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是指后缘主控结构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60°,下部具有一定范围临空面,不具有合适支撑平台,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受到较小扰动就容易发生失稳的危岩体。若危岩体发生坠落,可能会砸毁下方工程设施和房屋,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目前处理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包括清除、设置主动防护网、设置支柱或支撑墙、锚固等,对于处理本发明中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清除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较高,且不适用于下方有建筑物的情况;

危岩体清除的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清除、机械清除、爆破清除和静态爆破清除。人工清除仅适用于较小的危岩体;机械清除受到地形和工艺的限制,往往难以实施;爆破清除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噪音较大,且爆破器材的使用需要审批;静态爆破步骤繁琐,效率低且成本高。这些清除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爆破清除的危岩体会在边坡坡面滚落,容易损坏下方建筑物,而且危岩体容易解体后散落,部分分解后的渣体仍然残留在边坡坡面,这些渣体不易清除彻底,对下方仍然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对于高陡边坡上的危岩体进行清除,存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2)主动防护网难以防护大型的危岩体;

主动防护网采用网罩包裹危岩体,通过钢丝绳锚杆拉紧主动网,把危岩体固定在边坡上,防止危岩体发生崩塌坠落。该方法对于小型危岩体效果较好,但大型的危岩体的自重较大,防护网能提供的加固力有限,难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3)支柱或支撑墙需要危岩体下方存在合适的支撑平台;

支柱或支撑墙能够对坠落型危岩体进行有效的加固,但仅适用于下部具有合适的支撑平台的情况,当危岩体下部临空面距离支撑平台过远时,支撑柱或支撑墙高度过高,支撑柱或支撑墙自身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对坠落型危岩体的加固效果有限。

(4)锚固结构施工对危岩体扰动较大,容易造成危岩体失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锚固对于危岩体的加固效果较好,需要对危岩体钻孔后安装锚筋桩或锚索。在危岩体上钻孔过程中,钻头掘进过程中产生很强的振动作用,对危岩体的扰动较大,极易造成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失稳,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

综上所述,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解决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危岩体底部临空面处的托梁和紧箍包覆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上的防护网;

所述托梁沿所述危岩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托梁的顶端与所述危岩体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托梁通过多根注浆锚杆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下侧的基岩岩壁上,以支撑所述危岩体,所述防护网的四周与所述危岩体四周的基岩岩壁锚固连接。

通过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下侧的基岩岩壁上的所述托梁对所述危岩体进行支撑,再通过所述防护网紧箍包覆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上,且使所述防护网的四周与所述危岩体四周的基岩岩壁锚固连接;因所述危岩体的自重主要由所述托梁支承,使所述防护网无需承受所述危岩体的自重,避免了在所述危岩体的自重较大时,因所述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难以承受所述危岩体的自重,使得所述防护网难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使得所述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能够转化为水平方向内对所述危岩体提供的紧箍力,防止危岩体发生倾倒破坏;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采用所述托梁对所述危岩体进行支撑的方案,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如固定连接在锚杆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板)支撑所述危岩体的方案,所述托梁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大,能够稳定承载更大的向下的载荷,在所述危岩体的自重较大时,所述托梁不易发生变形和损坏,使得所述托梁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其中,所述防护网的下侧与所述托梁下侧的基岩岩壁锚固连接。

其中,所述危岩体尺寸为长度×厚度×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托梁呈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注浆锚杆的一端锚固于所述托梁内侧的所述基岩岩壁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梁的内部。

通过将所述托梁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所述托梁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锚杆固定在所述托梁的内部的一端均与所述托梁的内筋固定连接。

通过将所述注浆锚杆固定在所述托梁的内部的一端均与所述托梁的内筋固定连接,提高了所述托梁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下侧的基岩岩壁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锚杆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注浆锚杆组和第二注浆锚杆组,所述第一注浆锚杆组包括多根沿所述危岩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注浆锚杆,所述第二注浆锚杆组包括多根沿所述危岩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注浆锚杆;

