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3:46


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全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的空气质量、空气湿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全热交换器安装有加湿器,在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的共同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也可以将置换后的空气经过加湿器加湿后吹到室内。

但是,加湿器在运行后会出现发霉的情况,而且仅通过加湿器自身进行的防霉处理不够完善和彻底,防霉效果较差。所以,如何实现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的联动防霉、使全热交换器推动加湿器进行防霉处理以提高防霉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全热交换器和加湿器之间无法联动进行防霉控制、防霉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该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连接,包括:全热交换器主体;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其中,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包括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运行状态包括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根据加湿器的运行数据,确定加湿器是否满足预设防霉条件;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防霉指令用于指示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全热交换器和加湿器配置的输入输出端口,实现防霉运行信号的传递和交互。接着通过全热交换器识别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时长,实现对加湿器是否需要进行防霉的判别。然后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控制加湿器进行防霉操作,从而达到精准识别加湿器需要执行防霉程序的时机,并自动执行防霉动作,保证了防霉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全热交换器运行室内循环模式,其中,在室内循环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量小于全热交换器在其他运行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的防霉时长为第一预设时长,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全热交换器的目标切换模式,目标切换模式包括普通换气模式、节能新风模式或者智慧自动模式;在室内循环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全热交换器运行目标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防霉条件包括:预设防霉条件包括:加湿器从工作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且关闭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还包括: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其中,第一信号输出端口用于输出防霉指令;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连接;其中,第一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受加湿器的运行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其中,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包括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运行状态包括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根据加湿器的运行数据,确定加湿器是否满足预设防霉条件;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防霉指令用于指示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与全热交换器连接,加湿器包括:加湿器主体;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全热交换器发送的防霉指令,防霉指令为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时,全热交换器向加湿器发送的;根据防霉指令,控制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全热交换器发送的防霉指令,防霉指令为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时,全热交换器向加湿器发送的;根据防霉指令,控制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控制器执行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的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如第二方面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硬件配置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的端口互联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推动加湿器进行防霉运转,提升加湿器的防霉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全热交换器包括全热交换器主体;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其中,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包括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根据加湿器的运行数据,确定加湿器是否满足预设防霉条件;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防霉指令用于指示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从而达到精准识别加湿器需要执行防霉程序的时机,并自动执行防霉动作,保证了防霉的效果。

为进一步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描述,下面对本申请的附图做出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包括全热交换器100和加湿器20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线控器300。

全热交换器100是指含有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例如,图1中示出的全热交换器100可以是轮转式全热交换器、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等,本申请对全热交换器100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加湿器200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例如,图1中示出的加湿器200可以是超声波加湿器、纯净型加湿器、电加热式加湿器等,本申请对加湿器200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线控器300设定室内湿度值,全热交换器100可以接收到线控器300发送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中用户设定的湿度值向加湿器200发送开启或关闭的信号,以控制加湿器200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200可以向全热交换器100发送报警信号,例如,加湿器200发生故障时,向全热交换器100发送故障信号。进一步地,全热交换器100根据该信号控制加湿器200关闭,并停止向用户提供加湿功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全热交换器100包括:送风进口101、送风出口102、排风进口103、排风出口104、送风装置105、排风装置106、全热交换芯107、以及控制器1000(图2中未示出)。

送风进口101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侧面,室外空气通过送风进口101进入到全热交换器100内部,以使全热交换器100处理室外空气。

送风出口102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侧面,经过全热交换器100处理的室外空气,通过送风出口102送进室内。

排风进口103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侧面,室内空气通过排风进口103进入到全热交换器100内部,以使全热交换器100处理室内空气。

排风出口104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侧面,经过全热交换器100处理的室内空气,通过排风出口104排出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进口101和送风出口102与排风进口103和排风出口104呈交叉分布。如图3所示,即送风进口101和送风出口102与排风进口103和排风出口104的连线呈交叉状。

送风装置105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内部,与送风出口102相连。用于将处理过的室外空气通过送风出口102送进室内。

