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液压驱动的清淤机器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7:32


一种液压驱动的清淤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的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港口高桩码头后方回淤问题愈发严重,泥面淤积高 度逐年升高。同时为了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水深不断增大的需求,码 头前沿定期浚深,导致码头桩基前后泥面高差不断增大,引起桩基损 伤断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通过调查发现,浙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港 口码头均采用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型式。通过对浙江沿海百余个高桩 码头泊位后方回淤情况调查发现,约90%的码头存在码头下方及后方 严重淤积问题,其中部分码头后沿最大淤高已达15.5m,水下岸坡坡 比接近1:2,为码头安全运营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近年来,码头后方 回淤诱发的桩基失稳事故频发,如2006年福州港码头大面积坍塌事 故、2019年宁波舟山港口码头坍塌事故、2020年舟山甬东码头坍塌 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整个 港口停运。

目前针对码头后方清淤减载研究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高桩码头下方桩基排列密集、后方水域狭窄、水深有限,传 统的疏浚施工设施因尺寸及水深限制,无法进入码头后方进行清淤作 业;二是传统清淤技术存在需对施工船改造、成本高、效率低、疏浚 后码头后方回淤加剧等问题,清淤减载效果不佳。

目前关于港口码头清淤减载技术研究主要是针对码头前沿、港池 和航道展开,在码头前沿水域和航道疏浚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射 流清淤船、链斗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绞吸式挖 泥船、耙吸式挖泥船、气动冲淤法等清淤方式,多采用人工作业方式, 难以实现在码头后方浅窄水域和滩涂上自主行走。此外,在码头后方 区域,由于高桩码头下方群桩密布,狭窄水域空间内传统的挖泥船和 清淤船受限于自身尺寸,无法进入码头后方进行清淤作业。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港口建设体量的高速发展,大批新建码头及泊位以快速 投入运营。同时,由于码头附近土体长时间淤积导致码头结构安全性 能降低,而港口高桩码头下方存在密集群桩,在时间因素下,受潮汐、 风浪挟泥或码头靠泊升级等影响,需要对码头下方和码头后方的淤积 土和原状土进行清理施工,由于空间狭窄,现有的大中型成熟挖泥设 备无法进行作业。目前,此类清淤工程主要采用泥浆泵直吸和以人工 高压水枪冲刷的方式实施,工效低下、安全隐患大、质量控制度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用于港口码头后方和下方进行淤积土、原状土清淤,能够潜入水下 作业,清淤量达到15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动力稳定、控制稳定的 清淤机器人。

一种液压驱动的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迁移机构、 清淤机具和控制系统;迁移机构设于于机架之下,清淤机具设置于机 架前端;

迁移机构实现设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清淤机具实现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的破碎、聚拢以及从当前区域 清除;清淤机具的清淤铰刀与原状土和、或淤积土进行剪切作用;

控制系统对迁移机构和清淤机构发送控制指令、并控制其作业; 控制系统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内部设置液压控制组件和电控组件,防 护壳包括筒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两个端盖分别与筒体密封连接, 第一端盖用于安装液压控制组件,第二端盖用于安装电控组件;

液压控制组件包括阀块、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阀块 装在第一端盖上,第一端盖上设有悬梁组件,悬梁组件包括多根悬臂, 悬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固定,悬臂的第二端悬空,悬空指的是不与 筒体和、或第二端盖接触;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通过各自 安装支架固定在悬臂组件上,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位于筒 体内;阀块的露在防护壳之外的外端面具有主供油口和主回油口,驱 动用液体介质从主供油口进入,驱动用液体介质从主回油口输出,以 机器人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面为基准面,主供油口和主回油口分别在基 准面的两侧。当主供油口和、或主回油口都与基准面不相交时,主供 油口和主回油口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当主供油口和、或主回油口跟 基准面相交时,主供油口的中心和主回油口的中心分别在基准面的两 侧。

进一步,阀块的位于防护壳内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子回油口和多个 子供油口,所有子回油口分别通过各自的回油通道与主回油口相连, 所有的子供油口分别通过给自的通道与主供油口相连;子回油口位于 同一侧,子供油口位于同一侧,子回油口和子供油口位于基准面的两 侧。

进一步,阀块上设有主卸油口和子卸油口,主卸油口位于阀块的 外端面,阀块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有侧连接面,连接面和内端面上 分别设有子卸油口;每个子卸油口通过卸油通道与主卸油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阀块的内端面设有四个子回油口和三个子供油口, 四个子回油口分别称为回油口A、回油口B、回油口C和回油口D, 三个子供油口分别称为供油口A、供油口B和供油口C;

