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用于将音乐、语音等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能够支持音频外放的功能,因此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有了更高的需求。较高的低频响度,会带来更好的音频体验。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低频响度的关键因素是后腔的体积大小,后腔的体积越大,低频响度会越高。

但是,在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微型化的趋势下,后腔的体积受到限制。为了获得更好的音频体验,一般会在扬声器模组内填充声学增强材料(如bass声学增强材料),以提升后腔虚拟空间。

然而,声学增强材料芯材料会进入扬声器模组的内核内,影响振膜振动,进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可以避免声学增强材料芯材料会进入扬声器模组的内核内,且可以提升内核与后腔的换气量,有利于减薄内核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模组,且扬声器模组具有容纳腔体,扬声器内核将容纳腔体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扬声器内核包括:支架;振膜系统,包括振膜组和音圈,振膜组固定于支架的一侧,音圈固定于振膜组朝向支架的一侧;磁路系统,包括磁钢和磁体组,磁体组位于支架背离振膜组的一侧,磁钢位于磁体组背离支架的一侧,磁路系统用于驱动音圈移动,以使振膜组发声;磁钢和支架之间具有换气间隙,以实现振膜组和后腔的换气;隔断结构,用于遮挡磁钢和支架之间的换气间隙,隔断结构上开设有多个换气孔,换气孔与后腔相通,即虽然隔断结构将换气间隙进行了遮挡,但是隔断结构上的换气孔可以实现与后腔的换气。

通过在扬声器内核和后腔之间设置隔断结构,且在隔断结构上开设换气孔,避免后腔的粉状的声学增强材料进入到扬声器内核的内核腔体内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内核与后腔的换气量,保证扬声器模组的可靠性,使得电子设备的音频更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隔断结构可以位于磁钢和支架之间的换气间隙内;隔断结构也可以覆盖磁钢和支架之间的换气间隙。

示例性的,扬声器模组可以为开放式的扬声器模组,当扬声器模组为开放式的扬声器模组时,整机的整机腔体复用为扬声器模组的容纳腔体;扬声器模组可以为密封式的扬声器模组,当扬声器模组为密封式的扬声器模组时,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体。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支架包括外观部,沿第一方向,外观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第二表面背离振膜系统的一侧;磁钢与第一表面具有预设距离,以使磁钢和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换气间隙;隔断结构包括换气件,换气件垂直于第一表面,换气件环绕磁钢的至少部分周缘设置,且遮挡换气间隙;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磁钢所在平面的方向。

由于隔断结构不包括遮挡件,即在Z轴方向上,磁钢上未设置遮挡件,亦即隔断结构仅包括换气件,这样一来,可以省出一层壁厚,进一步降低内核在Z轴方向的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且由于无需设置台阶,可以保证磁钢的完整性更好,进一步增大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此外,换气件换气件环绕磁钢的至少部分周缘设置,且垂直于第一表面,使得换气件的结构简单,且面积较小,有利于换气件的制备。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隔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隔断单元;换气件包括至少两个换气部;每个隔断单元均包括一个换气部,换气部包括第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两侧的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开设有换气孔;外观部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上设有凸起部,中间部分固定于凸起部上,以使隔断单元固定于支架上。

当隔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隔断单元时,可以根据磁钢和支架之间的换气间隙位置灵活的设置隔断单元,降低隔断结构的制作难度。此外,隔断单元和隔断单元之间的间隙可以为磁钢留出一定的空间,使得磁钢的完整性更好。此外,由于隔断单元不包括遮挡部,即在Z轴方向上,磁钢上未设置遮挡部,亦即隔断单元仅包括换气部,这样一来,可以省出一层壁厚以及遮挡部与磁钢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降低内核在Z轴方向的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且由于磁钢无需设置承载遮挡部的台阶,可以保证磁钢的完整性更好,进一步增大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此外,通过将换气部的中间部分固定于凸起部上,以实现隔断单元与支架的固定连接,隔断单元的结构简单,且与支架的固定方式简单。

示例性的,隔断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断单元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外观部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上设有凸起部的基础上,外观件还包括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凸起部设于第一表面上;凸起部朝向内侧壁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凹陷,形成平台;沿第一方向,中间部分包括固定子部和位于固定子部背离振膜组一侧的支撑子部,固定子部固定于平台上,以使换气部与支架的固定连接,磁钢固定于支撑子部上,以实现磁钢与隔断结构的固定连接,即隔断结构与支架的连接的位置处同时实现了磁钢的固定连接,无需单独设置固定磁钢的结构,结构简单,且无需为固定磁钢的结构预留相应的区域,减小了内核的体积。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换气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中间部分的基础上,沿第一方向,换气部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位于下表面背离振膜组的一侧,换气部还包括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磁钢的侧壁与换气部的内表面接触,而非设置设置于上表面处。

这样设置,可以省出磁钢的厚度,减小内核的厚度,当内核应用于扬声器模组时,有利于扬声器模组的轻薄化设计,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示例性的,第一方向即为实施例中的Z轴方向。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磁钢的侧壁与换气部的内表面接触的基础上,沿第一方向,磁钢背离磁体组一侧的表面与换气部的上表面齐平,进一步减小内核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隔断单元包括换气部的基础上,换气部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位于下表面背离振膜组的一侧;隔断单元还包括翻边,翻边为换气部背离振膜组一侧的端部弯折预设角度形成的结构,磁钢固定于翻边上。

