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9:12


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架设多种多样的管道,管道铺设时,需将一节节管道连接在一起,为了更好的将管道连接,一般是将管道支撑起来再连接。

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对接的管道需要使用地面作业人员和吊装作业人员一同进行移动对接,较为不便,并且存在着支撑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地面作业人员和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不当容易造成管道碰撞进而导致管道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包括,

底座;

外壳,外壳设置于底座的顶部;

辅助装置,辅助装置设有一对且呈间隔设置于外壳的旁侧;

抬升装置,抬升装置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

稳固装置,稳固装置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稳固装置位于外壳的内部;

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

管道,管道设置于调节装置的顶部;

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管道的对接处;

其特征在于,

调节装置包括:

平移装置,平移装置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

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设置于平移装置的输出端;

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移动装置的输出端的两端;

稳固装置包括:

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设有一对,旋转装置分别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外壳内部的两端;

摆动装置,摆动装置设有一对,摆动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旋转装置的旁侧。

优选的,平移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设有一对,第一支撑板呈间隔且互相平行设置于底座的顶部;

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呈水平且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板顶部一端固定相连;

第一单向丝杆,第一单向丝杆呈水平且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板顶部另一端轴接;

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套设于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单向丝杆上,第一滑块与第一单向丝杆的螺纹相连;

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一个第一支撑板的外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单向丝杆的一端相连;

第一衔接板,第一衔接板呈水平设置于第一滑块的顶部。

优选的,移动装置包括:

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呈竖直设置于衔接板的顶部;

第二衔接板,第二衔接板呈水平设置于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有一对,两个第二支撑板呈竖直分别设置于第二衔接板的两端;

第二单向丝杆,第二单向丝杆呈水平且两端与一个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一端轴接;

横条,横条呈水平且两端与另一个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套设于横条和第二单向丝杆上,第二滑块与第二单向丝杆的螺纹相连;

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设置于一个第二支撑板的外侧,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单向丝杆的一端相连;

横板,横板贴合于两个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横板的位于第二滑块的底部与第二滑块相连。

优选的,夹紧装置包括:

滑台,滑台呈水平设置于横板的顶部一端;

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呈水平且两端与滑台内部两端轴接:

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设有一对,两个第三滑块套设于双向丝杆的两端;

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设置于滑台一端外侧,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的一端相连;

贴合块,贴合块的数量与第三滑块的数量一一对应,两个贴合块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三滑块的顶部。

优选的,摆动装置包括:

摆动架,摆动架呈竖直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平移装置的旁侧;

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呈水平套设于支架的顶部;

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设置于摆动架靠近平移装置的一端顶部,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杆的一端相连;

凸轮,凸轮套设于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

稳定架,稳定架呈竖直架设于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凸轮的正上方;

方板,方板设置于凸轮下方且于凸轮的表面贴合,方板的顶部两端设有圆凸块;

第一拉簧,第一拉簧设有一对,拉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圆凸块相连。

优选的,旋转装置包括:

支脚,支脚的顶部与底座的一端底部相连;

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呈水平套设于支架的底部两端,第二旋转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

固定杆,固定杆设有一对,固定杆呈竖直且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方板的底部另一端穿过底座的底部向下延伸,两个固定杆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一正齿轮,第一正齿轮套设于第二旋转杆且位于支架底部的两端之间;

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设置于支架的旁侧,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正齿轮相连。

优选的,管道的两端开设有两个夹紧装置夹紧管道的环槽,管道的两端还设有用以对接的凹槽和凸条。

优选的,感应装置包括:

感应环,感应环设有两个,两个感应环分别套设于两个管道进行对接的凹槽和凸条上。

优选的,抬升装置包括:

抬升架,抬升架呈竖直设置于底座的一端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外侧;

限位板,限位板呈竖直设置于抬升架的顶部;

抬升板,抬升板嵌于限位板中;

气缸,气缸呈竖直设置于底座的底部,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穿过底座与抬升板的底部相连。

优选的,辅助装置包括:

工型板,工型板呈竖直设置于一个对接好的管道环槽的正下方;

支撑台,支撑台设置于工型板的顶部;

夹块,夹块设有一对且可移动的设置于支撑台的内部;

第二拉簧,第二拉簧设有一对,每个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支撑台的内部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一个夹块的一端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上述步骤,缩短了管道对接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两个管道对接时由于操作不当继而导致的管道端部破损,加快了施工进度;

2.通过平移装置的设立,使两个管道进行对接时避免了碰撞;

3.通过移动装置的设立,使两个管道快速对接,避免了作业人员通过对讲机对话进行调整管道的位置;

4.夹紧装置的设立,避免了管道在对接的过程中掉落下去以及产生晃动,影响对接效果;

5.通过摆动装置带动旋转装置深入土壤,进而对装置进行固定;

