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及表征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论在油气勘探阶段还是开发阶段,裂缝的研究都是关系储层目标的重要甜点要素之一。作为储层中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裂缝控制着油气的赋存和产能。有利的裂缝发育带,往往预示着油气高产区的存在。在致密砂岩和火山岩储层中更有“无缝不成藏”的论断。由此可见,裂缝系统对于油气的富集和成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关于裂缝的诸多研究热点问题之中,如何有效的评价裂缝对于产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油气的最终产量和动辄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巨额实际单井钻井的工程成本。

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运用地震方法进行裂缝油气藏的检测。先后经历了横波勘探、多波多分量勘探和纵波裂缝检测等几个发展阶段(Roberts A.,First Break,2001)。尤其是在纵波地震裂缝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郑多明,中国石油勘探,2011)。裂缝预测的发展往往是在岩石物理等效模型研究的发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外对各向异性介质、双相介质和双相各向异性介质的岩石物理模型已经发展起来。

裂缝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尺度:(1)对于油藏数模中百米级大尺度裂缝的描述,主要基于构造应力场分析,结合几何型叠后地震属性(如相干、曲率等属性)进行。(2)对于勘探阶段期望的几十米级中小尺度裂缝,主要依靠叠前叠后地震几何属性或物理规律进行:叠后地震数据的相干、曲率、蚂蚁追踪或其衍生技术可以识别出相对大尺度的断裂(大于1/8波长),但对于更小尺度的裂缝(1/100-1/8波长)预测,则需要通过叠前地震数据和相应的方法来进行研究。(3)至于厘米级的极小尺度断裂,只能通过钻测井资料予以描述。(张延玲,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量裂缝性油气藏的发现和投入开发,针对储层中裂缝表征这一核心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野外露头描述的地质学方法、实验室岩心分析方法、测井方法和地震勘探方法等。虽然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对裂缝有比较精细和准确的描述,但其表征范围仅限于该井的井点之处,尚属一孔之见。而地震勘探方法以其具有勘探范围相对较广、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在裂缝系统识别、裂缝性储层预测和精细描述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常用的裂缝性储层预测与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属性技术和基于地震各向异性发展起来的相干技术(Ekanem AM,GeophysicalProspecting,2013)。地震属性技术如振幅属性、相干体技术、曲率体技术等,以其技术相对简单、实用的优点,在裂缝性储层勘探初期的井位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类技术都是间接地推断裂缝系统发育带的分布状况,只能定性预测裂缝相对发育程度而不能预测裂缝方位和密度。采用基于地震各向异性发展起来的相关技术进行裂缝系统的识别与描述在过去三十年里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技术被提出来,用于估计裂缝方位和密度,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类技术利用了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和衰减具有方位各向异性的特性,主要包括横波分裂分析技术、反射纵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分析技术、反射纵波振幅随炮检距和方位角变化(AVOZ,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nd Azimuth)分析技术、AVO梯度方位变化分析技术以及纵波正常时差速度随方位的变化分析技术,采用这类技术估计裂缝发育方位和密度,其预测结果与裂缝系统的特征直接相关。

在油气勘探阶段,裂缝虽然是一大参考甜点要素,但裂缝对产能的指示性作用研究却鲜有在勘探阶段进行展开。一般勘探工作阶段,只提供一个裂缝甜点的相对有利区。而在有利区内如何依据裂缝进行新井位的点位选取研究展开甚少。当下,裂缝对产能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开发阶段。

目前,裂缝与产能相关的模型在油田开发阶段的应用中,存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Warren J E,1963)和离散介质模型(Kasap E,1989)两种基本渗流理论。王禹川等(2011)利用线性回归,结合实际数据,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井产能评价方法;赵艳艳等(2010)建立了串联式裂缝溶洞储集层的油井产量模型;熊伟(2011)建立了基岩孤立溶洞不稳定窜流模型;刘建军等(2006)建立了并联式裂缝储集层等效渗透率模型;刘洪等(2012)建立了大尺度溶洞缝洞型油藏数学模型;康志江等(2005,2010)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洞穴溶孔耦合型两相流数学模型;徐轩等(2010)建立了基质溶洞裂缝储集层的油井产能方程。