排风装置106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内部,与排风出口104相连。用于将处理过的室内空气通过排风出口104排出到室外。

全热交换芯107设置在全热交换器100壳体内部,全热交换芯107位于送风装置105与送风进口101之间,全热交换芯107又位于排风装置106与排风进口103之间。全热交换芯107用于实现送进的室外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的热量交换。

在本申请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000是指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指示全热交换器100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示例性的,控制器100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控制器1000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此外,控制器1000可以用于控制全热交换器100内部中各部件,以使得各个部件运行实现全热交换器100的各预定功能。

图4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的硬件配置图。如图4所示,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口401、第一信号输出端口402、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

其中,第一信号输入端口401,与加湿器2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相连,用于接收并检测加湿器200向全热交换器100发送的指令。

第一信号输出端口402,与加湿器20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用于向加湿器200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加湿器200的的运行状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的端口互联图。如图5所示,全热交换器1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401与加湿器2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H1相连,全热交换器1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402与加湿器20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H2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200可以置于全热交换器100内部,并与全热交换器100相连。用户只需要通过全热交换器100,便可以实现对加湿器200的开关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200可以置于全热交换器100外部,即加湿器200和全热交换器100是两个独立的产品,但通过端口连接。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加湿器200本身实现对加湿器200的开关控制,也可以通过全热交换器100实现对加湿器200的开关控制。

存储器10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控制器10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全热交换器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002存储有使得全热交换器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热交换器100的控制方法的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003用于与其它网络实体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信接口1003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蜂窝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以及GPS模块等。以RF模块为例,RF模块可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000处理;另外,将控制器1000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情况下,RF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全热交换器100的限定,全热交换器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与加湿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交互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全热交换器接收加湿器的运行数据。

其中,加湿器的运行数据包括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运行状态包括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

可选的,全热交换器可以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加湿器的运行数据。第一信号输入端口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受加湿器的运行数据。

示例性的,全热交换器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

可选的,加湿器在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最短为十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器在运行超过十分钟后,出现潮湿、发霉等问题的概率较大,此时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若加湿器的运行时间小于十分钟,则无需进行下一步操作。

S102、全热交换器根据加湿器的运行数据,确定加湿器是否满足预设防霉条件。

可选的,预设防霉条件包括:加湿器从运行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且关闭状态下的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可选的,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48小时。加湿器在关闭状态下的运行时长用T表示。

示例性的,当加湿器从运行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且T≥48小时时,确定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器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才会出现由于潮湿而发霉的情况,而且在加湿器关闭后,若短时间内加湿器又被开启,则全热交换器可能还未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也可能导致正处于防霉模式运行中的加湿器中断防霉,从而出现防霉不完整、防霉处理不彻底等问题。所以,当加湿器从运行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后,需要在关闭状态中持续48小时,才能满足防霉条件。

S103、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全热交换器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

其中,防霉指令用于指示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可选的,全热交换器可以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第一信号输出端口设置于全热交换器主体上,与加湿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口用于输出防霉指令。

相应的,加湿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全热交换器发送的防霉指令。第二信号输入端口设置于加湿器主体上,与全热交换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相连。第二信号输入端口用于接收防霉指令。防霉指令包括加湿器在一分钟内收到的全热交换器至少两次的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全热交换器至少两次的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

可选的,当加湿器从工作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且T≥48时,全热交换器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向加湿器发送防霉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湿器故障时,加湿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向全热交换器发送故障指令,全热交换器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口接收指令并控制加湿器关闭。

可选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设置于加湿器主体上,与全热交换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二信号输出端口用于输出加湿器的运行数据。

S104、加湿器根据防霉指令,运行防霉模式。

其中,防霉指令为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时,全热交换器向加湿器发送的。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的防霉时长为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全热交换器发送的防霉指令。也即,加湿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全热交换器至少两次的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全热交换器在一分钟内向加湿器至少两次发送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为防霉指令,是为了与正常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做区分。

