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而言,显示面板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终端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检查显示面板是否合格,需要通过显示面板的电路板施加测试信号,进行点灯测试等测试工作,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电路板与测试设备连接,但现有的测试方式,容易造成电路板损坏,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可降低电路板损坏的风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主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基板具有背光面;所述主柔性电路板包括:

连接段,设于所述背光面,所述连接段的外周面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固定段,贴附且固定于所述背光面,所述固定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另一端向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延伸;

测试段,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口;所述测试段靠近所述固定段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通过止裂槽过渡连接,所述止裂槽在垂直于所述背光面的方向上贯穿所述主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止裂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测试段的宽度的10%;所述测试段为能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间转换的柔性结构;

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测试段与所述背光面贴合,且所述连接端口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缘以内;

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测试段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背光面分离,并向所述第二侧面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弯折,且所述连接端口伸出所述显示基板的边缘外。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呈弧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与所述测试段靠近所述固定段的侧面通过一弧形的过渡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止裂槽与所述第一侧面平滑过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和所述过渡面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的半径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和所述过渡面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的半径为0.3mm-0.7m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在所述背光面的正投影为U形,所述止裂槽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且一所述侧壁与所述测试段靠近所述固定段的侧面共面,另一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的数量为多个,且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测试段靠近所述固定段的侧面之间,相邻两个所述止裂槽平滑过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止裂槽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且两个所述侧壁的距离向所述第二侧面逐渐减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为柔性结构,在所述测试段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背光面可分离的接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具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固定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测试段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指纹感应单元,设于所述背光面,且位于所述固定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测试段之间,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指纹感应单元在所述背光面的投影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靠近所述测试段的侧面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垂直于所述背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段,所述透光区的轮廓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避让孔内,且与所述避让孔的形状匹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靠近所述测试段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通过连接槽平滑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槽沿垂直于所述背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主柔性电路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层,设于所述显示基板背离所述背光面一侧或集成于所述显示基板内;

柔性触控电路板,与所述触控层连接,并弯折至所述背光面,且与所述固定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主柔性电路板的固定段固定于显示基板的背光面,可实现对主柔性电路板的定位;连接段可连接固定段和测试段;测试段可用于与测试设备连接,以便于进行测试。

在未进行测试或测试完成后,可使测试段处于第一形态,此时,测试段与背光面贴合,且连接端口位于显示基板的边缘以内,避免连接端口伸出显示基板边缘而与其它结构发生干涉,以便正常安装显示面板。

在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时,可利用测试段的柔性,使测试段弯折至第二形态,此时,连接端口伸出显示基板的边缘外,从而可与测试设备连接,以便进行测试。

由于测试段靠近固定段的侧面与第一侧面通过止裂槽过渡连接,可防止测试段与连接段拐角处因测试段的弯折而出现撕裂,同时,止裂槽有利于使测试段能在更大的幅度内弯折,防止测试段出现无法从第二形态恢复第一形态的“死折”现象。

此外,在第一侧面在背光面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上,止裂槽的深度不大于测试段的宽度的10%,可避免因止裂槽过宽而影响测试段的走线,并可避免测试段与连接段连接的拐角处过窄而使局部的强度过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测试段处于第一形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2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测试段处于第二形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测试段处于第二形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主柔性电路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形态的主柔性电路板和透光区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覆晶薄膜柔性电路板和柔性触控电路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01、测试设备;1、显示基板;11、背光面;12、出光面;101、驱动背板;102、发光器件层;2、主柔性电路板;21、连接段;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2、固定段;221、避让孔;23、测试段;231、连接端口;3、指纹感应单元;4、触控层;5、柔性触控电路板;6、覆晶薄膜柔性电路板;100、止裂槽;200、过渡面;300、透光区;400、连接槽;500、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具有主柔性电路板(Ma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MFPC),其用于将驱动信号以及电源信号由终端设备的主板传递给显示面板,以显示图像。对于手机等具有显示面板的终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测试设备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以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例如,在通过点灯测试设备进行点灯测试时,可由点灯测试设备向显示面板输入测试信号,使其呈现特定的图案,从而判断显示面板的是否能正常显示。

在测试时,需要将测试设备与显示面板的主柔性电路板连接,以便输入测试信号,为了便于连接,通常需要弯折主柔性电路板,使其连接端口伸出显示面板,从而与测试设备连接。但是,在弯折过程中,容易造成主柔性电路板撕裂,且在压力过大时,容易出现超出弹性限度而无法恢复的“死折”现象,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甚至导致显示面板报废。若不对主柔性电路板进行弯折,则需要通过转接装置与测试设备连接,使成本升高,且在于转接装置连接和分离的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撕裂等问题。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和主柔性电路板2,显示基板1具有背光面11;主柔性电路板2包括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其中:

连接段21设于背光面11,连接段21外周面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

固定段22贴附且固定于背光面11,固定段22的一端与第一侧面211连接,另一端向第一侧面211背离第二侧面212的一侧延伸。

测试段23的一端与第一侧面211连接,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口231;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与第一侧面211通过止裂槽100过渡连接,止裂槽100在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上贯穿主柔性电路板2;在第一侧面211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上,止裂槽100的深度不大于测试段的宽度的10%;测试段23为能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间转换的柔性结构。

在第一形态下,测试段23与背光面11贴合,且连接端口231位于显示基板1的边缘以内;

在第二形态下,测试段23至少部分区域与背光面11分离,并向第二侧面212背离第一侧面211的一侧弯折,且连接端口231伸出显示基板1的边缘外。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在未进行测试或测试完成后,可使测试段23处于第一形态,此时,测试段23与背光面11贴合,且连接端口231位于显示基板1的边缘以内,避免连接端口231伸出显示基板1边缘而与其它结构发生干涉,以便正常安装显示面板。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时,可利用测试段23的柔性,使测试段23弯折至第二形态,此时,连接端口231伸出显示基板1的边缘外,从而可与测试设备001连接,以便进行测试。

由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与第一侧面211通过止裂槽100过渡连接,防止测试段23与连接段21拐角处因测试段23的弯折而出现撕裂,同时,止裂槽100有利于使测试段23能在更大的幅度内弯折,防止测试段23出现无法从第二形态恢复第一形态的“死折”现象。

此外,在第一侧面211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上,止裂槽100的深度不大于测试段的宽度的10%,可避免因止裂槽100过宽而影响测试段23的走线,并可避免测试段23与连接段21连接的拐角处过窄而使局部的强度过低。

下面对本公开显示面板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显示基板1可具有相背的背光面11和出光面12,可通过出光面12发光,以显示图像。显示基板1可以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基板,还可以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显示基板等。以OLED显示基板为例,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1包括驱动背板101和设于驱动背板101一侧的发光器件层102,发光器件层102可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驱动背板101可驱动各个发光单元独立发光,以显示图像,具体显示原理在此不再详述。背光面11可为驱动背板101背离发光器件层102的表面,出光面12可以是发光器件层102背离驱动背板101的表面。

如图1-图4所示,主柔性电路板2设于显示基板1的背光面11,且主柔性电路板2可包括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连接段21连接于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之间,其中:

如图4所示,连接段21的外周面可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且第一侧面211可沿平行于显示基板1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举例而言,连接段21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为矩形,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可为对应于该矩形两个相对的侧边的侧面,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的距离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例如,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的距离可以为8mm-12mm,例如10.7m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段21为柔性结构,例如,连接段21可包括聚酰亚胺或其它柔性材质的柔性基底,还包括形成于柔性基底上的电路。在测试段23处于第一形态时,连接段21可与背光面11可分离的接触,也就是说,在测试段23处于第一形态时,连接段21自由的贴附于背光面1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而与背光面11至少部分分离。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段21也可通过粘接、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于背光面11上。

如图1所示,固定段22可贴附于背光面11上,并可通过粘接、焊接或其它方式将固定段22固定于背光面11,固定段22的一端与第一侧面211连接,另一端向背离连接段21的方向延伸。固定段22也可以是柔性结构,例如,固定段22可包括聚酰亚胺或其它柔性材质的柔性基底,还包括形成于柔性基底上的电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段22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为矩形,固定段22对应于该矩形一短边的一端与第一侧面211连接,对应于该矩形另一短边的一端向背离连接段21的方向延伸,即向第一侧面211背离第二侧面212的一侧延伸。固定段22对应于该矩形两短边的侧面的间距可为65mm-38mm,例如66.95mm,间距为固定段22沿背离连接段21的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的,固定段22的延伸方向可与连接段21的延伸方向垂直,即与第一侧面211垂直。

如图1-图4所示,测试段23的一端与第一侧面211连接,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口231,连接端口231的具体结构视所需连接的测试设备001而定,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够通过可插拔的方式与测试设备001连接,并能传输测试信号即可。

测试段23为柔性结构,测试段23也可以是柔性结构,例如,测试段23可包括聚酰亚胺或其它柔性材质的柔性基底,还包括形成于柔性基底上的电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柔性电路板2的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可共用同一柔性基底,即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可为一体式结构,主柔性电路板2的电路分布于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其中,固定段22设有电路的绑定区域,以便将主柔性电路板2与其它电路板绑定。此外,

通过弯折测试段23可使其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间转换,如图4所示,第一形态可为未测试或测试后的形态,在第一形态下,测试段23与背光面11贴合,且向背离连接段21的方向延伸,此时,连接段21、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形成U形结构,当然,固定段22和测试段23的长度可以不同。同时,连接端口231位于显示基板1的边缘以内,即测试段23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位于背光面11以内,使得测试段23未伸出显示基板1的边缘,从而便于在终端设备中安装,避免与其它结构发生干涉。

同时,在第一形态下,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侧面和背离固定段22的侧面的间距可与连接段21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的间距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例如二者均可为10.4mm。

