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8:42


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承载力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静载试验,是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对基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

通常,桩基静载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液压杆,底座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传感器,液压杆的输出端上设置有锤击头,当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时,先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底座上,后通过控制液压杆伸缩从而带动锤击头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而位于底座下端面上的传感器可对底座上的桩基本体进行静载承载力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锤击头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时,桩基本体较易发生倾斜摇晃,一方面,桩基本体倾斜会对周围的物品甚至操作人员形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桩基本体重心偏移,会使静载测试结果产生偏差,即检测装置测量结果不精准。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检测装置的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箱,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定位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桩基本体,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上设置有锤击头,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均用于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对桩基本体进行承载力检测时,可先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定位槽中,定位槽可对桩基本体进行初步定位,后驱动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同步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最后,驱动液压杆带动锤击头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通过设置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二者可配合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降低了桩基本体在水平方向发生倾斜晃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桩基本体在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均与桩基本体贴合,所述定位箱上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第一夹持板与双向螺杆的左旋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双向螺杆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上固定有滑块,所述定位箱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用于供滑块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双向螺杆转动,由于第一夹持板与双向螺杆的左旋螺纹螺纹连接、第二夹持板与双向螺杆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所以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可同步朝向桩基本体滑移,二者配合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同时,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可配合对不同直径的桩基本体进行夹持,扩大了检测装置的应用范围;另外,在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滑移的过程中,滑块始终沿第一滑道滑移,二者配合限定了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滑移路径,降低了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发生转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所述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均与桩基本体贴合,所述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上均设置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连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远离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移块与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定位箱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同步件,所述同步件用于驱动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件同步驱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同步转动,滑移块沿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朝向地面滑移,同步的,连杆转动、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在整个滑移过程中,连杆可对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同步件包括驱动蜗杆、第一驱动涡轮以及第二驱动涡轮,所述驱动蜗杆转动设置于定位箱上,所述第一驱动涡轮与第一螺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涡轮与第二螺杆同轴设置,所述驱动涡杆与第一驱动涡轮以及第二驱动涡轮均相互啮合,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驱动蜗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源驱动驱动蜗杆转动,驱动蜗杆带动第一驱动涡轮以及第二驱动涡轮同步转动,进而第一双向螺杆以及第二双向螺杆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上同轴设置有连接涡轮,所述连接涡轮与驱动蜗杆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蜗杆转动时,驱动蜗杆可同步驱动连接涡轮转动,进而双向螺杆可随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同步转动,即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第三夹持板以及第四夹持板可同步对桩基本体进行限位。

优选的,还包括罩设箱,所述定位箱与罩设箱滑移连接,所述罩设箱上开设有滑移口,所述滑移口用于供定位箱穿过,所述罩设箱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遮挡滑移口,所述挡板与罩设箱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装置本体放置在定位槽中时,可先将驱动挡板滑移,直至挡板不再对滑移口进行遮挡,后驱动定位箱滑移出罩设箱,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定位槽中,放置完成后,驱动定位箱滑移进入罩设箱,并使挡板对滑移口遮挡;通过罩设箱的设置,降低了锤击头在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时,桩基本体发生破裂后桩基碎块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定位箱可滑移出罩设箱使得桩基本体的放置过程更为简便。

优选的,所述罩设箱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滑杆,所述第二滑道用于供滑杆以及挡板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定位箱滑移出罩设箱前,先转动挡板,直至挡板可沿第二滑道滑移,第二滑道限定了挡板的滑移路径,挡板整体滑移过程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罩设箱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同轴设置有带动齿轮,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带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带动齿轮与带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齿条的齿面与带动齿条的齿面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沿第二滑道滑移时,挡板上的驱动齿条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与驱动齿轮通过连接杆相连的带动齿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地,带动齿轮驱动带动齿条滑移,最终实现定位箱滑移出罩设箱。

优选的,所述定位箱上滑动设置有托举板,所述托举板滑动设置于定位槽内,所述托举板的外周壁与定位槽的内壁贴合,所述定位箱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托举板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桩基本体检测完毕后,启动第二驱动源,第二驱动源驱动托举板远离定位槽的底壁滑移,直至托举板的上表面与定位底座的上表面齐平,通过托举板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将桩基本体搬运出定位槽的过程更为简便。

