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3:22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进步的步伐,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皮肤病发病率不断提高,而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也在不断地升级。皮肤病成为医学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情种类多、治疗时间长等特征。基于皮肤病的特征,当前线下医疗资源有限,为此需要一种结合各患者的皮肤病特性及患者自身信息为皮肤病的诊断提供辅助诊断的方案。

现有技术中,会向患者提供一张问诊表单,该表单可能是通用皮肤病的表单,也可能是特定皮肤病的表单,基于患者对于表单中各指标的答复对患者病情进行辅助诊断。现有方案中的表单是预先设置好的,针对各患者,该表单的形式与内容均不会发生变化,然而同一病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征也是不同的,有的指标明显,有的指标不明显,现有方案对于不同患者采用相同指标的表单,就会对忽略同一病情在不同患者上的差异,造成对患者病情分析不全面,诊断结果不准确。

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反应患者个性化病情,实现对患者皮肤病进行全面分析,为医生提供辅助问诊结果的辅助分析方案。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诊断标准获取模块、采集指标确定模块、逻辑关系确定模块、位置顺序确定模块、表单生成模块、反馈信息获取模块、问诊结果确定模块;

所述诊断标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所述采集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所述采集指标包括序号;所述序号初始值为空值;

所述逻辑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采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任意两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于描述所述任意两个指标在表单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所述位置顺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以及所述逻辑关系确定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

所述表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位置顺序,将各采集指标生成表单;

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展示所述表单后,获取基于所述表单的反馈信息;

所述问诊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决策树以及所述反馈信息得到辅助问诊结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辅助问诊系统首先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依据标准确定初步的采集指标,通过逻辑关系确定模块、位置顺序确定模块和表单生成模块动态生成至少一张用于患者反馈的表单,由此可针对患者皮肤病,获取到该皮肤病的全方位的特征,实现了结合患者自身的信息为患者皮肤病特征的全面采集,由此,根据全面采集的特征及预先设置的决策树,得到供医生全面可分析的辅助问诊方案。本发明系统,表单中各采集指标以及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均是基于当前患者动态确定的,保证了表单内容与当前患者的强相关性,可以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表单,使得表单可以准确反应当前患者的患病特性,保证了整套辅助问诊系统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该方案还较好的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医疗服务。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是通过系统内的分析和组合,表单中指标的具体内容以及指标之间的前后关系均是动态生成的,由此可以为每一患者提供符合其病症的表单,实现表单的千人千面,通过该表单获得皮肤病特征可以更加准确且全面的反应当前用户的病症,克服了医生询问患者存在片面性、经验型的缺陷,本发明的系统采集信息全面,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辅助问诊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指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筛查表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问诊表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决策方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决策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报告形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分标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首先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依据标准确定初步的采集指标,进而动态生成至少一张用于患者反馈的表单,由此可针对患者皮肤病,获取到该皮肤病的全方位的特征,实现了结合患者自身的信息为患者皮肤病特征的全面采集,由此,根据全面采集的特征及预先设置的决策树,得到供医生全面可分析的辅助问诊方案。本发明的系统,表单中各采集指标以及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均是基于当前患者动态确定的,保证了表单内容与当前患者的强相关性,可以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表单,使得表单可以准确反应当前患者的患病特性,保证了整套辅助问诊系统的结果更加准确。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的包括:诊断标准获取模块201、采集指标确定模块202、逻辑关系确定模块203、位置顺序确定模块204、表单生成模块205、反馈信息获取模块206、问诊结果确定模块207。

诊断标准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采集指标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采集指标包括序号。序号初始值为空值。

逻辑关系确定模块203,用于确定各采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任意两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于描述任意两个指标在表单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位置顺序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序号以及逻辑关系确定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

表单生成模块205,用于根据位置顺序,将各采集指标生成表单。

反馈信息获取模块206,用于展示表单后,获取基于表单的反馈信息。

问诊结果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决策树以及反馈信息得到辅助问诊结果。

具体的,通过图1所示的基于决策树的问诊系统在执行时的具体说明如下。

S101,诊断标准获取模块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本步骤可以获取皮肤科医生输入的皮肤病诊断标准。也可以从预先存储的诊断标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该诊断标准的制定主体可以是医生(即医生基于病人的当前病症确定的诊断标准),也可以是国家标准(如GBZ18-2002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详见:

https://wenku.baidu.com/view/da547bbd67ec102de2bd8995.html)。

此处的诊断标准如:症状(皮损面积、皮损湿度、皮屑程度、症状持续天数等)、影响程度(如是否无法入睡、是否瘙痒等)、心理状况(如对心情的影响等)。

本步骤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如下的实现方案:

1、向用户开放信息采集通道,通过该通道,用户可以输入病症的描述内容。

对于1,作如下说明:

1)用户,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医生。

2)通道,可以是一个文本框供用户输入信息,也可以是提供多个词,供用户选择。通道的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能获取到用户对病情的真实描述即可。

3)描述内容,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关键词,还可以是一张病灶图片,描述内容的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能获取到用户对病情的真实描述即可。

4)通道开放时间,可以是用户问诊前,还可以是用户问诊中,还可以是用户问诊后,只要用户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辅助决策即可,本实施例对该开放时间不做限定。

2、诊断标准获取模块基于病症的描述内容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2,作如下说明:

1)预先会建立诊断标准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种诊断标准。每个诊断标准均会存在一个或多个对应的标签,用于表征该诊断标准对应的对象。

该标签可以为皮肤病的名称,也可以为皮肤病对应的主要病症,如:银屑病相关的诊断标准的标签可以为银屑病,还可以为鳞屑,或者为红斑等。

2)诊断标准获取模块基于病症的描述内容后,先基于现有的语义识别方案、图像识别方案等对该描述内容进行识别,提取描述内容相对应的关键词。如:描述内容为“皮肤有红斑,上面有白色鳞屑”,那么识别除的关键词为“红斑”、“鳞屑”。

3)诊断标准获取模块将识别出的关键词与诊断标准对应的标签进行匹配,选择一个或多个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将该匹配上的诊断标准作为步骤S101中诊断标准获取模块获取的皮肤病的诊断标准。

匹配时,采用的是关键词的精准匹配,也就是识别出的某个关键词与标签完全一致,才算匹配成功,即匹配上。

若关键词有一个,那么与该关键词精准匹配的标签所对应的诊断标准均为匹配上的诊断标准。

若关键词有多个,会对每个关键词分别进行匹配,这样,每个关键词均对应一个或多个诊断标准(若某个关键词没有精准匹配上任何一个标签,那么该关键词作废,不再将其作为关键词,本实施例所说的关键词,均为有精准匹配标签的关键词)。再将所有关键词对应最多的一个诊断标准作为匹配上的诊断标准。

对于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一个还是多个,取决于匹配上的诊断标准的数量。

如果关键词就是一个,那么若与其精确匹配的标签所对应的诊断标准是几个,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就是几个。如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就是一个,则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就是一个,即匹配上的那个诊断标准。再如,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就是三个,则匹配上的诊断标准就是三个,即匹配上的那三个诊断标准。

如果关键词是多个,且所有关键词均对应一个诊断标准,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一个,即所有关键词均对应的那个诊断标准。

如果关键词是多个,且所有关键词均对应多个诊断标准,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多个。如所有关键词均对应四个诊断标准,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四个,即匹配上的那四个诊断标准。

如果关键词是多个,虽然没有一个诊断标准是所有关键词均对应的,但是有一个诊断标准是最多数关键词对应的,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一个,即最多数关键词对应的那个诊断标准。

如果关键词是多个,虽然没有一个诊断标准是所有关键词均对应的,但是有多个诊断标准是最多数关键词对应的,也就是说最多数关键词对应的诊断标准并列多个,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多个。例如,有5个关键词,其中4个关键词均对应诊断标准一和诊断标准二,那么匹配上的诊断标准是两个。即诊断标准一和诊断标准二。

S102,采集指标确定模块根据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

S101中的诊断标准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为了方便阐释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均以S101中的诊断标准为1个为例进行说明。若是多个,那么对于每个诊断标准均执行一次即可。如采集指标确定模块根据所有的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也就是说采集指标确定模块根据第一个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再根据第二个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指标,……,将确定的所有采集指标均作为S102中采集指标确定模块的采集指标。

此处的采集指标是具体的采集对象。例如:诊断标准为影响程度,那么采集指标为无法入睡或睡眠不安稳的天数。

另外,采集指标还包括其他属性,如序号,该序号用于描述该指标在最终表单中的位置。如表单中的第1个问题,那么序号为1,当然,也可以为0。序号的初始值为空值,但是表单中的第1个问题对应的序号以及后续的序号可以自行设定,只要表单中的第1个问题对应的序号不是空值,且后面的序号比初始序号大即可。如1、2、3、……,再如:0、1、2、……,还如:4、5、6、……,或者,2、4、6、……,或者,3、4、6、8、……等。本实施例不对表单中的第1个问题对应序号以及后续序号的设计进行限定。

