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及操作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态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如钢铁冶炼、铝电解、镁电解以及合金生产过程均需要热态金属转移装置,抬包作为热态金属转移装置已经在冶金行业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增,生产企业的工艺设备也需要不断追求高效率、高质量,新型自动化设备必然取代传统设备。

目前,抬包的自动化水平较低,对热态金属的收集及转移通常需要人工参与,为了观测抬包液位,在抬包外部设置观测型液位计,工人通过观测液位计中的液位高度,手动对进、出料阀门进行开闭控制,精准度不足,效率较低。同时,现有抬包无法控制内部温度,为避免热态金属由于温度降低而凝固,需要限制转移距离及转移时间,生产效率较低,从而目前的抬包仍需改进以满足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及操作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实现了对热态金属收集和转移的精准定量,提升了抬包的自动化水平,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使抬包在转移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加热,保证抬包内部温度稳定,延长了转移距离及转移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包括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液位计具有活动的电极探针,所述第一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高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二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低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与进料控制阀门、出料控制阀门通过控制装置联锁控制,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还与供电装置连接,抬包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第一液位计得电,进料控制阀门关闭,抬包内第二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液面分离时第二液位计失电,出料控制阀门关闭。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实现了对热态金属收集和转移的精准定量,在包体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高液位时,液面与第一液位计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使进料控制阀门关闭,在包体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低液位时,液面与第二液位计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使出料控制阀门关闭,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抬包的包体外壁。

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使抬包在转移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加热,保证抬包内部温度稳定,延长了转移距离及转移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套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外壁。

通过将加热套筒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外壁,使经过进料管与出料管的热态金属保持高温,避免冷却凝固的情况,延长了转移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为2个,分别为溢流式进料管和压入式进料管,溢流式进料管用于在抬包位置低于取料点时的溢流进料,压入式进料管用于在抬包位置高于取料点时的真空进料。

抬包能够采用溢流或真空的进料方式,2个进料管互为备用,根据抬包与取料点位置关系的不同选取溢流或真空的转移方式,扩大了抬包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为若干个,若干个出料管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

通过设置若干个转移管,若干个出料管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使抬包实现了分层出料,能够出料所需出料液位的热态金属,突破了现有抬包的出料管只能从底层开始出料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为2个24V独立电源,所述2个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相连,正极分别与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相连;当抬包内液面与第一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一液位计回路,当液面与第二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二液位计回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还分别设有开关K1、K2。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将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液面接触或分离的信息转化为回路通电或断电的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为1个24V独立电源,所述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相连,正极还分别通过开关K1、K2与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相连;

当K1闭合且抬包内液面与第一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一液位计回路,当K2闭合且抬包内液面与第二液位计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二液位计回路。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将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液面接触或分离的信息转化为回路通电或断电的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并且仅采用了1个独立电源,简化了电路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探针侧壁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用于隔开电极探针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所述保护装置为陶瓷包层或波纹管。

由于电极探针通入包体,包体内为热态金属,包体内会产生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盐粘附在液位计电极探针上造成腐蚀,通过对电极探针侧壁设有保护装置,减少了电极探针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面积,减少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探针与电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电极探针防止冷却熔岩附着在电极探针表面。

通过设置与电极探针相连的电加热装置,避免了电极探针外壁粘附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盐,减少腐蚀。

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采用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包括如下步骤:

S01:通过进料管向抬包内吹入氩气,当抬包内充满氩气后,关闭进料控制阀门,设置第一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高液位相对应,第二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低液位相对应;

S02:第一液位计一端与供电装置连通,接入控制装置,开启进料监测;

S03:打开进料控制阀门,当包体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后,第一液位计得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使进料控制阀门关闭;

S04:抬包移动至出料位置,出料管与待接收设备连接;

S05:第二液位计一端与供电装置连通,接入控制装置开启出料监测,此时第二液位计得电;

S06:出料,当包体内液位与第二液位计的电极探针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离时,第二液位计失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使出料控制阀门关闭。

通过设置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抬包内达到设置液位即可自动停止进料或出料,实现了对热态金属进料或出料的精准定量,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实现了对热态金属收集和转移的精准定量,在包体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高液位时,液面与第一液位计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使进料控制阀门关闭,在包体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低液位时,液面与第二液位计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使出料控制阀门关闭,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

