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2:39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防直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些空调上配置有防直吹功能,可以避免风直吹用户,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相关技术中,在防直吹控制时,空调温度仍是围绕设定的温度进行控制。该情形下,在风避人时,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使得用户对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感觉下降,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比如,空调设定制冷温度较高,在风吹人时,该温度对于用户正好,但是,防直吹开启后,形成风避人,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会有所降低,舒适性感觉下降。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有助于保障空调防直吹控制下的室内温度舒适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或者,

获取当前风档,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风档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还获取室内人员分布信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至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

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包括:

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有多个,则将距离空调最远的人员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

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只有一个,则将其直接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基于水平面,确定所述基准人员头顶相对于空调的头顶角度;

根据预设的头顶角度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头顶角度所对应的防直吹角度确定为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防直吹控制之前,确定当前运行模式是否关联有防直吹功能,若是,则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开始运行时,获取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以及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并在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获取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包括: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得到第二温度差,以及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得到第三温度差;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差,则判断出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反之,则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则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补偿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所对应的补偿时间,控制空调继续运行确定出的补偿时间后,进入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其中,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调节导风板角度时,或者,检测到空调被切换至未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时,退出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退出防直吹控制后,截止下次开机前,不再进行防直吹控制。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处理模块,用于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

温度修订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第三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

导风组件,用于被控制调整空调出风角度;

控制器,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

导风板、旋转机构、连杆和齿轮驱动机构;

其中,

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旋转机构配置在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旋转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连杆的前端转动;

所述连杆一侧形成有沿所述连杆长度方向分布的轮齿,所述齿轮驱动机构的齿轮轮齿与所述连杆上的轮齿啮合配合,所述齿轮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连杆前进,使得所述连杆前端的所述导风板被推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在长度方向整体呈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人员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空调所在房间内的人员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基于该第一温度差对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修正后的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实现对防直吹控制下室内温度舒适性的优化控制改进,有助于在风避人时,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得到保障,进而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头顶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风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

步骤S102、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的,相关技术中,防直吹控制下,空调仍是围绕设定的温度进行运行,该情形下,空调切入防直吹控制时,在风避人下,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使得用户对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感觉下降,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比如,夏季时,空调设定制冷温度较高(如28℃),在风吹人时,该温度对于用户正好,但是,防直吹开启后,形成风避人,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会有所降低,舒适性感觉下降。而通过上述方案,空调在切换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基于该第一温度差对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修正后的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实现对防直吹控制下室内温度舒适性的优化控制改进,有助于在风避人时,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得到保障,进而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空调已有的设定温度,在防直吹控制下,其设定温度可以不改变,只是不围绕其运行,而是围绕目标温度运行。这样的好处是,在切换为非防直吹控制下,空调又可以按之前的设定温度运行,继续保障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比如,空调设定制冷温度较高(如28℃),在风吹人时,该温度对于用户正好,在切换进入防直吹控制后,根据本申请上述方案得到的目标温度可能小于28℃,保障风避人下,人体感觉的制冷效果舒适性不变。而后,又切换至风追人模式下,此时,若以目标温度(可能小于28℃)对用户直吹,用户会感觉偏冷。因而,以之前的设定温度(28℃)吹用户,对于用户正好,继续保障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02,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或者,

获取当前风档,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风档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具体的,以制冷运行下防直吹控制为例,对用户设定温度进行修正,确定空调器运行的目标温度T目标温度,T

方式一:通过第一温度差△T

上述表格中,有五个不同的温度差区间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判断第一温度差△T

方式二:通过第一温度差△T

上述表格中,示出温度差区间和风档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温度差区间和风档各有五个,形成的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有25种情况,进而使得补偿控制更为精确。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人员分布信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至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步骤S202、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

步骤S203、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的,图2中,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先根据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目标防直吹角度,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至该目标防直吹角度,能够基于不同人员位置给出相对应的最优防直吹角度,从而能使得出风控制更为精确,然后,对用户对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确定空调的目标温度,使空调按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能进一步提升防直吹控制下室内温度舒适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获取室内人员分布信息,可以是实时获取,然后进行实时导风角度控制,也可以每隔一周期时间就获取一次,然后,进行导风角度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201,其中的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

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具体的,可以通过空调自身配置人员检测模块来得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也可以通过与外部设备进行联网,由外部设备的人员检测模块来得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人员检测模块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

本申请中,根据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对于基准人员的确定,本申请给出如下实施例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包括:

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有多个,则将距离空调最远的人员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而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只有一个,则将其直接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基于水平面,确定所述基准人员头顶相对于空调的头顶角度;