这样设置,保证换气量较大的同时,还可以增大磁钢与换气部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磁钢与换气部固定连接时的牢固性。

示例性的,预设角度例如为90°、60°、120°等。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外观部包括两个第一外观子部和两个第二外观子部,一个第一外观子部、一个第二外观子部、另一个一外观子部和另一个第二外观子部依次首尾相接;第一外观子部和第二外观子部连接处均设有凸起部;磁体组包括一个中心磁体和至少两个边缘磁体,边缘磁体围绕中心磁体的周向设置,中心磁体和边缘磁体之间限定出磁间隙,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间隙内;换气间隙包括第一外观子部的第一表面、磁钢和凸起部之间形成的第一换气间隙和第一表面、磁钢、边缘磁体和凸起部之间形成的第二换气间隙;隔断单元的第一部分遮挡第一换气间隙,隔断单元的第二部分遮挡所述第二换气间隙。

也就是说,隔断单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遮挡不同位置的换气间隙,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换气间隙更好的遮挡,且有利于隔断单元的设置。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振膜系统还包括信号接收结构,固定于支架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信号接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还包括连接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的连接部,且连接部位于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间隙;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连接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延伸至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间隙;参考平面与磁钢所在的平面平行。

当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连接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延伸至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间隙,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实施例中的Z轴方向)的尺寸增加,进而使得第一部分的面积增大,进而可以增大开设于第一部分上的换气孔的总面积,进而增加换气量,即充分利用信号接收单元的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间隙,避免了该间隙的浪费。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连接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延伸至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间隙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连接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中与连接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的延伸方向不同。这样设置,便于换气部的加工,且使得换气部的应力分布更加的均匀。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围城容纳腔体,扬声器内核设置于容纳腔体内,以将容纳腔体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磁钢背离磁体组一侧的表面的边缘处留有一环形台阶,后壳体设置于环形台阶上。这样,在形成扬声器模组的过程中,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中的后壳可搭接在环形台阶上,以实现扬声器模组的厚度最小化,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支架包括环形外观部和位于环形外观部内的支撑部;振膜系统还包括信号接收结构,固定于支架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信号接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位于音圈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上,以使信号接收结构和音圈电连接;磁钢朝向磁体组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活动部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参考平面与磁钢所在的平面平行,以避让活动部的振动,为活动部的振动留出空间,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磁钢的厚度较厚,仅设置凹槽即可满足活动部的振动需求,无需设置镂空部,可以保证磁钢的完整性,增大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系统的驱动强度。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磁钢朝向磁体组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的基础上,当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凹槽之间相互连通,以简化工艺步骤。

示例性的,相互连通的多个凹槽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形成的形状例如为“井”字形。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一边缘排列至第二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或者,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三边缘排列至第四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其中,第一边缘为第一部分中与其中一个第二部分邻近的边缘,第二边缘为第一部分中与另一个第二部分邻近的边缘,沿第一方向,第一部分中,第三边缘位于第四边缘背离振膜组的一侧;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五边缘排列至第六边缘,且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或者,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七边缘排列至第八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其中,第五边缘为第二部分中与第一部分邻近的边缘,第六边缘为第二部分中远离第一部分的边缘,沿第一方向,第二部分中,第七边缘位于第八边缘背离振膜组的一侧,以保证换气孔的面积较大,这样,可以使得换气部在Z轴方向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内核的轻薄化设计,且可以使得磁钢的厚度增加,进而增大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一边缘排列至第二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五边缘排列至第六边缘,且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一边缘排列至第二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七边缘排列至第八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三边缘排列至第四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五边缘排列至第六边缘,且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三边缘排列至第四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二部分的多个换气孔由第七边缘排列至第八边缘,且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满足:(1/4)W2≤W1≤2W2,其中,W1为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W2为换气孔的宽度;当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换气孔的宽度为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换气孔的尺寸,相邻两个所述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换气孔之间的距离;当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换气孔的宽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二方向两个换气孔之间的距离,第二方向为第一边缘指向第二边缘的方向;当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换气孔的宽度为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一方向两个所述换气孔之间的距离;当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换气孔的宽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二方向两个换气孔之间的距离,第二方向为第五边缘指向第六边缘的方向。

这样设置,既不会因为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太大,导致换气量较小,又不会因为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较小,而不利于隔断结构的制备和强度。

示例性的,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满足:W1=(1/4)W2、W1=2W2、W1=W2、W1=(1/2)W2或W1=1.5W2等。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长度满足:(2/5)L2≤L1≤(9/10)L2,其中,L1为换气孔的长度,L2为第一部分的长度;当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换气孔的长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第一部分的长度为沿第二方向,第一部分的尺寸,第二方向为第一边缘指向第二边缘的方向;当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换气孔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第一部分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第一部分的尺寸;和/或,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长度满足:(2/5)L3≤L1≤(9/10)L3,其中,L1为换气孔的长度,L3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当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换气孔的长度为沿第三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第二部分的长度为沿第三方向,第二部分的尺寸,第三方向为第五边缘指向第六边缘的方向;当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换气孔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的尺寸,第二部分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第二部分的尺寸。