另外,各采集指标的序号的初始值均为空值。该空值可以为NULL,也可以什么都不填的空,本实施例不对空值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此外,本步骤还可以根据诊断标准确定采集时间。如采集时间为:问诊前,或者,问诊中,或者,问诊后。该采集时间用于描述表单的展示时间。

S103,逻辑关系确定模块确定各采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中,任意两个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于描述任意两个指标在表单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如指标1和指标5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指标1在表单中先于指标5出现。

S104,位置顺序确定模块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

本步骤的实现过程为:

S104-1,将所有采集指标形成集合A,生成空集合B。

S104-2,从集合A中任取一个采集指标,将其作为当前处理指标,将当前处理指标的序号标注为0。

例如,从集合A中取到采集指标a,那么a为当前处理指标,a的序号由空值变成0。

S104-3,将当前处理指标从集合A中删除,将当前处理指标加入集合B中。

执行至此,集合A中的元素并无a,集合B中存在一个元素,即a。

也就是说,集合A中的元素是均未确定其在表单中的位置的采集指标。集合B中的元素是已经确定其在表单中的位置的采集指标。

S104-4,确定是否存在第一指标。

其中,第一指标为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且第一指标与当前处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第一指标在表单中先于当前处理指标出现。

第一指标就是位置先于a,且序号为空值的指标。也就是说,第一指标是目前位置还未确定其在表单中的位置,并且其位置一定先于a出现。

S104-5,若存在第一指标,则确定第一指标对应的第二指标。将第一指标的序号标注为X-1,X为第二指标中最小的序号。将第一指标从集合A中删除,将第一指标加入集合B中。

其中,第二指标为集合B中的元素,且第二指标与第一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第二指标在表单中后于第一指标出现。

如第一指标为采集指标b,本步骤中会找到已经标注位置,并且位置出现在b之后的采集指标。对于已标注位置的,且位于b之后的所有采集指标,选择最小的序号(也就是最靠前的一个位置),将b的位置确定为最小序号的前一序号,如最小序号为6,那么b的序号为5,这样保证了b在所有其后面采集指标之前。

S104-6,确定是否存在第三指标。

其中,第三指标为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且第三指标与当前处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第三指标在表单中后于当前处理指标出现。

此步骤中,会寻找位置后于a,且序号为空值的指标,即第三指标。也就是说,第三指标是目前还未确定其在表单中的位置,并且其位置一定后于a出现。

S104-7,若存在第三指标,则确定第三指标对应的第四指标。将第三指标的序号标注为Y+1,Y为第四指标中最大的序号。将第三指标从集合A中删除,将第三指标加入集合B中。

其中,第四指标为集合B中的元素,且第四指标与第三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第四指标在表单中先于第三指标出现。

如第三指标为采集指标c,本步骤中会找到已经标注位置,并且位置出现在c之前的采集指标。对于已标注位置的,且位于c之前的所有采集指标,选择最大的序号(也就是最靠后的一个位置),将c的位置确定为最大序号的后一序号,如最大序号为9,那么c的序号为10,这样保证了c在所有其前面采集指标之后。

执行至此,已经将与当前处理指标有逻辑关系的采集指标均确定了其在表单中的位置。

S104-8,若集合A非空集合,则从集合A中任取一个采集指标,将其作为当前处理指标,重复执行步骤S104-3至步骤S104-7,直至集合A为空集合,或者,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均不存在第一指标和第三指标。

如果集合A非空集合,也就是说还有没有确定位置的采集指标。此时有两种可能情况导致集合A非空,一种情况是还没轮到其确认位置,另一种情况是其没有存在逻辑关系的采集指标,如,该指标放在表单任何位置均可,没有明确的先后位置。例如,只有存在湿疹症状才会产生湿疹对用户的影响程度,那么采集指标“湿疹症状的程度(无、轻度、中等、严重、非常严重)”在采集指标“湿疹让您有多大程度的不适应感”之前。再例如,采集指标“湿疹症状的程度(无、轻度、中等、严重、非常严重)”与采集指标“当前工作压力(无、较轻、一般、较大、非常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那么采集指标“当前工作压力(无、较轻、一般、较大、非常大)”与采集指标“湿疹症状的程度(无、轻度、中等、严重、非常严重)”之间没有逻辑关系,采集指标“当前工作压力(无、较轻、一般、较大、非常大)”就是放在表单任何位置均可的指标,该指标会存在于集合A中,但是此种采集指标并不存在第一指标和第三指标。

