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4:11


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合适的起重高度和幅度,起重机设计有多节可伸缩的起重臂。但受到结构和重量的限制,相关技术中,主臂为3~7节;对中小吨位起重机,主臂一般不超过5节。为了进一步拓展起重臂的长度以实现更高的起重高度和幅度,起重机配备有副臂。不使用时,副臂安装到主臂的基本臂一侧;需要使用时,将副臂安装到主臂的末节臂头部,副臂和末节臂通过销轴连接。

相关技术中,副臂展开时,在拆除相关连接销轴后,首先使副臂绕着安装于主臂的前支架的旋转轴旋转,转至副臂安装孔与末节臂臂头的宽度方向一侧的连接孔对齐;然后插入两个第一连接销轴;接着,拔出前支架销轴,继续推动副臂绕第一连接销轴旋转,至副臂另一侧安装孔与臂头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孔对齐;然后插入两个第二连接销轴,完成副臂的安装固定。回收副臂则需要逐步拔出各个连接销轴。

固定副臂用销轴布置在臂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宽度方向的每一侧都上下同轴布置两根销轴。安装时,现将副臂转动至副臂安装孔和主臂连接孔对齐,然后将四个连接销轴依次使用工具敲入孔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副臂销轴安装方式中,由于受加工误差限制,副臂安装孔和主臂连接孔难以做到准确对齐,造成销轴穿入和拔出困难。通常需要使用铜锤敲击,臂头位置较高,特别是上方销轴所处的位置高,操作者需要登高才能完成销轴拆装作业。安装效率低,且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用以简化副臂的安装和拆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臂,包括:

副臂主体,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布置;以及

顶丝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都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且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时伸出、回缩;

其中,当所述第一轴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一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当所述第一轴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一轴离开所述第一连接孔;当所述第二轴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二轴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当所述第二轴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二轴离开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允许所述第一轴通过的第一通孔;

第二连接座,也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允许所述第二轴通过的第二通孔;以及

转筒,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且所述转筒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其中之一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转筒的第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和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轴朝向转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转筒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段,第二螺纹与第二螺纹段形成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筒;

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端盖,具有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拼凑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筒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啮合齿;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齿轮,位于所述转筒的外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通孔中;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以及

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插入所述齿轮的通孔中;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转筒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啮合齿的齿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通孔,且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外部的部分被构造为非圆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丝机构还包括:

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且所述第一伸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其中,所述第一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伸出端插入所述第一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安装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且所述第二伸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

其中,所述第二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轴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伸出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二轴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副臂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每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都布置有所述顶丝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副臂展开方法,所述副臂为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所述副臂展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副臂绕着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直至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都与各自的主臂的插接孔对准;其中,沿着所述主臂的宽度方向,所述主臂的每一侧都布置有两个同轴的插接孔;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主臂,所述副臂与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主臂;

驱动所述副臂的驱动机构,以使得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轴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中、所述第二轴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另一个所述插接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展开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继续转动所述副臂,直至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也与各自的主臂的插接孔对准;

驱动所述副臂的驱动机构,以使得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轴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中、所述第二轴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另一个所述插接孔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副臂回缩方法,所述副臂为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所述副臂回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驱动所述副臂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的顶丝机构的驱动机构,以使得被该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回缩,以断开所述副臂和主臂的连接;

继续转动所述副臂,直至所述副臂靠近所述主臂的第一支架;

将所述副臂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继续转动所述副臂,以使得所述副臂靠近安装于所述主臂的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间隔布置;

驱动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的顶丝机构的驱动机构,以使得被该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回缩,以使得所述副臂和主臂断开连接;

将所述副臂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副臂,具有副臂主体和顶丝机构,副臂主体的连接架与顶丝机构的第一轴和第二轴配合,且通过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同时伸出、回缩,实现副臂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十分便利。并且,一次操作就能实现第一轴、第二轴两个部件的安装、拆卸、安装效率提高了至少一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与主臂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与主臂连接状态下位于连接架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位于连接架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的顶丝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的顶丝机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顶丝机构处于回缩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顶丝机构处于伸出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副臂展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副臂回缩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9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文使用的名词、术语解释。