这样设置,既不会因为换气孔的长度太小,导致换气量较小,又不会因为换气孔的长度较小,而不利于隔断结构的制备和强度。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换气孔的长度满足:L1=(2/5)L2、L1=(9/10)L2、L1=(1/2)L2、L1=(3/5)L2、L1=(7/10)L2或L1=(4/5)L2等。

示例性的,第二部分的换气孔的长度满足:L1=(2/5)L3、L1=(9/10)L3、L1=(1/2)L3、L1=(3/5)L3、L1=(7/10)L3或L1=(4/5)L3等。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换气孔的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椭圆形、“S”形等长条形,也可以包括正方形或圆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换气孔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长条形的换气孔使得开孔率提升,进一步保证扬声器内核和后腔的换气量较大,这样,可以使得换气部在Z轴方向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内核的轻薄化设计,且可以使得磁钢的厚度增加,进而增大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

示例性的,开孔率为换气孔的总面积与隔断结构的面积的比值。

示例性的,所谓截面形状,如实施例中,换气部的第一部分上换气孔在Y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以及,换气部的第二部分上换气孔在X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上对换气孔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第二部分上对换气孔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中框上开设有出声孔;扬声器模组具有出声通道,出声通道连通前腔和出声孔。扬声器模组转换成的声音由出声通道输出后,进一步由出声孔输出至电子设备外,以被用户听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内核,该扬声器内核包括:支架;振膜系统,包括振膜组和音圈,振膜组固定于支架的一侧,音圈固定于振膜组朝向支架的一侧;磁路系统,包括磁钢和磁体组,磁体组位于支架背离振膜组的一侧,磁钢位于磁体组背离支架的一侧,磁路系统用于驱动音圈移动,以使振膜组发声;磁钢和支架之间具有换气间隙;隔断结构,用于遮挡磁钢和支架之间的换气间隙,隔断结构上开设有多个换气孔。

通过在隔断结构上开设换气孔,避免后腔的粉状的声学增强材料进入到扬声器内核的内核腔体内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内核与后腔的换气量,保证扬声器模组的可靠性,使得电子设备的音频更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和内核,内核为第一方面所述的扬声器内核;扬声器内核位于壳体内,并将壳体内的容纳腔体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换气孔与后腔相通,实现振膜组和后腔的换气。

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内核的爆炸图;

图7为图5所示内核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图5所示内核中外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内核中振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内核中信号接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内核中磁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5所示内核中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5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内核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4所示内核沿CC’方向的剖面图;

图17为图14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4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4所示内核中外观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7的隔断单元装配至图19所示的外观部上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21为图14所示内核中磁钢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示磁钢沿EE’方向的剖面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内核沿DD’方向的剖面图;

图25为图23所示内核中隔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模组;11-盖板;12-显示屏;20-后盖;30-中框;31-出声孔;40-主板;50-副板;60-柔性电路板;70-电池;80-扬声器模组;81-出声通道;82-壳体;83-内核;100-手机;

821-前壳体;822-后壳体;8221-保护部;8222-装配部;8223-固定孔;

831-支架;8311-外观部;8312-支撑部;83111-第一表面;83112-第二表面;83113-外侧壁;83114-凸起部;83114a-平台;83115-第一外观子部;83116-第二外观子部;83117-内侧壁;

832-振膜系统;8321-球顶;8322-振膜;83221-第三固定部;83222-折环;83223-第二固定部;8323-音圈;83231-第三表面;83232-第四表面;8324-信号接收结构;83241-信号接收单元;83242-第一固定部;83243-活动部;83244-连接部;83245-间隙;

833-磁路系统;8331-磁钢;83311-外表面;83312-内表面;83313-镂空部;83314-台阶;83315-环形台阶;83316-凹槽;8332-磁体组;83321-中心磁体;83322-边缘磁体;83323-磁间隙;

834-隔断结构;8341-遮挡件;8342-换气件;83421-换气孔;8343-隔断单元;83431-遮挡部;83432-换气部;83432a-第一部分;83432b-第二部分;83432c-中间部分;83432c1-固定子部;83432c2-支撑子部;83432d-上表面;83432e-下表面,83432f-内侧表面;83432g-外侧表面;83433-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车载电脑、电视、智能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戴显示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设备等包括扬声器模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特殊限定。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手机100包括显示模组10、后盖(也称为电池盖)20、中框30、主板40、副板50、连接主板40和副板50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60、电池70以及至少一个扬声器模组80等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以及下文相关附图仅示意性的示出了手机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和图2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此外,当电子设备为一些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电子设备100也可以不包括显示模组10、后盖20、中框30、副板50、FPC 60、电池70中的至少一个。

图1和图2中,手机100呈矩形平板状。为了便于清楚描述后续各结构特征及结构特征的位置关系,以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来规定手机内各结构的位置关系,其中,X轴方向为手机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为手机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为手机的厚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的坐标系(即X轴、Y轴及Z轴)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形状还可以为正方形平板状、圆形平板状、椭圆形平板状等。当然,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折叠式电子设备等。

显示模组10包括沿Z轴方向层叠设置的盖板11和显示屏12。盖板11例如对显示屏12进行保护。显示屏12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和LED显示屏等,其中,LED显示屏例如包括Micro-LED显示屏、Mini-LED显示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屏12的类型不进行限定。

沿Z轴方向,后盖20位于显示屏12背离盖板11的一侧,其中,后盖20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塑料、素皮、玻璃纤维等不透光材料;也可以包括玻璃等透光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后盖2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

