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承受相应范围内的竖向荷载)而在房屋结构中设置的成片钢筋混凝土墙体。在高层和超高层房屋结构中,水平荷载将起主要作用,房屋需要很大的抗侧移能力。框架结构的抗侧移能力较弱,混合结构由于墙体材料强度低和自重大,只限于多层房屋中使用,模壳格构式建筑为可使用的建筑体系。

专利号CN201720264872.8公开了一种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钢筋混凝土墙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钢筋绑扎丝连接有钢筋主体,所述钢筋主体一侧设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主体和钢筋支架之间通过钢筋弯箍连接,所述钢筋弯箍通过筋绑扎丝分别连接钢筋主体和钢筋支架,所述钢筋主体和钢筋支架外侧设有水泥聚苯模主模壳,所述水泥聚苯模主模壳一端固定连接有槽型模壳,所述水泥聚苯模主模壳中间设有与钢筋主体和钢筋支架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设有混凝土层。

此专利解决了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作为模板,墙体干燥后还需要拆除模板,耗费工时较长,工人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但无法根据格构式墙板本身的板型及施工顺序的特性先立格构式墙板,再进行梁及柱的钢筋、模板施工,格构式墙板本身上部凹槽两侧的衬板可取代原有框架体系中填充墙上部梁侧模、底模,格构式墙板与柱相交的一侧可取代一部分柱侧模,节约了对应部位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包括外框架和配合架,两组所述外框架之间夹持设置有配合架,所述外框架包括配合板架及设置于配合架另一侧端面的耐腐蚀板架,所述配合架包括配合板及设置于配合板之间夹持的填充模壳,所述配合板与填充模壳的侧端面中间均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配合架还包括填塞于填充模壳内腔的膨胀填充体,两组所述填充模壳之间通过衔接带进行串联,所述膨胀填充体的外端面贴合于填充模壳的内腔壁一侧,设置于填充模壳内腔的两组平行排列的膨胀填充体,增加了装置的可塑造性,使构件适用于多种环境中,提高了构件的功能多样性。

优选的,所述膨胀填充体包括填充壳及穿插设置于填充壳内腔的内填充架,所述填充壳的内腔边缘穿插设置有外接触架。

优选的,所述填充壳包括壳体及开设于壳体顶部的内穿插洞,所述壳体的侧端面排列设置有外滑槽,上下设置的两组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衔接竖板连接,所述壳体与衔接竖板的内腔穿插设置有填充箱,两组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通过贴合带活动连接,所述贴合带的外端面贴合于填充模壳的内腔壁一侧,将钢筋混凝土倒入填充箱的内腔,使填充箱的内腔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支撑,通过填充箱内的钢筋混凝土对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因贴合带和外接触带均与填充模壳的内腔壁接触贴合,贴合带和外接触带对填充模壳的内腔进行贴合,使填充模壳的内腔存在间隙,并不与钢筋混凝土直接接触,能够向其间隙处填充硅酸盐复合绿色材料,其生产成本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更低,且价格优势明显。

优选的,所述内填充架包括插入竖板及设置于两组插入竖板之间的填塞块,两组填塞块之间夹持设置有物料箱。

优选的,所述外接触架包括组装竖板及设置于组装竖板侧端面两侧的外接触带,在两组填塞块之间夹持的物料箱中填充橡胶材质构件,填充后的物料箱向外膨胀,且在整体构件受到热胀冷缩时,不会因其过度形变,从而导致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整体构件属非承重墙体,用途广泛,可用于住宅,也可用于公建内外隔墙。

优选的,所述插入竖板插入中间远离两端的两组内穿插洞的内腔,使填塞块整体处于壳体的内腔,使填充壳与内填充架成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组装竖板插入边缘两侧的内穿插洞的内腔,使外接触带的设置位置阻挡填充箱的空腔处,所述外接触带的外端面贴合于壳体的内腔壁。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耐腐蚀板架包括内贴合板及设置于内贴合板外端面的外接触板,所述外接触板与配合板架均为硅酸盐复合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的内贴合板与外接触板,使外接触板的外表面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避免外界环境直接对内贴合板造成侵蚀,提高了整体构件的耐腐蚀性。

