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散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7:38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内部流道与毛细结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元件运行频率及速度的不断提升,电子元件每单位体积所产生的热量随之增高。然而,传统的简单铝挤型及压铸型散热鳍片由于受限于机械加工而其散热面积极其有限,与周围空气交换热量的面积不大,即使配用风扇亦无法及时充分地散发热量,这种散热鳍片不再满足目前电子厂商的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借以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装置,用以供一相变化流体充填。散热装置包含一基部、多个鳍片部及至少一毛细结构。基部具有至少一内部流道。内部流道用以供相变化流体充填。这些鳍片部连接于基部的其中一侧。至少一毛细结构位于至少一内部流道。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在基部形成内部流道,以及形成于基部形成内部流道的壁面的毛细结构,来提升散热装置的热扩散速度,增进散热装置整体的均温特性,以解决多热源情况下散热装置发生热分布不均的问题。举例来说,若热源热接触于散热装置的中央处,且内部流道与毛细结构自散热装置的中央处延伸至散热装置的边缘处,则可通过内部流道与毛细结构让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散热装置的边缘处。如此一来,将可让散热装置的全局均匀地将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排出。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一板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第一板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10d、10d’、10d”、10e...散热装置

20...相变化流体

100、100e...基部

110、110b、110c、110e...第一板部

111、111e...第一面

112、112e...第二面

113、113c、113e...第一凹槽

115b...铆合孔

120、120b、120e...第二板部

125b...铆合凸柱

121...第二凹槽

200、200d、200e...鳍片部

300...毛细结构

300、300e...毛细结构

300d...第一毛细结构

350d、350d’...第二毛细结构

400...充填除气件

S...内部流道

E...延伸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A。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A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用以供一相变化流体20充填。相变化流体20例如为水、醇类、冷媒等流体,其相变化流体20的选用可视散热装置10本身的材质,或所应用的热源(未绘示)的工作温度来决定。举例来说,热源可接受的工作温度为80℃至100℃,则相变化流体20的汽化温度介于80℃至100℃。

散热装置10包含一基部100、多个鳍片部200及多个毛细结构300。基部100具有多个内部流道S,且这些内部流道S彼此交叉而彼此相连通。多个鳍片部200连接于基部100的其中一侧。这些毛细结构300分别位于这些内部流道S。

请参阅图2、图3A与图4。图4为图2的第一板部的平面示意图。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部100具有多个内部流道S,且这些内部流道S彼此交叉。这些内部流道S例如可通过冲压、蚀刻、铣削或钻孔等制程形成的封闭式流道,并用以供相变化流体20充填。详细来说,基部100包含一第一板部110及一第二板部120。第一板部1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2。这些鳍片部200例如通过铝挤制程、铲削制程、压铸制程、铆接制程或焊接制程形成,并凸出于第一板部110的第一面111。第一板部110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13。这些第一凹槽113位于第二面112并彼此交叉。第二板部120具有彼此交叉的多个第二凹槽121。第二板部120例如焊接于第一板部110,以令第二板部120叠设于第一板部110的第二面112,且这些第一凹槽113与这些第二凹槽121共同形成彼此交叉的这些内部流道S。

请参阅图3B。图3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基部100具有多个内部流道S,且这些内部流道S彼此交叉。这些内部流道S例如可通过冲压、蚀刻、铣削或钻孔等制程形成的封闭式流道,并用以供相变化流体20充填。详细来说,基部100包含一第一板部110及一第二板部120。第一板部1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111及一第二面112。这些鳍片部200例如通过铝挤制程、铲削制程、压铸制程、铆接制程或焊接制程形成,并凸出于第一板部110的第一面111。第一板部110的第二面112例如为一平面。第二板部

120具有彼此交叉的多个第二凹槽121。第二板部120例如焊接于第一板部110,以令第二板部120叠设于第一板部110的第二面112,且这些第一凹槽113与第二板部120的第二面112共同形成彼此交叉的这些内部流道S。

在前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内部流道S的数量为多个,并彼此相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部流道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但彼此不相连通,或是内部流道的数量也可以仅为单个封闭式循环流道。