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使抬包在转移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加热,保证抬包内部温度稳定,延长了转移距离及转移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通过将加热套筒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外壁,使经过进料管与出料管的热态金属保持高温,避免冷却凝固的情况,进一步延长了转移的距离。

抬包能够采用溢流或真空的进料方式,2个进料管互为备用,根据抬包与取料点位置关系的不同选取溢流或真空的转移方式,扩大了抬包的应用范围。

通过设置若干个转移管,若干个出料管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使抬包实现了分层出料,能够出料所需出料液位的热态金属,突破了现有抬包的出料管只能从底层开始出料的限制。

通过对电极探针侧壁设有保护装置,减少了电极探针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面积,减少腐蚀。通过设置与电极探针相连的电加热装置,避免了电极探针外壁粘附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盐,减少腐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通过设置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抬包内达到设置液位即可自动停止进料或出料,实现了对热态金属进料或出料的精准定量,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4的液位计回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5的液位计回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6的陶瓷包覆式液位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7的波纹管式液位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实施例8的双法兰式液位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体;2、包盖;3、密封垫片;4、加热装置;5、蒙皮;6、压入式进料管;7、溢流式进料管;8、出料管;9、热电偶;101、进料控制阀门;102、出料控制阀门;11、引射器;12、真空泵;13、压力表;14、第一液位计;15、第二液位计;16、液位指示计;17、控制装置;18、移动升降车;19、电极探针;20、法兰;21、陶瓷包层;22、波纹管;23、上法兰;24、下法兰;25、密封圈;26、电加热装置;27、加热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包括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液位计具有活动的电极探针19,所述第一液位计14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高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二液位计15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低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与进料控制阀门101、出料控制阀门102通过控制装置17联锁控制,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还与供电装置连接,抬包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第一液位计14得电,进料控制阀门101关闭,抬包内第二液位计15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液面分离时第二液位计15失电,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实现了对热态金属收集和转移的精准定量,在包体1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高液位时,液面与第一液位计14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17使进料控制阀门101关闭,在包体1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低液位时,液面与第二液位计15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17使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

控制装置17中配置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实现联锁控制,PLC控制器根据以上描述所采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包体1外壁的加热装置4外侧还包裹有蒙皮5,确保抬包的用电安全。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实现了对热态金属收集和转移的精准定量,在包体1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高液位时,液面与第一液位计14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17使进料控制阀门101关闭,在包体1内液面达到抬包内的最低液位时,液面与第二液位计15最低液面接触位置相接触,控制装置17使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

具体地,还包括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设于抬包的包体1外壁。加热温度为25~1200℃。

通过设置加热装置4使抬包在转移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加热,保证抬包内部温度稳定,延长了转移距离及转移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具体地,还包括加热套筒27,所述加热套筒27套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8外壁。

通过将加热套筒27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8外壁,使经过进料管与出料管8的热态金属保持高温,避免冷却凝固的情况,延长了转移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进料管为2个,分别为溢流式进料管7和压入式进料管6,溢流式进料管7用于在抬包位置低于取料点时的溢流进料,压入式进料管6用于在抬包位置高于取料点时的真空进料。

抬包能够采用溢流或真空的进料方式,2个进料管互为备用,根据抬包与取料点位置关系的不同选取溢流或真空的转移方式,扩大了抬包的应用范围。根据抬包与取料点位置关系的不同选取溢流或真空的转移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所述溢流式进料管7和压入式进料管6的具体结构及收集端的连接方式也为本领域常识。

具体地,所述出料管8为若干个,若干个出料管8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

通过设置若干个出料管8,若干个出料管8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使抬包实现了分层出料,能够出料所需出料液位的热态金属,突破了现有抬包的出料管8只能从底层开始出料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供电装置为2个24V独立电源,所述2个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1相连,正极分别与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相连;当抬包内液面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一液位计14回路,当液面与第二液位计15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二液位计15回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还分别设有开关K1、K2。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将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液面接触或分离的信息转化为回路通电或断电的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

