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及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其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实现气体流动,并通过气压将气体打入需要充气的物体中。一般作为充气设备,在需要使用时拿出来使用,使用完毕后收纳储存。对于充气操作而言非常方便快捷。

充气床通过充气使用,在不使用时可直接放气收纳,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因此近年来受到市场的青睐。而充气床就需要通过充气泵对其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后使用。虽然现在的充气泵充气效率高,需要使用时对准充气床的充气孔即可快速完成充气,但却无法同时完成放气过程,若要放气还需要通过手动调节,更换充放气装置,操作非常不方便。

且现有的充气泵在充气时充气压力完全未知,充气床是否充气完成完全靠用户的经验来判定,无法实现自动化充气;且对于不同的用户,对充气床的软硬度需求也不同,而现有的充气泵无法实现对充气压力的自动调节,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因此,为了解决充气床充放气过程操作不方便,且充气压力未知,充气压力不可调的问题,现在需要提供一种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充气床充放气过程不方便且充气压力不可调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充气床充放气过程操作不方便,操作过程较麻烦,充气过程中充气压力不可调的问题。具体为提供一种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应用方法,通过感应充气床气体压力值,控制阀门组件A和阀门组件B的启闭状态,调节气体流向,实现充放气一体式切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充气参数值;

步骤二:充气时,根据充气初始状态启动充气泵,并使阀门组件A为打开状态,阀门组件B为密封状态;

步骤三:判定充气压力与充气参数值的大小,并根据判定结果调节阀门组件A和阀门组件B的启闭状态,进行充放气切换。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在充气床的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充气泵进行充气,由于充气泵只能进行充气操作,导致在需要放气时就需要将充气泵取出,或直接进行放气,或更换为抽气泵进行放气。那么在充气床的使用过程中对充放气的操作就显得很麻烦。由此为了便捷性,对于放气的操作都会采用直接放气的方式,以减少装备的携带数量,也因为放气可以直接不采用任何设备进行,为降低设备成本,以及提高设备的轻量化,导致对充气泵的设计不会考虑再增加抽气泵的功能。

并且,在充气床的使用过程中,都只在意是否充气完成,是否充足了气,而对于充气多少并没有太多顾虑,认为充气床的舒适度与充气床本身的材质有关,而不会与充气压力有关。但我们在经过多次的实验和验证中,得知,充气床的舒适度其实与充气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当充气过足时床体会较硬,而充气较少床体会较软。对于不同的用户而言,其适应的舒适度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但大多数充气床设计并没有对充气压力有直观的控制调节,使充气压力成为一个盲区,难以控制和调节。

而本方案通过压力传感装置自动感应充气的压力值,使压力值更直观可控,并根据压力值可自动对充气泵的充放气进行调节控制,以实现自动充放气操作,达到对充气压力的可控可调,使充气压力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充气床的舒适度。

并且本方案通过对阀门组件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调节,以实现通过一个充气泵完成充放气状态的切换,不再需要单独更换充气泵,简化充气泵结构,提高充气泵轻便性。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初始状态为设定充气压力值为4000-8000Pa,当感应到充气压力达到初始压力值时,则关闭阀门组件A。

有益效果:通过初始状态可使充气时效率更快,节省前期充气过程,能够快速将充气压力值达到4000-8000Pa,然后再根据充气压力进行微调,控制效果更精准。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当判定充气压力小于充气参数值时,继续保持阀门组件A为打开状态,阀门组件B为密封状态;当判定充气压力大于充气参数值时,则打开阀门组件B,关闭阀门组件A,使阀门组件A为密封状态。

有益效果:根据判定结果自动调节阀门组件的启闭状态,从而实现充放气的自动切换,提高自动化控制,同时切换过程简单方便,利于充气泵的结构简化,提高充气泵轻量化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四,当感应到充气压力达到设定的充气参数值后,关闭对应的阀门组件,并关闭充气泵。

有益效果:根据充气压力精准控制阀门组件的启闭状态,提高充放气切换过程效率,进而精准控制充放气压力值,使充气压力达到设定的充气值,提高充气床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充气参数值为用户根据自身睡眠习惯、与床体贴合度、体重以及床体软硬程度设定的充气压力值。

有益效果:根据用户自身习惯针对性的设定充气参数值,使充气床能够更好的与人体相贴合,满足用户对充气床的软硬度需求,进而提高舒适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应用于上述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应用方法,包括壳体;在壳体中部设有容纳仓,容纳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前端设有阀门组件A,在第二通孔的前端设有阀门组件B;在壳体的上端还设有第一气窗和第二气窗,所述第一气窗设于第一通孔上方,第二气窗设于第二通孔上方;在容纳仓内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与充气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纳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窗槽和第二气窗槽;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第一气窗槽且端部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气窗设于所述第一气窗槽上方;所述第二通孔穿过第二气窗槽且端部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二气窗设于所述第二气窗槽上方。

