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疗系统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西医的多数化学药物都是单靶点的,而中医药大部分是多靶点的,疾病发展过程中有很 多点可以干预。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会引发炎症、免疫失调,进一步导致患者心、肺等器官 的损害,病毒、炎症、免疫力异常导致的器官损害都是靶点,中药可进行多靶点的治疗,对 病毒的复制、对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以及对器官损伤、凝血等方面都有作用。

西医的多数化学药物都是单靶点的,而中医药大部分是多靶点的,疾病发展过程中有很 多点可以干预。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会引发炎症、免疫失调,进一步导致患者心、肺等器官 的损害,病毒、炎症、免疫力异常导致的器官损害都是靶点,中药可进行多靶点的治疗,对 病毒的复制、对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以及对器官损伤、凝血等方面都有作用。

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价 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患者可以就近完成诊疗以及日常 的健康管理,解决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走动成本高,医、护、患沟通不畅,慢病管 理、院后恢复期缺乏及时的专业指导以及就医线上线下难以闭环等问题的一种社区智能中医 诊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包括智能远程诊疗模块、智能诊疗车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健康管理模块、智能煎药模块以及精准送药模块;

所述智能远程诊疗模块,包括智能云端、医生APP端、用户APP端和诊疗设备组成。所述智能云端,用于对用户和医生的身份信息以及诊疗程序数据的储存、分析计算,以及医生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述医生APP端,用于专业中医的注册和看诊,对患者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诊疗结果,以及多个医生层级间的在线交流与会诊;所述用户APP端,提供使用者的注册和问诊、诊疗车预约、就诊预约、手环连接、实时健康管理、线上咨询等功能;诊疗设备,用于患者的脉诊、舌诊,并将患者信息传递到医生端和智能云端,同时提供针灸、推拿等诊疗服务;

所述智能诊疗车模块,用于无人驾驶以及诊疗车社区集中点充电,包括诊疗车、无人驾 驶模块、车载诊疗装置、车载无线通讯装置、车载音视频装置、车载急救装置、充电模块;

所述无人驾驶模块包括雷达功能模块和超声功能模块,雷达功能模块用于自适应巡航、 防撞系统、刹车辅助、车侧警示系统、偏离车道警报系统、侧面防撞、盲点侦测、辅助变换 车道等,超声功能模块用于自动泊车、辅助停车、倒车雷达等;

所述车载诊疗装置,包括智能号脉椅、舌诊仪、恒温热成像仪、核酸检测装置、血液检 测装置、尿液检测装置、消毒装置等,并用于将患者的诊疗信息传递到医生端和智能云端, 同时提供针灸、推拿等诊疗服务;

所述车载无线通讯装置,将诊疗车与用户端、医生端以及智能云端建立通信连接,用于 接收任务、路径规划、身份认证;

所述车载音视频装置,搭载ISP三维影像设备,医生端可以最大程度获取患者信息,提 高诊疗效果;

所述车载急救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求助信息,将患者紧急送医;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社区集中点充电,保证诊疗车的有序管理,绿色安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患者诊疗数据、用户日常身体健康监管数据、 医生注册信息、医生看诊数据、诊疗车出诊数据等;

所述健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日常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术后恢复期管理、食疗辅助、 急救报警等;

所述智能煎药模块,包括智能中药储存柜、煎药机器人和智能化电炉,用于实现中药材 的智能储存,以及中医药称量、熬制、包装一体化;

所述精准送药模块,用于诊疗车送药、无人机送药、专业医护送药等。

进一步的,所述诊疗车的车身材料为GRC壳体。

所述诊疗车可分为三种使用模式:无人使用状态、单人使用状态以及陪护状态。折叠部 分的结构采用PTFE膜材料,白天可透射自然光线,无须人工照明,夜晚室内灯光透射出去, 成为社区的标志物。

所述诊疗车包括诊疗车车体、无障碍设计、通讯装置、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药材存储设 备、消毒装置以及辅助设备;通讯装置包括音视频装置,实现患者、医生、诊疗车与医院信 息的网络连接以及数据交互;车体内外均设置消毒装置;车体内设置新风系统;车体底部设 置有污水箱。

所述诊疗车内部设置与医生的实时沟通的屏幕显示器,诊疗车外部设计宣传屏幕,用于 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和广告投放。