具体地,所述供电装置为1个24V独立电源,所述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1相连,正极还分别通过开关K1、K2与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相连;

当K1闭合且抬包内液面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一液位计14回路,当K2闭合且抬包内液面与第二液位计15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二液位计回路。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将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液面接触或分离的信息转化为回路通电或断电的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并且仅采用了1个独立电源,简化了电路构成。

具体地,所述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用于隔开电极探针19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所述保护装置为陶瓷包层21或波纹管22。

由于电极探针19通入包体1,包体1内为热态金属,包体1内会产生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岩粘附在液位计电极探针19上造成腐蚀,通过对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保护装置,减少了电极探针19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面积,减少腐蚀。

具体地,所述电极探针19与电加热装置26相连,所述电加热装置26用于加热电极探针19防止冷却熔岩附着在电极探针19表面。

通过设置与电极探针19相连的电加热装置26,避免了电极探针19外壁粘附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岩,减少腐蚀。

具体地,还设有压力表13和负压装置,所述压力表13用于显示抬包内压力,负压装置用于对抬包内制造负压环境。通过设置压力表13和负压装置,实现了对抬包内压力的监测和控制,将抬包的工作压力控制在0.01MPa~10MPa范围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12和引射器11等。

具体地,还设有热电偶9,热电偶9用于监测抬包内温度。

压力表13、负压装置与热电偶9也与控制装置17相连,使控制装置17能够获取抬包内的压力及温度信息。

具体地,进料管、出料管8和液位计通过法兰20螺栓把接的形式与包盖2相连,方便管路在故障时进行检修。

具体地,所述包体1与包盖2间设有密封垫片3,所述包盖2与包体1内部的连通处均为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垫片3,确保抬包在高温下的密封效果,通过密封连接,使包体1内压力稳定。

具体地,抬包置于移动升降车18上,使转移方便快速。

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采用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包括如下步骤:

S01:通过进料管向抬包内吹入氩气,当抬包内充满氩气后,关闭进料控制阀门101,设置第一液位计14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高液位相对应,第二液位计15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低液位相对应;

S02:第一液位计14一端与供电装置连通,接入控制装置17,开启进料监测;

S03:打开进料控制阀门101,当包体1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14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后,第一液位计14得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使进料控制阀门101关闭;

S04:抬包移动至出料位置,出料管8与待接收设备连接;

S05:第二液位计15一端与供电装置连通,接入控制装置17开启出料监测,此时第二液位计15得电;

S06:出料,当包体1内液位与第二液位计15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离时,第二液位计15失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使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

通过设置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操作方法,抬包内达到设置液位即可自动停止进料或出料,实现了对热态金属进料或出料的精准定量,提升抬包的自动化水平的同时精准度更高,效率更高,满足了高质高效的生产需求。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实施例1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包括包体1、包盖2、密封垫片3、加热装置4、蒙皮5、压入式进料管 6、溢流式进料管7、转移管8、热电偶9、进料控制阀门101、出料控制阀门102、负压装置、压力表13、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控制装置17、移动升降车18、电极探针19、法兰20、加热套筒27。

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具有活动的电极探针19,所述第一液位计14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高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二液位计15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的最低液位相对应,所述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与进料控制阀门101、出料控制阀门102通过控制装置17联锁控制,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还与供电装置连接,抬包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第一液位计14得电,进料控制阀门101关闭,抬包内第二液位计15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液面分离时第二液位计15失电,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控制装置17中配置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实现联锁控制。最高液位设定为1500kg(容量可调),最低液位设定为500kg(容量可调)。

所述加热装置4设于抬包的包体1外壁,加热温度为25~1200℃,加热装置4外侧包裹有蒙皮5。所述加热套筒27套设于进料管与出料管8外壁。

所述压力表13用于显示抬包内压力,所述负压装置用于对抬包内制造负压环境。通过设置压力表13和负压装置,实现了对抬包内压力的监测和控制,将抬包的工作压力控制在0.01MPa~10MPa范围中。所述负压装置为引射器11。