6.管道的环槽的设立为了便于夹紧装置对管道进行夹紧,管道两端的凹槽和凸条的设立为了便于两个管道进行对接;

7.感应装置的设立,提高了对接的精准度;

8.通过抬升装置的设立,将管道精准的放置在两个抬升装置之间,便于夹紧装置进行夹紧;

9.通过辅助装置的设立,将已经安装好的管道进行固定,放置安装好的管道在进行对接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以免影响对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去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移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摆动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旋转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抬升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感应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辅助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底座;

2-辅助装置;2a-工型板;2b-支撑台;2c-夹块;2d-第二拉簧;

3-抬升装置;3a-抬升架;3b-限位板;3c-抬升板;3d-气缸;

4-旋转装置;4a-支脚;4b-第二旋转杆;4b1-第一锥齿轮;4c-固定杆;4c1-第二锥齿轮;4d-第一正齿轮;4e-旋转驱动器;

5-摆动装置;5a-摆动架;5b-第一旋转杆;5c-第四电机;5d-凸轮;5e-稳定架;5f-方板;5g-第一拉簧;

6-平移装置;6a-第一支撑板;6b-第一导向杆;6c-第一单向丝杆;6d-第一滑块;6e-第一电机;6f-第一衔接板;

7-移动装置;7a-直线驱动器;7b-第二衔接板;7c-第二支撑板;7d-第二单向丝杆;7e-横条;7f-第二滑块;7g-第二电机;7h-横板;

8-夹紧装置;8a-滑台;8b-双向丝杆;8c-第三滑块;8d-第三电机;8e-贴合块;9-管道;9a-环槽;9b-凹槽;9c-凸条;

10-感应装置;10a-感应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为了解决管道铺设平稳对接的技术问题,如图1至图11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包括,

底座1;

外壳,外壳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

辅助装置2,辅助装置2设有一对且呈间隔设置于外壳的旁侧;

抬升装置3,抬升装置3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两端;

稳固装置,稳固装置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两端,稳固装置位于外壳的内部;

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

管道8,管道8设置于调节装置的顶部;

感应装置9,感应装置9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管道8的对接处;

其特征在于,

调节装置包括:

平移装置6,平移装置6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

移动装置7,移动装置7设置于平移装置6的输出端;

夹紧装置8,夹紧装置8设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移动装置7的输出端的两端;

稳固装置包括:

旋转装置4,旋转装置4设有一对,旋转装置4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外壳内部的两端;

摆动装置5,摆动装置5设有一对,摆动装置5分别设置于两个旋转装置4的旁侧。

首先将辅助装置2安置于一个安装好的管道8的底部并将此管道8固定好,接着将装置移动至此管道8需要对接的旁侧,然后通过吊机将另一个管道8吊运至夹紧装置8上方,与此同时,抬升装置3抬升至夹紧装置8的两端,然后吊机将管道8放落至夹紧装置8上进行固定,然后作业人员将感应装置9安置于进行对接的两个管道8的两端,接着通过移动装置7调节夹紧装置8上的管道8与安装好的管道8进行对齐,当两个管道8对齐后作业人员将感应装置9取下,接着通过平移装置6将夹紧装置8上的管道8缓慢移动至安装好的管道8处进行对接。

通过上述步骤,缩短了管道8对接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两个管道8对接时由于操作不当继而导致的管道8端部破损,加快了施工进度。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待对接的管道8移动至安装好的管道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平移装置6包括:

第一支撑板6a,第一支撑板6a设有一对,第一支撑板6a呈间隔且互相平行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

第一导向杆6b,第一导向杆6b呈水平且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板6a顶部一端固定相连;

第一单向丝杆6c,第一单向丝杆6c呈水平且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板6a顶部另一端轴接;

第一滑块6d,第一滑块6d套设于第一导向杆6b和第一单向丝杆6c上,第一滑块6d与第一单向丝杆6c的螺纹相连;

第一电机6e,第一电机6e设置于一个第一支撑板6a的外侧,第一电机6e的输出端与第一单向丝杆6c的一端相连;

第一衔接板6f,第一衔接板6f呈水平设置于第一滑块6d的顶部。

通过第一电机6e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单向丝杆6c产生旋转,第一单向丝杆6c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一滑块6d在第一单向丝杆6c和第一导向杆6b上进行水平移动,第一滑块6d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衔接板6f进行水平移动。

通过平移装置6的设立,使两个管道8进行对接时避免了碰撞。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待对接的管道与安装好的管道轴线对齐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移动装置7包括:

直线驱动器7a,直线驱动器7a呈竖直设置于衔接板的顶部;

第二衔接板7b,第二衔接板7b呈水平设置于直线驱动器7a的输出端;