中框30位于盖板11和后盖20之间,盖板11、中框30和后盖20可围成整机腔体。显示屏12、主板40、副板50、FPC 60、电池70、扬声器模组80等结构位于该整机腔体内。

主板40上集成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例如包括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和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等结构。其中,SoC例如集成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Modem)等。

副板50上集成有天线射频前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器件等。

FPC 60用于电连接主板40和副板50,以实现主板40和副板50之间数据和信号的传输。

电池70位于主板40和副板50之间,用于向手机100内例如显示屏12、主板40上的器件、副板50上的器件以及扬声器模组80等供电,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扬声器模组80用于将音乐、语音等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能够支持音频外放的功能。沿Y轴方向,扬声器模组80位于电池70背离主板40的一侧,即与副板50邻近设置,且与副板50电连接,此情况下,主板40发送的音频信号经由FPC 60和副板50传输至扬声器模组80,通过扬声器模组80转换成声音输出。具体的,扬声器模组80具有出声通道81,相应的,中框30上开设有出声孔31,与出声通道81相通,扬声器模组80转换成的声音由出声通道81输出后,进一步由出声孔31输出至手机100外。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以扬声器模组80的数量为一个,且扬声器模组80位于电池70背离主板40的一侧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本申请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80还可以与主板40邻近设置,且与主板40电连接,此情况下,主板40将音频信号发送至与其电连接的扬声器模组80,通过扬声器模组80转换成声音输出;或者,扬声器模组8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至少一个扬声器模组80与副板50邻近设置,且与副板50电连接,至少一个扬声器模组80与主板40邻近设置,且与主板40电连接。

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扬声器模组80包括壳体82和内核83。壳体82可以为一个独立的壳体结构(此时的扬声器模组可称为密封式扬声器模组),也可以至少部分由电子设备的其他零部件围城(此时的扬声器模组可称为开放式扬声器模组),在此不做限定,图3和图4以壳体82为一个独立的壳体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此情况下,壳体82包括前壳体821和后壳体822,沿Z轴方向,前壳体821位于后壳体背离后盖20的一侧。壳体82由前壳体821和后壳体822装配形成,这样,有利于降低壳体82的成型难度和装配难度。前壳体821和后壳体822之间围城容纳腔体。

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X轴方向,后壳体822包括保护部8221和装配部8222,沿Z轴方向,前壳体821与装配部8222相对,前壳体821固定于装配部8222上,以使前壳体821和装配部8222围城容纳腔体。由于保护部8221上未设置有装配部8222,因此,可以留出一些空间设置手机100内的其他结构,保护部8221可以对位于其下方(保护部8221背离后盖20的一侧)的元器件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前壳体821与装配部8222相对即为前壳体821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装配部8222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

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82(如保护部8221)上开设有固定孔8223,固定孔8223可以与螺钉等配合,以将扬声器模组80固定于手机100的整机腔体内。

内核83设置于壳体82内,并将壳体82的容纳腔体分隔为前腔Q1和后腔Q2,其中,前腔Q1与出声通道81相通,内核83和后腔Q2之间设有连通内核83和后腔Q2的换气通道(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内核83与后腔Q2换气。内核83工作时,可以推动前腔Q1内的空气振动,前腔Q1内振动的空气由出声通道81导出,形成声音,并进一步将声音经与出声通道81相通的出声孔31导出至手机100外,以被用户接听到。

需要说明的是,当内核83设置于壳体82内时,内核83与后壳822之间也有装配关系,也就是说,在形成扬声器模组80时,后壳822不仅与前壳821有装配关系,与内核83也有装配关系,具有可以参见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微型化的趋势下,后腔的体积受到限制。为了获得更好的音频体验,一般会在扬声器模组的后腔内填充声学增强材料(如bass声学增强材料),以提升后腔虚拟空间。然而,经过研究发现,声学增强材料芯材料会通过连通内核83和后腔Q2的换气通道进入扬声器模组的内核内,影响振膜振动,进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正常工作。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核,通过在连通内核83和后腔Q2的换气通道处设置隔断结构,防止声学增强材料芯材料通过换气通道进入扬声器模组的内核内,且隔断结构上设置换气孔,保证内核83与后腔Q2的换气量。

下面分不同的示例对内核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个示例中,参见图5、图6和图7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内核的爆炸图,图7为图5所示内核沿BB’方向的剖面图。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内核83包括支架831、振膜系统832、磁路系统833和隔断结构834。

支架831用于支撑振膜系统832,并固定磁路系统833和隔断结构834。支架831包括外观部8311和支撑部8312。外观部8311呈矩形环状,支撑部8312固定于外观部8311上,且位于外观部8311形成的环形结构内。

结合图8,图8为图5所示内核中外观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沿Z轴方向,外观部83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83111和第二表面83112,还包括连接第一表面83111和第二表面83112的外侧壁83113和内侧壁83117。第一表面83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83114,其中,图8以凸起部83114的数量为四个进行的说明,且四个凸起部83114分设于矩形环状的外观部8311的四个拐角处。外观部8311包括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观子部83115以及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外观子部83116。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振膜系统832为推动扬声器模组80前腔Q1内空气的主体。振膜系统832包括振膜组、音圈8323和信号接收结构8324,其中,振膜组包括球顶8321和振膜8322。

