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8:46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多数厂商通过提高充电电流的方式以提高充电速度。然而,长时间以较大的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会造成电池的使用寿命的下降。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能够延长电子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

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电池的状态,以减少所述电子设备电池负极表面未嵌入至所述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30,包括:

充电电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

调节模块,用于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电池的状态,以减少所述电子设备电池负极表面未嵌入至所述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存储有充电控制程序;

处理单元,用于在运行所述充电控制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所述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充电控制程序,所述充电控制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从而使未来的及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得以在降锂阶段内及时的嵌入至电池负极内;避免继续以大电流充电而导致锂离子进一步堆积而形成不可逆的锂金属单质,从而对电池性能及寿命产生影响。因此本公开能够减小快速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电池负极的堆积量,以减小析锂现象发生的概率。

并且,在充电电流较大时,会造成电池发热严重;通过插入的降锂阶段能够降低电池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能够使电池的温度降低,保证电池的充电安全性;同时较低的电池温度也有利于后续大电流充电的时长的延长。

因此本公开能够减少电池负极析锂现象的发生的概率,从而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对应于图3的充电进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对应于图5的充电进程部分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设置有电池供电系统的智能终端、移动终端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handheld,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调幅-调频(amplitude de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此外,该终端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电源(如充电宝、旅充)、电子烟、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耳机、蓝牙音箱等具有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一下相关技术中为电子设备充电的相关适配器。

相关技术中,适配器可以以恒压模式工作,其输出的电压基本维持恒定,比如5V、9V、12V或20V等。输出的电流可以为脉动直流电流(方向不变、幅值大小随时间变化)、交流电流(方向和幅值大小均随时间变化)或恒定直流电流(方向和幅值均不随时间变化)。相关适配器输出的电压并不适合直接加载到电池的两端,而是需要先经过电子设备内的变换电路进行变换,以得到电子设备内的电池所预期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适配器还可以采用电压跟随的方式工作。即适配器和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进行双向通信,适配器根据电子设备反馈所需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从而调整自身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使得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可以直接加载到电子设备的电池上,为电池充电,电子设备无需再次再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下面描述一下目前主流的恒流恒压(CCCV)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适用于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

电池的充电过程可以包括:涓流充电阶段(或模式)、恒流充电阶段(或模式)、恒压充电阶段(或模式)及补充充电阶段(或模式)。

在涓流充电阶段,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进行预充电(即恢复性充电),涓流充电电流通常是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以上时,提高充电电流进入恒流充电阶段。

在恒流充电阶段,以恒定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压快速上升,当充电电压达到电池所预期的充电电压阈值时转入恒压充电阶段。该恒定电流常用的是一额定的充电倍率电流,如大倍率3C电流,其中C为电池容量。假设电池容量为1700mAh,则该恒定电流为3*1700mA=5.1A。

在恒压充电阶段,以恒定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降低至设定的电流阈值时,电池被充满电。在CCCV充电方式中,该电流阈值通常被设定为0.01C,其中C为电池容量。仍假设电池容量为1700mAh,则该电流阈值为0.01*1700mA=17mA。

电池被充满电后,由于电池自放电的影响,会产生部分电流损耗,此时转入补充充电阶段。在补充充电阶段,充电电流很小,仅仅为了保证电池在满电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恒流充电阶段并非要求充电电流保持完全恒定不变,例如可以是泛指充电电流的峰值或均值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实际中,恒流充电阶段可以采用分段恒流充电(Multi-stage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的方式进行充电。

分段恒流充电可具有M个恒流阶段(M为一个不小于2的整数),分段恒流充电以预定的充电电流开始第一阶段充电,分段恒流充电的M个恒流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M个阶段依次被执行,当恒流阶段中的前一个恒流阶段转到下一个恒流阶段后,电流大小可变小;当电池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阈值时,恒流阶段中的前一个恒流阶段会转到下一个恒流阶段。相邻两个恒流阶段之间的电流转换过程可以是渐变的,也可以是台阶式的跳跃变化。

下面描述一下本公开电子设备一示例性结构。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公开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后壳11、显示屏12、电路板、电池。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并不限于包括以上内容。其中,后壳11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11可以为金属后壳,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后壳11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后壳11可以为塑胶后壳、陶瓷后壳、玻璃后壳等。