裂缝对产能的指示性作用,在勘探阶段需要综合地震、测井、地质三方人员进行资料的紧密结合研究统计,也就是需要地震、测井、地质一体化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三者在研究思路和工作分工上交集一般较少,使得这种地震、测井、地质一体化研究一直进展缓慢且结合不够充分。

在勘探阶,段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需要在勘探阶段就展开对裂缝与产能关系的研究。开发阶段有着对研究区十分多的井位数据,勘探阶段在开发阶段之前,虽然不像开发阶段一样,井位数据多,进而可以直接应用众多井数据进行裂缝和产能的详细统计研究。但因为勘探最终目标也要落实到勘探井位上,部署勘探的风险井、预探井、评价井时,都在相应基础的勘探资料中有着研究裂缝的一些相应内容。如三维地震数据和少数已知井的测井、录井、岩心成果数据等。而且勘探阶段也会部署成本动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的水平井压裂任务。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勘探资料中已有的这些裂缝基础资料(三维地震和已有井资料,区别于开发阶段仅利用很多井的产量数据),进而在部署成本较高的勘探钻井时,提高钻井成功率,节约大量经济成本,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当前在油气勘探阶段,裂缝表征在甜点技术研究中,仅限于提供裂缝相对发育区,缺乏建立有效裂缝与产量相关性的表征技术。本发明提供一套此类流程技术方法。遵循地震、测井、钻井、地质相结合的勘探一体化原则,在当前低油价高成本的油气勘探历史阶段,为效益勘探、高质量勘探、降本增效提供有效方案辅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岩心裂缝资料B、测井裂缝资料C和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

基于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对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进行筛选,获得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

基于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和所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针对不同地震层段分别建立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包括:

将每一种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与岩心裂缝资料B进行对比,同时将每一种地震裂缝属性与测井裂缝资料C对比,选择同时与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吻合度高的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作为表征裂缝的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表征相一致的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分别摘取出来,作为岩心裂缝资料B1和测井裂缝资料C1;

将与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不一致的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分别摘取出来,作为岩心裂缝资料B2和测井裂缝资料C2;

满足:B=B1∪B2、C=C1∪C2。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与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的吻合度值M,M取值范围0%-100%。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统计每个层不同井的产液量,并与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中该井点处的裂缝属性表征值对应,形成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

利用所述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指导井位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度值M作为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的可信度参数,与所述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共同指导新的井位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中与产液量较高的井相对应的裂缝属性表征值的范围为Q,在部署井位需要考虑裂缝因素时,选取Q值范围内的点进行布井。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包括获取地震层位数据,标出目的层对应的深度段;

在获取所述岩心裂缝资料B、测井裂缝资料C和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时,统计对应地震层位的深度段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岩心裂缝资料B、测井裂缝资料C和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

筛选单元,基于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对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进行筛选,获得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

表征单元,基于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和所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针对不同地震层段分别建立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的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

本发明的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直观定量地表征裂缝与已有井油气产能大小的关系,为新井位部署提供裂缝甜点。

(2)在部署新井位时,提供布井可靠性的一种裂缝甜点可靠性因子。

(3)更加充分的进行地震、测井、地质一体化勘探力度,使得新井位部署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为本发明的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裂缝甜点与探井产能关系建立示意图。

图3中a、b、c、d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四种表征同一目的层裂缝的地震属性。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21井中地震目的层段图片,其中a为取芯段1113.21-1114.00m,b为取芯段1095.11-1095.65m,岩心发育裂缝。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58井中取芯段1032.79-1035.69m,目的层段岩心不发育裂缝。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59井,取芯段1075-1094m,目的层段岩心不发育裂缝。

