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定子结构、轴向电机结构、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定子结构、轴向电机结构、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定子结构、轴向电机结构、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定子部分和与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的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则包括线圈绕组以及用于固定各线圈绕组的固定架,即,利用固定架对各线圈绕组进行支撑和固定,然而,该种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将定子部分应用于出现颠簸的场景中,对定子部分的各线圈绕组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提供一种定子结构、轴向电机结构、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定子结构中的线圈绕组的稳定性存在缺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结构,包括:

多个绕组组件,各所述绕组组件围合形成环形结构;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注胶件,所述注胶件用于固定各所述绕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定子结构,将各绕组组件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通过注胶件进行固定,利用注胶件将各绕组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使得各绕组组件的环形结构形成一体式结构,增设注胶件后的环形结构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其稳定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结构具有外周侧、与所述外周侧相对设置的内周侧以及连接所述外周侧和所述内周侧的两个端侧,所述注胶件设于所述外周侧、所述内周侧以及所述端侧中的任意一处或几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可在环形结构的外周侧、内周侧以及两个端侧中任意一处或几处进行注胶,确定注胶件具体的设置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胶件覆盖于所述环形结构的所述外周侧和所述内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于环形结构的外周侧和内周侧上的注胶件能够对环形结构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于其中一所述端侧上的前骨架、设于另一所述端侧上的后骨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前骨架、后骨架以及连接杆所形成的类支架结构对环形结构进行预先固定,便于注胶件进行注胶固定,同时,前骨架、后骨架以及连接杆所形成的类支架结构也对各绕组组件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使得各绕组组件在布设时位置准确,进而使各绕组组件能够围合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环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骨架与所述绕组组件相适配连接,和/或,所述后骨架与所述绕组组件相适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选择绕组组件与前骨架进行适配连接;或者,绕组组件与后骨架进行适配连接;或者,将绕组组件分别与前骨架和后骨架进行适配连接。基于此,可提升对绕组组件的支撑稳定性、定位效果及固定效果,保障了注胶后的各绕组组件位置稳定、结构强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组组件包括绕组铁芯以及线圈,所述绕组铁芯具有供所述线圈绕制的第一侧以连接于所述第一侧且外露于所述线圈的两个第二侧;

所述前骨架上开设有用于与其中一所述第二侧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后骨架上开设有用于与另一所述第二侧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绕组铁芯的其中一个第二侧与前骨架的第一安装孔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或者,利用绕组铁芯的另一个第二侧与后骨架的第二安装孔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或者,将绕组铁芯的两个第二侧分别与前骨架的第一安装孔和后骨架的第二安装孔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将绕组铁芯外露于线圈的第二侧连接于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中,绕组组件与前骨架和/或后骨架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与第二侧可以相配合以对绕组组件进行定位,并且,线圈与第二侧之间形成的台阶结构还可以对第二侧与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的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基于此,可提升前骨架、后骨架对绕组组件的支撑稳定性、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对绕组组件的定位效果及固定效果,保障了注胶后的各绕组组件位置稳定、结构强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结构内的绕组支架,所述绕组支架用于与所述内周侧的所述注胶件相连接,所述绕组支架用于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组支架用于对环形结构进行支撑,同时,绕组支架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以起到相应的固定要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轴向电机结构,包括盘式转子结构以及上述所述的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向端侧;所述盘式转子结构位于任意一个所述轴向端侧上,或者,所述盘式转子结构位于两个所述轴向端侧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轴向电机结构,在外部尺寸相同的条件下,盘式转子结构的直径尺寸可设置的更大,同时,输出扭矩也可进一步地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式转子结构包括转子固定架以及多个转子磁体,各所述转子磁体以所述转子固定架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子固定架朝向所述定子结构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转子磁体是朝向于定子结构的轴向端侧设置,并且固定在转子固定架上,以获得更好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向电机结构还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定子结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固定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轴对定子结构进行固定,并且,转子固定架能够相对电机轴转动,以实现各转子磁体能够带动转子固定架相对电机轴绕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式转子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定子结构的两个所述轴向端侧上,所述轴向电机结构还包括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位于所述定子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轴向端侧,并且,所述电机端盖套设于所述电机轴上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轴,其中一个所述盘式转子结构与所述电机端盖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盘式转子结构的输出扭矩更大,并且,通过一电机端盖可实现两个盘式转子结构进行同步扭矩输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轴向电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轮毂电机,在具有上述轴向电机结构的基础上,该轮毂电机的输出扭矩更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辋以及上述所述的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所述盘式转子结构连接于所述轮辋,所述轮辋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毂电机的电机轴。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车轮,在具有上述轮毂电机的基础上,该车轮的输出扭矩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的所述盘式转子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轮毂电机的所述盘式转子结构连接于所述轮辋,另一所述轮毂电机的所述盘式转子结构通过电机端盖连接于所述轮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盘式转子结构的输出扭矩更大,并且,通过一电机端盖可实现两个盘式转子结构进行同步扭矩输出至轮辋上,以提升车轮的扭矩输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在具有上述车轮的基础上,该车辆的驱动力更加强劲,能够适应更多路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轮的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结构的绕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结构的绕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定子结构;