结合图9,图9为图5所示内核中振膜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9所示,球顶8321呈矩形板状,振膜8322呈矩形环状,且环绕球顶8321的周缘设置,振膜83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固定部83221、折环83222和第二固定部83223,折环83222环绕第三固定部83221设置,第二固定部83223环绕折环83222设置。折环83222为振膜8322中位于第三固定部83221和第二固定部83223之间的部分沿Z轴方向凸起形成的结构,折环83222的截面形状例如呈弧形或近似弧形。振膜8322的折环83222受外力时能够发生形变,使得球顶8321能够相对于第三固定部83221和第二固定部83223在Z轴方向上下振动。

第三固定部83221固定于球顶8321的边缘处,实现球顶8321和振膜8322之间的连接,第二固定部83223固定于外观部8311上,以实现振膜组和支架831的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球顶8321位于振膜8322形成的环形结构内,且与振膜832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球顶8321和振膜8322固定于外观部8311的第二表面83112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第二固定部83223与外观部8311连接的牢固性,第二固定部83223可以延伸至外观部8311的侧壁83113上。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固定部83221固定于球顶8321的边缘处,以及,第二固定部83223固定于外观部8311上的方式不作限定。示例性的,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胶层粘合的方式固定。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音圈8323呈矩形环状,当然,音圈8323还可以呈圆环状、椭圆环状或异性环状等。沿Z轴方向,音圈8323包括第三表面83231和第四表面83232,第三表面83231用于与球顶8321固定,音圈8323的第四表面83232所处端部例如伸入磁路系统833内,以与磁路系统833配合。

信号接收结构8324与手机100的主板40和副板50电连接。信号接收结构8324可以为FPC、导线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图10,图10为图5所示内核中信号接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信号接收结构832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对称轴例如平行于Y轴。信号接收单元83241包括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83242和活动部83243,还包括连接第一固定部83242和活动部83243的连接部83244,且该连接部83244位于第一固定部83242和活动部83243之间的间隙83245。信号接收单元83241通过第一固定部83242固定于外观部8311的第一表面83111上,示例性的,其中一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第一固定部83242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外观子部83115的第一表面83111上,另一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第一固定部83242固定于另一个第一外观子部83115的第一表面83111上,以将信号接收结构8324固定于支架831上。两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活动部83243分别固定于音圈8323相对的两端,且位于第四表面83232上,实现信号接收结构8324和音圈8323的电连接。

沿Z轴方向,活动部83243相对于第一固定部83242可以上下振动,以避免对音圈8323的振动产生干扰。且由于两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对称设置,因此,两个信号接收单元83241对音圈8323振动时作用的阻力相等或者近似相等,降低振动系统产生滚振的可能性。

磁路系统833用于与音圈8323配合以驱动振膜组振动。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磁路系统833包括磁钢8331和磁体组8332,沿Z轴方向,磁钢8331包括相对的外表面83311和内表面83312,磁体组8332位于内表面83312背离外表面83311的一侧,且与磁钢8331例如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连接。磁路系统833固定于支架831的支撑部8312上,以实现磁路系统833和支架831的连接,其中,磁体组8332位于内表面83312和支撑部8312之间,磁钢8331、支架831、球顶8321和振膜8322之间围城内核腔体,支撑部8312、磁体组8332、信号接收结构8324的部分以及音圈8323位于该内核腔体内。

结合图11,图11为图5所示内核中磁体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磁体组8332包括一个中心磁体83321和至少一个边缘磁体83322,边缘磁体83322围绕中心磁体83321的周向设置,中心磁体83321和边缘磁体83322之间限定出磁间隙83323。音圈8323的第四表面83232所处端部伸入磁间隙83323内。当然,音圈8323的第四表面83232所处端部也可以不伸入上述磁间隙83323内。

具体的,中心磁体83321和边缘磁体83322之间形成磁回路,当音圈8323接收到来自信号接收结构8324的信号时,音圈8323在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作用下,驱动振膜组振动。通过磁钢8331约束磁力线,能够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边缘磁体83322的数量不作限定,上述示例均以边缘磁体83322的数量为四个为例进行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中心磁体83321和边缘磁体83322形状不作限定,上述示例均以中心磁体83321和边缘磁体83322均为矩形平板状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情况下,其中两个边缘磁体83322分别位于中心磁体8332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该两个边缘磁体83322的长度方向与中心磁体83321长度方向相对(即平行);另两个边缘磁体83322分别位于中心磁体8332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该两个边缘磁体83322的长度方向与中心磁体83321宽度方向相对(即平行)。

为了实现与后腔Q2换气,磁钢8331和支架831之间具有多个尺寸较大的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连通后腔Q2和内核83的内核腔体。

结合上述结构,下面对扬声器模组8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信号接收结构8324接收到来自主板40或副板50的信号之后,传输至与其活动部83243连接的音圈8323,音圈8323的信号为交流信号,形成交变的磁场,交变磁场在磁间隙83323产生安培力,推动音圈8323沿Z轴方向上下振动,进而推动球顶8321振动。当球顶8321振动时,推动前腔Q1内的空气振动,前腔Q1内振动的空气由出声通道81到导出,形成声音,并进一步将声音经与出声通道81的出声孔31导出至手机100外,以被用户接听到。

