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1:13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一般是将在工厂生产的钢筋桁架和楼承板可拆卸装配,在施工现场拼接,浇筑混凝土。这样能大大减少绑扎桁架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施工工期,而且桁架生产安全、质量有保证。但是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其拼接的时存在拼接缝,拼接缝过大会出现漏浆的问题,不仅会浪费混凝土而且浇筑后的后的混凝土楼板底面或者上面存在不平整的现象,需要二次加工。对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919849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在与钢筋桁架相对的楼承板一侧设置突出楼承板边界的支撑件,来支撑相邻楼承板以减少相邻楼承板拼接时产生的错位缝隙,进而解决浇筑混凝土后楼板不平整的问题。该支撑件的设置虽然能够减少拼接错缝问题,但是需要单独设立装配,使得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存在装配不方便、运输占用空间大、拆卸时收集支撑件费力等问题,同时该楼承板在洞口的边界拼装时,钢筋桁架楼承板宽度方向靠近洞口或者梁结构时支撑件不便伸出楼承板,即使伸出也得不到支撑,致使楼承板的边界支撑比较薄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的内容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能够在装配、运输以及拆卸更为方便,使得楼承板相互支撑连为整体,现浇楼承板更为平整,有效解决错缝漏浆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板,所述底模板一侧设有钢筋桁架和支撑件,所述钢筋桁架与底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伸出底模板边界的部分形成支撑部,钢筋桁架楼承拼接时,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筋桁架或者底模板支撑与其相邻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支撑部。

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一侧同时连接钢筋桁架和支撑件,使得钢筋桁架楼承板(简称楼承板)在连接钢筋桁架的同时装配支撑件,装配更简单方便,并且在多块楼承板拼接时,相邻楼承板能够相互支撑形成整体性较强的模板结构。在底模板的上方设置的支撑部能够抵在钢结构梁或者梁模板上,楼承板承载的力可通过支撑件传递到钢结构梁或者梁模板上,有效减少边界的错缝、漏浆现象,楼层板更平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抵触在底模板上侧,所述支撑部前端与相邻楼承板之间设有间隙。支撑部抵触在底模板上,能够减少楼承板局部或者整体下扰,同时保证相邻的楼承板产生相同的变形,减少甚至消除拼接错缝,而支撑部前端与支撑其的底模板之间留有间隙,能够减少施工人员拼接楼承板的对准时间,方便快速拼接,能够大大提高拼装楼承板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沿钢筋桁架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布,所述支撑件分别伸出底模板两边界。分布在钢筋桁架长度方向上的支撑件能够均匀的支撑在相邻的楼承板上,钢筋桁架楼承板受力均匀稳定,施工人员踩踩踏在楼承板或者施工设备放置、现浇混凝土局部振捣时,楼承板局部受理较大时也不会出现局部塌陷、错缝或者损坏,局部受理能够均匀的扩散到到相邻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上,以致传递到楼承板横向上边界的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交错伸出底模板两边界,拼接时相应的所述支撑部分别与两相邻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相抵。支撑件交错伸出,使得同型号的任意楼承板可以拼接且受力是均匀,同时也方便支撑件的装配,减少支撑件材料的使用,因此支撑件无需同时伸出两边界,仅仅伸出一边界即可,支撑件用料可以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底模板同一边界相邻的所述支撑部间隔750-850mm。结合标准钢筋桁架以及能够循环使用多次底模板的性质,综合考虑一般楼承板使用跨度在1600~4000mm,容易出现变形较大具楼承板端部400mm左右,在减少成本和简化工艺的条件下,支撑部间隔750-850mm设置能够减少支撑部用量的同时满足支撑效果,而且能够与不同的钢筋桁架相适配,避免腹杆钢筋的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钢筋桁架能够承受来自支撑件较大的作用力,是的楼承板支撑结构比较稳定,而且方便固定,大大减少底模板的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与多钢筋桁架连接。支撑件与多架钢筋桁架连接,相邻楼承板对支撑部的支撑作用能够传递到多架钢筋桁架上,进一步减少局部的变形和楼承板整体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两下弦钢筋、一上弦钢筋以及连接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的腹杆钢筋,所述支撑件设有与下弦钢筋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与下弦钢筋连接。通过下弦钢筋与凹槽连接,减少支撑件材料的用量,同时在两下弦钢筋的作用下实现对支撑件有效的固定,甚至不需要紧固件连接也可实现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可用利用两下弦钢筋相向或者相背的预变形卡扣在凹槽内,实现支撑件的相对固定。

作为优选,包括沿钢筋桁架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下弦钢筋连接,紧固件一端穿过底模板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与连接件为一体件,所述连接件伸出底模板边界形成支撑部。钢筋桁架和底模板通过连接件和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为现有的可拆卸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常用的连接方式,装配也比较简单。因此,连接件与支撑件为一体件,即将连接件一端伸出底模板形成支撑部,利用了支撑件被相邻底模板支撑的结构功能,支撑件利用了连接件与钢筋桁架和底模板的连接方式,不仅大大简化了支撑件的装配方式,使用原连接件的装配设备,而且能够根据底模板利用的次数、破损情况灵活设置支撑件的位置,支撑件和连接件两者结合相得益彰,突破了各自的效果之和。

