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以及效能标准构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中每个工作岗位在建立之时,必然已明确了岗位所属的工作内容,现在的人力效能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人员在岗位截取一段时间内工作交付产出情况,以此作为工作绩效评估。这是当前各企业中最为常规的做法。

对于“单一型”工作岗位而言,即岗位的工作内容非常标准、固定以及程序化时,采取上述方式进行评估的适配度比较优秀。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类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需求是具有多层次化特征的,因此对于岗位而言,“综合型”岗位是现在岗位设置的一大特征。这类岗位有几个主要特点:工作内容多样性,除每日固定标准化工作外,还有大量“非标准化工作”,这类工作具有较为琐碎、规律性不强以及临时性强等特点,除岗位固定工作带来的专业技能需求外,“非标准化工作”也存在如交流沟通以及执行响应等诸多软技能需求。

现有技术通过对岗位中的每个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产值情况进行统计观察,从而标定产值区间。首先,这种方式面向的对象是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岗位而言产值是不一致和不相关联的,因此无法标定和识别合理的产值区间,可以认为是缺失衡量“标尺”;其次,这种方式基于历史数据统计,仅能够客观呈现出人员过去的产值情况,无法识别出人员在岗位的过程状态,即人岗匹配度以及人员是否存在浪费或紧缺等问题。因此,本发明针对性地提出一种面向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评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包括:

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

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一能力评分,并根据第一能力评分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二能力评分,并根据第二能力评分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

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

以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基础,量化模拟岗位对应的效能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包括:

采集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对应的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所述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为:

其中,max(L)表示多个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中的最大值,min(L)表示多个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中的最小值;

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对应的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为:

其中,T表示总工作时长,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一能力评分为:

其中,S1表示第一能力评分,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能力评分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包括:

根据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第一能力评分S1,获取标准差B2;

根据标准差B2,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为:

M=norminv(rand(),1,B2)

其中,M表示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二能力评分为:

其中,S2表示第二能力评分,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能力评分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包括:

根据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第二能力评分S2,获取标准差B3;

根据标准差B3,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为:

F=norminv(rand(),1,B3)

其中,F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

E1=P×(1-N)×M

其中,E1表示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P表示岗位平均产出,N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M表示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

E2=P×N×F

其中,E2表示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F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基础,量化模拟岗位对应的效能区间,包括:

根据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获取单次效能E为:

E=E1+E2

重复获取多次效能E,将获取的多个效能E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从排列后的序列中截取(lower,upper)位置的区间数据作为置信区间,得到岗位对应效能区间的模拟结果lower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lower以及upper采用三个标准差原则确定,所述lower为0.13%,upper为99.8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以准确地获取效能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依靠人工进行确定,导致费时费力以及不准确的问题。

(2)本发明可以更好的识别人效浪费和欠缺,准确还原岗位产值标准,创造过程管理窗口,让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更加适合岗位。

(3)本发明可以准确评估岗位工作状态,例如根据岗效分布区间设定60%置信区间为关注区间,高于80%分位的需要关注是否质量达标或是否压力过大,低于20%分位需关注是否存在异常。

(4)本发明可以根据效能分位区间设定效能优化目标,根据优化后的效能分布调整团队标准产值,作为辅助数据,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岗位效能进行量化模拟的方法,包括:

S1、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

S2、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一能力评分,并根据第一能力评分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S3、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二能力评分,并根据第二能力评分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S4、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

S5、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

S6、以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基础,量化模拟岗位对应的效能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均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得出,可以基于以下理论,确定模拟值。

(1)大数定律: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

(2)中心极限定理:无论总体是什么分布,其抽样样本的均值的频数的分布都随着抽样数的增多而趋于正态分布。

(3)正态分布90%置信区间长度为标准差的3.29倍。

分位数:当给定了检验的显著水平a=0.05时,进行单侧检验的Z值为1.64。

当给出某个估计值的90%置信区间为[a,b]时,可以理解为有90%的信心(Confidence)可以说样本的平均值介于a到b之间。

(4)3δ原则:先假设一组检测数据只含有随机误差,对其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标准偏差,按一定概率确定一个区间,认为凡超过这个区间的误差,就不属于随机误差而是粗大误差,含有该误差的数据应予以剔除。三倍标准差(3δ)的概率值是99.74%。

因此,可以确定模拟值=norminv(rand(),A,B),其中,A=平均值=(90%CI的上限+90%CI的下限)/2;B=标准差=(90%CI的上限-90%CI的下限)/3.29,CI表示置信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包括:

采集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并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对应的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所述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为:

其中,max(L)表示多个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中的最大值,min(L)表示多个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中的最小值。

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对应的第一平均值A1以及第一标准差B1,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为:

其中,T表示总工作时长,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L/有效工作时长T。其中,岗位的有效工作时长标准由岗位性质决定,其为固定值;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L为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或者由人机交互产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一能力评分为:

其中,S1表示第一能力评分,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能力评分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包括:

根据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第一能力评分S1,获取标准差B2;

根据标准差B2,获取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为:

M=norminv(rand(),1,B2)

其中,M表示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对应的第二能力评分为:

其中,S2表示第二能力评分,τ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评分是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该数据是通过人机交互输入数据库并存储的数据。每个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可以为0,0则表示不存在该指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二能力评分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包括:

根据岗位对应的多个工作人员的第二能力评分S2,获取标准差B3;

根据标准差B3,获取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为:

F=norminv(rand(),1,B3)

其中,F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rand()表示随机数生成函数,norminv()表示正态分布的概率值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

E1=P×(1-N)×M

其中,E1表示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P表示岗位平均产出,N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M表示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将上述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以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M带入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E1的公式后,可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获取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

E2=P×N×F

其中,E2表示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F表示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

将上述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F带入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E2后,可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为基础,量化模拟岗位对应的效能区间,包括:

根据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以及非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效能,获取单次效能E为:

E=E1+E2

重复获取多次效能E,将获取的多个效能E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从排列后的序列中截取(lower,upper)位置的区间数据作为置信区间,得到岗位对应效能区间的模拟结果lower

每获取一次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M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F,都可以获取一次E,因此通过多次模拟非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时长占比N、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M以及非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力系数F,就可以获取多次E,从而获取最终的效能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lower以及upper采用三个标准差原则确定,所述lower为0.13%,upper为99.8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进行深水水道构型量化分析和形态模拟的数据库系统及方法
  •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进行深水水道构型量化分析和形态模拟的数据库系统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3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