音圈8323振动时,音圈8323上的活动部83243跟着音圈8323一起振动。当朝向磁钢8331的方向振动时,为了避免活动部83243通过相邻两个边缘磁体83322的间隙,与磁钢8331接触。参见图12,图12为图5所示内核中磁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沿Z轴方向,磁钢8331与活动部83243交叠的部分上开设有镂空部83313,即镂空部83313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活动部83243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以为活动部83243的振动留出空间,避让活动部83243的振动。

由前述内容可知,为了提升后腔Q2虚拟空间,会在后腔Q2内填充声学增强材料,但是,由于磁钢8331和支架831之间存在尺寸较大的换气通道以及磁钢8331上设置有镂空部83313,导致粉状的声学增强材料通过换气通道和镂空部83313进入到内核83内的内核腔体内,影响振膜系统等的振动。因此,为了防止声学增强材料进入到内核83内的内核腔体内,请继续参见图5、图6和图7,内核83还包括上述隔断结构834,隔断结构834包括遮挡件8341和换气件8342,遮挡件8341覆盖在镂空部83313上,用于对镂空部83313进行遮挡,即遮挡件8341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镂空部83313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换气件8342用于遮挡磁钢8331和支架831之间尺寸较大的换气通道(也称为换气间隙),且换气件8342上开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圆形换气孔83421,通过换气孔83421实现内核83的振膜组与后腔Q2的换气,也就是说,在未设置隔断结构834时,磁钢8331和支架831之间的换气通道,可以实现振膜组与后腔Q2的换气,以保证振膜组的正常振动。设置隔断结构831之后,隔断结构834上的换气孔83421实现振膜组与后腔Q2的换气,以保证振膜组的正常振动。

然而,考虑到当在磁钢8331上设置一层遮挡件8341时,会导致内核83的总厚度(沿Z轴方向的尺寸)增加,进而导致扬声器模组80的厚度增加,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相悖。

继续参见图12,磁钢8331对应镂空部83313的位置处设置有台阶83314,台阶83314为磁钢8331的外表面83311且边缘区域沿Z轴方向凹陷形成的结构,遮挡件8341位于台阶83314处,且与未设置台阶83314处的区域的外表面83311齐平。

为了降低隔断结构834的制作难度,以及,尽可能保证磁钢8331的完整性,隔断结构83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断单元8343,对称轴例如平行于Y轴。结合图13,图13为图5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隔断单元8343包括遮挡部83431(两个隔断单元8343的遮挡部83431即为遮挡件8341)和换气部83432(两个隔断单元8343的换气部83432即为换气件8342),其中一个隔断单元8343的遮挡部83431遮挡两个镂空部83313,另一个隔断单元8343的遮挡部83431遮挡另两个镂空部83313。两个隔断单元8343之间的间隙处可以为磁钢8331留出一定的空间,使得磁钢8331的完整性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断结构834,实现对镂空部83313遮挡的同时,保证内核83与后腔Q2的换气量,且还可以避免粉状的声学增强材料通过换气通道和镂空部83313进入到内核83内的内核腔体内。此外,通过在磁钢8331对应镂空部83313的位置处设置有台阶83314,且将隔断结构834的遮挡件8341设置在该台阶83314处,使得内核83的厚度较小。

又一个示例中,该示例为第一个示例的优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内核的高度以及使得磁钢的完整性较好。参见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内核的爆炸图,图16为图14所示内核沿CC’方向的剖面图。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与上述示例不同的是,隔断单元8343仅包括换气部83432。参见图17和图18,图17为图14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4所示内核中隔断单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7和图18所示,沿Z轴方向,换气部83432包括相对的上表面83432d和下表面83432e,上表面83432d位于下表面83432e背离支撑部8312的一侧,换气部83432还包括连接上表面83432d和下表面83432e的内侧表面83432f和外侧表面83432g。

请继续参见图17和图18,换气部83432包括第一部分83432a(第一部分83432a所在的平面例如与Y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平行)和位于第一部分83432a两侧的第二部分83432b(第二部分83432b所在的平面例如与X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平行),还包括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部分83432a和第二部分83432b的一端以及连接另一个第一部分83432a和第二部分83432b的另一端的两个中间部分83432c,即其中一个中间部分83432c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部分83432a和第二部分83432b的一端,另一个中间部分83432c连接另一个第一部分83432a和第二部分83432b的另一端。第一部分83432a和第二部分83432b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形的换气孔83421,换气孔83421贯穿内表面83432f和外表面83432g,实现内核83与后腔Q2的换气,其中,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例如沿Z轴方向延伸或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83432b上的换气孔83421例如沿Z轴方向延伸或沿X轴方向延伸。

当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和第二部分83432b上的换气孔83421沿Z轴方向延伸时,第一部分83432a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和第二部分83432b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均按照一行多列排布,即第一部分83432a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由第一部分83432a的一个边缘(与其中一个第二部分83432b紧邻的边缘,也称为第一边缘)排列至另一个边缘(与另一个第二部分83432b紧邻的边缘,也称为第二边缘),第二部分83432b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由第二部分83432b的一个边缘(与第一部分83432a紧邻的边缘,也称为第五边缘)排列至另一个边缘(第二部分83432b中远离第一部分83432a的边缘,也称为第六边缘),且换气孔83421距离最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换气部83432的上表面83432d和下表面83432e紧邻,以保证换气孔83421的面积较大。当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沿Y轴方向延伸和第二部分83432b上的换气孔83421沿X轴方向延伸时,第一部分83432a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和第二部分83432b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均按照多行一列排布,即第一部分83432a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由第一部分83432a的上表面83432d排列至下表面83432e,第二部分83432b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由第二部分83432b的上表面83432d排列至下表面83432e,且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距离最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部分83432a的两个端部(该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部分83432b紧邻)紧邻,以保证换气孔83421的面积较大。

