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6:57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广泛地应用到柔性显示屏中。

目前,柔性OLED显示屏在折叠式电子设备中应用时,图1所示,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中框和设置在中框上的柔性显示屏,中框包括第一中框7a和第二中框7b,第一中框7a和第二中框7b之间通过转动件6转动相连,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触控面板3、偏光片2和盖板1,显示面板包括背板5和设在背板5上的显示层4。折叠时,如图2所示,第一中框7a和第二中框7b折叠,柔性OLED显示屏弯折。如图3所示,柔性OLED显示屏弯折时,柔性OLED显示屏中的各个膜层均进行弯折。

然而,柔性OLED显示屏在重复弯折过程中,显示屏中的膜层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显示屏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降低柔性显示屏弯折过程中触控层的断裂风险,增加了柔性显示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抗冲击能力,解决了柔性显示屏在弯折过程中由于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显示屏功能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

显示面板、第一粘结层、第一调节层、第二调节层和触控膜层,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调节层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层和所述触控膜层之间。

通过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起到调节柔性显示屏弯折的中性层,使触控膜层弯折时受力减小,触控膜层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还可以调节触控膜层上下层温度湿度形变系统匹配度,降低温湿度下触控膜层弯折受内应力断裂风险。另外,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时,增大了柔性显示屏抗冲击能力,这样柔性显示屏展开后,在外界冲击等条件下,柔性显示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断裂,所以,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解决了柔性显示屏在弯折过程中由于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显示屏功能失效的问题,增加了柔性显示屏展开时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抗冲击能力。

所述第一调节层为环烯烃聚合物COP层,所述第二调节层为胶层。这样第二调节层一方面实现了对触控膜层起到应力隔绝作用,另一方面实现触控膜层固定在第一调节层上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层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第二调节层的杨氏模量。

这样触控膜层和显示面板之间增加高低杨氏模量两层结构,达到调整触控膜层应力状态,匹配触控膜层上下两层温湿度系数,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层的杨氏模量为2.0GPa,所述第二调节层的杨氏模量为80-800kP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层的厚度为20-4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层的厚度为15-25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层为压敏胶PSA或光学胶OCA。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

显示面板、第一粘结层和触控膜层,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这样在柔性显示屏弯折时,第一粘结层起到应力隔绝作用,从而使得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受到的应力降低,所以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不易出现断路风险。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触控膜层设在第一粘结层上,第一粘结层对触控膜层起到应力隔绝作用,这样触控膜层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路,确保了触控膜层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膜层包括:剥离层、设在所述剥离层上的金属架桥层、设在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架桥层上的第一绝缘层、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相互交叉且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触控电极在交叉处断开并通过所述金属架桥层接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偏光片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触控膜层之间。

通过偏光片起到提高屏幕亮度的作用,通过第二粘结层将偏光片固定在触控膜层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保护层和第三粘结层,所述第三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

这样保护层对柔性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柔性显示屏、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后壳之间。

通过包括上述柔性显示屏,这样电子设备折叠时,柔性显示屏中的触控膜层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另外,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时,增大了柔性显示屏抗冲击能力,这样柔性显示屏展开后,在外界冲击等条件下,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断裂,所以,通过柔性显示屏中设置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解决了柔性显示屏在弯折过程中由于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显示屏功能失效的问题,增加了柔性显示屏展开时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折叠式电子设备。这样电子设备可以折叠和展开使用,折叠后可以使用主副屏中的任意屏进行显示,展开后可以提供更大的显示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至少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相连。这样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可以转动相连,从而确保了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折叠和展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为两端朝向后壳卷曲的卷曲屏。这样电子设备为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卷曲屏的设置确保了电子设备具有高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触控膜层、显示面板、第一调节层、第二调节层和粘结层,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层为环烯烃聚合物COP层,第二调节层为胶层;

将所述第二调节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第一调节层之间;

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第一调节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形成柔性显示屏。