阀块上设有三个子卸油口,三个子卸油口分别称为卸油口A、卸 油口B和卸油口C,卸油口A和卸油口B位于阀块的连接面上,卸油 口C位于阀块的内端面上。

多路阀的数量有两个,分别是多路阀A和多路阀B;液压锁的数 量有两个,分别是双向液压锁A和双向液压锁B。

进一步,多路阀A包括两个并联的工作模块A,将两个工作模块 A分别称为第一工作模块A和第二工作模块A;

第一工作模块A的A口与清淤机具的清淤泵马达的进油口连接, 第一工作模块B的B口与清淤机具的清淤泵马达的出油口连接,清淤 泵马达的泄油口与卸油口A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A的A口通过管路A与清淤机具的螺旋铰刀马达A 的进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模块A的B口通过管路B与螺旋铰刀马达A 的出油口连接,螺旋铰刀马达A的泄油口与卸油口B连接;

管路A上设有三通接头A,三通接头A的第三端与清淤机具的螺 旋铰刀马达B的出油口连接;管路B上设有三通接头B,三通接头B 的第三端与清淤机具的螺旋铰刀马达B的进油口连接;清淤机具的螺 旋铰刀马达B的泄油口与卸油口B连接;螺旋铰刀马达A与螺旋铰刀马达B的旋向相反,实现清淤机具的碎土和清淤;

多路阀A的Ls口与多路阀B的Lx口连接,多路阀A的T0口与 多路阀A的阀块控制油回油管路连接,多路阀A的T1口与阀块的回 油口A连接,多路阀A的T2口与阀块的回油口B连接,多路阀A的 P口与阀块的供油口A连接。

进一步,多路阀B包括四个并联的工作模块B,将四个工作模块 B分别称为第一工作模块B、第二工作模块B、第三工作模块B和第 四工作模块B;第一工作模块B的A口与迁移机构的左侧行走马达的 A口连接,第一工作模块B的B口与迁移机构的左侧行走马达的B口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B的A口与迁移机构的右侧行走马达的A口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B的B口与迁移机构的右侧行走马达的B口连接;右侧 行走马达的T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T口连接后与卸油口A连接;右侧 行走马达的Pb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Pb口连接后与刹车阀的Pb口连接,右侧行走马达的Ps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Ps连接后与行走马达刹 车排量控制分油路连接;

第三工作模块B的A口与双向液压锁A的V1口连接,第三工作 模块B的B口与双向液压锁B的V2口连接;双向液压锁A的C1口 与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双向液压锁A的C2口与左侧 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连接在清淤机具 与机架之间,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实现清淤机具的俯仰调节;

第四工作模块B的A口双向液压锁B的V1口连接,第四工作模 块B的B口与双向液压锁B的V2口连接;双向液压锁B的C1口与 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双向液压锁B的C2口与右侧姿 态调整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连接在清淤机具与 机架之间,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实现清淤机具的俯仰调节;

多路阀B的Ls口堵死,多路阀B的P口与供油口B连接,多路 阀B的T口与回油口C连接。

进一步,刹车阀的L口与阀块的卸油口C连接,刹车阀的P口与 阀块的供油口C连接,刹车阀的Pb口与右侧行走马达的Pb口、左侧 行走马达的Pb口连接,刹车阀的T口与回油口D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松软的淤积土和原状土的条件下能够悬停在水下、稳定进 行清淤作业

2、能够潜入水底进行清淤作业,并且,能够灵巧的进入诸如码 头群桩等狭窄空间。

3、在松软的淤积土和原状土的条件下能够悬停在水下、稳定进 行清淤作业。

4、用于港口码头后方和下方进行淤积土、原状土清淤,能够潜 入水下作业,清淤量达到15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动力稳定、控制 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清淤机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清淤机器人第一种浮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清淤机器人第一种浮力机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装配第二种浮力机构的清淤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第二种浮力机构气囊充盈状态示意图。

图8b是第二种浮力机构气囊失压状态示意图。

图9是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1是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清淤机器人阀块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3是清淤机器人阀块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4是清淤机器人阀块的液压系统配管图。