长条形的换气孔83421使得开孔率(换气孔83421的总面积与遮挡部83431的面积的比值)提升,可以保证换气量较大,这样,可以使得换气部83432在Z轴方向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内核83的轻薄化设计,且可以使得磁钢8331的厚度增加(磁钢8331的厚度增加时,由于换气量较大,即便对换气孔83421有部分遮挡,也可以保证换气量),进而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此外,由于隔断单元8343不包括遮挡部83431,即在Z轴方向上,磁钢8331上未设置遮挡部83431,这样一来,可以省出一层壁厚以及遮挡部83431与磁钢8331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降低内核83在Z轴方向的厚度,且由于无需设置台阶,可以保证磁钢的完整性更好,进一步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组的驱动强度。

为了保证换气量和隔断单元的8343的强度,继续参见图17,第一部分83432a的换气孔83421的长度满足:(2/5)L2≤L1≤(9/10)L2,其中,L1为换气孔83421的长度,L2为第一部分83432a的长度。

当第一部分83432a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换气孔83421的长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第一部分83432a的长度为沿第二方向,第一部分83432a的尺寸,第二方向为第一边缘指向第二边缘的方向。

当第一部分83432a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换气孔83421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第一部分83432a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第一部分83432a的尺寸。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的换气孔83421的长度满足:L1=(2/5)L2、L1=(9/10)L2、L1=(1/2)L2、L1=(3/5)L2、L1=(7/10)L2或L1=(4/5)L2等。

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长度满足:(2/5)L3≤L1≤(9/10)L3,其中,L1为换气孔83421的长度,L3为第二部分83432b的长度;当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换气孔83421的长度为沿第三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第二部分83432b的长度为沿第三方向,第二部分83432b的尺寸,第三方向为第五边缘指向第六边缘的方向。

当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换气孔83421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第二部分83432b的长度为沿第一方向,第二部分的尺寸。

示例性的,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长度满足:L1=(2/5)L3、L1=(9/10)L3、L1=(1/2)L3、L1=(3/5)L3、L1=(7/10)L3或L1=(4/5)L3等。

为了保证换气量和隔断单元的8343的强度,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满足:(1/4)W2≤W1≤2W2,其中,W1为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W2为换气孔83421的宽度。

当第一部分83432a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换气孔83421的宽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一方向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距离。

当第一部分83432a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换气孔83421的宽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二方向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距离,第二方向为第一边缘指向第二边缘的方向。

当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换气孔83421的宽度为沿第一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一方向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距离。

当第二部分83432b的换气孔834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七边缘和第八边缘,换气孔83421的宽度为沿第二方向上,换气孔83421的尺寸,相邻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间距为沿第二方向两个换气孔83421之间的距离,第二方向为第五边缘指向第六边缘的方向。

示例性的,相邻两个换气孔之间的间距满足:W1=(1/4)W2、W1=2W2、W1=W2、W1=(1/2)W2或W1=1.5W2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均以换气孔83421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为例进行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换气孔834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S”形等。

所谓截面形状,如实施例中,第一部分83432a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在Y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以及,第二部分83432b上的多个换气孔83421在X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换气孔83421的开孔率为第一部分83432a中换气孔83421在Y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和第二部分83432b中换气孔83421在X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之和与第一部分83432a在Y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和第二部分83432b在X轴和Z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之和的比值。

请继续参见图17和图18,中间部分83432c包括固定子部83432c1和固定于固定子部83432c1上的支撑子部83432c2,其中,固定子部83432c1和支撑子部83432c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开成型,然后通过粘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参见图19,图19为图14所示内核中外观部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9所示,外观部8311上的凸起部83114朝向内侧壁83117的部分沿Z轴方向凹陷,形成平台83114a。

参见图20,图20为图17所示的隔断单元装配至图19所示的外观部上时的位置关系图。如图20所示,换气部83432的固定子部83432c1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点胶等方式固定于平台83114a上,以实现换气部83432与支架831的固定连接,其中,沿Z轴方向,换气部83432位于信号接收单元83241背离外观部8311的一侧。磁钢8331的四个角分别固定于凸起部83114对应的四个支撑子部83432c2上,且固定于磁钢8331内表面83312上的中心磁体83321和边缘磁体83322位于支架831的支撑部8312上,与磁路系统833实现整体组装。

当磁钢8331的四个角分别固定于凸起部83114对应的四个支撑子部83432c2上时,使得磁钢8331与第一表面8311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的存在既可以满足活动部83243的振动需求,且使得磁钢8331和第一表面83111之间形成与后腔Q2换气的换气间隙。

请继续参见图20,示例性的,换气间隙例如包括其中一个第一外观子部83115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和其中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一个第一换气间隙S1,还包括另一个第一外观子部83115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和另外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一个第一换气间隙S1,还包括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其中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其中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两个第二换气间隙S2,还包括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另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另外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两个第二换气间隙S2。