优选的,所述罩设箱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对于定位箱进行清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试验结束后,开启风机,风机可对定位箱中的灰尘进行吹除,提高了定位箱的整体洁净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二者可配合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降低了桩基本体在水平方向发生倾斜晃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桩基本体在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2.当需要将装置本体放置在定位槽中时,可先将驱动挡板滑移,直至挡板不再对滑移口进行遮挡,后驱动定位箱滑移出罩设箱,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定位槽中,放置完成后,驱动定位箱滑移进入罩设箱,并使挡板对滑移口遮挡;通过罩设箱的设置,降低了锤击头在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时,桩基本体发生破裂后桩基碎块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定位箱可滑移出罩设箱使得桩基本体的放置过程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定位槽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托举板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夹持板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同步轮部分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第二滑道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带动齿条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罩设箱;2、定位箱;3、液压杆;4、锤击头;5、定位底座;6、定位槽;7、托举板;8、第二驱动源;9、第一夹持板;10、第二夹持板;11、第三夹持板;12、第四夹持板;13、双向螺杆;14、第一滑道;15、滑块;16、第一螺杆;17、第二螺杆;18、滑移块;19、连接板;20、连杆;21、驱动蜗杆;22、第一驱动涡轮;221、第一驱动蜗杆;222、第二驱动蜗杆;23、第二驱动涡轮;24、第一驱动源;25、第一同步轮;26、第二同步轮;27、连接涡轮;28、挡板;29、第一支撑块;30、第二支撑块;31、第一滑槽;32、第二滑槽;33、滑杆;34、第二滑道;35、驱动齿条;36、带动齿条;37、驱动齿轮;38、带动齿轮;39、风机;40、滑移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参照图1,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罩设箱1以及定位箱2,罩设箱1放置于地面上,定位箱2滑动设置于罩设箱1内,罩设箱1上开设有滑移口40,滑移口40用于供定位箱2穿过。

参照图2,罩设箱1的顶壁上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锤击头4,锤击头4用于锤击桩基本体。

参照图2,定位箱2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底座5,定位底座5上开设有定位槽6,定位槽6用于放置桩基本体。

参照图2和图3,定位箱2上滑动设置有托举板7,托举板7滑动设置于定位槽6内,托举板7的外周壁与定位槽6的内壁贴合,托举板7的底壁上固定有传感器,定位箱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源8,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源8为气缸,气缸可驱动托举板7远离定位槽6的内底壁滑移。

参照图2,定位箱2上设置有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

参照图2,第一夹持板9与第二夹持板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关于桩基本体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夹持板11与第四夹持板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关于桩基本体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位于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一夹持板9、第二夹持板10、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均与桩基本体的外周壁贴合。

当需要对桩基本体进行检测时,可先驱动定位箱2滑移出罩设箱1,然后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定位槽6中,定位槽6可对桩基本体进行预定位,接着,驱动第一夹持板9、第二夹持板10、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最后,驱动液压杆3带动锤击头4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通过第一夹持板9、第二夹持板10、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的设置,提高了检测时桩基本体的稳定性,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当桩基本体检测完毕后,启动气缸,气缸驱动托举板7远离定位槽的底壁滑移,直至托举板7的上表面与定位底座5的上表面齐平,通过托举板7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将桩基本体搬运出定位槽6的过程更为简便。

参照图4和图5,定位箱2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13,双向螺杆13水平放置且平行于定位箱2的宽度方向。第一夹持板9与双向螺杆13的左旋螺纹螺纹连接,第二夹持板10与双向螺杆13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定位箱2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第一滑道14,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上均一体成型有滑块15,第一滑道14用于供滑块15滑移。

当需要驱动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同步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时,转动双向螺杆13,由于第一夹持板9与双向螺杆13的左旋螺纹螺纹连接,第二夹持板10与双向螺杆13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所以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可同步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

在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滑移的过程中,滑块15始终沿第一滑道14滑移,滑块15与第一滑道14配合限定了第一夹持板9与第二夹持板10的滑移路径,降低了第一夹持板9以及第二夹持板10发生转动的可能性。

参照图4,定位箱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组滑移件,一组用于驱动第三夹持板11滑移,另一组用于驱动第四夹持板12滑移。

参照图4,滑移件包括第一螺杆16、第二螺杆17以及连杆20,第一螺杆16以及第二螺杆17均转动设置于定位箱2的内壁上,第一螺杆16以及第二螺杆17均竖直设置,第一螺杆16以及第二螺杆17沿定位箱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螺杆16上螺纹连接有滑移块18,滑移块18水平设置,滑移块18远离第一螺杆16的一端与第二螺杆17螺纹连接。滑移块18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远离滑移块18的一端与第三夹持板11、第四夹持板12固定连接。连杆20与定位箱2转动连接,连杆20远离定位箱2的一端与连接板19转动连接。

当需要驱动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对桩基本体进行限位时,驱动第一螺杆16以及第二螺杆17同步转动,滑移块18沿第一螺杆16以及第二螺杆17朝向地面滑移,同步的,连杆20转动、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朝向桩基本体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夹持,在整个滑移过程中,连杆20可对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进行支撑。