其中,显示屏12安装在后壳11中。显示屏12电连接至电路板上,以形成电子设备的显示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可以设置非显示区域,比如:电子设备10的顶端或/和底端可以形成非显示区域,即电子设备10在显示屏12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非显示区域,电子设备1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安装摄像头、受话器等器件。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也可以不设置非显示区域,即显示屏12可以为全面屏。可以将显示屏铺设在电子设备10的整个显示面,以使得显示屏可以在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进行全屏显示。

其中,显示屏12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12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1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固定在后壳11内。具体的,电路板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后壳1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后壳1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电路板具体固定到后壳11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其中,电池安装在后壳11中,电池11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0提供电源。后壳11可以作为电池的电池盖。后壳11覆盖电池以保护电池,减少电池由于电子设备1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输入-输出电路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输入-输出电路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电子设备10还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电池充电。充电电路可以用于进一步的调节自适配器输入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以满足电池的充电需求。

电子设备10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例如可以为USB 2.0接口、Micro USB接口或USB TYPE-C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还可以为lightning接口,或者其他任意类型的能够用于充电的并口或串口。该充电接口通过数据线与适配器连接,适配器从市电获取电能,经过电压变换后,通过数据线传、充电接口传输至充电电路,因此电能通过充电电路得以充入待充电电芯中。

目前普遍应用在锂电池上的充电方法是通过预设的恒定电流持续充电至某一电位后在此电位恒压充电的方式。在充电过程中,Li+不断从正极向负极嵌入,一旦负极表面的锂离子嵌入速度超过负极的能力,会有锂离子剩余在负极表面。随着负极表面的电势不断降低,一旦负极电势到达0V,即锂金属生成的电势,就会生成锂金属单质。锂单质沉积在电池负极表面从而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性能,从而对电池寿命造成了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以减少在充电过程中,因充电电流过大所造成的析锂现象,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在当前充电阶段内,获取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阶段是对应于充电模式来说的。通常地,是以某种特定的充电模式对电子设备10进行充电,例如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分段恒流充电模式、脉冲充电模式等。充电模式一般包含若干个连续的充电阶段。例如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中至少包括了恒流充电阶段、恒压充电阶段。分段恒流充电模式中每个充电电流档位对应了一个充电阶段。对应于PD充电,每个充电档位可以对应为一个充电阶段。

在每个充电阶段内,充电电流可以是恒定的。所以在每个充电阶段内,至少获取一次充电电流即可。可以是在该充电阶段的任意时刻获取充电电流值。

在每个充电阶段内,充电电流也可以不是恒定的。在此所获取的充电电流可以是该充电阶段内电流的平均值,或最小充电电流值。可以以固定的采样频率获取电池的充电电流,在当前的充电阶段结束时,计算该充电阶段内电流的平均值,或最小充电电流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充电阶段与充电模式的概念无关,其可以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划分出来的某一段恒流充电,此时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及充电时长均可以进行设定。此时当前的充电阶段可以理解为当前一段充电时长内。

电子设备10内的电池保护板上一般具有电量计,因此可以通过电量计检测电池的充电电流。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霍尔传感器检测充电电流。所检测到的电流值可以传输至处理单元内进行求和、取平均等计算。

步骤S22,当所述电子设备10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24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

在此预设的电流值可以是电子设备10在出厂时,由厂家设定并存储在电子设备10内的。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在出厂后,由用户自行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电流值越小,所加入的降锂阶段越多,从而能够更多的对电池负极的发生的析锂状况进行及时处理,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的电流值可选为电池倍率的2/3。例如电池容量为3000mAh,则预设的电流可选为2000mAh。

当充电电流过大时,会导致由于锂离子嵌入负极速度不够快,而导致在负极表面有局部的析锂出现,但是在这个部位很可能只是析锂初期,仍然只是堆积的大量锂离子,还未形成不可逆的锂金属单质,因此本公开通过插入降锂阶段,以缓解快速充电过程,避免未嵌入负极的锂离子形成锂单质,同时在该降锂阶段内,使前期快速充电阶段留下的,还未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有时间嵌入至电池负极内,减少未嵌入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表面的锂离子数量,从而减少电池负极的析锂量。

降锂阶段是插入至原有的充电过程中的,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充电过程都是按照预设次序安排每个充电阶段。而降锂阶段则是根据需要穿插在这些充电阶段之间或某个充电阶段中的。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降锂阶段的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10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24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包括:

步骤S221,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将所述降锂阶段设置在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结束后。

