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滑轨间隙消除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5:49


滑轨间隙消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车辆座椅滑轨上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滑轨通常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其中,下滑轨与车身地板连接,上滑轨可沿下滑轨滑动,以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并于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设有锁止部,该锁止部可实现对上滑轨和下滑轨间的锁止。目前,对于行程较长的座椅滑轨,其下滑轨长度较长,精度控制较差,使得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容易出现间隙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发生异响。因此,在行程较长的滑轨之间通常配置有滑轨间隙消除结构。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间隙消除结构,其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装配,且对上、下滑轨之间的间隙消除效果较差,不能有效避免异响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滑轨间隙消除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并可有效消除上、下滑轨之间的间隙,而有效防止异响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滑轨间隙消除结构,配置于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以消除两者间的间隙,所述下滑轨固定设置,所述上滑轨约束于所述下滑轨内,并可沿所述下滑轨滑动,且于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之间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可构成对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间相对滑动的锁止,所述滑轨间隙消除结构包括:

抵接部,为相对布置于所述下滑轨两侧的两个,且各所述抵接部均沿所述下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杠杆件,为设于所述上滑轨上的至少一组,每组的所述杠杆件为相对布置于所述上滑轨两侧的两个,且各所述杠杆件均具有相对布置的承力端和顶推端;

弹性件,为分别配置于各侧所述杠杆件的承力端与所述上滑轨之间的若干个,所述弹性件具有对所述承力端的抵压,以使所述顶推端翘起而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且因该抵接使得所述下滑轨具有施加于所述上滑轨上的作用力,而于竖直方向上维持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相抵接,以及于水平方向上维持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间的对中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推端由转动设于所述杠杆件上的滚轮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件卡接于所述上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轨上构造有外翻边,并于所述外翻边上形成有卡槽,所述杠杆件经由固设于自身上的杠杆轴卡装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卡槽的槽口处构造有限制所述杠杆轴由所述卡槽脱出的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向所述弹性件一侧弯曲的弧形槽,所述限位部由所述弧形槽的槽壁形成。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滑轨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下滑轨滑动抵接的若干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件为设于所述上滑轨上的两组,并于所述上滑轨的两端分别布置,所述弹性件为中部勾挂于所述上滑轨上、两端分别抵压于对应端的所述承力端上的线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藉由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上滑轨上,并于所述转轴与所述上滑轨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所述锁止部因承接外力可相对于所述上滑轨转动,以解除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间的锁止,且所述锁止部可由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回复力而构成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间的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部为形成于所述下滑轨上的抵接斜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通过设置抵压于承力端上的杠杆件,可使得顶推端始终翘起,从而可使得顶推端始终保持与抵接部间的抵接,进而可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上滑轨与下滑轨相抵接,同时又可于水平方向上维持两者间的对中布置,由此使得本实施例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对消除上、下滑轨之间的间隙具有较好的消除效果,而可有效防止上、下滑轨之间发生异响,且本间隙消除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

同时,本发明的顶推端由滚轮构成,可减小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的摩擦力。而杠杆件卡接于上滑轨上,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此外,设置限位部,可有效方式杠杆轴由卡槽内脱出,从而可提高杠杆件于上滑轨上设置的牢固性。而限位部由弧形槽的槽壁形成,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滑轨、杠杆件及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的分解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滑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与上滑轨的装配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扭簧、杠杆件及折板的装配关系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滑轨对上滑轨施加的作用力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滑轨;

2-上滑轨,201-折板,202-挂耳,203-第一卡合孔,204-外翻边,2041-卡槽,2042-缺口,205-安装槽,206-镂空部,207-连接耳;

3-加强板,4-滚轮,5-滑轮;

6-杠杆件,601-主板,602-下翻边,603-杠杆轴,604-上翻边;

7-线性弹簧,8-扭簧,9-转轴,10-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消除间隙具体指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于竖直方向上的间隙为零,而于水平方向上两者间对中布置,并使两者间的间隙处于设计范围内,并接近于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滑轨间隙消除结构,其配置于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以消除两者间的间隙,其中,下滑轨固定设置,上滑轨约束于下滑轨内,并可沿下滑轨滑动,且于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设有锁止部,该锁止部可构成对上滑轨与下滑轨间相对滑动的锁止。

本实施例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整体上主要包括抵接部、杠杆件和弹性件。其中,抵接部具体为相对布置于下滑轨两侧的两个,且各抵接部均沿长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杠杆件为设于上滑轨上的至少一组,每组的杠杆件为相对布置于上滑轨两侧的两个,且各杠杆件均具有相对布置的承力端和顶推端。而弹性件为分别配置于各侧杠杆件的承力端与上滑轨之间的若干个,弹性件具有对承力端的抵压,以使顶推端翘起而与抵接部相抵接,且因该抵接使得下滑轨具有施加于上滑轨上的作用力,而于竖直方向上维持上滑轨与下滑轨相抵接,以及于水平方向上维持上滑轨和下滑轨间的对中布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通过设置抵压于承力端上的杠杆件,可使得顶推端始终翘起,从而可使得顶推端始终保持与抵接部间的抵接,进而可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上滑轨与下滑轨相抵接,同时又可于水平方向上维持两者间的对中布置,由此使得本实施例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对消除上、下滑轨之间的间隙具有较好的消除效果,而可有效防止上、下滑轨之间发生异响,且本间隙消除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

基于如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中,下滑轨1的结构由图1中所示,其整体上为以图1中所示的截面延伸的平直的长条状结构,下滑轨1在宽度方向上为对称结构,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侧壁的底壁,且两侧壁的自由端被构造成向其内部弯折。本实施例的抵接部为形成于各侧壁的折弯处、并相对于底壁倾斜的抵接斜面。其中,该抵接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视具体情况而作相应调整。