通过在将所述第二调节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第一调节层之间,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第一调节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这样形成的柔性显示屏中,触控膜层和显示面板之间具有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起到调节柔性显示屏弯折的中性层,使触控膜层弯折时受力减小,触控膜层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还可以调节触控膜层上下层温度湿度形变系统匹配度,降低温湿度下触控膜层弯折受内应力断裂风险。另外,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时,增大了柔性显示屏抗冲击能力,这样柔性显示屏展开后,在外界冲击等条件下,柔性显示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断裂,所以,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层和第二调节层解决了柔性显示屏在弯折过程中由于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显示屏功能失效的问题,增加了柔性显示屏展开时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供触控膜层,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剥离层;

在所述剥离层上形成金属架桥层;

在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架桥层上设置第一绝缘层,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一端与所述金属架桥层电连接的过孔;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相互交叉且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触控电极在交叉处断开并通过所述过孔与金属架桥层接通;

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

将所述衬底与所述剥离层分离,形成所述触控膜层。

这样形成的触控膜层中,触控膜层的剥离层与第二调节层接触,这样触控膜层中的金属层(例如金属架桥层)与第一调节层之间间隔剥离层与第二调节层,所以第一调节层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应力不易造成触控膜层中金属层的断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调节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第一调节层之间,包括:

在所述第一调节层上形成所述第二调节层。

将所述触控膜层设在所述第二调节层背向所述第一调节层的一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第一调节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形成所述粘结层;

将所述第一调节层与所述粘结层粘合,形成所述柔性显示屏。

或者,

在所述第一调节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形成所述粘结层;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所述粘结层粘合,形成所述柔性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触控膜层、显示面板和粘结层;

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形成柔性显示屏。

通过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这样形成的柔性显示屏中,触控膜层和显示面板之间具有粘结层,粘结层起到应力隔绝作用,从而使得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受到的应力降低,所以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不易出现断路风险。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粘结层对触控膜层起到应力隔绝作用,这样触控膜层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路,确保了触控膜层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供触控膜层,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剥离层;

在所述剥离层上形成金属架桥层;

在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架桥层上设置第一绝缘层,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一端与所述金属架桥层电连接的过孔;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相互交叉且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触控电极在交叉处断开并通过所述过孔与金属架桥层接通;

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

将所述衬底与所述剥离层分离,形成所述触控膜层。

这样形成的触控膜层中,触控膜层的剥离层与粘结层接触,这样触控膜层中的金属层(例如金属架桥层)与显示面板之间间隔剥离层与粘结层,所以剥离层与粘结层可以对触控膜层中的金属层起到应力隔绝的作用,使得柔性显示在弯折过程不易造成触控膜层中金属层的断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粘结层设在所述触控膜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形成所述粘结层;

将所述触控膜层的所述剥离层与所述粘结层粘合,形成所述柔性显示屏。

或者,

所述剥离层背向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上形成所述粘结层;

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所述粘结层粘合,形成所述柔性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折叠手机展开后中框与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折叠手机折叠后中框与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折叠手机折叠后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再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制备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折叠后中框与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制备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在两种场景下各个膜层的最大主应变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在两种场景下的触控层的最大主应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机;10-柔性显示屏;11-显示面板;111-柔性基板;112-第五粘结层;113-背膜; 114-第六粘结层;115-显示层;12a-第一粘结层;12b-第二粘结层;12c-第三粘结层;12d-第四粘结层;13-触控膜层;130-衬底;131-第一触控电极;132-第二触控电极;133-金属架桥层;134-过孔;135-剥离层;136-第一绝缘层;137-第二绝缘层;14-偏光片;15-调节层;15a- 第一调节层;15b-第二调节层;16-第一保护层;17-第二保护层;20-中框;21-第一中框;22- 第二中框;221-端盖;222-闪光灯;223-摄像头;23-转动件;30-后壳;40-电路板;41-第一电路板;42-第二电路板;50-电池;51-第一电池;52-第二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或车载前装等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100为上述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可以为折叠式手机,或者也可以为具有卷曲屏的手机,或者还可以为其他显示屏可弯折的手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折叠式手机100为例。图4示出了折叠式手机100展开的结构,参见图4所示,手机100折叠时,可以按照图4中的虚线进行折叠。参见图4和图 5所示,手机100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板40、电池50和后壳30。手机 100展开时,柔性显示屏10和后壳30分别位于中框20的两侧,电路板40和电池50可以位于中框20和后壳30之间,或者电路板40和电池50还可以位于中框20与柔性显示屏10之间。