所述诊疗车采用可折叠坡道和自动伸缩垫板实现无障碍设计。

所述诊疗车采用社区集中点充电的模式,保证诊疗车的有序管理,绿色安全。

以下给出所述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

a.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将中医智能诊疗车投放于社区内,建立社区诊疗车集中点;

b.用户利用手机或电脑在该项目的APP、网页或是小程序的用户端注册信息,并获得专 属的健康手环,中医医生在医生端注册信息,用户信息以及医生信息均上传至智能云端储存。

c.用户通过用户端的诊疗车模块,预约诊疗车上门完成基础的诊疗信息采集,在用户端 的线上咨询模块,根据各科目中医医生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将采集的基础 诊疗数据上传至相应的中医医。

d.医生通过医生端接收来自用户的诊疗消息,用户利用诊疗车内的车载音视频装置与医 生进行实时沟通及看诊,医生根据病情生成诊疗报告和治疗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查询 到自己的诊疗结果,或是告知用户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疗。

e.用户根据诊疗方案通过智能煎药模块完成称量、煎药、包装一体化服务。

f.智能诊疗车以及配送系统均可进行成药配送服务。

g.用户需要进一步诊疗,由医生和智能云端的数据计算推荐最优的医院诊疗和医生就诊 预约,预约医生与用户协商就诊安排。

h.用户根据协商的就诊安排去往医院诊疗,医生制作诊疗报告和治疗方案。

本发明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建立数据支撑的个体 化智能辨证治疗体系和系统,重构中医诊疗过程。搭配智能手环,具有实现居民慢病管理、 新发传染病预警、紧急送医的功能,切实把健康管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从而实现云端和物端结合的完整运营模式,提供预约、问诊、检测、会诊、送药、食疗、健 康管理等服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和医疗仪器对就诊者望闻问切,自动或自助采集人体生命各类体 征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传输至医院数据中心,医务人员利用数据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提高服务效率,缓解排队问题。

2.“诊疗车”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危急性的患者可以直接通过紧急呼叫“诊疗车”完成前期 基础诊断,将患者送到大数据定点的最优医院,为患者争取最优最有效的就诊时间和就诊资 源。

3.手环实时连接诊疗车数据中心,对于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快 速、稳定的建康监控和定期诊疗服务,降低发病风险。

4.数据集中存放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实时监控城市健康状况,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关键病例和疑难杂症。

5.线上线下平台的闭环结合,使诊疗车在社区中的作用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社区智能中医诊疗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技术应用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外观设计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剖轴测说明图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剖轴测说明图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无障碍设计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底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智能远程诊疗模块、智能诊疗车、数据采集模块、健康 管理模块、智能煎药模块以及精准配送模块;

所述智能远程诊疗模块,包括智能云端、医生APP端、用户APP端。

所述智能云端,包括对用户和医生的身份信息以及诊疗程序数据的储存、分析计算,用 户端与医生端、制药端、配送端的信息传递,科普中医知识,组织社区义诊。

所述医生APP端,用于专业中医的注册和看诊,对患者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诊疗结 果,以及多个医生层级间的在线交流与会诊;

所述用户APP端,提供使用者的注册和问诊、诊疗车预约、就诊预约、手环连接、实时 健康管理、线上咨询等功能;

所述智能诊疗车模块,涉及无人驾驶领域以及社区集中点充电模式,包括车载诊疗装置、 车载无线通讯装置、车载音视频装置、车载急救装置。

所述智能诊疗车无人驾驶技术包括雷达应用功能和超声应用功能,雷达应用功能包括自 适应巡航、防撞系统、刹车辅助、车侧警示系统、偏离车道警报系统、侧面防撞、盲点侦测、 辅助变换车道等,超声应用功能包括自动泊车、辅助停车、倒车雷达等。

所述车载诊疗装置,包括智能号脉椅、舌诊仪、恒温热成像仪、核酸检测装置、血液检 测装置、尿液检测装置、消毒装置等,并将患者的诊疗信息传递到医生端和智能云端,同时 提供针灸、推拿等诊疗服务。

所述车载无线通讯装置,能够将诊疗车与用户端、医生端以及智能云端建立通信连接, 用于接收任务、路径规划、身份认证。

所述车载音视频装置,搭载ISP三维影像设备,医生端可以最大程度获取患者信息,提 高诊疗效果。

所述车载急救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求助信息,将患者紧急送医。

所述社区集中点充电模式,保证诊疗车的有序管理,绿色安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患者诊疗数据、用户日常身体健康监管数据、 医生注册信息、医生看诊数据、诊疗车出诊数据等。

