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下行传输方法、下行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下行传输方法、下行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传输方法、下行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比如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工业传感监测等业务的普及。这些业务通常要求几十到100M的速率,同时对时延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NB-IoT)技术很难满足要求。故,提出了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中再设计一种新的类型终端用以来覆盖中端物联网设备的要求。在目前的3GPP标准化中,这种新的类型终端叫做Reduced capability UE或者简称为Redcap UE。

通常,Redcap UE通常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低造价,低复杂度

-一定程度的覆盖增强

-功率节省

由于目前的新空口(New Radio,NR)是针对高速率低时延等高端终端设计的,因此当前的设计无法满足Redcap UE的上述要求。因此需要对目前的NR系统进行改造用以满足Redcap UE的要求。比如,为了满足低造价,低复杂度等要求,可以限制Redcap UE的接收天线数量。然而,Redcap UE接收天线数量的减少,会造成覆盖损失,影响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行传输方法、下行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下行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包括: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在所述第二时域位置结束后的第一时域位置处,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响应于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入非唤醒状态,并保持所述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非唤醒状态为微睡眠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还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所述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还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每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每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N次传输为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之外的任一次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

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包括:

若在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包括:

若在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传输结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并停止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确定第四参数,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所述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所述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下行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发送所述第一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发送所述第二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四参数,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所述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所述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下行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在所述第二时域位置结束后的第一时域位置处,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在当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入非唤醒状态,并保持所述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所述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每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

若在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若在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采用如下方式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传输结束;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并停止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四参数,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所述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所述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下行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三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第四参数,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所述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所述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行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行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行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行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的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实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传输,进而可以实现覆盖增加,弥补引天线数量减少等因素造成的覆盖损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PDCCH和PDSCH联合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装置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装置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下行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下行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参阅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资源进行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可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络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在图1中未画出。本公开实施例对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网络设备数量和终端数量不做限定。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DMA,SC-FD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根据不同网络的容量、速率、时延等因素可以将网络分为2G(英文:generation)网络、3G网络、4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网络,如5G网络,5G网络也可称为是新无线网络(New Radio,NR)。为了方便描述,本公开有时会将无线通信网络简称为网络。

进一步的,本公开中涉及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络设备。该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基站)、家庭基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等,还可以为NR系统中的gNB,或者,还可以是构成基站的组件或一部分设备等。当为车联网(V2X)通信系统时,网络设备还可以是车载设备。应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本公开中涉及的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智能手机(Mobile Phone)、口袋计算机(PocketPersonal Computer,PPC)、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者车载设备等。此外,当为车联网(V2X)通信系统时,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车载设备。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可以是Redcap UE。为了满足Redcap UE低造价,低复杂度等要求,可以限制Redcap UE的带宽,比如限制到10M Hz或者20M Hz,或者限制RedcapUE的接收天线数量。针对功率节省,可能的优化方向是减少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如在同一个时隙中只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道,在同一时隙的其他符号时刻则进入非唤醒状态。对于一定程度的覆盖增强,可能的方法有对各个信道进行多次重复传输,增加聚合等级以及降低码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非唤醒状态可以为微睡眠状态或其他任何非唤醒的状态。

现有NR系统中,针对不同频带,普通的终端设备可能支持4根或2根接收天线,而对于Redcap UE,为了降低设备的复杂度及造价,针对不同的频带可能将接收天线的数量减少到2根或1根。对于Redcap UE的传输,若使用现有的PDCCH&PDSCH传输机制,势必会降低网络的覆盖范围,使得距离基站较远的Redcap UE的控制信令及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均得不到保证。现有NR系统中,对于单次传输的PDCCH信道,若将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从4根减少到2根,大约会造成2.5~4dB的覆盖损失;若将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数量从2根减少到1根,大约会造成3~5dB的覆盖损失;而若将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数量从4根减少到1根,则将可能造成高达6~9dB的覆盖损失。

为了弥补Redcap UE接收天线数量的减少造成的覆盖损失,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在该下行传输方法中可通过多次重复传输的方式对PDCCH信道的传输进行增强。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下行传输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确定第一参数。

其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

相关技术中进行通信的终端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终端。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不同类型终端中任意两种不同类型的终端称为第一类型终端和第二类型终端。其中,第一类型终端和第二类型终端可以是具有不同的能力。例如终端的能力可以是收发带宽、收发天线数量、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以及处理时间延迟等。终端的能力不同可以是收发带宽、收发天线数量、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以及处理时间延迟中的一项或多项不同。一示例中,第一类型终端可以是NR-lite,第二类型终端可以是NR终端。