那么当集合A为空,或者集合A中的元素均不存在第一指标和第三指标时,说明所有采集指标中存在逻辑关系的均确定了位置,此时循环结束进入步骤S104-9。

另外,若集合A非空,可以将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序号标注为S,或者其他字符均可,只要跟存在逻辑关系的采集指标的标号明显区分即可。也就是对于不存在第一指标和第三指标的采集指标,将其标号标注为S等。

S104-9,根据采集指标的序号确定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

本步骤的实现与集合A是否为空集相关,如果集合A为空,那么说明所有采集指标均指定了位置,如果集合A非空,那么说明有一部分采集指标可以放在表单中的任意位置,没有固定位置。

具体的,

(一)若集合A为空集,则S104-9的实现过程为:

1.1确定集合B所有元素中序号的最小值min。

1.2确定集合B中是否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若集合B中不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则执行步骤1.3,若集合B中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则执行步骤1.4和步骤1.5。

1.3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为各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

集合B中不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说明每个采集指标的位置唯一,因此,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为各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

1.4确定各采集指标的原始值为各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

如果集合B中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说明存在位置相同的采集指标,此时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不能作为最终的位置,需要将相同的序号进行调整,因此,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只能作为其原始值,将原始值调整后才能得到最终的位置。调整过程如下:

1)将各采集指标按原始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从序列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往后确认是否存在相同的原始值。若不存在相同的原始值,则不进行处理,继续往后确认下一个元素,若存在相同的原始值,则(1)确定该相同的原始值数量n,根据n调整该相同的原始值,将该相同的原始值之后采集指标的原始值更新为更新前原始值+n-1。(2)从相同的原始值之后的原始值开始,重新执行依次往后确认是否存在相同的原始值,若存在相同的原始值,则确定该相同的原始值数量n,根据n调整该相同的原始值,将该相同的原始值之后采集指标的原始值更新为更新前原始值+n-1的步骤,直至所有原始值均被确认。

也就是说,从序列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往后确认是否存在相同的原始值。若不存在相同的原始值,则不进行处理,继续往后确认下一个元素,若存在相同的原始值,则对相同的原始值进行调整,同时将相同原始值之后的所有原始值往后调整,之后从该相同原始值之后的那个原始值开始,再次依次往后确认是否存在相同的原始值,直至所有原始值均为确认,则说明此时的原始值均不相同,那么将当前的原始值作为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

对相同原始值进行调整的过程,即根据n调整该相同的原始值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2.1在历史表单中统计,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数量m1,以及每张表单中待调整指标的先后顺序。

其中,待调整指标为相同的原始值对应的采集指标。

例如,相同的原始值有4个,其对应的采集指标为指标d1、d2、d3和d4。那么n=4,2.1中会在历史表单中查找同时出现d1、d2、d3、d4的表单的数量,即m1,以及在每张表单中d1、d2、d3和d4的出现顺序。

2.2对于任一待调整指标i,在历史表单中统计,出现待调整指标i的表单数量m2i,计算待调整指标i的调整系数wi,

如,wi=(m1/m2i)*SQRT(S/m1)+Z,

S=POWER[(a1i-m1)/2]+POWER[(a2i-m1)/2]+…+POWER[(ani-m1)/2]

SQRT()为开根号函数,POWER()为平方函数,a1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先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的表单数量;a2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位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第二位的表单数量;an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最后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的表单数量,Z为随机小数。