所述健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日常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术后恢复期管理、食疗辅助、 急救报警等。

所述智能煎药模块,包括智能中药储存柜、煎药机器人和智能化电炉,实现中药材的智 能储存、实现中医药称量、熬制、包装一体化。

所述精准送药模块,包括诊疗车送药、无人机送药、专业医护送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车(如图3~12),用户可以通过app远 程预约诊疗车,诊疗车到达指定地点,用户直接在社区内诊疗、检测,并由诊疗车配送药物, 该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的诊疗车具体外观由图4所示:

所述诊疗车为移动诊疗车,涉及无人驾驶领域和智能折叠车厢领域,包括车载诊疗装置、 车载急救装置、车载无线通讯装置和车载音视频装置以及社区集中充电中心,诊疗车由车体、 无障碍设计、通讯装置、中医诊疗设备、中医药材存储设备、消毒装置以及辅助设备组成。

诊疗车涉及无智能折叠车厢领域,诊疗车分为三种使用模式:无人使用状态、单人使用 状态以及陪护状态,长宽高分别为:2.1*2.1*2.4m,3.6*2.1*2.4m,5.1*2.1*2.4m。

诊疗车的整体设计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诊疗车包括GRC壳体1、PTEF折叠膜2、 可伸缩车体13,GRC壳体1分前后两部分,GRC壳体1前后两部分的主体通过PTEF折叠 膜2连接,GRC壳体1前后两部分的顶部通过可伸缩车体13连接为一体;在GRC壳体顶部 设有车载无线通讯装置3,GRC壳体1外壁主设有广告投放屏4,GRC壳体1内部设有中药 储存柜5、音视频传输装置10、交互屏幕11、医用废弃物处理箱7、诊疗椅8、切脉仪9;可 伸缩车体13底部设有污水处理箱6,标记12为新风系统。

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该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的 具体工作流程为:

a.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将中医智能诊疗车投放于社区内,建立社区诊疗车集中点;

b.用户利用手机或电脑在该项目的APP、网页或是小程序的用户端注册信息,并获得专属的 健康手环,中医医生在医生端注册信息,用户信息以及医生信息均上传至智能云端储存;

c.用户通过用户端的诊疗车模块,预约诊疗车上门完成基础的诊疗信息采集,在用户端 的线上咨询模块,根据各科目中医医生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将采集的基础 诊疗数据上传至相应的中医医生;

d.医生通过医生端接收来自用户的诊疗消息,用户利用诊疗车内的车载音视频装置与医 生进行实时沟通及看诊,医生根据病情生成诊疗报告和治疗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查询 到自己的诊疗结果,或是告知用户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疗;

e.用户根据诊疗方案通过智能煎药模块完成称量、煎药、包装一体化服务;

f.智能诊疗车以及配送系统均可进行成药配送服务;

g.用户需要进一步诊疗,由医生和智能云端的数据计算推荐最优的医院诊疗和医生就诊 预约,预约医生与用户协商就诊安排。

h.用户根据协商的就诊安排去往医院诊疗,医生制作诊疗报告和治疗方案。

智能云端数据中心:根据大数据智能分配诊疗车与医生,智能学习辅助诊疗,收集健康 数据。

云计算: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医疗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 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5G技术:高数据速率的传输实现医患间的同步交流。

物端的医疗设备:切脉仪、舌诊仪、恒温热成像仪、核酸检测装置、血液检测装置、尿 液检测装置、消毒装置等。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定位导航、感知传感器、环境感知技术、路径规划、路径跟踪等 为诊疗车有效行驶提高保障。

ISP三维影像:高质量的图像传输是的医生端可以最大程度获取患者信息,提高诊疗效 果。

传感技术:感知周围环境或者特殊物质,比如气体感知、光线感知、温湿度感知、人体 感知等,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给中央处理器处理。

全息投屏:3D效果的真实感有助于医生充分了解病情。

中药熬制系统:煎药机器人和智能化电炉取代人力。

智能中药配送系统:搭载现有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可由智能诊疗车配送,也可由 专业人员配送。

智能手环:注册成为公司会员,获赠手环,监测健康数据。

集中充电站:诊疗车采用电能维持运行,绿色环保,灵活性高。

本发明可以实现小区内中医诊疗,线上中医问诊,实时健康管理,智能煎药,远程配送, 同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尽管已经出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社区智能中医诊疗系统
  • 一种中医经方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