具体的,在检测到在当前的充电阶段内,电子设备10的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充电电流时,说明此时充电电流较大,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或部分锂离子还未来的及嵌入电池负极中的情况,因此在当前的充电阶段之后,插入嵌锂阶段。在嵌锂阶段,使在之前的充电阶段所产生并还未来得及嵌入至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得以有时间进入电池负极,从而避免了锂离子在电池负极表面堆积,从而减少或避免了析锂现象的发生。

对此按照前面对充电阶段的解释,在此有两种对应的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阶段为充电模式中所特定的充电阶段。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模式包括至少两个连续的充电阶段;

步骤S22,当所述电子设备10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24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包括:

步骤S222,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将所述降锂阶段设置在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结束后,以及下一个充电阶段之间。

请参阅图4。在一充电进程24中,至少包括有第一充电阶段241、第二充电阶段242、第三充电阶段243。当第一充电阶段241的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时,则在第一充电阶段241之后、第二充电阶段242之前设置降锂阶段25。

例如,对应于分段恒流充电,至少依次包括8A恒流充电阶段、6A恒流充电阶段、4A恒流充电阶段。而预设电流为为7A,因此当8A恒流充电阶段完成后,将会插入一段降锂阶段25。在降锂阶段25完成后,再继续进行6A恒流充电阶段。

在另一实施例中,充电阶段不受限于充电模式,而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充电。此时只需要将所述降锂阶段25紧接着设置在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结束后。

例如,当对电池开启充电后,以8A进行快速充电,充电时长为10分钟,当8A充电阶段完成后,进入析锂阶段,在析锂阶段,以800mA进行小电流充电,以使未来的及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提供嵌入时间;降锂阶段25结束后,在继续按照原有的充电程序,以6A进行恒流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中,析锂阶段的持续时长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例如1分钟。由此可以减小对整体充电速度的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降锂阶段25通常是以某种方式调整充电电流而达到降低电池负极未来得及嵌入锂离子数量。而当降锂阶段25持续的时间越长,则更能够使锂离子更多的嵌入至电池负极内,进一步减小电池负极发生析锂的概率。

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降锂阶段25插入在当前充电阶段后的实施例,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25,还包括:

获取当前充电阶段所的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所的充电时长和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配置所述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和/或在所述降锂阶段25内充电电流。

在该实施例中,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是可以灵活设置的;或降锂阶段25的充电电流均是可以灵活设置的;或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和充电电流均是可以灵活设置的。具体的,可以根据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电流进行设定。

示意性的,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越长,充电电流越大,则可以插入降锂阶段25的充电时长越长,充电电流越小。对于多个充电阶段,若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相等,则充电电流越大的充电阶段所对应的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越长,充电电流越小。具体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降锂阶段25持续时长和充电电流进行灵活的设定,从而能够更好的在降锂效果和整个充电时长上得到协调。在满足降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的减小降锂阶段25的充电时长,从而能够保证充电速度。

当某个充电阶段中的充电电流过大时,且该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已经进行了较长的时间,或对应于该充电阶段的预设时长较长时,因此为了未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数量,本公开中降锂充电阶段除了设置在当前充电阶段后,还能够设置在充电阶段内。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2,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25,包括:

步骤S222,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当前充电阶段内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以将所述当前充电阶段分成至少两个子充电阶段。

在此在当前充电阶段内设置所述降锂阶段25,是指当前充电阶段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进入降锂阶段25,以减少未来得及嵌入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数量,在降锂阶段25完成后,再继续进行当前充电阶段所剩下的部分。

在此降锂阶段25可以仅设置一次,以将当前的充电阶段分成两个子充电阶段。可以在当前充电阶段进行了某一特定的时长后,开始进入降锂阶段25;也可以是当前的充电阶段的持续时长是预设的固定值,此时在当前的充电阶段时长进行到一半时,开始进入降锂阶段25。

请参阅图6。示意性的,在一充电进程24中,至少包括有第一充电阶段241、第二充电阶段242、第三充电阶段243。当前充电阶段为第一充电阶段241。第一充电阶段241包括第一子充电阶段241、第二子充电阶段242、第三子充电阶段243。由于第一充电阶段是恒流充电。因此在第一子充电阶段241结束后、第二子充电阶段242开始前设置降锂阶段25,在第二子充电阶段242结束后、第三子充电阶段243开始前设置降锂阶段25。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充电阶段内,充电电流的大小不同,因此降锂阶段25插入的位置也不同。具体的:所述在当前充电阶段内设置所述降锂阶段25,以将所述当前充电阶段分成多个子充电阶段,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设置充电单位时长;

