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7:02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互联网产业的一般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例如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能够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多样的功能也能丰富用户的业余生活。单个用户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会使用多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如何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问题。目前,设备协同通常依赖软件和第三方网络传输实现,设备协同过程中设备数据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期提高设备协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转接设备,所述转接设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转接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电子设备有线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操作信息生成的,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是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更新的;

根据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以获取与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其中,所述指令集包括多个应用功能标识和多个指令子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指令子集中每个指令子集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所述目标指令子集,以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控制指令,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执行目标操作的指示;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后生成的;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进行内容展示的指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转接设备,所述转接设备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有线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操作信息生成的,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是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更新的;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以获取与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其中,所述指令集包括多个应用功能标识和多个指令子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指令子集中每个指令子集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所述目标指令子集,以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控制指令,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执行目标操作的指示;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后生成的;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进行内容展示的指示。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设备通过接口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并可在通过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根据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从而根据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获取与该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再根据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目标指令子集,获取与该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接口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目标控制指令,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执行该目标控制指令指示的目标操作后生成的第一投屏数据,再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该第一投屏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有线连接转接设备的方式进行设备协同,设备协同基于硬件实现,无需依赖第三方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设备协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协同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图片在不同电子设备中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图片在不同电子设备中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协同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设备协同系统10具体可以包括转接设备100和多个电子设备(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两个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数量可以更多,此处不做具体限制)。转接设备100上可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多个不同的电子设备可通过与同一个转接设备100的不同数据接口有线连接来进行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协同。具体的,以图1中两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同一个转接设备100为例,第一电子设备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则可通过转接设备100相互传输数据(例如投屏数据和操作事件信息等),例如在第二电子设备300向第一电子设备200投屏,且用户可通过操作第一电子设备200对第二电子设备300中投屏应用或功能进行反控的情况下,转接设备100则可将来自第二电子设备300的投屏数据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200,由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显示,同时,对于第一电子设备200产生的针对投屏内容的操作事件信息,也可通过转接设备100处理后向第二电子设备300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第二电子设备300根据控制指令执行操作后可将新的投屏数据再次通过转接设备100转发给第一电子设备200。

可见,设备协同系统中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协同可通过转接设备实现,设备协同的数据传输无需经过第三方网络或者应用,系统间设备协同安全性较高,私密性较强,同时,设备协同不受网络波动影响,数据传输更加稳定流畅。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转接设备具体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设备协同系统中,所述转接设备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控制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有线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操作信息生成的,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是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更新的;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以获取与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其中,所述指令集包括多个应用功能标识和多个指令子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指令子集中每个指令子集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所述目标指令子集,以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控制指令,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执行目标操作的指示;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后生成的;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进行内容展示的指示。

其中,控制芯片例如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其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是数据接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或显示接口(DisplayPort,DP)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仅为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数据接口的数量可以更多,且各数据接口的数据类型也不局限于上述举例的USB接口和DP接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类型的数据接口,此处均不作具体限制。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电子设备的数据接口和转接设备的数据接口(例如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则可实现电子设备和转接设备的有线连接。

参照图2中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分别标识的数据或信号流向,其中,图2的实线箭头简单的示出了投屏数据经第二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路径,虚线箭头则简单的示出了转接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以及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目标控制指令的信号传输路径。具体实现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转接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二电子设备可将本端需要投屏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屏幕内容,以及该屏幕内容对应的应用功能标识,一并发送给转接设备,投屏数据和应用功能标识经由第二接口输入转接设备,控制芯片可控制将投屏数据经第一接口转发给第一电子设备,同时,虽然图2中并未示出,但控制芯片还可根据第二接口接收到的应用功能标识更新转接设备本端存储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例如可以直接将转接设备本端存储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更新为最新接收到的应用功能标识。