10、绕组组件;10a、外周侧;10b、内周侧;10c、端侧;11、绕组铁芯;12、线圈;11a、第一侧;11b、第二侧;

20、固定组件;21、注胶件;22、前骨架;23、后骨架;24、连接杆;22a、第一安装孔;23a、第二安装孔;

30、绕组支架;31、环绕部;32、展开部;33、凸凹结构;34、连接柱;

200、盘式转子结构;201、转子固定架;202、转子磁体;

300、电机轴;

400、电机端盖;

1000、车轮;1001、轮辋;1002、第一连接端面;1003、第二连接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结构100,包括多个绕组组件10以及固定组件20。

各绕组组件10围合形成环形结构。

固定组件20包括注胶件21,注胶件21用于固定各绕组组件10。

可以理解地,绕组组件10是用于与外接供电设备相电性连接的,在外接供电设备对各绕组组件10进行顺次通电后,以形成相应的磁力驱动转子绕轴转动。

通常,绕组组件10是包括由多个磁钢片层叠设置所形成的铁芯以及绕于铁芯上的线圈,多组线圈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形成一相,定子结构100可包括多个相。

环形结构是封闭的结构,其具有一定厚度,并且,该环形结构的厚度与绕组组件10的厚度相同,同时,为了防止相邻的相之间的线圈发生接触,通常,各绕组组件1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或间隙。

固定组件20是用于对环形结构起到固定作用的结构件,例如,固定组件20可以是支架、固定环、固定块等。

注胶件21在未固定各绕组组件10之前为流体,也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例如,其可为树脂、胶体等,在覆盖各绕组组件10一段时间之后,流体开始固化,以将具有间距或间隙的各绕组组件10连接形成一体,以进行固定连接。

示例地,注胶件21为环氧树脂,其固定过程如下:将各绕组组件10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设置在同样呈环形设置的模具中,将环氧树脂浇注入模具中,等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各绕组组件10则形成一体。

或者,注胶件21还可为胶体。

如此,通过注胶的方式将各绕组组件10进行固定,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间距或间隙可被填充,以提升定子结构100整体的连接稳定性,再者,注胶的厚度可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使得定子结构100的整体体积更小,并且,注胶件21对各绕组组件10还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可减小各绕组组件10因铁芯或线圈外露所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地提升定子结构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定子结构100,将各绕组组件10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通过注胶件21进行固定,利用注胶件21将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使得各绕组组件10的环形结构形成一体式结构,增设注胶件21后的环形结构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其稳定性更高。

请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结构具有外周侧10a、与外周侧10a相对设置的内周侧10b以及连接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的两个端侧10c,注胶件21设于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端侧10c中的任意一处或几处。

可以理解地,外周侧10a为环形结构中的各绕组组件10沿径向一致朝外的侧壁,内周侧10b为环形结构中的各绕组组件10沿径向一致朝内的侧壁,因此,外周侧10a与内周侧10b是相对设置的。

端侧10c则是环形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以及,两个端侧10c的面积大小是对称的,并且,两个端侧10c同样是相对设置的。

因此,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通过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两个端侧10c中的任意一处或几处进行注胶固定,以对环形结构中的各绕组组件10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地,可仅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进行注胶;或者,仅对环形结构的内周侧10b进行注胶;或者,仅对环形结构的其中一端侧10c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其中一个端侧10c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内周侧10b和其中一个端侧10c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两个端侧10c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其中一个端侧10c进行注胶;或者,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两个端侧10c进行注胶。