图15是清淤机器人刹车阀的液压系统配管图。

图16是清淤机器人多路阀B的液压系统配管图。

图17是清淤机器人多路阀A的液压系统配管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7中:1、机架;101、清淤机具安装部;2、清淤机具;201、 清淤铰刀;202、刀罩;203、输泥管接口;205、碎土汇集部;206、 支臂;3、可动支臂;4、迁移机构;41、主动轮;42、负重轮;43、 诱导轮;44、托带轮;45、柔性履带;5、浮力机构;501、箱体;502、 可密闭的腔;503、隔板;504、;连接部;505、充气口;506、充放 水口;507、浮板组;508、浮力单元;509、笼子;6、控制系统;601、 筒体;602、第一端盖;603、第二端盖;604、悬臂;605、多路阀A; 606、多路阀B;607、液压锁;608、多路阀控制器;609、阀块;609-1、 主供油口;609-1A、供油口A;609-1B、供油口B;609-1C、供油口C; 609-2、主回油口;609-2A、回油口A;609-2B、回油口B;609-2C、 回油口C;609-2D、回油口D;609-3、主卸油口;609-3A、卸油口A; 609-3B、卸油口B;609-3C、卸油口C;609-4、工艺孔;609-5、安装 螺纹孔;610、过板接头;611、声呐支架;612、单波束声呐;613、 压力传感器;614、IMU;615、控制组件;616、密封槽;7、接输泥 管;8、清淤泵。

图9-12中:(1)过渡接头;(2)刹车出油管;(3)过板接头;(4) 刹车回路回油管;(5)刹车卸油回路油管;(6)刹车压力油油管;(7) PVG32控制回油管路;(8)PVG32压力油管路;(9)PVG32回油管 路;(10)过渡接头;(11)过渡接头;(12)过板接头;(13)控制箱 内行走马达供油管路;(14)控制箱外行走马达供油管路;(15)过渡 接头;(16)过渡接头;(17)行走马达回油管;(18)过渡接头;(19) 过渡接头;(20)行走马达刹车控制分油路;(21)行走马达排量控制 分油路;(22)过渡接头;(23)控制箱内姿态调整液压缸工作油路A; (24)过板接头;(25)控制箱内姿态调整液压缸工作油路B;(26) 控制箱外姿态调整液压缸工作油路;(27)排气测压接头;(28)无; (29)LS阀块连接管路;(30)PVG100阀块控制油回油管路;(31) 重载SAE11/4对开法兰;(32)重载法兰接头;(33)PVG100压力油 管路;(34)过渡接头;(35)PVG100回油管路1;(36)PVG100回 油管路2;(37)三通过渡接头;(38)过渡接头;(39)过渡接头;(40) 过渡接头;(41)螺旋铰刀压力油路;(42)过板接头;(43)三通接 头;(44)螺旋铰刀A压力油路;(45)螺旋铰刀B压力油路;(46) 三通接头;(47)B阀块泄油管路2;(48)过渡接头;(49)B阀块泄 油管路3;(50)B阀块泄油管路1;(51)过渡接头;(52)过渡接头; (53)B阀块泄油管路4;(54)B阀块泄油管路5;(55)过渡接头; (56)无;(57)过渡接头;(58)过渡接头;(59)过渡接头;(60) 过渡接头;(61)过渡接头;(62)行走马达泄油管路;(63)过渡接头;(64)过渡接头;(65)刹车压力管路;(66)过渡接头;(67)行 走马达排量控制油管路;(68)过渡接头;(69)清淤泵马达压力管路 控制室内段;(70)过板接头;(71)清淤泵马达压力管路控制室外段; (72)无;(73)三通过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 “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 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 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清淤机器人

本发明中的清淤机器人是指能潜入海洋水下或者湖泊、河道水下 进行淤积土、原状土的破碎与抽离原位的清淤作业的作业机器人。

一种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迁移机构4、清 淤机具2和控制系统6;迁移机构4设于于机架1之下,清淤机具2 设置于机架1前端;

迁移机构4实现设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清淤机具2实现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的破碎、聚拢以及从当前区 域清除;清淤机具的清淤铰刀与原状土和、或淤积土进行剪切作用;

控制系统6对迁移机构4和清淤机构2发送控制指令、并控制其 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6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内部设置液压 控制组件615和电控组件,防护壳包括筒体601、第一端盖602和第 二端盖603,两个端盖分别与筒体601密封连接,第一端盖602用于 安装液压控制组件,第二端盖603用于安装电控组件;