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转接设备的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数据时,可以在本端显示界面中显示与投屏数据对应的屏幕内容即投屏内容,显示投屏内容的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新增窗口的方式显示投屏内容,若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中显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进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则可响应于用户针对投屏内容的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操作事件,并将生成的目标操作事件发送给转接设备,转接设备的控制芯片则可从预设的指令集的多个指令子集中查询获取与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指令子集,也就是说,控制芯片可从多个指令子集中确定出与目前第二电子设备投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应用或功能对应的指令子集,并可进一步根据目标操作事件信息确定出目标控制指令,在将目标控制指令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后,第二电子设备则可根据目标控制指令执行目标操作,并将执行目标操作后生成的新的投屏数据即第一投屏数据通过转接设备转发到第一电子设备。

具体实现中,转接设备中各器件或芯片均可通过通信总线保持两两间的通信连接。转接设备还可设置更多数据接口,用于连接更多电子设备或实现更多功能,或者,转接设备还可用作拓展坞,例如可将第一接口设置为USB集线器,连接更多USB接口,从而在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连接转接设备时,其他电子设备还可通过第一接口连接的其他USB接口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或者,转接设备还可设置网线接口和网卡芯片,并可进一步将网线接口和网卡芯片通过集线器连接转接设备其他数据接口,从而电子设备在连接该其他数据接口时,还可将转接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外置网卡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转接设备的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转接设备内部的器件可以更多或更少,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设备通过接口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且转接设备内部控制芯片可在通过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根据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从而根据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获取与该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再根据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目标指令子集,获取与该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接口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目标控制指令,然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执行该目标控制指令指示的目标操作后生成的第一投屏数据,再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该第一投屏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有线连接转接设备的方式进行设备协同,设备协同基于硬件实现,无需依赖第三方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设备协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转接设备还包括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和第二数据转换芯片;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方面,所述控制芯片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将与所述第二接口匹配的第一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转换为第二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将所述第二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数据转换芯片,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数据转换芯片将所述第二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转换为与所述第一接口匹配的第三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格式的所述第一投屏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格式为音视频格式。

其中,与第一接口匹配的第一格式,即第一格式的数据匹配第一接口的数据传输协议。以第一接口为USB接口为例,则第一格式的数据可以为USB格式数据。

其中,第二格式的数据具体可以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格式的数据。第一格式和第三格式可分别根据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的数据传输协议确定,第一格式和第三格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举例来说,以第二格式为HDMI格式,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为USB接口为例,则第一格式和第三格式均为USB格式,转接设备自第二接口接收USB格式的第一投屏数据,经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处理输出HDMI格式的第一投屏数据,该HDMI格式的第一投屏数据经第二数据转换芯片处理则可输出USB格式的第一投屏数据,并经第一接口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则可接收并解析该USB格式的第一投屏数据以进行显示。

具体实现中,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可以是既能将第一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第二格式的数据输出,也能将第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第一格式的数据输出的芯片,相应的,第二数据转换芯片也可以是既能将第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第三格式的数据输出,也能将第三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第二格式的数据输出的芯片,可由用户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向转接设备发送信息,以使得转接设备的控制芯片通过信息确定投屏数据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方向,进而可由控制芯片对数据转换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可支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双向投屏,设备协同更加便捷。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数据转换芯片和第二数据转换芯片可用于对投屏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处理,有利于提高投屏数据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和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转接设备100,所述转接设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转接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电子设备有线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如图3所示,本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

其中,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操作信息生成的,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是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更新的。

具体实现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投屏的方式可包括镜像模式投屏和电脑模式投屏。采用镜像模式进行投屏时,则会实时将第二电子设备屏幕显示内容进行截屏或录屏,并将截屏或录屏的数据发送到转接设备,通过转接设备转发给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此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投屏画面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画面完全一致。

在采用电脑模式进行投屏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投屏画面和第二电子设备原始的屏幕画面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若第二电子设备在连接转接设备时正在使用某应用或功能,则第二电子设备可直接向转接设备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内容,即将第二电子设备当前屏幕显示内容按照电脑模式的显示标准进行格式转换生成投屏数据,将投屏数据和当前正在使用的该应用或功能的应用功能标识一并发送至转接设备,从而转接设备则可将投屏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并可在转接器设备本端缓存接收到的应用功能标识。