在步骤S12中,基于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故,基于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可以实现PDCCH的多次重复传输。PDCCH的多次重复传输,可以弥补第一类型终端由于接收天线数量的减少和系统带宽的减少等因素造成的覆盖损失,进而实现覆盖增强,优化通信传输性能。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通过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的多次重复传输,实现覆盖增强。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可确定第二参数。其中,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基于第二参数进行PDSCH的重复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PDSCH的重复传输和PDCCH的重复传输两种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进行PDCCH和PDSCH的联合重复传输。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下行传输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确定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其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S22中,基于第一参数进行PDCCH传输,并基于第二参数进行PDSCH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的PDCCH传输和PDSCH传输,是指的多次PDCCH的重复传输和多次PDSCH的重复传输。重复传输,在一些场景下可以弥补第一类型终端由于接收天线数量的减少和系统带宽的减少等因素造成的覆盖损失,进而实现覆盖增强,优化通信传输性能。

相关技术中,PDCCH和PDSCH传输机制中,对于PDSCH信道与PDCCH信道的时域资源关联方案如下:PDSCH信道的时域资源位置由PDCCH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令(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来指示,其中PDSCH的时域资源位置相对于PDCCH的传输位置可偏移0~3个时隙,即PDSCH既可以与PDCCH在同一时隙中进行传输,也可以在PDCCH传输时隙之后的1~3个时隙中进行传输。其中,对于同一时隙两种信道的传输,PDSCH的传输放在PDCCH信道之后进行。其中,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PDCCH和PDSCH联合传输的图样(pattern)示例图。图4中,PDSCH的传输放在PDCCH信道之后的3个时隙中进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进行PDCCH和PDSCH联合重复传输时,设计PDSCH相对PDCCH的时隙偏移量K0,例如时隙偏移量K0可以为0~3个时隙。基于PDSCH相对PDCCH的时隙偏移量K0,进行PDCCH的重复传输以及PDSCH的重复传输。

在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该偏移值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时域位置和/或第二时域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点的绝对时隙偏移量。在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该偏移值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时域位置与第二时域位置之间的相对时隙偏移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将指示PDSCH相对PDCCH的时隙偏移量K0的参数称为第三参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下行传输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确定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

其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其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的时域位置。

在步骤S32中,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进行PDCCH和PDSCH联合重复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时域位置也可以理解为是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即PDSCH开始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时域位置所指示的PDCCH的时域位置,可以理解为是PDS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相对设定时隙偏移量K0的PDCCH的时域位置。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是PDCCH重复传输过程中的任意时域位置。其中,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是PDCCH重复传输的固定时域位置,例如首次传输时域位置,或最后一次传输时域位置,或任意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是PDCCH重复传输的非固定时域位置,例如,非首次传输时域位置且非最后一次传输时域位置的任意第N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实现PDCCH的重复传输以及PDSCH的重复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即,在PDCCH信道重复传输全部结束之后的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PDSCH信道的传输,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确定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即终端确定出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以及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最后一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

其中,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可以通过DCI信令指示。时隙偏移量K0可复用已有NR DCI信令中的时域资源指示字段,即K0可取值0~3。不同的传输次数中,PDCCH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内容完全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确定了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以及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最后一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可以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CCH,并在第二时域位置结束后的第一时域位置处,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SCH。

其中,响应于在当前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到PDCCH,进入非唤醒状态,并保持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一个PDC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PDCCH。

在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该非唤醒状态,可以为微睡眠状态或其他任何唤醒状态之外的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CCH。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第一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PDSCH。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失败,缓存PDCCH。

其中,终端在每次PDSCH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SCH。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SCH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SCH解码失败,缓存PDSCH。

一示例中,第一类型终端为Redcap UE。Redcap UE根据RRC信令配置的搜索空间集及控制资源集的参数信息,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在相应的时频域资源位置上开始进行PDCCH的接收。在每个PDCCH传输时隙中,Redcap UE接收完PDCCH信道后,即可进入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个PDCCH信道接收时刻醒来。Redcap UE可在PDCCH信道传输的偶数次位置,尝试解码PDCCH信道。若PDCCH解码失败,缓存该数据,留作与下次要解码的PDCCH进行HARQ合并。若PDCCH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其后剩余的PDCCH传输均不做处理,直至PDSCH信道传输的开始时刻醒来。

进一步的,对于每一次的PDSCH传输,Redcap都尝试进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若PDSCH解码失败,则缓存该数据,留作与下次PDSCH传输的数据进行HARQ合并。在一些实施例中,若PDSCH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其后剩余的PDSCH传输均不做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PDC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不同PDS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PDCCH信道重复传输全部结束之后的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PDSCH信道的传输的方式,实现了PDCCH与PDSCH串行接收的方式。PDCCH与PDSCH串行接收的方式,可有效降低Redcap UE的能耗,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处理复杂度。考虑到可能引入较高的传输时延,可将该方案应用于对时延需求不敏感的用例(use case),例如视频监控设备(video Surveillance)。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其中,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即,在PDCCH信道重复传输过程中某一时域位置之后的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PDSCH信道的传输,也可以理解为是PDS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位于PDCCH重复传输过程中。