示例地,如需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进行注胶时,将环形结构设置在模具中,并且,模具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抵接于环形结构的两个端侧10c,以降低注胶件21由环形结构的端侧10c进入,同时,模具对应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余量,以供注胶件21填充相应的间隙。

需要说明地是,注胶件21设于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端侧10c中的任意一处或几处可是指注胶件21由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端侧10c中的任意一处或几处进入环形结构内部,以对其内部的间距或间隙进行填充,并且,在环形结构的对应侧壁形成相应的注胶层。

同时,该注胶件21所形成的注胶层可完全覆盖于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端侧10c,或者,也可以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端侧10c的局部进行覆盖。

如此,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可在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内周侧10b以及两个端侧10c中任意一处或几处进行注胶,确定注胶件21具体的设置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胶件21覆盖于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

可以理解地,环形结构通常处于立设状态,即,环形结构的中轴线与水平平面相平行或近似平行,那么,将注胶件21覆盖于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对环形结构的限位固定效果更佳。

同理地,注胶件21可以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进行全部覆盖,即,在其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上形成一侧注胶。

或者,注胶件21还可以对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进行局部覆盖,即,在其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的局部位置形成相应的注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于环形结构的外周侧10a和内周侧10b上的注胶件21能够对环形结构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请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还包括设于其中一端侧10c上的前骨架22、设于另一端侧10c上的后骨架23以及用于连接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的连接杆24。

可以理解地,前骨架22和后骨架是用于对环形结构进行限位结构。例如,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均为固定板,或者,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均为支撑架。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之间的间距为环形结构的厚度或近似于环形结构的厚度,并且,通过连接杆24将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进行连接,起到相应的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如此,可对各绕组组件10进行初步固定和定位,便于后续的注胶固定。

示例地,前骨架22上设有用于限位绕组组件10的安装槽;同理地,后骨架23上设有用于限位绕组组件10的安装槽,在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的夹持作用下,以将各绕组组件10进行限位。

或者,前骨架22上设有用于限位绕组组件10的安装孔,以及,后骨架23上设有用于限位绕组组件10的安装孔,如此,在对绕组组件10进行限位的情况下,还进一步地压缩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之间的间距。

如此,利用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所形成的类支架结构对环形结构进行预先固定,便于后续注胶件21进行注胶固定。同时,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所形成的类支架结构也对各绕组组件10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使得各绕组组件10在布设时位置准确,进而使各绕组组件10能够围合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环形结构。

示例地,注胶件21为环氧树脂,其固定过程如下:在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对各绕组组件10进行预先固定后,注胶件21将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与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和连接,也将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间距或间隙进行填充和连接。

如此,利用注胶件21填充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和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间隙,将各绕组组件10和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注胶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连接的零部件,提升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和各绕组组件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各绕组组件10和前骨架22、后骨架23以及连接杆24注胶后形成的定子结构100相当于一体式的结构,在后续定子结构100安装于电机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定子结构100在电机上的装配便利性,降低装配难度,并且一体式的结构简单,有利于缩减定子结构100及电机的体积,例如,在该定子结构100应用于轮毂电机时,可有效缩减轮毂电机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骨架22与绕组组件10相适配连接,和/或,后骨架23与绕组组件10相适配连接。

可以理解地,前骨架22与绕组组件10之间的适配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插接、卡接、粘接等。

示例地,前骨架22朝向绕组组件10的一侧开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外形轮廓与绕组组件10的端部的外形轮廓相适配。

同理地,后骨架23与绕组组件10之间的适配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插接、卡接、粘接等。

示例地,后骨架23朝向绕组组件10的一侧开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外形轮廓与绕组组件10的端部的外形轮廓相适配。

如此,绕组组件10在与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进行适配连接时,可选择绕组组件10与前骨架22进行适配连接;或者,绕组组件10与后骨架23进行适配连接;或者,将绕组组件10分别与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进行适配连接。基于此,可提升对绕组组件10的支撑稳定性、定位效果及固定效果,保障了注胶后的各绕组组件10位置稳定,结构强度高。

请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组组件10包括绕组铁芯11以及线圈12,绕组铁芯11具有供线圈12绕制的第一侧11a以连接于第一侧11a且外露于线圈12的两个第二侧11b。

