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3:28


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12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18808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并且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其通过将车门的铰接部件推动至车身的外侧来确保转动轨迹,从而能够使无B柱的车辆中的每个车门打开或关闭。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车门作为用于区分车辆的内部和外部的门,发挥了阻挡外界的噪声、雨水、灰尘和风等,以及在侧面碰撞期间通过与侧面结构一同缓冲撞击力来安全地保护乘员的重要功能。

存在有包括专用车门的各种类型的车辆车门,但是铰接类型的摆动车门最常应用于小客车。

通常,摆动车门指的是围绕铰接轴(其设置为穿过摆动车门和车身之间的铰接支架)朝车身的外侧打开的车门,并且具有如下优点:摆动车门容易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并且易于维护。

同时,在应用有对开式摆动车门的一些车辆中,当车门打开时,敞开感较大,并且有利于乘员的上车或下车。

对开式摆动车门包括无B柱类型和有B柱类型。

图1为示例性示出了采用诸如现有技术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为示例性示出了图1的车辆中前车门和后车门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截面图。

首先,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应用于无B柱的车辆100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实例。在前车门110的情况下,铰接部件设置在前车门110的前端部,在后车门120的情况下,铰接部件设置在后车门120的后端部。

在对开式摆动车门中,用于保持锁定状态的锁栓单元LC设置在前车门110或者后车门120的一侧。

此外,用于气密性的密封件S设置在前车门110的后端部和后车门120的前端部之间。

因此,在无B柱的车辆100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情况下,乘员上下车或者休闲活动时的敞开感极好,但是在打开或关闭前车门110和后车门120时,存在这样的缺点:由于前车门110和后车门120的转动轨迹重叠的干扰问题而应该先打开前车门110或者后关闭前车门110,因此打开/关闭顺序是预先确定的。

如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前车门110和后车门120的打开/关闭顺序是预先确定的,使得后车门120不能独立地打开或关闭。

图3为示出了采用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实例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车辆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了图3的车辆中前车门和后车门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截面图。

参考图3和图4,示出了应用于有B柱230的车辆200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实例。此外,在前车门210的情况下,铰接部件设置在前车门210的前端部,在后车门220的情况下,铰接部件设置在后车门220的后端部。

在对开式摆动车门中,用于保持锁定状态的锁栓单元LC设置在B柱230与前车门210的一侧或者B柱230与后车门220的一侧之间。

此外,用于气密性的密封件S设置在B柱与前车门210对应于B柱的后端部之间以及B柱与后车门220对应于B柱的前端部之间。

相应地,有B柱的车辆200的对开式摆动车门构造成:前车门210和后车门220配置为相对于B柱230转动,从而能够独立地实现打开和关闭操作,具有操作顺序自由的优点,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采用B柱230,使得在上下车或者休闲活动期间的敞开感变差。

因此,在对开式摆动车门的情况下,根据B柱的存在与否,敞开感发生变化,并且前车门和后车门的打开/关闭操作方面也有所差异。

同时,如上所述,为了在维持无B柱的车辆100的敞开感的同时解决前车门110和后车门120的操作顺序的问题,存在这样的实例:对于对开式摆动车门的车门铰接装置,通常地采用鹅颈类型的铰接装置,但是这种鹅颈类型的铰接装置由于形状特征而需要较大的自由空间,从而难以配置布局。

因此,为了将对开式摆动车门应用于无B柱的车辆,需要一种用于实现新的打开/关闭结构的车门铰接装置。

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包括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其中,在无B柱的车辆中,铰接滑动件(其连接至车门的铰接部件)沿着箱体中的轨道在车身的斜向外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以确保车门的转动轨迹,然后第一撞击件(其配置于铰接滑动件)关联于第二撞击件(其设置在车门的一侧)的动作而被限制于铰接锁栓单元(其固定于箱体内部的轨道),以固定铰接滑动件的滑动移动位置,从而稳定地实现车门的打开/关闭操作。

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其包括箱体、轨道和铰接滑动件,所述箱体沿朝向车身的外侧的斜向方向设置在车身的对应于车门的一个端部的一侧;所述轨道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箱体中的上侧和下侧;所述铰接滑动件设置为沿着箱体内部的轨道可滑动地移动,并且连接至固定于车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车门铰接支架,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包括:第一撞击件,其在箱体内部设置在铰接滑动件的一侧;第二撞击件,其在车门的一侧设置为对应于外箱体的外部表面;铰接锁栓单元,其包括通过两个操作杆轴设置于轨道的第一卡爪操作杆和第二卡爪操作杆以及棘爪操作杆,并实现:在铰接滑动件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的某一位置,第二卡爪操作杆通过第二撞击件作用于棘爪操作杆,从而使得第一卡爪操作杆能够限制或者释放第一撞击件。