根据预设的头顶角度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头顶角度所对应的防直吹角度确定为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具体的,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头顶角度的示意图,图3中ɑ为头顶角度,进入智能防直吹控制后,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进行防直吹角度判断,调节导风板角度至目标防直吹角度θ

ɑ可以为当室内人员正向面对空调时,其头顶与空调形成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区间;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具体的,本申请还进一步给出根据第一温度差和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得到T

同样地,通过上述表格可知,温度差区间和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有25种情况,可使得补偿控制更为精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防直吹控制之前,确定当前运行模式是否关联有防直吹功能,若是,则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开始运行时,获取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以及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并在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获取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防直吹控制。

具体的,该方案对于具有防直吹控制的运行模式,在开启时,并不是立刻进入防直吹控制,而是设置了前置进入判断条件,确定空调何时进入防直吹控制。前置进入判断条件包含有时间和温度两个条件,要求满足运行一定时长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包括: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得到第二温度差,以及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得到第三温度差;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差,则判断出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反之,则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则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补偿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所对应的补偿时间,控制空调继续运行确定出的补偿时间后,进入防直吹控制。

具体的,仍以制冷模式运行为例,制冷模式下,当空调运行一段时间t

具体进入时间条件判断如下表:

上表中,根据第二列,制冷运行至t

在实际应用中,t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调节导风板角度时,或者,检测到空调被切换至未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时,退出防直吹控制。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为防直吹控制的退出方案,当用户手动调节导风板时,或者,将空调运行模式切换至未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时,退出防直吹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退出防直吹控制后,截止下次开机前,不再进行防直吹控制。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4包括:

温度获取处理模块401,用于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设定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差;

温度修订控制模块4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使空调按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温度控制。

进一步地,温度修订控制模块402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或者,

获取当前风档,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风档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当前风档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4还包括:

导风板调整模块403,用于在进入防直吹控制后,还获取室内人员分布信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至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导风板的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

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基准人员,包括:

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有多个,则将距离空调最远的人员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

若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分布信息确定出室内人员只有一个,则将其直接确定为所述基准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准人员相对于空调的位置,确定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包括:

基于水平面,确定所述基准人员头顶相对于空调的头顶角度;

根据预设的头顶角度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头顶角度所对应的防直吹角度确定为导风板的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

进一步地,温度修订控制模块402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差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区间和防直吹角度两者与补偿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和所述目标防直吹角度两者所共同对应的补偿温度对所述设定温度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4还包括:

进入判断模块404,用于在进入防直吹控制之前,确定当前运行模式是否关联有防直吹功能,若是,则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开始运行时,获取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以及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并在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获取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判断是否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包括:

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的室内温度得到第二温度差,以及根据开始运行时的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得到第三温度差;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差,则判断出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反之,则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

进一步地,进入判断模块404还用于:如果判断出不满足防直吹控制条件,则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补偿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所对应的补偿时间,控制空调继续运行确定出的补偿时间后,进入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其中,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4还包括:

退出模块405,用于当检测到用户调节导风板角度时,或者,检测到空调被切换至未关联有防直吹功能的运行模式时,退出防直吹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退出模块405,还用于:当退出防直吹控制后,截止下次开机前,不再进行防直吹控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防直吹控制装置4,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阅图5,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空调5包括:

导风组件51,用于被控制调整空调出风角度;

控制器52,与所述导风组件51连接,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人员检测模块53,与所述控制器52连接,用于检测空调所在房间内的人员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检测模块53包括:红外传感器。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5,控制器52控制导风组件51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风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该导风组件51包括:

导风板511、旋转机构512、连杆513和齿轮驱动机构514;

其中,

所述导风板511通过所述旋转机构512配置在所述连杆513的前端,所述旋转机构512能够驱动所述导风板511相对于所述连杆513的前端转动;

所述连杆513一侧形成有沿所述连杆513长度方向分布的轮齿,所述齿轮驱动机构514的齿轮轮齿与所述连杆513上的轮齿啮合配合,所述齿轮驱动机构514能够驱动所述连杆513前进,使得所述连杆513前端的所述导风板511被推出。

具体的,齿轮驱动机构514可以驱动连杆513前进或者后退,将导风板511推出空调或者,收回空调,在将导风板511推出空调后,再通过旋转机构512驱动导风板511,调整导风板511出风角度至目标防直吹角度,如图7所示,目标防直吹角度θ为导风板511出风侧端缘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在[-45°,45°]之间取值。

在实际应用中,齿轮驱动机构514可以通过电机配合齿轮实现,旋转机构512可以采用电机实现。

通过本申请上述导风组件51,形成的伸出式结构更为简单,可以使得风阻更小。

请参照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513在长度方向整体呈弧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技术
  • 空调防直吹控制方法、装置、空调
  • 空调防直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33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