所述第一注浆锚杆均沿垂直于所述基岩岩壁的外表面的方向穿入所述基岩岩壁;

所述第二注浆锚杆均沿远离所述第一注浆锚杆的方向斜插穿入所述基岩岩壁。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注浆锚杆和所述第二注浆锚杆,使所述第一注浆锚杆均沿垂直于所述基岩岩壁的外表面的方向穿入所述基岩岩壁,并使所述第二注浆锚杆均沿远离所述第一注浆锚杆的方向斜插穿入所述基岩岩壁;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注浆锚杆位于所述托梁内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注浆锚杆位于所述托梁内的一端上翘,使所述托梁承受所述危岩体向下的重力时,所述第二注浆锚杆能够为所述托梁提供向上的托力,所述第一注浆锚杆能够为所述托梁提供向内(也即朝向所述基岩岩壁的方向)的拉力;也即将所述注浆锚杆分为多根上部受拉锚杆(也即所述第一注浆锚杆)和多根下部受压锚杆(也即所述第二注浆锚杆),提升了所述注浆锚杆对所述托梁的锚固固定的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所述托梁的承载能力,使所述托梁能够更好的支撑所述危岩体,进一步提高所述危岩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托梁的内侧面与所述基岩岩壁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托梁的厚度尺寸不小于所述危岩体的厚度尺寸,所述托梁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托梁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

通过使所述托梁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托梁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相对于将所述托梁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的方案,在保证了所述托梁与所述基岩岩壁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托梁的自重,减少所述托梁的自重,降低所述托梁与所述基岩岩壁之间的锚固点所承受的载荷。

其中,所述托梁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不小于所述危岩体的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一。

其中,所述托梁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不小于所述危岩体的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一加上所述危岩体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由多根横向钢丝绳和多根纵向钢丝绳横纵相交组成;

所述横向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危岩体左侧的基岩岩壁上、所述危岩体右侧的基岩岩壁上;所述纵向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上侧的基岩岩壁上、所述托梁下侧的基岩岩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危岩体中的锚固单元,所述锚固单元用于将所述危岩体锚固固定在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上。

在所述危岩体的下方设置所述托梁进行顶托,并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设置所述防护网进行紧箍包覆后,再在所述危岩体上施工所述锚固单元,以将所述危岩体锚固固定在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上;即可利用所述托梁和所述防护网对所述危岩体的加固,避免在危岩体上施工所述锚固单元的过程中,造成所述危岩体的失稳;而在所述锚固单元施工完毕后,通过所述锚固单元将所述危岩体锚固固定在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上,即可实现对所述危岩体的进一步加固,以避免因所述危岩体的体积、自重过大,所述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无法对抗所述危岩体的倾倒力,而造成所述危岩体有发生倾倒的安全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危岩体中的锚索组和锚筋桩组;

所述锚索组包括多根呈矩形阵列布置在所述危岩体上的预应力锚索;

所述锚筋桩组包括多根呈矩形阵列布置在所述危岩体上的锚筋桩;

各所述锚筋桩均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护网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危岩体后,穿入所述危岩体内侧的的基岩岩壁;各所述预应力锚索均一端通过锚头固定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危岩体后,穿入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

通过将所述锚固单元分为设置为上部的所述预应力锚索和下部的所述锚筋桩,利用所述锚筋桩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的特性,提高所述危岩体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所述危岩体的内侧面)的抗剪性能,通过设置在所述锚筋桩上侧的所述预应力锚索,能够对所述危岩体施加向内(也即朝向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的拉力,以将所述危岩体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所述危岩体的内侧面)拉紧贴合在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上,不但能够提高所述危岩体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所述危岩体的内侧面)的抗剪性能,还能通过对述危岩体施加向内(也即朝向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的拉力,提高所述危岩体的抗倾倒能力。

其中,所述锚筋桩穿入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的深度不小于4m。

其中,所述预应力锚索穿入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的深度不小于8m。

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危岩体底部临空面处设置托梁,并将所述托梁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下侧的基岩岩壁上。