参见图5所示,中框20可以包括: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之间可以通过转动件23(例如转动件23可以为转轴、铰链或柔性板)转动相连。这样使得手机100中的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可以绕着转动件23进行折叠和展开。

其中,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可以为金属中框。或者,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还可以为陶瓷和金属两种材料组成的中框,例如,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中的边框为陶瓷边框,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中的中板为金属中板,陶瓷边框和金属中板组成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当然,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材料包括但不限为金属和陶瓷,还可以为其他材料。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可以按照如图4中的虚线进行左右折叠。在其他示例中,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还可以上下折叠、对角线折叠或其他任意角度进行折叠。可以理解的,图5中示出的手机100包括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这两个中框20,以实现手机100中两个显示屏的折叠。在其他示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包括三个中框,这样可以实现手机100三个显示屏可折叠。手机100中可折叠的显示屏数量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手机100主屏对应的中框,另一个可以为手机100副屏对应的中框,例如,第一中框21可以为主屏对应的主中框,第二中框22可以为副屏对应的副中框。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折叠时,手机100的主屏和副屏可以相对,或者手机100的主屏和副屏可以相互背离。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1 和第二中框22沿着图4中的虚线折叠后,手机100的主屏和副屏相互背离,即手机100折叠后手机100的正反面均为显示屏,此时用户可以使用主屏进行显示,也可以使用副屏进行显示。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包括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时,后壳30可以为图5所示的后壳30,后壳30覆盖在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的一侧上。为了实现手机100 折叠,后壳30可以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后壳,例如,后壳30为可弯折的柔性玻璃后壳,或者后壳30为可弯折的塑料后壳。

在其他示例中,后壳30可以包括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未示出),例如第一后壳位于第一中框21的一侧,第二后壳位于第二中框22的一侧,即两个中框各自对应设置一个后壳。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之间采用可弯折的柔性基板,这样折叠时,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绕着柔性基板折叠。后壳30包括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时,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可以为金属后壳,或者,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还可以为玻璃后壳,或者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还可以为陶瓷后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后壳和第二后壳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玻璃或陶瓷。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路板40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41和第二电路板42。第一电路板41和第二电路板42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进行电连接。第一电路板41可以位于第一中框21,第二电路板42可以位于第二中框22。第一电路板41和第二电路板4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主电路板(即主板),另一个可以为辅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池50可以包括:第一电池51和第二电池52。第一电池51可以位于图5中第一中框21上的虚线位置,第二电池52可以位于图5中第二中框22 上的虚线位置。

当然,第一电池51和第二电池52设置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为图5中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的虚线位置。其中,第一电池51和第二电池52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和电路板40相连,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50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并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柔性显示屏10、摄像头以及通信模块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50容量,电池50循环次数,电池50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可以设置于电路板40的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可以为OLED显示屏。手机100折叠时,柔性显示屏10可以沿着图6中的箭头方向进行弯折。折叠后,如图7所示,柔性显示屏10在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的一端处进行弯折。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中框22远离第一中框21 的一端具有端盖221,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折叠后,第一中框21上的显示区域的宽度小于第二中框22上的显示区域的宽度,即手机100折叠后,两个显示屏的尺寸不相同。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端盖221上可以设置闪光灯222以及摄像头223。其中端盖 221可以通过卡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在第二中框22上。通过设置端盖221,一方面可以实现摄像头223和闪光灯222的设置,另一方面用户握手机100上不易接触到显示屏,方便用户握住手机100。

通常来说,柔性显示屏10的结构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背板5、设在背板5上的显示面板4、触控面板3、偏光片2和盖板1,其中,显示面板4与触控面板3之间通过粘结层8b 相连,触控面板3与偏光片2之间通过粘结层8a相连。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偏光片2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屏幕的亮度,并非显示上所必需,因此是可以省略的。

