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种消费场景中,商家为了吸引新客户、刺激消费,会采用给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数量和特定形式的消费权益(例如发放红包、积分、返利等)的手段。专利文献CN111415179A公开了一种用户权益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第一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项实质权益,并汇集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生成实质权益池;根据所述实质权益池中的至少一项实质权益生成至少一项前置权益,建立前置权益与实质权益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所述前置权益发放给第二用户;在对所述前置权益进行核销的情况下,将所述前置权益转换成关联的实质权益,并存入所述第二用户关联的账户中。通过该方案,将权益的转换,将不同商家发放的权益转换成统一的权益,以便于第三方统一管理和发放。然而,该方案没有对用户在权益领取的过程中进行统筹规划、排序。

现有的排队的方式可以根据消费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根据消费的金额大小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发放消费权益的方法在特定情况下会存在如下问题:在有大量符合权益领取条件的用户的情况下,排序靠后的用户会存在长时间排队且无法及时领取到权益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用户放弃获得或者使用即将获得的权益,导致客户体验差、客户流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排队步骤: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所述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在第一排序队列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在第一排序队列进行排序;

切换步骤:允许不在第一排序队列内的排队标记,通过预设的条件,请求进入第二排序队列进行排序;

分配步骤:将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失效;

其中,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所述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所述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所述消费行为数据的排队标记;

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

优选地,所述排队步骤包括:

消费属性值计算步骤:计算具有有效的排队标记的用户的多个消费属性值,其中,所述消费属性值包括该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在属性上的统计值;

加权计算步骤:将所述多个消费属性值加权求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综合属性值;

其中,所述属性包括:

第一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于对权益池贡献度的属性;

第二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在时间上分布的属性;

第三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的累计交易金额的属性;

第四属性:指示用户在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被失效前,因推荐而产生的其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数量的属性。

优选地,在所述排序中,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优选地,还包括:

权益计算步骤: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步骤: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

在所述分配步骤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序名额。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名额计算步骤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二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二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二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排序名额,进入第二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排序名额;

在所述分配步骤中,进入第二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排序名额。

优选地,消费金额大于预设的金额阈值的每一笔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或者是,消费金额的总和大于预设的金额阈值的每多笔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或者是,通过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其中,每个用户能够同时产生多个排队标记。

优选地,消费金额超过所述金额阈值的部分累加到后续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金额中;

或者,所述综合属性值超过所述排队阈值的部分累加到后续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排队模块: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所述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在第一排序队列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在第一排序队列进行排序;

切换步骤:允许不在第一排序队列内的排队标记,通过预设的条件,请求进入第二排序队列进行排序;

分配模块:将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

其中,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所述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所述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所述消费行为数据的排队标记;

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

优选地,所述排队模块包括:

消费属性值计算模块:计算具有有效的排队标记的用户的多个消费属性值,其中,所述消费属性值包括该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在属性上的统计值;

加权计算模块:将所述多个消费属性值加权求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综合属性值;

其中,所述属性包括:

第一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于对权益池贡献度的属性;

第二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在时间上分布的属性;

第三属性:指示用户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的累计交易金额的属性;

第四属性:指示用户在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被失效前,因推荐而产生的其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数量的属性。

优选地,在所述排序中,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优选地,还包括:

权益计算模块: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

在所述分配模块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序名额。

优选地,还包括:

其中,所述名额计算模块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二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二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二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排序名额,进入第二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排序名额。

优选地,消费金额大于预设的金额阈值的每一笔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或者是,消费金额的总和大于预设的金额阈值的每多笔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或者是,通过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对应产生一个排队标记;

其中,每个用户能够同时产生多个排队标记。

优选地,消费金额超过所述金额阈值的部分累加到后续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金额中;

或者,所述综合属性值超过所述排队阈值的部分累加到后续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依据每次消费行为和每笔消费订单所具备的属性,权益分配时,根据综合属性值及消费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用户在第一排序队列中的位置先后,根据位置先后信息及可分配权益池中所能已经产生的权益,同时允许不在第一排序队列中的用户能够通过放弃部分权益的方式主动选择进入第二排序队列,满足不同用户的排队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排队标记生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排队步骤: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分配步骤: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综合属性值的计算方式包括:

设置对应于用户各种消费行为的消费属性值,消费属性值包括该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在属性上的统计值。将这些消费属性值加权求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综合属性值。这些属性可以包括表1所示:

/>

表1 综合属性值计算的权重设计

权益创造: 指示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对于对权益池贡献度的属性。

活跃度: 指示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在时间上分布的属性。

交易金额: 指示用户消费行为数据的累计交易金额的属性。

传播贡献: 指示用户因推荐而产生的其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数量的属性。

兑现偏移:指示该消费行为数据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该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综合属性值的计算、消费金额的统计, 若无效, 则不能参与。

在计算综合属性值时,所采用的消费行为数据为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 即,相应的消费行为数据没有对应的排队标记。一旦消费行为数据被统计并被对应了排队标记,则该消费行为数据就会被进行失效(通过兑现偏移属性实现)。

各个属性值的评分上限如表2所述:

表2 各属性的评分上限

消费行为数据实例:

/>

表3用户A的消费行为数据

如表3所示,以消费金额累计达到100元即可获得排队标记为例:用户A在2021年4月的第一笔消费行为数据正好达标,因此第一笔消费行为数据获得了对应的第一个排队标记,同时该第一笔消费行为数据被失效。由于该第一个排队标记参与并获得了权益,因此该第一个排队标记已被失效。而第二笔消费行为数据由于金额为60,没有达到100,因此没有获得排队标记,金额累积到下一次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第三笔消费行为数据的80元加上第二笔遗留下来的60元,达到了140元,因此,第三笔消费行为数据和第二笔消费行为数据共同获得第二个排队标记,第二、第三笔消费行为数据被失效。同时,多余的40元可以累积到第四笔消费行为数据,得到190元的消费金额。第四笔消费行为数据同样也能获得排队标记,但是多余的90元累积到第五笔消费行为数据中为95元,并不能达到100元,因此,第五笔消费行为数据未能获得排队标记,95元将会累积到第六笔消费行为数据中。

表4用户B的消费行为数据

参考表4所示,假设用户B的五笔消费行为数据都权益创造阈值,且用户B在该五笔消费行为数据期间没有传播贡献,即值为0。那么用户B在第一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计算如下:

权益创造:10(评分上限)×1(指标权重)×0.3(小于3笔,1笔)=3;

活跃度:20×0.5(近30天,第1天)×0.8(1笔)=8;

交易金额:10×1×0.3(大于等于100)=3;

传播贡献:10×1×0(0人)=0;

用户B在第一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3+8+3=14。

用户B在第二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计算如下:

权益创造:10(评分上限)×1(指标权重)×0.3(小于3笔,2笔)=3;

活跃度:20×0.5(近30天)×0.9(2笔)=9;

交易金额:10×1×0.8(大于等于300,300)=8;

用户B在第二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3+9+8+14(第一笔遗留)=34。

用户B在第三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计算如下:

权益创造:10(评分上限)×1(指标权重)×0.6(≥3笔,3笔)=6;

活跃度:20×(0.5×0.8+0.2×0.8)=11.2;

交易金额:10×1×1=10;

用户B在第三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6+11.2+10+34=61.2。

由于用户B在前三笔消费行为数据时的综合属性值超过50分,因此前三笔消费行为数据对应获得一个排队标记,前三笔消费行为数据失效,同时多余的11.2分可以累积到下一笔消费消费行为数据的综合属性值计算中。前三笔消费行为数据失效后,第四笔前三笔消费行为数据作为起始的新的第一笔来计算活跃度,第五笔消费行为数据相距第四笔为4个月多,因此,第五笔消费行为数据的权益创造适用于<3笔(2笔),活跃度适用于近90至180天活跃1笔,第五笔消费行为数据的累计交易金额为300+100=400。