上滑轨2的结构则如图4和图5中所示,其宽度方向上亦为对称结构,该上滑轨2包括中部的主体,以及分置于主体两相对侧、并与主体折曲相连的两个折板201,且主体形成有底部开口的空腔。另外,由图4中所示,于各折板201长度方向的中部均构造有外翻的挂耳202,并于各折板201上分别构造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外翻边204,且于各外翻边204上分别形成有相邻布置的卡槽2041和缺口2042。其中,卡槽2041用以卡装下述的杠杆轴603,并于卡槽2041的槽口处构成有以限制下述杠杆轴603由该卡槽2041脱出的限位部。且由图4中所示,该卡槽2041被构造成向挂耳202一侧弯曲的弧形槽,限位部具体由弧形槽的槽壁形成。

此外,仍由图4中所示,于主体的其一侧壁上构造有镂空部206,且主体在该镂空部206的两边缘处由自身成型有外凸布置的两个连接耳207,并于各连接耳207上形成有以安装下述转轴9的轴孔。另外,于上滑轨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构造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的两个安装槽205,且由图5、图6并结合图1中所示,在安装槽205位置,于上滑轨2的两侧分别固连有加强板3,并于加强板3上转动设有滑轮5。

其中,加强板3的结构由图7中所示,其具有适配于主体其一侧壁设置的长侧板以及适配于外翻边204设置的短侧板,并于短侧板上固有安装轴,滑轮5即转动设于该安装轴上。由图1中所示,在装配状态下,长侧板与主体侧壁相贴固连,短侧板与外翻边204相贴布置,滑轮5位于安装槽205内,上滑轨2即经由该滑轮5与下滑轨1抵接、并沿下滑轨1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杠杆件6具体为设于上滑轨2上的两组、共四个,并于上述各外翻边204上分别布置。该杠杆件6的结构由图8中所示,其具有可与外翻边204相贴布置的主板601,且该主板601的底部向一侧弯折设置,以此可提高杠杆件6的结构强度。另外,于主板601上固连有贯穿主板601设置的杠杆轴603,并对应于杠杆轴603,于主体的顶部形成有上翻边604。由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杠杆件6即经由杠杆轴603卡接于上述卡槽2041内,而实现杠杆件6于上滑轨2上的卡接,且具体操作时,可使得上翻边604与上滑轨2抵接,以限制杠杆件6的转动。

另外,基于卡槽2041的上述结构,杠杆轴603卡装于卡槽2041内时,其顶部可与弧形槽的槽壁抵接,从而可防止由弧形槽内脱出。另外,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杠杆轴603具体采用台阶螺钉。当然,杠杆轴603除了采用台阶螺钉,亦可采用其他结构。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杠杆件6除了为两组,亦可设置一组,此时杠杆件6以设于上滑轨2长度方向的中部为宜。

前述的承力端具体由构造于主板601上的下翻边602构成,而顶推端则由相邻于杠杆轴603转动设于主板601上的滚轮4构成,且当杠杆件6卡接于上滑轨2上时,该滚轮4位于上述缺口2042处。通过滚轮4与上述抵接斜面抵接,可在上滑轨2沿下滑轨1滑动时,减小因两者间的抵接而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可便于上滑轨2的滑动。具体结构上,于主板601上固连有铆钉,该滚轮4转动设于该铆钉上。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承力端除了由滚轮4构成,亦可由固设于主板601上的滑块构成,但此结构会增大上滑轨2与下滑轨1之间的摩擦力,而不便于上滑轨2滑动。前述弹性件具体为分置于上滑轨2两侧的两个线性弹簧7,且各线性弹簧7中部勾挂于挂耳202上,两端分别抵压于对应端的下翻边602上。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制造安装时,应使得杠杆件6安装于上滑轨2上时,使其下翻边602高于上滑轨2的挂耳202设置,由此才可使得线性弹簧7中部勾挂于挂耳202上,而两端抵压于各端的下翻边602上,如此才能够使得上述滚轮4翘起、并与抵接斜面抵接。另外,本实施例的弹性件除了采用线性弹簧7,亦可采用扭簧8、卷簧及拉簧等其他可提高弹性力的部件。

此外,为实现上滑轨2与下滑轨1之间的锁止,由图1和图4中所示,于上滑轨2和下滑轨1上分别形成有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卡合孔203和第二卡合孔。本实施例的锁止部为藉由转轴9可转动地设于上滑轨2上的棘爪10,并于棘爪10与上滑轨2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3中所示,转轴9固定穿设于两个连接耳207上,棘爪10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其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耳板,且两耳板套设于转轴9上、并夹置于两连接耳207外侧。

弹性回位件具体为中部转动设于转轴9上、两端分别抵接于上滑轨2与棘爪10之间的扭簧8。如此设置,于扭簧8的弹性作用下,棘爪10可卡入相重合的第一卡合孔203和第二卡合孔内,而实现上滑轨2与下滑轨1间的锁止,且棘爪10因承接外力可相对于上滑轨2转动,以由第一卡合孔203和第二卡合孔内脱出,而解除上滑轨2与下滑轨1间的锁止。其中,本实施例的上滑轨2与下滑轨1间的锁止结构及锁止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具体制造时,可借鉴现有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弹性回位件除了采用扭簧8,亦可采用拉簧或压簧等其他结构。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并结合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滑轨间隙消除结构,通过设置线性弹簧7和杠杆件6,可使得滚轮4始终翘起至与下滑轨1的抵接斜面相接,且因滚轮4及抵接斜面的对称设置,使得下滑轨1具有施加于上滑轨2上的两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滑轨间隙消除结构
  • 一种抽屉与滑轨的消除间隙装配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03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