一示例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即,在PDCCH信道第一次传输之后的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PDSCH信道的传输,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确定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的方式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即终端确定出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以及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其中,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可以通过DCI信令指示。时隙偏移量K0可复用已有NR DCI信令中的时域资源指示字段,即K0可取值0~3。不同的传输次数中,PDCCH所携带的信息比特内容完全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确定了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以及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可以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CCH,并从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SCH。其中,第一类型终端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CCH。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确定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PDSCH的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CCH和PDSCH。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PDSCH,则解码已缓存的PDSCH。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PDSCH,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PDSCH。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SCH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PDSCH和PDCCH的时域传输结束。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PDSCH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SCH,并停止接收PDCCH。

本公开实施例中仍以第一类型终端为Redcap UE为例进行说明。时隙偏移量K0仍重用现有NR DCI信令中的时域资源指示字段。因此,该实施方式中,PDSCH可在PDCCH开始的第0~3个时隙中开始进行传输。

其中,Redcap UE在PDCCH传输开始的时隙同时进行PDCCH与PDSCH的接收与缓存。在每个偶数次传输时隙,Redcap UE尝试解码PDCCH信道。若PDCCH解码失败,则继续进行PDCCH与PDSCH的接收。若PDCCH解码成功,则根据PDCCH中的时域指示字段去寻找PDSCH信道的时域位置。若当前时刻已经有缓存的PDSCH数据,即PDSCH传输已开始,则尝试解码PDSCH信道。若PDSCH信道解码失败,则继续进行PDSCH信道的接收,同时不再继续进行PDCCH信道的接收。若PDSCH信道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PDSCH与PDCCH传输结束时醒来。若当前时刻PDSCH传输还未开始,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PDSCH传输开始时醒来接收并解码PDSCH信道,直至解码成功。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PDC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不同PDS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使得Redcap UE在同一时隙中可能需要同时接收并处理PDCCH信道和PDSCH信道。相对于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对设备的复杂度要求较高。但是,相对于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的实施方式,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的实施方式具有较低的时延开销。此外,在当前信道质量状况较好的场景下,若RedcapUE在PDCCH重复传输结束之前即成功解码PDSCH,则能够有效较低设备能耗。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的实施方式可适用于时延需求较高的用例(use case),例如,安全类传感器(safety related sensors)等场景。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即,在PDCCH信道非首次传输且非最后一次传输过程中某一时域位置(时域资源位置以T0来表示)之后的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PDSCH信道的传输如图8所示。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PDCCH和PDSCH进行联合重复传输的pattern示例图。

本公开实施例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的情景中,除确定出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和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以及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第N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外,还需要确定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需要确定第四参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

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减小信令开销,第四参数和第三参数可以是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DCI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时,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基于PDCCH传输次数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索引确定。一示例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为:Nc/4*(T0索引值+1)。

本公开实施例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可由DCI信令中包括的第一信息域指示。即,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索引。本公开实施例中,为减少信令开销,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第N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时,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索引的第一信息域可以复用原本用于指示时隙偏移量K0的DCI信令中的信息域。

本公开实施例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的位置可为四分之一的Nc、四分之二的Nc、四分之三的Nc以及Nc。比如当PDCCH重传8次时,T0的可选位置包括:第二次PDCC传输、第四次PDCCH传输、第六次PDCCH、第八次PDCCH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仍以第一类型终端为Redcap UE为例进行说明。其中,Redcap UE进行PDCCH和PDSCH的重复传输时,确定出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第N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其中,为了进一步减小信令开销,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时隙偏移量K0可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DCI信令来指示。当时隙偏移量K0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可重用DCI信令时域资源指示字段中的时隙偏移比特(2bits)来承载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的索引值,以进一步减少信令开销。其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索引四个取值:0~3,则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的实际位置为Nc/4*(T0索引值+1)。为增加调度灵活性,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和时隙偏移量K0不同时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

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的情景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值可通过网络设备来指示,相对固定参考时域位置(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或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方式,增加了网络设备调度的灵活性。此外,与PDSCH的重复传输在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之后时隙偏移量K0对应位置开始进行传输的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传输时延。

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确定出PDCCH信道的重传次数Nc、PDSCH信道的重传次数Ns、第一次PDSCH传输相对于PDCCH第N次传输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K0,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T0,可以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CCH,并从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SCH。其中,第一类型终端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CCH。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确定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PDSCH的解码。响应于PDCCH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CCH和PDSCH。