例如,对于d1,其调整系数w1=(m1/m21)*SQRT(S/m1)+Z,

S=POWER[(a11-m1)/2]+POWER[(a21-m1)/2]+POWER[(a31-m1)/2]+POWER[(a41-m1)/2]+Z。

其中,m21为所有历史表单中出现d1的表单总数,a11为同时出现d1、d2、d3、d4的表 单中,d1先于d2、d3、d4出现(即d1首先出现)的表单数量。a21为同时出现d1、d2、d3、d4的表 单中,d1位于第二位出现(如先出现d2,然后d1出现,最后出现d3以及d4,或者,先出现d3,然 后d1出现,最后出现d2以及d4,或者,先出现d4,然后d1出现,最后出现d2以及d3,注:上述情 况中最后出现的两个待调整指标顺序并不做限定,以“最后出现d3以及d4”为例,表示最后 出现顺序可以为d3,然后d4,也可以为d4,然后d3)的表单数量。a31为同时出现d1、d2、d3、d4 的表单中,d1位于第三位出现(如先出现d2以及d3,然后d1出现,最后d4,或者,先出现d2以 及d4,然后d1出现,最后出现d3,或者,先出现d3以及d4,然后d1出现,最后出现d2,注:上述 情况中先出现的两个待调整指标顺序并不做限定,以“先出现d2以及d3”为例,表示最先出 现顺序可以为d2,然后d3,也可以为d3,然后d1)的表单数量。a41为同时出现d1、d2、d3、d4的 表单中,d1位于第四位出现,也就是d1在d2、d3、d4之后出现(即d1最后出现)的表单数量。

2.3按调整系数从大到小对待调整指标进行排序,确定每个调整指标的排序标号b。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待调整指标的排序标号为0。

例如,基于d1、d2、d3、d4的调整系数进行排序之后得到序列为d4、d2、d3、d1,那么d4的排序序号为0,d2的排序序号为1,d3的排序序号为2,d1的排序序号为4。

有可能两个待调整指标(m1/m21)*SQRT(S/m1)的值是相同的,如果基于(m1/m21)*SQRT(S/m1)的结果进行排序,有可能出现并列的情况,此时公式中的Z可以有效避免并列的情况,保证了每个待调整指标的调整系数不相同。

2.4将各待调整指标的原始值调整为调整前的原始值+b。

2.5将各采集指标的当前原始值确定为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

(二)若集合A非空集,则S104-9的实现过程为:

3.1确定集合A中元素数量e1,确定采集指标总数量e2。

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是可以放到表单中任意位置的采集指标。

3.2从1至e2的连续正整数中,随机选择e1个数,将其随机分配给集合A中每个元素,作为其对应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

执行至此,先确定了集合A中各元素在表单中的位置,后面只需要将有明确位置关系的采集指标插入表单中即可。具体的见步骤3.3-步骤3.10。

3.3确定集合B所有元素中序号的最小值min。

3.4确定集合B中是否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若集合B中不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则执行步骤3.5至步骤3.7,若集合B中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则执行步骤3.8和步骤3.10。

3.5确定集合B中各元素对应的采集指标的第一值为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

3.6按第一值从小到大对相应的采集指标排序。

3.7从排序第一的采集指标开始依次选择一个采集指标,若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一值并非为随机选择的e1个数中的,则将该第一值作为选择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若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一值为随机选择的e1个数中的,则将该第一值+1作为选择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并将选择的采集指标之后的所有采集指标的第一值均更新为更新前的第一值+1。

集合B中不存在序号相同的元素,说明每个采集指标的位置唯一,因此,先将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作为该采集指标的第一值,若该第一值与步骤3.2中分配给集合A中各元素的位置相同,则说明两个采集指标的位置相同,那么会调整集合B中该指标的位置。

3.8确定各采集指标的第二值为各采集指标的序号-min+1。

3.9将各采集指标按第二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3.10从排序第二的采集指标开始依次选择一个采集指标。

3.10-1,若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二值唯一,则当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二值并非为随机选择的e1个数中的时,将该第二值作为选择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当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二值为随机选择的e1个数中的时,则将该第二值+1作为选择的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并将选择的采集指标之后的所有采集指标的第二值均更新为更新前的第二值+1。

3.10-2,若选择的采集指标的第二值不唯一,则将选择的采集指标之前的一个采集指标记为初始指标,确定该相同的第二值数量n,根据n调整该相同的第二值,将该相同的第二值之后采集指标的第二值更新为当前第二值+n-1。将各采集指标按更新后的第二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从序列中初始指标的下一个采集指标开始依次选择一个采集指标,重复执行步骤3.10-1和步骤3.10-2,直至所有采集指标均存在其在表单中的位置。

其中,根据n调整该相同的原始值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历史表单中统计,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数量m1,以及每张表单中待调整指标的先后顺序。待调整指标为相同的原始值对应的采集指标。

