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银行中进行办理业务时,对于涉及卡片的服务,例如银行卡、信用卡等,一般需要用户携带卡片办理。这对一些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以及年级较大的老年人来说不太友好,因此无卡化可以为业务办理带来很大的便捷。

目前的无卡化业务办理流程中,为了避免使用他人证件办理业务的情况出现,需要对对个人的身份进行生物认真。目前的方案中,一般采用面部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也即获取用户的面部数据信息,将面部数据信息与银行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用户的身份。

但是,对于面部特征因为整形或者损伤而改变的用户,或者有佩戴口罩的习惯的用户而言,面部识别的方式不友好且不够方便,对正确的用户容易出现识别不通过的情况,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认证未通过;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三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所述第四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不为所述目标用户。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当用户未携带银行卡但办理银行卡相关的业务时,可以选择采用采用生物认证方式办理当前业务,进行生物认证时,可以首先进行面部识别认证。当面部识别未通过,但是面部识别过程中得到的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匹配度阈值且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不会直接判定生物认证失败,而是采取其他的生物认证方式继续进行认证,具体采用的生物认证方式与第一匹配度的大小相关。也第一匹配度相对较高时,采取的生物认证方式为指纹认证,当第一匹配度较低时,采取的生物认证方式为虹膜认证,当第一匹配度更低时,采用虹膜认证和指纹认证的双重认证方式。本申请一方面考虑到了基于虹膜从人类在胎儿发育形成后就不会改变,不像面部特征会由于整形或者外部损伤而改变,因此将采用虹膜认证作为严格的认证手段,在当第一匹配度较低时应用该认证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另一方面还考虑到安全性以及防止误操作,将指纹作为第二重标准。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因为佩戴口罩或者面部变化而导致面部识别未通过时,可以根据第一匹配度阈值的情况触发后续的生物认证方式,获取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的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用户摘下口罩,因此也较为方便。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所述面部识别认证时获取的面部识别图像中,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是否被遮挡;若无遮挡,则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若有遮挡,则当遮挡比例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用户首次办理银行卡时,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并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

所述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且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再次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校验再次获取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仍然不匹配,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第三确定单元、第四确定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认证未通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三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所述第四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不为所述目标用户。利用该装置,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更新单元。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确定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所述面部识别认证时获取的面部识别图像中,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是否被遮挡;若无遮挡,则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若有遮挡,则当遮挡比例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更新单元。所述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且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首先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

用户在银行办理后,在银行中再次办理银行卡相关的业务时,可能存在未随身携带银行卡的情况。以前银行系统一般要求用户出示银行卡,当用户未携带银行卡时,无法办理业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技术的进步,银行也逐渐支持了无卡化业务办理方式。目前的无卡化业务办理流程中,一般采用面部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也即获取用户的面部数据信息,将面部数据信息与银行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用户的身份。

但是用户的面部特征比较容易变动,例如当用户进行了整容,或者用户面部受伤,或者用户体型胖瘦变化等情况下,面部识别容易出现误判,此外,如果用户具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在进行面部识别时还需要摘下口罩,导致操作复杂。综上所述,目前的面部识别的方式不友好且不够方便,导致此类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还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进行生物认证时,可以首先进行面部识别认证。当面部识别未通过不会直接判定生物认证失败,而是采取其他的生物认证方式继续进行认证,具体采用的生物认证方式与第一匹配度的大小相关。也第一匹配度相对较高时,采取的生物认证方式为指纹认证,当第一匹配度较低时,采取的生物认证方式为虹膜认证,当第一匹配度更低时,采用虹膜认证和指纹认证的双重认证方式。当用户因为佩戴口罩或者面部变化而导致面部识别未通过时,可以根据第一匹配度阈值的情况触发后续的生物认证方式,获取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的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用户摘下口罩,因此也较为方便。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说明中的“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进行信息推荐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一并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确定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的第一匹配度。

当用户确定使用生物认证方式办理当前业务时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生物认证信息。首先获取的生物认证信息为面部识别信息。

其中,用户办理的业务可以为银行卡业务,也即用户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时,采用无卡化的业务办理方式。此时需要对该用户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以排除冒充真实银行卡用户的可能性。

在对用户进行面部识别时,首先获取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将获取到的面部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进行匹配,以获取第一匹配度。