有益效果:通过气窗与通孔配合,以此改变气体在充气泵内的气流方向,当充气时,通过气窗将气体吸入充气泵内,当抽气时,通过气窗将气体排出,从而在不改变任何结构,不用更换充气泵的情况下,简单完成充放气过程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前端设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与阀门组件A抵接,在第一卡环的内侧设有孔洞,当孔洞与阀门组件A连通时则为打开状态;第二通孔结构与第一通孔结构相对称设置。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卡环可对通孔进行限位,控制通孔的移动距离,确保实现气体流动。当需要关闭对应通孔时,也能保证密封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容纳仓下方,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容纳仓移动,驱动电机与所述压力传感装置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容纳仓在壳体内左右移动,从而可对阀门组件的开合状态进行控制调节,以实现自动充放气过程。且通过压力传感装置可进一步根据充气压力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从而控制充气泵启停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泵整体长不超过100mm,宽不超过54mm,高不超过63mm,充气泵包括泵壳,在泵壳内设有电机,在电机左侧设有叶轮。

本方案通过设计阀门组件,以实现对不同通孔的启闭状态,同时通过气窗实现气流的流通方向切换,从而将充放气通过一个充气泵即可实现,在不额外增加其他充气泵的情况下,将充放气一体化,实现自动切换操作,减少充气泵的体积,提高轻量化,同时也不再需要单独更换充气泵,使充放气操作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放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整体组装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壳体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壳体的剖面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整体组装的剖面结构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驱动电机安装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充气泵的结构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充气泵的剖面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充气泵2、容纳仓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阀门组件A、阀门组件B、第一气窗6、第二气窗7、第一气口8、第二气口9、压力传感装置10、气阀11、复位装置12、泵壳13、电机14、叶轮15、驱动电机16、第一气窗槽17、第二气窗槽18、第一卡环19、第二卡环20、电机腔21、叶轮腔22、指示灯23、控制开关24、孔洞25、齿轮条26。

实施例一

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应用方法,如附图1所示,通过感应充气床气体压力值,控制阀门组件A和阀门组件B的启闭状态,调节气体流向,实现充放气一体式切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充气参数值;其中,充气参数值为用户根据自身睡眠习惯、与床体贴合度、体重以及床体软硬程度设定的充气压力值。本实施例中,可对充气参数值进行划分,其中充气参数值为2000-3000pa为较软,充气参数值为3500-5000pa为适中,充气参数值为5500-8000pa为较硬,用户可根据划分的参考充气参数值进行选择设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微调,从而提高舒适性,也能有效提高充气效率。

S2,开始充气时,按下按钮A或通过APP控制开启驱动电机,以驱动齿轮条26打开阀门组件A,此时驱动电机保持,根据充气初始状态启动充气泵,并使阀门组件A为打开状态,阀门组件B为密封状态。

具体的,初始状态为设定充气压力值为4000-8000Pa,如附图2所示,当阀门组件A打开,阀门组件B密封时,此时,充气泵2启动,叶轮15转动带动充气泵2内部气体流通,使气体从第二气窗7进入,经充气泵2后,由第一通孔4向充气床内充气。当压力传感装置10感应到充气压力达到初始压力值时,则关闭阀门组件A,达到初始充气状态。以快速对充气床进行初步充气,提高前期充气效率,缩短充气时间。

S3,在充气过程中,判定充气压力与充气参数值的大小,并根据判定结果调节阀门组件A和阀门组件B的启闭状态,进行充放气切换。

具体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判定情况:

(1)当判定充气压力小于充气参数值时,说明此时充气压力不够,还需要继续充气,此时将继续保持阀门组件A为打开状态,阀门组件B为密封状态;

(2)当判定充气压力大于充气参数值时,则打开阀门组件B,关闭阀门组件A,使阀门组件A为密封状态。

说明此时充气压力过大,需要进行抽气,此时不需要将充气泵取出,而是直接按下按钮B或通过APP打开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条26打开阀门组件B,驱动电机保持,同时给到充气泵信号开机抽气,当抽气气压达到压力传感装置的感应值负2000-8000Pa,压力传感器发出停止指令,驱动电机归位,阀门组件B在复位装置12的作用下归位密封,从而完成快速放气过程。

当阀门组件B打开时,此时阀门组件A为密封状态,如附图3所示,充气泵2在叶轮15的转动下,将产生内部流动气体,此时充气床内的气体将进入第二通孔5并经充气泵2,由第一气窗6排出,实现自动放气过程。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可对充气压力进行更直观准确的设定,以满足用户要求,同时在充气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装置10自动感应充气床的气压值,并根据气压值自动调节充放气过程,将气压值可控化,达到精准控制的效果,而提高充气床的舒适度,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小型自动化一体式气泵装置,将充放气集成一体,在需要充气或放气时不再需要单独进行调节,提高操作便捷性,并降低充气泵体积,更便于携带。同时可根据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充气压力值,进而实现自动充放气,提高自动化性能。具体如附图4所示:包括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壳体1整体长198mm,宽90mm,高108mm。壳体1中间具有向内凹陷的容纳仓3,使充气泵2能够横向的安装在容纳仓3内。

