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鞋成型模具及鞋成型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鞋成型模具及鞋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鞋成型模具及鞋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鞋的材质对于使用人的使用体验感来说十分重要,作为鞋底和鞋面位置的材料应当有足够的硬度以及韧性,确保能够对使用人的脚部形成保护,而对于直接与腿部接触的鞋筒部分,应当具有一定防护效果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足够的柔软度,确保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减少摩擦硌脚硌腿带来的不适感,对此,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拼接,如鞋底为硬材料鞋筒为柔性材料,但由于两种或多种材料的属性不同,采用自黏接的形式容易开裂,采用线连接的形式容易失去防雨效果,而为了能够增加结构强度且保有防雨效果,需要大量的工艺进行弥补,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不一定具有优异效果,所以现有技术中很难保证鞋既具有舒适度又有很高的耐久度,且还能节约成本缩减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鞋成型模具及鞋成型工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鞋难以通过简单工艺实现既有舒适度又有高耐久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一体成型的鞋体,所述鞋体具有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具有V形尖端,所述第二主体具有V形连接槽,所述V形尖端嵌入所述V形连接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V形尖端的截面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V形尖端呈环状,所述V形连接槽呈环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主体硬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柔软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

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模具,用于制作所述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楦头、下模,所述上模、楦头和下模合模后形成注塑空间,所述下模具有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所述上进料口和所述下进料口均与所述注塑空间连通,所述上进料口用于注入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所述下进料口用于注入所述第二主体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包括:

第一模体,所述上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模体上;

成型底块,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模体上,所述成型底块与所述第一模体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成型凹槽,所述下进料口位于所述成型底块上,所述上进料口与所述下进料口均与所述第一成型凹槽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进料口包括:

下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成型底块上,或设置在所述成型底块和所述第一模体上,用于与注塑枪连通;

若干个下注塑口,间隔设置在所述成型底块上,一端与下进料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成型凹槽连通;

下堵塞件,具有若干个,用于设置在所述下注塑口处,控制所述下进料通道和所述第一成型凹槽的连通或不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包括:

第二模体,具有第二成型凹槽;

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模体上,位于第二成型凹槽外,所述楦头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

弹性件,一端作用与所述第二模体上,另一端作用与所述楦头上,用于提供所述楦头远离所述第二模体的力,所述第二模体滑动后,与所述第一模体将所述楦头夹持在所述第一成型凹槽和所述第二成型凹槽内,形成所述注塑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进料口包括:

上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模体上,用于与注塑枪连通;

若干个上注塑口,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模体上,一端与所述上进料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成型凹槽连通;

上堵塞件,具有若干个,用于设置在所述上注塑口处,控制所述上进料通道和所述第一成型凹槽的连通或不连通。

一种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工艺,使用所述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模具,用于制作所述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模:上模带动所述楦头向下模移动,上模和下模接触后,上模、楦头和下模形成注塑空间;

S2、注塑:将两种不同的注塑料分别与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连通,调整注塑时间,下进料口停止注塑后,上进料口持续注塑至注塑结束;

S3、出模:注塑完成后,注塑料凝固,上模带动楦头向远离下模方向移动,开模后,鞋体拨动成型底块实现脱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高帮鞋难以通过简单工艺实现既有舒适度又有高耐久度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一体成型的鞋体,鞋体具有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具有V形尖端,第二主体具有V形连接槽,V形尖端嵌入V形连接槽内;