2、将钢筋混凝土倒入填充箱的内腔,使填充箱的内腔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支撑,通过填充箱内的钢筋混凝土对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因贴合带和外接触带均与填充模壳的内腔壁接触贴合,贴合带和外接触带对填充模壳的内腔进行贴合,使填充模壳的内腔存在间隙,并不与钢筋混凝土直接接触,能够向其间隙处填充硅酸盐复合绿色材料,其生产成本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更低,且价格优势明显。

3、通过设置的内贴合板与外接触板,使外接触板的外表面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避免外界环境直接对内贴合板造成侵蚀,提高了整体构件的耐腐蚀性。

4、设置于填充模壳内腔的两组平行排列的膨胀填充体,增加了装置的可塑造性,使构件适用于多种环境中,提高了构件的功能多样性。

5、在两组填塞块之间夹持的物料箱中填充橡胶材质构件,填充后的物料箱向外膨胀,且在整体构件受到热胀冷缩时,不会因其过度形变,从而导致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整体构件属非承重墙体,用途广泛,可用于住宅,也可用于公建内外隔墙。

6、构件可大规模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并非简单的将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内。“格构式墙板”用于非承重墙,构造简单,制定出若干种通用型号之后,便可组织大规模生产。然后由设计师根据需要进行选用,因此,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7、加工设备简单、易操作。

8、生产线投资小。

9、采用硅酸盐复合绿色材料,构件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

10、施工速度快,现场模板工程大量减少,节省人工。由于在格构式墙板体系中,格构式墙板不光代替了传统的砌体砌筑工作,根据格构式墙板本身的板型及施工顺序的特性先立格构式墙板,再进行梁及柱的钢筋、模板施工,格构式墙板本身上部凹槽两侧的衬板可取代原有框架体系中填充墙上部梁侧模、底模,格构式墙板与柱相交的一侧可取代一部分柱侧模,节约了对应部位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综合到整个工程中,不但节约了材料,而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用工数量。

11、根据某住宅楼工程的结构图纸,我们对格构式墙板体系与框架填充墙体系的造价进行了详细的造价分析及对比。

12、从两个体系结构工程部分综合对比来看,格构式墙板体系可以较为明显的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节约用工数量,节省人工费,可节约30%的用工量。

13、从两个体系模板工程部分综合对比来看,格构式墙板体系从用工数量和模板材料上均能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节约36%。

14、格构式墙板体系与框架填充墙体系的结构单方造价基本一致。如果格构式墙板连工带料安装的综合单价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话,采用格构式墙板体系的结构单方造价可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降低约11-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配合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耐腐蚀板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膨胀填充体与衔接带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膨胀填充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填充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内填充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框架;11、配合板架;12、耐腐蚀板架;121、内贴合板;122、外接触板;2、配合架;21、配合板;22、填充模壳;23、膨胀填充体;231、填充壳;2311、壳体;2312、内穿插洞;2313、外滑槽;2314、衔接竖板;2315、填充箱;2316、贴合带;232、内填充架;2321、插入竖板;2322、填塞块;2323、物料箱;233、外接触架;2331、组装竖板;2332、外接触带;24、衔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包括外框架1和配合架2,两组所述外框架1之间夹持设置有配合架2,所述外框架1包括配合板架11及设置于配合架2另一侧端面的耐腐蚀板架12,所述配合架2包括配合板21及设置于配合板21之间夹持的填充模壳22,所述配合板21与填充模壳22的侧端面中间均开设有通孔。

配合架2还包括填塞于填充模壳22内腔的膨胀填充体23,两组所述填充模壳22之间通过衔接带24进行串联,所述膨胀填充体23的外端面贴合于填充模壳22的内腔壁一侧,设置于填充模壳22内腔的两组平行排列的膨胀填充体23,增加了装置的可塑造性,使构件适用于多种环境中,提高了构件的功能多样性。