若第二电子设备在连接转接设备时显示内容为桌面,则第二电子设备可根据本端需要在第一电子设备侧投屏显示的应用图标和功能控件,按照电脑模式的桌面显示标准生成投屏数据并发送给转换器,由转换器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此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第二电子的桌面排布形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原始的排布可能不同。在投屏内容为桌面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端可预设电脑模式下投屏画面的显示尺寸,并直接根据预设的显示尺寸生成投屏数据,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确定投屏画面的显示尺寸,进而生成投屏数据,从而可在第一电子设备侧全屏显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的投屏内容。

具体的,第二电子设备在将投屏数据发送给转换设备的同时,也可向转换器同步各应用图标或功能控件在投屏数据中的显示位置坐标,例如将各应用图标或功能控件与显示位置坐标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转接设备,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侧操作选择第一电子设备中显示的第二电子设备桌面的应用图标或功能控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可将操作事件发送给转接设备,由转接设备根据操作事件对应的显示位置坐标确定出被选择的应用图标或功能标识,进而转接设备可确定出需要启动的应用或功能的应用功能标识,从而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携带该应用功能标识的启动指令,第二电子设备侧即可启动相应的应用或功能,并将启动后需要投屏显示的画面生成新的投屏数据,通过转接设备再次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另外,转接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携带应用功能标识的启动指令时,也可将本端缓存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更新为该应用功能标识。

步骤202,根据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以获取与所述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

其中,所述指令集包括多个应用功能标识和多个指令子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指令子集中每个指令子集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实现中,指令集中不同的指令子集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功能标识,不同的指令子集中可能存在相同的操作事件,但不同指令子集中相同操作事件对应的控制指令可能存在不同。

步骤203,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所述目标指令子集,以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204,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执行目标操作的指示。

具体实现中,由于转接设备中缓存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是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投屏的应用或功能的应用功能标识实时更新的,进而转接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时,总是能够准确确定出在当前投屏应用或功能中该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从而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正确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205,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投屏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投屏数据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后生成的。

步骤206,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投屏数据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投屏数据进行内容展示的指示。

步骤205和步骤206中,基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匹配的数据格式,转接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投屏数据的数据格式与第二接口匹配,转接设备发送的第一投屏数据的数据格式与第一接口匹配,转接设备可通过数据转换芯片对第一投屏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具体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关于转接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器件功能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关于转接设备的相关描述均可援引至本方法实施例中,本数据处理方法中由转接设备执行的步骤均可由转接设备中控制芯片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设备通过接口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有线连接,并可在通过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内容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根据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标识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从而根据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查询预设的指令集,获取与该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指令子集,再根据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查询目标指令子集,获取与该目标操作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接口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目标控制指令,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执行该目标控制指令指示的目标操作后生成的第一投屏数据,再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该第一投屏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有线连接转接设备的方式进行设备协同,设备协同基于硬件实现,无需依赖第三方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设备协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信息时,获取本端存储的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携带目标应用标识的第二投屏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投屏数据,所述第二投屏数据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二投屏数据进行投屏内容展示的指示;将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更新为所述目标应用标识。

具体实现中,第二电子设备在需要投屏时,可根据需要投屏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屏幕内容生成第二投屏数据,并将该第二投屏数据和该需要投屏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的屏幕内容对应的目标应用功能标识一并发送到转接设备,转接设备则可对第二投屏数据进行转发,并可根据目标应用功能标识对本端缓存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进行更新,后续第一电子设备反馈操作事件时,转接设备则可根据本端最新更新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确定出指令子集,进而确定出该操作事件在当前投屏应用下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反馈正确的控制指令。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本端的实时应用功能标识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应用功能标识进行更新,有利于提高转接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控制指令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目标操作事件包括双击目标图片事件,所述目标指令子集中与所述双击目标图片事件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对目标图片进行放大的指示;所述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图片需要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的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具体实现中,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是通过转接设备进行连接,若直接由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相互间进行通信确定合适的图片放大比例,则图片放大比例的确定流程会相对比较繁琐且耗时较长,同时也加大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转接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中间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操作事件并确定出需要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控制指令之后,直接确定出需要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则可一定程度提升效率。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可在目标操作事件为双击目标图片事件,且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给出对目标图片进行放大的指示时,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显示该目标图片时需要对该目标图片进行放大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将目标控制指令和目标放大比例系数一并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有利于减少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相互间的数据交互,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同时,减轻了进行设备协同的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双击目标图片事件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状态标识,所述显示屏状态标识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横屏或竖屏使用状态,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图片需要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包括:获取存储在所述转接设备本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横屏使用状态下的屏幕尺寸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竖屏状态下的屏幕尺寸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状态标识,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屏幕尺寸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屏幕尺寸信息和所述目标图片的图片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具体实现中,在电脑模式投屏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可能是不同的,屏幕更大的电子设备能够展示的画面内容通常更大,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由于手机和电脑侧显示的图片内容可以不同步,按照相同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对图片进行放大后,由于屏幕尺寸不同,用户通过电脑能够查看的图像范围相较手机侧能够查看的图像范围更大。此时,在电脑模式投屏的情况下,转接设备根据被投屏的电脑的屏幕尺寸信息和目标图片的图片尺寸信息共同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使得用户通过电脑查看手机图片时获得更优的显示效果。