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将第一形态的测试段23进行弯折,可使其处于第二形态,在第二形态下,测试段23的至少部分区域与背光面11分离,并向第二侧面212背离第一侧面211的一侧弯折,且连接端口231伸出显示基板1的边缘外,便于与测试设备001连接,在测试完成后,可释放测试段23,使其恢复至第一形态。

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与第一侧面211通过止裂槽100过渡连接,也就是说,在测试段23与连接段21的第一侧面211连接的拐角处开设止裂槽100;同时,止裂槽100在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上贯穿主柔性电路板2,即在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上,止裂槽100露出背光面11。测试段23从第一形态弯折至第二形态时,通过止裂槽100可起到防止测试段23撕裂,同时,止裂槽100可降低测试段23发生“死折”的风险。

下面对止裂槽100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4-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呈弧形,例如圆弧或椭圆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211和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为相互垂直的平面。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弧形,止裂槽100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通过一弧形的过渡面200平滑过渡连接,且止裂槽100与第一侧面211平滑过渡连接,且第一侧面211与止裂槽100相切。

更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和过渡面2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为半径相同的圆弧,该两个圆弧外切,且半径可为0.5mm。

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211和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为相互垂直的平面。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为U形,且止裂槽10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其中,止裂槽100的一侧壁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共面,另一侧壁与第一侧面211相交,相交可以是垂直。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止裂槽100的一侧壁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相交,另一侧壁与第一侧面211共面。

如图8所示,在本公开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止裂槽100的数量为多个,且依次连接于第一侧面211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侧面之间,相邻两个止裂槽100通过光滑的曲面平滑过渡连接。每个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相同,例如,均为U形。当然,不同的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举例而言,止裂槽1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均为U形,U形的开口朝向相互垂直。

如图9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止裂槽10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且两个侧壁的距离向第二侧面212逐渐减小。举例而言,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为V形,两个侧壁为夹角小于90°的相交的两个平面。

此外,在第一侧面211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上,止裂槽100的深度不大于测试段23的宽度的10%,止裂槽100在该延伸方向上的深度为:在该延伸方向上,止裂槽100上距离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表面最远的一点与测试段23靠近固定段22的表面的距离。

举例而言,连接段21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为矩形,第一侧面211对应于该矩形的一长边,则第一侧面211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为该矩形的长度方向。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止裂槽100,测试段23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为10.4mm,止裂槽1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和过渡面200在背光面11的正投影为半径为0.5mm的圆弧,即止裂槽100在该长度方向上的深度为1mm。

此外,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具有屏下指纹识别功能,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1可具有透光区300,该透光区300可以是开孔结构,透明的实体结构。同时,显示面板还可包括指纹感应单元3,指纹感应单元3可设于背光面11,且透光区300位于指纹感应单元3在背光面11的投影内,指纹感应单元3可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手指谷脊反射的光线,以便生成反映指纹信息的信号。

为了避免透光区300和指纹感应单元3被主柔性电路板2遮挡,可使透光区300和指纹感应单元3位于固定段22和处于第一形态的测试段23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固定段22靠近测试段23的侧面可设有避让孔221,避让孔221沿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贯穿固定段22,透光区300的轮廓的部分区域位于避让孔221内,且与避让孔221的形状匹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固定段22靠近测试段23的表面与第一侧面211可通过连接槽400平滑过渡连接,连接槽400沿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贯穿主柔性电路板2。

举例而言,连接槽400在背光面11上的正投影可呈U形,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且一个侧壁与第一侧面211共面,另一侧壁与固定段22靠近测试段23的表面相交,例如垂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固定段22背离测试段23的表面与第二侧面212之间可通过避让缺口500平滑过渡连接,避让缺口500可沿垂直于背光面11的方向贯穿主柔性电路板2。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11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包括触控层4和柔性触控电路板5,其中:

显示基板1还可包括触控层4和柔性触控电路板5,触控层4可包括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可通过外挂的方式设于显示基板1的出光面12背离背光面11的一侧,也可集成于显示基板1内,触控层4的具体原理和结构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实现触控功能即可。

柔性触控电路板5与触控层4连接,并弯折至背光面11,且与固定段22连接。柔性触控电路板5可用于向触控层4输出驱动信号,并能根据触控层4的反馈确定触控区域。

此外,如图11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包括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柔性电路板6,覆晶薄膜柔性电路板6与显示基板1连接,且弯折至背光面11,并与固定段22连接。具体而言:

显示基板1包括驱动背板101和设于驱动背板101一侧的发光器件层102,驱动背板101具有被所述发光器件层102露出的绑定区,覆晶薄膜柔性电路板6一端可与该绑定区绑定,另一端弯折至背光面11,并与所述固定段22连接,以便主柔性电路板2向显示基板1传输信号,以便对图像显示进行控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且该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可参考该显示面板,在此不再详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其有益效果可参考上述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此不再赘述。本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技术分类

061201138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