图7中a、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大曲率与likelyhood地震裂缝属性。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70井中目的层段,其中a1为目的层段一成像测井结果,a2为目的层段一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b1为目的层段二成像测井结果,b2为目的层段二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c1为目的层段三成像测井结果,c2为目的层段三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目的层段一井震裂缝均不发育,目的层段二和层段三井震裂缝均比较发育,井震吻合度较高。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目标圈闭内结合裂缝甜点部署目标3井(WMB3),其中a为目标3井点在likelyhood属性中的位置,b为目标圈闭中新井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方法遵循地震、测井、钻井、地质相结合的勘探一体化原则,从众多地震数据的裂缝表征方法数据中,优选具有精细表征能力的裂缝表征技术结果(如最大似然法裂缝和融合裂缝多尺度表征方法),该优选地震属性具有和钻井的岩心裂缝和测井裂缝资料相吻合的特点。再利用此地震裂缝数据结合油气勘探阶段钻井试油产量的统计数据,建立起裂缝与产量的对应关系表,同时求取裂缝预测可靠参数。利用求取的对应关系表,指导新井位的井点选取工作。进而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为效益勘探、高质量勘探、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辅助方案。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岩心裂缝资料B、测井裂缝资料C和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

基于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对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进行筛选,获得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

基于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和所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针对不同地震层段分别建立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

更具体地,准备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包括:求取或者利用已有的能够表征裂缝属性的地震裂缝属性数据,如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分频属性、AFE(Auto Fault Enhanced)属性,likelyhood最大似然属性,叠前裂缝表征属性、裂缝融合表征属性等等,这些属性的获得可通过常规技术计算得到。这些资料作为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同时需要地震技术人员提供层位数据,标出目的层对应的深度段。在接下准备资料B、资料C和数据D时,仅需要统计对应地震层位深度段的数据即可。

准备岩心裂缝资料B包括:即使是在勘探阶段,也会对岩心进行钻取,钻井取得的资料会有相关照片、薄片等资料,这一步需要技术人员搜集尽量全的与裂缝描述相关的实际岩心资料。统计与地震层段相对应的的岩心裂缝发育程度,如某一层深度为多少米范围内,其中取芯段共多少米长,对应层的岩心段里边,裂缝发育段在哪个深度范围内,裂缝发育的角度、长度、条数、裂缝开启的程度。例如,需要进行尽量详细的描述,优选统计成可以直观应用的表格或者分段图片图册,以方便下边步骤中,与选定的裂缝地震属性进行对比。此步骤的描述操作工作量可能较大,尤其取芯井口数较多且一些层段裂缝比较发育时,工作量会比较大。这种探井岩心裂缝表征统计成表格或者分段岩心图册的方法是本发明的要点之一,统计的表格或者图册结果作为岩心裂缝资料B。

准备测井裂缝资料C包括:1990年以来,随着FMI成像测井等技术的出现,在油气勘探的测井过程中,对裂缝的描述方法种类越来越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本步骤需要测井人员从众多测井裂缝解释成果中,选出对岩心裂缝描述最为直观和准确的所有层段描述,并整理出裂缝表征统计表格或者图册,作为测井裂缝资料C。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在优选测井资料时,需要用的是对岩心裂缝描述最为直观和准确的结果如FMI。而有的一些测井裂缝解释成果是通过简单测井曲线进行主观推测而来的,这种解释成果是不需要用的。

准备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包括:在探井钻进过程中,对目的层段会进行相应产量数据的统计。如果对应层段没有进行人工的加砂加液等工作,则直接产液量可以作为最终净产液量结果。如果进行了加砂加液,则需要将统计的总产液量减去加液量,进而计算出地层的净产液量。将每口井的每段分别进行统计,得到净产液量统计表。以层为单位,统计每个层不同钻井对应层段的净产液结果,有几个层,则统计几张表,作为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本步骤工作量较大,尤其需要从已有的钻井成果统计数据报告中,总结出各个层段的这个净液量结果。在有的比较详实的钻井统计结果中,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是现成的,有的则需要技术人员自己统计。

接下来,进行地震属性资料优选与资料二次分选。本步骤的资料遴选标准和过程是本发明中最重要的发明点。需要应用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从众多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中优选出三者统计结果相一致的地震属性资料,作为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