液压控制组件包括阀块609、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608和液压 锁607,阀块609装在第一端盖602上,第一端盖602上设有悬梁组 件,悬梁组件包括多根悬臂604,悬臂604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602 固定,悬臂604的第二端悬空,悬空指的是不与筒体601和、或第二端盖603接触;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608和液压锁607通过各自安 装支架固定在悬臂组件上,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608和液压锁607 位于筒体601内;阀块609的露在防护壳之外的外端面具有主供油口 609-1和主回油口609-2,驱动用液体介质从主供油口609-1进入,驱动用液体介质从主回油口609-2输出,以机器人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面 为基准面,主供油口609-1和主回油口609-2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 当主供油口609-1和、或主回油口609-2都与基准面不相交时,主供 油口609-1和主回油口609-2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当主供油口609-1 和、或主回油口609-2跟基准面相交时,主供油口609-1的中心和主 回油口609-2的中心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采用液压驱动的清淤机器 人,动力稳定、控制稳定,能够为清淤机器人提供清淤量达到150立 方米/小时以上的持续稳定的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块609的位于防护壳内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子 回油口和多个子供油口,所有子回油口分别通过各自的回油通道与主 回油口609-2相连,所有的子供油口分别通过给自的通道与主供油口 609-1相连;子回油口位于同一侧,子供油口位于同一侧,子回油口 和子供油口位于基准面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块609上设有主卸油口609-3和子卸油口, 主卸油口609-3位于阀块609的外端面,阀块609的内端面和外端面 之间有侧连接面,连接面和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子卸油口;每个子卸油 口通过卸油通道与主卸油口609-3相连。

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6包括防护壳,防护 壳内部设置液压控制组件615和电控组件,防护壳包括筒体601、第 一端盖602和第二端盖603,两个端盖分别与筒体601密封连接;第 一端盖602的顶部设有声呐支架611,声呐支架611上设有单波束声呐612;筒体601的底部设有IMU614,筒体601的顶部靠近声呐支 架611的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613;

如图11~16所示,阀块609内设有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卸油通 道,供油通道由供油口A609-1A、供油口B609-1B、供油口C609-1C 和主供油口609-1联通而成,其中,供油口A609-1A连接多路阀A060, 多路阀A606连接清淤泵马达、螺旋铰刀马达A、螺旋铰刀马达B以提供清淤泵、螺旋铰刀A和螺旋铰刀B所需动力;供油口B连接多 路阀B,多路阀B605连接左侧行走马达、右侧行走马达、左侧姿态 调整液压缸、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以提供行走及姿态调整所需动力; 供油口C连接刹车阀,提供刹车阀所需动力;主供油口连接外部液压 动力系统,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回油通道由回油口A、回油口B、 回油口C、回油口D和主回油口联通而成;回油口A和回油口B为多 路阀A的回油通道,回油口C为多路阀B的回油通道,主回油口为整 个系统的回油通道,液压油通过主回油口回到液压动力系统的油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A606包括两个并联的工作模块A,将 两个工作模块A分别称为第一工作模块A和第二工作模块A;

第一工作模块A的A口与清淤机具的清淤泵马达的进油口连接, 第一工作模块B的B口与清淤机具的清淤泵马达的出油口连接,清淤 泵马达的泄油口与卸油口A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A的A口通过管路A与清淤机具的螺旋铰刀马达A 的进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模块A的B口通过管路B与螺旋铰刀马达A 的出油口连接,螺旋铰刀马达A的泄油口与卸油口B连接;

管路A上设有三通接头A,三通接头A的第三端与清淤机具的螺 旋铰刀马达B的出油口连接;管路B上设有三通接头B,三通接头B 的第三端与清淤机具的螺旋铰刀马达B的进油口连接;清淤机具的螺 旋铰刀马达B的泄油口与卸油口B连接;螺旋铰刀马达A与螺旋铰刀马达B的旋向相反,实现清淤机具的碎土和清淤;

多路阀A的Ls口与多路阀B的Lx口连接,多路阀A的T0口与 多路阀A的阀块控制油回油管路连接,多路阀A的T1口与阀块的回 油口A连接,多路阀A的T2口与阀块的回油口B连接,多路阀A的 P口与阀块的供油口A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B包括四个并联的工作模块B,将四个 工作模块B分别称为第一工作模块B、第二工作模块B、第三工作模 块B和第四工作模块B;第一工作模块B的A口与迁移机构的左侧行 走马达的A口连接,第一工作模块B的B口与迁移机构的左侧行走马达的B口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B的A口与迁移机构的右侧行走马达的A口连接, 第二工作模块B的B口与迁移机构的右侧行走马达的B口连接;右侧 行走马达的T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T口连接后与卸油口A连接;右侧 行走马达的Pb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Pb口连接后与刹车阀的Pb口连接,右侧行走马达的Ps口与左侧行走马达的Ps连接后与行走马达刹 车排量控制分油路连接;