步骤2:将防护网包覆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上,将所述防护网的四周与所述危岩体四周的基岩岩壁锚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所述危岩体上设置锚固单元,通过所述锚固单元将所述危岩体锚固固定在所述危岩体内侧的基岩岩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1:将锚固单元的锚筋桩组中的各个锚筋桩的一端自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的下部穿过所述危岩体后伸入所述危岩体内测的基岩岩壁内;再将各个所述锚筋桩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护网上;

S302:将锚固单元的锚索组中的各个预应力锚索自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的上部穿过所述危岩体后伸入所述危岩体内测的基岩岩壁内;再将各个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护网上。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锚固在所述危岩体下侧的基岩岩壁上的所述托梁对所述危岩体进行支撑,再通过所述防护网紧箍包覆在所述危岩体的外侧面上,且使所述防护网的四周与所述危岩体四周的基岩岩壁锚固连接;因所述危岩体的自重主要由所述托梁支承,使所述防护网无需承受所述危岩体的自重,避免了在所述危岩体的自重较大时,因所述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难以承受所述危岩体的自重,使得所述防护网难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使得所述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能够转化为水平方向内对所述危岩体提供的紧箍力,防止危岩体发生倾倒破坏;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其中:1—危岩体、2—托梁、3—横向钢丝绳、4—纵向钢丝绳、5—钢丝绳锚杆、6—第一注浆锚杆、7—第二注浆锚杆、8—预应力锚索、9—锚筋桩、10—锚头、11—基岩岩壁;

1.1—危岩体的内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危岩体1底部临空面处的托梁2和紧箍包覆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上的防护网;

托梁2沿危岩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托梁2的顶端与危岩体1的底端紧密贴合,托梁2通过多根注浆锚杆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以支撑危岩体1,防护网的四周与危岩体1四周的基岩岩壁11锚固连接。

通过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的托梁2对危岩体1进行支撑,再通过防护网紧箍包覆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上,且使防护网的四周与危岩体1四周的基岩岩壁11锚固连接;因危岩体1的自重主要由托梁2支承,使防护网无需承受危岩体1的自重,避免了在危岩体1的自重较大时,因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难以承受危岩体1的自重,使得防护网难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使得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能够转化为水平方向内对危岩体1提供的紧箍力,防止危岩体1发生倾倒破坏;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采用托梁2对危岩体1进行支撑的方案,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如固定连接在锚杆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板)支撑危岩体1的方案,托梁2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大,能够稳定承载更大的向下的载荷,在危岩体1的自重较大时,托梁2不易发生变形和损坏,使得托梁2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其中,防护网的下侧与托梁2下侧的基岩岩壁11锚固连接。

其中,危岩体1尺寸为长度L×厚度B×高度H,在本文中,危岩体1的长度方向也即危岩体1在平行于基岩岩壁11的外表面的水平方向。

其中,如图2所示,托梁2呈钢筋混凝土结构,注浆锚杆的一端锚固于托梁2内侧的基岩岩壁11内,另一端固定在托梁2的内部。

通过将托梁2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托梁2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注浆锚杆固定在托梁2的内部的一端均与托梁2的内筋固定连接。

通过将注浆锚杆固定在托梁2的内部的一端均与托梁2的内筋固定连接,提高了托梁2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注浆锚杆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注浆锚杆6组和第二注浆锚杆7组,第一注浆锚杆6组包括多根沿危岩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注浆锚杆6,第二注浆锚杆7组包括多根沿危岩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注浆锚杆7;

第一注浆锚杆6均沿垂直于基岩岩壁11的外表面的方向穿入基岩岩壁11;