进一步的,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PDSCH,则解码已缓存的PDSCH。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PDSCH,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PDSCH。其中,响应于PDSCH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PDSCH和PDCCH的时域传输结束。响应于PDSCH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SCH,并停止接收PDCCH。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PDC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不同PDSCH重复传输之间的时隙差值(time gap)可以由协议规定为固定值,也可通过网络设备通过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来静态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PDCCH重复传输和/或PDSCH重复传输的下行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中。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下行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1中,确定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S42中,发送第一参数。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下行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51中,确定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其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S52中,发送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确定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确定第四参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参数和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PDC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类型终端,可以是NR-lite。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网络设备实现下行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参阅上述终端实现下行传输实施的过程,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更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终端进行交互实现基于通信参数的门限值进行通信的过程,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终端侧或网络侧实现通信处理的实施过程,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涉及的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中可以配合前述的实施例使用,也可以是独立使用。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前述的实施例一起使用,其实现原理类似。本公开实施中,部分实施例中是以一起使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当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的举例说明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行传输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装置框图。参照图11,该下行传输装置100应用于终端,下行传输装置100包括确定单元101和传输单元102。

确定单元101,用于确定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CCH重复传输次数。传输单元102,用于基于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101还用于确定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101还用于:确定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CCH,并在第二时域位置结束后的第一时域位置处,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S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CCH:响应于在当前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到PDCCH,进入非唤醒状态,并保持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一个PDC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PDC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CCH。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第一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PDSCH。响应于PDCCH解码失败,缓存PDC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接收PDSCH:

在每次PDSCH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SCH。响应于PDSCH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响应于PDSCH解码失败,缓存PDSCH。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基于第一参数接收PDCCH:

确定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并从PDCCH首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CCH,并从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PDS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按照PDC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CCH,并按照PDSCH重复传输次数接收PDSCH: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PDCCH。响应于PDCCH解码成功,确定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PDSCH的解码。响应于PDCCH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CCH和PDS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进行PDSCH的解码:

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PDSCH,则解码已缓存的PDSCH。若在确定的PDSCH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PDSCH,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PDSCH。

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102采用如下方式解码已缓存的PDSCH:

响应于PDSCH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PDSCH和PDCCH的时域传输结束。响应于PDSCH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PDSCH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PDSCH,并停止接收PDCCH。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101还用于:确定第四参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参数和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PDC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下行传输装置框图。参照图12,该下行传输装置200应用于网络设备,下行传输装置200包括确定单元201和发送单元202。

确定单元201,用于确定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单元202,用于发送第一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201还用于:确定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PDSCH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单元202还用于:发送第二参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201还用于:确定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相对第二时域位置的时隙偏移量,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域位置为PDS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PDCCH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201还用于:确定第四参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参数和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和/或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PDC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PDCCH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下行传输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3,装置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02,存储器304,电力组件306,多媒体组件308,音频组件310,输入/输出(I/O)接口312,传感器组件314,以及通信组件316。

处理组件302通常控制装置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08和处理组件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306为装置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08包括在所述装置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04或经由通信组件3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12为处理组件3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14可以检测到装置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检测装置300或装置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00的处理器3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下行传输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4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4,装置400包括处理组件4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4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4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4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4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4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4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4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被配置为将装置4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458。装置4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4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43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400的处理组件4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传输参数,所述传输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第一参数和/或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传输参数进行下行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传输参数,所述传输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与第二时域位置的相对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传输参数,所述传输参数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时域位置和/或第二时域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点的绝对时隙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域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次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

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所述第二时域位置结束后的第一时域位置处,按照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为以下的任一种设备:基站、核心网设备、用户终端、等。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终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响应于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域位置处接收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入非唤醒状态,并保持所述非唤醒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非唤醒状态可以为微睡眠状态。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下行传输,还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执行响应操作;

其中,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执行响应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所述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并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一次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执行响应操作;

其中,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执行响应操作,包括: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进入睡眠状态;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缓存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所述第N次传输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接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一次传输时域位置;

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一次传输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开始,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一次传输时域位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时域位置。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按照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次数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在偶数次传输时域位置处解码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成功,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并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

响应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包括:

响应于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已经缓存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解码,包括:

响应于确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时域位置处未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则进入睡眠状态并保持睡眠状态直至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进入唤醒状态,接收并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成功,则进入睡眠状态直至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传输结束。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码已缓存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

响应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码失败,则继续在下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域位置处接收并缓存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并停止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非首次传输且为非最后一次传输。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四参数,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或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参数和/或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下行控制信令确定。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参数为基于协议确定的固定值,所述第四参数基于下行控制信令确定;且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确定。

在上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包括第一信息域,所述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N次传输的时域位置索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相关技术
  • 下行传输方法、下行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 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双向传输装置及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20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