实施例2

膨胀填充体23包括填充壳231及穿插设置于填充壳231内腔的内填充架232,所述填充壳231的内腔边缘穿插设置有外接触架233,填充壳231包括壳体2311及开设于壳体2311顶部的内穿插洞2312,所述壳体2311的侧端面排列设置有外滑槽2313,上下设置的两组所述壳体2311之间通过衔接竖板2314连接,所述壳体2311与衔接竖板2314的内腔穿插设置有填充箱2315,两组所述壳体2311的外壁之间通过贴合带2316活动连接,所述贴合带2316的外端面贴合于填充模壳22的内腔壁一侧,将钢筋混凝土倒入填充箱2315的内腔,使填充箱2315的内腔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支撑,通过填充箱2315内的钢筋混凝土对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因贴合带2316和外接触带2332均与填充模壳22的内腔壁接触贴合,贴合带2316和外接触带2332对填充模壳22的内腔进行贴合,使填充模壳22的内腔存在间隙,并不与钢筋混凝土直接接触,能够向其间隙处填充硅酸盐复合绿色材料,其生产成本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更低,且价格优势明显。

实施例3

内填充架232包括插入竖板2321及设置于两组插入竖板2321之间的填塞块2322,两组填塞块2322之间夹持设置有物料箱2323,外接触架233包括组装竖板2331及设置于组装竖板2331侧端面两侧的外接触带2332,在两组填塞块2322之间夹持的物料箱2323中填充橡胶材质构件,填充后的物料箱2323向外膨胀,且在整体构件受到热胀冷缩时,不会因其过度形变,从而导致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整体构件属非承重墙体,用途广泛,可用于住宅,也可用于公建内外隔墙,插入竖板2321插入中间远离两端的两组内穿插洞2312的内腔,使填塞块2322整体处于壳体2311的内腔,使填充壳231与内填充架232成为一个整体,组装竖板2331插入边缘两侧的内穿插洞2312的内腔,使外接触带2332的设置位置阻挡填充箱2315的空腔处,所述外接触带2332的外端面贴合于壳体2311的内腔壁。

实施例4

耐腐蚀板架12包括内贴合板121及设置于内贴合板121外端面的外接触板122,所述外接触板122与配合板架11均为硅酸盐复合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的内贴合板121与外接触板122,使外接触板122的外表面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避免外界环境直接对内贴合板121造成侵蚀,提高了整体构件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5

构件可大规模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并非简单的将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内。“格构式墙板”用于非承重墙,构造简单,制定出若干种通用型号之后,便可组织大规模生产。然后由设计师根据需要进行选用,因此,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工设备简单、易操作,生产线投资小,采用硅酸盐复合绿色材料,构件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模壳格构式建筑体系,包括外框架1和配合架2,两组所述外框架1之间夹持设置有配合架2,所述外框架1包括配合板架11及设置于配合架2另一侧端面的耐腐蚀板架12,所述配合架2包括配合板21及设置于配合板21之间夹持的填充模壳22,所述配合板21与填充模壳22的侧端面中间均开设有通孔,施工速度快,现场模板工程大量减少,节省人工。由于在格构式墙板体系中,格构式墙板不光代替了传统的砌体砌筑工作,根据格构式墙板本身的板型及施工顺序的特性先立格构式墙板,再进行梁及柱的钢筋、模板施工,格构式墙板本身上部凹槽两侧的衬板可取代原有框架体系中填充墙上部梁侧模、底模,格构式墙板与柱相交的一侧可取代一部分柱侧模,节约了对应部位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综合到整个工程中,不但节约了材料,而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用工数量;

根据某住宅楼工程的结构图纸,我们对格构式墙板体系与框架填充墙体系的造价进行了详细的造价分析及对比,从两个体系结构工程部分综合对比来看,格构式墙板体系可以较为明显的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节约用工数量,节省人工费,可节约30%的用工量,从两个体系模板工程部分综合对比来看,格构式墙板体系从用工数量和模板材料上均能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节约36%,格构式墙板体系与框架填充墙体系的结构单方造价基本一致。如果格构式墙板连工带料安装的综合单价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话,采用格构式墙板体系的结构单方造价可比传统框架填充墙体系降低约11-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相关技术
  • 水泥聚苯颗粒混凝土格构式复合墙体模壳及其制造方法和格构式复合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 拐角式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