如图8所示,传统的触控面板3可以包括:支撑层3b和设在支撑层3b上的触控层3a。触控面板3的支撑层3b通过粘结层8b与显示面板4相连,触控面板3的触控层3a通过粘结层8a与偏光片2相连。柔性显示屏弯折时,各个膜层在弯折部分受到应力作用发生应变,而支撑层3b的材料往往选用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而COP材料脆性较大,所以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应力易超过材料极限,导致支撑层3b易发生断裂,但是支撑层 3b的断裂易将触控层3a的电极层断路(由于触控层3a中的部分电极层图案化设在支撑层3b上),从而造成触控层3a的部分区域失效。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10,降低了柔性显示屏10中触控层在弯折过程中失效风险。

下面,针对下述场景对折叠手机100中柔性显示屏10的结构进行描述。

场景一

参见图9所示,柔性显示屏1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11、第一粘结层12a、触控膜层13、第二粘结层12b和偏光片14。其中,显示面板11与触控膜层13之间设置第一粘结层12a,触控膜层13与偏光片14之间设置第二粘结层12b。例如,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设置第一粘结层12a,触控膜层13通过第一粘结层12a固定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触控膜层13朝向偏光片14的一面上设置第二粘结层12b,偏光片14通过第二粘结层12b固定在触控膜层13上。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为显示面板11中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的一面,例如图9中,显示面板11的出光方向向上,即显示面板11为顶发光,所以,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为显示面板11的顶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11和触控膜层13之间设置第一粘结层12a,这样在柔性显示屏10弯折时,第一粘结层12a起到应力隔绝作用,从而使得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 13受到的应力降低,所以弯折过程中,触控膜层13不易出现断路风险。与图8中的柔性显示屏10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中,减少了触控面板中的支撑层3b,这样一方面使得柔性显示屏10的整体厚度减薄,另一方面消除了支撑层3b易断裂而导致触控膜层13断路风险。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触控膜层13设在第一粘结层12a上,第一粘结层12a对触控膜层13起到应力隔绝作用,这样触控膜层13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路,确保了触控膜层13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可以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设置时,可以预先将压敏胶压成薄膜,然后贴附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其中,光学胶可以采用涂覆方式设在显示面板11的出光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敏胶和光学胶采用不同方式设在显示面板11上,所以压敏胶和光学胶形成的粘结层的厚度不同,例如当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采用光学胶时,形成的粘结层的厚度较大,当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采用压敏胶时,形成的粘结层的厚度较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采用压敏胶,这样确保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厚度较小,柔性显示屏10的厚度减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采用光学胶时,形成的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厚度可以为50-100μm。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材料采用压敏胶时,形成的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厚度可以为15-25μm,例如,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厚度可以为18μm,或者第一粘结层12a和第二粘结层12b的厚度可以为23μm。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触控膜层13可以包括:剥离层135(Laser Lift-Off,LLO)、设在剥离层135上的金属架桥层133、覆盖在剥离层135和金属架桥层133上的第一绝缘层136、设在第一绝缘层136上呈图形化的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以及覆盖在第一触控电极131、第二触控电极132和第一绝缘层136上的第二绝缘层137。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交错设置,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在交汇处绝缘设置,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中其中一个电极在交汇处断开,如图10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1在交汇断开,第一触控电极131断开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绝缘层136中设置的过孔134与金属架桥层133电连接,这样断开的第一触控电极131通过金属架桥层133和过孔134实现相连,实现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 132在交汇处绝缘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也可以设在剥离层135上,金属架桥层133设在第一绝缘层136上,这样金属架桥层133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架桥层133设置的位置包括但限于为如图10所示的位置,金属架桥层133将交汇处断开的触控电极电连接即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中的其中一个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Tx),另一个可以为接收电极(Rx),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31可以为Tx,第二触控电极132可以为Rx。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31、第二触控电极132和金属架桥层133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可以为氧化铟锡(ITO),也可以为氧化铟锌(IZO),金属架桥层133的材料可以为铜金属或银。其中,过孔的金属材料可以银浆。第一绝缘层136和第二绝缘层137可以为有机绝缘层。剥离层135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131、第二触控电极132、金属架桥层 133、第一绝缘层136和第二绝缘层137和剥离层135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上述材料。

