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轴承座及其卧式涡旋压缩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轴承座及其卧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座及其卧式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低压腔式卧式涡旋压缩机的供油方式一般分为油泵供油和压差供油两种。低压腔式卧式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一般储存于电机侧的壳体内,当壳体内的润滑油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壳体内的润滑油会被涡旋盘吸入,导致壳体内的润滑油随着压缩机的排气进入系统中,使制冷或热泵系统的油循环率增大,换热效率下降。同时,过量的润滑油进入涡旋盘不仅会导致进入涡旋的制冷剂减少,制冷量降低,还会导致液击等情况,润滑油中的杂质也会导致涡旋盘的损坏。因此需要将润滑油和涡旋盘有效地分隔开来。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专利,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1648962A,名称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的油循环结构,具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压缩机构、驱动机构、油气分离装置、回流管以及吸油孔,壳体限定的内部腔被隔板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将压缩机构排气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积蓄在高压腔油池;回流管的一端与高压腔油池连通,其相对另一端与驱动机构旋转轴内部的润滑油通道连通。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涡旋盘的吸入口容易吸油,从而导致压缩机的制冷效率降低和涡旋盘易发生液击等问题。

鉴于此,亟待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座,通过设置挡油面板,从而能够避免轴承座两侧的润滑油相互渗透。另外,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轴承座的卧式涡旋压缩机,通过在压缩机的驱动机构和压缩机构之间设置上述轴承座,从而避免驱动机构一侧的润滑油渗透到压缩机构的一侧,从而避免了压缩机构中的涡旋盘吸油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轴承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轴承室,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贯穿至所述轴承室的轴承孔;多个安装臂,所述多个安装臂分别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周面上;挡油面板,所述挡油面板无缝地固定在相邻两个所述安装臂之间。

本申请的轴承座中,安装臂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用于使轴承座能够更好地过盈装配在卧式压缩机的壳体中,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卧式压缩机的壳体变形。挡油面板对轴承座的两侧的润滑油进行阻隔。

优选的,所述轴承室的周面壁上设有贯通所述安装臂的排油孔。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将轴承室中的排油孔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孔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和所述挡油面板之间。其用于将轴承室中的润滑油排出到挡油面板朝向基座的另一端的方向,从而使挡油面板远离排油孔的一侧不流入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挡油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回油管的回油管过孔,所述回油管无缝隙地穿过所述回油管过孔。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回油管能够对卧式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进行转运,从而能够减小卧式涡旋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摩擦,提高了对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另外,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轴承座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轴承孔和所述轴承室与所述压缩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室中设置有轴承;所述挡油面板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底部无缝贴合。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轴承座将压缩机构和驱动机构分隔开,避免驱动机构中的润滑油流入到压缩机构所在的区域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涡旋盘吸油的情形发生。

优选的,所述壳体中设有消音盖,所述消音盖将壳体分隔成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所述消音盖上设有用于和所述压缩机构的排气口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密闭空间连通。

其中,第一密闭空间为低压腔,第二密闭空间为高压腔;消音盖能够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中设有油分装置,所述油分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转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定子中,所述转子中同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有轴向孔;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中设有与所述轴向孔连通的回油组件。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周面上设有贯穿至所述轴向孔的径向孔。径向孔用于将轴向孔中的润滑油输送至驱动机构中,便于提高驱动机构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回油组件包括节流装置和回油管,所述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中,且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和所述轴向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过盈固定在所述壳体中。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轴承座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2、有效防止润滑油中的杂质直接被吸入到涡旋盘中,从而能够避免涡旋盘损坏,其中涡旋盘为压缩机构中设置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

3、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油循环率,测试表明油循环率可降低0.7%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中1A和1B分别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轴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中3A是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高度示意图,图3中3B是本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的高度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出的涡旋压缩机在设置润滑油安全余量时的液位高度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11-轴承室;12-轴承孔;13-安装臂;14-挡油面板;15-排油孔;16-壳体;17-压缩机构;18-驱动机构;19-消音盖;20-第一密闭空间;21-第二密闭空间;22-油分装置;23-通孔;24-定子;25-转子;26-转轴;27-轴向孔;28-径向孔;29-节流装置;30-回油管;31-十字滑环平面;32-止推面;33-导向环固定孔;34-压槽;35-动涡旋盘;36-静涡旋盘;37-回油管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轴承座,如图1中1A和1B所示,轴承座包括:基座,基座的一端设有轴承室11,基座的另一端设有贯穿至轴承室11的轴承孔12;多个安装臂13,多个安装臂13分别间隔地固定在基座的周面上;挡油面板14,挡油面板14无缝地固定在相邻两个安装臂13之间。