可以理解地,绕组铁芯11起到相应的承载作用,以供线圈12绕于绕组铁芯11上,同时,绕组铁芯11还能够增加磁通的传递,以及减小磁阻和降低磁通漏损。

其中,第一侧11a为绕组铁芯11的周侧,以供线圈12绕制。第二侧11b为绕组铁芯11的端侧10c。在与前骨架22和/或后骨架23进行适配连接时,绕组铁芯11的两个第二侧11b是分别对应于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

前骨架22上开设有用于与其中一第二侧11b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22a;和/或,后骨架23上开设有用于与另一第二侧11b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23a。

可以理解地,绕组铁芯11的其中一个第二侧11b可采用插接、卡接等方式与第一安装孔22a相适配连接,以及,同理地,绕组铁芯11的另一个第二侧11b可采用插接、卡接等方式与第二安装孔23a相适配连接。

示例地,绕组铁芯11的两个第二侧11b处均形成类似于台阶结构,将绕组铁芯11的第二侧11b上的台阶结构插设于第一安装孔22a和第二安装孔23a内,以实现绕组铁芯11与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相适配连接。

如此,利用绕组铁芯11的其中一个第二侧11b与前骨架22的第一安装孔22a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或者,利用绕组铁芯11的另一个第二侧11b与后骨架23的第二安装孔23a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或者,将绕组铁芯11的两个第二侧11b分别与前骨架22的第一安装孔22a和后骨架23的第二安装孔23a相适配连接,以实现固定连接。将绕组铁芯11外露于线圈12的第二侧11b连接于第一安装孔22a和/或第二安装孔23a中,绕组组件10与前骨架22和/或后骨架23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第一安装孔22a和/或第二安装孔23a与第二侧11b可以相配合以对绕组组件10进行定位,并且,线圈12与第二侧11b之间形成的台阶结构还可以对第二侧11b与第一安装孔22a和/或第二安装孔23a的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基于此,可提升前骨架22、后骨架23对绕组组件10的支撑稳定性、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对绕组组件10的定位效果及固定效果,保障了注胶后的各绕组组件10位置稳定、结构强度高。

请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结构100还包括设于环形结构内的绕组支架30,绕组支架30用于与内周侧10b的注胶件21相连接,绕组支架30用于与电机的电机轴300相连接。

可以理解地,绕组支架30位于环形结构的内部,即环形结构的内周侧10b处。绕组支架30主要用于注胶固定后的环形支架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以便定能够将子结构100能够进行相应的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300上。

绕组支架30的形状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是环形支架、固定环以及固定板等。并且,绕组支架30用于与环形结构的内周侧10b处的注胶件21相连接,因此,绕组支架30的外侧壁与环形结构的内周侧10b相对应,以使注胶件21能够覆盖于绕组支架30的外侧壁上。如此,注胶件21可以将绕组组件10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和绕组支架30固定为一体,可提升二者的连接强度,进而使得定子结构100能够更稳固地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300上;同时,也省去了环形结构与绕组支架30之间分体连接所需的额外连接结构及连接件,可降低定子结构100的结构复杂度,并减少定子结构100的零部件数量。

同时,在轮毂电机或车轮的使用场景中,绕组支架30用于与电机结构的电机轴300相连接,以保持定子结构100相对的稳定性。

示例地,如图6所示,绕组支架30包括用于与环形结构相连接的环绕部31以及设于环绕部31内的展开部32,如此,绕组支架30的整体外形类似于盆状结构,再通过螺钉穿设于展开部32与电机轴300相连接。

如此,绕组支架30用于对环形结构进行支撑,同时,绕组支架30再与电机的电机轴300相连接,以起到相应的固定要求作用。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绕组支架30的环绕部31上形成连续的凸凹结构33,以增加绕组支架30与注胶件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绕组支架30与绕组组件10围合形成的环形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绕组支架30的环绕部31上设有连接柱34,连接柱34用于连接前骨架22和/或后骨架23,如此,绕组支架30可先与前骨架22和后骨架23形成稳定地连接后,再与注胶件21相连接。

请参考图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轴向电机结构,包括盘式转子结构200以及上述的定子结构100,定子结构10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向端侧。

盘式转子结构200位于任意一个轴向端侧上,或者,盘式转子结构200位于两个轴向端侧上。

可以理解地,定子结构100的轴向端侧是指定子结构100的端部。

相较于径向电机结构;轴向电机结构的盘式转子结构200设置于定子结构100的轴向端侧,如此,整体的外形尺寸相同的条件下,盘式转子结构200的直径尺寸大于径向电机结构的转子结构的尺寸,那么,盘式转子结构200所输出的扭矩也更大。