其中,剥离层135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这样第一粘结层12a与剥离层135均为有机膜层,属性相同,所以显示面板11通过第一粘结层12a与触控膜层13的剥离层135粘结时,第一粘结层12a与剥离层135之间的粘附力更大,显示面板11与触控膜层13之间的粘附力更大,弯折过程中显示面板11与触控膜层13之间不易发生剥离。

其中,触控膜层13中的第二绝缘层137为有机绝缘层时,这样偏光片14通过第二粘结层12b与触控膜层13的第二绝缘膜层粘附,第二绝缘层137与第二粘结层12b均为有机膜层,属性相同,所以第二粘结层12b与第二绝缘膜层之间的粘附力更大,使得偏光片14与触控膜层13之间的粘附力更大,弯折过程中,偏光片14与触控膜层13之间不易发生剥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膜层13的厚度可以为6-15μm,例如,触控膜层13的厚度可以为 7μm,或者触控膜层13的厚度可以为10μm。剥离层135的厚度可以2-5μm,例如,剥离层135的厚度可以为3μm。金属架桥层133的厚度可以为0.1-0.4μm,例如,金属架桥层133的厚度可以为0.2μm。第一绝缘层136的厚度可以为1.0-2μm,例如第一绝缘层136的厚度可以为1.8μm。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厚度可以为0.07-0.1μm,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的厚度可以0.08μm。第二绝缘层137的厚度可以为1.0-2μm,例如第二绝缘层137的厚度可以为1.8μm。

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制备时,如图11所示,提供触控膜层13,例如,在衬底130上设置剥离层135(LLO),衬底130的材料可以为环烯烃聚合物(COP)。在剥离层 135上形成金属架桥层133,在剥离层135和金属架桥层133上覆盖第一绝缘层136,在第一绝缘层136上形成与金属架桥层133电连接的过孔,在第一绝缘层136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第一触控电极131通过过孔134与金属架桥层133电连接,在第一绝缘层136、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上覆盖第二绝缘层137,形成触控面板。采用激光照射触控面板,在激光作用下,剥离层135与衬底130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被破坏,这样衬底130与剥离层135沿着图11中虚线剥离,得到触控膜层13。偏光片14 通过第二粘结层12b固定在触控膜层13的第二绝缘层137上。显示面板11通过第一粘结层 12a固定在触控膜层13的剥离层135上(例如固定在剥离层135背向金属架桥层133的一面上),形成柔性显示屏10。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膜层13与偏光片14和显示面板11之间的固定顺序包括但不限于为图11所示的先固定偏光片14再固定显示面板11的顺序,例如还可以先将显示面板11与剥离层135通过第一粘结层12a进行固定,再将偏光片14通过第二粘结层12b固定在第二绝缘层137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2所示,柔性显示屏1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保护层可以包括第一保护层16和第二保护层17。例如如图12所示,第一保护层16通过第三粘结层12c固定在偏光片14上,第二保护层17通过第四粘结层12d固定在第一保护层16上。其中,第一保护层16和第二保护层17的材料可以为PI。或者第一保护层16的材料可以为PI,第二保护层17可以为柔性的硬板(Hard Coat,HC),第三粘结层12c和第四粘结层12d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OCA),或者也可以为压敏胶(PSA)。.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11可以包括:柔性基板111、背膜113和显示层115。其中,柔性基板111上设置第五粘结层112,背膜113通过第五粘结层112固定在柔性基板111上,背膜113朝向显示层115 的一面上设置第六粘结层114,显示层115通过第六粘结层114固定在背膜113上。显示层 115通过第一粘结层12a与剥离层135粘合。其中,显示层115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层(Thin FilmTransistor,TFT)和发光单元(未示出),其中,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设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多个有机发光层(未示出)。其中,柔性基板111起到支撑作用,背膜113 起到对显示层115保护的作用。