第二支撑板7c,第二支撑板7c设有一对,两个第二支撑板7c呈竖直分别设置于第二衔接板7b的两端;

第二单向丝杆7d,第二单向丝杆7d呈水平且两端与一个第二支撑板7c的顶部一端轴接;

横条7e,横条7e呈水平且两端与另一个第二支撑板7c的顶部相连;

第二滑块7f,第二滑块7f套设于横条7e和第二单向丝杆7d上,第二滑块7f与第二单向丝杆7d的螺纹相连;

第二电机7g,第二电机7g设置于一个第二支撑板7c的外侧,第二电机7g的输出端与第二单向丝杆7d的一端相连;

横板7h,横板7h贴合于两个第二支撑板7c的顶部,横板7h的位于第二滑块7f的底部与第二滑块7f相连。

通过直线驱动器7a调整第二衔接板7b的高度,当高度调整完毕后,接着通过第二电机7g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二单向丝杆7d产生旋转,第二单向丝杆7d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二滑块带动横板进行旋转,又因为横板7h受到两个第二支撑板7c的阻挡所以横板7h只能进行水平移动,第二滑块7f的移动进而带到横板7h进行水平移动,横板7h的移动从而带动夹紧装置8上的管道8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与安装好的管道8进行对齐。

通过移动装置7的设立,使两个管道8快速对接,避免了作业人员通过对讲机对话进行调整管道8的位置。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待对接的管道稳固的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夹紧装置8包括:

滑台8a,滑台8a呈水平设置于横板7h的顶部一端;

双向丝杆8b,双向丝杆8b呈水平且两端与滑台8a内部两端轴接:

第三滑块8c,第三滑块8c设有一对,两个第三滑块8c套设于双向丝杆8b的两端;

第三电机8d,第三电机8d设置于滑台8a一端外侧,第三电机8d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8b的一端相连;

贴合块8e,贴合块8e的数量与第三滑块8c的数量一一对应,两个贴合块8e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三滑块8c的顶部。

通过第三电机8d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双向丝杆8b产生旋转,双向丝杆8b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两个第三滑块8c相向移动,从而将管道8夹紧。

夹紧装置8的设立,避免了管道8在对接的过程中掉落下去以及产生晃动,影响对接效果。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旋转装置深入土壤并移出土壤的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摆动装置5包括:

摆动架5a,摆动架5a呈竖直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平移装置6的旁侧;

第一旋转杆5b,第一旋转杆5b呈水平套设于支架的顶部;

第四电机5c,第四电机5c设置于摆动架5a靠近平移装置6的一端顶部,第四电机5c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杆5b的一端相连;

凸轮5d,凸轮5d套设于第一旋转杆5b的另一端;

稳定架5e,稳定架5e呈竖直架设于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凸轮5d的正上方;

方板5f,方板5f设置于凸轮5d下方且于凸轮5d的表面贴合,方板5f的顶部两端设有圆凸块;

第一拉簧5g,第一拉簧5g设有一对,拉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圆凸块相连。

当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通过第四电机5c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第一旋转杆5b产生旋转,第一旋转杆5b的旋转进而带动凸轮5d产生旋转,凸轮5d的旋转继而带动方板5f进行下移,方板5f的下移进行带动旋转装置4深入土壤,当管道8对接完成后,第四电机5c反向旋转继而带动凸轮5d反向旋转,从而使方板5f通过两个第一拉簧5g的弹性拉力随着凸轮5d的转动上升至原始位置。

通过摆动装置5带动旋转装置4深入土壤,进而对装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装置在土壤表面进行固定的技术问题,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旋转装置4包括:

支脚4a,支脚4a的顶部与底座1的一端底部相连;

第二旋转杆4b,第二旋转杆4b呈水平套设于支架的底部两端,第二旋转杆4b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4b1;

固定杆4c,固定杆4c设有一对,固定杆4c呈竖直且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方板5f的底部另一端穿过底座1的底部,两个固定杆4c位于第一锥齿轮4b1的位置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4b1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4c1,第二锥齿轮4c1与第一锥齿轮4b1相互啮合;

第一正齿轮4d,第一正齿轮4d套设于第二旋转杆4b且位于支架底部的两端之间;

旋转驱动器4e,旋转驱动器4e设置于支架的旁侧,旋转驱动器4e的输出端与第一正齿轮4d相连。

通过旋转驱动器4e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正齿轮4d产生旋转,第一正齿轮4d的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旋转杆4b产生旋转,第二旋转杆4b的旋转从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一锥齿轮4b1产生旋转,第一锥齿轮4b1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c1产生旋转,第二锥齿轮4c1的旋转继而带动固定杆4c产生旋转,同时通过摆动装置5推动固定杆4c向下移动,进而使固定杆4c通过支脚4a钻入土壤内部。