作为优选,一底模板与三架以上钢筋桁架连接,所述支撑件与靠近底模板边界的钢筋桁架连接,所述凹槽与两下弦钢筋连接。底模板与三架或者更多的钢筋桁架连接,支撑件仅设置在底模板边缘的钢筋桁架上,此种设置能够减少连接件的改变,使得支撑件用料少,加工装配都比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与底模板可拆卸连接,紧固件一端穿过底模板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支撑件与底模板连接快速方便,连接后在与钢筋桁架装配,能够节省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块钢筋桁架楼承板拼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一种楼承板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凹槽开口向下支撑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凹槽开口向下支撑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件凹槽开口向上楼承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件与连接件一体的楼承板俯视图;

图9为一种支撑件与连接件一体结构图;

图10为支撑件与多钢筋桁架连接楼承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连接多钢筋桁架支撑件示意图;

图13为支撑线与底模板连接的楼承板示意图。

图中:

1、底模板,2、钢筋桁架,21、下弦钢筋,22、上弦钢筋,3、支撑件,31、支撑部,32、抵触部,33、凹槽, 35、凸部, 4、紧固件,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板1、钢筋桁架2以及连接件5。底模板1可以为竹木板、木模板、复合板等,甚至一些满足支撑条件的金属模板、塑料模板。所述钢筋桁架2包括由腹杆钢筋连接一上弦钢筋和一下弦钢筋的单片钢筋桁架,腹杆钢筋连接的两下弦钢筋和一上弦钢筋呈三角形分布的钢筋桁架,当然也包括横截面成矩形分布的钢筋桁架。连接件5与紧固件4配合将底模板1与钢筋桁架2装配固定。所述的连接件5与钢筋桁架2连接,连接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连接件5与钢筋桁架2相对固定即可。现有的支撑件如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号为CN204040268U、CN209538526U、CN209556196U以及CN110173067A公开的钢筋桁架和底模板的连接结构,均可运用到本楼承板上。

通过紧固件4一端穿过底模板1与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将底模板1固定在钢筋桁架2上,在浇筑混凝土养护完成后便于拆卸底模板1,使的底模板1能够重复利用。紧固件4与连接件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常用的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紧固连接,自攻螺钉的紧固连接,当然通过紧固件与连接件的过盈配合连接、卡扣连接等可拆卸方式的连接也能够实现底模板1可拆卸的目的,文中所述的紧固件4不仅仅限制在螺栓、螺钉等标准件上,也包括现有的可实现拆卸连接的非标准结构中。一具体的实施方式,每块底模板1宽600mm,长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般1000mm~4000mm,当然长度大于4000mm也可以通过支撑部相互支撑。底模板1一侧板面上分布有三架呈三角形分布的钢筋桁架2,在钢筋桁架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件5。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钢筋桁架2包括两下弦钢筋21、一上弦钢筋22,上弦钢筋21和下弦钢筋22通过腹杆钢筋23连接,所述连接件5设有与两下弦钢筋21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下弦钢筋21固定在卡槽内。再通过连接件5和紧固件4配合将钢筋桁架2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模板1上。