第三工作模块B的A口与双向液压锁A的V1口连接,第三工作 模块B的B口与双向液压锁B的V2口连接;双向液压锁A的C1口 与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双向液压锁A的C2口与左侧 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连接在清淤机具 与机架之间,左侧姿态调整液压缸实现清淤机具的俯仰调节;

第四工作模块B的A口双向液压锁B的V1口连接,第四工作模 块B的B口与双向液压锁B的V2口连接;双向液压锁B的C1口与 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双向液压锁B的C2口与右侧姿 态调整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连接在清淤机具与 机架之间,右侧姿态调整液压缸实现清淤机具的俯仰调节;

多路阀B的Ls口堵死,多路阀B的P口与供油口B连接,多路 阀B的T口与回油口C连接。

刹车阀的L口与阀块的卸油口C连接,刹车阀的P口与阀块的供 油口C连接,刹车阀的Pb口与右侧行走马达的Pb口、左侧行走马达 的Pb口连接,刹车阀的T口与回油口D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清淤机具,包括清淤铰刀201、刀罩202、 输泥管接口203和驱动马达204;清淤铰刀201具有主轴和与主轴同 心设置的导泥板,导泥板沿主轴外端面螺旋设置;刀罩202具有两个 端板和连接两个端板的刀罩壳,清淤铰刀201的主轴的两端分别由刀 罩202的端板支撑,驱动马达204安装在端板上,输泥管接口203 设置在刀罩壳上;导泥板的节距与导泥板外边缘到刀罩壳内壁的最小 距离的比值为50:1~60:1。这种清淤机具能够对指定区域的水下淤积 土和或原状土进行定量的自动化清理施工、清淤质量可控,能够为清 淤机器人提供清淤量达到15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淤积土、原状土的 破碎能力。

水下清淤作业时,驱动马达204带动主轴旋转,沿主轴外螺旋设 置的导泥板通过旋切运动将淤积土和、或原状土剪碎并聚拢在刀罩壳 区域内,方便将剪碎的土或泥清除。导泥板和刀罩壳配合,既能快速 剪碎淤积土和、或原状土,又避免出现导泥板、主轴卡死,同时保证 主轴、导泥板和刀罩之间能够通过文丘里效应实现碎土(淤泥)的聚 集,提高碎土和清淤效率。主轴转速可控,导泥板的节距和螺牙高度 可控,清淤效率可控,清淤区域可控,清淤深度(清淤量)可控,清 淤质量可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泥板有两段,第一段导泥板和第二段导泥板, 两段导泥板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段导泥板和第二段导泥板之间有间 距,该间距形成碎土汇集部205,碎土汇集部205在输泥管接口203 的覆盖区域内。