这些毛细结构300例如为高分子微结构、微沟槽、金属网、粉末烧结体、陶瓷烧结体或高分子微结构、微沟槽、金属网、粉末烧结体及陶瓷烧结体的至少两个的复合体,且这些毛细结构300分布于第二板部120形成这些第二凹槽121的壁面。

在前述实施例中,这些毛细结构300仅分布于第二板部12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毛细结构也可以仅分布于第二板部或同时分布于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

请参阅图1与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0还可以包含一充填除气件400,充填除气件400设置于第二板部120,并连通这些内部流道S,以对内部流道S除气,并将相变化流体20填充进这些内部流道S。此外,在充填除气制程后可例如通过焊接制程或挤压制程封闭充填除气件400。

在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中,通过在基部100形成内部流道S,以及形成于基部100形成内部流道S的壁面的毛细结构300,来提升散热装置10的热扩散速度。举例来说,若热源热接触于散热装置10的中央处,且内部流道S与毛细结构300自散热装置10的中央处延伸至散热装置10的边缘处,则可通过内部流道S与毛细结构300让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散热装置10的边缘处。如此一来,将可让散热装置10的全局均匀地将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排出。

上述第一板部110是通过焊接制程结合于第二板部120,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部110b具有多个铆合孔115b,第二板部120b具有多个铆合凸柱125b,第二板部120b的这些铆合凸柱125b铆合于第一板部110b的这些铆合孔115b,以令第二板部120b结合于第一板部110b。

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第一板部的平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板部110c中,其中第一板部110c的第一凹槽113c的数量为单个,且第一凹槽113c的流道路径匹配于震荡式热管的流道路径而形成单一弯曲状回路,以令第一板部110c与第二板部(未绘示)共同围绕出单一弯曲状回路的内部流道(未绘示)。

请参阅图9至图11。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d中,这些鳍片部200d具有一延伸流道E,延伸流道E连通内部流道S。散热装置10d包含第一毛细结构300d。第一毛细结构300d位于内部流道S。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d’中,这些鳍片部200d具有一延伸流道E,延伸流道E连通内部流道S。散热装置10d’包含一第一毛细结构300d及一第二毛细结构350d。第一毛细结构300d位于内部流道S,第二毛细结构350d位于延伸流道E,且第二毛细结构350d与第一毛细结构300d不相连接。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d”中,这些鳍片部200d具有一延伸流道E,延伸流道E连通内部流道S。散热装置10d”包含一第一毛细结构300d及一第二毛细结构350d’。第一毛细结构300d位于内部流道S,第二毛细结构350d’位于延伸流道E,且第二毛细结构350d与第一毛细结构300d彼此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鳍片部200d皆具有延伸流道E,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鳍片部也可以仅部分具有一延伸流道。

请参阅图12。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散热装置10e中,基部100e包含一第一板部110e及一第二板部120e。第一板部110e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111e及一第二面112e,这些鳍片部200e凸出于第一板部110e的第一面111e。第一板部110e具有多个第一凹槽113e。这些第一凹槽113e位于第二面112e。第二板部120e无凹槽结构,直接叠设于第一板部110e的第二面112e,并封闭这些第一凹槽113e,以令第一板部110e与第二板部120e共同围绕出至少一内部流道S。

这些毛细结构300e例如为高分子微结构、微沟槽、金属网、粉末烧结体、陶瓷烧结体或高分子微结构、微沟槽、金属网、粉末烧结体及陶瓷烧结体的至少两个的复合体,且这些毛细结构300e分布于第二板部120e形成于第二板部120e面向这些第一凹槽113e的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毛细结构300e是分布于第二板部120e,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毛细结构也可以仅分布于第二板部或同时分布于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在基部形成内部流道,以及形成于基部形成内部流道的壁面的毛细结构,来提升散热装置的热扩散速度。举例来说,若热源热接触于散热装置的中央处,且内部流道与毛细结构自散热装置的中央处延伸至散热装置的边缘处,则可通过内部流道与毛细结构让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散热装置的边缘处。如此一来,将可让散热装置的全局均匀地将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排出。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LED光源
  • 输电线用散热装置、有散热装置的输电线、将散热装置装于输电线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937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