主臂:也称为主起重臂。主臂是起重机上用于吊装的、可伸缩的臂,由3~7节臂组成。主臂的基本臂位于主臂的最外层一节,主臂伸缩时保持位置不动。主臂的末节臂为主臂的最内层一节,主臂伸出时位于最高位置,连接吊钩进行吊重作业。在主臂的基本臂和末节臂之间,设置有一节或者多节中间臂。

副臂:也称为副起重臂,可安装到主臂末节臂头部,用于扩展吊臂长度,实现更高的起吊高度。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副臂100,该副臂100用于扩展起重机的吊臂长度。在需要时,将副臂100安装于起重机的主臂200的末节臂的头部,以使得整个起重臂的长度增加。在使用完毕之后,将副臂100从主臂200的末节臂的头部拆卸下来,安装至主臂200的侧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臂100,用于简化副臂100和主臂200之间的安装、拆卸动作,使得起重机的副臂安装、拆卸操作更加便捷可靠、高效。

参见图1至图3,该副臂100包括副臂主体1以及顶丝机构2。副臂主体1包括连接架11,连接架11具有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同轴布置。参见图4和图5,顶丝机构2包括第一轴21、第二轴22以及驱动机构23。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都布置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之间,且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均与第一连接孔111同轴。驱动机构23与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伸出、回缩。其中,参见图7,当第一轴21处于伸出状态,第一轴21插入第一连接孔111。参见图6,当第一轴21处于回缩状态,第一轴21离开第一连接孔111。参见图7,当第二轴22处于伸出状态,第二轴22插入第二连接孔112。参见图6,当第二轴22处于回缩状态,第二轴22离开第二连接孔112。

副臂主体1包括臂架12和连接架11,臂架12的长度、尺寸根据需要设定。连接架11位于臂架12的端部。通过连接架11,实现主臂200和副臂100的连接。在需要副臂100工作时,将主臂200和副臂100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副臂100工作时,将主臂200和副臂100断开连接,然后将副臂100安装到主臂200的侧面。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副臂主体1的宽度方向,连接架11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每组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之间都布置有顶丝机构2。

参见图2和图3,连接架11大致为矩形框,在矩形框的每个角落都设置有凸起部,每个凸起部都具有一个或者两个连接孔。以连接架11处于使用状态的方向为例,即图3所示意的方向,其中位于顶部的连接孔为第一连接孔111,位于底部的连接孔为第二连接孔112。第一连接孔111和主臂200对应位置的插接孔,即第一插接孔201对应;第一连接孔111也和第一轴21对应。第二连接孔112和主臂200对应位置的另一插接孔,即第二插接孔202对应;第二连接孔112也和第二轴22对应。

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伸出、同时回缩。为了便于描述,将副臂100的宽度方向两侧标记为A侧和B侧。其中,位于A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位于伸出状态、同时位于回缩状态。位于B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位于伸出状态、同时位于回缩状态。A侧对应于主臂200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B侧对应于主臂200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在安装副臂100时,位于A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先伸出,位于B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先伸出。在拆卸副臂100时,位于B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先回缩,位于A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后回缩。

参见图2和图3,副臂100的宽度方向的A侧和B侧各布置有一个顶丝机构2。如上文介绍的,连接架11大致为矩形的。在连接架11位于A侧的两个凸起之间,布置有一个顶丝机构2。在连接架11位于B侧的两个凸起之间,也布置有一个顶丝机构2。这两个顶丝机构2可以采用相同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2、图4和图5,顶丝机构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副臂100处于安装状态下,位于A侧的顶丝机构2,其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轴线都和位于A侧的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112、第一插接孔201同轴。位于B侧的顶丝机构2,其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轴线都和位于B侧的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112、第二插接孔202同轴。每个顶丝机构2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动作,即同时伸出、回缩。可以采用联动机构实现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同步动作。

参见图3至图7,具体地,顶丝机构2的驱动机构23采用下文所介绍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3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连接座231、第二连接座232以及转筒233。

第一连接座231与连接架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231具有第一通孔231a。第一连接座231和连接架11位于图3所示的顶部的凸起焊接固定在一起。凸起具有第一连接孔111。第一连接座231的第一通孔231a和凸起的第一连接孔111始终是同轴的,即无论副臂100处于使用状态、还是备用状态,都是同轴的。第一轴21在第一通孔231a内伸出、回缩。当第一轴21伸出到第一通孔231a的外部、继续伸出就能够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1中。第一轴21回缩时,是从第一连接孔111中回缩至第一通孔231a中。