其中,背膜113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PI,第五粘结层112和第六粘结层114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OCA),或者也可以为压敏胶(PSA)。

场景二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如图13所示,柔性显示屏10还可以包括:调节层15,调节层15 位于触控膜层13和第一粘结层12a之间,例如,触控膜层13设在调节层15的一面上,调节层15的另一面通过第一粘结层12a固定在显示面板11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包括调节层15,该调节层15可以起到调节柔性显示屏10弯折的中性层,使触控膜层13弯折时受力减小,触控膜层13在弯折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层15还可以调节触控膜层13上下层温度湿度形变系统匹配度,降低温湿度下触控膜层13弯折受内应力断裂风险。另外,柔性显示屏10包括调节层15时,增大了柔性显示屏10抗冲击能力,这样柔性显示屏 10展开后,在外界冲击等条件下,柔性显示屏10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断裂,所以,通过设置调节层15增加了柔性显示屏10展开时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抗冲击能力。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调节层15可以包括第一调节层15a和第二调节层15b,第一调节层15a位于第二调节层15b和第一粘结层12a之间,第二调节层15b位于触控膜层13和第一调节层15a之间。例如,触控膜层13设在第二调节层15b上,第二调节层15b位于第一调节层15a上,第一调节层15a位于第一粘结层12a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层15b 可以对触控膜层13起应力隔绝作用,使得触控膜层13弯折时(如图14所示)受到的应力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层15b可以为胶层,例如可以为压敏胶(PSA)或光学胶(OCA)。这样第二调节层15b还可以起到将触控膜层13粘在第一调节层15a的作用。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层15b为胶层时,一方面实现了对触控膜层13起到应力隔绝作用,另一方面实现触控膜层13固定在第一调节层15a上的作用。

第一调节层15a的材料可以为光学材料,例如,光学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环烯烃聚合物(CO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其中,COP透光性能较好,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层15a为COP层,当第一调节层15a为COP时,触控膜层13与第一调节层15a之间间隔第二调节层15b,所以与图8中的柔性显示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层15b将触控膜层13与COP层(即第一调节层15a)隔开,这样 COP层断裂不易使得触控膜层13的触控电极发生断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膜层13与显示面板11之间设置第一调节层15a和第二调节层15b,这样触控膜层13与显示面板11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防止了显示面板11中阴极层的噪声对触控膜层13的干扰,从而避免了触控膜层13与显示面板11之间的串扰问题。

综上,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层15a和第二调节层15b,一方面实现了调节应力的作用,使得触控膜层13弯折时的应力减小,另一方面调节了触控膜层13的温度湿度形变系数匹配度,第三方面增加了柔性显示屏10展开时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抗冲击能力,第四方面避免了触控膜层13与显示面板11之间的串扰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层15a为COP层,第二调节层15b为PSA层时,第一调节层15a和第二调节层15b的材料杨氏模量如表1所示:

表1

表1可以看出,第一调节层15a为COP层,第二调节层15b为PSA层时,第一调节层15a的杨氏模量大于第二调节层15b的杨氏模量,第一调节层15a为高杨氏模量层,第二调节层15b为低杨氏模量层,这样触控膜层13和显示面板11之间增加高低杨氏模量两层结构,达到调整触控膜层13应力状态,匹配触控膜层13上下两层温湿度系数,提高了柔性显示屏 10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一调节层15a的厚度h1可以为20-40μm,例如第一调节层15a的厚度h1可以为23μm,或者,第一调节层15a的厚度h1可以为30μm。第二调节层15b的厚度h2可以为15-25μm,例如,第二调节层15b的厚度h2可以为18μm,或者第二调节层15b的厚度h2可以为2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膜层13中的各个膜层可以参考场景一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触控膜层13中的剥离层135位于第二调节层15b。第二调节层15b为胶层时,剥离层135通过第二调节层15b固定在第一调节层15a上。剥离层135与第一调节层15a均为有机膜层,这样粘附时,剥离层135与第一调节层15a之间的粘附力增大,使得触控膜层13与第一调节层15a之间的结合力增大,触控膜层13与第一调节层15a之间不易裂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制备时,可以如图16所示,提供触控膜层13,例如在衬底130上设置剥离层135(LLO),衬底130的材料可以为环烯烃聚合物(COP);在剥离层135上形成金属架桥层133,在剥离层135和金属架桥层133上覆盖第一绝缘层136,在第一绝缘层136上形成与金属架桥层133电连接的过孔,在第一绝缘层136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第一触控电极131通过过孔134与金属架桥层133电连接,在第一绝缘层136、第一触控电极131和第二触控电极132上覆盖第二绝缘层137,形成触控面板。采用激光照射触控面板,在激光作用下,剥离层135与衬底130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被破坏,这样衬底130与剥离层135沿着图16中的虚线剥离,得到触控膜层13。偏光片14通过第二粘结层12b固定在触控膜层13的第二绝缘层137上。第二调节层15b为PSA,所以第一调节层15a通过第二调节层15b固定在剥离层135上(例如固定在剥离层135朝向显示面板11的一面)。显示面板11通过第一粘结层12a固定在第一调节层15a上(例如固定在第一调节层15a朝向显示面板11的一面),形成柔性显示屏10。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膜层13、偏光片14、显示面板11和调节层15的设置顺序包括但不限于为图11所示的制备顺序。例如还可以将调节层15通过第一粘结层12a固定在显示面板 11上,然后将显示面板11和调节层15形成的结构通过第一调节层15a固定在剥离层135上,偏光片14通过第二粘结层12b固定在触控膜层13的第二绝缘层137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10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层16和第二保护层17,例如如图17所示,第一保护层16通过第三粘结层12c固定在偏光片14上,第二保护层17 通过第四粘结层12d固定在第一保护层16上。其中,第一保护层16和第二保护层17的材料可以为PI。或者第一保护层16的材料可以为PI,第二保护层17可以为柔性硬板(HardCoat, HC),第三粘结层12c和第四粘结层12d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OCA),或者也可以为压敏胶 (PSA)。.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11。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显示面板11可以包括:柔性基板111、背膜113和显示层115。其中,柔性基板111上设置第五粘结层112,背膜113通过第六粘结层114固定在柔性基板111上,背膜113朝向显示层 115的一面上设置第六粘结层114,显示层115通过第六粘结层114固定在背膜113上。显示层115通过第一粘结层12a与剥离层135粘合。其中,显示层115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层(Thin FilmTransistor,TFT)和发光单元,其中,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设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多个有机发光层。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场景一和场景二中的柔性显示屏10中各个膜层在弯折时的最大主应变(最大主应变与应力之间正相关,例如:最大主应变越大,受到的应力越大)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8和图19所示,柔性显示屏10中的第二保护层17:PI;第四粘结层12d:OCA;第一保护层16:PI;第三粘结层12c:OCA;偏光片14:圆偏光片 14;第二粘结层12b:PSA;第二调节层15b:PSA(杨氏模量为800kPa);第一调节层15a: COP;第一粘结层12a:PSA;第六粘结层114:OCA;背膜113:PI;第五粘结层112:OCA。

图18可以看出,弯折时,各个粘结层受到的应力较大。场景二中的各个粘结层的应力小于场景一中各个粘结层的应力,所以,场景二中,通过设置调节层15,调节层15起到调节弯折中性层的作用,使得各个粘结层受到的应力减小。

图19中可以看出,弯折时,场景二中的触控膜层13受到的应力小于场景一中的触控膜层13受到的应力,所以,通过设置调节层15,调节层15起到调节应力的作用,使得触控层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应力减小。图19中得到,与场景一中的触控膜层13相比,场景二中的触控膜层13弯折时的最大主应变下降约30%。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弯折时,通过调节层15使得触控膜层13受到的应力减少,降低了触控膜层13弯折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制备柔性显示屏的方法
  • 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42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