骨4进行固定,而第二板单元520与第一板单元51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嵌合在拼接后的相邻的第一板单元510之间形成的空隙内;

第一板单元510的端部折弯形成折弯部511,折弯部511与L形安装板810的侧板通过螺栓10进行连接,L形安装板810的底板通过自攻螺钉11与耐候板龙骨4进行连接,使得第一板单元510与耐候板龙骨4进行固定,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510连接的L形安装板810交错布置,便于与耐候板龙骨4进行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510的拼接处形成的凹缝12填充密封胶13;

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510分别通过拼接件8与耐候板龙骨4连接完成后,形成凹缝12,凹缝12通过密封胶13进行填充,密封胶13填充后其表面与第一板单元510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凹缝12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板单元510的折弯部511之间,在凹缝12处填充密封胶13进行密封,密封胶13采用耐候密封胶,耐候密封胶具有一定的耐候性(抗老化、抗氧化、韧性好),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用于密封、防水、防紫外线等,能够对屋面起到二次防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沟7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道14连通的排水口710,排水管道14设置在主体结构15与屋面的侧面围护之间,且向下延伸至外部;

天沟7内设有防护装置9,防护装置9包括:第一排水箱910,两个第一排水箱910之间设有槽体920,槽体920内设有第二排水箱930,第二排水箱930上方设有沉积机构940,两个第一排水箱910的侧面与沉积机构940的顶面之间形成排水槽950,第一排水箱910的顶面向靠近排水槽950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一排水箱910的侧壁上方设有与排水槽950连通的进水孔组,所述第一排水箱910的侧壁下方设有与第二排水箱930连通的排水孔911;第一排水箱910的底部和第二排水箱930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排水口710连通;

沉积机构940包括:滑动设置在槽体920内的沉积板941,沉积板941的下方两侧设有与槽体920侧壁连接的固定板942,固定板942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有连接杆943,连接杆943的顶端与沉积板941的底面连接,沉积板941和固定板94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944;第二排水箱930的底部设有出水口931,沉积板941的底部设有驱动杆945,驱动杆945穿过第二排水箱930设置,且其底端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931的封堵块946;第二排水箱930的底面与天沟7之间设有供封堵块946活动的空间区域;槽体920在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凹槽921,凹槽921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板947,限位板947的底端与沉积板941的顶面抵接,限位板947与凹槽92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948,限位板947一侧设有与凹槽921抵接的限位块949;

进水孔组包括:由下向上尺寸依次增大的多排进水孔912,位于最下方的进水孔912的最底端不高于沉积板941的顶面设置;

沉积板941的顶面为向进水孔912一侧倾斜的斜面,斜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积槽9411,相邻的两个沉积槽9411之间形成凸起9412,沉积槽9411和凸起9412使斜面形成波纹状的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排水管道14设置在屋面的侧面围护内侧,其顶端与天沟7连通,其低端延伸至屋面围护外部,用于将收集至天沟7内的水排出;

在现有技术中,天沟7内容易存积污泥等杂物,清理较为不方便,并且若是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屋顶的排水效率低,并且会存在堵塞排水管道14的风险,如此一来,若是雨量较大时,排水系统很容易发生瘫痪,导致屋面积存大量水而发生漏水现象;因此,本实施例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如图9所示,第一排水箱910和槽体920沿着天沟7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两者间隔布置,第一排水箱910的顶面为向排水槽950的一侧倾斜设置,若是第一排水箱910的两侧均设置有槽体920,则其顶面可设置为分别向两侧倾斜;位于第二排水箱930底部的排水管道14为备用管道;

在进行正常排水时,屋顶的水流至天沟7内,沿着第一排水箱910顶面的倾斜面流至沉积机构940上,沉积板941用于将水中混入的杂物或者污泥等物质进行沉积,大部分沉积在沉积槽9411内,然后水沿着波纹状的斜面通过进水孔组流入至第一排水箱910内,再通过第一排水箱910底部的排水管道14进行排水,需要说明的是,进水孔组的总通水截面积大于排水管道14的截面积;通过第一排水箱910能够将其底部设置的排水管道14盖住,防止异物进入至排水管道14内发生堵塞,通过设置的沉积机构940,能够将水内混入的污泥等杂物进行沉积,减少污泥进入至排水管道14内的几率,进一步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

在排水量较大时,单位时间内进入至排水槽950内的水量较多,则会使得沉积板941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944,则沉积板941的顶面位于排水孔组最低处的下方,排水槽950内的水越多,则沉积板941向下移动的距离越大,可以有效防止污泥等杂物被排水时动力带入至排水孔组内,防止排水孔组以及排水管道14发生堵塞;

并且,在排水量较大时,沉积板941下移后会带动驱动杆945和封堵块946下移,则封堵块946会将第二排水箱930的出水口931打开,此时,若是第一排水箱910内的水位足以使得水通过倾斜的排水孔911进入至第二排水箱930内时,则水流会从第二排水箱930下方的备用排水管道14进行排水,瞬间分担第一排水箱910下方排水管道14的排水量,提升排水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第二排水箱930底部的出水口931为封堵状态,也就是备用排水管道14不会发生污泥堵塞的现象,如此一来,即便是第一排水箱910下方的排水管道14发生堵塞失去排水功能,第一排水箱910内部的积存的水流也可通过排水孔911进入至第二排水箱930内,当第二排水箱930内的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在水压作用下,会带动封堵块946下移使得出水口931打开,水会从备用的排水管道14排出;

另外,沉积板941还可方便的拆卸进行污泥清理,沉积板941与驱动杆945的顶端采用螺钉连接,沉积板941的底面为平面且其与连接杆943为抵接,而沉积板941的安装位置是通过限位板947进行限位,而限位板947的顶端转动连接在凹槽921内,限位板947上端侧面设有限位块949,从而在限位板947的底端与沉积板941的顶面进行抵接时,第一弹簧944向上的弹性作用会使得沉积板941对限位板947向上顶起,同时第二弹簧948还给限位板947向外的推动力,而在限位块949的作用下,限位板947不会向上转动,如此对沉积板941的水平安装位置进行限位,进而使得封堵块946也刚好能够对出水口931进行限位封堵;

因此,在对沉积板941进行拆卸时,将限位板947向凹槽921内推动使第二弹簧948压缩,则沉积板941便会在第一弹簧94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则沉积板941脱离限位板947的限位,再将其与驱动杆945连接的螺钉旋拧下来,则沉积板941便可从槽体920内取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仅需要通过螺钉将沉积板941和驱动杆945进行连接,然后向下压沉积板941,下压过程中,其侧面会给限位板947压力,使其收回至凹槽921内,当沉积板941的顶面低于凹槽921的最低端时,撤去压力,则在第二弹簧948的弹性回复作用力下,限位板947的底端伸出至凹槽921外侧,在第一弹簧944的弹性回复作用力下,沉积板947向上移动至与限位板947抵接,完成沉积板947的拆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沉积的污泥等杂物的清理更为方便,同时能够很好的降低污泥对排水管道14的堵塞影响,提升排水效率,防止屋顶排水不好导致积水而影响整体的防水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相关技术
  • 一种金属屋面耐候性防水涂料
  • 一种用作屋面的耐候钢、耐候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冷轧耐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一种在同种成分下生产不同级别冷轧耐候钢板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3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