如图3所示,底模板1的一侧板面,与钢筋桁架2在底模板1的同侧,固定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伸出底模板1边界形成支撑部31,钢筋桁架楼承板拼装时,所述支撑部31与相邻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相抵触。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1与底模板2上侧相抵,即底模板1的正面,设置钢筋桁架的一面,当然所述支撑部31与底模板1或者钢筋桁架2或者连接件5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相抵触也可以实现相邻楼承板间相互支撑的目的。通过支撑部31与相邻楼承板的抵触,相邻楼承板相互支撑,进而使得相邻楼承板之间拼接处的底模板相对高度、变形量相当,能够有效的解决拼接错缝、局部变形较大的问题。当3块及以上楼承板拼接时,中部的楼承板受到两侧的楼承板的支持,不仅能够减少局部楼承板的变形,而且楼承板拼装整体保持较少的变形,使得浇筑后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楼层板平整。现有楼承板支撑无法实现的边界楼承板的有效支撑,而本实施例将支撑部31设置在底模板1的上侧,进而靠近洞口、框架梁等边界的楼承板也可以通过伸出的支撑部搭接在如钢结构梁上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上,实现边界楼承板的支撑,使得整个楼承板支撑得到有效的传递,能够保证现浇混凝土楼层板的平整无漏浆。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支撑件3沿钢筋桁架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相应的支撑件3分别伸出底模板1的两边界,包括一支撑件同时伸出两边界,一支撑件仅仅伸出一边界、另一支撑件伸出另一边界。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在钢筋桁架2长度方向上相邻所述支撑件3之间隔1~2个连接件5。分别伸出底模板1相对两边界的所述支撑部31不在同一底模板1的横截面上,即支撑件3交错设置,或者同一支撑件3伸出底模板1两边界形成的支撑部31错开设置,进而在拼接时,相邻的楼承板边界伸出的支撑部31相互错开,使得长度相同的楼承板可以随意拼接,支撑部31不会产生相互干涉,拼接方便。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伸出底模板1一侧边界的所述支撑部31间隔800mm,当然间隔750-850mm也可以实现支撑件的分布支撑。如图4所示,支撑部31伸出底模板与相邻的楼承板相抵。如图4、5、6所示,在支撑部31端部,即伸向相邻楼承板的端部,设置倒圆角、倒角、拗口或者切除一部分形成拼装缺口,使得支撑部31端部与相邻钢筋桁架楼承板板面在拼接时存在间隙。如图4所示,支撑部前端靠底部设有倒圆角,改支撑部端部距离楼承板上表面的间距为H,间距H的设置方便楼承板的拼装。楼承板拼接时,相邻底模板1从支撑部端部的拼装缺口处进入,底模板1与支撑部31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相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凹槽33的开口向底模板1方向一侧,凹槽33的开口为下弦钢筋放入凹槽33的而敞开的空间。所述凹槽33两侧形成凸部35,所述凸部35可以与底模板1抵触或者有间距。支撑件3可以设置与底模板接触的凸部、也存在与底模板有间距的凸部。当所述紧固件4一端穿过底模板1与凸部35连接时,与紧固件连接的凸部35与底模板抵触,免受混凝土的影响,便于浇筑混凝土后紧固件的拆卸,当然通过在凸部35和底模板1之间设置垫片等方式也应视为凸部35与底模板1相抵触。一所述支撑件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紧固件连接,如图3、4为一支撑件与一紧固件连接,图5、6所示一支撑件与两个紧固件连接。当然,支撑件3仅仅通过凹槽33与钢筋桁架预紧力配合固定或者钢筋桁架及底模板配合固定也能实现相互支撑的作用。所述凹槽33设置有圆弧形的内凹结构与下弦钢筋21相适配,利用下弦钢筋的预紧变形固定钢筋桁架。

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凹槽33的开口方向与实施例1中凹槽相对底模板的方向相反。支撑件3一侧设有凹槽33,相对的支撑件3的另一侧有抵触部32。支撑件3安装时,所述凹槽33的开口方向远离底模板1,所述抵触部32与底模板1相抵。这样支撑部31紧贴底模板1与相邻底模板抵触,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底模板1的变形、损坏,也能够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抵触部31和底模板1之间无法灌浆,即使能够填充混凝土也用以脱落的问题。

所述支撑件3也可以连接两架或者三架钢筋桁架,其一端或者两端伸出底模板边界形成支撑部31,楼承板拼装时支撑部31支撑在相邻的楼承板上。如图3-4所示,支撑件与一钢筋桁架连接,如图10-12所示一支撑件与两钢筋桁架连接。

在钢筋桁架楼承板拼接时,现将一块楼承板拼装固定,另一楼承板从固定楼承板的一边界旁对齐、水平移动拼装,拼装完成后支撑部相互抵触在相邻的楼承板上,形成相互支撑。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本实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3与连接件5为一体件。所述连接件5与下弦钢筋21连接,紧固件4一端穿过底模板2与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3与连接件4为一体件,所述连接件4伸出底模板边界形成支撑部31。支撑件3与连接件5为一体时仅需要靠近底模板2边界的连接件5伸出底模板2边界形成支撑部31。此时,支撑件3与钢筋桁架2和底模板1固定连接,支撑架3受到的支撑力能够有效的传递给钢筋桁架和底模板。在便于具有支撑部31的连接件5设置时,如图9所示,支撑部在同一侧设置有缺口,因此不论连接件设置情况,支撑部31都不会受到相邻楼承板的支撑部干涉。本实施例中,一底模板1与三架钢筋桁架2连接,钢筋桁架2相互平行,均匀的分布在底模板1一侧板面上。与靠近底模板1边界的钢筋桁架2连接的连接件5设有伸出该底模板1边界的支撑部31。一连接件与钢筋桁架上的两下弦钢筋连接,下弦钢筋被固定在连接件的凹槽内。当然凹槽可以为两个凹槽或一个凹槽。底模板边界的连接件部分设有支撑部,使得支撑件耗材能够,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其装配也比较方便,在现有的装配设备和连接件的制造模具稍微更改即可使用。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件仅仅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底模板上,具体的,通过紧固件一端穿过底模板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紧固件4为螺栓。当然,通过自攻螺栓或者自攻螺钉在安装时对支撑件3固定,与本具体实施方式相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情况下,通过易拆卸的马钉、枪钉等固定件固定支撑件3也属于本发明所指紧固件固定支撑件的一种。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分类

0612011325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