其中,转接设备可以在电子设备连接转接设备的接口时,则向电子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以获取该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并缓存在转接设备内容,以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响应及时性。

具体实现中,由于用户使用不同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不同,例如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类型的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屏幕方向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此类电子设备连接到转接设备时,转接设备请求电子设备发送一个屏幕尺寸信息即可,若该电子设备通过转接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协同的过程中改变了屏幕使用状态,例如从横屏使用改为了竖屏使用,或者从竖屏使用改为了横屏使用,即屏幕在竖直和水平方向的长度进行了对调,此时,转接设备可根据来自电子设备的屏幕使用状态更改标识信息,更改本端缓存的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由于电脑显示屏的使用状态极少会发生更改,转接设备存储一个屏幕尺寸可减少存储空间占用。

而对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而言,由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频繁的切换横屏和竖屏的使用状态,若初始仅在转接设备保存一个屏幕尺寸,并在后续每次切换屏幕使用状态时向转接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由转接设备重新更改确定新的屏幕尺寸,转接设备则需要在确定屏幕尺寸中消耗较多的设备资源,转接设备保存两种屏幕尺寸,接收屏幕使用状态标识信息直接查询获取已有的屏幕尺寸信息,则可减少转接设备的计算量。

具体实现中,转接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后,可将屏幕尺寸信息存储至缓存中,当转接设备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接口断开连接持续预设时长后,可清除缓存中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进一步的,转接设备还可记录每个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的使用次数,从而可每间隔一个预设时间周期,将最近一个时间周期内使用屏幕尺寸的使用次数最多的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存储至特定存储区域,后续该电子设备再次连接转接设备时,则无需再次请求发送屏幕尺寸信息,可直接从该特定存储区域获取屏幕尺寸信息。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本端存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信息,并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横屏或竖屏使用状态确定目标屏幕尺寸信息,综合目标屏幕尺寸信息和目标图片尺寸信息共同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有利于提高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目标屏幕尺寸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屏幕沿第一方向的第一长度和所述目标屏幕沿第二方向的第二长度,所述目标图片的图片尺寸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图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长度和所述目标图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四长度,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屏幕尺寸信息和所述目标图片的图片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包括:在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在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其中,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是图片和电子设备屏幕的长宽中任一长度,第二方向的长度可以是图片和电子设备屏幕的长宽中的另一长度。

具体实现中,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长宽比例和目标图片的长宽比例不一定相同,若随意选择一个方向的屏幕长度和图片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能导致放大后的图片无法完整的显示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图片展示的效果不好。

因此,在目标图片长宽比例和第一电子设备屏幕长宽比例不同的情况,根据目标图片相对更长的一边来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从而可在放大目标图片的情况下保证目标图片的显示完整性,优化显示效果。具体的,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以是:将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确定为目标放大比例系数,以使得根据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调整尺寸后的目标图片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第一电子设备屏幕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即第二长度。

举例来说,请参照图4和图5,以图片A在第二电子设备侧原始的目标图片尺寸:第一方向上的第三长度为b,第二方向上的第四长度为a,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长度为d,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长度为c为例。