第一匹配度表征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和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的相似程度。第一匹配度的范围可以为从0至1,其中1表示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和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完全不同,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和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完全相同。实际应用中,即使对同个用户进行多次的面部识别,得到的多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也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数据采集设备的误差引起的,因此一般对面部识别设置了第一匹配度阈值,当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匹配度阈值时,则认为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也即对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匹配度阈值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为了进行较为严格的面部识别,第一匹配度阈值可以设置较高,例如设置为0.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可以为目标用户在首次办理银行卡时,由设备采集并录入数据库中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可以是目标用户上一次进行面部识别时采集到的信息。也即目标用户上一次通过面部识别后,使用上一次面部识别的数据覆盖数据库中的旧数据,进而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做到动态更新,总是存储目标用户的最新面部数据,进而提升面部识别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S12:判断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匹配度阈值。

若是,执行S13;否则,执行S14。

S13:确定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并为当前用户办理当前业务。

当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表征此时对于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通过,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

S14:确定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

若是,执行S15,否则,执行S18。

当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本申请的方案不是直接判定当前用户不是目标用户,而是会触发进行后续的生物认证步骤,这是因为本申请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可能是因为用户佩戴口罩、用户面部整容或者受伤、用户因为体态的胖瘦变化较大导致面部胖瘦变化较大等因素引起的,此时直接判断当前用户不是目标用户会导致当前用户的业务无法办理,给当前用户带来不好的业务办理体验。

因此本申请根据第一匹配度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生物认证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

一并参考图2所示的原理示意图。本申请处面部识别外,还可能会根据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行生物认证。

其中,本申请方案使用虹膜信息时考虑到虹膜从人类在胎儿发育形成后就不会改变,不像面部特征会由于整形或者外部损伤而改变。并且用户在进行虹膜验证时,不需要进行口罩的摘除操作,相较于面部识别的方案更加简便。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使用指纹认证,通常情况下,与虹膜类似,人的指纹也不会改变。但是指纹认证与虹膜认证不同,因为虹膜位于人体的眼部,一般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中,也即正常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虹膜不会出现损伤或者污染。而指纹信息可能会因为当前用户手指存在污渍,或者出现磨损,或者出现疤痕等因素所影响。因此虹膜识别对用户身份的判定强度要高于指纹识别对用户身份的判定强度。

因此本申请的构思在于:在第一匹配度已经不足以通过面部识别的前提下,当第一匹配度处于较高的状态时,通过指纹识别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当第一匹配度处于较低的状态时,通过虹膜识别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当第一匹配度处于更低的状态时,通过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的多重认证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下面首先说明通过指纹识别再次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

首先确定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其中,第二匹配度阈值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匹配度阈值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实际应用中,第二匹配度阈值可以设置为0.8。

S15:获取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

当确定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时,表明此时当前用户与目标用户在进行面部识别时,具有相对较高的匹配度,但是还不足以通过面部识别。

此时提供过指纹采集设备获取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

S16:确定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是,执行S13,否则,执行S17。在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表征此时当前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导致面部识别未通过的原因可能是面部存在遮挡或者面部变化较大。

而在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表征此时当前用户的身份认证未通过,导致面部识别未通过的原因可能是当前用户不是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本步骤指纹认证不通过时,可以再次获取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校验再次获取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仍然不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在此校验是为了降低因为当前用户的手指存在污渍或者指纹磨损导致数据采样困难而引起的误判断概率。

S17:确定当前用户不为目标用户,停止为当前用户办理当前业务。

S18:确定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匹配度阈值,且小于第二匹配度阈值。

若是,执行S19,否则,执行S21。

下面说明采用虹膜认证进行再次的生物认证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指纹认证的匹配度区间为[第二匹配度阈值,第一匹配度阈值),而适用于虹膜认证的匹配度区间为[第三匹配度阈值,第二匹配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因为虹膜识别对用户身份的判定强度要高于指纹识别对用户身份的判定强度,因此[第三匹配度阈值,第二匹配度阈值)的区间大小可以大于[第二匹配度阈值,第一匹配度阈值)的区间大小,进而充分利用虹膜识别的判定强度,也即使得用户再次认证时能够更大概率使用虹膜认证,提升生物认证的安全性。

