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51:08


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扣蟹繁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化肥、农药的高度依赖、病虫草害日益增加、土壤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限制单一稻作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稻作产量和稻米品质受到影响,而传统的河蟹养殖模式存在着污染水质、破坏生态的问题,发展新型的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技术迫在眉睫;

但是现有的扣蟹在繁育养殖的过程中,容易受降水的影响,使养殖池内部的水溢出,扣蟹容易从养殖池内部跑出,造成扣蟹的死亡,影响了繁育的效果,增加了成本的消耗,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受降水的影响,使养殖池内部的水溢出,扣蟹容易从养殖池内部跑出,造成扣蟹的死亡,影响了繁育的效果,增加了成本的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一片适合稻田,用来架设防逃墙;

S2、通过内环钢架、内柱和内弧板配合,拼装成养殖池,并通过排水口、闸门和浮板配合,对内弧板内部的水位进行限高,防止水溢出,同时设置有连通管,便于根据内弧板内部的水位,进行补水;

S3、通过移动桩和外弧板配合拼装成蓄水池,再通过安装槽在内弧板和外弧板之间安装防水条,提高外层防逃墙的密封性,避免漏水,方便对水进行储存;

S4、在扣蟹投放前,先对养殖池内部进行除草、施肥,然后稻田进行移栽;

S5、在养殖的过程中,定期对养殖池进行观察,记录蟹苗的活动情况、防逃墙和埝埂及进出水口处有无漏洞、饵料的剩余情况、池内的敌害情况,同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

S6、通过进水管方便将防逃墙内部注入水源,通过竖筒和圆盘配合,在注水的过程中,避免水注入过多,防止水溢出,同时通过连接筒和套环配合,方便将内弧板和外弧板内部的水抽出,对水进行置换,保证养殖的效果;

S7、通过入口和出口配合,方便将长大成型的扣蟹储存再捕捞箱内部,提高捕捞的效率,降低工作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通过内环钢架和内柱配合,将内弧板拼装成养殖池,当雨季降水较多时,内弧板内部的水位上升推动浮板,并通过升降板和调节杆的配合带动闸门上升,解除对排水口密封,方便将内弧板内部的水排出,避免内弧板内部的水位过高,防止扣蟹爬出内弧板,同时在排水时通过格栅网进行过滤,避免扣蟹从排水口逃脱,然后通过旋钮带动调节杆旋转,带动升降板和浮板移动,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浮板的高度,改变对内弧板内部水位的限高,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另外,当内弧板内部的水位下降过低时,浮球失去浮力,再通过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带动滑杆、密封板和绳索移动,解除对挡环的密封,方便外弧板内部的水通过连通管对内弧板内部的水进行补充,增加了补水的便捷性,防止养殖池内部水位过低影响扣蟹的养殖;

此外,随着内弧板内部的水位上升,重新将浮球顶起,拉动绳索、密封板和滑杆移动,重新对挡环进行密封,停止注水,避免内弧板内侧的水过多,此外转动转筒推动活动块带着绳索沿着转筒移动,方便根据需要调整绳索的长度,改变对内弧板补水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2、设置了拼装蓄水机构,通过转动丝杆,使丝杆沿着推筒移动,再通过框架和横板配合,便于根据地势调整了移动桩和内柱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同时根据相邻的两个移动桩之间的距离,将弧度合适的外弧板卡接在移动桩外侧,从而拼装成外环防逃墙,形成双层防逃设置,最大程度避免扣蟹逃跑,同时通过支撑弹簧伸缩的特性,推动推杆和防水条移动,对外弧板进行夹持,提高外弧板与移动桩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增加了装置蓄水的效果;

另外,通过复位弹簧收缩的特性,拉动滑块和拉板一端,迫使凸块嵌入安装槽内部,从而提高了防水膜在底板和内环钢架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蓄水的效果,减少水源的流失,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因为拼装的原因,在外弧板和防水膜损坏时,便于进行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3、设置了注水与排水机构,通过进水管方便对外弧板内部进行补水,再通过连通管将外弧板内部的水送入对内弧板内部,同时在补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升高时,推动圆盘和活动杆上升,使圆盘顶端与竖筒底端相贴合,对竖筒进行密封,停止注水,避免水溢出,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另外通过连接筒和套环配合,方便将内弧板内部的水排出,并在排水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避免扣蟹跑出,此外通过转动连接筒,使连接筒一端带着十字挡板与固定环一端贴合,从而对套环进行密封,再通过抽水管便于将外弧板内部的水抽出,提高了换水的便捷性,同时因为连接筒与套环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在拆卸时,方便将内弧板与外弧板分离。