第二注浆锚杆7均沿远离第一注浆锚杆6的方向斜插穿入基岩岩壁11。

通过设置第一注浆锚杆6和第二注浆锚杆7,使第一注浆锚杆6均沿垂直于基岩岩壁11的外表面的方向穿入基岩岩壁11,并使第二注浆锚杆7均沿远离第一注浆锚杆6的方向斜插穿入基岩岩壁11;进而使得第二注浆锚杆7位于托梁2内的一端相对于第一注浆锚杆6位于托梁2内的一端上翘,使托梁2承受危岩体1向下的重力时,第二注浆锚杆7能够为托梁2提供向上的托力,第一注浆锚杆6能够为托梁2提供向内(也即朝向基岩岩壁11的方向)的拉力;也即将注浆锚杆分为多根上部受拉锚杆(也即第一注浆锚杆6)和多根下部受压锚杆(也即第二注浆锚杆7),提升了注浆锚杆对托梁2的锚固固定的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托梁2的承载能力,使托梁2能够更好的支撑危岩体1,进一步提高危岩体1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托梁2的内侧面与基岩岩壁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托梁2的厚度尺寸不小于危岩体1的厚度尺寸B,托梁2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大于托梁2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

通过使托梁2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大于托梁2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相对于将托梁2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的方案,在保证了托梁2与基岩岩壁11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托梁2的自重,减少托梁2的自重,降低托梁2与基岩岩壁11之间的锚固点所承受的载荷。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注浆锚杆7与托梁2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应大于15°。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托梁2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不小于危岩体1的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一(也即不小于0.1H)。

其中,托梁2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不小于危岩体1的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一加上危岩体1的厚度尺寸(也即不小于0.1H+B)。

如图1至图3所示,防护网由多根横向钢丝绳3和多根纵向钢丝绳4横纵相交组成;

横向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锚杆5锚固在危岩体1左侧的基岩岩壁11上、危岩体1右侧的基岩岩壁11上;纵向钢丝绳4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锚杆5锚固在危岩体1上侧的基岩岩壁11上、托梁2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危岩体1中的锚固单元,锚固单元用于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

在危岩体1的下方设置托梁2进行顶托,并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设置防护网进行紧箍包覆后,再在危岩体1上施工锚固单元,以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即可利用托梁2和防护网对危岩体1的加固,避免在危岩体1上施工锚固单元的过程中,造成危岩体1的失稳;而在锚固单元施工完毕后,通过锚固单元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即可实现对危岩体1的进一步加固,以避免因危岩体1的体积、自重过大,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无法对抗危岩体1的倾倒力,而造成危岩体1有发生倾倒的安全风险。

如图1至图3所示,锚固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危岩体1中的锚索组和锚筋桩组;

锚索组包括多根呈矩形阵列布置在危岩体1上的预应力锚索8;

锚筋桩组包括多根呈矩形阵列布置在危岩体1上的锚筋桩9;

各锚筋桩9均一端固定在防护网上,另一端穿过危岩体1后,穿入危岩体1内侧的的基岩岩壁11;各预应力锚索8均一端通过锚头10固定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上,另一端穿过危岩体1后,穿入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

通过将锚固单元分为设置为上部的预应力锚索8和下部的锚筋桩9,利用锚筋桩9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的特性,提高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的抗剪性能,通过设置在锚筋桩9上侧的预应力锚索8,能够对危岩体1施加向内(也即朝向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拉力,以将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拉紧贴合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不但能够提高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的抗剪性能,还能通过对述危岩体1施加向内(也即朝向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拉力,提高危岩体1的抗倾倒能力。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锚筋桩9穿入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深度不小于4m。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锚索8穿入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深度不小于8m。

基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危岩体1底部临空面处设置托梁2,并将托梁2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

步骤2:将防护网包覆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上,将防护网的四周与危岩体1四周的基岩岩壁11锚固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危岩体1上设置锚固单元,通过锚固单元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1:将锚固单元的锚筋桩组中的各个锚筋桩9的一端自危岩体1的外侧面的下部穿过危岩体1后伸入危岩体1内测的基岩岩壁11内;再将各个锚筋桩9的另一端固定在防护网上;