在本实施例中,在面对灰产刷单攻击时,金额阈值的设置可以使每一笔想要获得排队标记的交易都有更高的成本,杜绝了灰产刷过小金额频繁刷单获取权益的情况。而综合属性值的计算综合了多种属性,兼顾了活跃度、权益创造以及传播贡献,灰产不仅需要通过频繁的活跃度,同样也需要消费金额的累积,此外可领取的权益有设定的阈值上限,极大的增加了刷单的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刷单的收益,杜绝其通过大金额、高频次的刷单行为,为普通用户获取权益提供了更多的增加综合属性值的机会,从而可以使不论什么样消费行为(大金额、小金额、频繁、不频繁等)的用户消费,都能够尽早对全部用户完成一次权益分配,实现真正的普惠并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消费。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所述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可以通过执行所述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的流程步骤予以实现,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理解为所述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排序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排队模块: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分配模块: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实施例三

为了保证权益池不被一次性分配完,需要根据权益池进行合理分配。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权益计算步骤: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步骤: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如十分之一),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如一次分配100元)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

排队步骤: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其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排序名额。

分配步骤: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可分配权益、排序名额、单次分配阈值的设置,可以使得权益池能够被长时间维持,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消费和权益分配。同时,由于存在每次可分配权益、名额以及分配阈值的限制,可以避免灰产通过少量账户高额消费、大量账户小金额高频消费的方式一次性套取大量权益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所述基于权益池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可以通过执行所述基于权益池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的流程步骤予以实现,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基于权益池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理解为所述基于权益池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权益池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权益计算模块: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如十分之一),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如一次分配100元)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

排队模块: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其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排序名额。

分配模块: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的排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用户存在不想等待而想快速获得权益的情况,因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包括:

数据获取步骤: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权益计算步骤: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步骤: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如十分之一),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如一次分配100元)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根据预设的第二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二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二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二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排序名额。

排队步骤: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其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排序名额。

名额切换步骤:允许不在第一排序名额内的排队标记,通过预设的条件,请求进入第二排序名额进行排序,进入第二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排序名额。预设的条件可以包括:使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直接失效、放弃未来一次获得排队标记的机会、减少获得权益数额等方式。

在本发明中,第一排序名额、第二排序名额可以被理解为第一排序队列的名额、第二排序队列的名额,且第一排序队列、第二排序队列的数量可以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时也可以有第三排序名额、第四排序名额。

分配步骤: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队列的排序设置,可以让更多获得了排队标记但是不能及时分配到权益的用户选择进入其他队列从而加速获得权益,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由于通过加速获得权益的方式会使得用户损失一定的权益或综合属性值等,可以进一步延长权益池的存续时间,也能兼顾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更早获得权益。

实施例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所述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可以通过执行所述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的流程步骤予以实现,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方法理解为所述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分配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每一笔消费的时间、金额、商家、为权益池产生的权益贡献等信息。

权益计算模块:根据用户新增的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出新增的待分配权益,累加到权益池得到待分配总权益。

名额计算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一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如十分之一),计算得到第一可分配权益,对第一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一单次分配阈值(如一次分配100元)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排序名额。根据预设的第二可分配权益与待分配总权益之间的比例阈值,计算得到第二可分配权益,对所述第二可分配权益与预设的第二单次分配阈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排序名额。

排队模块: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累加的消费金额达到预设的金额阈值时,为用户配置对应单笔消费行为数据或者多笔消费行为数据的一个排队标记;或者,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达到预设的排队阈值的时,为用户配置对应消费行为数据(一笔或多笔)的一个排队标记。有了排队标记后,即表示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可以参与权益的获取。排队标记生成后,将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失效,避免消费行为数据被重复统计。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消费行为数据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值从大到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或者,将有效的排队标记根据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的消费时间的先后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对于综合属性值相同的用户,可进一步按照排队标记对应的消费行为数据中的消费时间的先后顺序进入第一排序名额进行排序。其中,进入第一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排序名额。

名额切换模块:允许不在第一排序名额内的排队标记,通过预设的条件,请求进入第二排序名额进行排序,进入第二排序名额的排队标记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排序名额。预设的条件可以包括:使有效的消费行为数据直接失效、放弃未来一次获得排队标记的机会、减少获得权益数额等方式。