拼接处容易出现开裂最主要的原因在与拼接材料的属性不同,相互之间的粘附程度也不同,并且直接拼接时,两种材料只有很少的接触面积,导致原本连接强度不够高的两种材料更容易出现断裂,所以为了解决该问题,主要思路是通过增加拼接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实现的,通过工艺手段在注塑的过程中使拼接的材料相融合,形成一侧材料为V形尖端作为插入端,另一侧材料为V形连接槽作为承接端,二者相连后实现增强连接性能的作用,而V形结构的出现也能够使两种材料有一端较长的衔接端,使得硬度的过渡更加柔和,不会出现部分区域很僵硬直接到部分区域很柔软,保证鞋体稳定性支撑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具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模具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模具第三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下堵塞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体,2、第一主体,3、第二主体,4、V形尖端,5、V形连接槽,6、上模,7、楦头,8、下模,9、上进料口,10、下进料口,11、第一模体,12、成型底块,13、第一成型凹槽,14、下进料通道,15、下注塑口,16、下堵塞件,17、第二模体,18、第二成型凹槽,19、导向柱,20、弹性件,21、上进料通道,22、上注塑口,23、上堵塞件,24、连通管,25、转动开关,26、卡槽,27、凸起,28、过渡曲面,29、卡接台面,30、弹簧,31、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现有的高帮鞋一般采用不同材料拼接的形式保证使用体验,但拼接的位置容易出现开裂分体的情况,出现之后很难弥补,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高帮鞋难以通过简单工艺实现既有舒适度又有高耐久度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一体成型的鞋体1,鞋体1具有第一主体2和第二主体3,第一主体2具有V形尖端4,第二主体3具有V形连接槽5,V形尖端4嵌入V形连接槽5内。

本实施例中,拼接处容易出现开裂最主要的原因在与拼接材料的属性不同,相互之间的粘附程度也不同,并且直接拼接时,两种材料只有很少的接触面积,导致原本连接强度不够高的两种材料更容易出现断裂,所以为了解决该问题,主要思路是通过增加拼接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实现的,通过工艺手段在注塑的过程中使拼接的材料相融合,形成一侧材料为V形尖端4作为插入端,另一侧材料为V形连接槽5作为承接端,二者相连后实现增强连接性能的作用,而V形结构的出现也能够使两种材料有一端较长的衔接端,使得硬度的过渡更加柔和,不会出现部分区域很僵硬直接到部分区域很柔软,保证鞋体1稳定性支撑性更强。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为了能够保证应有防护的地方具有防护性,应有舒适性的地方具有舒适性,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V形尖端4的截面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进一步体现了过渡衔接的功效,能够有效的保证连接部分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V形尖端4呈环状,V形连接槽5呈环状。

本实施例中由于斜体本身呈筒状,每一个阶段均为一个环状,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连接,V形尖端4呈环状,同时V形连接凹也成环状,相互配合连接,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主体3硬度大于第一主体2,第一主体2柔软度大于第二主体3。

本实施例中,由于鞋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鞋底、鞋后跟和鞋前端均有一定的硬度要求,确保能够对脚形成有效的防护,所以下层防护层的硬度支撑度要大于上层防护层,同时下层防护层呈V形连接槽5能够将较为柔软的上层防护层的V形尖端4保护在内部,进一步保证了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图6所示,为了能够实现生产述实施例1中的鞋体1,本实施例提出了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模具,用于制作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6、楦头7、下模8,上模6、楦头7和下模8合模后形成注塑空间,下模8具有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均与注塑空间连通,上进料口9用于注入第一主体2材料,下进料口10用于注入第二主体3材料。

本实施例中,想要确保两种或多种材料能够一体成型,首先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料口,本实施采用了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的形式,首先在合模后,通过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注塑料连通在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处,使两种性质的注塑料在注塑空间中融合连接在一块,其中为了能够实现增加连接面积的重点在于,需要控制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的时间,当下进料口10的关闭后,上进料口9能够通过注塑装置带来的压力持续注塑,而位于注塑空间内的下注塑口15进入的料停止注塑,会被上注塑口22注塑的料冲开,而注塑料在注塑空间内与注塑空间内壁具有一定的粘附性,进而导致靠近内壁的注塑料粘附在注塑空间内壁上,中间的料收到冲击进一步向两侧流动,形成了相互交错的V形结构,即需要控制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停止时间可以实现增加两种材料连接面积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下模8包括:

第一模体11,上进料口9位于第一模体11上;

成型底块12,铰接设置在第一模体11上,成型底块12与第一模体11共同围成第一成型凹槽13,下进料口10位于成型底块12上,上进料口9与下进料口10均与第一成型凹槽13连通。

本实施例中,由于鞋体1的鞋底具有防滑凸起和纹路,直接开模会导致凸起出现撕裂,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能够使鞋体1出模的时候更加顺畅,将下模8分成了第一模体11和成型底块12,成型底块12对应的是鞋底部分,当鞋体1通过楦头7移出第一成型凹槽13时会拨动成型底块12,使成型底块12出现转动进而实现避让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下进料口10包括:

下进料通道14,设置在成型底块12上,或设置在成型底块12和第一模体11上,用于与注塑枪连通;

若干个下注塑口15,间隔设置在成型底块12上,一端与下进料通道14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成型凹槽13连通;

下堵塞件16,具有若干个,用于设置在下注塑口15处,控制下进料通道14和第一成型凹槽13的连通或不连通。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工种对于防护的要求不同,即有的对于鞋后跟要求的防护强度要高,有的对鞋前段要求的防护要高,所以为了能够实现不同位置防护强度以及对过渡位置的调整进行了结构设计,首先是设置了多个下注塑口15,多个下注塑口15可以同时注塑,也可通过下堵塞件16对部分的下注塑口15进行封堵,实现控制注塑位置的作用,当下注塑口15的进料位置靠近鞋后跟时,对于鞋后跟的下注塑料就会增多,相应的对于后跟的下注塑料范围会增加,进而实现扩大后跟保护范围的作用,同理靠近前端的下注塑口15进料,会增加前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的机动性,保障具有更高的调整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模6包括:

第二模体17,具有第二成型凹槽18;

导向柱19,设置在第二模体17上,位于第二成型凹槽18外,楦头7滑动设置在导向柱19上;

弹性件20,一端作用与第二模体17上,另一端作用与楦头7上,用于提供楦头7远离第二模体17的力,第二模体17滑动后,与第一模体11将楦头7夹持在第一成型凹槽13和第二成型凹槽18内,形成注塑空间。

本实施例为了方便出模,增加了弹性件20使楦头7快速复位,提高出模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进料口9包括:

上进料通道21,设置在第一模体11上,用于与注塑枪连通;

若干个上注塑口22,间隔设置在第一模体11上,一端与上进料通道2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成型凹槽13连通;

上堵塞件23,具有若干个,用于设置在上注塑口22处,控制上进料通道21和第一成型凹槽13的连通或不连通。

本实施例中,可以与多个下注塑口15配合,实现更多维度的调整,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匹配到想要保护的位置。

其中下进料口10中的下堵塞件16包括:

连通管24,设置在下进料通道14内,具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开口分别与若干个下注塑口15对应设置,连通管24用于替代下进料通道14与注塑枪连通;

转动开关25,具有若干个,均转动且滑动的设置在连通管24上,分别覆盖在若干个开口上,转动后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具有一端具有卡槽26,另一端具有凸起27,卡槽26用于卡入相邻的凸起27内,卡槽26一侧为过渡曲面28,另一侧为卡接台面29,凸起27沿过渡曲面28滑入后卡接在卡接台面29上,实现带动卡槽26侧的转动开关25转动功能;

弹簧30,一端设置在卡接通道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最末端的转动开关25上,用于提供最末端的转动开关25靠近相邻的转动开关25的力;

连接件31,套设在连通管24上,用于抵接最外端的转动开关25,并带动转动开关25转动。

如图7所示,使用时通过推动连接件31,使连接件31抵接在转动开关25上,带动转动开关25依次向相邻的转动开关25抵接,由于过渡曲面28的存在,使得每个转动开关25只能够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通过控制推动连接件31力的大小来悬着转动对应的转动开关25,调整时是由最末端的转动开关25向外依次调整,通过观察下注塑口15判断是否调整到位,进一步保证了调整的平稳性。

一种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工艺,使用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成型模具,用于制作的无缝连接交联发泡鞋,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模:上模6带动楦头7向下模8移动,上模6和下模8接触后,上模6、楦头7和下模8形成注塑空间;

S2、注塑:将两种不同的注塑料分别与上进料口9和下进料口10连通,调整注塑时间,下进料口10停止注塑后,上进料口9持续注塑至注塑结束;

S3、出模:注塑完成后,注塑料凝固,上模6带动楦头7向远离下模8方向移动,开模后,鞋体1拨动成型底块12实现脱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发泡鞋成型模具
  • 鞋注塑成型模具
  • 一种多色鞋材成型工艺
  • 一种TPU发泡颗粒的鞋中底与鞋大底一体成型的成型工艺
  • 一种一体成型袜子鞋的制备工艺及一体成型袜子鞋
技术分类

0612011649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