优选方法如下:将每一种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与岩心裂缝资料B进行对比,同时将每一种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与测井裂缝资料C对比。哪个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与资料B和C吻合度最好,则将其遴选出来,作为最终的表征裂缝的地震资料,作为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优选地,可以定量统计出资料吻合度百分比值的大小,作为参数M(M大小范围0%-100%)。同时将岩心裂缝资料B和测井裂缝资料C中,与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表征相一致的井的井段统计结果分别摘取出来,作为岩心裂缝资料B1和测井裂缝资料C1。与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不一致的井的井段摘取出来,作为岩心裂缝资料B2和测井裂缝资料C2。B=B1∪B2 C=C1∪C2。即,岩心裂缝资料B被分割为了B1和B2,测井裂缝资料C被分割为了C1和C2。

本发明的优选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特性1:图像经得起放大,放大后仍然是裂缝条状带,不至于将井点表征淹没;有些地震属性,如一些地区的相干、AFE、曲率等属性放大后,与对应井点的井深度段进行对比分析时,会显得比较粗大,甚至其对裂缝的表征已经大于几十平米的面元。这些经不起图像放大的表征方法在井点处难以表征该点的裂缝发育度,因此会被舍弃。

特性2: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与资料B和C吻合度较高。

特性3:这类属性的量纲范围量化标准较为统一,且与裂缝大小和发育程度具有相关性。如likelyhood属性体的大小范围值在(0,1)之间。0值代表不发育裂缝,贴近0值的地方为发育微小裂缝,而贴近1值大小的地方反应的是较大级别的断层。

实践应用经验中发现,满足以上三个特征的地震属性,在当前裂缝表征技术条件下,一般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为likelyhood类或者蚂蚁追踪类地震属性。

接下来,基于所述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1和所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针对不同地震层段分别建立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建立裂缝与探井产量关系结果:在不同地震层段分别建立裂缝表征与产液量关系表。

具体地,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为每个层不同井的产液量统计表,可以将这个表格新增一列形成新的表格E,该列为对应井点处的裂缝属性表征值。该值大小在地震资料A中进行读取。表格E体现出最终求取的裂缝与探井产量关系结果。

优选地,可以利用井震吻合率百分比参数M作为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的可信度参数。两者相互结合,共同指导新的井位部署。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指导井位部署。在部署井位时,实际参考的因素很多,涉及比较广泛的地震、地质、成藏、沉积、储层、构造等诸多学科和诸多参考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会从已有勘探区域中优选出可能部署的井位区域,该区域范围一般以目标圈闭来表示。目标圈闭的选取是常规的基础工作。本发明是在目标圈闭范围已经基本选定的基础上,在该圈闭范围内如何选点进行打井时,根据油藏与裂缝的关系,提供井点位置。

在目标圈闭范围内,可以看出每个点的裂缝表征值大小。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中与产液量较高的井相对应的裂缝表征值会有一个大致的值域范围,将此数值范围设为Q。在布署井位时,在其他因素已经考虑完毕的基础上,需要考虑裂缝因素时,选取Q值范围内的点进行布井即可。统计目标圈闭范围内或者同时一起统计相邻区域的井,计算出相应的M值,即可作为根据该裂缝因素布进行井的可靠性因子。

本发明方法中的以上步骤仅为本发明的流程和各个流程的技术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其中获取地震裂缝属性资料A、岩心裂缝资料B、测井裂缝资料C和勘探钻井产能数据D的步骤并无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在执行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同时展开工作。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图2给出了裂缝甜点与探井产能关系建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将展示如何应用地震、测井、地质、钻井等诸多材料,以勘探一体化原则,根据测井和岩心资料筛选出有效表征裂缝的地震属性后,再利用此地震属性与钻井产能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裂缝甜点与已有探井产能的关系。之后利用此种关系,进行新井位部署,提高钻探成功率,提高钻井质量,为效益勘探,不断推进油气勘探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依据方案。

本实施例将描述如何建立裂缝与已有钻井产量统计表,并利用此表指导新井位部署。

步骤一:准备地震数据

在国内某个油气勘探区块内,表征某个目的层的裂缝属性资料有以下几种。如图3所示,四种表征同一目的层裂缝的地震属性分别为:a-Likelyhood属性分级刻画断缝,b-AFE裂缝属性,c-曲率属性分级刻画断缝,d-相干属性。