4、设置了便捷捕捞机构,通过捕捞箱方便对成蟹进行捕捞,使扣蟹通过入口进行捕捞箱内部,并通过横杆对转动板进行限位,阻止转动板反转,从而将扣蟹储存在捕捞箱内部,然后在通过斜板的引导,使捕捞箱内部的扣蟹沿着斜板爬行,再通过出口爬出,同时因为出口的长度和宽度较小,将体积较大的扣蟹阻挡在捕捞箱内部,幼蟹苗则重新进入养殖池内部,此外通过握把转动转杆,拉动牵引绳和捕捞箱沿着滚槽滑动,升出水面,进而方便转动盖板打开捕捞箱,将捕获的成蟹取出,提高了捕捞的便捷性。

综合所述,通过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在雨季降水较多时,避免内弧板内部的水位过高,防止溢水,并且对内弧板内部的水位进行限高,防止扣蟹逃出,同时通过拼装蓄水机构对内弧板内部排出的水进行储存,从而在内弧板内部缺水时,进行补水,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内弧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浮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拼装蓄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凸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注水与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便捷捕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斜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环钢架;2、插杆;

3、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301、内柱;302、内弧板;303、排水口;304、竖杆;305、闸门;306、浮球;307、凹槽;308、调节杆;309、旋钮;310、升降板;311、浮板;312、格栅网;313、连通管;314、网筒;315、挡环;316、滑槽;317、密封板;318、滑杆;319、张紧弹簧;320、绳索;321、套筒;322、限位杆;323、活动块;324、转筒;

4、拼装蓄水机构;401、框架;402、横板;403、移动桩;404、丝杆;405、收纳槽;406、支撑杆;407、延长杆;408、外弧板;409、槽口;410、推杆;411、防水条;412、支撑弹簧;413、底板;414、安装槽;415、防水膜;416、卡槽;417、复位弹簧;418、滑块;419、拉板;420、凸块;421、推筒;

5、注水与排水机构;501、进水管;502、固定筒;503、竖筒;504、固定板;505、活动杆;506、挡块;507、圆盘;508、连接筒;509、套环;510、过滤网;511、十字挡板;512、固定环;513、抽水管;

6、便捷捕捞机构;601、滚槽;602、捕捞箱;603、滚轮;604、固定块;605、转杆;606、握把;607、盖板;608、定位销;609、入口;610、转动板;611、横杆;612、出口;613、斜板;614、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一片适合稻田,用来架设防逃墙;

S2、通过内环钢架1、内柱301和内弧板302配合,拼装成养殖池,并通过排水口303、闸门305和浮板311配合,对内弧板302内部的水位进行限高,防止水溢出,同时设置有连通管313,便于根据内弧板302内部的水位,进行补水;

S3、通过移动桩403和外弧板408配合拼装成蓄水池,再通过安装槽414在内弧板302和外弧板408之间安装防水条411,提高外层防逃墙的密封性,避免漏水,方便对水进行储存;

S4、在扣蟹投放前,先对养殖池内部进行除草、施肥,然后稻田进行移栽;

S5、在养殖的过程中,定期对养殖池进行观察,记录蟹苗的活动情况、防逃墙和埝埂及进出水口处有无漏洞、饵料的剩余情况、池内的敌害情况,同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

S6、通过进水管501方便将防逃墙内部注入水源,通过竖筒503和圆盘507配合,在注水的过程中,避免水注入过多,防止水溢出,同时通过连接筒508和套环509配合,方便将内弧板302和外弧板408内部的水抽出,对水进行置换,保证养殖的效果;

S7、通过入口609和出口612配合,方便将长大成型的扣蟹储存再捕捞箱602内部,提高捕捞的效率,降低工作压力。

如图2-9所示,内环钢架1底端等距焊接有插杆2,内环钢架1内壁设置有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3,雨水防溢与补水机构3包括内柱301、内弧板302、排水口303、竖杆304、闸门305、浮球306、凹槽307、调节杆308、旋钮309、升降板310、浮板311、格栅网312、连通管313、网筒314、挡环315、滑槽316、密封板317、滑杆318、张紧弹簧319、绳索320、套筒321、限位杆322、活动块323和转筒324;