车门的所述一个端部可以包括前车门的前端部或者后车门的后端部。

第一撞击件可以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至铰接滑动件的一侧,以在铰接滑动件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时被限制于第一卡爪操作杆。

第二撞击件可以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至车门的一侧,以在车门通过铰接滑动件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时作用于第二卡爪操作杆。

铰接锁栓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操作杆轴和第二操作杆轴,所述第一操作杆轴和第二操作杆轴的各自的上端部通过固定支架(其形成在箱体的内部的上部的上轨道RL1的一侧)来固定,所述第一操作杆轴和第二操作杆轴的各自的下端部通过连接支架连接;第一卡爪操作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操作杆轴的下侧,在第一卡爪操作杆的第一侧形成有限制第一撞击件的限制槽,在第一卡爪操作杆的第二侧形成有锁栓端部;第二卡爪操作杆,所述第二卡爪操作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操作杆轴的上侧,所述第二卡爪操作杆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二撞击件作用于其上的操作端部,所述第二卡爪操作杆的第二侧的下部形成有杆状的棘爪引导件;以及棘爪操作杆,所述棘爪操作杆在第二操作杆轴的一侧可转动地设置为对应于第一卡爪操作杆,所述棘爪操作杆的一侧形成有作用于锁栓端部的支撑端部,并且所述棘爪操作杆沿着外表面形成有棘爪引导件作用于其上的引导壁。

在此,对于第二卡爪操作杆,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引导端部,所述引导端部通过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延伸操作端部的前端部来引导第二撞击件的进入。

此外,对于箱体,贯穿的作用孔可以在外部表面上形成为对应于第二卡爪操作杆和棘爪操作杆。

此外,铰接锁栓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卡爪弹簧,所述第一卡爪弹簧接合于第一操作杆轴的下部,并且设置为沿解除第一撞击件的限制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第一卡爪操作杆;第二卡爪弹簧,所述第二卡爪弹簧接合于第一操作杆轴的上部,并且设置为沿解除第二撞击件的作用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第二卡爪操作杆;以及棘爪弹簧,所述棘爪弹簧接合于第二操作杆轴的下部,并且设置为沿使支撑端部支撑第一卡爪操作杆的锁栓端部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棘爪操作杆。

铰接滑动件可以包括:上铰接滑动件,其在箱体内部通过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至上轨道,并且其前端部穿过形成在箱体的外部表面的上部的上引导狭槽,在箱体外部通过铰接轴铰接至车门铰接支架;和下铰接滑动件,其在箱体内部通过滑动件可滑动地连接至下轨道,并且其前端部穿过形成在箱体的外部表面的下部的下引导狭槽,在箱体外部通过铰接轴铰接至车门铰接支架。

此外,车门铰接支架可以包括:上车门铰接支架,其固定至车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上侧,并且通过铰接轴铰接至上铰接滑动件的前端部;和下车门铰接支架,其固定至车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下侧,并且通过铰接轴铰接至下铰接滑动件的前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在无B柱的车辆的情况下,铰接滑动件(其连接至车门的铰接部件)沿着箱体中的轨道在车身的斜向外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以确保车门的转动轨迹,然后第一撞击件(其配置于铰接滑动件)关联于第二撞击件(其设置在车门的一侧)的动作而被限制于铰接锁栓单元(其固定于箱体内部的轨道),以固定铰接滑动件的滑动移动位置。

因此,能够同时地打开或关闭两个车门,或者能够独立地打开或关闭每个车门。

此外,车门的铰接部件在车身的斜向外方向上沿着铰接滑动件可滑动地移动,然后第一撞击件通过铰接锁栓单元而受到限制,以使铰接滑动件的滑动移动位置保持在固定状态,从而可以稳定地实现车门打开/关闭操作。

此外,用户手动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而无需单独的驱动单元,即使在电池电量耗尽时仍能够实现车门打开/关闭操作。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车门铰接装置是精简的,并且自由空间不需要根据操作范围来确定,相较于现在技术中利用了诸如电机的驱动单元或者鹅颈类型的铰接装置的情形来说,为配置车身的布局留有了空间。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被更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了采用根据现有技术的实例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为示例性示出了图1的车辆中前车门和后车门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了采用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实例的对开式摆动车门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了图3的车辆中前车门和后车门彼此接触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5为采用了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车辆车门的内侧立体图。