S302:将锚固单元的锚索组中的各个预应力锚索8自危岩体1的外侧面的上部穿过危岩体1后伸入危岩体1内测的基岩岩壁11内;再将各个预应力锚索8的另一端固定在防护网上。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临界稳定坠落型危岩体组合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的托梁2对危岩体1进行支撑,再通过防护网紧箍包覆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上,且使防护网的四周与危岩体1四周的基岩岩壁11锚固连接;因危岩体1的自重主要由托梁2支承,使防护网无需承受危岩体1的自重,避免了在危岩体1的自重较大时,因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难以承受危岩体1的自重,使得防护网难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使得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能够转化为水平方向内对危岩体1提供的紧箍力,防止危岩体1发生倾倒破坏;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坠落型危岩体的方法通常都存在防护效果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2、采用托梁2对危岩体1进行支撑的方案,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如固定连接在锚杆上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板)支撑危岩体1的方案,托梁2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大,能够稳定承载更大的向下的载荷,在危岩体1的自重较大时,托梁2不易发生变形和损坏,使得托梁2相对于采用常规的支撑结构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3、通过将托梁2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托梁2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4、通过将注浆锚杆固定在托梁2的内部的一端均与托梁2的内筋固定连接,提高了托梁2锚固在危岩体1下侧的基岩岩壁11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5、通过设置第一注浆锚杆6和第二注浆锚杆7,使第一注浆锚杆6均沿垂直于基岩岩壁11的外表面的方向穿入基岩岩壁11,并使第二注浆锚杆7均沿远离第一注浆锚杆6的方向斜插穿入基岩岩壁11;进而使得第二注浆锚杆7位于托梁2内的一端相对于第一注浆锚杆6位于托梁2内的一端上翘,使托梁2承受危岩体1向下的重力时,第二注浆锚杆7能够为托梁2提供向上的托力,第一注浆锚杆6能够为托梁2提供向内(也即朝向基岩岩壁11的方向)的拉力;也即将注浆锚杆分为多根上部受拉锚杆(也即第一注浆锚杆6)和多根下部受压锚杆(也即第二注浆锚杆7),提升了注浆锚杆对托梁2的锚固固定的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托梁2的承载能力,使托梁2能够更好的支撑危岩体1,进一步提高危岩体1的稳定性。

6、通过使托梁2的内侧面的高度尺寸大于托梁2的外侧面的高度尺寸,相对于将托梁2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的方案,在保证了托梁2与基岩岩壁11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托梁2的自重,减少托梁2的自重,降低托梁2与基岩岩壁11之间的锚固点所承受的载荷。

7、在危岩体1的下方设置托梁2进行顶托,并在危岩体1的外侧面设置防护网进行紧箍包覆后,再在危岩体1上施工锚固单元,以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即可利用托梁2和防护网对危岩体1的加固,避免在危岩体1上施工锚固单元的过程中,造成危岩体1的失稳;而在锚固单元施工完毕后,通过锚固单元将危岩体1锚固固定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即可实现对危岩体1的进一步加固,以避免因危岩体1的体积、自重过大,防护网所提供的加固力无法对抗危岩体1的倾倒力,而造成危岩体1有发生倾倒的安全风险。

8、通过将锚固单元分为设置为上部的预应力锚索8和下部的锚筋桩9,利用锚筋桩9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的特性,提高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的抗剪性能,通过设置在锚筋桩9上侧的预应力锚索8,能够对危岩体1施加向内(也即朝向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拉力,以将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拉紧贴合在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上,不但能够提高危岩体1后缘结构面(也即上述的危岩体的内侧面1.1)的抗剪性能,还能通过对述危岩体1施加向内(也即朝向危岩体1内侧的基岩岩壁11)的拉力,提高危岩体1的抗倾倒能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加固型液冷风冷组合式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一种危岩体预应力栓锚加固结构及实现该加固结构的方法
  • 一种基于胶囊自修复的坠落式危岩加固方法及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