其中一个换气部83432的第一部分83432a遮挡其中一个第一换气间隙S1,且该换气部83432的两个第二部分83432b分别遮挡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其中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其中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一个第二换气间隙S2和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另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另外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一个第二换气间隙S2。

另一个换气部83432的第一部分83432a遮挡另一个第一换气间隙S1,且该换气部83432的两个第二部分83432b分别遮挡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其中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其中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另一个第二换气间隙S2和第二外观子部83116的第一表面83111、磁钢8331、另一个边缘磁体83322和另外两个凸起部83114之间形成的另一个第二换气间隙S2。

这样设置,使得换气部83432的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

可选的,上述换气部83432垂直于换气件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这样设置,保证了换气部83432的遮挡效果,且使得换气部83432的面积较小。

此外,磁钢8331中连接磁钢8331外表面83311和内表面83312的侧壁与换气部83432的内表面83432f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清楚的展示隔断单元83432与支架831的连接关系,图20中未示出磁钢。

当然,组装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还可以先通过换气部83432的支撑子部83432c2将换气部83432与磁钢8331焊接到一起,形成一整体结构,然后通过换气部83432的固定子部83432c1将该整体结构固定于平台83114a上,与磁路系统833实现整体组装。

为了进一步增加换气量,请继续参见图20,沿Z轴方向,第一部分83432a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连接部83244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延伸至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第一固定部83242和活动部83243之间的间隙83245内,例如可与支架831的支撑部8312接触,以增大第一部分83432a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开设于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的总面积,进而增加换气量,即充分利用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第一固定部83242和活动部83243之间的间隙83245,避免了该间隙83245的浪费。

在此情况下,请继续参见图20,第一部分83432a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中与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连接部83244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834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83432a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连接部83244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83421的延伸方向不同,示例性的,第一部分83432a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未与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连接部83244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83421沿Z轴方向延伸,第一部分83432a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中与信号接收单元83241的连接部83244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上的换气孔83421沿Y轴方向延伸。这样设置,便于换气部83432的加工,且使得换气部83432的应力分布更加的均匀。

为了进一步增加换气量,请继续参见图14,沿Z轴方向,磁钢8331的外表面83311与换气部83432的上表面83432d齐平,以增大第一部分83432a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开设于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的总面积,增加换气量。

由前述内容可知,在形成扬声器模组80时,后壳822不仅与前壳821有装配关系,还与内核83有装配关系。因此,继续参见图14,为了便于后壳822与内核83的组装,磁钢8331的边缘处留有一环形台阶83315,在形成扬声器模组80的过程中,后壳822可搭接在环形台阶83315上,以实现扬声器模组80的厚度最小化。

此外,为了避让活动部83243的振动,为活动部83243的振动留出空间,参见图21和图22,图21为图14所示内核中磁钢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所示磁钢沿EE’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1和图22所示,磁钢8331的内表面83312上开设有凹槽83316,凹槽83316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活动部83243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且当凹槽83316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凹槽83316之间相互连通,示例性的,相互连通的多个凹槽83316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形成的形状例如为“井”字形。也就是说,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磁钢8331的厚度较厚,仅设置凹槽83316(未贯穿磁钢8331的外表面83311和内表面83312)即可满足活动部83243的振动需求,无需设置镂空部(贯穿磁钢8331的外表面83311和内表面83312),可以保证磁钢8331的完整性,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系统832的驱动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隔断结构834的隔断单元8343仅包括换气部83432,且换气部83432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换气孔83421,通过换气部83432保证内核83与后腔Q2的换气量,且可以避免粉状的声学增强材料通过换气通道和镂空部83313进入到内核83内的内核腔体内,影响振膜系统等的振动。且由于换气孔83421为长条形,提升开孔率,保证换气量较大,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换气部83432在Z轴方向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内核83的轻薄化设计,且可以使得磁钢8331的厚度增加,进而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系统832的驱动强度。此外,由于隔断单元8343不包括遮挡部83431,即在Z轴方向上,磁钢8331上未设置遮挡部83431,这样一来,可以省出一层壁厚以及遮挡部83431与磁钢8331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降低内核83在Z轴方向的厚度,且由于无需设置台阶,可以保证磁钢的完整性会更好,进一步增大磁间隙83323内的磁场强度,提高对振膜系统832的驱动强度。此外,磁钢8331的外表面83311与换气部83432的上表面83432d齐平,以增大第一部分83432a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开设于第一部分83432a上的换气孔83421的总面积,进而增加换气量。

再一个示例中,参见图22、图22和图23所示,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所示内核沿DD’方向的剖面图,图24为图22所示内核中隔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图23和图24所示,与上述示例不同的是,隔断单元8343还包括平行于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的翻边83433,即将原本沿Z轴方向延伸的换气部83432的端部(包括上表面83432d的端部)朝内核腔体的方向折90°,形成平行于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的翻边83433。换气部83432通过翻边83433与磁钢8331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点胶防水,固定在磁钢8331的内表面8331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保证换气量较大的同时,还可以增大磁钢8331与换气部83432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磁钢8331与换气部83432固定连接时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扬声器模组弧面模切件及其快速粘贴方法
  • 隔离件及扬声器模组
  •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一种防水排水的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 扬声器模组的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