图6和图7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所采用的铰接锁栓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9、图10、图11和图12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每个步骤的操作状态的水平截面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显示了说明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包括的本申请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目标应用和使用环境决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附图标记指代本申请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申请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申请将结合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为本申请的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本申请旨在不但覆盖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代实施方案、修改实施方案、等同实施方案及其它实施方案。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然而,由于附图中显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任意指示以便于解释,因此本申请不特别限于所显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并且厚度被放大或缩小显示,以清楚地体现各个部件和区域。此外,为了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

在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时,为了便于解释,通过将图5的左上方向定义为前方,右下方向定义为后方来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此外,对应用于副驾驶座的后方的后车门的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示例进行描述。

图5为采用了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车辆车门的内侧立体图,图6和图7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箱体的立体图,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所采用的铰接锁栓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对应用于后车门(其为无B柱的小客车的副驾驶座的后方的后车门)的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1的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申请不限于此,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1也可以应用在无B柱的小客车的两侧的前车门FDR和车身BD之间,以及两侧的后车门RDR和车身BD之间。

也就是说,打开或关闭车门时,当前车门FDR或者后车门RDR分别在车身BD的前部或者车身BD的后部沿斜向方向朝车身BD的外侧移动以确保每个车门的转动轨迹时,能够同时地打开或关闭两个车门,或者能够独立地打开或关闭一个车门。

参考图5至图8,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1可以包括箱体10、铰接滑动件20、第一撞击件30、第二撞击件40和铰接锁栓单元50。

箱体10沿朝向车身的外侧的斜向方向设置在车身BD的对应于车门DR的一个端部的一侧。

在此,车门DR可以为前车门FDR或者后车门RDR,并且还可以同时指代前车门FDR和后车门RDR。也就是说,当车门DR为前车门FDR时,一个端部可以在前车门FDR的前端部的一侧,当车门DR为后车门RDR时,一个端部可以在后车门RDR的后端部的一侧。

此外,车身BD的设置有前车门FDR的一侧可以表示车身BD的前部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箱体10可以沿朝向车身BD的前部外侧的斜向方向设置。

此外,车身BD的设置有后车门RDR的一侧可以表示车身BD的后部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箱体10可以沿朝向车身BD的后部外侧的斜向方向设置。

此外,两个引导狭槽SL1和SL2形成于箱体10的外部表面,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箱体中的上侧和下侧。

也就是说,箱体10配置为通过外箱体11和内箱体13彼此组装。

外箱体11面向车身BD的外侧,并且分别在截面的上部和下部沿长度方向切开,从而形成彼此平行的上引导狭槽SL1和下引导狭槽SL2。

内箱体13面向车身BD的内侧,并且组装至外箱体11。

此外,上轨道RL1沿长度方向布置在外箱体11和内箱体13的内部,并且固定至内箱体13的内部表面的上侧,下轨道RL2在外箱体11和内箱体13的内部布置为平行于上轨道RL1,并且固定至内箱体13的内部表面的下侧。

此外,铰接滑动件20通过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布置在外箱体11和内箱体13之间的空间的内部,铰接锁栓单元50在外箱体11和内箱体13之间的空间的内部设置于上轨道RL1。

铰接滑动件20设置为在箱体10内部通过的两个滑动件SD1和SD2沿着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可滑动地移动,并且穿过两个引导狭槽SL1和SL2在箱体10外部通过铰接轴5连接至车门铰接支架3,所述车门铰接支架3固定至车门DR的一个端部。

也就是说,铰接滑动件20包括上铰接滑动件21和下铰接滑动件23,所述上铰接滑动件21设置为穿过形成于外箱体11的上部的上引导狭槽SL1,所述下铰接滑动件23设置为穿过形成于外箱体11的下部的下引导狭槽SL2。

上铰接滑动件21在箱体10内部通过滑动件SD1可滑动地连接至上轨道RL1,并且前端部穿过形成在外箱体11的外部表面的上部的上引导狭槽SL1,在外箱体11外部通过铰接轴5铰接至车门铰接支架3。

此外,下铰接滑动件23在箱体10内部通过滑动件SD2可滑动地连接至下轨道RL2,并且前端部穿过形成在外箱体11的外部表面的下部的下引导狭槽SL2,在外箱体11外部通过铰接轴5铰接至车门铰接支架3。

在此,第一撞击件30通过第一支架31固定至下铰接滑动件23的一侧。

此外,车门铰接支架3包括上车门铰接支架3a和下车门铰接支架3b。

也就是说,上车门铰接支架3a固定至车门DR的一个端部的上侧,并且通过铰接轴5铰接至上铰接滑动件21的前端部。

此外,下车门铰接支架3b固定至车门DR的一个端部的下侧,并且通过铰接轴5铰接至下铰接滑动件23的前端部。

此外,第一撞击件30在箱体10内部设置在铰接滑动件20中的下铰接滑动件23的一侧。

也就是说,第一撞击件30通过第一支架31固定至下铰接滑动件23的一侧,以在铰接滑动件20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时被设置在铰接锁栓单元50的第一卡爪操作杆51限制。