其中,安装臂13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用于使轴承座能够更好地过盈装配在卧式压缩机的壳体16中,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卧式压缩机的壳体16变形。挡油面板14对轴承座的两侧的润滑油进行阻隔。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中1A和1B所示,轴承室11的周面壁上设有贯通安装臂13的排油孔15。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将轴承室11中的排油孔15排出。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中1A和1B所示,排油孔15位于基座的另一端和挡油面板14之间。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于:用于将轴承室11中的润滑油排出到挡油面板14朝向基座的另一端的方向,从而使挡油面板14远离排油孔15的一侧不渗入润滑油。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中1A和1B所示,挡油面板14和安装臂13均为弧形板,且挡油面板14所在圆的半径小于安装臂13所在圆的半径。用于防止轴承座的安装臂13过盈装配时,由于过盈量过大导致的轴承座发生倾斜的问题。

进一步的,挡油面板14所在圆的半径小于安装臂13所在圆的半径的尺寸为0.25~0.35mm,其中,当尺寸的取值为0.3mm时,挡油面板14能够补偿安装壳体16(轴承座是过盈安装在壳体16中的)的变形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壳体16与轴承座的挡油面板14处的过盈量过大造成的轴承座发明倾斜的技术问题。

另外,如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轴承座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

壳体16以及设置于壳体16内的压缩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压缩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之间设置有轴承座;其中,压缩机构17包括动涡旋盘35和静涡旋盘36。

驱动机构18的输出轴依次穿过轴承孔12和轴承室11与压缩机构17传动连接,轴承室11中设置有轴承;从此处描述以及结合上文的描述可以确定轴承室11中的排油孔15是与驱动机构18一侧所在的空间连通的,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压缩机构17中吸入润滑油(其中驱动机构18和压缩机构17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方式参见现有技术,即申请人之前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2020106488156,名称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的油循环结构)。挡油面板14与壳体16的侧壁底部无缝贴合。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轴承座将压缩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分隔开,避免驱动机构18中的润滑油流入到压缩机构17所在的区域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壳体16中设有消音盖19,消音盖19将壳体16分隔成第一密闭空间20和第二密闭空间21;压缩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位于第一密闭空间20中,消音盖19上设有用于和压缩机构17的排气口连接的通孔23,通孔23与第二密闭空间21连通。

其中,第一密闭空间20为低压腔,第二密闭空间21为高压腔;消音盖19能够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第二密闭空间21中设有油分装置22,油分装置22的输入端与通孔23连通。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8包括:定子24,定子24固定在壳体16的内壁上;转子25,转子25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24中,转子25中同轴固定有转轴26;转轴26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有轴向孔27;第二密闭空间21中设有与轴向孔27连通的回油组件。回油组件中用于将第二密闭空间21中的润滑油通过轴向孔27输送至轴承室11中,从而对轴承以及止推面32进行润滑。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转轴26的周面上设有贯穿至轴向孔27的径向孔28。径向孔28用于将轴向孔27中的润滑油输送给转子25,从而提高了转子25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回油组件包括节流装置29和回油管30,节流装置29设置在第二密闭空间21中,且节流装置29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30和轴向孔27连通。另外,挡油面板14中设有回油管过孔37,回油管过孔37的直径与回油管30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轴承座过盈固定在壳体16中。

作为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如图1中的1A和1B所示,轴承座上还设有十字滑环平面31、止推面32、导向环固定孔33和压槽3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止推面32与动涡旋盘35背面接触,承受动涡旋盘35轴向力,防止动涡旋盘35轴向位移;十字滑环平面31用于放置十字滑环;导向环固定孔33为用于固定导向环的螺丝孔;压槽34,装配时使壳体16产生一定变形嵌入该压槽34中,防止主轴承座产生轴向位移,进一步的壳体16内壁上设有用于嵌入压槽34的环形凸起,挡油面板14的周面与环形凸起无缝贴合。

另外,考虑到压缩机实际使用时产生的倾斜角度、翻滚角度对润滑油液面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设置一定的安全余量。如图4所示,其中,理论的润滑油液面高度为H

与现有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相比,本申请可以明显降低动涡旋盘35和静涡旋盘36所在的壳体区域的润滑油的体积,从而避免涡旋盘吸油的情形发生。如图3所示,其中,图3中3A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安装本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卧式涡旋压缩机中的润滑油的液位高度,很明显,压缩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之间的润滑油的高度一致,此种情形下,压缩机构17的吸气口很容易吸入润滑油。

相比之下,图3中3B是本实施例中使用含有挡油面板14的轴承座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很明显,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8所在区域的润滑油与压缩机构17所在的区域隔离,从而避免压缩机构17的吸气口吸入润滑油的情形发生。

工作原理:

卧式压缩机的油循环:吸气口吸入的制冷剂会携带油池中的部分润滑油进入涡旋盘,从涡旋排气口排出至高压腔。高压腔内的油分将排气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聚集在高压腔底部油池,高压腔的润滑油经节流装置29降压后通过回油管30回到转轴26的轴向孔27并对轴承进行润滑。进入轴承室11的润滑油在动涡旋盘35的搅动作用下对止推面32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油通过排油孔15回到驱动机构18侧的油池中。从而实现压缩机内部的油循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轴承座及其卧式涡旋压缩机
  •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供油组件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17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