第二连接座232也与连接架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座232具有第二通孔232a。第二连接座232和连接架11位于图3所示的底部的凸起焊接固定在一起。该底部的凸起具有第二连接孔112。第二连接座232的第二通孔232a和该底部的凸起的第二连接孔112始终是同轴的,即无论副臂100处于使用状态、还是备用状态,都是同轴的。第二轴22在第二通孔232a内伸出、回缩。当第二轴22伸出到第二通孔232a的外部、继续伸出就能够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2中。第二轴22回缩时,是从第二连接孔112中回缩至第二通孔232a中。

转筒233布置于第一连接座231和第二连接座232之间,且转筒233至少与第一连接座231和第二连接座232其中之一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21朝向转筒2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210,转筒233的第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一螺纹段233b。第一螺纹210和第一螺纹段233b螺纹配合。第一轴21位于第一通孔231a中。第二轴22朝向转筒2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220,转筒233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段233c。第二螺纹220与第二螺纹段233c形成螺纹配合。第一螺纹210和第二螺纹220的旋向相反。

朝第一方向转动转筒233,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伸出。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回缩。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力转动转筒233,通过转筒233带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直线上下动作。并且通过螺纹旋转推动,利用了螺纹较小的螺纹升角,可以以较小的力推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伸缩,使安装过程平稳省力,驱动机构23尺寸小、动作稳固可靠,操作十分方便。

继续参见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一轴承234、第一端盖235以及第二端盖236。

第一轴承234的内圈套设于转筒233。

第一端盖235具有第一内凹部,第一端盖235与第一轴承234的外圈以及第二连接座232均固定连接。

第二端盖236具有第二内凹部,第二端盖236与第一轴承234的外圈以及第二连接座232均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拼凑形成用于容置第一轴承234的安装腔。在转筒23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端盖235和第二端盖236都不随着转筒233转动,而第一轴承234随着转筒233转动。第一端盖235和第二端盖236起到保护第一轴承234的作用、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到第一轴承234中,也避免因为第一轴承234的转动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

第一端盖235、第二端盖236和第二连接座232三者通过多根连接螺栓239实现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整个顶丝机构2的结构更加稳固。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承实现了转筒233和第二连接座232的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座231和转筒233之间无需再单独设置可转动连接机构,整个顶丝机构2的结构紧凑、动作可靠。

继续参见图4至图7,下面介绍如何简便地转动转筒233。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筒233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啮合齿233a;驱动机构23还包括齿轮237以及齿轮轴238。齿轮237位于转筒233的外部,且位于第二连接座232的第二通孔232a中;齿轮237与啮合齿233a啮合。齿轮轴238插入齿轮237的通孔中;齿轮轴238与第二连接座232可转动连接。齿轮237的齿数小于转筒233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啮合齿233a的齿数,进一步降低了输入力,降低了副臂100的安装、拆卸难度。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齿轮237,就能转动转筒233,使得转筒233的转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轴238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二连接座232的第二通孔232a,且齿轮轴238位于第二通孔232a外部的部分被构造为非圆形的。可以采用电动扳手等工具转动齿轮轴238,齿轮轴238位于第二通孔232a外部的部分被构造为非圆形的,这样使得齿轮轴238在转动过程中好受力、不宜打滑。并且,齿轮轴238的位置位于第二连接座232远离第一连接座231的一端,位置比较低,操作人员不需要登高作业,从地面即可完成副臂100安装作业,避免了登高作业带来的危险。

继续参见图4至图7,第一轴21、第二轴22都和转筒233通过螺纹配合,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转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转动,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第一轴21稳固地直线上下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顶丝机构2还包括导向机构24。导向机构24包括第一导向件241,第一导向件241包括第一安装端241a和第一伸出端241b。第一安装端241a比如为螺母。第一伸出端241b比如为螺栓。第一安装端241a安装于第一连接座231,且第一伸出端241b伸入到第一通孔231a中。其中,第一轴2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轴21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一导向件241的伸出端插入第一滑槽211中。第一导向件241比如为螺栓,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座231,在第一轴21伸出、回缩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螺栓是固定不动的。螺栓的伸出端始终位于第一轴21的第一滑槽211中,以保证第一轴21直线伸出、直线回缩。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机构24包括第二导向件242,第二导向件242包括第二安装端242a和第二伸出端242b;第二安装端242a安装于第二连接座232,且第二伸出端242b伸入到第二通孔232a中。其中,第二轴2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槽221,第二滑槽2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轴22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导向件242的第二伸出端242b插入第二滑槽221中。第二导向件242比如为螺栓,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座232,在第二轴22伸出、回缩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螺栓是固定不动的。螺栓的伸出端始终位于第二轴22的第二滑槽221中,以保证第二轴22直线伸出、直线回缩。