示例性的,全热交换器可以向加湿器发送开启指令,加湿器开始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全热交换器可以向加湿器发送关闭指令,加湿器结束运行。也即加湿器也可以根据指令切换运行状态。但是当全热交换器在一分钟内向加湿器至少两次发送开启加湿器和关闭加湿器的指令时,即为防霉指令,加湿器依据此指令,才可运行防霉模式。

需理解,上述描述所提供的至少两次发送指令方式并不构成对本防霉指令发送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该次数也可以为三次或其它可以达到此目的次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控制器根据防霉指令,控制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时,加湿器的进水阀关闭,加湿器的排水阀打开,加湿器的电加热打开。

示例性的,当加湿器接收到全热交换器发送的防霉指令后,控制器控制加湿器进行防霉处理。此时,加湿器的进水阀关闭,不再向加湿器的储水槽抽水,加湿器的排水阀打开,将储水槽中的水向外排出,加湿器的电加热打开对湿膜进行烘干。

可选的,电加热对湿膜进行烘干的持续时间为M小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全热交换器和加湿器配置的输入输出端口,实现防霉运行信号的传递和交互。接着通过全热交换器识别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时长,实现对加湿器是否需要进行防霉的判别。然后通过控制逻辑控制加湿器进行防霉操作时的相关参数的调整,从而达到精准识别加湿器需要执行防霉程序的时机,并自动执行防霉动作,保证了防霉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全热交换器运行室内循环模式。

其中,在室内循环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量小于全热交换器在其他运行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全热交换器运行在室内循环模式时,通过抽取室内的空气用于加湿器的防霉。也即室内温度变化量较小。同时,若处于冬季,因为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外,所以通过室内空气的循环来进行加湿器的防霉处理,更能保证防霉效果。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器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全热交换器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

其中,控制指令包括全热交换器的目标切换模式,目标切换模式包括普通换气模式、节能新风模式或者智慧自动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湿器满足预设防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全热交换器运行室内循环模式。当全热交换器运行在室内循环模式时,全热交换器抽取室内的空气并再输送到室内,以此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用于加湿器的防霉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全热交换器处于关闭模式时,全热交换器仍是上电状态,可以执行控制器发出的指令。

S202、全热交换器在室内循环模式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全热交换器运行目标切换模式。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预存的全热交换器持续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时长,可以为M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时,同时控制全热交换器切换为室内循环模式,从而使全热交换器抽取室内空气用于加湿器防霉处理,以提升防霉效果。因此,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基于加湿器运行防霉模式的时长而确定的,控制全热交换器持续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时长。

示例性的,加湿器接收到防霉指令后,当全热交换器处于开启状态下的初始模式时,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将运行模式切换为室内循环模式,并把全热交换器的风机转速设置为固定值,将全热交换器的持续运行时长设置为M分钟。

进一步的,当全热交换器持续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时间达到M分钟后,若用户未输入控制指令,则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的运行模式切换至初始模式,并将全热交换器的风机转速恢复至初始模式下的转速。若用户输入了控制指令,则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的运行模式切换至目标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加湿器正处于防霉模式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控制器将全热交换器关机,则全热交换器按照当前运行模式运行,并将防霉模式运行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线控器显示防霉模式运行图标。

示例性的,加湿器接收到防霉指令后,当全热交换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打开风机和风阀,并将全热交换器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室内循环模式,将全热交换器的风机转速设置为固定值,将全热交换器的持续运行时长设置为M小时。

进一步的,当全热交换器持续运行室内循环模式的时间达到M小时后,若用户未输入控制指令,则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的运行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即关闭状态。若用户输入了控制指令,则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的运行模式切换至目标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加湿器正处于防霉模式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控制器将全热交换器开机,则全热交换器退出防霉模式运转。此时,全热交换器按照开启模式的设定转速和风量运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控制器1000包括处理器1001,可选的,控制器1000还包括与处理器1001连接的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通过总线1004连接。

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10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10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10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1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10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10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通信接口100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10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总线1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全电压安全用电设备及全电压安全用电控制方法
  • 一种全回转舵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全回转舵桨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全热交换器控制板及全热交换器控制系统
  • 一种全热交换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595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