对于任一待调整指标i,在历史表单中统计,出现待调整指标i的表单数量m2i,计算待调整指标i的调整系数wi,

如,wi=(m1/m2i)*SQRT(S/m1)+Z,

S=POWER[(a1i-m1)/2]+POWER[(a2i-m1)/2]+…+POWER[(ani-m1)/2]

SQRT()为开根号函数,POWER()为平方函数,a1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先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的表单数量;a2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位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第二位的表单数量;ani为同时出现所有待调整指标的表单中,待调整指标i最后于其他所有待调整指标出现的表单数量,Z为随机小数。

按调整系数从大到小对待调整指标进行排序,确定每个调整指标的排序标号b,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待调整指标的排序标号为0。

将各待调整指标的原始值调整为调整前的原始值+b。

S105,表单生成模块根据位置顺序,将各采集指标生成表单。

根据各采集指标的位置顺序将采集指标生成表单。

例如,S102中所述采集指标确定模块确定的采集指标如图2所示,逻辑关系确定模块、位置顺序确定模块、表单生成模块通过数据转换接口生成决策树数据模型执行S103-S105,最终得到图3所示表单。

通过诊断标准获取模块可以获取与患者本次病情强相关的诊断标准,通过采集指标确定模块获取到强相关诊断标准所涉及的采集指标,该采集指标也与患者的病情强相关,通过逻辑关系确定模块和位置顺序确定模块确定各强相关采集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也就是说,表单生成模块生成的表单中各采集指标出现的前后顺序也是针对当前用户设定的,至此保证了表单是通过系统内的分析和组合得到的,表单中指标的具体内容以及指标之间的前后关系均是动态生成的,可以为每一患者提供符合其病症的表单,实现表单的千人千面,通过该表单获得皮肤病特征可以更加准确且全面的反应当前用户的病症,克服了医生询问患者存在片面性、经验型的缺陷,本发明的系统采集信息全面,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辅助问诊结果。

S106,反馈信息获取模块展示表单后,获取基于表单的反馈信息。

其中,可以基于采集时间展示表单。如采集时间为问诊前,则可以在用户进入时展示表单,如展示图4所示的筛查表单,若采集时间为问诊中,则可以在用户问诊过程中展示表单,如展示图5所示的问诊表单,若采集时间为问诊后,则可以在用户问诊后展示表单。

展示表单之后,患者会依据表单进行填写,并获取填写的信息(即反馈信息)。

S107,问诊结果确定模块根据预先设置的决策树以及反馈信息得到辅助问诊结果。

例如以图6所示的决策方案设置决策树。

另外,本步骤的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S107-1,问诊结果确定模块根据预先设置的决策树以及反馈信息得到问诊曲线。

本曲线可以如图7所示。

S107-2,问诊结果确定模块获取反馈信息相关的历史反馈信息。

S107-3,问诊结果确定模块根据历史反馈信息形成历史问诊曲线。

S107-4,问诊结果确定模块将历史问诊曲线与问诊曲线进行比对,得到辅助问诊结果。

除了上述曲线形式的反馈信息之外,本步骤的辅助问诊结果(包括根据当前表单得到的结果,也包括与历史结果进行的对比)还可以为报告形式,如图8中示出的报告形式。

另外,在得到报告或者问诊曲线的过程中,会基于反馈信息进行评分,本实施例不对评分标准进行限定,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

首先获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依据标准确定初步的采集指标,进而动态生成至少一张用于患者反馈的表单,由此可针对患者皮肤病,获取到该皮肤病的全方位的特征,实现了结合患者自身的信息为患者皮肤病特征的全面采集,由此,根据全面采集的特征及预先设置的决策树,得到供医生全面可分析的辅助问诊方案。本发明的系统,表单中各采集指标以及指标在表单中的位置顺序均是基于当前患者动态确定的,保证了表单内容与当前患者的强相关性,可以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表单,使得表单可以准确反应当前患者的患病特性,保证了整套辅助问诊系统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该方案还较好的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医疗服务。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是通过系统内的分析和组合,表单中指标的具体内容以及指标之间的前后关系均是动态生成的,由此可以为每一患者提供符合其病症的表单,实现表单的千人千面,通过该表单获得皮肤病特征可以更加准确且全面的反应当前用户的病症,克服了医生询问患者存在片面性、经验型的缺陷,本发明的系统采集信息全面,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辅助问诊结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后,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权利要求应该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应该包含这些修改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辅助问诊系统
  • 一种家庭医生辅助问诊装置、终端及问诊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20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