此外,第二撞击件40在车门DR的一侧设置为对应于外箱体11的外部表面。

也就是说,第二撞击件40通过第二支架41固定至车门DR的一侧,以在车门DR通过铰接滑动件20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时作用于设置在铰接锁栓单元50的第二卡爪操作杆53。

参考图8,铰接锁栓单元50包括第一卡爪操作杆51、第二卡爪操作杆53和棘爪操作杆55,所述第一卡爪操作杆51和第二卡爪操作杆53通过第一操作杆轴RS1设置于上轨道RL1,所述棘爪操作杆55通过第二操作杆轴RS2设置,铰接锁栓单元50实现:在铰接滑动件20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的情形下,当第二卡爪操作杆53通过第二撞击件40作用于棘爪操作杆55时,使得第一卡爪操作杆51能够限制或者释放第一撞击件30。

也就是说,铰接锁栓单元50包括第一操作杆轴RS1、第二操作杆轴RS2、第一卡爪操作杆51、第二卡爪操作杆53和棘爪操作杆55。

第一操作杆轴RS1和第二操作杆轴RS2的各自的上端部固定至固定支架BK1(其形成在上轨道RL1的一侧),以在箱体10的内部的上部彼此平行地相邻。

此外,第一操作杆轴RS1和第二操作杆轴RS2的各自的下端部通过连接支架BK2来固定。

第一卡爪操作杆5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操作杆轴RS1的下侧。此外,在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一侧形成有限制第一撞击件30的限制槽61,在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另一侧形成有锁栓端部63。

第二卡爪操作杆5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操作杆轴RS1的上侧。此外,在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撞击件40作用于其上的操作端部71,在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另一侧的下部形成有杆状的棘爪引导件69。

在此,操作端部71包括引导端部71a,所述引导端部71a通过沿车身的斜向外方向延伸前端部来实现,引导端部71a引导第二撞击件40的进入,以在关闭车门DR时使第二撞击件40作用于操作端部71。

棘爪操作杆55在第二操作杆轴RS2的一侧可转动地设置为对应于第一卡爪操作杆51。此外,在一侧形成有作用于锁栓端部63的支撑端部65,并且沿着外表面形成有棘爪引导件69作用于其上的引导壁67。

在此,为了使设置在箱体10内部的第二卡爪操作杆53被箱体10外部的第二撞击件40操作,在外箱体11的对应于第二卡爪操作杆53和棘爪操作杆55的外部表面形成贯穿的作用孔AH。

铰接锁栓单元50进一步包括第一卡爪弹簧81、第二卡爪弹簧83和棘爪弹簧85。

第一卡爪弹簧81接合于第一操作杆轴RS1的下部,并且设置为沿解除第一撞击件30的限制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第一卡爪操作杆51。

第二卡爪弹簧83接合于第一操作杆轴RS1的上部,并且设置为沿解除第二撞击件40的作用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第二卡爪操作杆53。

此外,棘爪弹簧85接合于第二操作杆轴RS2的下部,并且设置为沿使支撑端部65支撑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锁栓端部63的转动方向弹性地支撑棘爪操作杆55。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图10、图11和图12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具体操作。

图9、图10、图11和图12为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的每个步骤的操作状态的水平截面图。

首先,参考图9,车门DR为关闭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当连接车门DR和车身BD的铰接轴5与铰接滑动件20一起沿车身BD的斜向内方向移动时,车门DR的一个端部位于使车门DR维持关闭状态的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铰接锁栓单元50处于这样的状态:棘爪操作杆55的支撑端部65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锁栓端部63分离,第一卡爪操作杆51通过第一卡爪弹簧81转动,使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开口为使第一撞击件30能够进入。

此外,第二卡爪操作杆53通过第二卡爪弹簧83转动,使固定至车门DR的第二撞击件40可以接触并且推动第二卡爪操作杆53。

参考图10,如上所述,在车门DR关闭的情况下,当用户可滑动地操作车门DR以打开车门DR时,车门DR的铰接部件HG沿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移动。

相应地,铰接滑动件20(其通过铰接轴5连接至车门铰接支架3)沿着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在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撞击件30推着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的一侧并使其转动时,铰接锁栓单元50受限于限制槽61。