清淤时,两段导泥板旋转,一边剪碎土一边将碎土从外向内送, 碎土先聚集到碎土汇集部,再从输泥管接口清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碎土汇集部205的最小宽度与导泥板外边缘到 刀罩壳内壁的最小距离的比值为55:1至70:1。清淤铰刀201在水下 作业,导泥板一边旋切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碎土在水中形成泥-水 混合物,清淤铰刀的主轴在驱动马达的带动下旋转,碎土汇集部205 和导泥板、刀罩壳共同作用,泥-水混合物的粒度合适,基本不会出 现清淤铰刀卡死的情况,泥-水混合物在文丘里效应下汇集到碎土汇 集部并从输泥管接口203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碎土汇集部205与主轴对中,两段导泥板关于 主轴的中心面对称设置,主轴的中心面指的是主轴在长度方向的中心 面,该中心面与主轴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主轴的轴线为基准,两段导泥板最接近的部 位和刀罩壳分别在主轴轴线的两侧,刀罩壳在轴线之上,两段导泥板 最接近的部位在轴线之下。碎土汇集在输泥管接口203下方,并具有 向输泥管接口203方向的流动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罩202的两个端板之间的区域包括刀罩壳和 开放部,刀罩壳和开放部形成的区域将清淤铰刀201围在其内,刀罩 壳覆盖的圆心角和开放部覆盖的圆心角的比值为0.9:1至1.1:1。清淤 时,刀罩壳覆盖清淤铰刀201的作业区域。在静止的刀罩壳和旋转的 清淤铰刀201的配合下,泥-水混合物在清淤铰刀201的带动下形成 流场,向碎土汇集部和输泥泵接口汇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罩壳的横截面呈扇形,刀罩壳上设有与输泥 管接口203相连的腔,这个腔在横截面上与刀罩壳相割,这个腔具有 一对与刀罩壳垂直的前侧板、后侧板,一对左侧板和右侧板,和连接 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板,顶板上有通孔,通孔与输 泥管接口203相连。这个腔缓存泥-水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具有直板段和斜板段,直 板段与刀罩壳相连,直板段的底部有圆弧形的槽,槽壁与导泥板外缘 的最小距离和刀罩壳内端面与导泥板外缘的最小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腔与刀罩壳对中,输泥管接口与腔对中;腔的 四个侧板的外端面分别设有肋板,肋板的第一条边与侧板向量,肋板 的第二条边与刀罩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罩壳的两端分别与端板相连,刀罩壳的两条 侧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上侧边的延伸板向斜上方延伸,下 侧边的延伸板向斜下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罩壳上设有一对支臂206,两个支臂206设 置于输泥管接口203的两侧,每个支臂206具有两个连接孔,第一连 接孔到刀罩壳外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孔到刀罩壳外端面的距离, 第一连接孔中心、第二连接孔中心和刀罩壳的圆心三点连线形成三角 形。如此,当连接孔与驱动清淤机具的机构相连时,利用三角形稳定 性,清淤机具支撑牢固。并且,由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 设置,能够实现清淤机具的俯仰调节。

本清淤机具可以是装配在清淤船上,也可以是装配在能够潜入水 底进行水下作业的清淤机器人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罩202的每个端板上设置一个驱动马达204, 即螺旋铰刀马达A和螺旋铰刀马达B,两个驱动马达的输出扭矩相同、 旋转方向相反。如此,既实现清淤机具本身的平衡,又增大清淤铰刀 的作业扭矩。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迁 移机构4、清淤机具2和控制系统6;迁移机构6设于机架之下,清 淤机具2设置于机架前端;

迁移机构4实现设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清淤机具2实现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的破碎、聚拢以及从当前区 域清除;

控制系统6对迁移机构4和清淤机具2发送控制指令、并控制其 作业;

清淤机器人的机架1底部离地高度与清淤机器人高度的比值为 0.06~0.12。清淤机器人既有足够的越障高度,又提升机器人在淤积土 或原状土的环境下的防淤陷性能。清淤机器人能够潜入水底进行清淤 作业,并且,能够灵巧的进入诸如码头群桩等狭窄空间进行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迁移机构安装部, 机架的前端为清淤机具安装部101;清淤机具安装部101上设有可动 支臂3和固定支臂,可动支臂在固定支臂之上;

可动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一支臂座,第一支臂座与清淤机具安 装部101固定,第一支臂一端与第一支臂座相连、第一支臂相对第一 支臂座具有转动自由度,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清淤机具相连,第一支 臂相对清淤机具具有转动自由度,第一支臂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 一臂与第二臂能相对运动完成第一支臂的伸缩;

固定支臂包括第二支臂和销轴,销轴与清淤机具相连,清淤机具 相对销轴具有转动自由度;

