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7:45


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大多数冲压模具都是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以及凸模几个模具部件组成。

传统冲压模具对零件进行冲压成型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等待压力机带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脱离才能进行上料以及卸料工作,等待时间较长,影响工作速度,并且成型的零件容易卡死在凹模内,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卸料,非常不便,延长了整个冲压成型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包括上模座、第一固定板、凸模、凹模、第二固定板以及下模座,所述凸模通过第一固定板和上模座连接,所述凹模通过第二固定板和下模座连接,另外,下模座上设有若干个导柱,若干个所述导柱均与上模座滑动配合,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还包括:

连接座,设置在上模座上;

下压座,活动设置在连接座内成型的连接槽内,所述下压座和通过输出轴连接有压力机;

限位杆,数量至少为一个,活动设置在连接座内且两者弹性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下压座的移动路径上;

驱动模块,设置在导柱和上模座之间且与限位连接,上模座做合模工作时通过驱动模块可调节限位杆的位置。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收卷盘,活动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收卷盘通过软性件和限位杆连接;

传动单元,设置在收卷盘和导柱之间,导柱相对收卷盘运动时可通过传动单元控制收卷盘同步运动。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导槽和磨砂条;

所述导槽成型在导柱上,磨砂条设置在导槽内且与收卷盘滑动配合。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定滑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且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定滑轮和软性件滑动配合。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顶料系统,设置在所述模具内,用于排出凹模内的零件,所述顶料系统包括:

顶料模块,设置在下模座内;以及

触发单元,设置在下压座和连接座之间且与顶料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顶料模块的启闭。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料模块包括:

顶杆,数量至少为一组且均活动设置在下模座内,第二固定板以及凹模内均设有供顶杆穿过的穿孔;

滑动座,数量和顶杆的数量相同且活动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滑动座和下模座之间弹性连接;

驱动杆,活动连接在滑动座和顶杆之间;以及

动力元件,设置在每组相邻的滑动座之间,用于调节每组相邻的滑动座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分别设置在下压座和连接槽内,并且,第二导电件位于第一导电件的移动路径上。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磨砂条和收卷盘之间的摩擦阻力,在上模座进行合模工作时,通过摩擦阻力能够带动收卷盘转动以调节限位杆的位置,并且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的瞬间,限位杆和下压座脱离,凸模和凹模之间自动脱离,避免工作人员需要等待压力机带动上模座复位才能进行新的待加工物料的上料工作,而且还设置触发单元和顶料模块之间的配合,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脱离的瞬间触发顶俩模块工作将成型零件排出凹模,避免人工手动操作,整个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中顶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中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上模座、2-第一固定板、3-凸模、4-凹模、5-第二固定板、6-下模座、7-导柱、8-弹簧、9-连接座、10-输出轴、11-驱动模块、111-收卷盘、112-导槽、113-磨砂条、114-定滑轮、115-尼龙绳、12-下压座、13-插槽、14-限位杆、15-插头、16-顶料模块、161-顶杆、162-驱动杆、163-滑动座、164-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5,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包括上模座1、第一固定板2、凸模3、凹模4、第二固定板5以及下模座6,所述凸模3通过第一固定板2和上模座1连接,所述凹模4通过第二固定板5和下模座6连接,另外,下模座6上设有若干个导柱7,若干个所述导柱7均与上模座1滑动配合,上模座1和下模座6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还包括:

连接座9,设置在上模座1上;

下压座12,活动设置在连接座9内成型的连接槽内,所述下压座12和通过输出轴10连接有压力机(图中未画出);

限位杆14,数量至少为一个,活动设置在连接座9内且两者弹性连接,所述限位杆14位于下压座12的移动路径上;

驱动模块11,设置在导柱7和上模座1之间且与限位连接,上模座1做合模工作时通过驱动模块11可调节限位杆14的位置。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弹性件可以为弹片、弹性钢板或者弹性橡胶结构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优选为弹簧8,所述弹簧8套设在导柱7上且位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6之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压力机带动输出轴10如图1所示反向下移,在下压座12和限位杆14之间的抵触作用下,带动上模座1、第一固定板2以及凸模3朝下模座6方向移动并进行合模工作,通过凸模3和凹模4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零件的冲压成型处理,在此过程中,导柱7相对上模座1上移并带动驱动模块11工作,通过驱动模块11控制限位杆14如图1所示方向朝连接座9的两侧移动,当上模座1和下模座6合模完成时,此时,限位杆14恰好脱离对下压座12的限制,在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上模座1上弹复位进行脱模工作,此时限位杆14和下压座12的表面抵触,并且后续工作中,通过压力机带动输出轴10上移复位,此时在限位杆14和连接座9之间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限位杆14再次对下压座12的位置进行复位,整个流程实现了冲压过程中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6的自动脱离工作,无需像传统冲压模具一样,需要等待压力机完全复位才能进行待加工物料的上料工作,而且还避免了冲压过程中发生卡死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脱离上模座1和下模座6的情况。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11包括:

收卷盘111,活动设置在上模座1上,所述收卷盘111通过软性件和限位杆14连接;

传动单元,设置在收卷盘111和导柱7之间,导柱7相对收卷盘111运动时可通过传动单元控制收卷盘111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导槽112和磨砂条113;

所述导槽112成型在导柱7上,磨砂条113设置在导槽112内且与收卷盘111滑动配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磨砂条113可以为橡胶材质或者木质,只要能够利用摩擦阻力带动收卷盘111转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驱动模块11还包括定滑轮114,数量至少为一个且设置在上模座1上,所述定滑轮114和软性件滑动配合。

非限制性的,所述软性件可以为尼龙绳115、橡胶绳或者塑料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性件优选为尼龙绳115。

在上模座1进行合模工作时,上模座1沿着导柱7下移,在此过程中,在收卷盘111和磨砂条113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带动收卷盘111转动对软性件进行收卷,在软性件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杆14如图2所示方向朝连接座9的两侧移动,当上模座1和下模座6之间的合模工作完成时,此时限位杆14恰好脱离对下压座12的限制,在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上模座1与下模座6之间自动脱离。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作为本申请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顶料系统,设置在所述模具内,用于排出凹模4内的零件,所述顶料系统包括:

顶料模块16,设置在下模座6内;以及

触发单元,设置在下压座12和连接座9之间且与顶料模块16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顶料模块16的启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顶料模块16包括:

顶杆161,数量至少为一组且均活动设置在下模座6内,第二固定板5以及凹模4内均设有供顶杆161穿过的穿孔;

滑动座163,数量和顶杆161的数量相同且活动设置在下模座6上,所述滑动座163和下模座6之间弹性连接;

驱动杆162,活动连接在滑动座163和顶杆161之间;以及

动力元件,设置在每组相邻的滑动座163之间,用于调节每组相邻的滑动座163之间的距离。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动力元件可以为线性电机或者电缸,只要能够驱动滑动座163在下模座6内发生位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元件优选为一组通电相斥的电磁铁164,一组电磁铁16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滑动座163内。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情况中,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分别设置在下压座12和连接槽内,并且,第二导电件位于第一导电件的移动路径上。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分别为插槽13和插头15,其中插槽13和插头15分别设置在下压座12和连接槽内;

当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并非局限于上述一种替换结构,还可以采用一组电极片或者一组触点的方式代替,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6恰好合模时,限位杆14和下压座12脱离,在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上模座1和下模座6自动脱离,并且同时插头15插入插槽13内,触发电磁铁164之间通电相斥,带动滑动如图4所示方向朝下模座6的两侧移动,此时在驱动杆162的作用下带动顶杆161上移将凹模4内冲压成型的零件顶出,进而实现了将零件自动脱出模具的工作,避免人工手动操作,并且后期在压力机带动输出轴10复位时,使得插槽13和插头15脱离,顶杆161复位。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通过压力机带动输出轴10如图1所示反向下移,在下压座12和限位杆14之间的抵触作用下,带动上模座1、第一固定板2以及凸模3朝下模座6方向移动并进行合模工作,通过凸模3和凹模4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零件的冲压成型处理,在此过程中,导柱7相对上模座1上移,在收卷盘111和磨砂条113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带动收卷盘111转动对软性件进行收卷,在软性件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杆14如图2所示方向朝连接座9的两侧移动,当上模座1和下模座6之间的合模工作完成时,此时限位杆14恰好脱离对下压座12的限制,在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上模座1与下模座6之间自动脱离,并且同时插头15插入插槽13内,触发电磁铁164之间通电相斥,带动滑动如图4所示方向朝下模座6的两侧移动,此时在驱动杆162的作用下带动顶杆161上移将凹模4内冲压成型的零件顶出,进而实现了将零件自动脱出模具的工作,避免人工手动操作,并且后期在压力机带动输出轴10复位时,使得插槽13和插头15脱离,顶杆161复位,整个流程实现了冲压过程中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6的自动脱离工作,无需像传统冲压模具一样,需要等待压力机完全复位才能进行待加工物料的上料工作,而且还避免了冲压过程中发生卡死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脱离上模座1和下模座6的情况。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
  • 一种冲压机床的自动脱模模具
技术分类

0612011368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