参见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21远离转筒233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一轴21朝向转筒233的一端的尺寸。第一轴21的端部为尖的,方便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1中。

继续参见图4至图7,第二轴22远离转筒233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二轴22朝向转筒233的一端的尺寸。第二轴22的端部为尖的,方便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2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100。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副臂展开方法,该副臂100为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100。该副臂100用于起重机。起重机的主臂200包括第一支架(图未示出)和第二支架(图未示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主臂200的长度方向上分散布置,且都位于主臂200的侧面。该副臂展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将副臂100绕着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直至位于副臂100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都与各自的主臂200的插接孔对准。其中,沿着主臂200的宽度方向,主臂200的每一侧都布置有两个同轴的插接孔,即位于A侧的两个第一插接孔201和位于A侧的第二插接孔202同轴,位于B侧的两个第一插接孔201和位于B侧的第二插接孔202同轴。第一支架安装于主臂200,副臂100与第一支架可转动连接;

步骤S120、驱动副臂100的驱动机构23,以使得位于副臂100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轴21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1和其中一个插接孔中、与此同时,第二轴22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2和另一个插接孔中。即,位于A侧的第一轴21、第二轴22同时伸出,以使得第一轴21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1以及位于A侧的第一插接孔201中、第二轴22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2以及位于A侧的第二插接孔202中。

插入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步骤如下:安装副臂100时,转动副臂100至副臂100的第一连接孔111中。连接孔112都与主臂200的第一插接孔对齐后,使用手动或自动工具转动齿轮237,齿轮237带动转筒233旋转,转筒233内侧螺纹推动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同时向上下伸出,穿入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112和第一插接孔中,完成该A侧副臂100的锁定。然后,继续推动副臂100绕该A侧顶丝轴转动,完成另一B侧的顶丝机构2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安装,完成副臂100的锁定。

继续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展开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继续转动副臂100,直至位于副臂100宽度方向另一侧,即B侧的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也与各自的主臂200的插接孔对准。即,位于B侧的第一连接孔111与位于B侧的主臂200的第一插接孔201对齐、位于B侧的第二连接孔112与位于B侧的主臂200的第二插接孔202对齐。

步骤S140、驱动副臂100的驱动机构23,以使得位于副臂100宽度方向另一侧,即B侧的第一轴21插入到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一插接孔201中、第二轴22插入到第二连接孔112和第二插接孔202中。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主臂200和副臂100的便捷安装。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副臂回缩方法,该副臂100为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100。该副臂100用于起重机。起重机的主臂200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主臂200的长度方向上分散布置,且都位于主臂200的侧面。副臂回缩方法与副臂100安装方法的布置相反。该副臂回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驱动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的顶丝机构2的驱动机构23,以使得被该驱动机构23驱动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回缩,以使得副臂100和主臂200断开连接。即使得位于B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都回缩,这样就断开了主臂200和副臂100在B侧的连接。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拆卸副臂100时,按照与安装副臂100时、相反的方向旋转齿轮237,齿轮237转动会带动转筒233同步转动,转筒233转动会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回缩,这就实现了B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的回缩。

步骤S220、继续转动副臂100,直至副臂100靠近主臂200的第一支架。

步骤S230、将副臂100与第一支架连接。

步骤S240、继续转动副臂100,以使得副臂100靠近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安装于主臂200。其中,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间隔布置。

步骤S250、驱动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的顶丝机构2的驱动机构23,以使得被该驱动机构23驱动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回缩,以使得副臂100和主臂200断开连接。即同时回缩位于A侧的第一轴21和第二轴22,断开主臂200和副臂100在A侧的连接。

步骤S260、将副臂100与第二支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主臂200和副臂100的便捷地拆卸。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技术
  • 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