以机架1在高度方向的中心面为第二基准面,可动支臂位于第二 基准面之上,迁移机构安装部位于第二基准面之下。

如此,能够保持清淤机器人在作业时的平衡,并实现清淤机具的 俯仰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淤机具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可 动支臂3有一对,固定支臂有一对;以机架1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面为 第三基准面,可动支臂3关于第三基准面对称设置,固定支臂关于第 三基准面对称设置;对角的第一支臂座的第二支臂座之间有条状的连 接件。如此,保持清淤机器人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淤机具的输泥管接口203上连接输泥管7, 清淤机具安装部101中、对角的连接件之下有允许输泥管7通过的空 间,输泥管7的另一端连接清淤泵8,清淤泵8提供负压、使清淤机 具2内的泥-水混合物通过输泥管7向远离清淤机具2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淤泵8安装于机架1上,以前后方向为长度 方向,以长度方向的中心面为第四基准面,清淤机具和清淤泵分别位 于第四基准面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机架1最后端所在的平面作为第五基准面, 第五基准面与第四基准面平行,清淤泵8的输出口到第四基准面的距 离跟清淤泵8的输出口到第五基准面的距离之比为1:3至2:7。如此, 使机器人在清淤作业时保持清淤作业流畅,并提高清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载物框架和底板,底板是固定在载 物框架底部的板,底板包括位于最低处的平板部和位于前后两端、分 别向斜上方延伸的前斜板以及后斜板。清淤作业时,特别是在松软淤 积土或原状土的环境下,利用底板增大对机器人的支撑力,提升机身 的防淤陷和防侧翻等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上设有多个孔。在底板具有足够的刚性的 基础上,孔的设置实现机器的轻量化,有利于提升机器人在水中的作 业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物框架包括由条状型材焊接形成的主框架和 设置于主框架左右两侧的左翼架和右翼架,左翼架下方设有左侧迁移 机构安装部,右翼架下方设有右侧迁移机构安装部,清淤机具安装部 101在主框架上或者是主框架的一部分;主框架的顶部和左翼架的最 左侧有条状的连接件,主框架的顶部和右翼架的最右侧有一根长条的 连接件。

如此,载物框架可以承载清淤机器人的各种必要部件,且配重合 理,牢固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迁 移机构4、清淤机具2和控制系统6;迁移机构6设于机架1之下, 清淤机具2设置于机架1前端;

迁移机构4实现设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清淤机具2实现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的破碎、聚拢以及从当前区 域清除;清淤机具2的清淤铰刀与原状土和、或淤积土进行剪切作用;

控制系统6对迁移机构和清淤机构发送控制指令、并控制其作业;

机架1包括载物框架,载物框架包括由条状型材焊接形成的主框 架和设置于主框架左右两侧的左翼架和右翼架,左翼架下方设有左侧 迁移机构安装部,右翼架下方设有右侧迁移机构安装部,清淤机具安 装部101在主框架上或者是主框架的一部分;主框架的顶部和左翼架 的最左侧有条状的连接件,主框架的顶部和右翼架的最右侧有一根长 条的连接件;

左翼架和右翼架上分别设有浮力机构5,浮力机构5包括外框架 和可密闭的腔,腔的体积和清淤铰刀的扫掠体积之比为0.027~0.0507。 如此,将整个机器人在水下的最小接地比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 机器人在进行清淤作业时能悬停在制定区域内,提高防淤陷性能。清 淤机器人能够在松软的淤积土和原状土的条件下能够悬停在水下、稳 定进行清淤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腔的体积和清淤铰刀201的扫掠体积之比为 0.039~0.041。此时,将整个机器人在水下的最小接地比压控制在3KPA 左右,使机器人在进行清淤作业时能悬停在制定区域内,提高防淤陷 性能。

一种浮力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外框架为箱体501,可密闭的腔502 包括柔性囊的腔和箱体的内腔,柔性囊在箱体内,柔性囊以外的箱体 内腔称为辅助腔,箱体内设置隔板503,隔板503和箱体底板或顶板 共同作用、对柔性囊进行限位;外框架上设有与机架相连的连接部 504。

柔性囊里可以定量的充水或充气,辅助腔内充满空气,以提供机 器人在水下作业的浮力。柔性囊有充放水口,充放水可以共用一个口, 也可以是两个口505、506,从而实现柔性囊的充放水,来调节装备 在水下的浮力,间接调节机器人与海底(水底)泥面的接地比压。隔 板503和箱体501对柔性囊起到固定和防护作用,延长柔性囊的使用 寿命。囊内可充放水和充放气,使囊内水和气共存,可以通过调节水 量来改变机器人的自重,进而改变机器人的浮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503上设置通孔,通孔有多个。通孔的存 在,允许箱体内的空气循环,便于柔性囊充放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囊设置于隔板503之下,隔板503的上表 面或下表面设置肋条,肋条沿外框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外框架的长度 方向与机器人的长度方向一致,外框架的宽度方向与机器人的宽度方 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架是由条状的连接件相连而成的骨架,外 框架上设有浮板组507,浮板组507将外框架包在其内。浮板组507 具有多块浮板,浮板507是由密度低于水的耐腐蚀柔性材料(如泡沫 板)制成的板状物。浮板组507除了提供浮力以外,还起到保护浮力 机构,避免刚性碰撞。