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每进行所述单位充电时长,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

对应于图5中,第一子充电阶段241、第二子充电阶段242、第三子充电阶段243的充电时长均相等,且对应为充电单位时长。

当充电阶段内为恒流模式充电时,在刚刚进入到该充电阶段时,就已经能获知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越大,则来不及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很可能就越多。因此尽量减小子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能够使来不及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有时间能够嵌入至电池负极内。可以理解的是,当充电阶段所对应的充电电流越大,所设置的充电单位时长就越小。

例如,当前的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为8A时,充电单位时长为1分钟,则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进行1分钟后进入至降锂阶段25,在降锂阶段25完成后,再继续进行当前的充电阶段,再以8A充电1分钟后,再次进入降锂阶段25,……依次这样进行,直至当前的充电阶段结束。

在该实施例中,当前充电阶段原本的充电时长(即未加入降锂阶段25的充电时长)可以是预设的固定值,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当前充电阶段内设置所述降锂阶段25,以将所述当前充电阶段分成至少两个子充电阶段,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

当所述已充电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充电时长时,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

例如,在此预设的充电时长可以是在电子设备10或手机出厂前,由厂家进行设定。预设的充电时长越小,则降锂阶段25插入的频次越高,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未来得及嵌入至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

例如,预设的充电时长为3分钟,则在当前的充电阶段已经进行3分钟时,则插入一个降锂阶段25,在降锂阶段25结束后,再进行当前的充电阶段的后续部分。即当前的充电阶段每隔三分钟插入一个降锂阶段25。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当前充电阶段内设置所述降锂阶段25,以将所述当前充电阶段分成至少两个子充电阶段,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所对应的预设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所对应的预设充电时长,设置充电单位时长;

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每进行所述单位充电时长,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所对应的预设充电时长为预设的固定值,因此可以根据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大小设置单位充电时长。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当前充电阶段内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设置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

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

当所述已充电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时,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

具体的,在设置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可以是根据预设的充电电流与充电时长参考值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在电池出厂前通过试验测得的。也可以是根据预设的函数关系,通过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带入函数内后计算所的到的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

该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是作为比较的基准,以与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进行比较;当以充电时长达到该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时,则插入一个降锂阶段25。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了充电电流的大小以确定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因此能够更好的协调充电速度与电池负极析锂程度。在尽量保证电池负极的锂离子还有嵌入至负极机会的前提下,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充电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降锂阶段25的插入方式和插入位置。在以下实施例中,将对降锂阶段25本身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在析锂阶段是通过降低充电电流的方式,以使未来的进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得以有时间嵌入电池负极。具体的,所述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包括:

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以第一充电电流对所述电子设备10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使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正极脱嵌锂离子的能力与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可接纳锂离子的能力匹配所对应的充电电流。

电池正极脱嵌锂离子的能力与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可接纳锂离子的能力匹配时,电池负极将不会发生析锂。在此可以理解的是,“能力”至少包括了速度和数量两方面。即电池正极脱嵌锂离子的速度和数量与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可接纳锂离子的速度和数量匹配。在此,使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正极脱嵌锂离子的能力与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可接纳锂离子的能力匹配所对应的充电电流可以通过试验测得。

例如,第一充电电流为0.2C。当电池容量为4000mAh时,第一充电电流为800mA。当前的充电阶段为8A的恒流充电。因此在当前的充电阶段结束后,进入降锂阶段25,在降锂阶段25以800mA的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缓慢充电。同时减少电池负极上富余的锂离子,提高锂离子嵌入电池负极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降低充电电流的方式进行降锂,不仅能够减小电池负极上富余的锂离子,提高锂离子嵌入电池负极的数量,还能够减小对充电速度的影响,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包括:

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停止对电子设备10充电。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之间的通信,使充电器停止向电子设备10电池供电。此时充电电流降为0。因此在析锂阶段,能够加快富余在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嵌入至负极的速度,减小析锂阶段的持续时长,从而减小对充电速度的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包括:

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25内时,使所述电子设备10的电池放电。

在该实施例中,当电池已安装于正常使用的电子设备10时,通过通过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之间的通信,使充电器停止向电子设备10供电。电池便会通过放电以为电子设备10供电。当电池未安装于正常使用的电子设备10时,可以通过一放电装置对电池进行放电。