步骤二:准备岩心裂缝资料,寻找与岩心裂缝资料匹配的地震属性。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21井中地震目的层段图片,其中a为取芯段1113.21-1114.00m,b为取芯段1095.11-1095.65m,岩心发育裂缝。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58井中取芯段1032.79-1035.69m,目的层段岩心不发育裂缝。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59井,取芯段1075-1094m,目的层段岩心不发育裂缝。

由图3与图4图5图6的岩心对比后,发现仅有曲率和裂缝属性与岩心资料吻合度较好。依据上述的特性2,剔除另外两种地震属性。筛选出如图7两种地震属性并进行放大。再依据特性1发现,曲率属性放大后,裂缝已经表征为棒状或者块状。而likelyhood地震裂缝属性更加经得起放大,并且仍呈现出线状特点,因此舍弃曲率属性。同时还发现likelyhood地震裂缝属性符合特性3。其值域值范围为(0,1),0值代表不发育裂缝,贴近0值的地方为发育微小裂缝,而贴近1值大小的地方反应的是较大级别的断层。因此最后从几个地震裂缝属性中筛选出likelyhood地震裂缝属性。

步骤三:准备测井资料:现有资料为同一口井不同目的层段的成像测井裂缝表征资料。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B70井中目的层段,其中a1为目的层段一成像测井结果,a2为目的层段一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b1为目的层段二成像测井结果,b2为目的层段二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c1为目的层段三成像测井结果,c2为目的层段三likelyhood地震属性放大图,目的层段一井震裂缝均不发育,目的层段二和层段三井震裂缝均比较发育,井震吻合度较高。从图8可以发现,地震与测井资料的裂缝表征结果一致。在上一步岩心资料的佐证基础上,再一次从FMI成像测井的角度证明了likelyhood地震属性的可靠性。

步骤四:

(1)地震属性的筛选在示例以上步骤一、二、三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对比,这里不再赘述。

(2)参数M的建立:

表1为地震资料与岩心和测井资料裂缝表征吻合度统计表。统计目标区内三个目的层段段全部已有岩心和成像测井段共13个点,11个点匹配。表格中井震匹配度为85%,因此,M值大小为85%。

表1

步骤五:本实施例中将表2为地震裂缝表征值大小与已有井产量关系表,体现裂缝表征与探井产量关系E。

表2(按照产液量从高到低排序)

表2中共统计了39口井段,地震上每段目的层厚度一般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所以钻井时,每段地震层位又细分为许多试油用的小层。如目的层二

步骤六:从表2中可以看出,较高产量的井,在likelyhood属性表征中,一般存在于微小尺度裂缝上或者裂缝不发育区。因此在目标圈闭选取新的点位布井时,参考裂缝因素的话,可以选在likelyhood属性小尺度裂缝发育或者裂缝不太发育的点位。如图9所示,目标3井这口井为准备部署的井位,其可靠程度为85%。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目标圈闭内结合裂缝甜点部署目标3井(WMB3),其中a为目标3井点在likelyhood属性中的位置,b为目标圈闭中新井点位置。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了一次根据地震、地质、测井、已知钻井资料,遵循一体化原则,参考裂缝甜点,寻找可能高产的新井井点选取的部署任务。

本发明遵循地震、测井、钻井、地质相结合的勘探一体化原则,利用地震数据从众多裂缝表征方法数据中优选具有精细表征能力的裂缝表征技术结果(如最大似然法裂缝或者融合裂缝多尺度表征方法等),结合钻井的岩心裂缝相关资料(如岩性图片,裂缝识别描述)、测井与裂缝相关的资料(能够表征裂缝的,如FMI(Fullbore Formation MicroImager)成像测井),之后再结合钻井试油产量的统计数据,建立与产量有对应关系的有效裂缝表征方法。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相关技术
  • 建立与产能相关的裂缝表征方法及表征系统
  • 获取皮肤改变的视频的设备、相关表征系统和表征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707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