旋转装置4通过与摆动装置5的相互配合深入土壤,进而对装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管道方便对接的技术问题,如图9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管道9的两端开设有两个夹紧装置9夹紧管道9的环槽9a,管道8的两端还设有用以对接的凹槽9b和凸条9c。

管道9的环槽9a的设立为了便于夹紧装置8对管道9进行夹紧,管道9两端的凹槽9b和凸条9c的设立为了便于两个管道9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两个管道进行对接时对齐的技术问题,如图X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感应装置10包括:

感应环10a,感应环10a设有两个,两个感应环10a分别套设于两个管道9进行对接的凹槽9b和凸条9c上。

将两个感应环10a套接在两个管道9的对接端,通过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带对接的管道9与安装好的管道9中轴线对齐,使两个感应环10a相互感应,当两个感应环10a完成感应后,作业人员将两个感应环10a取下。

感应装置10的设立,提高了对接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夹紧装置精准夹紧管道的技术问题,如图8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抬升装置3包括:

抬升架3a,抬升架3a呈竖直设置于底座1的一端顶部且位于外壳的外侧;

限位板3b,限位板3b呈竖直设置于抬升架3a的顶部;

抬升板3c,抬升板3c嵌于限位板3b中;

气缸3d,气缸3d呈竖直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气缸3d的输出端向上穿过底座1与抬升板3c的底部相连。

通过气缸3d的输出端向外伸出进而推动抬升板3c向上移动,当吊机将管道8调过来时,将管道8放置在两个抬升装置3之间。

通过抬升装置3的设立,将管道8精准的放置在两个抬升装置3之间,便于夹紧装置8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安装好的管道稳定的技术问题,如图11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辅助装置2包括:

工型板2a,工型板2a呈竖直设置于一个对接好的管道8环槽8a的正下方;

支撑台2b,支撑台2b设置于工型板2a的顶部;

夹块2c,夹块2c设有一对且可移动的设置于支撑台2b的内部;

第二拉簧2d,第二拉簧2d设有一对,每个第二拉簧2d的一端与支撑台2b的内部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一个夹块2c的一端相连。

通过作业人员将工型板2a放置于管道8环槽8a的正下方,接着拉动夹块2c使夹块2c将管道8夹紧,然后通过螺栓将工型板2a的底部钉在地面。

通过辅助装置2的设立,将已经安装好的管道8进行固定,放置安装好的管道8在进行对接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以免影响对接效果。

步骤一、首先通过作业人员将工型板2a放置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8环槽8a的正下方,接着拉动夹块2c使夹块2c将管道8夹紧,然后通过螺栓将工型板2a的底部钉在地面。

步骤二、将两个感应环9a分别套接在一个待对接的管道8一端和安装好的管道8的一端,接着通过气缸3d的输出端向外伸出进而推动抬升板3c向上移动。

步骤三、通过第四电机5c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第一旋转杆5b产生旋转,第一旋转杆5b的旋转进而带动凸轮5d产生旋转,凸轮5d的旋转继而带动方板5f进行下移,方板5f的下移进行带动旋转装置4深入土壤,接着通过旋转驱动器4e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正齿轮4d产生旋转,第一正齿轮4d的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旋转杆4b产生旋转,第二旋转杆4b的旋转从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一锥齿轮4b1产生旋转,第一锥齿轮4b1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c1产生旋转,第二锥齿轮4c1的旋转继而带动固定杆4c产生旋转,同时通过摆动装置5推动固定杆4c向下移动,进而使固定杆4c通过支脚4a钻入土壤内部。

步骤四、通过吊机将待对接的管道8吊运至两个抬升板3c之间的夹紧装置8上,与此同时,通过第三电机8d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双向丝杆8b产生旋转,双向丝杆8b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两个第三滑块8c相向移动,从而将管道8夹紧。

步骤五、通过直线驱动器7a调整第二衔接板7b的高度,当高度调整完毕后,接着通过第二电机7g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二单向丝杆7d产生旋转,第二单向丝杆7d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二滑块带动横板进行旋转,又因为横板7h受到两个第二支撑板7c的阻挡所以横板7h只能进行水平移动,第二滑块7f的移动进而带到横板7h进行水平移动,横板7h的移动从而带动夹紧装置8上的管道8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与安装好的管道8进行对齐。

步骤六、当两个感应环10a完成感应后,作业人员将两个感应环10a取下,通过第一电机6e的输出端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单向丝杆6c产生旋转,第一单向丝杆6c的旋转继而带动套设其上的第一滑块6d在第一单向丝杆6c和第一导向杆6b上进行水平移动,第一滑块6d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衔接板6f进行水平移动,第一衔接板6f的移动进而带动待对接的管道8移动至安装好的管道8处进行对接。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相关技术
  • 一种结构稳定的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支撑装置
  • 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铺设用便于固定的支撑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1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