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8:59


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进洞封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顶管施工工法在城市市政公用管线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也较广。但是,顶管进入接收井的接收洞口之后,管节与井壁套管之间约100mm的缝隙,一般仅采用胶泥等柔性材料封堵;同时,所有的顶管管道,基本位于地面以下较大深度,且常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同时,管道内存在水位标高的变化,承受上部水土自重压重、地面荷载作用等工况,在使用年限内,管道与接收井之间往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沉降。因此,管道与接收井井壁之间的缝隙往往会发生渗漏水等现象,长期渗漏水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周边地面、道路、市政管线的沉降等安全事故。可见,顶管管节进洞口的设计,是顶管接收井设计的一个难题,还极大地影响周边环境的破坏及经济的浪费。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顶管施工管道与接收井井壁之间的缝隙往往会发生渗漏水等现象,长期渗漏水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周边地面、道路、市政管线的沉降等安全事故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包括顶管管节、管节承口、接收井井壁、井壁预埋套管和封口环梁;

所述顶管管节的端部设置所述管节承口,所述顶管管节位于所述井壁预埋套管内,所述井壁预埋套管设置于所述接收井井壁内,所述预埋套管与所述顶管管节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顶管管节通过所述管节承口固定在所述井壁预埋套管内,所述封口环梁与所述管节承口、所述井壁预埋套管之间分别通过锚固钢筋固定,所述封口环梁与所述接收井井壁、所述顶管管节之间分别设置有止水条。

优选的,所述管节承口和所述井壁预埋套管均为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止水条。

优选的,所述封口环梁上设置有预留注浆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充分利用了接收井井壁的预埋套管、管节承口,通过锚固钢筋与上述钢结构连接,再实施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封口环梁,能大大降低顶管管节与接收井井壁之间的差异沉降,缓解顶管管节与井壁预埋套管缝隙间的地下水渗漏、地面沉降等情况,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若后续进一步出现渗漏水情况,还可通过事先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堵漏处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管管节、2管节承口、3接收井井壁、4井壁预埋套管、5封口环梁、6止水条、7锚固钢筋、8预留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包括顶管管节1、管节承口2、接收井井壁3、井壁预埋套管4和封口环梁5;

顶管管节1的端部设置管节承口2,顶管管节1位于井壁预埋套管4内,井壁预埋套管4设置于接收井井壁3内,预埋套管4与顶管管节1之间留有缝隙,顶管管节1通过管节承口2固定在井壁预埋套管4内,封口环梁5与管节承口2、井壁预埋套管4之间分别通过锚固钢筋7固定,封口环梁5与接收井井壁3、顶管管节1之间分别设置有止水条6。

具体的,管节承口2和井壁预埋套管4均为钢结构。

具体的,止水条6为遇水膨胀止水条。

具体的,封口环梁3上设置有预留注浆管8。

本发明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井壁预埋套管4、管节承口2,通过锚固钢筋7与上述钢结构的焊接连接,再实施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封口环梁5,能大大降低顶管管节1与接收井井壁3之间的差异沉降,缓解顶管管节1与井壁预埋套管4缝隙间的地下水渗漏、地面沉降等情况,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若后续进一步出现渗漏情况,还可通过事先预留注浆管8进行注浆、堵漏处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顶管进洞封口环梁结构
  • 适用于大跨度砼罐顶、中间或顶部环梁施工的支撑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37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