由图4可看出,d/c

由图5可以看出,d/c>b/a,即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大于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此时,则可根据a和c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即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具体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以为c/a,根据该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放大后,图片A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尺寸:第一方向上长度为b1,第二方向上长度为a1,且a1/b1=a/b,c=a1,此时,图片A在第一电子设备侧被放大且完整的在第一电子设备显示。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在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在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大于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有利于提高根据确定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对目标图片进行放大后,目标图片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根据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若否,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其中,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若大于1,可表征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其中,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以是:将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确定为目标放大比例系数,以使得根据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调整尺寸后的目标图片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即第二长度。相应的,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可以是:将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的比值确定为目标放大比例系数,以使得根据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调整尺寸后的目标图片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第一电子设备屏幕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即第一长度。

具体实现中,对于部分不同方向上长度相差较大的图片来说,若直接根据图片较长的一边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并通过电子设备展示完整的图片,图片内容的细节则可能难以清晰的查看,导致图片展示效果不好,因此,转接设备在目标图片不同方向上长度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根据图片较短的一边来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既不浪费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面积,又能获得更好的图片展示效果。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确定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若否,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有利于提高根据确定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对目标图片进行放大后,目标图片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是,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若否,根据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确定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是,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若否,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有利于提高根据确定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对目标图片进行放大后,目标图片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屏幕尺寸信息和所述目标图片的图片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包括:在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或者,在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确定所述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具体实现中,转接设备可预先设置在屏幕长宽比例和目标图片长宽比例相同时,根据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或者,转接设备可预先设置在屏幕长宽比例和目标图片长宽比例相同时,根据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进而,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长宽比例和目标图片长宽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转接设备可直接根据预先配置的信息快速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

可见,本示例中,转接设备在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等于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长度和第三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或者,在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值等于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比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长度和第四长度确定目标放大比例系数,有利于快速准确的确定出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并获得较好的图片展示效果。

具体实现中,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一目标图片的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可以是目标图片的原始图片尺寸。或者,还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转接设备接收到双击目标图片的目标操作事件的同时,该目标操作事件还可携带第一电子设备中目标图片中被双击的位置(例如用户双击目标图片时鼠标所在点在目标图片中的位置,或者用户触摸双击目标图片时手指点击的位置在目标图片中的位置),进而,转接设备可根据该第一电子设备中目标图片被双击的位置,通过例如坐标转换等方式,从第二电子设备的原始目标图片中确定出与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目标图片被双击的位置对应的目标位置,即确定出用户双击的点在未调整比例的目标图片中的位置,并可对原始的目标图片进行物体识别,识别出目标图片中包括该目标位置的物体对象,例如用户点击人的鼻子,转接设备可识别出包括该鼻子的人脸图像的矩形图像区域,并进一步以该矩形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目标图片的第三长度,以该矩形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目标图片的第四长度,从而进行后续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确定的步骤,同时,转接设备还能以该矩形区域的中心点作为目标图片的中心点,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从而第二电子设备将目标图片的比例调整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目标图片时,以目标图片的中心点信息和第一电子设备的中心点重合的方式显示目标图片,从而,可将用户更关心的人脸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中间,对于对目标图片进行比例调整后整体画面尺寸超过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屏幕尺寸的情况,则可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清晰的显示出用户关心的部分图像区域。

对于用户想要查看图片细节的情况,采用上述方式确定目标图片的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则用户可在第一电子设备清楚的看到自己更关注的图片的部分区域。

进一步的,用户可通过在第二电子设备选择以向转接设备配置需要采用上述方式确定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的应用功能标识,未配置的则转接设备可默认以目标图片原始的图片尺寸作为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图片显示的清晰度,转接设备还可预配置目标放大比例系数的阈值,在根据前述步骤确定出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后,若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大于阈值,则可将该阈值作为最终的目标放大比例系数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包含上述不同功能、实施步骤的组合,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SDH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一种技术评审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一种数据库的审计日志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话音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支持该话音数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装置
  • 通过显示接口传送/接收压缩相关指示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与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 发送/接收图片的压缩的像素数据组和像素数据分组设定的指示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