内环钢架1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柱301,每相邻的两个内柱301之间均卡接有内弧板302,内弧板302顶端开设有排水口303,排水口303内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竖杆304,竖杆304外侧对应排水口303内部位置处活动连接有闸门305,闸门305一端开设有凹槽307,凹槽307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08,调节杆308顶端熔铸有旋钮309,调节杆308外侧对应凹槽307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板310,升降板310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浮板311,排水口303内壁对应闸门305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格栅网312,为了避免水溢出,排水口303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闸门305两端对应限位槽内部位置处熔接有密封条,旋钮309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浮板311内部开设有空腔,调节杆308顶端贯穿闸门305顶端,立柱301底端和内弧板302底端均嵌入地面之下;

内弧板302一端对应排水口303底部位置处卡接有连通管313,且连通管313一端对应内弧板302内侧位置处焊接有网筒314,连通管313内壁卡接有挡环315,连通管313内壁对应挡环315一侧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滑槽316,连通管313内部通过滑槽316滑动连接有密封板317,密封板317一端等距卡接有滑杆318,滑杆318外侧对应挡环315一侧位置处套接有张紧弹簧319,密封板317一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绳索320,绳索320另一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筒321,且套筒321外侧卡接有浮球306,套筒321内部对称卡接有限位杆322,限位杆322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23,套筒321内部对应活动块323外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筒324,为了限制水位,密封板317的外径大于挡环315的内径,绳索320另一端贯穿网筒314与活动块323一端相连接,网筒314与绳索320连接有套接有耐磨套,且活动块323外侧与转筒324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内环钢架1外侧设置有拼装蓄水机构4,拼装蓄水机构4包括框架401、横板402、移动桩403、丝杆404、收纳槽405、支撑杆406、延长杆407、外弧板408、槽口409、推杆410、防水条411、支撑弹簧412、底板413、安装槽414、防水膜415、卡槽416、复位弹簧417、滑块418、拉板419、凸块420和推筒421;

内环钢架1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框架401,框架401内部活动连接有横板402,横板402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移动桩403,移动桩403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404,内柱301一端对应丝杆404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筒421,移动桩403一端对应丝杆404底部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405,收纳槽405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06,支撑杆406外侧底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延长杆407,每相邻的两个移动桩403之间均卡接有外弧板408,移动桩403两端对称开设有槽口409,槽口409内壁等距对称活动连接有推杆410,且推杆410—端熔铸有防水条411,推杆410外侧对应防水条411内侧位置处套接有支撑弹簧412;

外弧板408内壁对应内环钢架1外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413,底板413和内环钢架1相邻一端均开设有安装槽414,底板413和内环钢架1之间均通过安装槽414卡接有防水膜415,底板413底端和内环钢架1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卡槽416,卡槽416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17,复位弹簧417另一端对应卡槽416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块418,滑块418另一端熔接有拉板419,且拉板419一端对应安装槽414内部位置处熔接有凸块420,为了方便推动移动桩403移动,框架401内壁与横板402外侧活动连接,防水条411一端与外弧板408外侧相贴合,凸块420一端嵌入安装槽414内部,推筒421内壁与丝杆404外侧通过螺纹连接;

内弧板302和外弧板408之间设置有注水与排水机构5,注水与排水机构5包括进水管501、固定筒502、竖筒503、固定板504、活动杆505、挡块506、圆盘507、连接筒508、套环509、过滤网510、十字挡板511、固定环512和抽水管513;

外弧板408一端卡接有进水管501,进水管501底端熔接有固定筒502,固定筒502外侧底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竖筒503,竖筒503内壁底部位置处卡接有固定板504,固定板504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05,活动杆505顶端熔铸有挡块506,活动杆505底端熔铸有圆盘507,外弧板408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筒508,内弧板302一端对应连接筒508一侧位置处卡接有套环509,且套环509内壁卡接有过滤网510,连接筒508一端卡接有十字挡板511,套环509内壁卡接有固定环512,连接筒508外侧对应十字挡板511一侧位置处熔接有抽水管513,为了方便注水与排水,进水管501一端贯穿外弧板408一端,圆盘507的外径大于竖筒503的内径,十字挡板511的外径大于固定环512的内径;

内弧板302一端设置有便捷捕捞机构6,便捷捕捞机构6包括滚槽601、捕捞箱602、滚轮603、固定块604、转杆605、握把606、盖板607、定位销608、入口609、转动板610、横杆611、出口612、斜板613和牵引绳614;