本申请提供的轴向电机结构,在外部尺寸相同的条件下,盘式转子结构200的直径尺寸可设置的更大,同时,输出扭矩也可进一步地增大。

请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盘式转子结构200包括转子固定架201以及多个转子磁体202,各转子磁体202以转子固定架20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周向分布于转子固定架201朝向定子结构100的一侧。

可以理解地,转子固定架201起到承载和支撑各转子磁体202的作用,同时,作为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转子固定架201,其与定子结构100的外形结构相适配。

同时,各个转子磁体202在定子结构100通断电后,以带动转子固定架20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并且,转子固定架201的直径尺寸可与定子结构100的直径尺寸相同或相近,如此,与定子结构100尺寸相同的径向电机结构相比,该种轴向电机结构的输出扭矩更大。

并且,各转子磁体202是朝向于定子结构100的轴向端侧设置,并且固定在转子固定架201上,以获得更好的结构紧凑性。

请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向电机结构还包括电机轴300,电机轴300与定子结构100相固定连接,转子固定架201转动连接于电机轴300。

可以理解地,电机轴300起到相应的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具体地,电机轴300与定子结构100相固定连接,以保证定子结构100与电机轴300相对静止;以及,转子固定架201绕于电机轴300的中轴线转动,进而盘式转子结构200相对电机轴300的中轴线转动。

如此,利用电机轴300对定子结构100进行固定,并且,转子固定架201能够相对电机轴300转动,以实现各转子磁体202能够带动转子固定架201相对电机轴300绕轴转动。

请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盘式转子结构2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定子结构100的相对设置的两个轴向端侧上,轴向电机结构还包括电机端盖400,电机端盖400位于定子结构100的其中一个轴向端侧,并且,电机端盖400套设于电机轴300上且转动连接于电机轴300,其中一个盘式转子结构200与电机端盖400相连接。

可以理解地,在定子结构100的两个轴向端侧分别设置一盘式转子结构200,可实施双扭矩输出。

示例地,如图1所示,在车轮的使用场景中,将其中一个盘式转子结构200与车轮1000的轮辋1001相连接,轮辋1001与电机轴300相转动连接,以保持轮辋1001可绕于电机轴300的中轴线转动,电机端盖400和另一盘式转子结构200也安装在轮辋1001上,如此,两个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输出扭矩同步输出至车轮1000的轮辋1001。

如此,双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输出扭矩更大,并且,通过一电机端盖400可实现两个盘式转子结构200进行同步扭矩输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包括上述的轴向电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轮毂电机,在具有上述轴向电机结构的基础上,该轮毂电机的输出扭矩更大。

请参考图1和图2,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轮1000,包括轮辋1001以及上述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的盘式转子结构200连接于轮辋1001,轮辋1001转动连接于轮毂电机的电机轴300。

本申请提供的车轮1000,在具有上述轮毂电机的基础上,该车轮1000的输出扭矩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电机的盘式转子结构2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轮毂电机的盘式转子结构200连接于轮辋1001,另一轮毂电机的盘式转子结构200通过电机端盖400连接于轮辋1001。

如此,双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输出扭矩更大,并且,通过一电机端盖400可实现两个盘式转子结构200进行同步扭矩输出至轮辋1001上,以提升车轮1000的扭矩输出。

示例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轮辋1001上形成台阶结构,该轮辋1001具有第一连接端面1002以及与第一连接端面1002形成高度差的第二连接端面1003。第一连接端面1002和第二连接端面1003是在轮辋1001的轴向方向形成的高度差设置。其中一个盘式转子结构200设置于第一连接端面1002上,具体地,可在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转子固定架201上设置安装耳,并且通过螺钉连接于轮辋1001。另一盘式转子结构200与电机端盖400相固定连接,然后再由电机端盖400与第二连接端面1003固定连接,同样地,通过螺钉依次穿设于电机端盖400和第二连接端面1003,以实现二者相连接。如此,轮毂电机的双盘式转子结构200的输出扭矩同步传输至轮辋1001。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轮1000。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在具有上述车轮1000的基础上,该车辆的驱动力更加强劲,能够适应更多路况。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