在本发明中,第一排序名额、第二排序名额可以被理解为第一排序队列的名额、第二排序队列的名额,且第一排序队列、第二排序队列的数量可以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时也可以有第三排序名额、第四排序名额。

分配模块:将预设的可分配权益按照排序结果进行分配,将本次分配对应的排队标记进行失效,避免领取到权益后的排队标记再次参与排序。

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交互示意:

1、S110,接收用户数据,按日,月,季度,半年,年等纬度统计用户的交易金额,交易笔数等数据。

2、根据用户的交易金额,生成排兑号(排队标记)。

a)排兑号(排队标记)生成流程图如图4所示;

b)订单是首笔订单且未确认收货,则预生成一个排兑号,排兑号状态为初始;

c)订单是首笔订单且已确认收货,订单金额超过100,则生成一个排兑号,状态为排兑中;

d)订单是首笔订单且已确认收货,订单金额未超过100,则生成一个排兑号,状态为排兑中;

e)不是首笔订单,存在预生产的排兑号;

i.(确认收货订单金额+100*预生产的排兑号)%100大于等于N(n>=1),生成n个排兑号为排兑中的订单,当系统存在M个预生成的排兑号;

1.n>=m,m个预生成的排兑号状态改为排兑中,再生成n-m个排兑号;

2.n

f)不是首笔订单,不存在预生成的排兑号;

i.确认收货订单总金额大于100,确认收货订单总金额%100=n,生成n个排兑中的排兑号;

ii.确认收货订单总金额小于100,结束流程;

3、S120,根据每笔订单不同商品对应的收益率计算用户贡献收益,汇总聚合用户的权益;

4、S130、按日汇总用户的收益,从而聚合平台每日权益,根据预设比例计算全局排序名额及优先分配名额等多队列的名额;

5、多重属性计算用户评分:效益创造评分值+活跃度评分值+交易金额评分值+传播贡献评分值;

a)效益创造: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效益创造分值;

i.计算指标权重值=((排队期间用户创造收益*排队期间用户的交易笔数条件权重值)排序后在所有排队中所占位置/当前排队总人数)取模后+1;

ii.效益创造分数=(效益创造分数/100—平分100份)*指标权重值;

b)活跃度:单位时间内的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进行累加;

i.30天内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

ii.90天内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

iii.180天内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

iv.360天内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

v.720天内交易订单笔数权重*指标权重*活跃度分数值;

vi.活跃度评分=30天内评分值+90天内评分值+180天内评分值+360天内评分值+720天内评分值汇总;

c)交易金额:

i.交易金额指标权重值=((排队期间用户交易总金额*排队期间用户的交易笔数条件属性权重值)排序后在所有排队中所占位置/当前排队总人数)取模后+1;

ii.交易金额评分=(交易金额分数/100—平分100份)*交易金额指标权重;

d)传播贡献:

i.推荐注册用户评分=传播贡献分数*指标权重*排队期间内推荐注册成功人数对应属性权重值;

ii.推荐用户下单评分=传播贡献分数*指标权重*排队期间内推荐用户下单汇总数对应属性权重值;

iii.传播贡献评分=推荐注册用户评分+推荐用户下单评分;

e)电梯加速:

i.用户电梯加速评分=电梯用户分数*指标权重;

6、S160权益分配

a)上述多重属性计算用户评分后进行排序(正序排列);

b)查询权益计算多队列分配值,取出分配的名额数量;

c)取出用户评分位置大于等于(排兑订单总数减去当前分配的名额数量),将上述排兑号状态更新为激活,同时重置当前用户的订单数量为0,订单金额为0,重置用户推荐人数为0,推荐成功订单数为0;

d)通知用户权益已发放,可提现领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加权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单队列分配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所述的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多队列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单队列分配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所述的多队列的消费产生的权益多队列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
  • 基于特定用户发放权益的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 基于队列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基于消息队列的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即时通信联系人队列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基于消息队列的贷款担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消息队列消费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产品
  • 消费权益多规则匹配方法及其装置、设备与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59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