参照图4和图5,定位箱2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蜗杆21,驱动蜗杆21平行于定位箱2的长度方向且水平设置,第一螺杆16远离地面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涡轮22,第二螺杆17远离地面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涡轮23,第一驱动涡轮22与第二驱动涡轮23位于同一水平线,第一驱动涡轮22以及第二驱动涡轮23均与驱动蜗杆21相互啮合。

参照图4和图6,驱动蜗杆21包括第一驱动蜗杆221以及第二驱动蜗杆222。第一驱动蜗杆221与第三夹持板11相对应的第一驱动涡轮22以及第二驱动涡轮23相啮合;第二驱动蜗杆222与第四夹持板12相对应的第一驱动涡轮22以及第二驱动涡轮23相啮合。

参照图5,定位箱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源24,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24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蜗杆221固定连接。

参照图6,第一滑道14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第一驱动蜗杆221以及第二驱动蜗杆222穿过。第一滑道1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25以及第二同步轮26,第一同步轮25与第一驱动蜗杆221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同步轮26与第二驱动蜗杆222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25与第二同步轮26通过同步带相连。

参照图5,双向螺杆13上固定有连接涡轮27,连接涡轮27与第一驱动蜗杆221相啮合。

启动电机,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蜗杆221转动,进而,与第一驱动蜗杆221相啮合的第一驱动涡轮22、第二驱动涡轮23、连接涡轮27同步转动、同时,第一同步轮25转动,进而,第一螺杆16、第二螺杆17以及双向螺杆13同步转动、第二同步轮26转动,第二同步轮26带动第二驱动蜗杆222转动,进一步的,与第二驱动蜗杆222相啮合的第一驱动涡轮22以及第二驱动涡轮23同步转动,即第一夹持板9、第二夹持板10、第三夹持板11以及第四夹持板12同步滑移并对桩基本体进行抵紧。

参照图1,罩设箱1上转动设置有挡板28,本申请实施例中,挡板28可遮挡三分之二的滑移口40。

参照图1,罩设箱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块29以及第二支撑块30,第一支撑块29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1,第二支撑块3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2,第一滑槽31以及第二滑槽32均沿水平方向开设,罩设箱1上滑动设置有滑杆33,滑杆33的一端与第一滑槽31的内壁贴合,滑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32的内壁贴合,第一滑槽31以及第二滑槽32均用于供滑杆33滑移。

参照图7,罩设箱1的内顶壁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第二滑道34,第二滑道34与第一滑槽31以及第二滑槽32均连通,即第二滑道34用于供滑杆33滑移。第二滑道34限定了挡板28的滑移路径,挡板28整体滑移过程更为稳定。

参照图7和图8,挡板28靠近罩设箱1的一端上一体成型有驱动齿条35,定位箱2上固定有带动齿条36,驱动齿条35与带动齿条36的齿面相对设置。罩设箱1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竖直设置,连接杆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37,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带动齿轮38,驱动齿轮37与驱动齿条35相互啮合,带动齿轮38与带动齿条36相互啮合。

转动挡板28,挡板28远离地面滑移,直至挡板28转动至水平方向,后驱动挡板28朝向罩设箱1滑移,同步的,滑杆33沿第二滑道34滑移、驱动齿条35与驱动齿轮37啮合,继续推动挡板28,驱动齿条35带动驱动齿轮37转动,进而与驱动齿轮37同轴设置的带动齿轮38同步转动,进一步的,与带动齿轮38相啮合的带动齿条36滑移,由于驱动齿条35与带动齿条36的齿面相对设置,所以定位箱2的滑移方向与挡板28相反,即挡板28滑移进入罩设箱1的同时,定位箱2滑移出罩设箱1。

当需要将装置本体放置在定位槽6中时,可先将驱动挡板28滑移,直至挡板28不再对滑移口40进行遮挡,此时,定位箱2滑移出罩设箱1,将桩基本体放置于定位槽6中,放置完成后,朝向外侧拉动挡板28,通过驱动齿条35、驱动齿轮37、带动齿条36以及带动齿条36的配合驱动定位箱2滑移进入罩设箱1,并使挡板28对滑移口40遮挡。

通过罩设箱1的设置,降低了锤击头4在对桩基本体进行锤击时,桩基本体发生破裂后桩基碎块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定位箱2可滑移出罩设箱1使得桩基本体的放置过程更为简便。

参照图2,罩设箱1上设置有风机39,当检测试验结束后,开启风机39,风机39可对定位箱2中的灰尘进行吹除,提高了定位箱2的整体洁净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桩基础容许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一种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的桩基荷载试验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一种散粒体垫层材料承载力检测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
  • 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工程桩基用检测装置
  • 一种建筑桩基检测用的承载力检测装置
  • 一种新型桩基及其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