S19:获取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

当确定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三匹配度阈值且小于第二匹配度阈值时,表明此时当前用户与目标用户在进行面部识别时,具有一定的匹配度,但是匹配度不接近第一匹配度阈值,需要基于虹膜识别来确保生物认证的安全性。

S20:确定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匹配。

若是,执行S13,否则,执行S17。

S21:确定当第一匹配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四匹配度阈值,且小于第三匹配度阈值。

下面说明采用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进行双重识别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进行双重识别的匹配度区间为[第四匹配度阈值,第三匹配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因为通过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进行双重识别的判定强度要与采用任意一种单一方式的判定强度,因此[第四匹配度阈值,第三匹配度阈值)的区间大小可以大于[第三匹配度阈值,第二匹配度阈值)的区间大小,此时第四匹配度阈值可以较小,进而能够使用户在面部识别认证未通过时,有较大机会触发进行后续的第二次生物认证。也即压缩了[0,第四匹配度阈值)的区间长度,降低了用户直接被判定为非目标用户的概率,提升了生物认证的友好程度。

若是,执行S22,否则,执行S17。

S22:获取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

S23:确定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匹配,且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是,执行S13,否则,执行S1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本步骤中虹膜认证通过但是指纹认证不通过时,可以再次获取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校验再次获取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仍然不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在此校验是为了降低因为当前用户的手指存在污渍或者指纹磨损导致数据采样困难而引起的误判断概率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第四匹配度阈值、第三匹配度阈值和第二匹配度阈值,能够使得用户在面部识别未通过不会直接判定生物认证失败,而是采取其他的生物认证方式继续进行认证,其它生物认证方式基于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获取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的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用户摘下口罩,因此也较为方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进一步的,当用户触发后续的虹膜认证和/或指纹认证时,如果后续的生物认证通过,则表明用户在进行面部识别时,面部可能存在遮挡或者面部特征变化较大。对于后者,也即面部特征变化较大的情况,需要更新数据库中存储的面部识别信息。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确定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并为当前用户办理当前业务。

关于S13之前的步骤可以参见图2对应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1:确定对当前用户进行面部识别认证时获取的面部识别图像中,当前用户的面部是否被遮挡。

若否,执行S132;若是,执行S13。

S132:将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

S133:确定遮挡比例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是,执行S132;若是,执行S134。

S134:不对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进行更新。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当前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后,能够当用户的面部没有遮挡或者遮挡比例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用户的面部情况更新数据库中的面部识别信息,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做到动态更新,总是存储目标用户的最新面部数据,进而提升面部识别的安全性与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为目标用户在首次办理银行卡时,由设备采集并录入数据库中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可以是目标用户上一次进行生物认证时采集到的信息。也即目标用户上一次通过虹膜认证后,使用上一次采集到的虹膜信息的覆盖数据库中的旧虹膜信息,目标用户上一次通过指纹识别后,使用上一次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的数据覆盖数据库中的旧指纹信息。根据用户的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更新数据库,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做到动态更新,总是存储目标用户的最新的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而提升面部识别的安全性与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的示意图。

该装置3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1、第二确定单元302、第三确定单元303、第四确定单元304和第五确定单元305。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认证未通过。

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

第三确定单元303,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三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

第四确定单元304,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匹配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匹配度阈值时,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

第五确定单元305,用于当所述第一匹配度小于所述第四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不为所述目标用户。

利用该装置,能够使得用户在面部识别未通过不会直接判定生物认证失败,而是采取其他的生物认证方式继续进行认证,其它生物认证方式基于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获取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的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用户摘下口罩,因此也较为方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对用户生物认证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业务办理体验。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所示装置和图3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一更新单元306和第二更新单元307。

其中,第一更新单元306,用于当确定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所述面部识别认证时获取的面部识别图像中,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是否被遮挡;若无遮挡,则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若有遮挡,则当遮挡比例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面部识别信息。

第二更新单元307用于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当校验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匹配,且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后,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且在所述数据库中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更新为所述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

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的各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以上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语音进行信息推荐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电子设备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与处理器501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2,还包括总线503。

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01用于调用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基于语音进行信息推荐的方法。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以上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可用于网络安全领域或金融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及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和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业务办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基于区块链的多方签名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业务办理的方法及装置
  • 基于身份认证的业务办理方法、系统及身份认证平台
  • 基于业务办理的身份信息验证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504159