此外,第二撞击件40推着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操作端部71并使其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棘爪引导件69在移动至棘爪操作杆55的引导壁67的外侧的同时抵制由棘爪弹簧85引起的棘爪操作杆55的转动。

参考图11,在车门DR的滑动操作完成后,用户摆动车门DR以打开车门DR。

相应地,车门DR以铰接轴5作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在这种情况下,铰接锁栓单元50中,第二撞击件40与车门DR的摆动操作一起在车身的外部方向上与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操作端部71分离,并且第二卡爪操作杆53通过第二卡爪弹簧83进行反向地转动。

因此,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棘爪引导件69移动至棘爪操作杆55的引导壁67的内侧,并且棘爪操作杆55通过棘爪弹簧85转动,同时支撑端部65锁栓至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锁栓端部63,支撑端部65支撑第一卡爪操作杆51以使其不进行反向地转动。

相应地,第一撞击件30保持被限制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的状态,在车门DR的铰接部件HG沿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可滑动地移动时车门DR是固定的,确保车门DR的转动轨迹不受车身BD或者另一车门DR的干扰,用户可以稳定地实现车门DR的摆动操作。

同时,参考图12,在车门DR完全地打开的情况下再次关闭车门DR时,通过以铰接轴5作为转动中心进行摆动操作以及进行滑动移动操作来关闭车门DR。

在关闭车门DR的过程中,摆动操作相反于打开车门DR来进行,然后车门DR再朝车身BD的斜向内方向可滑动地移动,以关闭车门DR。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全地关闭车门DR,可以在滑动移动之前解除第一撞击件30被限制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的状态。

为此目的,在沿关闭车门DR的方向进行摆动操作的过程中,固定至车门DR的第二撞击件40进入第二卡爪操作杆53的引导端部71a。

因此,在通过引导端部71a来引导第二撞击件40的同时,第二撞击件40在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上推着第二卡爪操作杆53并使其转动,直到第二撞击件40移动至操作端部71。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参考图10,对于第二卡爪操作杆53,在棘爪引导件69移动至棘爪操作杆55的引导壁67的外侧的同时,棘爪操作杆55通过克服棘爪弹簧85的弹力而转动,因此棘爪操作杆55的支撑端部65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锁栓端部63分离。

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第一卡爪操作杆51,支撑端部65对锁栓端部63的支撑状态是可转动的,但是由于车门DR并未可滑动地移动,因此,第一撞击件30根据车门DR的位置而维持在被限制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的位置处。

随后,当用户沿车身BD的斜向内方向可滑动地移动车门DR时,铰接滑动件20沿着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在车身BD的斜向内方向上移动,撞击件30与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分离,由此车门DR关闭。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1中,在无B柱的车辆的情况下,铰接滑动件20(其连接至车门DR的铰接部件HG)沿着箱体10中的上轨道RL1和下轨道RL2在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以确保车门DR的转动轨迹。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撞击件30(其固定至铰接滑动件20)关联于第二撞击件40(其固定至车门DR的一侧)的动作而被限制于铰接锁栓单元50(其固定于箱体10内部的上轨道RL1)的第一卡爪操作杆51的限制槽61,以固定铰接滑动件20的滑动移动位置,能够实现同时地打开/关闭两个车门DR以及独立地打开/关闭仅一个车门DR。

此外,车门DR的铰接部件HG在车身BD的斜向外方向上沿着铰接滑动件20可滑动地移动,然后第一撞击件30通过铰接锁栓单元50的第一卡爪操作杆51而受到限制,以使铰接滑动件20的滑动移动位置保持在固定状态,从而可以稳定地实现车门打开/关闭操作。

此外,用户手动地打开或关闭车门DR而无需单独的驱动单元,即使在电池电量耗尽时仍能够实现车门打开/关闭操作。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1的优点在于:由于车门铰接装置是精简的,并且自由空间不需要根据操作范围来确定,相较于现在技术中利用了诸如电机的驱动单元或者鹅颈类型的铰接装置的情形来说,为配置车身的布局留有了空间。

为了方便解释和准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上面”、“下面”、“向上”、“向下”、“前”、“后”、“后部”、“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的”、“外部的”、“内侧的”、“外侧的”、“向前”和“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将进一步理解,术语“连接”或其派生词指代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前面对本申请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旨在详尽的或将本申请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显然,根据上述教示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各种替代形式和修改形式。本申请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相关技术
  • 用于轨道车辆的下铰接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一种用于铰接车辆车内过桥线固定的夹线装置
  •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的门把手装置、车门、机动车
  • 一种用于小功率铰接转向车辆的模块化铸造式车架
  • 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
  • 用于车辆的车门铰接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06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