另一种浮力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浮力机构包括多个浮力单元508, 每个浮力单元508具有各自的外框架和柔性囊,外框架是镂空的笼子 509,柔性囊装在外框架内;左侧的浮力机构和右侧的浮力机构具有 的浮力单元数量相同,布局相同;最底下的浮力单元的外框架具有与 机架相连的连接部,同侧的浮力机构的相邻浮力单元的外框架相互连 接。如此,在利用柔性囊进行浮力调节的同时,还实现机器人的减重, 有利于降低机器人的接地比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囊是气囊,气囊上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 共用一个接口,或者充气口是一个接口,放气口是另一个接口;外框 架上充放气管道安装部,充放气口与管道相连,管道通过该安装部延 伸到外框架以外,安装部对管道限位。气囊的充放气口通过管道与水 面的空压机相连实现充气、放气,实现机器人的浮力调节。充放气口 与外框架的相互限制,使得浮力机构在机器人整机上的布局合理,有 利于机器人在水下清淤作业时的稳定运行。在这里,我们将气囊上的 开口称为充放气口,将与气囊上的开口相连的用于输送气体的通道统 称为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架包括圆柱形的笼身和设置于笼身两端的 前端盖和后端盖,充放气口的安装部设置于后端盖。管道从机器人的 后端向外延伸,使管道连接稳定,不干扰水下清淤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笼身为镂空的金属件,前端盖为镂空的金属件, 后端盖为镂空的金属件;相邻浮力单位之间的连接件为镂空的金属件。 保证机器人的刚性和连接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减重。

一种迁移机构的具体结构:迁移机构4包括主动轮41,负重轮 42,诱导轮43和托带轮44,以及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从动轮和 托带轮的柔性履带45,柔性履带的外端面具有接地齿,柔性履带的 内端面具有驱动齿,驱动齿分别与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啮合传动;迁移机构4的接地面积大,有利于在软泥上行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主动轮轮心和从动轮轮心的连线为基准线, 托带轮在基准线之上,负重轮在基准线之下,托带轮至少两个,托带 轮轮心的连线与基准线平行;负重轮有多个,负重轮轮心的连线与基 准线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托带轮的距离与相邻的负重轮的距离之 比为:5:2~2:1。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港口码头后方和下方 进行淤积土、原状土清淤,能够潜入水下作业,清淤量达到150立方 米/小时以上的,动力稳定、控制稳定的清淤机器人。

一种清淤机器人,一种防淤陷清淤机器人,包括:机架1,机架 1上设有迁移机构4、清淤机具2和控制系统6;迁移机构4设于机 架之下,清淤机具设置于机架前端;

迁移机构4实现设备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清淤机具2实现淤积土和、或原状土的破碎、聚拢以及从当前区 域清除;清淤机具的清淤铰刀与原状土和、或淤积土进行剪切作用;

控制系统6对迁移机构4和清淤机构2发送控制指令、并控制其 作业;控制系统6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内部设置液压控制组件和电控 组件615,防护壳包括筒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两个端盖分别与 筒体密封连接,第一端盖用于安装液压控制组件,第二端盖用于安装 电控组件;

液压控制组件包括阀块609、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 阀块装在第一端盖上,第一端盖上设有悬梁组件,悬梁组件包括多根 悬臂,悬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固定,悬臂的第二端悬空,悬空指的 是不与筒体和、或第二端盖接触;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通 过各自安装支架固定在悬臂组件上,多路阀、多路阀控制器和液压锁 位于筒体内;阀块的露在防护壳之外的外端面具有主供油口609-1和 主回油口609-2,驱动用液体介质从主供油口609-1进入,驱动用液 体介质从主回油口输出,以机器人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面为基准面,主 供油口和主回油口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当主供油口和、或主回油口 都与基准面不相交时,主供油口609-1和主回油口609-2分别在基准 面的两侧。当主供油口和、或主回油口跟基准面相交时,主供油口 609-1的中心和主回油口609-2的中心分别在基准面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块609的位于防护壳内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子 回油口和多个子供油口,所有子回油口分别通过各自的回油通道与主 回油口609-2相连,所有的子供油口分别通过给自的通道与主供油口 609-1相连;子回油口位于同一侧,子供油口位于同一侧,子回油口 和子供油口位于基准面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块609上设有主卸油口和子卸油口,主卸油 口609-3位于阀块的外端面,阀块609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之间有侧连 接面,连接面和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子卸油口;每个子卸油口通过卸油 通道与主卸油口相连。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既能作为独立的技术方案,也能相互组合, 形成组合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 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 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相关技术
  • 一种全液压驱动履带式清淤机器人
  • 一种清淤机器人液压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557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