示意性的,在放电过程中,能够使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反向流动至电池正极,从而减小了电池负极表面锂离子的富余量,从而缓解或消除了电池负极析锂现象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析锂阶段的持续时长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例如1分钟。由此可以减小对整体充电速度的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降锂阶段25通常是以某种方式调整充电电流而达到降低电池负极未来得及嵌入锂离子数量。而当降锂阶段25持续的时间越长,则更能够使锂离子更多的嵌入至电池负极内,进一步减小电池负极发生析锂的概率。

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降锂阶段25插入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实施例,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25,还包括:

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25,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充电单位时长;其中,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每进行所述单位充电时长,插入所述降锂阶段25;

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单位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配置所述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和/或充电电流。

在该实施例中,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是可以灵活设置的;或降锂阶段25的充电电流均是可以灵活设置的;或降锂阶段25的持续时长和充电电流均是可以灵活设置的。具体的,可以根据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电流进行设定。

在此预设的充电单位时长可以是在电子设备10出厂前由厂家预设的;还可以是根据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设定的。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越大,充电单位时长可以设置的越小。

示意性的,当前充电单位时长越长,充电电流越大,则可以插入降锂阶段25的充电时长越长,充电电流越小。具体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降锂阶段25持续时长和充电电流进行灵活的设定,从而能够更好的在降锂效果和整个充电时长上得到协调。在满足降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的减小降锂阶段25的充电时长,从而能够保证充电速度。

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10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插入降锂阶段25,从而使未来的及嵌入电池负极的锂离子得以及时的嵌入至电池负极内,避免继续以大电流充电而导致锂离子进一步堆积而形成不可逆的锂金属单质;

并且,在降锂阶段25内,通过调节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的状态,以减少在所述电子设备10电池负极表面未嵌入至所述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数量,从而在之前大电流充电过程中,未来得及嵌入至电池负极的锂离子有时间得以嵌入至锂离子负极,从而减小锂离子在电池负极的堆积量,以减小析锂现象发生的概率。

因此本公开能够减少电池负极析锂现象的发生,从而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30包括:

充电电流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充电阶段内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充电进程中对应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设置降锂阶段;

调节模块33,用于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时,调节所述电子设备电池的状态,以减少所述电子设备电池负极表面未嵌入至所述电池负极内的锂离子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将所述降锂阶段插入至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结束后。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模式包括至少两个连续的充电阶段;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将所述降锂阶段插入至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结束后,下一个充电阶段开始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30还包括:

充电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充电阶段所对应的充电时长;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根据所述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所对应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配置所述降锂阶段的持续时长和/或在所述降锂阶段内的充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电流恒定;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在所述当前充电阶段内插入所述降锂阶段。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30还包括:

充电单位时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设置充电单位时长;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每进行所述单位充电时长,插入所述降锂阶段。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30还包括:

充电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充电时长;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用于当所述已充电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充电时长时,插入所述降锂阶段。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装置30还包括:

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设置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

充电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当所述已充电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位充电时长参考值时,插入所述降锂阶段。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充电单位时长;其中,在所述当前充电阶段,每进行所述单位充电时长,插入所述降锂阶段;

充电时长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

降锂阶段设置模块32,根据所述预设的单位充电时长和所述当前充电阶段的已充电时长,配置所述降锂阶段的持续时长和/或充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3还用于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并在所述降锂阶段的持续时间内,以第一充电电流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使所述电子设备电池正极脱嵌锂离子的能力与所述电子设备电池负极可接纳锂离子的能力匹配所对应的充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3还用于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时,并在所述降锂阶段的持续时间内,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3还用于当进入到所述降锂阶段内时,并在所述降锂阶段的持续时间内,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放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7中所示的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存储单元上存储有电池内短路的检测程序;处理单元用于在运行电池内短路的检测程序时,执行上述电池内短路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所提出的电子设备10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电池内短路的检测程序;处理单元用于运行电池内短路的检测程序,电池内短路的检测程序被执行时,运行上述的电池内短路的检测方法,以进行电池内短路的检测。

请参阅图8,电子设备1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42、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41、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420和处理单元410)的总线43,其中,存储单元41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42执行,使得处理单元42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存储单元4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41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41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413。

存储单元41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15的程序/实用工具414,这样的程序模块41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43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机器人的电子设备1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显示单元44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5进行。并且,机器人的电子设备1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8所示,网络适配器46通过总线43与机器人的电子设备1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机器人的电子设备1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图2所示的电池充电方法。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相关技术
  • 电子设备电池防过充装置、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池防过充电子设备
  •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75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