所述热电偶9用于监测抬包内温度。

压力表13、负压装置与热电偶9也与控制装置17相连,使控制装置17能够获取抬包内的压力及温度信息。

进料管、出料管8和液位计通过法兰螺栓把接的形式与包盖2相连,方便管路在故障时进行检修。

具体地,所述包体1与包盖2间设有密封垫片3,所述包盖与包体内部的连通处均为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垫片3,确保抬包在高温下的密封效果,通过密封连接,使包体2内压力稳定。

具体地,抬包置于移动升降车18上,使转移方便快速。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负压装置采用了真空泵12。

实施例3:

参照图5和图6,实施例3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出料管8为2个。2个出料管8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通过设置2个出料管8,通过设置2个出料管8,2个出料管8的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别与所需出料液位相对应,使抬包实现了分层出料,能够出料所需出料液位的热态金属,突破了现有抬包的出料管只能从底层开始出料的限制。

实施例4:

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液位计连接方式,设有2个24V独立电源,2个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1相连,正极分别与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相连;当抬包内液面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一液位计回路,当液面与第二液位计15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形成第二液位计回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还分别设有开关K1、K2,液位计设有液位指示计16。

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回路和第二液位计回路,将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与抬包内液面接触或分离的信息转化为回路通电或断电的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第一液位计通过开关K1实现检测状态的开闭,第二液位计通过开关K2实现检测状态的开闭。

闭合K1,开启第一液位计14的进料监测,抬包内液位与第一液位计14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接触时第一液位计14得电,第一液位计14得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使进料控制阀门关闭;

闭合K2,开启第二液位计15的转移监测,此时第二液位计15得电;当抬包内液位与第二液位计15的电极探针19最低液面接触位置分离时,第二液位计15失电,信号传入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使出料控制阀门102关闭。

实施例5:

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液位计量系统连接方式,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只设有1个24V独立电源,所述24V独立电源负极与抬包的包体1相连,正极还分别通过开关K1、K2与第一液位计14、第二液位计15相连。仅采用了1个独立电源,简化了电路构成。

实施例6:

参照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液位计,液位计为陶瓷包覆式。液位计通过法兰20与包盖2相连,液位计的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陶瓷包层21,电极探针19与法兰20之间通过熔融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法兰20上,同时在法兰20以下的部分通过钎焊方式包覆一陶瓷层,形成陶瓷包层21,保证针尖的导电准确性。通过对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陶瓷包层21,减少了电极探针19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面积,减少腐蚀。此外,陶瓷包覆式液位计通过法兰20螺栓连接形式与包盖2相连。

实施例7:

参照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液位计,液位计为波纹管式。波纹管式液位计通过波纹管22实现液位计上下移动,并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液位计的工作位置。液位计通过法兰20与包盖2相连,液位计的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波纹管22,法兰20中间设有电极探针孔,方便电极探针19上下移动,在法兰20以下的电极探针19设有波纹管22,波纹管22通过焊接形式与法兰20密封连接,下端通过焊接与电极探针19封闭连接,通过对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波纹管22,减少了电极探针19侧壁与抬包内冷却熔岩的接触面积,减少腐蚀。此外,波纹管式液位计通过法兰20螺栓连接形式与包盖2相连。

实施例8:

参照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态金属转移抬包的液位计,液位计为双法兰式。结构形式为双法兰式连接结构,包括电加热装置26、上法兰23、下法兰24和与包盖2相连的法兰20,上法兰23和下法兰24之间、与包盖2相连的法兰20与包盖2之间在电极探针19侧壁设有密封圈25,电极探针19穿过两个密封圈25,既可以保证密封效果,同时也能确保电极探针19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并且,在与包盖2相连的法兰20和下法兰24之间设有电加热装置26,所述电极探针19与电加热装置26相连,电加热装置26用于加热电极探针19防止冷却熔岩附着在电极探针19表面,避免了电极探针19外壁粘附冷却凝固的氯化物熔岩,确保电极探针19在工作时不受温度影响已经介质凝固的干扰,减少腐蚀。此外,双法兰式液位计通过法兰20螺栓连接形式与包盖2相连。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技术
  • 一种油罐失效评估方法及装置
  • 邮轮玻璃幕墙失效风险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
  • 基于有序综合权重FMEA的邮轮玻璃幕墙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7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