具体的,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在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气窗槽17和第二气窗槽18,第一气窗槽17与第二气窗槽18底部与壳体1下端连通。在容纳仓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4穿过第一气窗槽17并通向壳体1左侧外部,第二通孔5穿过第二气窗槽18并通向壳体1右侧外部。

在第一气窗槽17的上方还安装有第一气窗6,便于气体从第一气窗6流出或流入,并通向第一通孔4;在第二气窗槽1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气窗7,便于气体从第二气窗7流出或流入,并通向第二通孔5。

具体的,如附图6所示,在第一通孔4的外侧还一体成型有第一卡环19,第一卡环19位于壳体1外部,使第一通孔4能够通过第一卡环19在壳体1外部左右移动,同时通过第一卡环19可确保第一通孔4在与壳体1抵接时的密封性,以确保充放气切换过程的准确性。同时,在第一通孔4的孔壁上开设有两个孔洞25,孔洞25位于第一卡环19内侧,使第一通孔4在移动时孔洞25能够与气阀11连通,进而实现气体交换,而处于密封状态时,孔洞25不会影响密封性。

在第一通孔4外侧还安装有阀门组件A,通过阀门组件A与第一通孔4配合能够形成打开或密封的状态。其中,如附图6所示,阀门组件A包括安装在壳体1外侧的气阀11和复位装置12,复位装置12安装在第一通孔4上,并套设在第一卡环19的外侧,当第一通孔4左移时将挤压复位装置12,并使第一通孔4与气阀11连通,当完成作业时,复位装置12通过弹力带动第一通孔4右移归位形成密封状态。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2采用复位弹簧,通过驱动电机16实现打开或密封状态的切换,并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持续密封。

同理,在第二通孔5的外侧安装有阀门组件B,通过阀门组件B使第二通孔5能够形成打开或密封的状态。本实施例中,阀门组件B与阀门组件A的结构相同,均采用气阀和复位装置,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在第二通孔5上也设有第二卡环20,以达到第二通孔5的密封效果,在第二通孔5的孔壁上同样开设有两个孔洞25,以便于第二通孔5在移动时,能够通过孔洞25与气阀连通,实现气体的交换。

具体的,结合附图7和附图8所示,在壳体1的下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位于容纳仓3的下方,驱动电机16通过齿轮条26与容纳仓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6转动带动齿轮条移动,以带动容纳仓3在壳体1内左右移动并定位,进而通过通孔对阀门组件A或阀门组件B的开合状态进行调节。在驱动电机16的一侧还安装有压力传感装置10,压力传感装置10分别与驱动电机16和充气泵2电连接,通过压力传感装置10获知充气床的充气压力,以控制驱动电机16和电机14运行,从而控制充气泵的充放气过程,实现自动充放气操作,而简化充气泵的充放气切换过程,提高充放气效率。

具体的,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充气泵2整体成长方体结构,其长为100mm,宽为54mm,高为63mm。充气泵2包括泵壳13,泵壳13包括电机腔21和叶轮腔22,电机腔21位于叶轮腔22的右侧,并与叶轮腔22连通。在电机腔21的右端开设有第一气口8,第一气口8与第一通孔4连通,在叶轮腔22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气口9,第二气口9与第二通孔4连通,使第一通孔4、第一气口8、第二气口9和第二通孔5能够相互连通。

具体的,在电机腔21内安装有电机14,在叶轮腔22内安装有叶轮15。其中,叶轮15安装于电机14的驱动端,通过电机14带动叶轮15转动,从而使充气泵内部产生气流。

如附图9所示,在泵壳13的外侧还安装有指示灯23和控制开关24,指示灯23用于显示充气泵2的充气状态,本实施例中,指示灯包括三个,分别为IN(充气)、OUT(放气)和红灯故障。控制开关24包括两个,分别为按键A和按键B,其中按键A为充气开关,按键B为放气开关。具体的,按键A用于控制阀门组件A打开,按键B用于控制阀门组件B打开。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阀门组件的开合状态即可在不需要取出充气泵的情况下,通过充气泵快速完成放气过程。同时在完成放气后,可直接与充气床一起收纳,而避免单独收纳的麻烦。而一般在对充气床进行放气时,为了操作简便,都采用自然放气过程,即将充气孔打开,通过外部压力或自然使内部气体直接流出,而不会在想要麻烦的更换充气泵实现放气过程,因为这无疑增加了充气床的配置,使用繁琐,用户还需要携带两套设备,因此都不会考虑增加抽气泵。

而本申请将充气泵和抽气泵合为一体,在需要抽气时也不需要将充气泵取出,而是直接通过切换阀门组件的开合状态,进而实现放气过程,且自动根据压力值进行放气控制,极大缩短放气时间,提高操作便捷性,提高放气效率,完成后用户也不用取出充气泵,可直接与充气床一起收纳,操作更简便快捷,同时更便于收纳,在下次使用时直接使用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相关技术
  • 一种接对一体式熔接穿透焊接方法以及装置
  • 毛细管与分流器一体式分流装置及其装配方法与空调
  • 一体式自动化小型种曲机及其菌种培养方法
  • 一体式自动化小型种曲机及其菌种培养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