内弧板302一端对称开设有滚槽601,内弧板302一端通过滚槽601活动连接有捕捞箱602,且捕捞箱602一端对应滚槽601内部位置处等距安装有滚轮603,内弧板302顶端对应两个滚槽601外侧位置处均熔铸有固定块604,两个固定块60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杆605,且转杆605外侧对应固定块604外侧位置处等距卡接有握把606,捕捞箱602顶端铰接有盖板607,盖板607顶端一侧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销608,捕捞箱602两端均开设有入口609,入口609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10,入口609内壁对应转动板610一侧位置处卡接有横杆611,捕捞箱602一端开设有出口612,且捕捞箱602内壁对应出口612外侧位置处等距卡接有斜板613,捕捞箱602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绳614,为了方便对成蟹进行捕捞,滚槽601为凹型槽,滚轮603外侧与滚槽601内壁相贴合,牵引绳614另一端卷绕在转杆605外侧,入口609的长和宽均小于出口612的长和宽,捕捞箱602外侧和斜板613外侧均等距开设有通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内环钢架1对内柱301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将内弧板302拼装起来,组成养殖池,再转动丝杆404,使丝杆404沿着推筒421移动,并通过框架401和横板402配合,使移动桩403沿着推筒421移动,便于根据地势调整了移动桩403和内柱301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同时根据相邻的两个移动桩403之间的距离,将弧度合适的外弧板408卡接在移动桩403外侧,从而拼装成外环防逃墙,形成双层防逃设置,最大程度避免扣蟹逃跑,此外通过支撑弹簧412伸缩的特性,推动推杆410和防水条411移动,对外弧板408进行夹持,提高外弧板408与移动桩40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增加了蓄水的效果;

接着,通过复位弹簧417收缩的特性,拉动滑块418和拉板419一端,迫使凸块420嵌入安装槽414内部,从而提高了防水膜415在底板413和内环钢架1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蓄水的效果,减少水源的流失,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因为拼装的原因,在外弧板408和防水膜415损坏时,便于进行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接着,通过进水管501方便对外弧板408内部进行补水,然后在通过连通管313对内弧板302内部进行补水,同时在补水的过程中,当外弧板408内部的水位过高时,推动圆盘507和活动杆505上升,使圆盘507顶端与竖筒503底端相贴合,从而对竖筒503进行密封,停止注水,避免水溢出,保证扣蟹养殖的效果;

当雨季降水较多时,内弧板302内部的水位上升,进而推动浮板311移动,同时通过升降板310和调节杆308的配合推动闸门305上升,解除对排水口303密封,方便将内弧板302内部的水排出,避免内弧板302内部的水位过高,防止扣蟹爬出内弧板302,而在排水的过程中,通过格栅网312的配合,避免扣蟹从排水口303逃脱,另外通过旋钮309带动调节杆308旋转,带动升降板310和浮板311移动,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浮板311的高度,改变对内弧板302内部水位的高度;

接着,当内弧板302内部的水位下降过低时,浮球306失去浮力,并通过张紧弹簧319伸缩的特性,带动滑杆318、密封板317和绳索320移动,解除对挡环315的密封,方便外弧板408内部的水通过连通管313对内弧板302内部的水进行补充,增加了补水的便捷性,防止养殖池内部水位过低影响扣蟹的养殖;

随着水源的补充,内弧板302内侧的水增多,水位上升,重新将浮球306顶起,再通过绳索320的配合,拉动密封板317和滑杆318移动,重新对挡环315进行密封,停止注水,避免内弧板302内侧的水过多,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另外转动转筒324,再通过限位杆322的配合,迫使活动块323带着绳索320沿着转筒324移动,方便根据需要调整绳索320的长度,改变对内弧板302补水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接着,通过连接筒508和套环509配合,方便将内弧板302内部的水排出,并在排水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510避免扣蟹跑出,同时通过转动连接筒508,使连接筒508一端带着十字挡板511与固定环512一端贴合,从而对套环509进行密封,在通过抽水管513便于将外弧板408内部的水抽出,提高了换水的便捷性,此外因为连接筒508与套环509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在拆卸时,方便将内弧板302与外弧板408分离;

最后,在捕捞箱602内部放置食饵,使扣蟹通过入口609进行捕捞箱602内部,同时通过横杆611对转动板610进行限位,阻止转动板610反转,从而将储存在捕捞箱602内部,然后在通过斜板613的引导,使捕捞箱602内部的扣蟹沿着斜板613爬行,并通过出口612爬出,并因为出口612的长度和宽度较小,使体积较大的扣蟹阻挡在捕捞箱602内部,然后通过握把606转动转杆605,再通过牵引绳614方便拉着捕捞箱602沿着滚槽601滑动,升出水面,然后通过转动盖板607打开捕捞箱602,便于将捕获的成蟹取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稻田的混养式扣蟹繁育方法
  • 一种稻田养殖扣蟹长距离运输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8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